【BON音樂】淺談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About Beethoven’s route Piano Concert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1804-1805年之貝多芬畫像
*畫家 Joseph Willibrord Mahler 繪製
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一生共創作了五首有編號的鋼琴協奏曲,其寫作年份與創作背景如下:
1. 《C 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15:
創作年份:約於 1795 年,完稿於 1798 年,後於1801 年 3 月出版。
創作背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貝多芬早期的作品,當時他受到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影響,尤其是莫札特的音樂風格對他影響較大。
此曲是為了展現自己作為鋼琴獨奏家的演奏技巧和即興能力而作,作品整體形象亦接近他的第一號交響曲。
這時期的貝多芬仍處於風格的探索階段,作品在某種程度上遵循了維也納之協奏曲的創作傳統,但也開始展現他獨特的音樂才華。
2. 《降 B 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19:
創作年份:約在 1794—1795 年寫成並演奏,1798 年修改。
創作背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創作時間其實早於《C 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但出版時間晚於第一號,故編列為第二號。
為了讓這這協奏曲能由自己擔任鋼琴獨奏者,貝多芬延遲出版,且一直等到最後抄寫樂團分譜時,才把獨奏部分全部寫出來。
當時的聽眾對作品中某些偏離傳統的特點感到困惑,但樂曲中所表現出的有節制的情感爆發以及強烈的對比,給予聽眾們頗有創新之感。
3. 《C 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Op.37:
創作年份:作於 1800 年,首演 1803 年 4 月 5 日。
創作背景:當時處於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下,貝多芬接觸到了資產階級革命下的法國音樂,深刻感受到法國人民思想的進步與生活鬥爭的決心。這部作品是貝多芬創作趨於成熟時期的標誌,他開始加強鋼琴作為主奏樂器之重要性,使鋼琴的角色亦發重要,結構更為恢宏。此曲體現了貝多芬的英雄性、社會性、奮鬥性於一體的創作特點,也為他之後的作品奠定了更宏大、更嚴格、更規則的風格基礎。
4. 《G 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Op.58:
創作年份:作於 1805—1806 年間,1808 年 12 月在維也納首演。
創作背景:貝多芬當時為其弟卡爾及喬安娜之婚姻問題感到困擾。心灰意冷之下,他寄情於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之作曲,除了這首鋼琴協奏曲,還寫下了第四號交響曲、拉祖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32 首鋼琴變奏曲及小提琴協奏曲等等作品。
第四號協奏曲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鋼琴協奏曲形式,開篇即由鋼琴獨奏出第一主題,並且是一部異常柔美的作品。
5. 《降 E 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Op.73(《皇帝》協奏曲):
創作年份:貝多芬自 1808 年起構思創作,於 1809 年完成。首演於 1811 年 11 月 28 日在德國萊比錫。
創作背景:《皇帝》鋼琴協奏曲創作期間,拿破崙軍隊佔領維也納,導致作品未能及時首演。在這動盪的環境中,貝多芬完成了這部作品,並將其獻給了奧地利的魯道夫大主教。這部作品以其精湛的作曲技巧和豐富的創新思維著稱,在當時被視為「協奏曲之王」,展現了貝多芬爐火純青的作曲技巧,其第一樂章以連續三大樂句鋼琴華彩演奏開場,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貝多芬:G大調第4號鋼琴協奏曲,作品58
L. v.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4 in G Major, Op.58
貝多芬之手稿封面
樂曲特色
貝多芬《G 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Op.58 ,具有諸多鮮明特色:
1. 結構創新:
獨特的開場方式:
與過去之傳統鋼琴協奏曲中,通常由樂團先奏出呈示部主題,再引出獨奏不同,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之開篇即由鋼琴在主調G 大調上寧靜地奏出第一主題,這種創新的結構設計,使聽眾的注意力立刻被鋼琴獨奏所吸引,彷彿是鋼琴在向聽眾展開親切的敘述,給人一種新穎的聽覺體驗。
隨後樂團才進入,並在主調上方大三度的 B 大調上展開,這種調式的轉換在開篇就營造出一種獨特的音樂氛圍和色彩變化。
樂章間的獨特銜接:三個樂章之間的過渡自然且富有邏輯,在音樂情緒和主題發展上相互呼應,使整部作品具有極強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例如:第一樂章結尾的音樂情緒自然地引導出第二樂章的抒情氛圍,而第二樂章的結束又為第三樂章的歡快活潑做出了極佳鋪陳。
2. 進化後的貝多芬音樂風格:
清新柔和的浪漫曲調:
整部作品的風格清新、浪漫,充滿了柔和的情感。與貝多芬其他充滿激情和宏大氣勢的作品相比,《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充分展現了他內心細膩、溫柔的一面;音樂中旋律優美動人,和聲豐富和諧,給人極美的至高享受。
強烈的對比與衝突:
在柔和的浪漫風格中,又蘊含著強烈的對比與衝突。
例如在第二樂章中,弦樂部分的強力齊奏表現得相當嚴峻,而加上弱音踏板的鋼琴則以百轉千迴的和聲回應,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增加了音樂的戲劇性,也使音樂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和深刻。(容後細敘)
3. 樂團與鋼琴的配合:
鋼琴的主導:在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中,鋼琴的獨奏地位非常突出,不僅是作為與樂團相互呼應的獨奏樂器,更很多時候具備引領樂團的作用。
獨奏鋼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樂團的配合更是相得益彰,可說是共同推動音樂的發展,為未來的「交響協奏曲」提供出完美的雛形。
樂團編製的獨特性:本首協奏曲的樂團編制相當特別:包括一部長笛、兩部雙簧管、兩部單簧管、兩部低音管、兩部法國號、兩部小號、定音鼓組和弦樂五部等;
但在不同的樂章中,樂器的使用又有所不同:例如在第二樂章只使用了弦樂部分。
這樣的管弦樂法選擇和運用方式,為音樂營造出了不同的音響效果和氛圍,使音樂更加豐富多彩。
4. 主題與旋律:
主題之多樣性與發展性:
第四號中的音樂主題豐富多樣,每個主題都具有獨特的性格與情感內涵。
這些主題在音樂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改變、發展和融合,使得音樂具有強烈的邏輯性和層次感。
例如第一樂章中,主題的素材經過不斷的演變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強大的音樂動力,推動音樂向前發展。
旋律的歌唱性:
貝多芬的旋律具有強烈的歌唱性,易於被聽眾記頌與接受。
無論是鋼琴的獨奏旋律還是樂團的旋律,都充滿了美妙的情感與表現力,這使聽眾們更能夠深刻地感受到貝多芬在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
貝多芬G 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的整體結構
第四鋼琴協奏曲在曲式結構上具備獨特性與創新性:
整體樂曲之各項設計:
第一樂章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呈現部、發展部與再現部。
在呈現部中,鋼琴以獨奏,作為前導之獨特方式演奏出主題旋律,並與樂團形成對話。
第一主題旋律優美抒情,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
鋼琴的旋律線條清晰,與樂團的和聲相互呼應,營造出豐富的音樂氛圍
在開頭部分,鋼琴以輕柔的音符引出主題,隨後樂團逐漸加入,並一同展開音樂的敘事。
發展部是作品中最充滿戲劇性和變化的部分:在發展部,主題旋律被進行各種變形和變化,和聲也更加複雜多變;貝多芬透過巧妙的音樂處理,讓展開部充滿了緊張感與衝突感、故事性。
例如,節奏加快、力度增強,轉調處理,都增加了音樂的張力。
再現部則是呈示部主題的回歸,但卻並非簡單的重複:
貝多芬保持了主題旋律的原始樣貌,並進行了變化與發展。
再現部通常會給人一種回歸和穩定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貝多芬在音樂旋律設計與結構上的嚴謹和邏輯性。
00:00 – Mvt 1
18:32 – Mvt 2 23:22 – Mvt 3 |
演奏段落分析:
There have been volumes written about the opening of this concerto, but it’s just one of the most moving things ever written. It’s not just that the piano opens with that intimate, improvised meditation (is there a more terrifying opening to a piano concerto? None really springs to mind) – it’s also how the orchestra enters immediately after in the key of B, not so much having modulated as colouring the piano melody with a kind of otherworldly harmonic brightness (you can even hear the orchestral entry as implying a Gmaj7♯5 kind of sound, which is wild).
The whole first movement is packed full of incredible passages – the soaring lyricism of the 3rd theme, the magical entry of the piano, the rapt excursions of the development (7:39; 9:09), the hair-raising trill that ends the 1st movement cadenza (16:39).
Structurally, it’s also very efficiently put together (another late-Beethoven trait); the opening’s 4-note pulse bookends the 1st movement, which is littered with almost unnoticeable callbacks to earlier material (compare 7:39 and 3:12). And then, of course, you have lots of fun textural stuff (the dissonances at 4:45) and harmonic innovation (the theme at 1:11 deceives at every turn).
The 2nd movement is the probably most emotionally concentrated movement in all Beethoven’s piano concerti – only 3 pages long, but a tight knot of despair tightly wedged between two luminous movements. It doesn’t really have a structure to speak of – instead, it’s really a series of dialogues between piano and strings (the rest of the orchestra remains silent throughout), with the piano and orchestra gradually converging on a kind of common language of grief. The agonizing trills in this movement will be re-purposed in the last movement to exhilarating effect.
The last movement opens with a deft trick – the theme enters with a repeated C chord that’s quickly established (when the F♯ arrives) to really be the IV of G in m.6. But when the piano enters, it introduces an F♮, confirming that we really are in C, before immediately modulating to G. This use of IV colour plays a big part in giving this movement its sunny lyricism – there’s also something a little funny in how often Beethoven builds into these massive G7 passages (25:17; 32:47) in order to prepare for the theme’s entry in C, only to immediately modulate away once C is reached. The first episode in this movement (24:29) is also pretty striking – it’s in two-part counterpoint, but the voices are spaced very far apart (another late-Beethovenism), and float above a cello pedal on D. There is also some lovely colouration with a ♭6, giving the passage a mystic breadth – plus the whole thing is followed up by some beautifully warm counterpoint in the orchestra, especially the woodwinds.
第四號.與前作之異同之處
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來說,有三個與之前協奏曲創作相當不一樣之處:
一、協奏曲以鋼琴主奏直接揭示主題,一反過去傳統會先由管弦樂慢慢鋪陳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再銜接給主奏樂器。
樂譜音樂檔
二、第二樂章僅72小節,但呈現出令人難忘的戲劇化效果,尤其管弦樂與鋼琴獨奏的對話,充滿故事性,也成為此曲最被聽眾喜愛的元素。
三、第二樂章結束銜接第三樂章時,透過第二樂章最後一個音的延長,音樂不間斷地直接進入終樂章,也是貝多芬寫協奏曲的創新手法。這樣的樂章連貫寫作手法,也深深影響到後來的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與李斯特。
*欣賞 第二樂章 完整雙鋼琴版本譜例:
從上方譜例裡我們可以見到,一開始管弦樂團之弦樂群以強烈的附點音符節奏,強勢地開始第二樂章。
而接續在管弦樂團之後,鋼琴給予非常溫柔的旋律回應。隨著音樂一次又一次的強烈(弦樂)與溫柔(鋼琴獨奏)交替出現,情緒逐漸降溫,音樂也漸趨緩和,終至靜謐無聲…
第二樂章之曲式段落:
段落 | 小節 | 和聲 |
A | 1-5 , 6-13 |
I |
A’ | 14-18 , 19-26 |
I |
B | 26-32 , 33-38 |
V |
B‘ | 39-44 , 45-64 |
I |
Coda | 64-72 |
I |
關於第二樂章的故事
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曾提出他的見解:他將這個樂章比喻成希臘神話裡奧菲歐斯(Orpheus)在地獄之門馴服復仇女神(Furies)的故事。
音樂範例:
Gluck, Danse des Furies – Les Siècles FX ROTH
奧菲歐斯是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兒子,也是希臘神話中藝術與詩人的代表。由於奧菲歐斯善樂懂唱,當他彈琴歌詠時天地萬物都會感動不已。
奧菲歐斯的妻子尤莉迪絲(Eurydice)因為被毒蛇咬而喪失生命。終日哭泣的奧菲歐斯終於打動眾神,而同意他赴冥界救回妻子,但條件是在妻子成功返回之前,他不得看妻子一眼。
奧菲歐斯為了從地獄救回妻子尤莉迪絲(Eurydice),以他的音樂絕活迷惑復仇女神這隻怪獸,一次又一次地,復仇女神終於屈服答應了奧菲歐斯。
李斯特對這個樂章的描述,在1859年 Adolf Bernhard Marx(A.B. Marx)的貝多芬傳記中首次被提到。 對於這個樂章的演奏感受,而貝多芬的學生徹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也在他的文章中,曾經提過: 「在此樂章中,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起古希臘悲劇場景。獨奏者必須感受強烈地、悲憫地音樂表情,在管弦樂團強力且嚴厲樂句之後形成對比,並逐漸地靜謐下來。」 “In this movement…one cannot help thinking of an antique tragic scene, and the player must feel with what intense, pathetic expression this solo is performed, in order to contrast with the powerful and austere orchestral passages, which are, as it were, gradually withdrawn.”
齊瑪曼經典版本
Allegro moderato, 00:47
Andante con moto, 20:15
Rondo vivace, 26:05
樂譜版本欣賞
第一樂章精彩時刻
由鋼琴展開協奏曲之先例(0’54″起)
左右手精彩節奏變化(6’50”-7’10”)
發展部(8’40” – 10’15”)
謝謝您~來到蹦藝術❤️
認識蹦藝術的幾個方法:
1. 加入蹦藝術群組
實體與線上音樂講座訊息、各種音樂分享、優質音樂會折扣碼、精彩藝文旅遊行程…,好康優惠不漏接❤️
加入方式:
請先聯繫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本人,由林老師協助加入專屬課程群組。
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2. 聆聽蹦藝術 – Podcast
蹦藝術Podcast 一鍵通:https://linktr.ee/bonart
3. 贊助蹦藝術(單次或定期定額贊助)
從製播節目到網頁文章撰寫、網站維護,都需要經費,更需要您的贊助
無論是單次贊助,或者定期定額贊助,蹦藝術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更多音樂新知
2024-10-24
【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 從鍵盤到交響,李斯特的鋼琴魔性(五)淨化.昇華與沈潛:談李斯特晚年的音樂創作
李斯特晚年對宗教極感興趣,音樂中流露濃郁宗教色彩。自1877年後,他對荒涼、絕望
2024-10-19
【BON音樂】2024.10.19. 長榮交響樂團【ESO指揮專場】舒馬富斯——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導聆
馬勒曾描述他的交響曲:「神聖般的寧靜,卻又深深地悲傷,只能讓你同時歡笑和哭泣」。
2024-10-17
【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 從鍵盤到交響,李斯特的鋼琴魔性(四)協奏交響曲之輝煌年代:談李斯特的兩首鋼琴協奏曲
李斯特的兩首鋼琴協奏曲,尤其是第一號,四樂章連貫;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同樣是「交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