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蹦藝術音樂講堂 《人生不可錯過的美妙音樂》系列 – 不可錯過的十首鋼琴樂曲
Top 10 most important Piano Pieces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蹦藝術音樂講堂由旅法知名音樂家林仁斌,也是蹦藝術藝術網站執行長規劃並擔任主講。
結合蹦藝術網站豐富多元的系統化資料,林仁斌老師輕鬆幽默的上課內容與清晰俐落的口條,多年來深獲各界肯定,並與國家兩廳院、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苗北藝文中心、NSO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大人社團等各單位合作各式音樂講座,年演講場次超過200場,是台灣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
音樂的面向極其廣闊,也間接影響我們腦部活動很大。經由專家研究,當欣賞美妙音樂而感動時,大腦的「獎賞中樞」會產生反應,分泌出「多巴胺」,給予我們愉快的感受。
在蹦藝術音樂講堂充滿特色與循序漸進的主題規劃之下,您將發現欣賞古典音樂、理解各種作品類型,都將為您的生活中帶來更豐富愉快的感受;您所需要做的,就是悄悄地埋下這快樂的種子,坐進講堂,好好欣賞每一場知識與含金量滿滿的專屬演講。
古典音樂 X 精彩繽紛美好人生
在蹦藝術音樂講堂,您將體驗到:
❶ 全面認識古典音樂世界.從基礎到進階
❷ 深入了解音樂史、專有名詞到作曲家故事
❸ 沈浸式課堂解說.艱澀知識一次融會貫通
❹ 老師與粉絲互動Q&A,從傳道授業到解惑
→報名連結
——-
古典音樂的世界浩翰深邃,文學、詩歌、繪畫、舞蹈均在歷史上與之共舞飛揚。蹦藝術音樂講堂為喜愛音樂的您規劃精彩無比的「人生不可錯過的美妙音樂系列」,首發第一輯我們將從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到歌劇這四大主題開始,逐步有系統地帶領所有學員認識古典音樂豐富的美妙世界。
課程主講人:林仁斌
古典音樂的世界浩翰深邃,文學、詩歌、繪畫、舞蹈均在歷史上與之共舞飛揚。蹦藝術音樂講堂為喜愛音樂的您規劃精彩無比的「人生不可錯過的美妙音樂系列」,首發第一輯我們將從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到歌劇這四大主題開始,逐步有系統地帶領所有學員認識古典音樂豐富的美妙世界。
→報名連結
「人生不可錯過的美妙音樂」系列(一)
日期: 9/20、9/27、10/4、10/11
ㄧ、不可錯過的十首交響曲
二、不可錯過的十首協奏曲
三、不可錯過的十首室內樂
四、不可錯過的十部歌劇
「人生不可錯過的美妙音樂」系列(二)
日期: 10/18、10/24(一)、11/1、11/8
一、不可錯過的十首鋼琴樂曲
二、不可錯過的十首小品音樂
三、不可錯過的十首愛之詠嘆
四、不可錯過的十首管弦爆棚
「人生不可錯過的美妙音樂」系列(三)
日期: 11/22、11/29、12/6、12/13
一、不可錯過的十部音樂電影
二、不可錯過的十首電影配樂
三、不可錯過的十首韓劇音樂
四、不可錯過的十首日劇音樂
【課程資訊】
課程時間:9/20起,每週二下午2:00-4:00
課程時數:一系列四堂課、每週上課一次。
上課地點:鳴石音樂空間(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34號5F,近捷運東門站)
今天蹦藝術與大家聊的話題,是《全世界最艱難的十首鋼琴獨奏曲》。
先來一曲「似顏繪樂譜」,您想試試看親自彈奏嗎?
20個音樂絕頂瞬間
鋼琴音域簡介
鋼琴可以說是最多人接觸的樂器了,加上音樂寬廣,在1890年代,鋼琴已發展為現代88琴鍵,橫跨 7又¼個八度的樂器之王;鋼琴能夠發出的聲音頻率則為 從 2A到C5(27.5 Hz 到 4,186 Hz)。
那為何現代鋼琴不在88鍵數目上繼續增加,讓鋼琴音域再繼續拓寬呢?
這則是因為人類的耳朵聽覺範圍是有限制的。
人耳雖然可以聽到 20Hz 到 20,000Hz,但一般來說大腦可辨別的頻率上限則大概在 4,000Hz左右。因此即使音域隨著琴鍵數量增加而更廣,但對人類的耳朵來說,更多的低音最後只成為不可辨的低音音響,而更多的高音則變成聽起來不舒服的高音噪音,聽覺上已經完全無法產生音調的感覺,因此,就表現音樂和諧來說,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
不過琴商仍然會接獲某些邀約,依據特定需求客製97鍵的鋼琴,在低音區增加9個琴鍵(2C到C5);然而,這9個低音區琴鍵的琴弦只負責在彈奏其他琴鍵時,透過共振製造出更豐富的聲音。實際上,這些額外的琴鍵幾乎不會被直接彈奏。(以上資料數據取自於YAMAHA山葉網站)
想了解更多鋼琴的架構與知識,都可以看→這邊
關於讀譜正確性
談鋼琴音樂的詮釋與記譜
每位老師都常常說「樂譜很重要,讀譜更重要!」
但是,什麼是正確的讀譜呢?
筆者在此推薦所有演奏鋼琴的朋友,都推薦該擁有這一本書: 卡爾.徹爾尼著的《貝多芬全部鋼琴作品的正確奏法》(全音樂譜出版,張淑懿譯)。本書亦經過奧地利鋼琴家 保羅.巴杜拉.史柯達(Paul Badura-Skoda, 1927-2019)編輯註釋,書裡提到貝多芬所有的鋼琴作品,每一個樂章、每一個特殊記號都有說明。
這是書裡徹爾尼的自序:
【第一章 序 言】 長久以來,一直有很多人促我討論關於貝多芬的鋼琴作品。我從十歲〔1810年)起便在貝多芬門下學習,一方面硏究其全部作品,其中有多首曲子更是得到貝多芬的親自指導。此外,我和這位巨匠的友誼一直維持到他去世時爲止,我們的交往使我獲益匪淺。如果我所提供的資料能夠符合各位的希望,我將感到無限欣喜。 --- 卡爾﹒徹爾尼(Carl Czerny)
我們知道,鋼琴演奏技巧當然在莫札特與海頓時期已高度發展,但沒人能否認貝多芬在鋼琴演奏與音樂創作上的重要地位。
貝多芬的全套鋼琴奏鳴曲更有《鋼琴的新約聖經》美譽,因此他的嫡傳弟子徹爾尼,除了多首練習曲教材傳世之外,所著作的關於貝多芬音樂理解,更應該是現代過琴演奏者所必須閱讀的。
李斯特師事徹爾尼,(5歲時由父親啟蒙鋼琴,8歲作曲,9歲登台表演,獲得匈牙利貴族資助赴維也納學習,得到與著名鋼琴教育家卡爾·徹爾尼學習之機會)李斯特更曾說:「我的一切都是徹爾尼教我的。」,託徹爾尼之福,貝多芬也曾聽過李斯特演奏,並親吻其額頭。
因此「貝多芬-徹爾尼-李斯特」這樣一貫的鋼琴演奏,為浪漫時期奠定了鋼琴華麗演奏技巧的基礎,進而達到巔峰黃金年代。從徹爾尼的角度,嘗試理解樂譜上貝多芬樂曲中所有的記譜記號,更顯得珍貴,在此與大家分享~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所謂在各領域中,人們總習慣作出排名比比高下,於是有了「三大男高音」、「三大女高音」、「三大長笛家」、「全美五大交響樂團」、「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世界十大指揮家」等等各式各樣的稱號;而在音樂曲目中,「三B作曲家」、「三D小提琴協奏曲」、「五大小提琴協奏曲」等名詞,讓音樂界有如武俠小說的武林一樣,人人有稱號,藉以方便愛樂者們快速記憶各類型的名家與名曲。
今天既然要聊《全世界最艱難的十首鋼琴獨奏曲》,就讓我們來開展這個主題,首先筆者想將鋼琴演奏曲分兩大類,否則根本珍珠比魚眼,有理說不清:
- 第一類 音樂演奏的正規曲目
此分類的定義如其名,指真正的音樂會曲目,屬於「絕對音樂」(當然可以包含具有標題的好音樂作品)。
- 第二類 創造意義的特殊曲目
此分類的定義也如其名,就是指非常具有特殊技巧難度,甚至包含寫作創意,或許難度非常非常最高,但不屬於正規音樂會曲目,有時甚至只為博君一笑的「創作音樂」。當然此分類曲目亦可在音樂會中演奏。
- 第一類 音樂演奏的正規曲目
李斯特《超技練習曲》(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李斯特(1811-1886),著名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首創了背譜演奏法,喜愛側臉面向觀眾,深受當代樂迷喜愛,也因此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名。
1826年,年僅15歲的李斯特開始動筆寫作「十二首練習曲」(Étude en douze exercices),就是後世人所津津樂道的《超技練習曲》的雛型。1852年《超技練習曲》完成並由出版社出版,題贈給對李斯特之鋼琴老師,徹爾尼(Carl Czerny),此套《超技練習曲》也成為李斯特筆下眾多鋼琴炫技曲中的代表。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練習曲》是鋼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難曲目。從技巧上看,李斯特的這12首作品難度過分艱深,仿佛是鋼琴演奏藝術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紀鋼琴大師如過江之鯽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於挑戰。
如果一首一首分開計算,那麼最困難的鋼琴演奏曲目,不誇張地說,可能李斯特就將佔十之六七…XD,因此下列經典炫技曲目因為都在《超技練習曲》中,筆者就不分開計算了~
《鬼火》(Feux Follets)
《鬼火》擁有高難的雙音技術,12首超技練習曲當中最難的一首,曾被拉赫瑪尼諾夫稱為“世界上最難的練習曲”。這首練習曲的重點在於小臂的靈活度,通常作為音樂會的高級曲目。
《馬采巴》(Mazeppa)
《夜之和諧》(Harmonies du soir)
《追雪》(Chasse-neige)
《狩獵》(Wilde Jagd)
2022年國際范克萊本鋼琴大賽的金牌獎得主任奫燦
2022年國際范克萊本鋼琴大賽的金牌獎得主任奫燦(Yunchan Lim),在大賽中完整彈奏全本李斯特《超技練習曲》,技驚四座、話題十足,他除了創下大賽有史以來的最年輕金牌獎獲獎者(18歲!)紀錄,同時更囊括最佳觀眾票選獎與最佳新作品演奏獎,卓越非凡的深度表現與令人目眩神迷的演奏技巧,一躍成為當今國際古典樂壇最受矚目的超級新星,世界各地邀演蜂擁而至。
一起欣賞他的精彩演奏:
0:09 – No.1 Prélude 前奏曲
1:04 – No.2 Molto vivace 火箭 3:35 – No. 3 Paysage 風景 8:49 – No.4 Mazeppa 馬采巴 16:33 – No.5 Feux follets 鬼火 20:20 – No.6 Vision 幻影 25:51 – No.7 Eroica 英雄 30:45 – No.8 Wilde Jagd 狩獵 36:15 – No.9 Ricordanza 回憶 47:41 – No.10 Allegro agitato molto 熱情 51:59 – No.11 Harmonies du soir 夜之和諧 1:01:07 – No.12 Chasse neige 追雪 |
Yunchan Lim 임윤찬, Lisztomania, and a Mazeppa to die for
0:00 Mop-heads
2:32 Lisztomania 4:54 Special guests 6:02 #1 Prelude – Yunchan defies stereotypes 7:58 Origin of Liszt’s Transcendental Etudes 9:35 Yunchan’s phrasing 11:06 Comparing Liszt Etudes to Chopin Etudes 11:55 #2 Molto Vivace – Yunchan the conductor 13:58 Comparing Yunchan to Lazar Berman 15:19 What makes Yunchan’s performance “transcendental”? 17:21 #3 Paysage – An Etude of piano dynamics 18:41 Taking a train back in time 20:24 #4 Mazeppa – Evaluating Yunchan’s revelatory performance 23:03 Liszt’s original fingering 24:36 The legend of Mazeppa, according to Liszt 28:04 Yunchan depiction of Victor Hugo’s Mazeppa |
李斯特《死之舞》(Totentanz)
1838年李斯特旅行義大利時,在義大利比薩的墓地聖地(Camposanto)看到14世紀之濕壁畫「死之勝利」而深受感動,就依據此時得到的靈感,以羅馬天主教令人想起最後審判之「末日經」(Dies irae,亦即「主怒之日」)為題,動念想創作以鋼琴主奏之演奏曲。但李斯特著手譜寫這首作品已經是1847年左右,那已距離看到濕壁畫,將近有10年的時間。此曲最終是以變奏曲形式,以「主怒之日」主題加上六段變奏寫成。
此曲的初搞完成於1853年,1859年左右修改,最後完成於1862年。李斯特也編寫了鋼琴獨奏版(S.525/A62)與雙鋼琴版(S.652/C24),兩者皆出版。首演在1865年4月15日,由漢斯•馮•畢羅(Hans Guido Freiherr von Bülow)擔任鋼琴獨奏於荷蘭海牙演出。鋼琴家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曾盛讚此曲是唯一能夠與李斯特 《b小調奏鳴曲》比美之優異作品。
鋼琴+管弦樂之版本
Bertrand Chamayou 鋼琴獨奏
《諾瑪的回憶》Reminiscences de Norma after Bellini, S.394
《諾瑪的回憶》是李斯特受貝里尼歌劇《諾瑪》啟發而寫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艱深、篇幅宏大、音色輝煌燦爛、情緒跌宕磅礴。這首已經完全被李斯特化的歌劇改編鋼琴曲,旋律非常優美動人,技巧更是非常輝煌。濃縮了最震撼人心的劇情,表達了李斯特最熾烈和崇高的讚頌之意。
除了瘋狂的八度、琶音、音階、大跳之外,最突出的一個技巧是左右手的配合:很多地方都由左右手共同完成一個聲部的演奏,有些地方右手的音甚至擠在左手中演奏,對鋼琴家提出了非常嚴峻的挑戰。
《唐璜的回憶》(Réminiscences de Don Juan, S.418)
《唐璜的回憶》是取材於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 (Don Giovanni)的歌劇幻想曲。是李斯特眾多改編曲中的超凡精粹。技術之艱深,場面之宏大,在原作的豐富表情上製造出驚人的氣勢。原始歌劇長度約兩個半小時,被李斯特改編後,成了16分鐘之精彩鋼琴曲目,無論是節奏還是技巧,難度均要求極高。
巴拉基雷夫:《伊斯拉美》
Mily Balakirev 《Islamey: Oriental Fantasy》
巴拉基耶夫(1837-1901),俄國作曲家。他的音樂絢麗多彩且富想像力,採用了很多民間音樂的主題,或許可稱之為最具影響力的俄國民族主義的推崇者。1871年罹患神經系統疾病後,他以一種癡迷的心態熱衷於東正教,其後只是偶或參與音樂活動。
《伊斯拉美》又名“東方幻想曲”與“回教風幻想曲”,是巴拉基列夫於1869年前往高加索地區(Caucasus)采風後,受到當地純樸的民情與自然和諧之美感動,並聽見索卡西亞人(Circassian)演奏的一種被稱之為「Islamey」的舞曲,因此將此舞曲寫作成為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彷彿是一個中段)則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聽一個歌劇演員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此曲是巴拉基列夫根據亞美尼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回教民俗歌曲進行創作的,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情。《伊斯拉美》創作於1869年,並由尼可拉·魯賓斯坦首演。
本曲為三段體:先是主奏,表達主題;然後是中段,奏出充滿感情的小行板;然後結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題,尾奏是十分狂熱性的激烈的急板。因為其極高的難度,是許多鋼琴家演奏曲目中之一大挑戰。
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
Stravinsky’s Petrushka
史特拉汶斯基(1882-1971),美籍俄國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西方現代派音樂的重要人物。他是現代主義音樂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創作大致可分三個時期:俄羅斯風格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序列主義時期。
《彼得洛希卡》是斯特拉文斯基所寫的一部芭蕾舞劇。在史特拉汶斯基創作出成名作《火鳥》以後,他的委約者俄羅斯巴蕾舞團團長迪亞基列夫非常興奮,決定再與史特拉汶斯基合作一部芭蕾舞劇,由芭蕾舞團再次上演。《彼得洛希卡》創作於1910年,首演於巴黎。1947年,作曲家又對原譜進行過修訂,現行的的演出版本一般使用修訂版。後來作曲家再將《彼得洛希卡》音樂的三個片段改編成了鋼琴曲。本首三樂章之鋼琴版本《彼得洛希卡》樂曲題獻給鋼琴家魯賓斯坦,演奏難度極高,是許多炫技派大師展現超凡技能的名曲。
《彼得洛希卡》主題與民謠素材
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三樂章
Three movements from “Petrushka”
波里尼經典演奏版本
王羽佳也將之列入戰馬曲目
拉威爾:《夜之加斯巴》Gaspard de la nuit (Ondine)
1908 年,拉威爾根據法國詩人貝爾特宏(Louis Jacques Napoléon Bertrand )同名遺作詩集《夜之加斯巴》中的三篇散文詩為靈感,創作出了這套曲集。全曲共有3 首樂曲, 分別是〈水妖〉(Ondine)、〈絞刑台〉(Le Gibet) 與〈史卡玻〉(Scarbo)。
— 以下解說文字摘自陳漢金老師撰寫之音樂會曲解
在組曲《鏡》完成之後的三年裡,拉威爾不再創作鋼琴曲,直到1908年才再完成另一套不同凡響、令人驚訝的鋼琴組曲《夜之加斯巴》。創作此曲之際,拉威爾在寫給他學生德拉吉(Maurice Delage)的信中提到:「我正在創作幾頁非常炫技的鋼琴樂曲,它們甚至比巴拉基雷夫的《伊斯拉美(Islamey)》還難演奏」。然而《夜之加斯巴》不只是難而已,它同時傳承李斯特與巴拉基雷夫的「超絶炫技(virtuosité transcendante)」的訣竅,曉得使用各種技巧的豐富變化,以增進音樂的表達能力,甚至藉超難的技巧來渲染非凡詩意。
《夜之加斯巴 Gaspard de la nuit》這個詭異而令人好奇的標題,將渲染出什麼樣的獨特詩意呢?那是十九世紀前半,法國作家貝爾特隆(Aloysius Bertrand,1807-1841)一本散文詩集的名稱,它因為相當怪誕、詭異,於作者死後的1842年出版後,乏人問津而被忘記了,直到後來被波特萊爾發現、推薦,才重新在世紀末受到矚目。拉威爾從詩集中挑了三首,譜成鋼琴曲:〈水精〉(Ondine), 〈絞架〉(Le Gibet), 〈史卡玻〉(Scarbo).
〈水精〉敍述,化身成在月光下閃爍著的水滴,沿著窗戶緩緩滑落的水之精靈,對著詩人求愛,詩人卻礙於凡俗的道德規範,不敢接受。「生氣且傷心,水精流下幾珠眼淚,一陣狂笑之後,化身成一陣驟雨,消逝不見了」。全曲以ABA三段體來經營這個魅惑而詭異的意象。李斯特〈鬼火〉、〈艾斯特別莊噴泉〉,以及拉威爾自己先前作品〈噴泉〉𥚃,種種閃爍發光、水波流淌的效果,全都被拿來發揮的更充分,而在七個升記號的升C大調中,散發著神秘的光輝。
〈絞架〉:「喪鐘在城鎮的牆間廻蕩,地平線之下,吊死者的遺骸,被夕陽照得火紅」。降E小調,很慢的。降B音一直在左手不停的反覆出現,那是喪鐘;連串陰沈的和弦渲染著不祥的氣氛,中、低音域飄著鬼魅般的哀歌。
〈史卡玻〉:有如侏儒般的地底精靈史卡玻,成了詩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多少次了,我聽見了從睡房陰暗處傳來的竊竊笑聲,還有在床幔上刮指甲的響聲!多少次了,我看見它從天花板降下,如陀螺般的單足旋轉,並在四處快速滾動,有如從女巫破舊衣服上掉下來的紡錘」。拉威爾所形容的難彈樂曲就是這一段。全曲有如狂想曲般,由三段主題自由組織構而成,又如瘋狂的詼諧曲般,充滿了狂烈、快速的同音重複、猛烈的大跳音程、不協和的双音摩擦丶震耳的敲擊、生硬的不協和音響丶橫掃過整個音域的琶音…
李斯特:第2號《匈牙利狂想曲》
第2號匈牙利狂想曲,作品S.244 / 2,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所作,是19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二首,亦是最有名的一首。本取之技巧性被公認為是鋼琴獨奏曲中技術要求最高的曲目之一。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創作於1847年,題獻給特里基伯爵,後於1851年出版,因受到聽眾的喜愛,李斯特後來和另一位奧地利作曲家法蘭茲·杜普勒共同改編成為管絃樂版本(S.359/4),於1875年出版,當年李斯特亦推出了雙鋼琴版本。
樂曲由兩個部份組成。
第一部份是前奏及「拉散」舞曲(Lassan),升c小調,由緩板進入行板。旋律主要圍繞於中低音區域,並且加入大量的裝飾音:如長倚音、快速音階式的花音、琶音、分解和弦等,這部份再可分為主副旋律:主旋律較為連貫,但伴奏部份卻指出需要較為「沉重」;而副旋律則配上三度和絃的對答,及後出然一段以附點節奏和分解和絃為主的短小過場段,然後主副旋律再現,樂曲變得沉靜,最後在平行大調(升C大調)中安靜結束。不過整體氣氛帶有踏實、莊重的感覺。
第二部份為「弗利斯卡」舞曲(Friska),升f小調,「弗利斯卡」本身帶有「活潑」的意思,因此這部份節奏相對明快,最初是採用第一段過場音樂的素材建立氣氛,慢慢推向至平行大調(升F大調)時,真正的弗利斯卡舞曲才正式開始。主要是採用了八度和三度的彈奏、分解和弦、起拍短倚音、單音重覆、反方向雙八度等技巧;中段部份更有著各種變化技巧以及變化半音階音程,調性因而變得不明顯,在一段短小的華彩裝飾奏樂段後,最後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樂曲。
貝多芬: 第29號鋼琴奏鳴曲 《漢馬克拉維》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29 “Hammerklavier” Op.106
大木正純,《貝多芬》,第437-442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無論從外觀或內容來看,都是古今獨一無二的龐大鋼琴音樂,由於表現上已超越過鋼琴樂器的界限,所以不但演奏技巧困難,深邃的內容詮釋更是困難重重。本曲之所以被稱為《漢馬克拉維》,是源自於貝多芬用德文寫上「Fur das Hammerklavier」(為鋼琴的)一詞的發文中音音譯而來。
有關此曲,據說貝多芬寫給出版商:「這是一首當鋼琴家們在五十年後彈起時,會有點辛苦的樂曲﹗」又曾說:「這將會是我最偉大的一首奏鳴曲。」
樂章簡介
- 第一樂章:快板(Allegro )
此樂章一開始就以第一主題強而有力的附點節奏型式和弦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第二主題轉為溫柔婉約,發展部出現附點形式的卡農,類似呈式部第一主題的縮小版,聽起來可愛許多;在主題不斷交之重疊出現後,進入再現部,在最後結束時貝多芬還刻意讓演奏力度降到pp,在最後二個音在做猛力一擊,使之效果驚奇;此樂章使用常見之「奏鳴曲快板曲式」(Sonata-Allegro Form)。 - 第二樂章:詼諧曲:非常活潑的(Scherzo: Assai vivace)
自從第18號奏鳴曲 0p.31/3之後,貝多芬不曾在鋼琴奏鳴曲中加入Scherzo詼諧曲,一直到了此曲才又重新使用,此樂章為複合式的三段體。值得一提的是,其B段速度為Presto,出現簡單的節奏和旋律,好似故意教複雜的音群整理一翻。 - 第三樂章:綿延的慢板(Adagio sostenuto)
此樂章被譽為貝多芬創作的作品中最好的一個樂章,它深刻且極具內涵,好似在闡述著貝多芬晚年的命運,表現出深切的哀痛與絕望;此樂章同第一樂章都是奏鳴曲式,其f sharp之同音異名的調性與第一樂章B Flat呈現三度關係,是貝多芬中期以後作品的一大特色。 - 第四樂章:緩板─快板─堅決的快板(Introduzione: Largo…Allegro – Fuga: Allegro risoluto)
大致上可分成兩段形式,第一為導奏第、第二則是賦格,導奏給人一種宣敘調教即興式的感覺,賦格則是獨樹一格,他與巴哈的賦格相距甚遠,貝多芬在此賦格中的主題是大跳後加入裝飾奏的和絃音,令人十分驚奇,並且在強度上不斷的增強,也讓主題緊接著出現,給人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最終結束在強大的B Flat大調一級和弦中。
四樂章時間軸 00:00 – Mvt 1, Allegro 10:15 – Mvt 2, Scherzo: Assai vivace 12:44 – Mvt 3, Adagio sostenuto 29:52 – Mvt 4, Introduzione: Largo ...Allegro – Fuga: Allegro risoluto
四樂章時間軸 0:19 Allegro 11:00 Scherzo: Assai vivace 13:52 Adagio sostenuto 34:34 Introduzione: Largo ...Allegro – Fuga: Allegro risoluto
- 第二類 創造意義的特殊曲目
Michael Finnissy’s English Country Tunes – Green Meadows
John Stump: Faerie’s 《Aire and Death Waltz》 John Cage《4’33″》 |
麥可斐尼西 | 《English Country-Tunes》
作品簡介:
英國作曲家麥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創作出來的現代鋼琴曲。這部作品挖掘了鋼琴新的表現手法,把鋼琴在不同音區的音色用一種很誇張的形式表現了出來。這個作品重在表現的是音色,而不是具體的旋律、和聲、對位元這些傳統的音樂元素。
作曲家簡介:
麥可斐尼西生於1946年,是英國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家,曾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等地擔任教授。
作品難點:
之所以被稱作最難彈奏的鋼琴曲,就在於它對演奏者的彈奏技巧,以及手指的靈活程度和反應速度要求極高。琴譜上有時一個小節裡就擠進三百個音符,彈奏的時候手指頭和手肘都要用很大的力氣,俄羅斯女鋼琴家絲羅克蘭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這首曲目。
這首鋼琴曲可以說在整個鋼琴界都能算是很讓人望而卻步了,不是不想彈,而是不敢彈,光是看著那畫面上似乎抽象畫派巨作的樂譜,就能讓人眼花繚亂。甚至因為彈奏這首鋼琴曲而精神崩潰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很多鋼琴家在沒有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一般是不敢去碰的。
Michael Finnissy’s English Country Tunes – Green Meadows
Piano: Michael Finnissy
約翰.史坦普《仙女的詠嘆調和死亡之舞》
John Stump: 《Faerie’s Aire and Death Waltz》
有關這首曲子大致的故事是,作曲家約翰.史坦普(John Arthur Stump, 1944-2006)因宗教信仰出家於好萊塢之韋丹塔修道院(Vedanta monastery),史坦普於2006年過世後,他的姪子在家屬取回的遺物裡,發現了一張密集地印有音樂符號的大紙片,就是這首樂曲。
這首樂曲其實並無法演奏,而且作曲家在樂譜裡寫下了許多荒謬諷刺的文字,例如:「釋放企鵝」(release the penguins),「就像飛船一樣」(Like a Dirigible)、「大鑼二重奏」(Gong duet)等等,似是而非的音符與術語,其實是以繪出豐富的樂譜為前提,巧妙地填充與音型為手法,所創作的「偽音樂」。
姪子寫下:「 自從1967年開始,叔叔一生都從事“音樂雕刻”領域的工作,而我記得他位於祖母車庫裡的辦公室裡,他的“音樂打字機”確實非常令人著迷,所以我對叔叔會創造出類似這種偽音樂作品的東西,並不感到驚訝。」(He had worked in the field of “music engraving” for most of his life, beginning in 1967, and I remember looking with fascination at his “music typewriter” in his office in my grandmother’s garage, so it didn’t surprise me that Uncle John would have created something like this fake musical piece.)
可惜的是,「 令我感到難過的是,我並沒有什麼關於約翰叔叔在公共場合的生平能介紹給大家。因此我想提供關於這首樂曲的事實和軼事,可以作為叔叔這個才華橫溢,熱鬧卻隱逸的人之資料。」(參考網頁:https://lostinthecloudblog.com/2010/03/13/john-stump-composer-of-faeries-aire-and-death-waltz/)
下方為這首在全世界都知名的《仙女的詠嘆調和死亡之舞》樂譜
不可能的演奏實現了:
年輕人的創意:
約翰.凱吉《4’33″》
John Cage《4’33″》
《4分33秒》是1950年代,前衛音樂作曲家約翰・凱吉最著名的音樂作品之一。這時的凱吉,透過接觸東方《易經》的機遇(如:拋硬幣、算卦的概念),創作出《4分33秒》,演出之後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根據只有休止符的《4分33秒》的樂譜,演奏者從頭至尾都不需奏出一個音。演奏者在樂章之間拿出碼表計時,做出開合琴蓋、擦汗等動作,乃至演奏這首樂曲期間聽眾聽見環境的各種聲響都可被認為是音樂的組成部分。
在現場音樂廳,演奏會被環境與觀眾行為隨機影響,因此每次演奏發出的聲音都會不同,《4分33秒》所提出的《禪》概念也成為了「機率音樂」的先驅,「無就是有,有就是無」這樣的概念更因為此曲而開始被認識而廣宣。
作曲家本人,又是怎麼說呢?
「他們錯過了《4分33秒》的重點,因為根本沒有寂靜這一回事。他們認為《4分33秒》的演奏是寂靜的,全因他們不懂得如何聆聽偶然音樂。在第一樂章中,你可以聽到正在外面吹著的風。在第二樂章中,雨水開始敲打屋頂,發出淅瀝聲響。而在第三樂章中,觀眾在談論或步行時發出了各種有趣的聲音。」 —— 摘錄 約翰・凱吉在《4分33秒》演出後首次公開演講。
鋼琴家 William Marx 現場演出
A performance by William Marx of John Cage’s 4’33.
Filmed at McCallum Theatre, Palm Desert, CA.
約翰.凱吉 為何行得通?
請聽 John Cage 另一作品《夢》(Dream),又是另一回事了~雖然曲中顯然地出現與德布西《夢》(Rêverie)相似的語法、風格與和聲,但是樂曲在寂靜中,又呈現另一種令人深陷其中的美,此時的 John Cage 明顯地是一位技巧卓絕高超的當代音樂作曲家。
一句話,因為有實力,所以他的音樂行得通~
郝廣才對於此曲之介紹影片
補充:鋼琴大曲100首推薦
|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