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與月亮有關的古典音樂 Music related to the moon
Music related to the moon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寫本篇文章時,中秋節剛過,因此來篇與月亮有關的古典音樂,甚至作為講題,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德布西:鋼琴作品 ⟨月光⟩
⟨月光⟩ (Clair de lune) 是德布西最知名的鋼琴樂曲之一,出自於1890年發表的《貝加馬斯克組曲》 ( Suite Bergamasque ) 第三首。
《貝加馬斯克組曲》(法語:Suite bergamasque )是德布西創作的鋼琴組曲,創作期間於1890年至1905年出版之間,全曲由《前奏曲》(Prélude)、《小步舞曲》(Menuet)、《月光》(Clair de lune)和《巴斯比舞曲》(Passepied)四個樂章組成,其中以 ⟨月光⟩ 最為出名。
⟨月光⟩ 屬三段體,德布西將同時期的印象繪畫風格裡洋溢的豐富色彩和透明流動閃爍,以纖細的和聲與具體的三段式音樂寫出:
第一段:降 D 大調,9/8 拍。速度徐緩而富於表情,描繪月夜幽靜景色人產生的印象。
第二段:先轉到 E 大調上,後來又回到降 D 大調。右手的旋律由一些短小的樂句組成,左手配之以分解和弦,好似描寫一陣陣清風,輕輕地搖動著樹枝,稀疏的樹葉發出沙沙響聲。
與第一、三段寧靜的氣氛形成對比,給人以流動、活潑之感。
第三段:為第一段的變化再現。最後的尾聲由寧靜的曲調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飄渺如夢的意境,描繪得更加富於詩意。
《月光》五分鐘教學 – 巴倫波音
《月光》趙成珍版本
《月光》郎朗版
貝多芬
《月光》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將「月光奏鳴曲」於1802年題獻給貝多芬的學生裘莉塔·圭齊亞蒂(Giulietta Guicciardi)[1][2],據說貝多芬曾與她有過一段戀情[3]。但據稱,題獻給圭齊亞蒂其實並非貝多芬的原意,在該曲的創作過程中,貝多芬並未考慮到圭齊亞蒂。在亞歷山大·會德豐·泰勒(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所撰的《貝多芬的一生》(Life of Beethoven)一書中表示,貝多芬原本要題獻給圭齊亞蒂的作品是《C大調輪舞曲 作品51/2》(Rondo in G major, Op. 51, No. 2),但該作品由於某些原因已經題獻給里奇洛烏斯基(Lichnovský)伯爵夫人。貝多芬於是在出版的最後一刻撰文,將「月光奏鳴曲」改爲題獻給圭齊亞蒂[4](維基百科)。
裘莉塔·圭齊亞蒂(Giulietta Guicciardi)
樂譜版本欣賞
布赫賓德現場演奏
電影《永遠的愛人》 ⟨月光⟩ 片段
德弗札克
詠嘆調 ⟨Song to the moon⟩ ~ 選自歌劇《盧莎卡》
德弗札克於1901年所寫的歌劇《盧莎卡》(Rusalka)中,第一幕最知名的女高音詠歎調 ⟨Song to the moon⟩:
Rusalka是水中的精靈,有一天因為愛上一位王子,便很希望自己轉變為人類,但她父親勸她不要做這種事情,但Rusalka不聽勸告,在月夜裏對著月亮傾訴衷情,唱出了這齣歌劇最著名的詠歎調〈月之頌〉(Song to the Moon)。 歌詞是:「天上的銀色月光啊!請為我停留。你是否可以告訴我,我心愛的人現在何方?請把我深切的愛意傳送給他,至少讓他知道,有這麼一個思念的人兒正等著他...」 對月亮傾訴之後,Rusalka跑去找女巫想辦法把自己轉變成人類,但女巫告訴她要變成人可以,但是代價是將會失去自己的聲音,Rusalka爲愛答應後,終於變成美麗少女上岸與王子相戀。 王子雖然愛上Rusalka,並且願與她結婚,但卻對她的不能言語感到苦惱。恰巧,一位受邀前來參加婚禮,對王子有愛慕之心的外國公主走上前來,故意諷刺Rusalka的「沈默寡言」。王子此時也被外國公主的美麗與熱情所吸引,居然開始厭倦起Rusalka,立即對外國公主許下愛的諾言。 即使Rusalka衝到王子面前,卻被王子無情硬生生地推開,此時水王巨大的身影浮現並警告王子:就算王子現在對別人投懷送抱,卻再也永遠無法脫離Rusalka的愛情。隨後水王沒入湖中,消失在漩渦裡。聽見Rusalka的悲泣聲,女巫提供了一個解決之道,那就是:「取下王子的性命,換回Rusalka的靈魂與生命。」最後,王子前來湖畔懇請Rusalka的原諒,即使要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他都願意。Rusalka伸出冰冷的手臂,擁抱王子,獻上最後的一吻,王子便靜靜地躺在Rusalka的懷中,嚥下最後一口氣...
第一經典:弗萊明
安娜涅翠貝可的”美好年代”
新世代人才輩出.Aida Garifullina
法國藝術歌曲 V.S. 德國藝術歌曲
Melodie V.S. Lied
「法國藝術歌曲」 ( Melodie ) 不同於「德國藝術歌曲」 ( Lied ),有其法式獨有的音樂風格以及詩詞特色;但兩者皆為詩詞與音樂之完美融合,正如同「德國藝術歌曲」由德文浪漫文學中汲取許多靈感一樣,「法國藝術歌曲」同樣擷取法文詩詞中的語韻,完美地與音樂結合,同樣讓無數音樂愛好者深深感動。
法國藝術歌曲的前身,是「浪漫曲」( Romance ) ,以簡單對稱的樂句、柔美的和聲與簡易不複雜的鍵盤伴奏為特色,其主要的曲趣建立在聲樂的旋律上,曲式並不複雜,主要以「分節式歌曲」 ( Strophic form ) 為基本架構。
白遼士在1830年出版的《九首歌曲》( Neuf Mélodies ),使「法國藝術歌曲」(Médolie)出現於歷史上,白遼士也將法國藝術歌曲帶往一個全新的方向,結構不再侷限於單傳的分節式、或者講究對稱的陳舊模式,此時的藝術歌曲跳脫出方正刻板的樂句,連帶地,鋼琴伴奏更具表現力及獨特性,與先前的「浪漫曲」有所區別。
德布西:藝術歌曲《月光》
德布西共寫有59首出版的藝術歌曲,他的歌詞來源廣泛,使用了16 位詩人的詩作。(也包括德布西自己的文字創作)所有的詩人全都是法國人,而德布西一生中譜寫的歌曲也都是法文歌詞。 在德布西創作歌曲的詩人中,有12位是19世紀的詩人,其中的10位與德布西同時代。
魏爾連《月光》法文詩與翻譯
法文原詩歌詞 | 中文翻譯歌詞 |
Votre âme est un paysage choisi Tout en chantant sur le mode mineur Au calme clair de lune triste et beau, |
您的靈魂是一列精選的景致
那兒有戴著迷人的面具和跳貝加摩舞蹈的舞者
彈奏著魯特琴跳著舞
而在奇特裝扮下的他們,幾乎難掩憂傷。
所有的人以小調歌頌著
讚頌勝利者無往不利的愛情與及時行樂的生活
但他們似乎不相信自己幸福的神情
他們的歌聲融入月光中,
在寧靜,憂傷而美麗的月光下,
它使鳥兒在林間入夢
噴泉喜極而泣,
從大理石中,噴出高大細長的水柱,
在寧靜,憂傷而美麗的月光下。
|
德布西:藝術歌曲《月光》 Natalie Dessay
德布西:藝術歌曲《月光》Véronique Gens
佛瑞:《月光》
佛瑞共創作了105首藝術歌曲,其中有17首歌曲採用魏爾連的詩作。這裡面一共是兩組聯篇歌曲,分別是《五首威尼斯之歌》(Cinq melodies de Venise, 1891)和《美好的歌曲集》(La Bonne Chanson, 1892~1894)。 而其中採用魏爾連詩集《優雅慶典》為歌詞的歌曲共有4首,分別為1887年 的《月光》、1891年的《曼陀林》、《悄悄》以及《致克里曼》 (A Clymène, 1891), 其中除了歌曲《月光》之外,另外三首皆出自聯篇歌曲《五首威尼斯之歌》。
魏爾連《月光》法文詩與翻譯
法文原詩歌詞 | 中文翻譯歌詞 |
Votre âme est un paysage choisi Tout en chantant sur le mode mineur Au calme clair de lune triste et beau, |
您的靈魂是一列精選的景致
那兒有戴著迷人的面具和跳貝加摩舞蹈的舞者
彈奏著魯特琴跳著舞
而在奇特裝扮下的他們,幾乎難掩憂傷。
所有的人以小調歌頌著
讚頌勝利者無往不利的愛情與及時行樂的生活
但他們似乎不相信自己幸福的神情
他們的歌聲融入月光中,
在寧靜,憂傷而美麗的月光下,
它使鳥兒在林間入夢
噴泉喜極而泣,
從大理石中,噴出高大細長的水柱,
在寧靜,憂傷而美麗的月光下。
|
佛瑞:《月光》 Véronique Gens
佛瑞:《月光》Philippe Jaroussky
電影:蜜蜂與遠雷
延伸閱讀:【BON音樂】日本獲獎無數小說改編音樂電影《蜜蜂與遠雷》介紹
動人的《月光主題》四手聯彈
電影《蜜蜂與遠雷》透過四位主角:亞夜、馬薩爾、風間塵、明石四位角色在日本國際鋼琴大賽中的互相競爭與合作,探討音樂的真正本質與其對人的代表意義
明石的溫暖,也體現在賽後主動協助亞夜找到練琴的鋼琴工廠,間接讓尾隨而來的風間塵,能與亞夜來了一段即興鋼琴四手聯彈。
就在這一幕,明石間接帶動了亞夜與風間塵兩人想立即彈琴的心情,在鋼琴工廠裡這段以「月光」為主題的四手聯彈。
從德布西《月光》出發,再進入 Nat King Cole 《It’s Only a Paper Moon》,再帶到貝多芬《月光》,連續三首都與月亮相關~更是讓人感受到音樂編曲的用心,拍攝更是以Low key極弱光線照亮兩位主角,我覺得這段攝影美極了,尤其是光的運用。
如同電影《蜜蜂與遠雷》小說裡提到的蜜蜂振翅聲音,我們能否能通過樂音聽見來自世間萬物的鳴響?希望今天的水世界主題,能如同音樂一般,帶給您心裡的寧靜時刻。
荀伯克:《月光小丑》(Pierrot lunaire)
荀伯克(Schoenberg)1912年創作《月光小丑》(Pierrot lunaire),這套特別的作品常與當時流行的表現主義扯上關係,最直接的看法是「半說半唱」的方式,好似呼喊一樣,也就是類似古希臘的醫術裏,靠呼喚來達致「淨化作用」(catharsis)之效果。
整個表演形式半說半唱的「音樂的散文」,被稱為「Sprechstimme」。
樂譜版本欣賞
平衡一下心情
Fly me to the moon
電影《第凡內的早餐》- ⟨Moon River⟩
奧黛麗·赫本最經典的 ⟨Moon River⟩ 完整版本欣賞❤️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