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貼近天之驕子的音樂生活面:專訪長笛家 帕胡德
Interview of Emmanuel Pahud – 2010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欣賞古典音樂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貼近天之驕子的音樂生活面:專訪長笛家 帕胡德】

文. 林仁斌

 

 

摘要

本文原刊載於 MUZIK 謬斯客古典樂刊,於2019年搬上 蹦藝術 與大家分享筆者2010年與長笛之神帕胡德之音樂訪談。

大家熟悉的柏林愛樂長笛首席帕胡德,1970年出生於瑞士,1993年獲指揮大師阿巴多賞識進入柏林愛樂至今,他出版的唱片每一張均有獨到之處,充滿魅力的長笛音色與嚴謹細膩的詮釋,廣受全球樂迷的喜愛,這次能有機會(2010年)與帕胡德進行電話越洋專訪,可說是又開心又期待,除了希望帶給讀者們更多不同於坊間的介紹文字,也希望能夠讓大家注意到這位樂壇天之驕子生活中的細膩想法。

 

林仁斌(以下簡稱林)

非常開心今天與您進行訪問,您現在人在日本,過幾天要到臺灣來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我知道您已經來過許多次了,對臺灣也很熟悉,但仍請您先說一下這次的感覺好嗎?

帕胡德(以下簡稱帕)

嗯,這次來臺灣是我第一次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我充滿期待,尤其是與每個國家的當地樂團合作,往往會是很棒的經驗,我非常期待。

林:

在這次的演奏曲目中莫札特協奏曲的裝飾奏(Cadenza),我非常喜歡您錄音裡面的版本,請問是您自己譜寫的嗎?帕:對!我大約20歲時寫了這個裝飾奏,這麼多年來,逐年都稍微作一點修正與形式上的改良,我也蠻喜歡這個裝飾奏的。(笑)

林:

真的很棒!我非常喜歡你的版本!

帕:

謝謝,這真是個好消息!(笑)

 

延伸欣賞:帕胡德演奏莫札特D大調長笛協奏曲 K.314 之裝飾奏​
Mozart Concerto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kv314
Emmanuel Pahud |Mariss Jansons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林:

再說到您的歷年錄音專輯,從獨奏錄音到協奏曲,我每一張都收集,從你的音樂表現與音色中,我發覺到您其實是一位相當浪漫的人,不是嗎?

帕:

我不覺得這應該用浪漫形容,當然聽你這麼說我很開心~但當我演奏不同音樂作品時,我其實下很多功夫去設計音樂風格,例如 J. S. 巴赫的作品,每一個裝飾音要如何演奏,我都仔細推敲;再說到現代的作品,如何呈現出作曲家的設計,也是我需要仔細考慮的。

林:

也就是說,您覺得在演奏中,要忠實呈現出作曲家的想法,是最重要的考量。

帕:對!這是我演奏時最在意的部分。

 

延伸欣賞:帕胡德演奏巴哈 C大調長笛奏鳴曲

Emmanuel Pahud plays Bach Sonata in C Major BWV 1033
I.Andante | II. Allegro | III. adagio | IV. menuet |
Trevor Pinnock. Harpsichord

林:

嗯~原來如此。那再請問您在如此忙碌的演奏事業之中,是如何調適自己的時間?

帕:

我現在每年大約有半年的時間是在柏林愛樂演奏,大約75場音樂會。另外半年的時間我則大約也安排75場獨奏會,算起來一年大約150場音樂會……

林:

哇!這樣幾乎每兩天就一場音樂會了!

帕:

是啊!我很喜歡演奏,雖然這樣很忙碌,但我覺得我的身體狀況也都很不錯,因此也不覺得辛苦。至於剩下的時間,我會盡量留給家庭與小孩。

林:

您有幾個小孩呢?

帕:

兩個男孩;一個11歲,一個13歲。能夠多花時間跟他們相處是最棒的一件事情,他們對我真的非常重要。

林:

哇~真是一位忙碌的好爸爸。再說到您的演奏,由於我自己也是長笛演奏者,我們都知道許多人會有演奏漸弱(Diminuendo)或是極小聲(Pianissimo)音準過低的技術問題,讓我們稍微聊一下這個問題好嗎?

帕:

首先,從15歲開始到25歲,我非常認真地練習長笛的每一項技巧,所以才能自然地演奏。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重點不在嘴唇(Mouth),而應將焦點放在氣流的製造(Air Production)上。當我演奏小聲時,我的氣流速度並不會減慢,然後我會想聲音的共鳴點是「放在」鼻子與雙眼之間,這樣我可以吹奏出我要的效果。最後,我認為是音樂的美感在主導一切;樂譜就像是文字,也像是語言一樣,要很仔細的研究與演奏。

 

林:

嗯∼獲益良多。再來談談您的錄音,最新的這張《歌劇幻想曲》(Fantasy – A Night at the Opera),我覺得真是棒極了,真是今年最棒的一張長笛演奏專輯!帕:哈哈∼很高興聽你這麼說!我的主要想法就是希望讓長笛聽起來像是歌劇院中的「首席女伶」(Diva)一樣歌唱。

帕胡德《歌劇幻想曲》(Fantasy – A Night at the Opera)

延伸欣賞:帕胡德《歌劇幻想曲》非常棒的專輯MV

 

林:

這張《歌劇幻想曲》真的很棒!而且專輯中柴科夫斯基的歌劇 ⟪尤金.奧涅金⟫(Eugene Onegin) 中的詠歎調「Lensky’s Aria」,您的演奏讓我想到著名男高音 溫德利希(Fritz Wunderlich, 1930-1966)的演唱,非常非常地溫暖⋯⋯

 

延伸欣賞:

溫德利希演唱「Lensky’s Aria」詠嘆調
Fritz Wunderlich: “Lensky’s Aria” ~ from ⟪Eugene Onegin⟫

 

延伸欣賞:

帕胡德演奏 ⟪尤金.奧涅金⟫ 中的詠歎調「Lensky’s Aria」
“Eugène Oneguine” paraphrase, Tchaikovsky – Emmanuel Pahud (flûte & piano)

帕:

謝謝!這真是太美妙了。我自己也很喜歡專輯裡面的另一首魔笛幻想曲(Fantasy on Mozart’s “Die Zauberöte” ),從沒有人灌錄過這個作品⋯⋯

林:

提到唱片,如果我強迫您選一或兩張你自己最愛的專輯,您會怎麼選擇?

帕:

哈哈!通常你們聽到我的專輯時,其實我已經在準備或灌錄下一張了,因此我有時候會比較沒有「現在」的感覺,但我每一張都很喜歡,都是我不同時期時所留下的音樂記錄。

林:

(OS:厚∼都不願意告訴我們⋯⋯)那我再請問您,下一張唱片的計畫是什麼呢?

帕:

哈∼這我也「奉命」不可以對外公開,真的抱歉啦∼

 

林:

好吧~那我想大家對於您在空閒時最喜歡做些什麼事情會非常有興趣,可以與我們分享嗎?

帕:

唉(嘆氣)~我的空閒時間真的不多⋯⋯不過我最喜歡滑雪和登山,以及陪伴家人。

林:

對了,我之前訪問過芬蘭的北歐長笛一哥 阿蘭柯(Petri Alanco, b.1963- ),當我問他閒暇興趣時,他說喜歡到森林裡散步,然後摘香菇自己烹調來吃耶。

帕:

喔∼真的啊,很有趣喲~

林:

您在兩任柏林愛樂著名指揮大師下演奏:阿巴多(Claudio Abbado)大師與賽門‧拉圖(Simon Rattle)。可說說您的感覺嗎?

帕:

我覺得他們都很棒!阿巴多帶領我加入樂團,是很親切,值得尊敬的大師;拉圖的音樂傾向浪漫,也是非常棒,我都非常喜歡。

 

林:

您在樂團演奏這麼多年,可說說您最喜愛的管弦樂作品嗎?

帕:

幾乎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愛。但如果就我自己而言,幾乎全部的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音樂作品我都喜愛,再來就是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林:

史特拉汶斯基!?

帕:

對∼但最喜歡還是布拉姆斯

林:

史特拉汶斯基的確是管弦樂天才,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想請問您目前定居在哪裡呢?

帕:

柏林。因為我家人都在那兒,而且我的工作重心也在那邊。

 

林:

我曾在義大利羅馬長笛節(Flautissimo)聽您的大師班,也一起合照,非常榮幸。那時您授課時全程說義大利文,真是太厲害了。(下方照片是20幾歲的筆者、茱麗葉與帕胡德於2000年的合照,轉眼間19年已經過去了,令人忽然感嘆起時光之匆匆啊…)

 

帕:

其實沒什麼啦∼(笑)對歐洲人而言,會說幾種語言是很普遍的事情,就像中文也一樣,有些日文也可以讀,而且亞洲不同區域的國家也常會說對方的語言。

林:

(嗯∼果然是走遍大江南北的資深歐洲人)那你會說幾種語言?

帕:

英、法、德、義、西

林:

哇∼真是太驚人了!(再次讚嘆,學一下日本人… XD)

帕:

沒有啦∼真的很普遍。(再次謙虛,可能在日本學的? XD)

林:

訪談最後,要不要跟大家說些什麼?

帕:

很開心即將再度來臺灣並且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希望音樂會順利成功,也希望大家能夠來欣賞!

林:

我也預祝您日本、臺灣音樂會順利!今天謝謝您接受訪問。

帕:

謝謝∼See you soon!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