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凱音雅樂直播課程 – 不容錯過的爵士唱片:搖擺、大樂團與酷派爵士
All about swing Jazz CDs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主講人:林仁斌簡介

國內知名演奏、指揮、撰文、演講與音樂攝影之全方位音樂家

旅法知名音樂家林仁斌自2001年自巴黎師範音樂院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 學成返國後,以長、短笛演奏、室內樂及樂團指揮活躍於國際音樂節與國內外音樂廳;演奏專輯出版有《夜間咖啡館》、《妳的我的》、《華麗聚焦-雙長笛與鋼琴的歌劇院之夜》、《華麗聚焦II-卡門》(林仁斌&周欣穎)《動物狂歡節》….等。

現為音樂藝文網站「蹦藝術|BONART」執行長與Podcast古典音樂節目《蹦藝術》主持人。多年來撰文拍攝訪問音樂家,更以文字與攝影見長,每年演講場次超過百場;為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與國家兩廳院、苗北藝文中心等各單位邀約之導聆與撰稿人,更是公認的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

爵士音樂的演進與歷史

 

爵士音樂的歷史 年代圖解

 

爵士風格之演進

 

 

 

你,搖擺嗎?

搖擺樂Swing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搖擺樂是1930年代早期發源於美國的一種音樂類型,至1935年已形成獨特的風格。搖擺樂依靠由低音提琴組成的節奏組來支撐旋律組(旋律組包含小喇叭伸縮喇叭銅管樂器薩克斯風單簧管木管樂器,有時也會加入小提琴吉他等弦樂器。)節拍速度大致多為中等至輕快,帶有搖擺的節奏感。

音樂之所以稱為「搖擺樂」,是由於音樂強調小節裡的下半拍或弱拍,因而帶來搖擺的感覺。搖擺樂樂團通常會有獨奏樂手為編制好的音樂加上即興演奏

1935年至1945年稱為「搖擺年代」(Swing Era),在各大樂團以及班尼·顧德曼等樂團領班的演奏下,可供跳舞的搖擺樂稱霸當時的美國流行樂壇。

 

Swing精神之樂譜解說

 

 

 

 

有片:Swing小知識


搖擺先驅(一)艾靈頓公爵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愛德華·肯尼斯·艾靈頓(英語:Edward Kennedy Ellington,1899年4月29日-1974年5月24日),暱稱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作曲家鋼琴家以及爵士樂隊首席領班。公爵Duke)是童年朋友給他起的綽號,他成名後,人們還是這樣稱呼他。

艾靈頓公爵在世時已被視為對於爵士音樂極富影響力的人。他的音樂涉及許多領域,包括藍調福音音樂電影配樂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公爵的名聲在死後更加顯著,包括獲得普立茲獎。他花了超過五十年的時間領導他的管弦樂團、寫無數的歌曲、為電影製作配樂和進行多次世界巡迴。

艾靈頓公爵與他的樂團

 

 

Duke Ellington – Take the “A” Train

 

Duke Ellington – It don’t mean a thing (1931創作)

 

入選葛萊美名人堂之專輯(Grammy Hall of Fame

艾靈頓公爵的許多專輯被選入葛萊美名人堂。這項葛萊美的特別榮譽始創於1973年,用於向20年以上的具有「性質上和歷史上重大意義」的舊專輯致意。

Duke Ellington: Grammy Hall of Fame Award[113]
Year Recorded Title Genre Label Year Inducted
1932 It Don’t Mean a Thing (If It Ain’t Got That Swing) Jazz (single) Brunswick 2008
1934 Cocktails for Two Jazz (single) Victor 2007
1957 Ellington at Newport Jazz (album) Columbia 2004
1956 Diminuendo and Crescendo in Blue Jazz (single) Columbia 1999
1967 Far East Suite Jazz (album) RCA 1999
1944 Black, Brown and Beige Jazz (single) RCA Victor 1990
1928 Black and Tan Fantasy Jazz (single) Victor 1981
1941 Take the “A” Train Jazz (single) Victor 1976
1931 Mood Indigo Jazz (single) Brunswick 1975

 

Spotify 搜尋專輯:


搖擺先驅(二)格倫·米勒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格倫·米勒Alton Glenn Miller,1904年3月1日-1944年12月15日失蹤)是一位美國搖擺年代爵士大樂團樂手、作曲人和樂隊領袖。他是1939年至1943年間最暢銷的錄音藝人,領導了一支最著名的大樂團。米勒的知名作品有《In the Mood》、《Moonlight Serenade》、《Pennsylvania 6-5000》、《Chattanooga Choo Choo》、《A String of Pearls》和《At Last》等。在二戰期間,米勒前往法國為美軍提供娛樂時,乘坐的飛機在飛越英吉利海峽時失蹤。1945年2月,他的遺孀為他代領了銅星勳章[1]。2003年,米勒被授予格萊美終身成就獎[2]

 

Glenn Miller – In The Mood

 

Glenn Miller – Moonlight Serenade

 

Glenn Miller – Chattanooga Choo Choo

 

Spotify 搜尋專輯:


搖擺先驅(三):路易.阿姆斯壯

取自博客來介紹(文. 蘇重)

 

入選葛萊美名人堂之專輯

阿姆斯壯的許多專輯被選入葛萊美名人堂。這項葛萊美的特別榮譽始創於1973年,用於向20年以上的具有「性質上和歷史上重大意義」的舊專輯致意。

唱片年份 歌曲名稱 歌曲風格 入選年份 備註
1929 “St. Louis Blues” 爵士(單曲) 2008 與貝絲 史密斯合作
1928 “Weather Bird” 爵士(單曲) 2008 與厄爾·海恩斯合作
1930 “Blue Yodel #9(Standing on the Corner)” 鄉村(單曲) 2007 與吉米·羅傑斯合作(由阿姆斯壯主唱)
1932 “All of Me” 爵士(單曲) 2005
1958 Porgy and Bess 爵士(專輯) 2001 與貝絲 史密斯合作
1964 “Hello Dolly!” 流行(單曲) 2001
1926 “Heebie Jeebies” 爵士(單曲) 1999
1968 “What a Wonderful World” 爵士(單曲) 1999
1955 “Mack the Knife” 爵士(單曲) 1997
1925 “St. Louis Blues” 爵士(單曲) 1993 在演唱會上與貝絲 史密斯合唱
1928 “West End Blues” 爵士(單曲) 1974

 

博客來網路書局檢索結果:(共77張)

 

目前進入串流時代,讓筆者以Spotify為例,繼續搜索:


酷派的誕生

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邁爾斯·戴維斯三世(英語:Miles Dewey Davis III,1926年5月26日-1991年9月28日)是一位美國爵士樂演奏家,小號手,作曲家,指揮家,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音樂人之一。

二戰以後每一次爵士樂發展運動,戴維斯都站在最前線。他是酷派爵士樂創始人,也是最早演奏咆勃爵士樂的爵士音樂家之一。隨著爵士樂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戴維斯的作品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台上戴維斯衣冠楚楚,這與早期爵士樂家懶散的裝束有著很大的不同。戴維斯的音樂綿軟無力,旋律優美。但同時,他又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爵士樂不僅給戴維斯帶來了不朽的聲譽,同時也給他帶來了滾滾財源。他成為了成功音樂人的典範。

一定要聽《Birth of the Cool》

1949 年小號手Miles Davis的專輯《Birth of the Cool》,不但直接幫「Cool」這個新樂風取好名字,更是奠定其代表風格的作品。由爵士九重奏編制呈現、繁複的多聲部編曲技法、溫和的器樂表現、精簡而不冗長的即興、運用少見樂器如法國號、低音號等特色,更是這張作品成為經典的原因。

 

一定要聽《Kind of Blue》

00:00:00 – So What

00:09:12 – Freddie Freeloader

00:18:47 – Blue in Green

00:24:15 – All Blues

00:35:55 – Flamenco Sketches

 

Spotify 搜尋專輯:


11月預告

 

12月預告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