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SONY 音樂攝影講座 – 瞬間美感與永恆回憶的藝術
Music + Photography = Timeless Memories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為了追求完美,音樂攝影之路永無止盡。

筆者扛著攝影腳架,於國家音樂廳裡預備拍攝音樂會前。(照片攝影/周欣穎)

 

林仁斌老師 簡介 

 

 

在求學階段,為了達到音樂演奏目標,我必須保持不斷地練習又練習:從長音、音色練習、音階與琶音、各種高難度技巧之克服與保持增加新曲目…;從法國學成歸國之後,在教學與演奏音樂的這條路上,仍舊必須時時不斷挑戰自我,惕勵自己。因此音樂這條路確實是孤單而無止盡的一條漫長道路。

不知道每個人是如何開始接觸攝影的,以我來說,是在2012年:從巴黎帶回的絲毛梗犬 Bond,陪伴我們十幾年之後過世,當時非常難過…更讓我突然驚覺為何我除了手機與隨身相機拍的照片之外,沒能好好為他留下更多漂亮照片,一直以來只有簡單用照片紀錄生活的我,終於下定決心想好好開始學習攝影~於是買了 SONY NEX-7 與旅遊鏡頭,開始了我與攝影的不解之緣。

2012年買了 NEX-7 與 18-200旅遊鏡,進入了攝影世界這深深的坑..XD(照片攝影/涂智奎)

 

這幾年與攝影相處下來,我基本上把拍照當成學音樂過程中的「基本練習」及「練習曲」來想~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要如何能夠應付舞台上的嚴苛要求呢?所以某方面來說,從小學習音樂的基礎觀念與練習觀念,我認為反而是自己在音樂攝影這條路上,無意之間移植過來最棒的習慣。

有攝影老師曾說:「想學好拍照,先拍超過一萬張照片再說。」我完全認同。因為不斷把拍照當作基本練習的我,早已累積遠遠超過這數量的照片。

幾年來我的音樂攝影相機設備基本上就是跟著 A7R 與 A7S 系列,一代二代到三代一路成長,每一部相機我都擁有過~目前主力是A7RIII 與、A7S 與 A7SII。而 SONY 無反光鏡系統的「靜音快門」,更是成為來拍攝音樂攝影的最佳武器。 

 

分享最近幾個拍照場合照片:

2019年 3月 24日,拍攝國內著名鋼琴家宋允鵬教授。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2019年 4月 3日,拍攝 76歲國際傳奇女大提琴 瓦列芙斯卡。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2019.01月 拍攝弦樂四重奏天團 – 貝爾琪亞四重奏: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2019.04. 拍攝 泰歐‧蓋爾基(Teo Gheorghiu),電影 ⟪想飛的鋼琴少年⟫ 裡的天才少年,現在是知名國際鋼琴演奏家。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如果不是靜音快門,我不可能在完全不打擾音樂家的情況之下這樣拍照:一方面自己能專心構圖,又能保持音樂家們練習不受到攝影干擾。所以這些主客觀因素也就造就了我能持續不斷拍攝音樂彩排與各種主題。

 

瞬間美感 與 永恆回憶

如果要以一句話概括什麼是音樂攝影,我想是因為創造了「瞬間美感 與 永恆回憶」。

 

以下以實際拍照之音樂家慢慢為大家介紹音樂攝影~

音樂人物 – 齊瑪曼

先從最近(2019年4月4日兒童節)的表演藝術節目聊起:最近最熱門的就是曾於 1975年獲得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首獎的現代「鋼琴詩人」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 b.1956 – ),在暌違 13年之後,終於再次於台灣舉辦獨奏會。

 

有關鋼琴家齊瑪曼,蹦藝術亦有詳細介紹專文:

延伸閱讀:


音樂人物 白建宇

有關鋼琴家白建宇,蹦藝術亦有詳細介紹專文:

延伸閱讀:

拍攝白建宇可說是令人雀躍非常的事情,這位鋼琴大師經歷傳奇,琴音深厚,但舉止溫文儒雅;在鋼琴前時,他更像一位虔誠的音樂傳道者,忠實地傳達音樂裡的所有的美好。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大師的手 彷彿聽見樂音…

鋼琴家 白建宇(攝影/ 林仁斌)

 

音樂攝影 傳達意境之美

鋼琴家 白建宇(攝影/ 林仁斌)

 

鋼琴家 白建宇(攝影/ 林仁斌)

 

鋼琴家 白建宇(攝影/ 林仁斌)

 

白建宇看過我幫他拍攝的彩排照片之後,非常喜歡~我想這也是因為我本身就是音樂工作者,在運用攝影設備時,我看到的是每位音樂家在演奏音樂時最重要的神韻,在有限的技術中,我試圖捕捉這些讓人感動的瞬間。

後來這系列照片,成為了他與國家交響樂團 NSO 合作的協奏曲音樂會 ⟪火之詩⟫ 音樂會海報主視覺。

 

近拍海報,可以看到有標註攝影師名字,也顯示國家交響樂團 NSO 對攝影師作品之尊重。

 

後來陸續再幫白建宇大師拍照,深深地開心能因為音樂攝影而與大師結緣,分享這些令人感動的瞬間。

筆者於 2017年 5月 3日,國家音樂廳再次拍攝白建宇彩排,與大師合照

音樂欣賞:
Chopin Prelude Op. 28 No. 4

 


音樂人物  – 帕胡德

柏林愛樂長笛首席帕胡德,1970年出生於瑞士,1993年獲指揮大師阿巴多賞識進入柏林愛樂至今,他出版的唱片每一張均有獨到之處,充滿魅力的長笛音色與嚴謹細膩的詮釋,廣受全球樂迷的喜愛,可說是古典樂界中的超人氣明星級人物。

筆者…20年前與帕胡德之合照(義大利長笛藝術節 Flautissimo)

 

2013年於台灣柏林愛樂音樂會前專訪這位天之驕子演奏家,內心真是雀躍不已。

完整文章 延伸閱讀

帕胡德當時剛發行 2013年最新與吉他的⟪環遊世界⟫專輯,筆者的演奏專輯也剛發行,於是便請他也拿我的專輯幫我推薦一下~大方的他也就當仁不讓囉~

帕胡德手中拿著我的最新演奏專輯⟪華麗聚焦-雙長笛與鋼琴的歌劇院之夜⟫,我則拿著他當時最新專輯⟪環遊世界⟫~真是太開心了

 

看完我的專輯曲目,他直說:「哇!你什麼都錄了😁

 

訪談過程精彩照片(當時使用 SONY RX1R 記錄)

 

 

 

 

 

柏林愛樂長笛首席 帕胡德 與 豎琴首席 蘭格拉美

 

兩人於柏林愛樂中精彩影片欣賞:
Entr’acte from Bizet’s Carmen


音樂人物  – Jasmine Choi

Jasmine一定是下足了功夫努力練習,才能讓她在當年僅16歲的年紀,就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寇蒂斯音樂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並成為一代傳奇美國長笛大師朱利爾斯·貝克Julius Baker, 1915-2003 – 紐約愛樂交響樂團長笛首席)的最後一批學生。在歷練過許多管弦樂團演奏與唱片錄音之後, Jasmine目前已長笛獨奏家身份活躍於全球舞台。

2018年,筆者曾經以蹦藝術與她進行了一篇專訪,她貼心地將所有我問她的問題,做成影片回答(不愧是女神啊~~),該篇文章也創下數萬點閱,大家可以點閱欣賞。

完整文章 延伸閱讀

  • 【BON音樂】BONART專訪美麗長笛演奏家 Jasmine Choi

2019年,Jasmine終於應邀來到台灣與灣聲樂團協奏演出,我們終於碰面也變成好朋友,現在透過網路能隨時聯繫,交流彼此的生活與音樂心得,真是很開心的事情。

 

非常榮幸被女神自拍合影~

 

台中歌劇院的後台休息室,我以相機幫她記錄上台前的練習與點點滴滴: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聽 Jasmine的練習,就能知道她是硬底子長笛家,所有技術非常到位,而且真的非常認真~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即使被發現了,還會對鏡頭微笑~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灣聲樂團聘請了專門的髮妝師,幫所有團員化妝與做音樂會造型,這是她在台中場的完妝。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台中場 ⟪金色年代長的協奏曲⟫演出完畢,大成功!!!我們愉快地在後台拍照留念~我因為全身穿著黑色,背景又是黑色,她一直笑我看起來像「飄浮在空中的頭」(Flying head… XD),真是超級搞笑~

 

然後…後台休息室就直接變成攝影棚啦~幫她拍照留下在台灣美麗的身影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近拍也沒在怕的,Jasmine 本人真的超美~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現在是台北場音樂會,於國家音樂廳後台。上半場協奏曲演出過後,觀眾反應非常好,音樂會也是大成功~她終於開始放鬆,拿起我與內人在當天音樂會前的自拍,玩起另類合照~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我們幾位朋友就在 3號演職員入口處的貴賓室,一邊聊天一邊幫她記錄拍照,留下台灣音樂會於台北的照片回憶~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私底下的 Jasmine真的個性非常可愛,也非常容易相處。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Jasmine Choi 최나경(攝影/ 林仁斌)

 

影音欣賞:
Reichert Encore Solo – Jasmine Choi 최나경


音樂人物  – 羅曼・勒盧

羅曼‧勒盧(Romain Leleu)於 2009年獲得素有法國葛萊美獎之稱的法國勝利古典音樂桂冠大獎「年度最佳器樂演奏家」,他以其完美音色與超技的演奏,被公認是當代最優秀的小號演奏家之 一。今年 36歲的 羅曼‧勒盧,2018年起獲聘進入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學院任教,可說是法國青年演奏家裡在演奏與教育方面,都出類拔萃的人物,能有機會拍攝這麼棒的銅管樂器演奏家,更是難得的機緣。

蹦藝術 | BONART 完整文章 延伸閱讀

 

20181127_Romain Leleu Rehearsal ©Jen-Pin LIN

 

20181127_Romain Leleu Rehearsal ©Jen-Pin LIN

 

20181127_Romain Leleu Rehearsal ©Jen-Pin LIN

 

今天也使用了富魯格號,音色非常溫暖而且動聽~

20181127_Romain Leleu Rehearsal ©Jen-Pin LIN

 

20181127_Romain Leleu Rehearsal ©Jen-Pin LIN

 

滿滿的都是各種小號 XD

20181127_Romain Leleu Rehearsal ©Jen-Pin LIN

 

用來演奏阿爾班:「威尼斯狂歡節」幻想與變奏曲的短號
Jean Baptiste Arban: Fantaisie sur Le Carnaval de Venise

20181127_Romain Leleu Rehearsal ©Jen-Pin LIN

 

與兩位音樂家合照,今天的鋼琴家 François Dumont(b.1985-) 也是響噹噹的人物,曾獲2010年第16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第五獎。

20181127-Pianist: François Dumont, Romain Leleu and Jen-Pin LIN
20181127-Pianist: François Dumont, Romain Leleu and Jen-Pin LIN(筆者林仁斌))

 

影音欣賞:
Théo Charlier – Etude No.2


音樂人物  – 大衛.格里摩

1973 年生,被視為法國當今最具份量且獨樹一格的小提琴名家—格里摩(David Grimal),五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993年就讀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在榮獲小提琴與室內樂的首獎後,繼續追隨小提琴大師巴斯基耶學習。更接受「小提琴奇才」明茲與已故小提琴大師史坦等多位優秀大師級演奏家的指導;之後就讀於巴黎政治科學研究院。

2004年他創立「不和諧樂團」(Les Dissonnances),成員包括許多歐洲主要室內樂團體的演奏家,以及多位年輕具潛質的音樂演奏者,這個樂團為沒有指揮、隨曲目調整編制的管弦樂團。不和諧樂團的首張錄音史特勞斯《死與變容》,獲得樂壇好評。目前格里摩是勒阿弗爾港以及第戎歌劇院的常駐藝術家。格里摩於1996年在維也納獲得歐洲文化獎,並於頒獎典禮上演出;2008年獲頒藝術文化騎士勳章。

格里摩目前使用 1710年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與琴弓之父圖爾特(François Tourte)所製的琴弓,可以說是最世界最豪華的樂器搭配了~

 

格里摩其實非常隨和瀟灑,外套與琴盒放在地板上就開始彩排了,於是…變成了我的前景。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他的演奏非常專注,聲音對他來說就是一切。他會隨著空間聲響效果的不同,調整演奏細節。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演奏的過程中,他也會非常仔細聆聽空間帶來的迴響效果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不管是多難的曲目,格里摩閉著眼睛,一句一句清楚地演奏著…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認真的男人,真的很帥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第二次拍他了~這次一見面就能打招呼聊天了(真的第一次還不行喔~通常會比較生疏,而且比較嚴肅),拍到後來還能對著我的鏡頭笑,真是開心~

笑了笑了~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國家音樂廳屬於大型廳,所以格里摩也會下到觀眾席,仔細確認實際聲音效果。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沿途慢慢走、慢慢聽,非常仔細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放在譜架上的樂譜,幾乎沒什麼翻閱,一路背到底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彩排練習完畢,收琴之前我請他讓我拍一下收琴~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音樂家也愛自拍~來到國家音樂廳,他們也會想拍照留念一下~這時記錄一下互動是很有趣的事情~他正在幫鋼琴 阿斯瑪揚(Grigor Asmaryan)拍照,我在後面偷拍他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嘛~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開心的自拍~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然後是攝影師福利時間,那酷酷的表情真是帥極了~

 

收琴囉~腳步輕盈粉快樂地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內行的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音樂人物 – 穆勒.修特

 穆勒.修特(Daniel Müller- Schott, b.1976 – )一定是全地球最帥的大提琴演奏家了…至少以我的角度而言。 

丹尼爾‧穆勒-修特是他這個世代最佳大提琴家之中的佼佼者,您可以在全世界各大音樂廳的舞台上聽到他的琴聲。長久以來,他讓聽眾充份地享受了活力十足的詮釋,完美地結合才華洋溢的技巧,以及智性與感性交融的敏銳。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說他的演奏「有著迷人的新鮮感,讓人重新發現樂曲的美妙」。

總結就是帥,放他千張也不厭倦…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抿嘴也帥…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翻譜也帥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OMG,這張你覺得像誰…?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這張…不懂琴的的朋友,千萬母湯這樣做喔~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音樂人物 – 愛麗絲.紗良.奧特

出生於1988年的愛麗絲相當年輕,但國際大賽與全球演奏經驗非常豐富,更是國際唱片品牌DG力捧的唱片明星,她灌錄的唱片經常是國際間長虹熱銷專輯。

以下是她的小檔案:

愛麗絲於2015、2016年間先後與維也納交響樂團(Wiemer Symphoniker)、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渥太華國家藝術中心(National Arts Centre in Ottawa)、慕尼黑愛樂(Münchner Philharmoniker)、英國皇家愛樂(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等世界頂尖樂團合作演出。擁有爆炸力十足的琴藝,且有著出眾外貌的愛麗絲,獲得英國旗幟晚報給予「音樂的最高境界」的高度讚賞。更甚連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等都受到愛麗絲彈奏風格所吸引。

合作樂團
◆洛杉磯愛樂(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芝加哥交響樂團(Chicago Symphony)
◆多倫多交響樂團(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onia Orchestra)
◆NHK交響樂團(NHK Symphony Orchestra)

獲得獎項 
◆1995年,德國青少年音樂大賽(Jugend Musiziert Competition)冠軍
◆2002年,日本濱淞國際鋼琴大賽(Hamamatsu International Piano Academy Competition)以十三歲年紀進入決賽,創下賽史最年輕紀錄,並獲得最佳新人獎
◆2003年,柯登巴哈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er Johann-Sebastian-Bach-Wettbewerb)冠軍
◆2004年,義大利蒂多內國際鋼琴大賽(Pianello Val Tidone Competition)冠軍
◆2007年,「Fono Forum」雜誌評選為年度青年藝術家
◆2010年,獲得德國古典回聲獎(Echo Klassik)的年度青年藝術家獎(Young Artist of the Year)

有機會拍攝這位全球火紅的年輕鋼琴家,真的相當令人開心。

這是蹦藝術的專文介紹

愛麗絲不屬於爆發力十足的火熱型演奏者,但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與演奏時極為豐富的細節,在她演奏時可以聽見細膩無比的音色變化以及對於樂曲層次細細品味的過程。

彩排時愛麗絲穿了一件很酷的黑色皮衣前來,練琴前直接帥氣地往旁邊地板上一放,便開始了她的演奏~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我就坐在地板上,邊聽這美妙的琴音(幸福~),一邊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與神情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拍攝彩排時,我總是認真又仔細地聆聽每一位音樂家的音樂,因為很多的情緒都藏在其中,他們的肢體與思緒也都在音樂裡,就看拍攝者當下是否能夠留心。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這樣的視角,是音樂會裡不可得的角度,可以看見細膩的表情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藝術家演奏中的手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拍攝這張照片時,愛麗絲正在處理極為輕柔的觸鍵:她的肢體與臉龐隨著聲音變輕而逐漸上揚,一個接著一個的和弦,越來越輕⋯我拿著相機,慢慢地等待最重要的終止和弦與身體最高的位置,於是這張充滿著肢體張力與豐富演奏感受的照片就出現 了,我自己非常喜歡。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風格 建立在自己的品味裡

許多的精采照片,都是一段難忘的記憶;透過音樂家攝影,我認識了更多棒極了的各國音樂家,聽了更多感動的音樂,並有機會與好運氣將他們精采的樂音轉換成影像,與大家分享。

如果你問我,怎麼拍出好照片?

我的回答是:「風格,建立在自己的品味裡。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年輕的音樂家,就該有俏皮可愛的一面~一張好的照片,神韻才是最後面畫龍點睛之處。

©Photography Jen-Pin LIN 林仁斌

 

順利完成拍攝過程,也開心地與這位年輕偶像合影留念,呀比~🎉

 

影音欣賞:
Alice Sara Ott – Satie: 1. Lent [Gnossiennes]

 

影音欣賞:
Debussy: Suite bergamasque, L. 75 – 3. Clair de lune


讓人震驚的新聞 – 愛麗絲罹患「多發性硬化症」

發稿時間:2019/02/18

德日混血鋼琴家愛麗絲.紗良.奧特,15日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公開了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消息。(圖取自facebook.com/alicesaraott)

 

非常、非常難過得知這樣的消息…,古典音樂史上也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大提琴演奏家 – 英國大提琴家賈桂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她也是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其傳奇一生與罹病經歷,更曾在 1998年被拍攝成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所有知道這故事的人,無不為她動容。

當去年(2018)醫生們第一次提出發病可能性那以後,愛麗絲花費很多時間研究多發性硬化症及其含義,並與許多醫生會面:「從那以後,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多發性硬化症及其含義,並見了許多醫生。隨著每一條新的訊息,我意識到我以前對這種疾病有一個錯誤的印象。多發性硬化症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疾病,儘管還沒有已知的治療方法,但由於多年來的巨大醫學進步,受其影響的大多數人能夠過上充實的生活。」

愛麗絲同時表示需要一段時間來了解疾病,以及將如何處理:「有時必須面對挑戰並做出調整,但在找到正確的治療時,我自信並樂觀地認為我將一如既往地生活、旅行和表演。我期待著按計劃繼續我的音樂季。」

而在官網上,愛麗絲以英、德、日文分享確診多發性硬化症的心路歷程,更繪製了一幅短髮女孩望向前方的圖像為主視覺。她坦言最初曾感覺絕望,也說對外公布病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她下定決心想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也想繼續維持目前的生活與完成既定的演出行程,同時,她也希望藉著自己的例子,「能為同樣面臨患病處境的人帶來一些勇氣」。

 

愛麗絲勇敢又堅強,只能為她祈禱,希望她能戰勝疾病,不要輕易被病魔擊倒,並願她能持續保持健康、活躍於舞台,讓更多人欣賞到她美妙的音樂…

 

開卷蹦藝術.享受靜謐閱讀時光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