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凱音雅樂直播課程 – 不容錯過的爵士唱片(下):咆哮、波沙諾瓦與融合爵士
All about bebop and Bossa Nova Jazz CDs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主講人:林仁斌簡介

國內知名演奏、指揮、撰文、演講與音樂攝影之全方位音樂家

旅法知名音樂家林仁斌自2001年自巴黎師範音樂院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 學成返國後,以長、短笛演奏、室內樂及樂團指揮活躍於國際音樂節與國內外音樂廳;演奏專輯出版有《夜間咖啡館》、《妳的我的》、《華麗聚焦-雙長笛與鋼琴的歌劇院之夜》、《華麗聚焦II-卡門》(林仁斌&周欣穎)《動物狂歡節》….等。

現為音樂藝文網站「蹦藝術|BONART」執行長與Podcast古典音樂節目《蹦藝術》主持人。多年來撰文拍攝訪問音樂家,更以文字與攝影見長,每年演講場次超過百場;為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與國家兩廳院、苗北藝文中心等各單位邀約之導聆與撰稿人,更是公認的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

爵士音樂的演進與歷史

 

爵士音樂的歷史 年代圖解

 

爵士風格之演進

 

什麼是咆哮?

文|林華勁  
資料提供|Phyllia、Legacy

咆勃爵士樂是爵士樂由通俗音樂邁向藝術形式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當代爵士樂的根基。「咆勃」二字是對應於英文原文「 Bebop 」音譯而來。但 Bebop 一詞本身,亦是狀聲詞,所狀之聲乃是黑人歌手用擬聲唱法(scat)以無意義的語詞所吟唱的旋律。這種新型態音樂剛在 40 年代興起時,據聞一名記者在聽到咆勃小號名家 Dizzy Gillespie 以擬聲唱技哼唱旋律,即將他們演奏的音樂以狀聲形式取名為 Bebop ,咆勃之號就此定下。

簡單來說,咆勃音樂是對於大樂團搖擺(Big Band Swing)風格的反動。大樂團人數眾多,仰賴編曲分配每個團員的責任,卻對樂團中的個人表現造成限制。年輕一輩的音樂家因而思考以小編制、減少編曲的方式來除去枷鎖,盡情展現個人樂思。他們的靈感來源主要是在大樂團時期曾致力於實驗嶄新即興手法的先鋒,諸如鋼琴家 Art Tatum 、薩克斯風手 Coleman Hawkins 、 Lester Young 等。於是在紐約市 52 街的爵士俱樂部 Minton’s Playhouse 裡,幾位年輕的「爵士研究生」如薩克斯風手 Charlie Parker 、小號手 Dizzy Gillespie 、鋼琴手 Thelonious Monk 、 Bud Powell 、鼓手 Kenny Clarke 等經常互相揪團練習,鑽研新演奏技巧,繼而催生出咆勃音樂。

雖然許多人對咆勃音樂的印象是刺激飛快的樂曲速度,但是咆勃音樂真正的精神不在「快」,而在即興思考邏輯的不同。大樂團世代的音樂家以水平音階式想法為主,較少綿長的樂句,節奏的使用較為簡單。相對的,咆勃音樂家傾向以垂直和弦式的方向出發,偏好用旋律將樂曲的和弦行進交代清楚,並運用大量半音繞行造成綿延不絕的八分音符。而將和弦與和弦行進複雜化,大量強調延伸音(tension)的手法則增添旋律的諸多可能性。節奏上,咆勃音樂有更多不規則的樂句長度和重音放置,讓初次接觸的聽眾常有猶如「在快跌倒時又重新站直」般的拉扯刺激感。整體樂團的演奏也受惠於編制縮小空間變大,而在主奏者和伴奏者間有更多互動。這樣的趨勢,也使爵士樂逐漸悖離伴舞的娛樂性質,轉變為音樂家揮灑創意的藝術層次。

可惜的是,咆勃音樂的發展正好是當時音樂家們發起罷工的「錄音禁令時期」,其演變歷程成謎。但無疑地,咆勃音樂演奏方式的建立成為爵士樂的必修基礎科學倒是不爭的事實。有心人應當聽聽經典錄音如 Dizzy 《Jazz at Massey Hall》、 Parker 的《Bird: The Complete Charlie Parker on Verve》等,感受一下咆勃的魅力。

 

 

歷史源流

(基本資料整理自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超連結方便檢索)

咆勃爵士樂的先鋒包括薩克斯風查理·帕克(Charlie “Bird” Parker)、小號迪吉·葛列茲比(Dizzy Gillespie)、鋼琴巴德·包威爾(Bud Powell)、麥克斯·羅契(Max Roach)、肯尼·克拉克(Kenny Clarke)與吉他查理·克理斯欽(Charlie Christian)。承襲傳統而來的這些年輕音樂家在40年代的中期,為爵士樂帶來新的即興演奏想法與觀念,雖在當時亦遇到不少樂評或是老一輩的音樂家批評,但時間證明咆勃爵士樂在日後成為現代爵士樂最重要的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同時,大樂團搖擺樂演奏形式已無法滿足一群位於紐約的年輕音樂家,他們認為:

  1. 在大樂團中,編寫好的部分較多,而留給獨奏者即興發揮的空間較少;
  2. 早期爵士音樂和聲上較缺乏刺激性;
  3. 即興內容上,早期的音樂家們多以調性內的琶音手法演奏,旋律以較多四分音符而非大量的八分音符為主,節奏亦未有較刺激的感受.

 

咆哮爵士代表作

00:00:00 Charlie Parker Blue Bird (1947)

00:02:50 Dizzy Gillespie Anthropology (1948)

00:05:26 Miles Davis All-Stars Milestones (1949)

00:08:01 Tadd Dameron The Squirrel (1948)

00:10:58 Charlie Parker Ah-Leu-Cha (1948)

00:13:54 Bud Powell Celia (1950)

00:16:56 Dizzy Gillespie Salt Peanuts (1945)

00:20:11 Charlie Parker Billie’s Bounce (1945)

00:23:19 Red Norvo Bop! (1945)

00:26:23 Miles Davis And His Orchestra Venus De Milo (1950)

00:29:32 Tadd Dameron Symphonette (1949)

00:32:38 Wardell Gray Twisted (1949)

00:36:05 Dizzy Gillespie A Night In Tunisia (1946)

00:39:07 Charlie Parker Bird’s Nest (1947)

00:41:52 Sarah Vaughan What A Diff’rence A Day Made (1948)

00:44:38 Django Reinhardt – Babik (Bi-Bop) (1947)

00:47:23 Dizzy Gillespie Oop Bop Sh’bam (1947)

00:50:22 Thelonious Monk ‘Round About Midnight (1948)

00:53:30 Charlie Parker Donna Lee (1947)

00:56:05 Dizzy Gillespie 52nd Street Theme (1947)

00:59:07 Charlie Parker Sextet Air Conditioning (1950)

01:02:06 Miles Davis Budo (1949)

01:04:41 Charlie Parker Scrapple From The Apple (1948)

01:07:35 Fats Navarro Goin To Minton’s (1947)

01:10:28 Dizzy Gillespie Groovin’ High (1947)

01:13:03 Charlie Parker Constellation (1948)

01:15:30 Bud Powell Tempus Fugue It (1950)

 

什麼是波沙諾瓦(巴薩諾瓦)

 

巴薩諾瓦(Bossa Nova)是一種融合巴西森巴舞曲和美國酷派爵士的一種「新派爵士樂」,承襲choro和samba-canção的部分特色而又自成一格,乍聽簡潔輕快。巴薩諾瓦結構複雜;樂器的音階或和絃轉換的行進方式變幻莫測,往往乍聽下以為可以掌握旋律的起落和節奏,和絃一轉換後即捕捉不及。它的旋律可以是行板中板

語源

巴薩諾瓦(Bossa Nova)是葡萄牙文,「Bossa」原意是演奏森巴時的自然風格與氣質,「Nova」則是新的意思。結合起來,巴薩諾瓦就是一種融合了傳統巴西森巴(samba)節奏與啼樂(choro)的一種「新派音樂」。正統的巴薩諾瓦的起源是南美洲巴西土生土長的音樂,之後流傳到北美洲之後廣為爵士樂壇所喜愛,由美國爵士樂手大力推廣。也因此「巴薩諾瓦是拉丁爵士的一種」的這個印象,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

風格

巴薩諾瓦的字面意思是「新節奏」,原來是一種拉丁音樂,聽起來輕鬆柔和、慵懶甜美、浪漫性感。與傳統南美及拉丁音樂不同的是,巴薩諾瓦不像森巴或倫巴(Rumba)那樣節奏強烈,拋棄了巴西音樂傳統密集的鼓點而採用旋律以表現,故除擁有南美音樂的熱情外,還帶有一份慵懶和輕鬆的感覺。

歷史

巴薩諾瓦在1950年代末期的巴西興起。1959年,由法國導演馬歇爾·卡慕執導的巴西電影《黑人奧菲爾》勇奪康城電影節奧斯卡金球獎三項最佳外語片獎;帶有巴薩諾瓦風格的電影主題曲〈A Felicidade〉和〈Desafinado〉風行一時,人們開始對巴薩諾瓦產生興趣。1960年代美國更掀起一陣巴薩諾瓦風潮,延燒到世界各地,影響了往後1970、80年代的電影及流行音樂。

(基本資料整理自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超連結方便檢索)

 

 

Manhã De Carnaval

” Manha de Carnaval”是更根源、更純正地表現出拉丁旋律至美的Bossa Nova歌曲,而原唱者Elizete Cardoso則把Bossa Nova的傷感情緒帶動出來。作品由 Luiz Bonfa寫曲,Antonio Maria填詞。最初出現在由法國導演Marcel Camus執導的電影《Black Orpheus》中,成為電影的其中一個主題音樂。這齣電影由Luiz Bonfa和” The Girl from Ipanema”的原作者Antonio Carlos Jobim合作配樂。《Black Orpheus》的電影配樂,可說是把Bossa Nova催生出來,透過電影,把巴西的Samba和Bossa Nova 很真切地以強烈的影象色彩呈現在銀幕上,這齣奪得了1959年康城電影節棕櫚大獎,讓電影中的音樂傳播出世界。

 

起源介紹

 

波沙諾瓦紀錄片

 

波沙諾瓦音樂欣賞

 

波沙諾瓦音樂欣賞

 

12月預告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