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蹦藝術X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豐富人生 X 音樂天地」公益講座:憂傷.高貴.波蘭魂 – 談鋼琴詩人蕭邦深入人心的音樂
Bonart Public welfare lecture – Chopin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豐富人生 X 音樂天地」公益講座
🎊喜愛音樂、歌劇、音樂劇、交響樂的樂迷們有福了!慶祝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新大樓落成,文教基金會自7月起,順勢推出全新的系列講座-「豐富人生X音樂天地」,將由知名長笛演奏、指揮、撰文與音樂攝影,全方位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也是 #台灣蹦藝術協會 (蹦藝術 | BONART)理事長-林仁斌先生,精心策畫賞析西洋音樂名家、歌劇人物的主題,以美好音樂陪您經營豐富人生~
若問誰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波蘭音樂家,鋼琴詩人蕭邦若稱第二,江湖上絕無人敢稱第一。
一生中幾乎只致力於鋼琴作品創作的蕭邦,20歲離開故鄉波蘭華沙,一輩子未再踏回故土;他的音樂創作曲種豐富且繁多,音樂優美旋律動聽,無論從小品到大作,每每扣人心弦而令人悵然落淚,更充滿深刻而純正的波蘭魂~
本場講座中將由蹦藝術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林仁斌,為您全方面地解析蕭邦音樂中的無盡魅力,絕對不容錯過~
這將是一場您不容錯過的精彩音樂主題演講~
「豐富人生 X 音樂天地」第245場
主講|林仁斌 (旅法長笛演奏名家、樂團指揮、台灣蹦藝術協會理事長)
講題|憂傷.高貴.波蘭魂 談鋼琴詩人蕭邦深刻入心的音樂
活動時間|2024年8月2日(五)晚上19:00-21:00
活動地點|上海銀行大樓2樓演藝廳(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一段2號)
主講人:林仁斌老師
【2024.8.02. 活動照片】
風靡全球的音樂家.鋼琴詩人蕭邦
「鋼琴詩人」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1810-1849)一生創作之作品,多以鋼琴曲為主,並且在鋼琴技巧演進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故得名「鋼琴詩人」。
這是蕭邦❤️
幻想即興曲
照片為1849年,蕭邦於人世間最後一張照片:
蕭邦在鋼琴樂曲中有著多樣性的創作能力,並對於許多曲式的創作,有著劃時代的創新突破與重要地位。
蕭邦與他出生的年代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810年,就在「音樂神童」莫札特過世的19年之後,蕭邦出生於波蘭。
蕭邦出生的年代,波蘭已被俄羅斯帝國、普魯士與哈布斯堡帝國瓜分,不復為統一主權國家(可參見維基百科:瓜分波蘭)。
下圖:三國瓜分波蘭示意圖:
綠色 為奧地利得到的領土
青色 為普魯士得到的領土
紅色 為俄國得到的領土;
由深到淺,依序為第一、二、三次瓜分。
蕭邦的母親是波蘭人,父親尼古拉·蕭邦(1771年—1844年)是波蘭籍法國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從父輩繼承下來的葡萄園,1787年移居波蘭並加入波蘭籍,參加過 1792年的俄波戰爭和 1794年的科希丘什科起義。蕭邦的父親也得到了在中學教授法語的工作。一家人於 1810年搬到華沙。
蕭邦在波蘭被視為神童,1816年 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相繼由他的姐姐和母親教授鋼琴演奏技巧。蕭邦 7歲便能作曲,與莫札特相同,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他的第一首作品 B大調和 g小調波蘭舞曲創作於 1817年(7歲),在華沙他被獲譽為「莫札特的繼承人」、「莫札特第二」。
1818年,8歲的蕭邦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演奏了阿達爾伯特·吉羅維茨的作品,這是蕭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從此躋身波蘭貴族的沙龍。
學生時期
畫家 Eliza Radziwiłłówna 繪製 1826年正在彈鋼琴之蕭邦
Fryderyk Chopin at the piano, 1826
四個創作階段
一般常依蕭邦的生命歷程,將他的創作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少年時期至離開波蘭(1810-1830)
第二時期:維也納時期(1830-1831)
第三時期:巴黎生活時期(1831-1839)
第四時期:人生後期(1839-1849)
蕭邦的青春演奏記錄
蕭邦 1826年(16歲)秋天進入華沙音樂學院就讀,追隨波蘭著名作曲家~也是音樂院院長 約瑟夫. 艾爾斯納(Jozef Elsner, 1769 – 1854)學習音樂理論與作曲,艾爾斯納非常欣賞這名年青的學生,在他的評鑑欄上寫下「非凡的天賦」和「音樂奇才」等評語,據說艾爾斯納從不要求或指示蕭邦該如何作曲,只是順其自然讓蕭邦擁有自由發揮的空間,華沙音樂學院後來被併入華沙大學,蕭邦也就變成華沙大學最傑出的校友之一。
華沙大學(波蘭語:Uniwersytet Warszawski),波蘭最大的大學,被《泰晤士高等教育》於2006年評為世界500強大學之一,2007年被波蘭報紙評為波蘭最好的高校。2016年英國泰晤士大學排名將華沙大學列為「歐洲最好的100所大學」中,並將其列為第61位。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828年 9月,蕭邦也因為其父執輩友人:動物暨昆蟲學家賈洛基(Feliks Jarocki, 1790 -1865)來訪而大大地拓展了他的眼界。
賈洛基當時欲前去柏林參加一場科學研討會,因此與他同行的蕭邦也得到一個難得的旅遊經驗:他觀賞了由著名義大利指揮家史邦提尼(Gaspare Spontini)所指揮演出的歌劇以及數場音樂會的機會,也在德國見到音樂家柴爾德(Carl Friedrich Zelter, 德國作曲家)與知名作曲家孟德爾頌等樂壇菁英。
結束行程返回華沙途中,蕭邦旅途之中認識了當時波滋南大公國(Grand Duchy of Poznan)的統治者瑞德滋威爾王子(Prince Antoni Radziwill),瑞德滋威爾王子同時亦是位頗有才華的作曲家和大提琴演奏者,相當愛好音樂。
蕭邦傑出的音樂才華讓同為音樂家的王子非常喜愛,後來 1829年 5月,瑞德滋威爾王子慷慨地支付蕭邦全家至華沙旅遊的旅費。並於 10月份再次邀請蕭邦至王子於 Antonin的別墅作客並舉行音樂會演出。為了回報王子的慷慨,蕭邦創作了一首 C 大調大提琴與鋼琴波蘭舞曲(Polonaise for Cello and Piano, in C major, Op.3),獻給王子與其擅長演奏大提琴的女兒 汪達(Wanda)作為回報。
下方畫作,即為波蘭畫家 Hendrik Siemiradzki 於 1887年繪製,重現了 1829年 蕭邦於瑞德滋威爾王子皇宮中演奏之記錄:(Chopin Playing the Piano in Prince Radziwill’s Salon)
蕭邦:C大調前奏與華麗大波蘭舞曲(馬友友演奏)
Introduction and Polonaise brillante in C major, Op. 3
年輕鋼琴演奏家.誕生
1829 年夏天,蕭邦自華沙音樂學院畢業,便以鋼琴家身份首度於維也納風光登臺舉辦了二場鋼琴音樂會,獲得如潮的佳評。
結束演出後,9月份回到華沙後,由於當時鋼琴演奏家普遍於音樂會上彈奏自己創作的協奏曲,於是蕭邦決定立即著手創作鋼琴協奏曲。
1829年年底,蕭邦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曾提到:「非常可悲的,我似乎發現了我的理想對象。這半年來我雖然幾乎每晚都夢見她,卻從未曾和她說過一句話。我就是在想念她的這段期間,寫下了此闋協奏曲的慢板樂章(甚緩板Larghetto)。」由此可見這個樂章充滿著蕭邦對初戀情人的思慕,這位夢中情人就是就讀華沙音樂院聲樂科的學生 康絲丹采‧葛拉德可夫絲卡(Konstancja Gladkowska, 1810-1889)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獻給初戀情人的鋼琴協奏曲
蕭邦與暗戀對象 康絲丹采
1829年12月,蕭邦於華沙鉅商俱樂部(Warsaw Merchant’s Club)首演他所作的第二號 f小調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之後再於 1830年 3月 17日,在華沙國家劇院由蕭邦擔任鋼琴主奏再次演出。
蕭邦 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作品21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Op.21
第二樂章 II. Larghetto 甚緩板
簡說
第二樂章以降A大調寫成,而這個樂章的寫作動機則來自蕭邦的初戀情人,一位年輕的華沙音樂院聲樂科學生康絲丹采‧葛拉德可夫絲卡(Konstancja Gladkowska, 1810-1889),一如蕭邦對他的友人所說「不幸的是我似乎已找到了我的理想,對她我已是全心對待,雖然六個月來我每晚都夢見她,但並未和她說過半句話,這首協奏曲的慢板樂章題獻給對她的所有回憶。」此樂章的演奏形態以類似夜曲的形式,在簡單、搖曳式的伴奏下唱出如詩般充滿情感的旋律,展現出蕭邦初戀的美麗情緒,而這如夢般寧靜的氣氛,在中段的戲劇化轉折,展現出更強烈的氛圍,不久再趨平靜,最後結束在平靜尾奏之中。
2017.11.22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inor Op. 21(第二樂章 14:32)
蕭邦全部協奏作品整理
筆者將蕭邦所有與管弦樂團協奏作品,依作品編號列出:
蕭邦:莫札特歌劇《唐‧喬望尼》「讓我們手牽著手」主題變奏 op.2
蕭邦: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op.11
蕭邦:波蘭民謠大幻想曲 op.13
蕭邦:克拉科維亞克舞曲 op.14
蕭邦: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op.21
蕭邦:流暢的行板與華麗大波蘭舞曲 op.22
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則於之後的 1830年 10月11日在華沙市政廳首演,同場音樂也邀請到他所愛慕的 康絲丹采‧葛拉德可夫絲卡擔任其他節目的演唱。而蕭邦自始自終,都無法說出他對康絲丹采的愛慕,直至他後來離開波蘭為止。在此時期蕭邦也開始譜寫他的第一套鋼琴練習曲 op.10(Etudes op.10, 1829 – 32)。
蕭邦共創作了兩首鋼琴協奏曲,第一號 e小調與第二號 f小調。
有趣的是,這兩首作品之完成時間正好與編號相反,原因其實是出版時間之緣故:
曲名 | 寫作完成年份 | 出版年份 |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 1830 | 1833 |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1829 | 1836 |
由上表可見:第一號完成時間為 1830年,出版年份為 1833年,第二號完成時間為 1829年,出版年份為 1836年。雖然第二號之創作時間較第一號早,但因出版年份關係而有了新順序。多年來學界雖已考據清楚,但尊重此一既定結果,不要重新更改順序。(音樂史上亦有許多作曲家有創作與出版年份之順序之問題,例如:貝多芬、孟德爾頌等等)
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雖名為「第一號」,但實際上是蕭邦寫過的鋼琴與管弦樂團作品中最晚創作的一首。
此曲題獻給當時他所崇拜的當代法國鋼琴家卡克布蘭納(Frèdèric Kalkbrenner, 1785- 1849),首演由蕭邦之老師 – 華沙音樂學院院長艾爾斯納指揮,蕭邦自己擔任鋼琴主奏部份。
寫作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時蕭邦才19-20歲,剛從華沙音樂院畢業,因此這首協奏曲在各方面,都有著古典時期協奏曲的傳統特色有許多相似之處。 由於此曲的技巧艱困而華麗,多年來始終被譽為蕭邦最為光輝燦爛的大型音樂創作之一。
BRUCE (XIAOYU) LIU – final round (2021′ 18th Chopin Competition, Warsaw)
當年蕭邦於波蘭華沙市政廳首演此曲時(1830 年 10 月 11 日),也是他告別祖國的最後演出~離開波蘭之後,蕭邦就不曾再寫作大型與管弦樂團之協奏作品,因此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蕭邦離開波蘭前的最後大型作品。
結束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首演音樂會後,蕭邦便整理行囊,離開故鄉波蘭,出發前往維也納。
第二樂章 特色解說
第二樂章標題為「浪漫曲」(Romance),形式為「二段體型式」(Binary form),也是 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 (Romanticism period) 鋼琴獨奏曲大多採用或作為擴充之曲式。
在蕭邦於 1830年 6月所寫的信件中,曾提到他對第二樂章之感受:「…這首 E大調的慢板樂章具有浪漫、寧靜、有點憂鬱的情緒在其中,好像正在凝視著某一處般,咀嚼許多幸福的回憶;有點像在春天的夜色中,沐浴在月光下的冥想與沉思……這正是弦樂加上弱音器的最好時機。 」
而樂團前奏結束後,獨奏鋼琴之寫作方式,蕭邦就以類似「夜曲」的主旋律+分解和弦,創作出他心中「在春天的夜色中,沐浴在月光下的冥想與沉思」的鮮明感受。
第二樂章 鋼琴第一樂句譜例:
BRUCE (XIAOYU) LIU – final round (2021′ 18th Chopin Competition, Warsaw)(第二樂章 21’55”)
依依不捨離開故鄉,別離曲是最佳寫照
蕭邦於 1830年底離開波蘭,在抵達巴黎之前,於維也納住了幾個月(1830年11月~1831年9月)。但當時社會背景波蘭正面臨與俄羅斯戰爭之緊張態勢,而奧地利政治採親俄立場而敵視波蘭與波蘭人,故蕭邦在短期居住之後,決定前往巴黎發展。
練習曲 op.10 No.3《離別曲》
愛國鋼琴家.蕭邦
1831 年9月11日,華沙難逃被俄羅斯統治的命運:波蘭戰敗淪陷僅三天后,蕭邦抵達巴黎。
在旅途經過德國斯圖加時,蕭邦已聽說波蘭起義已被鎮壓。再沒有什麼比他此時創作的《革命練習曲》更能描繪出心中的憤恨心情了…
練習曲 op.10 No.12《革命》
流暢的行板與華麗大波蘭舞曲
蕭邦著名的《流暢的行板與華麗大波蘭舞曲》op.22,其中《華麗大波蘭舞曲》創作於停留維也納時期,時間約為 1831年7月間完成~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首為鋼琴與管弦樂團創作之大型音樂作品。
此曲序奏部分 -《流暢的行板》,則是蕭邦之後於1834年在巴黎完成。
1836年蕭邦將《流暢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合併出版。而且蕭邦更在 1835 年 4 月 26 日,由巴黎音樂家 François Habeneck 安排下,於巴黎指揮音樂院管弦樂團舉行首演,這也是蕭邦人生中唯一親自演出此曲。
體力與彈奏力度不適合大型音樂會的蕭邦,更加能夠在屬於朋友之間親密的沙龍音樂會上表現自已,也因為他個性不喜歡面對售票大型音樂會之壓力,故人生中其實鮮少真正舉辦大型公開演出。
精彩版本欣賞
齊瑪曼於 1975年蕭邦鋼琴大賽現場演奏 Live’ 版本
音樂欣賞
電影 ⟪戰地琴人⟫(Pianist)之片尾,採用了蕭邦鋼琴與管弦樂團樂曲音樂會實況,這首令人振奮的音樂,就是 bE 大調 流暢行板與華麗大波蘭舞曲。
在 1831年 9月,蕭邦終於來到了巴黎。
蕭邦也逐漸於巴黎認識許多音樂家與文學家、藝術家等等:例如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 塔爾貝格(Sigismond Thalberg, 1812-1871)、費迪南•希勒(Ferdinand Hiller, 1811-1885), 文學家繆塞(Alfred de Musset, 1810-1857)、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 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 1797-1856)、喬治•桑(George Sand, 1804-1876) 和畫家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 1798-1863)等等,豐富了他的人生與音樂生命。
蕭邦於巴黎的生活與足跡(超連結)
之後的蕭邦活躍於巴黎藝文圈,與上流社會的藝術菁英份子們有著許多交流:與李斯特的結交認識,彼此欣賞仰慕對方的音樂(XD);與孟德爾頌巡迴演出於德國北部萊茵蘭 (Rheinland)地區:
孟德爾頌也為蕭邦介紹當時定居於萊比錫的舒曼夫婦。
蕭邦與李斯特
瑜亮情結?藝術上相互競爭的好友
文人雅士.沙龍音樂會
這幅由 Josef Danhauser 繪製的《Franz Liszt Fantasizing at the Piano》,可讓我們欣賞到19世紀沙龍的現場氛圍,有趣的是,畫中出現許多音樂史上的一流人物(還有歷史人物聖女貞德與貝多芬趣味重現),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吧~
李斯特:安慰曲 No.3
Vladimir Horowitz plays Liszt: Consolation No. 3 (1987)
蕭邦的夜曲
Lugansky – Chopin Nocturne Op. 27, No. 2 in D♭ major
蕭邦的鋼琴
之後蕭邦也結識了鋼琴製造商卡米爾·普萊耶(Camille Pleyel),兩人一起造訪倫敦演奏旅遊,卡米爾·普萊耶成為蕭邦的好友,無論蕭邦在何處,皆為為蕭邦訂製鋼琴。
Pleyel N° 11265
下面這架琴根據是Pleyel 公司的詳細記錄顯示,這架編號為13819的鋼琴於1847年1月25日開始製作,一年後於1848年1月8日完成並提供給蕭邦,並提供他於1848年4月從巴黎帶到英國,進行人生中最後一次巡演使用:蕭邦在倫敦的整個樂季都在多佛街梅菲爾的住處使用它(當年他在英國Gore House舉辦了他的第一場倫敦音樂會)
巴黎.第二故鄉
父親也同為法國人的蕭邦,很快就適應巴黎的生活。 他曾於友人的信件中說到:「巴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這裡讓我覺得心曠神怡,這裡有全世界最好的音樂家和一流的歌劇院。
蕭邦 – 迷人的夜曲
巴黎的最初幾年,蕭邦多半寫作一些如夜曲、圓舞曲及馬祖卡舞曲等具有沙龍性質的音樂,相當受到人們喜愛,可是當蕭邦的名望日盛一日時,他也漸漸失去舉行公開演奏會的興趣。在1835年後,蕭邦只有在 1841 年、1842 年、1848 年舉辦過演奏會,大多數時候他只喜歡在社交場合為朋友們彈奏。
蕭邦夜曲
非常特別的432Hz調音版本
有趣話題:
432Hz與440Hz 之爭
442Hz:「喂喂~你們把我放在哪裡了?」(XD)
最知名的《幻想即興曲》
與喬治·桑的戀情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蕭邦交友廣泛,他的好友包括詩人繆塞、巴爾扎克、海涅和亞當·密茨凱維奇,畫家德拉克羅瓦,音樂家李斯特、費迪南·希勒,以及女作家喬治·桑。蕭邦在李斯特家第一次見到了身著男裝、抽著煙的喬治·桑,剛開始並對她無好感,甚至當面問旁人說:「她真的是個女人嗎?」,但隨著喬治·桑對他的追求,蕭邦卻開始對她傾心,兩人談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1837年蕭邦因為與18歲的瑪利亞·伍德岑斯卡(Maria Wodzińska)一段不幸的戀情,陷入了生活危機,正在這時,他邂逅了比他大6歲的喬治·桑,這使得他又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
第一眼見到喬治·桑,蕭邦就感受到了她與瑪利亞的截然不同,瑪利亞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而詩人喬治·桑看上去卻是十分高傲和極具自我意識。但是蕭邦與喬治·桑的戀情卻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方面,喬治·桑是一個熱情似火的女人,受到許多年輕才俊的男性追求,另一方面,喬治·桑後來銷毀了大部分寄給她的信件,使得人們無法確定蕭邦同她之間的真正關係。
1838年11月喬治·桑帶著她的兩個孩子莫里斯和索朗熱(Solange)前往西班牙的馬約卡島度假。而蕭邦也一同前往。蕭邦一生患有肺結核,他也希望溫暖的氣候能夠緩解他的病痛,但是事與願違,莫里斯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而蕭邦的肺結核卻因為房間條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氣,演變成為了肺炎。大約三個月,98天之後蕭邦和喬治·桑離開了馬略卡,這段旅程雖短,但是對蕭邦和喬治·桑都印象深刻~喬治·桑將這段經歷記錄在了她的小說《馬略卡島上的冬天》中。
馬約卡島上的蕭邦和喬治·桑
前奏曲.病中純妙音樂
於馬約卡島島上養病的蕭邦,反而遇上60年來最長雨季,導致他的氣喘與肺病日益嚴重,養病中的他仍然持續創作,但體力不堪負荷的情況之下,創作短小的前奏曲,似乎更加真實反映出他的身體狀況。雖然這些前奏曲缺乏常見曲式規範結構,亦十分短小(12至90小節),使不少人感到錯愕,但如今看來,這就是作曲家生命中的軌跡。
前奏曲 op.28 No.4 e小調
趙成珍 蕭邦鋼琴大賽 第三輪 Live’
關於《雨滴》
喬治桑曾寫下:「他坐在那邊哭泣,演奏著那令人驚嘆的前奏曲……那天晚上他創作的那首曲子上,滿是雨滴在瓷磚上跳動,但在他的腦海和音樂中,它們已經變成了天堂在他心上跳動的淚水…」
前奏曲 op.28 No.15 《雨滴》
YUNDI – Chopin Prelude no.15 ‘Raindrop’, op.28
1839年到1843年的夏天,蕭邦都是在喬治·桑位於家鄉諾昂的莊園裡度過的。這些寧靜的日子,蕭邦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波蘭舞曲《英雄》:
音樂欣賞
蕭邦最著名之 《降A大調 英雄波蘭舞曲》op.53(1842)
Chopin: Polonaise “Heroic” op.53 in A flat major
Rafał Blechacz 2005年 蕭邦鋼琴大賽現場 Live’ 版本
淺說波蘭舞曲
「波蘭舞曲」(Polonaise)原本就是是一個法語單詞,意思是波蘭語(Polish)。早期是盛行於波蘭貴族之間的舞蹈,後來有傳至民間而有了許多發展與變化。 17世紀時,波蘭民族舞蹈更在整個歐洲傳播,而法國人將所有常見之波蘭舞蹈(Chodzony舞曲, 波蘭快步舞、Chmielowy、Hops dance 等等)全部稱之為歸於「波蘭舞曲」(Polonaise)。 許多的波蘭傳統舞蹈均可再追溯至16世紀或甚至更早。
蕭邦更是為歷來所有作曲家中最知名的波蘭舞曲作家,他所出生的年代波蘭已經為俄國與奧國所併吞侵略,國家不復存在。因此愛國心強烈的他,將對於祖國的熱愛灌注在波蘭舞曲曲式中,畢生共寫作18首波蘭舞曲:其中 ⟪序奏與華麗波蘭舞曲 op.3⟫ 是寫給大提琴與鋼琴,獻給當時波滋南大公國(Grand Duchy of Poznan)的統治者 瑞德滋威爾王子(Prince Antoni Radziwill)、 ⟪流暢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 op.22⟫ 則是寫給鋼琴獨奏與管弦樂團,其餘 16首波蘭舞曲均為鋼琴獨奏曲。敏感纖細的蕭邦,更加他對波蘭歷史過去的光榮、現況無奈與悲哀及對時局未來的憂鬱,巧妙地融入了波蘭舞曲中,因此更使波蘭舞曲之名發揚光大,進而成為光輝璀璨的音樂作品傳世至今。
早期關於波蘭舞蹈之畫作(畫家 Władysław Łoziński, 1843-1914)於 1907年繪。
波蘭舞曲常見節奏
波蘭舞曲常見節奏
創作波蘭舞曲之作曲家
在古典音樂領域中,除了最著名的波蘭舞曲作曲家蕭邦之外,其實曾經以波蘭舞曲為名寫作音樂作品題材之作曲家還有:
-巴哈(J.S. Bach),舞曲組曲與管弦樂組曲中均可見。
-泰勒曼(G. Ph. Telemann)
-韋伯(C. M. von Weber)
-莫札特(W.A. Mozart)
-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舒伯特(F. Schubert)
-舒曼(R. Schumann)
-李斯特(F. Liszt)
-柴可夫斯基(P. I. Tchaikovsky)
..等等作曲家
曾經寫過波蘭舞曲之著名作曲家李斯特曾如此形容波蘭舞曲:「當我們聽波蘭舞曲時好像跟前浮現出一些波蘭史冊上所描寫的古代波蘭人形象:結實的體格、開豁的頭腦、深刻而動人的虔誠、豪邁的心胸與騎士精神相結合在波蘭人身上,剛勇的性格早就和情人的矢誠相愛結合在一起…」
波蘭舞曲主要特徵
源自十六世紀士兵於列隊行進間所使用的音樂曾用於法國亨利三世(Henri III, 1551-1589)登基為波蘭王之加冕典禮為所有波蘭傳統舞曲節奏中最知名的舞蹈屬於速度中等之 3/4拍慢速舞蹈與源自瑞典之同樣 3/4拍舞蹈「Polska (dance)」相近。常應用於公眾儀式、婚禮或慶典活動上,男女對跳波蘭成年禮舞蹈之一,具有活潑特色的節奏:(請見↓下方節奏譜例)
波蘭舞曲欣賞:
具有歷史傳承之波蘭舞曲
延伸音樂欣賞
柴可夫斯基:⟨波蘭舞曲⟩ ~選自歌劇《尤金奧涅金》
Tchaikovsky – Eugene Onegin, Polonaise – Temirkanov
蕭邦和喬治·桑的戀情在1847年畫上了句號,兩人都沒有公開分手的原因。據說可能當時喬治·桑的女兒索朗熱愛上了貧困潦倒的雕刻家August Clésinger,這引發了喬治·桑一家的家庭矛盾,喬治·桑變得非常好戰,當蕭邦得知索朗熱和August Clésinger秘密訂婚的消息後,非但沒有反對,還表現出來贊同,這更使得喬治·桑大為惱火,最終導致兩人分手。
人生中最後一場演出
1848 年 2 月,蕭邦在巴黎舉行最後一場音樂會後接受學生 珍.史特琳(Jane Stirling, 1804-1859)邀請,短暫訪問英格蘭和蘇格蘭但是結束了英國巡迴演出的倫敦音樂會後,其肺結核病情急遽惡化,因此倫敦之行與音樂會也就成為蕭邦最後正式一場演出。
1848年蕭邦於英國演出之節目單
抱病回到巴黎的蕭邦,體力大幅度衰退,已經無法繼續授課和創作。1849 年一整年幾乎無法維持正常教學與演奏,後於 10 月 17 日在位於巴黎凡登廣場之公寓去世,葬於法國拉榭茲神父墓園(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享年 39 歲。
畫家 Ary Scheffer 幫蕭邦繪製的肖像圖
最後居住地
蕭邦生前居住之巴黎一區凡登廣場 12號 2樓(12, Place Vendôme),點按↓地圖可進入 Google Map:
蕭邦生前居住之巴黎一區凡登廣場 12號 2樓(12, Place Vendôme)
蕭邦最後的巴黎住所(超連結)
最終畫像
病榻臨終前的蕭邦畫像 1849年。
蕭邦病重去世前的最後幾週,他生前蘇格蘭籍的學生以及摯友 Jane Stirling 請波蘭畫家 Teofil Kwiatkowski 繪製的油畫。描繪蕭邦生前於病榻的模樣。當時居住的地點是在巴黎一區凡登廣場12號2樓(Place Vendôme)。
這是一個擁有7間房的公寓,當時經濟狀況貧困的蕭邦其實無法支付這樣的居住條件,因此當時公寓其實是Jane Stirling 承租下來供蕭邦使用。
圖中左二托腮女子,為趕來照顧弟弟的蕭邦姊姊:Ludwika Jędrzejewicz(Louisa, 1807-1855) 。
蒙梭公園建於18世紀末,由綠樹林環立的美麗公園,有舒適的柏油碎石步道,蕭邦雕像,還有18世紀風格的柱廊和金字塔裝飾。
蕭邦喜歡在巴黎漫步。有時他會爬上蒙馬特的傾斜街道,這是他熟悉的區域。後來他搬到了奢華的第一區,經常光顧羅浮宮博物館附近的杜樂麗花園。儘管他很少公開演出,但他經常在與好友們的沙龍音樂會演奏。他小說家喬治桑,也是在沙龍聚會中相識。
公園裡,由雕塑家雅克·弗羅蒙-莫里斯(Jacques Froment-Meurice)於1906年創作的蕭邦彈奏鋼琴石膏像:彈琴中的蕭邦、心碎被感動的女人,以及上方的守護天使。
最後的石膏像
蕭邦之心.波蘭聖十字教堂
蕭邦最後遺言是:「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因此,據說姊姊於蕭邦逝世前,從華沙趕到法國,聘用醫生把死後的蕭邦心臟放置於水晶杯裡,以酒密封保存,再秘密躲過俄國衛兵駐守的波蘭邊境(當時波蘭受俄國統治)帶回華沙,藏在地下20多年。後來,終於取得俄國人的同意,放置蕭邦心臟於波蘭聖十字教堂的樑柱中。
波蘭聖十字教堂 外觀
波蘭聖十字教堂 內部樣貌
蕭邦心臟長眠於此柱中
1841-44年間的蕭邦鉛筆畫像
蕭邦死因.肺結核併發症
蕭邦在1849年10月於巴黎逝世,遺體被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這裡也是作家普魯斯特、王爾德和吉姆‧莫里森的安息之地。
當研究人員檢視裝有蕭邦心臟的密封罐時,他們注意到心臟表面覆蓋著一層白色纖維。此外,清晰可見的細微病變跡象,表明蕭邦飽受嚴重的肺結核併發症摧殘。
推薦文章:
瓶中之心:蕭邦早逝原因終於發現
補充資料
蕭邦是個大帥哥歐巴❤️
趣味分享以現代3D技術重建蕭邦畫像
好帥好帥❤️
延伸欣賞
蕭邦大賽歷史 紀錄片
謝謝您~來到蹦藝術❤️
認識蹦藝術的幾個方法:
1. 加入蹦藝術群組
實體與線上音樂講座訊息、各種音樂分享、優質音樂會折扣碼、精彩藝文旅遊行程…,好康優惠不漏接❤️
加入方式:
請先聯繫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本人,由林老師協助加入專屬課程群組。
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2. 聆聽蹦藝術 – Podcast
蹦藝術Podcast 一鍵通:https://linktr.ee/bonart
3. 贊助蹦藝術(單次或定期定額贊助)
從製播節目到網頁文章撰寫、網站維護,都需要經費,更需要您的贊助
無論是單次贊助,或者定期定額贊助,蹦藝術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更多音樂新知
2024-10-24
【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 從鍵盤到交響,李斯特的鋼琴魔性(五)淨化.昇華與沈潛:談李斯特晚年的音樂創作
李斯特晚年對宗教極感興趣,音樂中流露濃郁宗教色彩。自1877年後,他對荒涼、絕望
2024-10-19
【BON音樂】2024.10.19. 長榮交響樂團【ESO指揮專場】舒馬富斯——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導聆
馬勒曾描述他的交響曲:「神聖般的寧靜,卻又深深地悲傷,只能讓你同時歡笑和哭泣」。
2024-10-17
【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 從鍵盤到交響,李斯特的鋼琴魔性(四)協奏交響曲之輝煌年代:談李斯特的兩首鋼琴協奏曲
李斯特的兩首鋼琴協奏曲,尤其是第一號,四樂章連貫;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同樣是「交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