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柴可夫斯基:⟪1812⟫ 序曲 介紹與欣賞
Tchaikovsky – 1812 Overture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柴可夫斯基:⟪1812⟫ 序曲(圖片來源)https://bennyesmonde.wordpress.com/2017/02/15/tchaikovsky-1812-overture/
柴可夫斯基:⟪1812⟫ 序曲(圖片來源)https://bennyesmonde.wordpress.com/2017/02/15/tchaikovsky-1812-overture/

 

1812序曲》op.49是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俄羅斯著名將領米哈伊爾·庫圖佐夫(Mikhail Illarionovich Golenishchev-Kutuzov, 1745-1813)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最終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1812序曲》除了最後段落振奮的慶祝勝利旋律,更以曲中的加農炮火聲聞名:在許多音樂演出場合—尤其是戶外演出,經常使用真的加農炮為樂曲助威。
米哈伊爾·庫圖佐夫(Mikhail Illarionovich Golenishchev-Kutuzov, 1745-1813)

 

和聲欣賞

1812序曲》管弦樂演奏搭配鋼琴總譜

 

柴可夫斯基延伸閱讀:

 


1812年俄法戰爭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俄法戰爭,又稱「拿破崙征俄戰爭」,是指俄羅斯帝國和拿破崙治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在1812年爆發的一場戰爭,是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

戰爭由拿破崙一世發動,並入侵俄國國土,俄國將這場戰爭稱為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中文意思是「愛國戰爭」,一般將其稱為「衛國戰爭」,為了和後來蘇聯抗擊德國的「蘇聯衛國戰爭」相區別,中文一般將其翻譯稱為「俄國衛國戰爭」。戰爭最終結果以拿破崙失敗撤退,俄國戰略上勝利而結束。俄法戰爭戰事從1812年6月底到11月底,共持續了5個月的時間。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就是描繪這場戰爭。

法國入侵俄羅斯手繪圖。左上角順時針方向:鮑羅丁諾戰役,莫斯科內伊元帥於考納斯與法國散兵對戰|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 Clockwise from top left: Battle of Borodino Fire of Moscow Marshal Ney at the battle of Kaunas French stragglers
法國入侵俄羅斯之戰手繪圖。左上角順時針方向:鮑羅丁諾戰役,莫斯科內伊元帥於考納斯與法國散兵對戰|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 Clockwise from top left: Battle of Borodino Fire of Moscow Marshal Ney at the battle of Kaunas French stragglers

 

對歷史背景有興趣者

10分鐘歐洲地理與政權變化影片,公元前400年迄今,超精彩:

 

1812年歐洲地圖(拿破崙勢力)簡說:
深紫色:1804年前之法國領土
淺紫色:1804年後之法國新增領土
淺藍色:拿破崙時期獨立區
紅線圈繞範圍:1812年俄法戰爭前,拿破崙統治與友盟區範圍
藍線圈繞範圍:萊茵河聯邦地區(Confedaration of the Rhine)
1812年歐洲地圖(法軍勢力)Europe 1812 map

戰爭背景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812年,拿破崙一世在歐洲大陸獲得了空前的軍事勝利,法國佔領了幾乎整個義大利德意志地區(成立了受法國控制的萊茵邦聯),擊敗了歐洲強國奧地利,大敗普魯士,控制了西班牙荷蘭等地。(詳細地理位置可參閱上方圖)

為了獲得整個歐洲的霸權,讓當時的法國的死敵、海上帝國英國臣服,法國聯合其他歐洲大國發起了「大陸封鎖」政策。但俄國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且對法國的擴張存有強烈的戒心,所以在參加法國的大陸封鎖一段時間後退出了和法國的聯盟,也不願配合對英國的經濟封鎖,英國的商品因此經由俄羅斯源源不絕地進入歐洲大陸,俄國因此成為歐洲大陸阻止拿破崙爭奪歐洲霸權的中堅力量。俄國的敵對行為招致拿破崙的憤怒,並萌生和通過戰爭迫使俄國投降的念頭。

 

大陸封鎖」註解:
大陸封鎖 (法語blocus continental英語continental system)是拿破崙在1806年11月21日在柏林啟動的對英國經濟封鎖政策,該政策於1814年結束。拿破崙意圖使用經濟戰的手段使英國屈服。另一方面,該政策也可以起到保護法國經濟的作用。

特拉法加海戰後,法國無力再發動渡海戰,拿破崙只能將爭霸重心放回歐洲大陸。故而他要利用經濟手段。為了徹底切斷英國在歐洲的貿易,他下令禁止了來自或駛向英倫三島的通商船運。在法國統治的地區,英國的貨物被沒收。英國商人受到警察追查。到了1807年底,政策的對象擴展至中立的船運。1810年8月5日的法令要求所有進口貨物關稅提高50%。

然而英國仍有美洲及其海外殖民地作為貿易對象,其經濟雖受影響但仍可支撐,相對的,當時許多歐洲大陸的國家對英國的商品有一定的需求,且也需要將本國的原料售予英國換取金錢,因此拿破崙的經濟封鎖政策引起了普遍不滿,各地的走私也因此興盛,甚至各國的政府也暗中參與和允許走私貿易,拿破崙因此大費周章的以各種或戰或和的手段維繫大陸封鎖的執行,與法國有密切經濟聯繫的俄國一開始原本同意配合對英國的經濟封鎖,但俄國政府很快就發現封鎖同時對俄國本土的經濟造成壓力,貴族和地主們無法將領地的原料外銷給英國,因此俄國政府先是以允許中立國船隻進入俄國港口的政策放鬆了對英國的經濟封鎖,後來索性不願繼續配合封鎖,英國商品從而突破了大陸封鎖大肆流入歐洲大陸,這些舉措也因此引發了之後的1812年俄法戰爭

 

從1811年開始,法軍為了準備入侵俄國,拿破崙的軍事和外交政策有越來越強的針對性。1812年春,法國分別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結成短暫的軍事同盟。根據盟約,為了對俄作戰,普軍2萬人,奧軍3萬人歸拿破崙指揮。法國的其它附庸國政府也開始訓練遠征俄國的軍隊。在這一年,拿破崙準備了空前強大的軍隊,其控制的由歐洲各民族組成的軍隊總數達到約120萬人,其中一半用於進攻俄國。

俄國在獲悉法國即將入侵的消息後,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備戰,包括加強軍隊和預防戰時孤立無援的措施。在外交方面,俄國也有所建樹,1812年4月,俄國同瑞典締結盟約,規定雙方共同行動,反對法國。戰爭爆發後,俄英締結了和約,結束同土耳其的戰爭,對俄國來說,和英國這個海上帝國結盟是政治上的巨大勝利。

1812年夏,拿破崙集結軍隊61萬,分為三路,其中中路由其親自帶領指揮,這支龐大的軍隊被拿破崙稱為「大軍」(Grande Armée),大軍在法國控制的華沙公國集結,6月24日,渡過涅曼河,向俄國不宣而戰,於是這場為了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終於爆發。

 

戰前兩軍實力對比

法國和俄國兩國戰前的軍事力量對比:

法國:作戰兵力61萬,分為兩個梯隊,第一梯隊分3個集團,共44.4萬人,940門火炮;第二梯隊17萬人,432門火炮;

俄國:西部邊境軍隊共24萬,後增至57萬,分3個集團,火炮942門。

戰爭進程

目標: 拿破崙親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最短時間內殲滅俄軍,佔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

戰爭開始時,俄國由於防守薄弱,只有兵力約24萬人,不足以抵抗在此前歐洲無敵的拿破崙軍隊。巴克萊·德托利接任指揮官後採取了撤退的策略,並沿途放火,實行焦土政策,把法軍途經之處燒得一乾二淨,這一步打亂了拿破崙速戰速決的原計劃,也令拿破崙原本想邊作戰邊搶奪補給的計劃泡湯。拿破崙只好深入俄國境內,期望能佔領俄國第一大城市莫斯科,然後讓俄國投降,以簽署對自己有利的條約和獲得食糧。

進入俄國

1812年6月13日,法軍越過涅曼河進入俄國境內。法軍進入俄國腹地後,遇到俄國軍民的有效抵抗,尤其是戰爭開始後不久,俄國的天氣很快進入了秋冬天氣,寒冷的俄國曠野讓遠道而來的法國士兵水土不服,而俄軍在撤退的時候堅壁清野,法國軍隊的士氣開始動搖。法軍一直到9月份才與俄軍接觸

博羅金諾戰役

博羅金諾戰役 (俄語Бородинская битва法語Bataille de la Moskowa) (1812年9月7日[1]) 是所有拿破崙戰爭中最大和最血腥的單日戰鬥,超過二十五萬士兵投進了戰場,造成至少七萬人死傷。由法皇拿破崙一世所領導的法軍對陣俄羅斯帝國米哈伊爾·庫圖佐夫元帥率領的俄軍。

拿破崙親自領導的中央法軍在渡過尼曼河時有將近286,000人,但在戰役開始之初卻只剩下161,475人,大多數的士兵死於飢餓和疾病。俄軍不斷地後退,使沙皇撤換巴克萊·德托利伯爵。新任俄軍統帥米哈伊爾·庫圖佐夫在距離莫斯科約125公里處建立了防禦陣地。他在博羅金諾村旁選了一片非常適合防守的土地,從9月3日起加強防禦工事。

9月7日,法軍跟負責防守的俄軍在莫斯科前方的博羅金諾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戰鬥發生在莫扎伊斯克鎮以西的博羅金諾村附近。法軍雖然奪取了各個重要據點,俄軍也因戰略考量和差劣的軍隊素質被迫撤退,戰果卻沒有讓拿破崙有半點高興。這次戰鬥是拿破崙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次攻勢,是侵俄戰役中的轉折點。

在這混亂的戰場上,法軍和俄軍衝進伸手不見五指的濃煙中,然後恐怖的火砲和步槍子彈重重地擊落在他們身上,就算是以拿破崙時代的眼光來看,都是一場極為血腥的戰鬥。步兵和騎兵得要艱難地越過成堆的屍體還有一大群中彈的士兵。繆拉親王跟他的騎兵在凸角堡的周圍前進,想要攻擊巴格拉基昂的步兵,但卻遇到了由杜卡(Duka)率領的第二胸甲騎兵和支援他的內維羅夫斯基(Neverovsky)的步兵。德托利的援軍則是被送進了斷垣殘壁之中,被法軍的火砲給粉粹,使得法軍在1130時占領了俄軍的前線陣地。沙塵、煙霧、混亂,還有疲勞,都讓法國的元帥們(繆拉、達武、內伊)無法正確掌控戰場上的情況,以至於沒人曉得在俄軍撤退前法軍有大好機會一舉殲滅已經無力再戰的敵軍。 下午,由繆拉率領的步兵和騎兵聯合攻擊,突破俄軍防線,兩奪Raevsky堡。俄軍只得投入預備隊作戰,法、俄兩軍就陷入了一場血淋淋不斷消耗的混戰中。眼看俄軍漸漸不支,拿破崙卻沒有讓他的皇帝近衛軍出戰,因為他怕戰事會延續至第二天。

博羅金諾戰役,Peter von Hess 繪於1843年

 

俄軍最終的反擊遭到法軍火砲所粉碎。到了晚上,雙方都收兵重整。當晚俄軍領率庫圖佐夫與他的幕僚商議後,決定撤退,第二天不再與法軍作戰,讓拿破崙奪得莫斯科,因為他認為俄軍已無力再戰,不惜代價的保衛莫斯科,還不如保存戰力來得重要。從大戰事後結果回看,這是個明智的決定。

博羅金諾戰役 巨幅畫作影片展示

 

戰爭傷亡統計

歷史學者 Adam Zamoyski 推算法軍有約2萬8千人傷亡,包括48名將領。有些學者估計傷亡人數更高達5萬人。俄軍的損失估算約3萬8500人至5萬8千人,但廣受學者們接納的是4萬5千人。如果取最小的傷亡數合計(法軍2萬8千和俄軍3萬8500),兩軍共有6萬6500人傷亡。這足以讓博羅金諾之戰成為人類歷史中最血腥的一天戰鬥,超過了坎尼會戰(約6萬5千人傷亡)。雖然還有其他戰事結束時有更大的傷亡人數,但沒有像博羅金諾一樣,一天戰鬥後,有這麼多士兵傷亡。

據 Adam Zamoyski 計算,法軍步兵共發射了1,400,000發彈藥,每分鐘約2千3百發。砲兵也發射了6萬至9萬1千枚砲彈。

博羅金諾戰役 Franz Roubaud繪
博羅金諾戰役 Franz Roubaud繪

最後庫圖佐夫決定放棄莫斯科,俄軍全軍撤退。俄軍帶走所有糧食且釋放監獄的囚犯,由最後一批撤離的士兵放火燒城。等到法軍攻入克里姆林宮時,莫斯科已經是一片焦土的空城了。

俄軍採用焦土政策,點燃莫斯科大火,阻絕法軍補給 1812年
俄軍採用焦土政策,點燃莫斯科大火,阻絕法軍補給 1812年

 

俄軍採用焦土政策,點燃莫斯科大火,阻絕法軍補給 1812年
俄軍採用焦土政策,點燃莫斯科大火,阻絕法軍補給 1812年

根據資料,當時莫斯科大約有75%城市面積全毀(深色區域為毀損區)

根據資料,當時莫斯科大約有75%城市面積全毀(深色區域為毀損區)
根據資料,當時莫斯科大約有75%城市面積全毀(深色區域為毀損區)

 

法軍撤退開始=俄國偷襲

法軍攻占莫斯科後,俄羅斯一片焦土,拿破崙已然明白拖長戰時情況將非常不利,曾向俄國提議停戰,但等待一個月後卻未獲答覆。這時寒冷的冬季已經來臨,前線飄雪,法軍過分深入,補給線又太長。拿破崙在10月19日終於下令撤退,沿路往西撤退。等到法軍開始撤退後,俄軍主力蠢蠢欲動,緊跟法軍後方。但不派出主力跟法軍交戰,只用哥薩克騎兵、游擊隊埋伏騷擾法軍

別列津納河戰役

別列津納河戰役,俄法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
別列津納河戰役,俄法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

 

11月底,待法軍穿越別列津納河時,被俄軍砲擊,死傷慘重。11月29日晨,維克多的後衛部隊過橋之後,立即將橋焚毀,這才逃離了俄軍的追殺。完成在俄國法軍全線的大撤退。法軍撤退到華沙後,原本60多萬的大軍已經剩下不到6萬人,此行宣告大敗。

戰爭影響

俄法戰爭對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拿破崙帝國因為戰敗而分崩離析,其建立的歐洲秩序很快就被逆轉,並遭到毀滅性打擊,很多法國佔領的領土發生民族獨立運動。拿破崙本人也因為戰敗而退位,被放逐到義大利沿海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通過俄法戰爭和後來的滑鐵盧戰役,拿破崙一世的軍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終結。


創作源起

1880年,柴可夫斯基的好友莫斯科音樂院院長 尼古拉·魯賓斯坦(Nikolai Rubinstein)建議,既然柴可夫斯基已經寫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芭蕾舞劇的俄羅斯作曲家,應該創作一部更偉大的作品,以紀念當時社會即將發生的重要活動。 尼古拉·魯賓斯坦特別考慮到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建成(該紀念堂紀念俄羅斯在1812年法國入侵俄國時的勝利),以及亞歷山大二世皇帝加冕25週年和莫斯科藝術與工業 1882年的展覽。受到尼古拉·魯賓斯坦的鼓勵,1880年10月份,柴可夫斯基開始撰寫《1812序曲》,並在六週後完成(作曲日期約為 1880年10月12日-11月19日)。

 

創作內容

按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的寫作規格看來,首先是本序曲是根據上述「俄法戰爭」史實寫成的一部管弦樂作品,屬於音樂會序曲。其次是柴可夫斯基在這首序曲中,層次段落分明地敘述了1812年的戰爭事件:包括俄羅斯人民原來的平靜生活與隨後發生的不安和騷亂,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之下,俄羅斯人武裝紛上前線,接入俄法兩軍的激烈會戰,最後俄國終於擊潰法軍,俄羅斯贏得了戰爭勝利,人民在炮聲與鐘聲中慶祝勝利的狂歡情景等等,可以說是非常標題也非常具體。

 

名詞釋義
「音樂會序曲」(Concert overture)

《新葛夫音樂辭典》對「音樂會序曲」之詞條的解釋:
序曲中發展出來的一種特殊樂種,其規模類似歌劇或戲劇序曲,為單樂章的管絃樂作品,並常常附帶著標題,暗示著文學或其他描述性的內容。

因此,音樂會序曲與一般普通序曲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獨立的存在」。並且依據標題與文字的不同,我們可以充滿感受到作曲家所賦予本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或故事性之獨特意義,從中感受此作品之獨一無二。

創作後現象

柴可夫斯基曾於1880年完成《1812序曲》後,寫給梅克夫人的信中提到:「這首曲子將會非常嘈雜而且喧譁(very loud and noisy),我創作它時並無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

1812序曲整體音量變化起伏極大,加上動用的樂器非常多,為了聽清楚其中的弦樂、木管、銅管和各項打擊樂器,音響專家們最愛用來檢驗音響器材音質、音色、結像定位、強弱表現和動態對比……等等,許多市面上已發售的版本更成為所有音響界朋友拿來測試音響的發燒片XD)

原來連在柴可夫斯基自己創作的年代,都完全沒有到這首樂曲後來卻成為他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之一。

蘇聯著名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生前稱讚《1812序曲》「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樂,像平穩的波濤那樣莊嚴有力地在大廳迴盪,它以一種新的東西攫住你,把你高舉於時代之上,它的聲音表達出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極其成功地描繪了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及其雄偉氣魄。」,因此,《1812序曲》日益受到所有俄羅斯民眾的喜愛,終成為當時創作時尼古拉·魯賓斯坦所建議的:「更偉大的作品」之列,也成為歷來今往所有古典音樂裡名曲中的超級名曲之一。

 

序奏部分加入人聲歌詞,加農砲真實版

 

槍枝現場歡樂版

 

 

作品首演

1812序曲》首演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下圖是大教堂於20世紀初之模樣:

位於莫斯科的救世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

《1812序曲》故事與樂曲解析

總譜版本欣賞:

 

圖解曲式架構:

 

  1812序曲曲式架構(奏鳴曲快板樂章曲式) 傳統曲式架構(奏鳴曲快板樂章)
呈示部
Exposition
本曲之第一與第二主題,調性相同,皆為bE大調。 第一主題為主調旋律過渡段落引領音樂至第二主題,通常為屬調或關係調旋律。
第一主題
1st theme
第一主題為主調旋律 第一主題為主調旋律
過渡樂段
bridge
過度樂段以傳統奏鳴曲是來說,設計的相當長。但作曲家於此段落中,也因此得以用有更大寫作空間,設計更多旋律與和聲變化。 過渡樂段引領第二主題旋律,進入屬調或關係調
第二主題
2nd Theme
第二個主題簡短而明確,使用軍鼓用來描述戰鬥場景。在第二主題樂段,柴可夫斯基並未轉調,以原調性呈現 (74 to 87)。 第二主題段落,經常是第一主題的反比(旋律或節奏個性),通常在呈示部最後,會附帶反覆記號,以反覆整個呈示部。
發展部
Development
發展部相當長,並依循傳統手法進行多次轉調。與傳統曲式不同之處在於柴可夫斯基並未取用先前主題加以變形或反覆使用,而是不斷使用新素材進行發展。 發展部會針對先前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加以發展,常見方式有轉調、簡化動機、對位等作曲發展手法。
再現部
Recapitulation
再現部由第一主題將音樂帶領回到主調bE大調,但演奏編制則改以銅管合奏替代先前的低音弦樂。之後的上行半音階段落由弦樂與木管樂器演奏。第二主題再現由木管樂器演奏,省略過度樂段。新旋律俄羅斯國歌《天佑沙皇》(God Save the Tsar!)的出現,象徵著俄軍擊敗法軍,最終贏得勝利。 傳統再現部,包含第一主題、過度樂段、第二主題與尾聲段。調性會回到主調,第二主題則無固定調性,但最終會回到主調進入樂曲尾聲。 go to the tonic

 

柴可夫斯基在樂曲的序幕,以四部大提琴+兩部中提琴,演奏取自單節東正教讚美詩《O Lord,Save Thy People》旋律,也是第一主題。

柴可夫斯基在樂曲的序幕,以四部大提琴+兩部中提琴,演奏單節東正教讚美詩《O Lord,Save Thy People》。
柴可夫斯基在樂曲的序幕,以四部大提琴+兩部中提琴,演奏單節東正教讚美詩《O Lord,Save Thy People》。

 

原曲欣賞

讚美詩《Save, O Lord, Thy People》原詩歌唱欣賞:

Save, O Lord, Thy People(版本一)

Save, O Lord, Thy People(版本二)


這段音樂代表著:大戰迫在眉睫,嚴重則準備迎向戰敗,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當60萬法軍,帶著1000多門加農炮和各式砲火,兵分兩梯次開始向莫斯科進發時,俄羅斯方面知道實力懸殊:當時俄羅斯的帝國軍總人數僅20餘萬,且戰鬥裝備嚴重不足,幾乎無法展開對抗戰,實力差距明顯。俄羅斯聖主教會議呼籲其所有人民注意自身安全與和平,於是全國人民聚集在各地的教堂裡祈禱。

 

接下來為了象征戰時緊張局勢的加劇,柴可夫斯基採用了田園主題和軍事主題的結合。當法國軍隊越來越靠近這座城市並開始戰鬥時,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illaise)的聲音越來越明顯,一旦樂聲明顯,代表法軍立於不敗之地,樂團便不堪重負,俄軍可能將敗。

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illaise)旋律譜例
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illaise)旋律譜例

 

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illaise)中法歌詞

 

於Andante段落出現的節奏主題,由軍鼓帶領下,奏出具有節奏的呈示部第二主題,象徵法軍的步步進逼:

 

此時,沙皇呼籲俄羅斯人民離開家園,站出來與全體同胞一起捍衛自己的國家。

接下來進入轉調序曲的音樂內容開始轉換了:一系列俄羅斯民間旋律脫穎而出。

 

光是讀總譜,這段戰爭音樂就讓人讀到血脈賁張,欲罷不能:

 

在激烈的鬥爭音樂段落過後,一連串的下行音階,讓戰情得以喘息,也出現轉調與新旋律:

 

 

新旋律逐漸發展,伴隨著鈴鼓節奏,轉為代表俄羅斯人民的俄羅斯民謠《在大門口,BATYUSHKINS的大門》(У ВОРОТ, ВОРОТ БАТЮШКИНЫХ):

 

俄羅斯民謠「在大門口,BATYUSHKINS的大門」(У ВОРОТ, ВОРОТ БАТЮШКИНЫХ)
俄羅斯民謠「在大門口,BATYUSHKINS的大門」(У ВОРОТ, ВОРОТ БАТЮШКИНЫХ)

 

 

俄羅斯民謠《在大門口,BATYUSHKINS的大門》(У ВОРОТ, ВОРОТ БАТЮШКИНЫХ):

 

平靜時刻不長久,就在民謠段落過後,音樂再次轉調,代表戰爭的節奏段落再次響起:

 

 

步步進逼的法軍主題《馬賽曲》主題,也時時刻刻隱藏在對位聲部中,產生極大的威脅感:

 

音樂中,又是管與絃、擊樂不斷產生的節奏與火花:

 

 

法國和俄羅斯主題來回流動,象徵著著名博羅金諾戰役的戰鬥,象徵著這正是戰爭的雙方戰力轉折點。

 

而在此處,柴可夫斯基更在樂譜中,以五門大砲的爆炸聲為信號特徵,隨後奏出代表法國退縮,一系列的連續下行下降旋律。

 

譜例:

非常、非常長的快速下行音階(象徵著法軍的潰散)

 

此時讚美詩《O Lord,Save Thy People》主題再次出現,改由銅管樂器群集體演奏,鐘聲襯於下方,營造出象徵俄羅斯的勝利之聲:

 

接續不斷的慶祝音樂,宏偉壯大,並帶有各種打擊樂器、鐘聲和11次加農炮聲,達到樂曲頂峰,壯麗又聲勢浩大地結束全曲。


《天佑沙皇》(God Save the Tsar)旋律譜:


在結束段之最後段落,《天佑沙皇》旋律也響起,由銅管在跳躍的節奏中,穩健強力地奏出,更象徵著俄羅斯的巨大勝利,樂曲亢奮充滿勝利的光彩,直到樂曲全曲結束:

 

此段結尾段落,除了運用正常管弦樂編制的樂器外(包括三個定音鼓、三角鐵、鈴鼓、大鼓、鈸等),還動用了軍鼓、大炮、鐘等管弦樂團罕見樂器,演奏時管弦、鐘、鼓、加農炮齊聲轟鳴,難怪連柴可夫斯基寫完後,自己都覺得吵雜而害怕此曲失敗。

但歷史證明,《1812序曲》不但成功,也成為了歷來古典音樂之中的重要名曲。

 

完整演奏音樂影片欣賞:


冷知識篇

  • 1812序曲》 = 美國戰勝英國戰役!?
    在美國知名音樂作家 Aaron Green的文章裡,提到了由於美國波士頓流行樂指揮 亞瑟·費德勒(Arthur Fiedler)在1974年的美國獨立紀念日演出活動中,將《1812序曲》也列入表演曲目,當時還精心編排了煙火秀,真實大砲和尖頂鐘聲合唱團,形塑出絕佳的節慶典禮高潮。從那時起,美國各地的樂團開始迅速效仿,因此現在在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中表演《1812序曲》已成為一種傳統。「不要介意《1812序曲》裡,包括了《馬賽曲》和“沙皇上帝”。」,許多許多美國人開始相信《1812序曲》品代表了1812年戰爭期間美國對大英帝國的勝利,甚至認為這是柴可夫斯基對他們歷史勝利的祝賀~ 所以如果作曲家地下有知,應該還是會很開心吧~畢竟他所寫的這首偉大藝術作品,在全世界都歌頌著勝利與和平的永恆意義。(XD) 原文出處:Tchaikovsky and the Pops(https://www.liveabout.com/tchaikovskys-1812-overture-724401)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performance of the “1812 Overture” took place not in Russia or in Europe, but in America. Boston Pops conductor Arthur Fiedler was no doubt inspired by the overture’s exhilarating musical structure when he decided to include it as part of his 1974 Independence Day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Fiedler choreographed fireworks, cannons, and a steeple bell choir to the overture. Since then, orchestras all over the U.S. quickly followed suit, and it is now a tradition to perform the overture during Independence Day celebrations. As a result, many American’s have come to believe that the piece represents the vic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gainst the British Empire during the War of 1812, never mind that the overture includes “La Marsillaise” and “God Save the Tsar.” Still, if Tchaikovsky were alive today, he might be flattered at the misrepresentation, since the mark of any great artwork is its timelessness and universal relevance.

 

  • 《1812序曲》採用之法國國歌,是《馬賽曲》,並非1812年之法國國歌,而《天佑沙皇》也不是當時的俄國國歌。
    法國在1799至1815年代沒有國歌,《馬賽曲》直到1879年才被訂為法國國歌。《天佑沙皇》則是1833年才被正式作為俄國國歌。因此推測在柴可夫斯基創作此曲的1880年,由於兩首曲目皆已代表這俄法兩國,並且已成為大眾所熟知的重要歌曲,所以作曲家依舊選擇了這兩首國歌入曲,成為了最終版本。

 

  • 法國曾禁演此曲?
    確實。由於此曲歌頌俄軍的勝利,雖然描述的是真實歷史,但是對法國人而言,戰爭失敗畢竟是事實與恥辱,因此多年來在法國,基本默契是不演奏此曲的。直到二戰後,人們逐漸地能夠接受音樂就是音樂,無關政治,才開始慢慢解禁,有少部分的音樂會會安排1812序曲》演出。

105mm 真實加農砲版本

 

加入合唱、煙火的版本

 

精彩介紹: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