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什麼是華格納的「整體藝術作品」「樂劇」「無限旋律」與「主導動機」?
What is “Gesamtkunstwerk” 、 “Muzikdrama” 、”Leitmotiv” and “Unendiche Melodie”?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欣賞古典音樂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1894年,作曲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在他的文章〈未來的藝術作品〉一文中,提到一個重要概念:「整體藝術作品」(德:Gesamtkunstwerk)(英:Total work of Art)。
此概念的目的乃在解決歌劇史上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音樂」與「文字」,孰輕孰重?
所以華格納在歌劇的新領域裡所作出最大的貢獻,便是將音樂、文字、詩作、哲學、劇場等等做出完全的整合,這樣的新劇種,便被稱之為「樂劇」(德:Muzikdrama)(英:Music Drama)。
華格納本身不僅僅是作家、詩人,同時也是作曲家與指揮家,更是劇場設計師。
因此,在他的「樂劇」中,使用了兩個重要的創作手法:
- 「主導動機」(Leitmotiv)
主導動機事實上就是利用某個固定旋律代替劇中的角色,這是一個相當個性化的旋律,也會隨著劇情進行的產生變化,就類似今日電影配樂裡對於角色或是劇情所給予旋律,意義上是相近似的。
法國歌劇的作曲家比才(George Bizet)在歌劇「卡門」中,也曾運用過相似的手法。我們甚至可以說,華格納的「樂劇」作品創作概念與呈現,其實就是今日電影與電影配樂的原始雛型。
- 「無限旋律」(Unendiche Melodie)
而「無限旋律」則是華格納在 1860年〈未來音樂〉一文中提出的概念:因為「無限旋律」不僅僅將歌劇中的「宣敘調」(Recitativo)與詠嘆調(Aria)完全分解,更藉著「無限旋律」那連綿不斷的特色,使音樂與劇情進展,完完全全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劇情可以完全不需被演唱中斷,可以讓劇情推展不斷地前進。
「無限旋律」使劇情或音樂沒有段落感,一直往下發展,華格納認為麼做這會擴大戲劇的張力。
另外,「無限旋律」的使用,更可以串聯歌劇中幕與幕之間的關係,使劇情不隨著換幕而有被打斷,讓觀眾可以延續情緒到下一幕。
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威爾第(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 1813-1901)
各位從出生年份看到驚人的巧合了嗎?
西方音樂史上,兩位同為1813年出生的歐洲兩大歌劇巨擘: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與威爾第(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 1813-1901),兩人不但剛好同年出生,還分別於同一年代雄倨德國與義大利,分別推展了德語歌劇與義大利歌劇至前無古人能及的全新境界,
是不是令人豎起大拇指敬佩~
文. 林仁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