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生平簡介
French Composer Maurice Ravel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今天為各位介紹法國作曲家: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很多人說拉威爾是法國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音樂大師,但他自己卻說自己不走德布西道路。當報章說某些年輕作曲家在否定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 1962-1918)的影響時,他又會在報章刊登公開信,表明自己不在其中(拉威爾年紀小德布西12歲)。在同時期的社會中,拉威爾與德布西保持距離,否認自己是他的模倣者;德布西也刻意冷淡對待這位年輕作曲家。
關於拉威爾與德布西兩人的音樂風格,確實在許多音樂條目整理時,皆會將兩人放在印象主義風格裡,原因主要有三:兩人皆是法國人、兩人皆身處法國印象樂派發展全盛時期,兩人都愛使用全音音階。
因此在維基百科的印象主義條目裡,第一行就開宗明義寫著:
「印象主義音樂是19世紀主要在法國流行的一種音樂樣式,受象徵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繪畫的影響。這些音樂並不描述現實的事件,而是建立在色彩、運動和暗示(Suggestion)之上,這其實是印象主義藝術的共徵。而印象主義者多為法國人。他們認為,純粹的藝術想像力比描寫真實事件具有更深刻的作用。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為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和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印象主義音樂帶有一種完全抽象的、超越現實的色彩,是音樂進入現代主義的開端。」
讀者們有興趣亦可點選進入印象主義條目,更清楚地理解音樂裡的印象主義。
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1937年拉威爾生於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區小城西布勒(Ciboure),他的父親是瑞士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汽車工程師。1860 年代時,他發明了以蒸汽推動的汽車。後來他甚至把汽車的性能,提升至每小時六公里。遠赴西班牙,是因為他要負責興建馬德里的鐵路。而拉威爾的媽媽 瑪麗(Marie Delouart, 1840-1917)則是成長於西班牙馬德里的巴斯克 (Basque)人,雖是非法移民且幾乎不識字(illegitimate and barely literate),但雙親的關係相當好,所以拉威爾成長於一個幸福的家庭~拉威爾之雙親於 1847 年結婚, 並於拉威爾出世三個月後全家移居巴黎。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拉威爾的父親除了是位工程師,也相當熱愛音樂:他負責了拉威爾早年的教學,也啟導了他的音樂興趣。七歲時,拉威爾就開始學琴。 1889 年拉威爾14歲時進入巴黎音樂院(The Conservatoire de Paris)就讀,並認識了當時也在巴黎音樂院鋼琴與他同年的維涅斯(Ricardo Viñes, 1875-1943),他也是西班牙人,並與拉威爾非常要好。繼母親以後,維涅斯正是拉威爾與西班牙的一道重要關聯。
日後我們從拉威爾的音樂創作,會發現他的音樂理念中除了有著濃厚的法國氣息~也受到西班牙籍母親血統的影響,他同時運用大量西班牙巴斯克鄉村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旋律素材來創作,例如:《小丑的晨歌》- 收錄於《鏡》組曲(Miroirs);以及拉威爾於1907年後開始大量創作的西班牙風格曲目:管弦樂曲《西班牙狂想曲》(Rhapsodie espagnole, 1907-1908),獨幕歌劇《西班牙時刻》(L’Heure espagnole, 1907-1909)與管弦名曲《波麗露舞曲》等等。在拉威爾作品中所表現的西班牙特徵,甚至連西班牙作曲家法雅(Manuel de Falla, 1876-1946)也感到讚嘆,因此如果把他侷限在印象樂派,確實對他有失公允。
1895 年拉威爾被巴黎音樂院退學,1898 年重回學校,跟隨加布里耶‧佛瑞(Gabriel Fauré, 1845-1924)學習作曲,此前他也曾向另一位作曲家吉達茲(André Gédalge, 1856-1926)學習對位法。這段期間拉威爾的著名作品有:《悼念公主之巴望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1899)
拉威爾於 1901 首次參加當時最重要的作曲大賽羅馬大賽(Prix de Rome),當年即以清唱劇《米爾哈》(Myrrha)獲得第二獎。但之後 1902 和 1903 年接連經歷兩次失敗。這段期間他仍舊有傑出作品《水之嬉戲》(Jeux d’eau),以嶄新的創意、華麗技巧開啟了法國鋼琴獨奏曲的新頁;此外還有《小奏鳴曲》(Sonatine)以及五首樂曲構成的《鏡》(Miroirs)組曲(1904-1905),這幾首樂曲已然奠定拉威爾在法國音樂界的地位。
然而,1905 年拉威爾已屆30歲,是年紀上最後一次能夠角逐羅馬大獎的機會,居然在初賽時就遭到淘汰:美藝學院之院長 – 作曲家 杜博瓦(Théodore Dubois, 1837-1924)因拒絕讓拉威爾獲獎而引發廣大的公眾抗議和藝文界的批評:甚至連著名作家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1866-1944)也投書抗議,寫道:
拉威爾不僅是位前途無量的學生,他已經是法國為數不多的 傑出青年音樂家裡最受好評的一位,我要嚴厲地斥責這些評審委員,我無法理解我們何以能夠在羅馬維持一間學校,而又閉門拒絕創意獨具的罕見藝術家,像他這樣的音樂家,是能為大家帶來榮耀的。
1905年的羅馬大獎風波,被稱為「拉威爾事件」(Affaire Ravel),不只藝文界,連新聞界也報導此事為拉威爾抗議,最後成為國家級醜聞:巴黎音樂院院長杜博瓦在強大社會壓力之下,由政府下令辭去巴黎音樂院院長職務,改由佛瑞接任院長,針對音樂院進行重組,才逐漸平息這起風波。
1908年,拉威爾完成繼《鏡》(Miroirs)之後最精采的鋼琴作品:三首與詩有關的《夜之加斯巴》 (Gaspard de la Nuit),此曲將法國鋼琴作品推向更高峰,非常經典。
音樂欣賞:《鏡》(Miroirs)
音樂欣賞:《夜之加斯巴》 (Gaspard de la Nuit)
照片:俄羅斯芭蕾舞團團長 狄亞基列夫(Serge Pavlovitch Diaghilev, 1872-1929)
繼史特拉汶斯基與德布西之後,拉威爾受俄羅斯芭蕾舞團的狄亞基列夫(Serge Pavlovitch Diaghilev, 1872-1929)邀約,費時 3年完成於 1912年完成以希臘神話故事《達夫尼與克洛伊》(Daphnis et Chloé),也是拉威爾唯一的一部的芭蕾舞劇音樂。
拉威爾《達夫尼與克羅伊》首演時其實並沒有獲得全面的好評,二人後來也音樂理念不合而產生摩擦,此劇便沉寂無聲。後來拉威爾堅信其音樂的美妙,便將全劇音樂改以兩套交響組曲的形式,果然歷史證明拉威爾傑出的管弦樂法與音樂構思,成為了著名的《達夫尼與克羅伊》(Daphnis et Chloé)第1號與第2號管弦組曲(1913),此兩套組曲從而聞名於世。
音樂欣賞:《達夫尼與克羅伊》(Daphnis et Chloé)第2號管弦組曲
而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拉威爾萌生想為國效勞之想法,因此報名參軍。
1915年他被錄用為救護車駕駛員,正式成為法國軍人。雖然只是駕駛貨車,他卻要在前綫冒着德國隆隆的炮火,運送軍備。
他投入戰綫,見證生離死別,創作也近乎完全停頓。但因患痢疾,於1917年退伍。退伍之後,他相信譜寫音樂就是他能為法國提供最好的貢獻,因而開始專心從事作曲。也在1917年他完成了鋼琴曲《庫普蘭之墓》(Le tombeau de Couperin, 1914-17),獻給為國捐軀的同袍,後來拉威爾也將此曲改編為管弦版本。
音樂欣賞:鋼琴曲《庫普蘭之墓》(Le tombeau de Couperin, 1914-17)
音樂欣賞:管弦樂團版本《庫普蘭之墓》(Le tombeau de Couperin,)
Zoltán Kocsis 指揮 匈牙利國家愛樂交響樂團
從軍期間拍攝下記錄照片的拉威爾:
對比起在自己故鄉法國的不順遂,拉威爾卻在國際上受到了相當熱烈的歡迎。
1922年 至1928年間,拉威爾開始在世界各地旅行及演出。1928年,除了接受英國牛津大學頒授給他的榮譽博士學位之外,拉威爾應邀到國外訪問:1928 年赴美國與加拿大,以火車方式展開鋼琴演奏與指揮巡迴演奏,在造訪美國時接觸到爵士樂,後來的作品更深受爵士音樂影響。
1927-1928 成功的美國巡演
根據舊金山管弦樂團資料敘述,1927年 12月 28日 拉威爾自法國搭船出發前往美國/加拿大,從紐約登陸。整體大約規劃了近半年的豐富行程,於 1928年 4月 21日出發回法國。
這中間的行程是:New York • Boston • Chicago • Detroit • Cleveland • San Francisco • Los Angeles • Seattle • Vancouver • Portland • Denver • Minneapolis • Kansas City • Omaha • Niagara Falls • Toronto • Milwaukee • Boston • New Orleans • Houston • Grand Canyon • Buffalo • Montreal
拉威爾與高女音 Nina Koshetz ,法國出發前合影留念。( 1927年 12月)
拉威爾在寫給小他 3歲的弟弟 Édouard Ravel的信中提到,他受到瘋狂式的歡迎:「在碼頭來了無數的記者,好多的照相機、攝影機與畫家,爭相前來紀錄我的一切…」「在飯店時,我幾乎不停地收到花籃,以及最昂貴的水果…」在美國的一切讓拉威爾再寫道「這個美好世界對我的一切,在歐洲從來不曾發生過…」(無數的仰慕者簇擁、被熱情的款待、每天生活在自己的音樂與美好的爵士音樂廳),整體的旅遊演奏行程成功極了,讓拉威爾充分感受到身為成功音樂家的一切喜悅。
在此岔題一下再說段故事:
拉威爾因為美國巡演旅行,結識了蓋西文(George Gershwin, 1898-1937)。蓋希文在爵士樂取得成功之後,功成名就。他醉心於寫作出道地的古典音樂作品,於是趁著法國作曲大師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帶來自己的管弦樂作品來訪美國四個月(當時拉威爾美國巡演作品有:《西班牙狂想曲》、《達夫尼與克羅伊第2號組曲》等等經典管弦樂曲目),於20個不同城市參訪、演出等等期間,蓋希文於 1928年 3月 7日,終於與心中的作曲大師碰面了,並留下這張歷史照片:
當時已經是著名爵士音樂作曲家的蓋西文,曾想向拉威爾拜師,但被拒絕了。拉威爾的理由是不想讓蓋西文失去原本的創作力, 但兩人成為好友。據說當蓋希文提出要學習作曲時,拉威爾問了蓋西文作曲的收入,還開玩笑地回覆「你賺的錢遠遠多多於我,應該是我向你學習才對…」
蓋希文求教作曲於拉威爾(Maurice Ravel)之故事: 當拉威爾在美國聽過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以及多首歌曲創作以及蓋西文本人的演奏之後,他也拒絕了蓋希文上課的要求,理由是「害怕本人會破壞了自然的蓋希文音樂精神。因為蓋希文的音樂 - 獨特而不可思議的融合美國爵士樂,流行旋律和交響樂傳統。」(fearing that he would destroy the natural spirit of Gershwin’s music- that unique and improbable melding of American jazz, popular melody, and symphonic tradition.) 然後拉威爾幫蓋希文寫了推薦函給巴黎的著名作曲教授納蒂雅.布蘭潔(Nadia Boulanger, 1887-1979 )。這封推薦信的大意是:「喬治蓋希文,這位美國音樂家有著最輝煌,最迷人,也許是最深刻的才能。 他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功不再讓他滿意,因為他的目標更高。 他知道他缺乏達到目標的技術手段。 在教他這些作曲技法時,亦可能同時會毀掉他的天賦。妳有勇氣承擔我所不敢承擔這種令人敬畏的責任嗎?」 (There is a musician here endowed with the most brilliant, most enchanting and perhaps the most profound talent: George Gershwin. His worldwide success no longer satisfies him, for he is aiming higher. He knows that he lacks the technical means to achieve his goal. In teaching him those means, one might ruin his talent. Would you have the courage, which I wouldn’t dare have, to undertake this awesome responsibility?) 我們由此可以看出拉威爾對於蓋希文音樂展露出深深的佩服,他明白地了解蓋希文的音樂天賦如果被強加以作曲技法的限制,有可能反而害了他,所以委婉地拒絕了蓋西文上課求教的要求。
整體來說,拉威爾非常讚賞美國爵士樂,後來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爵士元素,自巡迴之旅之後,爵士樂的旋律、和聲及節奏,開始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例如1924年創作的小提琴作品《吉普賽人》 (Tzigane, 1924)、一九二五年的幻想劇《小孩與魔法》(L’Enfant et les sortileges, 1920-1925)、1929 到 1931 年間完成的兩首鋼琴協奏曲以及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還有《西班牙狂想曲》(Rapsodie espagnole)、交響樂曲《波麗露》(Boléro)等。
1928年 拉威爾以作曲家與指揮家身份 巡迴美國演出節目單 珍貴資料
【檔案照片出處】:芝加哥交響樂團官網
來自西班牙
因爲母親和好友維涅斯的緣故,拉威爾一直對西班牙音樂情有獨鍾。
寫作與首演於於1928年的《波麗露》是拉威爾一生裡最為受歡迎的作品,除了是最後一首管弦樂舞曲作品,更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傑作。
波麗露 (Boléro) 原為一種緩慢的三拍西班牙舞蹈,而拉威爾的《波麗露》是受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
《波麗露》通常以3/4拍、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拉威爾雖採用《波麗露》曲名,維持西班牙民間舞蹈風格與三拍節奏為基礎,但是改由小鼓在整首樂曲中,自始至終反覆地敲着同一反覆節奏:
3/4拍、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出《波麗露》節奏
作為管弦樂聲響效果實驗之作,拉威爾更安排不同的獨奏樂器,輪流地重複奏着兩段旋律:
主題A
主題B
音樂在同一組節奏裡重複,隨著一段一段不同樂器登場獨奏,音樂之織體逾來逾厚,音量漸漸變大:把單純看似僅只單調的重複,發展為凝聚整個交響樂團音樂張力表現之爆棚管弦名作。
樂譜裡可見拉威爾編寫管弦樂作品的心思:如何選配旋律出場的樂器,他也採用了當時民間越來越流行的薩克斯風家族樂器作為管弦樂團配器之一:
伴奏樂器如何加強頑固節奏,如何逐漸增加低音與音響效果,每一段重複都經過仔細調配。(總譜最後兩頁)
樂團編制
拉威爾以簡單的結構和旋律,發展為龐大而精采的作品,在此曲中完全展現其管弦樂法之精鍊。(雖然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評拉威爾是「精巧的瑞士鐘錶匠」)
《波麗露》的樂曲特色:
- 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覆九次,既不展開也不變奏。
- 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轉調。
- 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只有齊奏,後半部分附有少量的和絃;
- 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單向變化。
- 加入複調聲部寫作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樂段 | 排練編號 | 跟隨小鼓節奏的樂器 | 演奏旋律的樂器 | 節奏伴奏 |
---|---|---|---|---|
前奏 | 第1小節 | 中提琴及大提琴 | ||
第一主題(1) | 第5小節 | 第1長笛 | 中提琴及大提琴 | |
第一主題(2) | 1 | 第2長笛 | 第1單簧管 | 中提琴及大提琴 |
第二主題(1) | 2 | 第1長笛 | 第1低音管 | 中提琴、大提琴、豎琴 |
第二主題(2) | 3 | 第2長笛 | 高音單簧管 | 中提琴、大提琴、豎琴 |
第一主題(3) | 4 | 2支低音管 | 柔音雙簧管 | 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第一主題(4) | 5 | 第1法國號 | 第1長笛及弱奏第1小號 | 第一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第二主題(3) | 6 | 弱奏第2小號 | 次中音薩克管 | 2支長笛、第1單簧管、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第二主題(4) | 7 | 弱奏第1小號 | 倍高音薩克管、高音薩克管 | 2支雙簧管、英國管、第一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第一主題(5) | 8 | 第1長笛、第2法國號 | 2支短笛、第1法國號、鋼片琴 | 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豎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第一主題(6) | 9 | 第4法國號、第3小號、第二小提琴、中提琴 | 雙簧管、柔音雙簧管、英國管、2支單簧管 | 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第1,2小號、豎琴、其他絃樂器 |
第二主題(5) | 10 | 第1長笛、第2法國號、中提琴 | 第1長號 | 2支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倍低音管、豎琴、第二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第二主題(6) | 11 | 第4法國號、第1小號、第二小提琴 | 短笛、2支長笛、2支雙簧管、英國管、2支單簧管、次中音薩克管 | 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倍低音管、其他絃樂 |
第一主題(7) | 12 | 第1,2法國號 | 短笛、2支長笛、2支雙簧管、2支單簧管、第一小提琴 | 2支低音管、倍巴松管、第3,4法國號、定音鼓、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第一主題(8) | 13 | 第3,4法國號 | 短笛、2支長笛、2支雙簧管、英國管、2支單簧管、次中音薩克管、第一、二小提琴 | 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倍低音管、第1,2法國號、高音薩克管、定音鼓、其他絃樂 |
第二主題(7) | 14 | 第1,2法國號 | 短笛、2支長笛、2支雙簧管、英國管、第1小號(低音單簧管+第4法國號)、第一、二小提琴 | 2支單簧管、2支低音管、倍低音管、第3,4法國號、2支長號、大號、2支薩克管、定音鼓、其他絃樂 |
第二主題(8) | 15 | 4支法國號 | 短笛、2支長笛、2支雙簧管、英國管、2支單簧管、第1長號、高音薩克管(低音單簧管+次中音薩克管)、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 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倍低音管、3支小號、第2,3長號、大號、定音鼓、豎琴、低音提琴 |
第一主題(9) | 16 | 2支雙簧管、2支單簧管、4支法國號、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 短笛、2支長笛、高音小號、3支小號、2支薩克管、第一小提琴 | 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倍低音管、3支長號、大號、定音鼓、豎琴、低音提琴 |
第二主題(9) | 17 | 2支雙簧管、2支單簧管、4支法國號、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 短笛、2支長笛、高音小號、3支小號、第1長號、2支薩克管、第一小提琴 | 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倍低音管、第2,3長號、大號、定音鼓、豎琴、低音提琴 |
過場 | 18前3小節第3拍 | 2支雙簧管、2支單簧管、4支法國號、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 短笛、2支長笛、高音小號、3支小號、第1長號、2支薩克管、第一小提琴 | 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倍低音管、第2,3長號、大號、定音鼓、豎琴、低音提琴 |
尾段 | 18後第9小節 | 短笛、2支長笛、4支法國號、高音小號、3支小號、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 3支長號及2支薩克管作半音滑奏 | 2支雙簧管、英國管、2支單簧管、低音單簧管、2支低音管、倍低音管、大號、敲擊、豎琴、低音提琴 |
結尾 | 最後2小節 | 全體在相同節奏下結束 |
芭蕾舞蹈版欣賞:知名芭蕾舞蹈家 Sylvie Guillem 於東京現場版
音樂欣賞: 杜達美於2010年瑞士琉森音樂節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現場版本
但這首樂曲被公認為20世紀法國最有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之一,市面上的錄音錄影作品更是多到不及備載。
歷史照片:拉威爾與史特拉汶斯基珍貴合照(1910年)
作曲家史特拉溫斯基曾表示,拉威爾的晚年逐漸失去記憶力和協調能力,而且他有意識到這些事情正在發生。拉威爾確切病因為未知,他雖無法再創作,但仍能參加社交活動。史特拉溫斯基說,「果戈理尖叫著死去,迪亞基列夫狂笑而終(據說大唱《波西米亞人》),而拉威爾則是逐漸凋零 — 這是最可怕的。」
拉威爾在 1932 年發生一場車禍,頭部因此受傷,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事故之後也發生了失語的狀況。
作曲家史特拉溫斯基曾表示,拉威爾的晚年逐漸失去記憶力和協調能力,而且他有意識到這些事情正在發生。拉威爾確切病因為未知,他雖無法再創作,但仍能參加社交活動。
1937年 12月28日,拉威爾過世,並病榻床上之畫像:
拉威爾於 1937 年 12 月 28 日過世。1937年12月30日,拉威爾被埋葬在父母身邊,在巴黎西北郊區勒瓦盧瓦 – 佩雷(Levallois-Perret)墓地的花崗岩墓中。(後來弟弟EDOUARD也長眠於此)
延伸閱讀 蹦藝術 拉威爾相關文章: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兩首小提琴奏鳴曲 介紹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吉普賽人》(Tzigane)作品介紹
【BON音樂】帕胡德談拉威爾《達夫尼與克羅伊》Daphnis et Chloé 第2號管弦組曲 長笛獨奏詮釋
下方筆者同步附上【拉威爾音樂作品總整理】之網頁資訊:
本文撰寫除維基百科【Maurice Ravel】等網路資料之外,亦參考本篇文章【拉威爾:真摯熱情與工整完美的混血兒】,特此標註出處並感謝作者Dennis Wu之文章。
開卷蹦藝術.享受靜謐閱讀時光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
[…]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
[…]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
[…]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
[…]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
[…]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
[…]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
[…] 【BON音樂】法國作曲家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生平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