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op.33 介紹
Tchaikovsky: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欣賞古典音樂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關於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之生平介紹,請點閱以下這篇文章,有詳細之介紹:

相關文章:

 

本圖為法國洛可可風格畫家 Jean-Honoré Fragonard 於 1767-1768 年間繪製之 ⟪盪鞦韆⟫(The Swing),畫作中可顏色在深邃中帶出清晰透亮感之配色色調,這就是當時洛可可風格繪畫風格所強調的「通透柔和色感」(Airy pastel palette)。畫中穿著淡粉色禮服之少女,在色彩濃郁之綠色樹林中開心地盪著鞦韆。畫家巧妙地捕捉少女搖盪在陽光下的清亮感,並藉由少女左腳甩出之鞋子,以及兩位在旁男士與可愛小天使雕像,展現出瞬間的動感與開心喜悅的心情。

Jean-Honoré Fragonard, ‘The Swing’ (1767-1768) Photo: Artwork Only via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前言

柴可夫斯基一生中為創作大提琴曲目裡,最為著名的就是《洛可可主題變奏曲》op.23。

雖然另外柴可夫斯基還有幾首同樣是協奏曲形式的大提琴作品,例如:《隨想風格小品》op.62(Pezzo Capriccioso)、《如歌似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以及《夜曲》(Nocturne)等等,但一般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及《隨想風格小品》這兩首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所寫的的合奏曲目。

而《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無論精緻之樂曲風格或曲中展現出的大提琴高超演奏技巧,讓此曲成為柴可夫斯基所有大提琴樂曲中獨佔鰲頭,是所有大提琴有奏者的最愛,在管絃樂配器與旋律的內容來說,柴可夫斯基優美豐富的管弦樂法,更使得此曲屢屢在音樂會上成為聽眾的最愛,錄音演奏數目傲人, 為大提琴協奏曲中的經典名曲之一。

本曲目除了經典的名曲地位之外,更是在諸多國際大賽中成為總決賽指定曲目,更可見其獨特與高難度織音樂表現魅力與重要性。以國際間知名的俄國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International Tchaikovsky Music Competition)為例,《隨想風格小品》op.62被選為第一輪指定曲,而《洛可可主題變奏曲》op.23則是最後 Final總決賽之指定曲目。其重要性不言可喻。(編按:除了柴可夫斯基國際大提琴比賽,另有法國舉辦之羅斯托波維奇和西班牙卡薩爾斯的國際大提琴比賽,本曲與其他協奏 並列為總決賽中的指定曲。)


柴可夫斯基 創作階段

年份 風格敘述 重要作品
學生時期

1862-1866

 柴可夫斯基就讀於音樂學院的時候,以俄羅斯戲劇作家-奧斯特羅夫斯基(Alexander Ostrovsky)之《風暴》(The storm)為啟發,於 1864年6-8月期間寫作了同名管弦樂曲《風暴》op.76。當時24歲。此曲為音樂院時期的實習之作,曲式內容為交響詩形式。

此曲於 1896年 3月7日由 葛拉佐諾夫(Alexander Glazunov)指揮於聖彼得堡首演,樂譜 Mitrofan Belyayev出版。

後來柴可夫斯基於 1865-66年夏天再重修訂此曲為音樂會序曲風格,曲長約13分鐘,但生前並未出版。

後來於 1931年指揮家孔德拉辛(Konstantin Saradzhev)於沃羅涅日(俄羅斯沃羅涅日州首府)指揮本曲演出之後,才正式出版此曲《風暴》op.76

而本曲跟日後以莎士比亞名著為靈與感之另一首交響幻想曲《暴風雨》op. 18(The Tempest)並無直接關聯。

管弦樂曲《風暴》op.76

奧斯特羅夫斯基之俄羅斯戲劇 -《風暴》(The storm)在1859年的上演時,曾是震動俄國社會的一件大事。

因為作者尖銳的提出了俄國婦女在宗法制家庭中受到殘酷的壓迫及奴役,要求衝破牢籠、爭取解放的社會問題。

也就是說,這齣悲劇反映了俄國女性的人格感和自尊感的覺醒,反映了他們掙脫荒誕無稽的中世紀束縛的願望。

柴可夫斯基不顧當時音樂院老師的反對,而選取《風暴》作為創作題材,表明了他對當時沙俄社會這個「黑暗王國」的態度,也反映出他在 1860年代的思想傾向。

創作前期

1866-1877

任職於莫斯科音樂院,開始密集與各界藝術家與音樂家接觸。

除了與倡導俄羅斯民族主義的「俄國五人組」密切往來,其創作亦深受尼可萊.魯賓斯坦與安東.魯賓斯坦兩位重要俄羅斯音樂家。

柴可夫斯基喜愛莫札特,認為莫札特音樂自然高貴,是最完美的音樂藝術,故其音樂從「民族主義」逐漸「西歐化」,是這段時間最明顯之演變。

歌劇:《地方官》《仙女》 《奧普利奇尼克》 《鐵匠瓦庫拉》

芭蕾舞劇:《天鵝湖》、交響作品:《 第 一號交響曲 op.13》、《第二號交響曲 op.17》、《第三號交響曲 op.29》、《羅密歐與茱麗葉》、《黎米尼的富蘭潔絲卡》

器樂曲:《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op.33》、《第1號降 b小調鋼琴協奏曲 op.23》、鋼琴小品《四季》(Les Saisons, 1876)及許多器樂曲和聲樂浪漫曲。

創作中期 1877-1885

柴可夫斯基獲得梅克夫人年金贊助,辭去音樂院工作,開始周遊歐陸各國,專心致力於樂曲創作,逐漸進入純粹而專注的音樂創作時期。此時期他重要的音樂創作逐一誕生,而他也日益增加指揮自己作品之演出機會,認識更多俄羅斯之外的音樂家,旅遊與交友帶給他更加開闊的視野,音樂也進入完全成熟之時期。

《尤琴.奧聶金 op.24》、《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義 大利隨想曲 op.45》、《曼弗雷德交響曲 op.58》、第四交響曲(1877)《一八一二序曲》(Festival Overture, 1880)、弦樂小夜曲(1880)、《義大利隨想曲》(1880)及鋼琴三重奏《偉大藝術家的回憶》(1882)

創作後期 1885-1893

1885 年以後,柴可夫斯基定居於克林郊外的邁達諾渥村,1893 年,柴可夫斯基獲得劍橋大學的榮譽博士頭銜,功成名就。於  1893年的11月6日,悲愴交響曲首演 9天之後過世。

歌劇《黑桃女王 op.68》、《第五號交響曲 op.64》、《第 六號交響曲 悲愴 op.74》、芭蕾舞劇《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及 《胡桃鉗》(Nutcracker)

 

*延伸補充:柴可夫斯基 作品列表


洛可可/ 羅可可(Rococo)風格

關於「洛可可風格」之詳細介紹,請延伸閱讀此篇蹦藝術文章:

延伸閱讀: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樂曲創作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俄語:Вариации на тему рококо英語: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作品33,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大提琴與小型管絃樂團所寫的單樂章交響作品,創作於1876年,是為他的好友,德國大提琴家 費岑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而寫成的,並於1877年11月30日由 尼可萊·格里戈里耶維奇·魯賓斯坦指揮樂團於莫斯科音樂學院進行了首演。

此曲大約於 1876 年 12月到 1877年 1月間寫作,1878年初版樂譜為大提琴與鋼琴的組合,後再由柴可夫斯基將此曲改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協奏,並於 1877 年 12月 18日首演。但首演時大提琴部分以及全曲變奏編排架構,是柴可夫斯基依照費岑哈根自行修改及變更變奏順序後的版本。

在 費岑哈根的大力推廣與演奏之下,柴氏之原始版反而並未被演奏,一般常見之演奏版反而是費氏版。直到 1941年,柴氏原版終於樂譜再現天日被成功首演, 1956年出版樂譜。

 

創作過程解說

引用自: 邱怡潔著: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作品編號三十三》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邀約創作與改編者 威廉.費岑哈根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樂曲題獻給同樣任教於莫斯科音樂院(Moscow Conservatory)的大提琴教授 威廉.費岑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 1848-1890)。也是因為他的不斷邀約,柴可夫斯基才創作此曲。費岑哈根出生於德國 布倫茲維克公爵(Brunswick)領地的澤生(Seesen),可能因為父親在當地從事音樂相關工作的緣故,費岑哈根從小便開始接觸樂器, 5歲學習鋼琴、8歲學習大提琴、11歲學習小提琴;除了絃樂器外,對於其他木管樂器也略通一二。14歲開始跟隨 米勒(Theodor Müller,1802-1875)學習大提琴;其後,前往德勒斯登跟隨 格魯茲馬赫爾(Friedrich Wilhem Grützmacher,1832-1903)精進大提琴的演奏技 巧,另外也受聘參加德勒斯登(Dresden)當地皇家教堂管弦樂團的演奏。1870年,費岑哈根於德國威瑪(Weimar)的貝多芬音樂節(Beethoven Festival)上演奏而受到音樂家 李斯特) Franz Liszt,1811-1886)的讚賞。同年,費岑哈根便進入莫斯科音樂院任教。

1844年被任命為俄國皇室音樂協會(Russian Imperial Musical Society)的獨奏大提琴家,同時兼任莫斯科音樂學會暨管弦樂團聯合協會(Moscow Musical and Orchestral Society)的主席一職。由此可見 費岑哈根當時在俄國音樂圈的份量及地位。

被認為是俄國最重要的大提琴家之一的費岑哈根,除了演奏大提琴外,同時也從事大提琴樂曲的創作, 作品大約有六十多首,其中包括四首大提琴協奏曲、一首為樂團及大提琴所作的組曲及一首絃樂四重奏,除此之外還創作了許多小型樂曲。

編按:威廉.費岑哈根 也是位優秀的作曲家,這邊是他作品整理:

 

樂曲創作與版本變化

據考據,柴可夫斯基作品編號第 11、22 及 30 號等三首絃樂四重奏作品, 分別於 1871 年、1874 年及 1876 年由 費岑哈根擔任首演的大提琴部分;另外,作品編號第五十號的 a 小調鋼琴三重奏首演也是由 費岑哈根擔任大提琴部分,由此可見 柴可夫斯基與 費岑哈根良好的合作與同事情誼。

柴可夫斯基大約於 1876 年 12月到 1877 年 1月創作此曲,當時他任教於莫斯科音樂院,正值創作旺盛之時,此曲顯露出他最敬愛的莫札特古典純淨之獨特風格,於 1877 年 12月 18日首演,但首演的演出版本並非柴可夫斯基原著版本,而是柴可夫斯基依照費岑哈根自行修改及變更變奏順序後的版本,再改寫成大提琴搭配管弦樂的版本,為目前最常演出的版本(主題加上七段變奏)。

當時 柴可夫斯基於 1876年年底至隔年 1月間完成了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初稿,並將其交給題獻者 費岑哈根作大提琴獨奏聲部的部分修改。此時的 柴可夫斯基正經歷與 安東妮‧米柳科娃(Antonina Milyukova)的悲慘婚姻,在自殺未成後便全心想逃避婚姻,於是完成本曲初稿後就放下手邊的工作前往瑞士(避難)。不過雖然與 安東妮的婚姻讓 柴可夫斯基陷入瀕臨崩潰的哀傷情緒, 但他並沒有將其哀痛的情感反應在樂曲的創作上,取而代之的是源自於莫札特影響的西方古典優雅風格。

此曲於 1877年 11月 30日在莫斯科的俄羅斯音樂協會(Russian Music Society)進行首演,無庸置疑的,獨奏大提琴是由 費岑哈根所擔任,此次的演出 費岑哈根僅對 柴可夫斯基的原作稍作修改,可以說是按 照柴可夫斯基的原意呈現,到場聆聽演出的莫斯科音樂院(Moscow Conservatory)院長尼古拉.魯賓斯坦(Nicolay Rubinstein, 1835-1881)對於 費岑哈根的演出非常讚賞。或許是因為 柴可夫斯基無暇出席首演,又或者是因為 費岑哈根覺得 柴可夫斯基的寫作安排無法表現他高超的琴藝,於是在首演之後,費岑哈根便依照自己的想法對此曲進行大幅度的修改:包括大提琴演奏技法及變奏的順序等,並將其曲譜委由出版商印刷出版。

柴可夫斯基直到 1878年 2月返回莫斯科後才發現此事,發現 費岑哈根不僅是對於樂曲中大提琴的表演技法進行修改,也改變了原先安排的變奏順序,此舉令 柴可夫斯基震怒不已。

雖然如此,費岑哈根在 1879年 6月於德國的威斯巴頓音樂節(Wiesbaden Festival)再次演出此作品時,不僅觀眾的反應熱烈, 當時已經極富甚名的音樂家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也給予此演奏很高的評價,這使得 費岑哈根的信心大增,對順序的改變更為堅定。受到肯定的 費岑哈根也在演出後寫給柴可夫斯基的信中提到:「我演出你的變奏曲作品造成了大轟動,並且很榮幸的受邀謝幕三次。在演出完 d 小調變奏之後,觀眾立即給予熱烈的掌聲。李斯特對我說:『你的演奏令我很感動,而且你演奏的非常棒。』」(出自:David Brown, Tchaikovsky: A Biographical and Critical Study Vol.II : The Crisis Years, (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 1982)。

費岑哈根改編最終版本(七變奏)的樂譜於 1889年正式出版,此版本(以下簡稱「費氏版」)雖然令 柴可夫斯基感到十分的不悅,卻因為大提琴演奏技巧上的炫技特性而普遍的被視為「標準演奏版本」。直到 1941年,俄國的大提琴家將 柴可夫斯基原版樂譜印刷出版(以下簡稱「原版」),大家才重新回頭審視原版本的音樂設計。

縱使 柴可夫斯基本人並不喜歡此一改訂,雖然有意將樂曲復原,但生前並未完成。

後來,舊蘇聯時代在學者 卡貝斯基(Viktor Kubatsky, 1891-1970)編輯柴可夫斯基全集版樂譜時,才依據親筆樂譜重現復活了原曲風貌(1956 年出版)。


著名大提琴家與《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引用自: 陳禹璇著:柴高夫斯基【羅可可風主題變奏曲】作品 33之作品演奏詮釋/ 陳禹璇大提琴畢業音樂會 論文

與《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相關的著名大提琴家有三位,第一位就是《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改編者:威廉.費岑哈根,其改編版本為現今最常被演奏的版本;第二 位是近代大提琴演奏家 格雷戈.皮亞悌哥斯基(Gregor Piatigorsky, 1903-1976),他是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柴氏原著推廣者,大力推廣還原 1877年版本原貌;第三位為俄羅斯大提琴家 丹尼爾.謝夫蘭(Daniil Shafran, 1923-1976),他是《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柴氏原著版本於 1941年首演的大提琴獨奏家。

以下為三位大提琴家簡介。

(一)威廉.費岑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

德國大提琴家,城鎮指揮家之子,自小接受音樂教育,五歲學鋼琴,八歲學 大提琴,十一歲學小提琴。他亦學習數種管樂器,嫻熟至可於其父之管樂團演奏。1862 年,初次辦獨奏會。三年後,他為公爵演奏,公爵免除了他一切兵役,於 是展開他獨奏家的生涯。1870 年時,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曾經力勸 其留在威瑪(Weimar),但他依然選擇到莫斯科音樂學院(Imperial Conservatory, Moscow)擔任教授。費岑哈根有極好的名聲,「全俄國最棒的老師、獨奏家及室內樂演奏家」。

1884 年成為莫斯科皇家音樂協會(Russian Imperial Musical Society)的團長 以及莫斯科音樂及管絃樂協會指揮(director of the Moscow Musical and Orchestral Society),他和柴高夫斯基之間形成了值得珍惜的友誼,身為俄國音樂協會四重 奏(Russian Musical Society’s Quartet)的一員,他也參與初次公演柴高夫斯基的 絃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s op. 11, 12 and 30)以及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 op. 50)。

1876 年柴可夫斯基投身於《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的編寫工作,此為費岑哈根委託。但費岑哈根卻在首次在由盧賓斯坦(Nikolay Rubinstein)指揮的 1877年莫斯科音樂協會音樂會發表之前,為了得到更多觀眾們的喝彩,改編了獨奏的 部份,重新調整前兩個變奏曲之後的所有順序,改變及延展了數個樂章並且完全 刪了最後一個變奏曲。這個版本在 1878年柴可夫斯基不再追究演奏者私自的改編,為鋼琴及大提琴的編排發表。1889年發表了被稍為修改的完整樂譜。柴可夫斯基稱「那個愚昧的費岑哈根」,抱怨他無能的校對,並加上一句「那個惡魔奪走了這首曲子–就讓他保持這樣吧」而這個樂曲就以這個版本這樣維持了 70年,直到柴可夫斯基的原作出版以及並由大提琴家皮亞悌哥斯基大力宣傳,其原貌才慢慢為世人所知。

(二)格雷戈.皮亞悌哥斯基(Gregor Piatigorsky)

美籍烏克蘭裔大提琴及作曲家。他在七歲時開始學習大提琴,兩年後獲莫斯科音樂學院獎學金。1919年他被邀請加入莫斯科最前端的絃樂四重奏:列寧四重奏,同年他被指派擔任波利修劇院(Bol′shoy Theatre orchestra)大提琴首席。

蘇聯革命後,經由華沙來到萊比錫後,師事克倫傑爾(Julius Klengel, 1859-1993)。1924年到 1928年間擔任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大提琴手。離開後他展開了個人演奏生涯,1929年赴美國首演,不久後定居於此20。1949年皮亞悌哥斯基和著名小提琴大師 海飛茲(Jascha Heifetz, 1900-1987)以及鋼琴大師 盧賓斯坦組成三重奏,被譽為「百萬三重奏」。

在加州落地生根之後,1961年皮亞悌哥斯基和海費茲一起建立一系列的室內樂演奏會(Heifetz-Piatigorsky Concerts),目前仍存有一些他們於 1964年及 1966年在紐約表演的錄音;自 1962年開始他擔任南加大的教授,致力於指導後進。直到晚年皮亞悌哥斯基都仍然有演出,1973年辦了幾場古稀慶生演奏會,1974也倫敦辦了幾場。1975年皮亞悌哥斯基講座在南加大成立。

皮亞悌哥斯基被視為那一代大提琴家的領航者,有著獨特風格及品味,以先天的藝術鑒賞力獨領風騷。皮亞悌斯基追求更高深的技巧永無止盡,其生動充滿活力的音色,乾淨的、貴族般宏偉聲音,吸引了他永久的觀眾,甚至是粉絲。他尤其擅長演奏富有情感的浪漫時期音樂,據說 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在聽過他演奏唐吉軻德(Don Quixote)後,評為「這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啊~」,意指其詮釋唐吉軻德的完美。他留下了許多的獨奏及室內樂錄音,其自傳《大 提琴家》(Cellist)被翻成七種語言。

(三)丹尼爾.謝夫蘭(Daniil Shafran)

出生於 1923 年聖彼得堡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為列寧格勒愛樂交響樂團 (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大提琴首席,母親則為鋼琴老師。6 歲那年,謝夫蘭由父親啟蒙開始學習大提琴,除了演奏技巧的訓練外,更重視嚴謹的學習態度。父親告訴他,音樂,就是刻苦的勞動;一位藝術家必須在付出大量的汗水與努力之後,才會得到應得的收穫。由父親指導兩年後,謝夫蘭被送往俄國大提 琴教派創始人之一的列寧格勒音樂院的大提琴教授 史第姆(Alexander Shtrimer, 1888–1961)學琴,翌年考進列寧格勒音樂院,也在同年,於此音樂學院首次登台演出,曲目正是前面提到的《妖精之舞》與《紡織歌》(Spinning Song)這兩首炫技曲,開始演奏生涯。接著,與列寧格勒愛樂管弦樂團演出柴可夫斯基《羅可可變奏曲》,神童之姿在此底定。


原版與費版 出版首演時間差異

引用自: 陳禹璇著:柴高夫斯基【羅可可風主題變奏曲】作品 33之作品演奏詮釋/ 陳禹璇大提琴畢業音樂會 論文

(一) 柴可夫斯基 原始版 A:

柴氏原版第一版出版於 1956 年,由莫斯科出版。收錄於《柴可夫斯基全集》(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Complete CollectedWorks, vol.30B)的第 30 冊,並由 古巴特斯基(Viktor Kubatsky,1891–1970)編輯。1965 年,再版由紐約 克門出版社(New York: Edwin F. Kalmus, n.d.)重新印刷出版(請見下表)。

在 1956年原著版本未出版前,1941 年 4月 24日於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廳,大提琴家 謝夫蘭(Daniil Shafran,1923-1997)及指揮家 帕夏耶(Aleksandr Melik-Pashayev,1905-1964)已首演原始版。

(二) 費岑哈根 改編版本 B:

1877 年 12月 18日由大提琴家 費岑哈根本人及指揮家 盧賓斯坦於莫斯科的俄國音樂協會首演。1878 年於莫斯科出版大提琴與鋼琴版本;1889年也於莫斯科出版了總譜,為現行最常被演奏之版本。

 

兩版本 首演順序比較表

引用自: 陳禹璇著:柴高夫斯基【羅可可風主題變奏曲】作品 33之作品演奏詮釋/ 陳禹璇大提琴畢業音樂會 論文

 

兩版本 變奏順序比較表

引用自: 陳禹璇著:柴高夫斯基【羅可可風主題變奏曲】作品 33之作品演奏詮釋/ 陳禹璇大提琴畢業音樂會 論文


筆者再簡易化兩個版本比較表:

兩個版本的比較
柴可夫斯基原版 費森海根版本
前奏 – 主題 相同。但兩段大提琴獨奏部均加入重覆記號
第一變奏 相同
第二變奏 相同,但改用第五變奏的結尾部份
第三變奏 第六變奏
第四變奏 第七變奏
第五變奏 第四變奏
第六變奏 第五變奏,改用第二變奏結尾(連華彩段落)
第七變奏 第三變奏
第八變奏 刪去
結尾 保留

雖然柴可夫斯基的原版得以重見天日,不過現代仍有不少演奏家採用 費岑哈根的版本。


蹦藝術 考古時間

有音樂 有真相

這份匈牙利出版的柴可夫斯基大提琴與管弦樂作品集裡,完整收錄了兩個版本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能夠讓所有愛樂者同時比較柴版與費版的不同之處~真是佛心來著

Artists: István Várdai (cello), Tibor Bogányi (conductor), Pannon Philharmonic

專輯時間軸
點擊藍色時間,可直接欣賞曲目分軌
00:00:00 [柴版]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TH 57: Op. 33 in A Major 
00:18:37 Nocturnes No. 4 in C Minor, Op. 19: Andante sentimentale 
00:23:16 Pezzo capriccioso, TH 62, Op. 62 in B Minor: Andante con moto 
00:30:06 String Quartet, TH 111, Op. 11 in D Major: II. Andante cantabile 
00:36:58  [費版]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CW 59 : Op. 33 in A Major

管弦樂團 編制

柴可夫斯基採用了小編制的樂團配置,希望仿效莫札特時代的音樂色彩及風格。

全曲演奏時間介乎18-20分鐘。雖然費森海根的版本將其中一段刪去,但時間的差別並不構成重大差別。

 

 


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大提琴樂譜
Carl Fischer 1918年 費岑哈根版:
【精彩影音欣賞】 

身為「馬友友」的粉絲,當然首選推薦就是「馬友友」版本~

列寧格勒愛樂管弦樂團 / 尤里.泰米卡諾夫 指揮
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Yuri Temirkanov, conductor

柴可夫斯基誕生 150週年,於列寧格勒之慶祝音樂會
Tchaikovsky 150 Birthday Gala in Leningrad

點按下方↓段落,可以直接欣賞該段落音樂: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分段欣賞
前奏 – 主題
第一變奏
第二變奏
第三變奏
第四變奏
第五變奏 
裝飾奏
第六變奏
第七變奏尾段)

 

「馬友友」版 完整欣賞


 


除了柴可夫斯基,連德弗札克也有被「改編」的困擾…
編按:

德弗札克知名的《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104,在創作時,作曲家好友捷克大提琴演奏家 費翰(Hanuš Wihan, 1855-1920)在創作上提出許多演奏技巧建議,在大提琴技巧表現部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諮詢角色。感覺類似於小提琴演奏家 姚阿幸之於 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的角色。後來 費翰以自己的見解,以原始版為基礎加以改編的炫技版本被出版商出版,反而成為了現今大提琴家普遍演奏的正式版。(這跟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過程好相似啊~)

在下面這篇劉聖文老師專訪大提琴家麥斯基文章中,就聊到麥斯基都是演奏「原版」的德弗札克協奏曲,而非通用的大提琴家「費翰改編版」。至於 麥斯基為何會發掘德弗札克原始版本?則源於麥斯基的老師:大提琴家 皮亞第哥斯基(Gregor Piatigorsky, 1903-1976)於 1974年尋獲此版,在上課時交給麥斯基樂譜。(請注意:皮亞第哥斯基同時也是 1877年柴可夫斯基原版《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的重要推廣者。)

麥斯基認為德弗札克「原版」雖然技巧經常被某些樂評家認為「比較簡單」,但音樂確實有深度~而且...這是「品味的問題」!麥斯基堅持認為忠於作曲家 德弗札克原著,才是他所追隨的音樂方向。

更多細節,請見下方延伸閱讀文章:

 

 

柴可夫斯基延伸閱讀: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