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柴可夫斯基:第三號交響曲⟪波蘭⟫介紹與欣賞
Tchaikovsky’s Symphony No. 3 in D major, Op. 29 “Polish”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唯一的大調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系列講座,進行到第三號《波蘭》了~

第三號《波蘭》交響曲也是柴可夫斯基唯一的大調交響曲,一起先看全部交響曲列表:

 

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列表

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一共寫作七首交響曲,其中有編號的六首,整理年份與調性如下:

交響曲編號順序 標題 調性 完成年份
第1號交響曲 《冬日之夢》 g小調 1866年
第2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 c小調 1872年
第3號交響曲 《波蘭》 D大調 1875年
第4號交響曲 f小調 1878年
“曼弗雷德”交響曲 “曼弗雷德”交響曲 b小調 1885年
第5號交響曲 e小調 1888年
第6號交響曲 《悲愴》 b小調 1893年

 

從表格整理可以看出,《波蘭》是唯一一首柴可夫斯基的大調交響曲,不但是特別難得,也是獨一無二的。

 

手繪地圖 1879年的波蘭
Russia in Europe & Poland map, 1879

"European Russia and Poland" by A.K.Johnston, published by W. & A.K.Johnston in their Atlas of General and Descriptive Geography, about 1879. Colour lithographic antique map, with centrefold as published. Good condition. Size 23.5 x 31 cms including title, plus margins.
“European Russia and Poland” by A.K.Johnston, published by W. & A.K.Johnston in their Atlas of General and Descriptive Geography, about 1879. Colour lithographic antique map, with centrefold as published. Good condition. Size 23.5 x 31 cms including title, plus margins.

放大看

Abstract vector color map of Poland country

關於柴可夫斯基的生平,請延伸於另一篇文章閱讀:

延伸閱讀:柴可夫斯基 生平

 

創作時間

這首交響曲創作於1875年6月至8月間,共包含5個樂章。

 

創作背景

此曲創作於 1875年,當時 柴可夫斯基與年輕又家境富有的學生密友 希洛夫斯基(Vladimir Shilovsky)走得相當近,兩人成為同性愛侶的傳言更是甚囂塵上。同年代的記者 亞麗姍卓.斯科洛娃(Alexandra Sokolova)曾撰文回憶:「這段特殊友誼關係的背後,隱藏著男生的崇拜,這是當時大量令人不愉快的討論話題。」(“What lay behind this exceptional friendship, which amounted to schoolboy worship, was the topic of a great deal of quite unpleasant discussion at the time…”

希洛夫斯基對待柴可夫斯基極為友好,除了豐厚的薪水支付之外,也經常邀請柴可夫斯基出國旅遊或至家中位於烏索沃(the village of Ussovo of the Tambov province)的莊園居住度假,讓柴可夫斯基能夠一邊度假一邊安靜地創作。

在幾年下來的烏索沃度假之旅中,柴可夫斯基曾於此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之草稿、《暴風雨》序曲。就在 1875年柴可夫斯基第五次造訪烏索沃的暑假時光,他完成第三號交響曲《波蘭》。也因此《波蘭》題獻給了希洛夫斯基。

 

樂曲編制

本交響曲為二管編制,包含短笛(piccolo) 、2部長笛(flute)、2部 雙簧管(oboes)、2部單簧管(clarinets)、2部低音管(bassoons)、4部法國號(horn)、2部小號(trumpets)、3部長號 trombones、低音號(tuba)、定音鼓(timpani)與弦樂五部(strings)。

 

樂章標題

《波蘭》是一首五樂章架構的交響曲,也是柴可夫斯基所有交響曲中唯一一首五樂章作品,演奏長度為 45-50分鐘,樂章資訊整理如下:

樂章順序 樂章名稱 調性 小節數
第一樂章 – 前奏
前奏與快板 非常中等的
送葬進行曲速度
Introduzione e Allegro. Moderato assai (Tempo di marcia funebre)
d小調 1-79
第一樂章 – 快板 亮麗的快板

Allegro brillante

D大調 80-472
第二樂章
德國風的 中等單純的快板
Alla tedesca.
Allegro moderato e semplice
bB大調 289
第三樂章
行板 悲傷的行板
Andante. Andante elegiaco
d小調 182
第四樂章
詼諧曲 非常快的快板
Scherzo. Allegro vivo
b小調 439
第五樂章
終曲 強而有力的快板
波拉卡舞曲速度
Finale. Allegro con fuoco
(Tempo di polacca)
D大調 350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點按←直接聽音樂)

前奏與快板
非常中等的(
送葬進行曲速度)

奏鳴曲快板曲式

段落架構 小節數
前奏 1-79
快板 呈示部
第一主題 80-142
第二主題 143-197
結束主題 198-207
發展部 208-307
再現部
第一主題 308-341
第二主題 342-410
結束主題 411-420
尾聲Coda 421-472

 

樂章開頭,前奏段落為 d小調,低音弦樂撥弦(pizz.)搭配高音弦樂的極弱長因+附點節奏,柴可夫斯基在這段前奏速度標示為「非常中等的」(Moderato assai),副標則寫著「送葬進行曲速度」(Tempo di marcia funebre)

 

很快地,這個主題開始出現法國號的回應,以及高音木管的長音和聲。此時弦樂也出現新的三連音填充音型:

 

到了A段,旋律已經完整移轉到木管,弦樂以撥弦演奏柔和地伴奏著:

 

接著轉入 Poco piu mosso,速度開始加快,木管樂器之間的對話也越來越多:

 

音樂進入 前奏 B段,速度更加轉快,先前出現的附點動機也開始使用的更加密集頻繁:

 

一路漸快與動機越來越密集之後,音樂轉為D大調,進入亮麗的快板段落與快板第一主題段落:

 

進入E段,第二主題由柔美的雙簧管呈現:

 

接著進入呈示部結尾主題段落:

 

發展部主題發展,精彩紛呈:

 

先前出現過的前奏主題,與呈示部主題群分別被變化以不同的方式輪流出現:

 

發展部過後,D大調亮麗主題再次以極強(ff)力度重新再現:

 

悄悄地,第二主題也再次由雙簧管演奏,伴以法國號的長音節奏和聲,以及弦樂快速流暢的16分音群各部輪流演奏:

 

進入R段,第二主題由弦樂輪流演奏,木管回應跳躍的和聲,整體音樂非常輕鬆愉快:

 

音樂進入尾聲主題段落,銅管群亦加入讓此段落呈現出壯麗的齊奏:

 

 

隨後音樂一路保持歡騰情緒,直至樂章結束與 D大調一級主和弦:

 

第二樂章(點按←直接聽音樂)

詼諧曲 

德國風的 中等單純的快板
Alla tedesca. Allegro moderato e semplice

三段體 A-B-A+Coda

本樂章無使用小號、長號、低音號與定音鼓

段落架構 小節數
A 1-82
B(Trio) 83-153
A 154-233
Coda 234-289

 

在樂章上方,除了標示出本樂章速度中等單純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e semplice)之外,還特別給了「德國風」(Alla tedesca)標題:

 

從樂章開始,A段主題段落就以弦樂撥奏(pizz.),木管旋律的方式進行,音樂在柔美中帶著幽默詼諧之感受:

音樂進入B段 Trio段,轉為快速之三連音音群:

 

三連音音群帶來更加詼諧的樂感以及快速的變化,這主題在各聲部之間輪流出現:

與三連音音形對應之旋律:

 

進入H段,我們可以看到柴可夫斯基巧妙地將三連音音型與旋律音型融合,接著A段第一主題隨之再現:

主題除了在管樂呈現,也於弦樂呈現:

第二樂章最後,旋律逐漸低沈,音色與音域皆然~單簧管演奏之後轉換給低音管,也留下一縷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感:


第三樂章(點按←直接聽音樂)

無發展部之奏鳴曲式。

本樂章無使用小號、長號、低音號與定音鼓

段落架構 小節數
第一主題a 1-8
第一主題b 17-23
第二主題 35-84
小結尾 Codetta 68-79
第一主題b 85-89
第一主題a 90-97
第二主題 104-148
小結尾 Codetta 137-148
Coda 148-182

 

第三樂章開頭,可以聽見長笛一二部演奏之行板速度之第一主題a,帶著憂傷的感覺。伴奏和聲以最低音域之木管樂器低音管兩部,加上單簧管低音域,製造出濃濃的憂傷思緒。

8小節後,旋律開始移往低音管、法國號與雙簧管:

 

進入A段,長笛出現第一主題b,帶有附點節奏的反覆性短旋律,在優美和聲伴奏下,下方中提琴之副旋律亦非常值得得一聽:

 

進入B段,以弦樂為主,演奏出濃情蜜意,非常動人之第二主題,作曲家特別標示此主題為「非常富有表情」(molto espressivo):

 

進入C段小結尾段落(Codetta),是氣質高雅的下行音階旋律,音樂逐漸進行著,準備進入段落結尾,迎向主題再現。

此曲為無發展部之奏鳴曲式,因此只有呈示與再現。除此之外,再現部與前面呈示部不同,且具有巧思之處在於第一主題再現順序為「第一主題b」—>「第一主題a」,可見得在此時期柴可夫斯基的創作手法已經運轉自如,無論是主題的設計與運用,皆已進入無不自得之境界。

 

D段前四小節為「第一主題b」,進入D段開始即為「第一主題a」,兩者旋律出現順序剛好與呈示部相反:

 

接著準備迎來的,是以三連音為基礎節奏伴奏之第二主題再現。此段落再現以弦樂「如歌似地」(Catabile)演奏

 

進入F段,小結尾段落(Codetta)也再次出現:

 

進入樂曲最後的尾聲(Coda),在一片靜謐中逐漸結束本樂章:

第三樂章最後結束在木管極弱奏(pp)與弦樂撥弦效果。同時大家也可以注意本樂章結尾和聲,已經悄悄地從 bB大調,變為D大調主音與三音。因此顯然可見作曲家正為了連接第三與第四樂章,做出順暢的和聲準備。


第四樂章(點按←直接聽音樂)

具有前奏與尾奏之三段體曲式。

段落架構 小節數
前奏 1-4
A 5-136
B(Trio) 137-263
A 264-395
Coda 396-439

 

樂章一開始的4小節,屬於前奏。可看到弦樂加上弱音器,並以撥弦方式演奏出 b小調(D大調關係小調)之音階。在前奏之後,第5小節開始由第一小提琴開啟了流暢的16分音符旋律,A調單簧管接於其後。

在16分音符快速音群流動之餘,仍然以弦樂撥弦在樂句中間轉換,製造出第一樂段快速、歡樂的流動感:

 

 

快速音群不斷流動時,也有一句相當漂亮的長號對應獨奏樂句:

 

進入B段(Trio中段),原本快速的16分音群,也轉為有個性的附點節奏旋律樂句:

 

進入o段,第一段主題預備再現:

 

進入P段,B段的附點主題旋律再現:

就在快速音群不斷在各聲部之間流動下,樂曲自始自終保持著詼諧亮麗的氛圍,最後結束在上行的b小調和聲。

第五樂章(點按←直接聽音樂)

七段體輪旋曲式。

段落架構 小節數
A 1-65
B 66-110
A 11-117
C 117-157
A 158-254
B 255-273
A 274-301
Coda 301-350

樂曲標示為 3/4拍,回到開頭之D大調。

本樂章為較少見之七段體輪旋曲式,A段為活力充沛之快板,B,C段落則為具有對比性之旋律樂段。樂章一開始也直接在「強而有力」(Allegro con fuoco)之後寫著「波蘭舞曲速度」(tempo di Polacca)。

小知識:

根據教育部音樂名詞釋義,「Polacca」為「波蘭舞曲」之義大利文原文。


 

一起欣賞幾段經典的波蘭舞曲舞蹈:

 

 

 

A段後半段,作曲家採取對位手法作出發展:

 

進入B段,旋律轉為歌唱性,下方有弦樂三連音跳弓音型:

 

再現A段之前,以中提琴引領,再加入第二與第一小提琴,音域逐漸上揚,從而帶出A段之再現:

小知識:「對位法」

音樂術語。

「對位法」的英文名稱「Counterpoint」,源自於拉丁文「punctus contra punctum」,意為「音符對音符」。

「對位法」是組合兩個聲部以上的旋律線,同時連續進行時所產生的對位效果。它是西方複音音樂的特色之一。

旋律線與旋律線進行時的水平關係稱為「對位」,上旋律線與下旋律線所產生的垂直關係稱為「和聲」,其間還有「音程」,即音與音之距離,這些都是不可分離的原素。

對位方法可分為:

一、方向的進行。例如一部向上行的旋律對另一部向下行的旋律,或兩聲部平行同時並進。

二、節奏的對位。例如快的節奏對慢的節奏,長的音對短的音。

三、音程的離與合、疏遠和密集、協合與不協合等,都能產生聽覺上的穩定與不穩定的互動效果。

以上是傳統最基本的對位法。在近代音樂中,也有一種稱為「空間對位」的對位法,空間對位是以電子音響媒體來控制聲音的速度與準度,造成多頻道的音響系統,讓聲音在不同的頻道對位,產生一個立體的音響空間。

「對位法」名詞解釋:

「對位法」一詞首先出現在一三三六年佛拉特(Petrus Frater)的論文中,其意義原是「點對點」(punctus contra punctum),即「音符對音符」之意。

至西元1412年,在義大利音樂理論家貝德曼第(Prosdocimo de Beldmandi)之引述下,對位法進而延伸為「曲調對曲調」之意。

因此概括而言,對位法乃是研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曲調縱橫對應的方法,在創作上尤其重視各聲部曲調的獨立、流暢、律動與呼應,它是複調音樂最主要的創作手法。

按照音樂史的畫分,對位法可區分為下面四個時期:

1.原始對位時期(第九世紀至第十五世紀):曲調在結合上先用較單純的完全一、四、五、八度音程,後來才加進大小三、六度,即和聲上普遍使用了三和絃。代表的曲式從第九世紀最古老的平行調(organum)開始,至十一世紀的假低音(fauxbourdon)、十二世紀的反行調(discantus)克勞蘇拉(Clausula),十三世紀的康都曲式(condustus)經文歌、斷續歌(hocket),十四世紀的輪旋曲、敘事歌(ballade)、重複詩歌(virelai)、牧歌、獵歌,十五世紀的彌撒、香頌(Chanshon)等皆是。這個時期,法荷樂派(Franco-Flemish School)首先立下對位的規則,接著理論家汀克托里斯(Johannes Tinctoris)著說討論華彩對位。

2.調式對位時期(十六世紀):採用中古教會調式,嚴格地限制各聲部音域及不協和音的解決等,規則相當嚴謹繁複,因此亦稱嚴格對位法。代表曲式是多主題式的經文歌及多曲調的無伴奏合唱,皆屬純聲樂式的對位,而將此種技術發展至最高峰的是作曲家帕勒斯替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3.調性對位時期(十七世紀):採用調性和聲為基礎,加重使用七和絃及不協和音的出現等,並以器樂對位為主,使樂曲的音域及曲調進行更具彈性,故亦稱自由對位法。理論家富克斯(J.J. Fux)寫下了第一本對位法的教科書;巴哈(J.S. Bach)更以創作創意曲、觸技曲、賦格等,成為對位法的集大成者。

4.多調性對位時期:十八、十九世紀是和聲學較發達的時期,至二十世紀,對位再度掀起浪潮,為更不協和音的對位,以橫向曲調的節奏設計為主,做十二音、中心音或非調性的對位,代表者為荀伯格(A. Schoenberg)、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

 

 

杭州交響樂團 2018 Live’演奏
Rico Saccani 指揮
1996年至2005年布達佩斯愛樂樂團音樂總監/藝術顧問
1985年至2005年匈牙利國家歌劇院樂團指揮

 

柴可夫斯基延伸閱讀:

 

開卷蹦藝術.享受靜謐閱讀時光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