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鋼琴/胡瀞云
蕭邦:第一號號鋼琴協奏曲
雷史畢基:《羅馬之泉》
雷史畢基:《羅馬之松》
主講人簡介
寫在講座後
分享當天的導聆現場照片
指揮/呂紹嘉 出身臺灣,為享譽國際樂壇的旅歐名指揮家。自鋼琴啟蒙,後隨陳秋盛研習指揮,繼而赴美印第安那大學及維也納國立音樂院深造。在贏得法國貝桑頌、義大利佩卓地和荷蘭孔德拉辛三大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後,展開了他在歐洲的指揮生涯。 旅居德國期間先後擔任柏林喜歌劇院首席駐團指揮(1995-1998)、德國柯布倫茲市立歌劇院音樂總監(1998-2001)、德國國家萊茵愛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98-2004)、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2001-2006),並於2004年5月獲文化部長頒贈象徵該省文化最高榮譽的Peter Cornelius獎章。 在歌劇的領域中,曾於英國國家歌劇院、雪梨歌劇院等客席登臺指揮。歌劇外,呂紹嘉在交響樂指揮的表現也同樣耀眼。近年來合作的交響樂團有:柏林、巴伐利亞廣播、荷蘭皇家音樂大會堂管絃樂團等。在亞洲,與香港管弦樂團、NHK、首爾愛樂,及北京、上海等地的代表性樂團合作演出。 自2010 年8 月起接任NSO 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並於2014-2017兼任南丹麥愛樂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鋼琴/胡瀞云 “眾所期待的巨星風彩,音樂性、力道及舞台魅力十足。” — 耶路撒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t) “力道、色彩、技巧俱足,不可錯過!” — 美國著名樂評家 David Dubal 享譽國際的傑出鋼琴家胡瀞云,以其奪目的鋼琴技巧、音樂性十足的演繹特⾊、直率且具傳染力的舞台魅力,風靡全世界。胡瀞云為美國「紐約藝術家協會國際大賽」 (Concert Artists Guil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鋼琴首獎以及以色列「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最高獎及最具觀眾人緣獎得主,從獲得世界多項大賽首獎的榮耀。 胡瀞云出生於台北, 14歲赴美留學,取得茱莉亞音樂院學士、碩士學位。鋼琴師事賀伯.史戴辛、雅布隆絲卡雅,室內樂師事提摩西.艾迪、約瑟夫.卡利赫史坦以及席摩.利普金。另外,胡瀞云在李其芳教授,弗萊雪、固德、普萊亞等鋼琴名家的大師班中有所表現。她在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與 Karl-Heinz Kammerling進修,並於克利夫蘭音樂學院取得最高演奏家文憑,師事謝爾蓋.巴拜楊(Sergei Babayan) 。 胡瀞云17歲時受邀與費城管弦樂團合作葛利格鋼琴協奏曲,全場爆滿。同年,她並受邀於最具代表性的波蘭蕭邦國際音樂節彈奏全蕭邦的獨奏會。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總監特別邀請胡瀞云演出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並在以色列舉辦了七場鋼琴獨奏會,開啟其鋼琴演奏家之演奏生涯。期間以客席鋼琴家之身份與世界各地五十多個的樂團演出,包括美國,英國,韓國,波蘭,以色列,南非,中國,以及臺灣各大交響樂團進⾏巡迴演出。 胡瀞云在2012和2013年前後創辦台北雲想國際⾳樂節及在美國費城柯蒂斯音學院所舉辦的費城青年鋼琴家暑期⾳樂節 (Philadelphia Young Pianists’ Academy - PYPA),邀請來自全球各地的鋼琴後起新秀,透過一系列密集的大師班以演出,引領他們進入職業鋼琴家的道路。 被錄取參加PYPA音樂節的年輕鋼琴家已陸陸續續在鋼琴大賽上獲得佳績並考取美國及歐洲的各大名校。PYPA音樂節獲得廣大的歡迎及成功, 被當地報紙稱為「未來鋼琴大師的搖籃」。 胡瀞云 2016-2017年樂季的演出遍布全球。她受邀與費城室內樂團與費城交響樂團金梅爾音樂廳 (Kimmel Center) 演出莫札特鋼琴協奏曲以及鐘耀光鋼琴協奏曲「赤壁」的世界首演。美國波士頓現代交響樂團邀請她於波士頓著名喬登音樂廳 (Jordan Hall) 演出美國當代作曲家Jeremy Gill的作品並錄制專輯。她第四次受邀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在台灣巡回,並再次回到德國,於Weilburger Schlosskonzerte演出兩首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以及法蘭克福歌劇院演出獨奏會。她將於美國以及中國各地演出獨奏會,韓國大田市愛樂樂團演出室內樂音樂會並與台灣小提琴家蘇顯達舉辦七場台灣巡回音樂會。 近年來,胡瀞云於世界的幾個重要音樂廳及音樂節演出,包括紐約林肯中⼼、紐約卡內基廳、華盛頓甘迺迪⾳樂廳、阿姆斯特丹Concertgebow、波蘭Duszniki蕭邦音樂節、Aspen國際音樂節、德國Ruhr國際音樂節、巴黎Salle Cortot、倫敦的Southbank中心、德國慕尼黑 Herkulessaal、巴伐利亞廣播(Bayerischer Rundfunk)曾播出她的表演、德國Luwigshafen、布達佩斯的李斯特音學院、荷蘭(阿姆斯特丹、畢爾根、烏特勒支音樂節、奧地利Klavierfrühling、曼徹斯特拉赫瑪尼諾夫國際研討會;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的巡迴演出以及於國家⾳樂廳的獨奏會,波士頓的幾場演出由WGBH廣播電台現場轉播,也曾在巴黎舉辦數場⾳樂會;英國則包括Stoke on Trent音樂節、Bournemouth室內樂集。 個人獨奏專輯《看見蕭邦X胡瀞云》,2011年初由雅砌音樂在臺灣發行,榮獲2012年第23 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2013年,胡瀞云錄製第二張個人獨奏專輯,收錄了葛拉娜多斯,莫扎特和拉威爾的作品,由美國紐約CAG Records所發行。 胡瀞云受邀任教於美國費城天普大學(Esther Boyer College of Music, Temple University),並為河南文化中心榮譽藝術家以及深圳藝術學校客座教授。
《看見蕭邦X胡瀞云》演奏專輯
精緻又有個性的馬祖卡舞曲 op.59
分享當天的謝幕照片(林仁斌攝影)
今晚曲目 導聆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鵝媽媽》組曲最初是四手聯彈鋼琴組曲,靈感取材法國作家 夏爾·佩羅《睡美人》、《小拇指》(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歐諾瓦伯爵夫人《小綠蛇》(Comtesse d’Aulnoy, 1650-1705)及波蒙夫人《美女與野獸》之所創作之童話故事。
一生未婚的作曲家拉威爾(Naurice Ravel, 1875-1937),興趣廣泛,從希臘神話到機械玩具及童話故事都是他創作特題材。在作曲家29歲時,認識了波蘭雕塑家高迪斯基(Cyprian Godebski , 1835-1909)夫婦—愛達及塞比安(Ida and Cipa Godebski),三人的友誼發展得很愉快,拉威爾還常常造訪他們近楓丹白露之別墅。
愛達及塞比安夫婦有兩名孩子:Mimi 與 Jean, 拉威爾很喜歡這兩位小朋友,因此在 1910年他參考了上述幾位作家的童話故事集,選出了五段音樂,以鋼琴二重奏的編制寫作《鵝媽媽》組曲。後來此曲於1910年4月20日於法國獨立音樂協會(Société musicale indépendante)舉辦首演,擔任首演之兩位鋼琴家為Jeanne Leleu 與 Geneviève Durony,非高迪斯基的兩位可愛子女。
翌年1911年,拉威爾再把《鵝媽媽》組曲,配上完整管弦樂器,寫為五樂章管弦樂曲。同年再改為芭蕾舞曲,共有11段舞曲,芭蕾版本則於1912年1月29日於巴黎藝術劇院(Théâtre des Arts)首演。
《鵝媽媽》組曲由5首曲子組成,分別為: 1.睡美人的帕望舞曲(Pavane de la Belle au Bois Dormant):描繪美麗的公主如夢如幻般的在跳舞。(夏爾·佩羅《睡美人》) 2.小拇指(Petit Poucet):樂曲開頭溫柔的雙簧管在弦樂伴奏下演奏著,看似溫柔,但其實故事述說小拇指得知將被父親帶到樹林中遺棄,便沿途撒麵包屑作記號;但很不幸,鳥兒吃光麵包屑,他迷路在樹林中。拉威爾使用 雙簧管帶出的略微哀傷的旋律;小提琴拉出連續的三度音,也描繪出「撒麵包屑」的動作。(夏爾·佩羅《小拇指》) 3.陶瓷皇后(Laideronnette,Impératrice des Pagodes):講述一位美麗的公主,突然變成了一位醜姑娘,而英俊的王子變成了一條小綠蛇,他們必須出發陶瓷娃娃王國來恢復自己原本的樣貌。陶瓷娃娃王國的皇后在出浴後,陶瓷做的娃娃便一邊唱歌奏樂,由於是中國玩偶,擁有的樂器便在拉威爾的巧思之下,用他於於1899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中所初次聽到之中國中國傳統五聲音階,以短笛、豐富的打擊樂器、雙簧管、響棒與鑼鼓及木琴聲,融入在樂曲中,塑造出非常具有東方的夢幻色彩。(歐諾瓦伯爵夫人《小綠蛇》) 4.美女與野獸的對話(Les Entretiens de la Belle et de la Běte):拉威爾以動人的單簧管構成之圓舞曲之起首,描述一位不懂得珍惜的王子,被仙女變為醜怪的野獸,必須找的真愛才能恢復原本的模樣。在這段音樂中,優美的華爾滋音樂,巧妙地描繪出這段大家精彩又熟知的故事,作曲家也幽默地以低音管模仿出野獸的聲音,加入豎琴及優美的小提琴獨奏樂段,展現出高雅又神秘的童話氣氛~最後音樂幻化於優美大提琴聲中,帶來無限暇思。(波蒙夫人《美女與野獸》) 5.神仙花園(Le Jardin féerique):這亦是《鵝媽媽》之最後部分,故事靈感同樣來自(夏爾·佩羅《睡美人》,描寫王子在森林中發現了沈睡中的睡美人,而睡美人在優美的音樂中甦醒,魔法被解除了~樂曲逐漸轉為更加光輝燦爛,並逐漸推向欣喜若狂之樂曲結尾高潮。(夏爾·佩羅《睡美人》)
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版本欣賞:
蕭邦:第一號號鋼琴協奏曲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鋼琴詩人」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畢生的創作以鋼琴曲為主。
雖然他不少作品技巧艱深,但是蕭邦的音樂從不以炫技為最終目的,樂曲中特有的詩意和細膩的情感,為他博得「鋼琴詩人」雅稱,也是最為後世喜愛的作曲家之一。
蕭邦簡介
1810年蕭邦出生於距離波蘭首都 華沙(Warszawa)大約 57公里之近郊小鎮 薩拉佐瓦沃拉 (Zelazowa Wala),現在有 Google Map真是方便,點按下方圖片更可直接進入地圖喔↓~
出生於波蘭,活躍於法國的蕭邦,毫無疑問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家與作曲家,也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音樂家,在筆者的心中,更是唯一~沒有之一。
蕭邦創作協奏曲時的畫像
19歲的蕭邦畫像(Ambroży Mieroszewski 1829年繪製),也是他大約創作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之年紀(1830年,20歲)。
蕭邦共創作了兩首鋼琴協奏曲,第一號 e小調與第二號 f小調。
有趣的是,這兩首作品之完成時間正好與編號相反,原因其實是出版時間之緣故:
曲名 | 寫作完成年份 | 出版年份 |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 1830 | 1833 |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1829 | 1836 |
由上表可見:第一號完成時間為 1830年,出版年份為 1833年,第二號完成時間為 1829年,出版年份為 1836年。雖然第二號之創作時間較第一號早,但因出版年份關係而有了新順序。多年來學界雖已考據清楚,但尊重此一既定結果,不要重新更改順序。(音樂史上亦有許多作曲家有創作與出版年份之順序之問題,例如:貝多芬、孟德爾頌等等)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特色解說
三樂章曲式分別為:I. 奏鳴曲快板曲式(Concerto – Sonata form)、II. 二段體型式(Binary form)與 III. 輪旋曲式(Rondo), 依循古典時期相同之 快-慢-快 三樂章架構 |
三樂章 拍號為 3/4、4/4、2/4,為傳統節奏設定型態,未多做出更多變化。 |
協奏曲之管弦樂團編制採古典時期常用之兩管編制:除獨奏鋼琴外,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等木管樂器各兩部。四部法國號、兩部小號、一部低音號、定音鼓、弦樂五部。 |
三樂章調性為 e小調、E大調、E大調。 樂章之間採取「平行大小調」設定,屬於傳統用法。 |
當年蕭邦於波蘭華沙市政廳首演此曲時(1830 年 10 月 11 日),也是他告別祖國的最後演出~離開波蘭之後,蕭邦就不曾再寫作大型與管弦樂團之協奏作品,因此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蕭邦離開波蘭前的最後大型作品。
結束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首演音樂會後,蕭邦便整理行囊,離開故鄉波蘭,出發前往維也納。
蕭邦於 1830年底離開波蘭,在抵達巴黎之前,於維也納住了幾個月(1830年11月~1831年9月)。但當時社會背景波蘭正面臨與俄羅斯戰爭之緊張態勢,而奧地利政治採親俄立場而敵視波蘭與波蘭人,故蕭邦在短期居住之後,決定前往巴黎發展。
另,蕭邦著名的《流暢的行板與華麗大波蘭舞曲》op.22,則創作於維也納,時間約為 1831年 7月間完成,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首為鋼琴與管弦樂團創作之大型音樂作品。
第一樂章
簡說
本協奏曲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快板曲式」(Sonata form)設定,也就是具備「呈示部」、「發展部」與「再現部」。
其中「呈示部」於前奏部分,蕭邦沿用了古典時期常使用的「雙重的呈示部」(Double exposition)。
所謂「雙重呈示部」,即管弦樂團完整演奏「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將兩段主題完整演奏後,鋼琴獨奏者進來再將兩個主題完整演奏後,才完成整個呈示部。
「第一主題」譜例:
e小調,果決而精神抖擻地第一主題設定,雄偉地開啟協奏曲。
「第二主題」譜例:
轉為E大調,如歌似的,也更增添旋律與歌唱性。
第一樂章 譜例音樂欣賞:
第二樂章
簡說
第二樂章標題為「浪漫曲」(Romance),形式為「二段體型式」(Binary form),也是 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 (Romanticism period) 鋼琴獨奏曲大多採用或作為擴充之曲式。
在蕭邦於 1830年 6月所寫的信件中,曾提到他對第二樂章之感受:「…這首 E大調的慢板樂章具有浪漫、寧靜、有點憂鬱的情緒在其中,好像正在凝視著某一處般,咀嚼許多幸福的回憶;有點像在春天的夜色中,沐浴在月光下的冥想與沉思……這正是弦樂加上弱音器的最好時機。 」
而樂團前奏結束後,獨奏鋼琴之寫作方式,蕭邦就以類似「夜曲」的主旋律+分解和弦,創作出他心中「在春天的夜色中,沐浴在月光下的冥想與沉思」的鮮明感受。
第二樂章 鋼琴第一樂句譜例:
第二樂章 譜例音樂欣賞:
第三樂章
簡說
第三樂章的標題為「輪旋曲」(Rondo)。我們由下方架構表最左段落分析中可以見到,蕭邦的安排是「A- B- A’- B’- 尾奏」,並非傳統「輪旋曲」之「A- B- A- C- A- 尾奏 」寫作方式。
第三樂章 樂團序奏與鋼琴主題 A 譜例:
第三樂章 鋼琴主題 B 譜例:
第三樂章 譜例音樂欣賞:
作曲家 雷史畢基
雷史畢基畢生的作品中,以 ⟪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最為有名,這三部作品分別描述羅馬的三種景色,包括:⟪羅馬之泉⟫(The Fountains of Rome)、⟪羅馬之松⟫(The Pines of Rome)和後來寫作的 ⟪羅馬節慶⟫(Roman Festivals)。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是二十世紀初義大利學院派作曲家中,最早採用印象樂派風格創作的代表人物。不同於同時代義大利作曲家朝向歌劇領域發展,雷史畢基卻把主力放在器樂和管弦音樂上。他是李奇歐音樂院(Liceo Musicale)的畢業生,在學校是馬突奇的學生(Giuseppe Martucci)。
1900年他二十一歲時啟程前往俄國,擔任聖彼得堡歌劇院樂團的首席小提琴。並拜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為師學習。1902年雷史畢基返回西歐,在柏林拜布魯赫為師(Max Bruch)。不過他主要的工作都是擔任小提琴家,在樂團或四重奏中演出。之後他也發表歌劇作品,奠立了作曲事業的基礎,1913年之後定居於羅馬,擔任國立聖西西利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在1923年被升任聘為羅馬聖奇西利亞音樂院的院長(Conservatorio Santa Cecilia)。
⟪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
首部曲:《羅馬之泉》 Fontane di Roma 「羅馬之泉」是雷史畢基以羅馬為題材的三部交響詩中的第一部,完成於1916年,翌年三月由羅馬聖西西里亞音樂院樂團作首演。雷史畢基的註釋寫道︰「對一個大型現代化樂隊進行富有想像的探索,意圖表現四個羅馬噴泉中的每一個與其四周景色協調的那一瞬間,或者在向觀賞者顯示出最美的一剎那,所喚起的情感和想像。」 全曲分四個樂段,各有標題︰ (一) 黎明時朱利亞峽谷的噴泉(La fontana di Valle Guliae) 充滿田園景味,一開始,由小提琴製造出一片晨曦微茫,曙光初現的情景,雙簧管奏出田園牧歌風味的主題及其發展,描繪了在清新而濕潤的霧氣中,一群溫順的牛群從噴泉邊蹣跚而過,隱沒在遠方朦朧的晨霧中。 (二) 早晨的特里頓噴泉(La fontana del Tritone al mattino) 三把法國號在樂隊的震音上吹出響亮而緊迫的號聲,引來一群男女水仙和海神,在噴吐著水花的泉流邊追逐起舞,由瘋狂而漸趨平靜。 (三) 中午的特萊維噴泉(La fontana di Trevi al meriggio) 木管樂器吹出勝利凱旋的主題,接著圓號與小號附和著。看!海神的馬車由海馬拖曳著,掠過波光閃爍的水面而逐漸遠去,最後只剩下微弱的號角聲在遠方發出回響。 (四) 日落時的梅迪奇別墅的噴泉(La fontana di Villa Medici al tramonto) 長笛和英國管奏出憂郁而哀怨的主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種遲暮之感,也許就是雷史畢基在落日餘暉中觀賞梅迪奇別墅噴泉的感受;接著小提琴的旋律優美抒情,圓號的低吟情意綿綿,長笛的小鳥啁啾聲,進一步渲染梅迪奇別墅的暮色。黃昏降臨大地,空氣裡蕩漾著鐘聲、鳥語和樹葉的簌簌聲,最後都融化在安謐寧靜的夜色中
二部曲:《羅馬之松》 「羅馬之松」為三部曲之第二部,完成於1924年,同年十二月也是由羅馬聖西西里亞樂團作首演。 作曲家說,如果他的前一部作品「羅馬之泉」是尋求用樂音來表現大自然的印象,那麼在「羅馬之松」中,他則以大自然為出發點,旨在喚起回憶和幻覺,那些最能代表羅馬風景的百年老松已成為羅馬生活中重大的見證者。 「羅馬之松」全曲分成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波格塞別墅之松樹」(I pini di Villa Borghese) 雷史畢基在樂曲解說中指出,「波格塞別墅之松樹,活潑的快板。一群小孩在松樹林間嬉戲遊玩,他們跳著義大利盛行的圓圈舞,並玩著戰爭與打仗的遊戲。他們盡情玩樂,似傍晚的燕子發出叫聲,他們成群遊走在松樹林間,突然間身影消失,樂曲便轉換為下面一首。」 波格塞原是13世紀時開始興起的一個羅馬貴族家庭,這個花了四年時間才完工、內有豐富藝術品收藏的波格塞別墅,目前已為義國政府收歸國有,並規畫為畫廊。樂曲由兩個部份組成,第一部份描繪小孩在松樹林中嬉鬧的場景,第二部份則是兒童模仿士兵打仗的場面。 第二樂章 「地下墓窟附近的松樹」(Pini presso una catacomba) 根據作曲者的解說,「地下墓窟附近的松樹,極慢板。在墓窟的入口處,可見到松樹陰影,並可聽見從深邃的底部所傳出的聖歌,就像莊嚴的讚美詩在墓中盤旋,然後神秘而寧靜的消失。」 地下墓窟原是埋葬之處,而後在古羅馬帝國高壓統治下,卻成為基督徒的秘密及會場所,而今這已成為當地的重要歷史遺產。雷史畢基在此採用了義大利最古老的音樂題材「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發展成瀰漫著神秘氣息的讚美詩樂段。 第三樂章 「吉安尼科羅山上的松樹」(I pini del Gianicolo) 作曲者在解說中寫道,「吉安尼科羅山上的松樹,極慢板。有鋼琴的裝飾奏與豎笛獨奏。空氣中微風輕曳,吉安尼科羅山上的松樹在月光照耀下,身影格外清晰,夜鶯不住地啼唱。」 吉安尼科羅山位於羅馬西方,山坡上松樹遍佈,於此可府覽整座羅馬城。該樂章為一三段式的夜曲,中段的夜曲主題由雙簧管所吹奏。 第四樂章 「阿比亞大道上的松樹」(I pini della Via Appia) 作曲者寫道,「阿比亞大道上的松樹,進行曲速度。阿比亞大道上,籠罩著清晨的薄霧,路旁孤獨的松樹正護衛著這悲劇性的國家。隱約中似乎可聽見連續不斷的腳步聲,藉著詩人的想像,羅馬往日的光榮再現。朝陽下,古羅馬執政官的號叫聲響起,他們率領軍隊,沿著神聖的阿比亞大道,以勝利的姿態直登卡比特雷山(Capitoline Hill)」。 位在羅馬南方的阿比亞大道於西元321年由古羅馬監察官阿比亞所建造,在當時是做為羅馬軍隊進軍的道路。樂章由進行曲節奏所構成,樂段開始,就如古羅馬軍隊行進的腳步聲,逐漸加強。於此節奏上,兩個主題隨而出現,一為由英國管所吹出,追憶慘烈戰場的情狀;另一則為低音管與法國號所吹出進軍的動機。接著由管樂接手該動機,彷彿大軍壓境,在壯盛的軍威聲勢中結束。
三部曲:《羅馬節慶》(Feste Romane) 《羅馬節慶》是羅馬三部曲的第三部,完成於1928年。在義大利的首演也是由羅馬聖西西里亞樂團擔鋼。 《羅馬節慶》描述了四個不同歷史時期︰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的印象,樂曲共分四樂章︰ (一) 競技場(Circenses) 描繪了古羅馬暴君尼祿統治時期,鬥獸場上的情景︰節日的大競技場上天空烏雲密布,然而今天是節日,萬眾歡呼「尼祿萬歲!」囚禁獅子的鐵籠門被打開了,基督教聖詠的歌聲和著猛獸的咆哮聲在空中匯成一片,恬淡的聖歌漸唱漸響,最後消失在萬眾的喧囂聲中。 (二) 大赦節(Il giubileo) 這是中世紀朝聖的節日︰在通往羅馬的路上,朝聖者們一邊緩行一邊祈禱,終於他們登上了馬利奧山巔,渴慕的心靈和熾烈的眼睛意識到前面就是聖城︰「羅馬!羅馬!」他們將滿腔熱情傾注在歡呼的讚美歌中,全羅馬教堂的鐘聲齊鳴,向朝聖者致意。 (三) 十月節(L'Ottobrata) 描繪了貴族節日的景象,展示了一幅中世紀羅馬的風俗畫︰十月節的城堡,掛滿了長串的葡萄;遠處傳來狩獵的號角聲、悠揚的鐘聲和熱烈的情歌。隨後,又在暮曦中飄來扣人心弦的小夜曲。 (四) 主顯節(La Befana) 就如同渲染了一幅民間節慶的圖畫,與描寫貴族節日的「十月節」形成對比︰主顯節之夜的諾伏納廣場,頗具特色的小號聲高聳於人潮瘋狂的喧嘩聲之上,在喧嘩聲中交替浮現各種景象︰活潑的農村小調、薩爾塔萊羅舞曲的節奏、流動商販的吆喝和手搖風琴的鳴響,文告宣讀者的嘶喊聲、醉漢嘶啞的歌聲和粗魯地反覆呼喊「請讓路,我們是羅馬人!」~這叫喊聲充分顯示了羅馬民族的自豪感。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