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50+古典音樂慢旅首部曲(三)Bravo!!! 精彩爆棚管絃樂團曲目
Classical Music on the journey for 50+ 1-3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線上直播課:Grand tour!古典音樂慢旅三部曲
課程概要
什麼是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想了解古典音樂,但又擔心聽不懂?
50+學院邀請到蹦藝術執行長-林仁斌老師,以最輕鬆的方式帶大家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每周2小時的音樂慢旅,讓您一點一點延伸欣賞古典音樂之美,最終讓您登上藝術殿堂,成為古典音樂欣賞達人。古典音樂三部曲-「古典音樂第一堂課」,將深入淺出的帶領大家進入古典音樂的美妙的旅途中。
系列課程主題:【首部曲】古典音樂第一堂課
10/08 Encore! 著名世界音樂會的安可曲 10/15 心中的暖流-談談迷人的古典音樂小品集 10/22 Bravo!!! 精彩爆棚管絃樂團曲目 10/29 傳遞情感的動人歌聲-美妙歌劇詠嘆調欣賞 |
【課程介紹】Bravo!!! 精彩爆棚管絃樂團曲目
什麼是管弦爆棚發燒片?就是指精彩又具有動態、爆發力而能在音樂會現場感染所有樂迷的管弦樂唱片曲目。管弦樂是古典音樂裡至高的終極演奏編制,更是作曲家心中最複雜而甜蜜的創作目標;本次課程中,林仁斌老師將為您帶來管弦樂曲目中最經典、最動聽、最爆棚的精彩曲目,讓您一聽入魂,不但發燒還發熱,愛上古典音樂~還一試成主顧。
爆棚始祖 –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Op. 49
Tchaikovsky’s 1812 Overture, Op. 49
TELARC Edition in HD – FOR AUDIOPHILES – WARNING! Live Cannons
背景解說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812序曲》(bE大調序曲「1812」,op.49)是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俄羅斯著名將領米哈伊爾·庫圖佐夫(Mikhail Illarionovich Golenishchev-Kutuzov, 1745-1813)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最終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1812序曲》除了最後段落振奮的慶祝勝利旋律,更以曲中的加農炮火聲聞名:在許多音樂演出場合—尤其是戶外演出,經常使用真的加農炮為樂曲助威。
1812年俄法戰爭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俄法戰爭」,又稱「拿破崙征俄戰爭」,是指俄羅斯帝國和拿破崙治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在1812年爆發的一場戰爭,是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
戰爭由拿破崙一世發動,並入侵俄國國土,俄國將這場戰爭稱為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中文意思是「愛國戰爭」,一般將其稱為「衛國戰爭」,為了和後來蘇聯抗擊德國的「蘇聯衛國戰爭」相區別,中文一般將其翻譯稱為「俄國衛國戰爭」。戰爭最終結果以拿破崙失敗撤退,俄國戰略上勝利而結束。「俄法戰爭」戰事從1812年6月底到11月底,共持續了5個月的時間。
創作源起
1880年,柴可夫斯基的好友莫斯科音樂院院長 尼古拉·魯賓斯坦(Nikolai Rubinstein)建議,既然柴可夫斯基已經寫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芭蕾舞劇的俄羅斯作曲家,應該創作一部更偉大的作品,以紀念當時社會即將發生的重要活動。 尼古拉·魯賓斯坦特別考慮到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建成(該紀念堂紀念俄羅斯在1812年法國入侵俄國時的勝利),以及亞歷山大二世皇帝加冕25週年和莫斯科藝術與工業 1882年的展覽。受到尼古拉·魯賓斯坦的鼓勵,1880年10月份,柴可夫斯基開始撰寫《1812序曲》,並在六週後完成(作曲日期約為 1880年10月12日-11月19日)。
創作內容
按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的寫作規格看來,首先是本序曲是根據上述「俄法戰爭」史實寫成的一部管弦樂作品,屬於音樂會序曲。其次是柴可夫斯基在這首序曲中,層次段落分明地敘述了1812年的戰爭事件:包括俄羅斯人民原來的平靜生活與隨後發生的不安和騷亂,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之下,俄羅斯人武裝紛上前線,接入俄法兩軍的激烈會戰,最後俄國終於擊潰法軍,俄羅斯贏得了戰爭勝利,人民在炮聲與鐘聲中慶祝勝利的狂歡情景等等,可以說是非常標題也非常具體。
名詞釋義 「音樂會序曲」(Concert overture) 《新葛夫音樂辭典》對「音樂會序曲」之詞條的解釋: 序曲中發展出來的一種特殊樂種,其規模類似歌劇或戲劇序曲,為單樂章的管絃樂作品,並常常附帶著標題,暗示著文學或其他描述性的內容。 因此,音樂會序曲與一般普通序曲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獨立的存在」。並且依據標題與文字的不同,我們可以充滿感受到作曲家所賦予本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或故事性之獨特意義,從中感受此作品之獨一無二。
創作後現象
柴可夫斯基曾於1880年完成《1812序曲》後,寫給梅克夫人的信中提到:「這首曲子將會非常嘈雜而且喧譁(very loud and noisy),我創作它時並無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
1812序曲整體音量變化起伏極大,加上動用的樂器非常多,為了聽清楚其中的弦樂、木管、銅管和各項打擊樂器,音響專家們最愛用來檢驗音響器材音質、音色、結像定位、強弱表現和動態對比……等等,許多市面上已發售的版本更成為所有音響界朋友拿來測試音響的發燒片XD)
原來連在柴可夫斯基自己創作的年代,都完全沒有到這首樂曲後來卻成為他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之一。
蘇聯著名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生前稱讚《1812序曲》「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樂,像平穩的波濤那樣莊嚴有力地在大廳迴盪,它以一種新的東西攫住你,把你高舉於時代之上,它的聲音表達出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極其成功地描繪了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及其雄偉氣魄。」,因此,《1812序曲》日益受到所有俄羅斯民眾的喜愛,終成為當時創作時尼古拉·魯賓斯坦所建議的:「更偉大的作品」之列,也成為歷來今往所有古典音樂裡名曲中的超級名曲之一。
作品首演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812序曲》首演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下圖是大教堂於20世紀初之模樣:
《1812序曲》故事與樂曲解析
總譜版本欣賞:
圖解曲式架構:
1812序曲曲式架構(奏鳴曲快板樂章曲式) | 傳統曲式架構(奏鳴曲快板樂章) | |
呈示部 Exposition |
本曲之第一與第二主題,調性相同,皆為bE大調。 | 第一主題為主調旋律過渡段落引領音樂至第二主題,通常為屬調或關係調旋律。 |
第一主題 1st theme |
第一主題為主調旋律 | 第一主題為主調旋律 |
過渡樂段 bridge |
過度樂段以傳統奏鳴曲是來說,設計的相當長。但作曲家於此段落中,也因此得以用有更大寫作空間,設計更多旋律與和聲變化。 | 過渡樂段引領第二主題旋律,進入屬調或關係調 |
第二主題 2nd Theme |
第二個主題簡短而明確,使用軍鼓用來描述戰鬥場景。在第二主題樂段,柴可夫斯基並未轉調,以原調性呈現 (74 to 87)。 | 第二主題段落,經常是第一主題的反比(旋律或節奏個性),通常在呈示部最後,會附帶反覆記號,以反覆整個呈示部。 |
發展部 Development |
發展部相當長,並依循傳統手法進行多次轉調。與傳統曲式不同之處在於柴可夫斯基並未取用先前主題加以變形或反覆使用,而是不斷使用新素材進行發展。 | 發展部會針對先前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加以發展,常見方式有轉調、簡化動機、對位等作曲發展手法。 |
再現部 Recapitulation |
再現部由第一主題將音樂帶領回到主調bE大調,但演奏編制則改以銅管合奏替代先前的低音弦樂。之後的上行半音階段落由弦樂與木管樂器演奏。第二主題再現由木管樂器演奏,省略過度樂段。新旋律俄羅斯國歌《天佑沙皇》(God Save the Tsar!)的出現,象徵著俄軍擊敗法軍,最終贏得勝利。 | 傳統再現部,包含第一主題、過度樂段、第二主題與尾聲段。調性會回到主調,第二主題則無固定調性,但最終會回到主調進入樂曲尾聲。 go to the tonic |
序奏主題:東正教讚美詩《O Lord,Save Thy People》
柴可夫斯基在樂曲的序幕,以四部大提琴+兩部中提琴,演奏取自單節東正教讚美詩《O Lord,Save Thy People》旋律,也是第一主題。
原曲欣賞
讚美詩《Save, O Lord, Thy People》原詩歌唱欣賞:
Save, O Lord, Thy People(版本一)
這段音樂代表著:大戰迫在眉睫,嚴重則準備迎向戰敗,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當60萬法軍,帶著1000多門加農炮和各式砲火,兵分兩梯次開始向莫斯科進發時,俄羅斯方面知道實力懸殊:當時俄羅斯的帝國軍總人數僅20餘萬,且戰鬥裝備嚴重不足,幾乎無法展開對抗戰,實力差距明顯。俄羅斯聖主教會議呼籲其所有人民注意自身安全與和平,於是全國人民聚集在各地的教堂裡祈禱。
接下來為了象征戰時緊張局勢的加劇,柴可夫斯基採用了田園主題和軍事主題的結合。當法國軍隊越來越靠近這座城市並開始戰鬥時,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illaise)的聲音越來越明顯,一旦樂聲明顯,代表法軍立於不敗之地,樂團便不堪重負,俄軍可能將敗。
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illaise)旋律譜例
於Andante段落出現的節奏主題,由軍鼓帶領下,奏出具有節奏的呈示部第二主題,象徵法軍的步步進逼:
此時,沙皇呼籲俄羅斯人民離開家園,站出來與全體同胞一起捍衛自己的國家。
接下來進入轉調序曲的音樂內容開始轉換了:一系列俄羅斯民間旋律脫穎而出。
光是讀總譜,這段戰爭音樂就讓人讀到血脈賁張,欲罷不能:
新旋律逐漸發展,伴隨著鈴鼓節奏,轉為代表俄羅斯人民的俄羅斯民謠《在大門口,BATYUSHKINS的大門》(У ВОРОТ, ВОРОТ БАТЮШКИНЫХ):
平靜時刻不長久,就在民謠段落過後,音樂再次轉調,代表戰爭的節奏段落再次響起:
步步進逼的法軍主題《馬賽曲》主題,也時時刻刻隱藏在對位聲部中,產生極大的威脅感:
音樂中,又是管與絃、擊樂不斷產生的節奏與火花:
法國和俄羅斯主題來回流動,象徵著著名博羅金諾戰役的戰鬥,象徵著這正是戰爭的雙方戰力轉折點。
而在此處,柴可夫斯基更在樂譜中,以五門大砲的爆炸聲為信號特徵,隨後奏出法國退縮而傳出一系列下行降的旋律。
譜例:
非常、非常長的快速下行音階(象徵著法軍的潰散)
此時讚美詩《O Lord,Save Thy People》主題再次出現,改由銅管樂器群集體演奏,鐘聲襯於下方,營造出象徵俄羅斯的勝利之聲:
接續不斷的慶祝音樂,宏偉壯大,並帶有各種打擊樂器、鐘聲和 11次加農炮聲,達到樂曲頂峰,壯麗又聲勢浩大地結束全曲。
《天佑沙皇》(God Save the Tsar)旋律譜:
在結束段之最後段落,《天佑沙皇》旋律也響起,由銅管在跳躍的節奏中,穩健強力地奏出,更象徵著俄羅斯的巨大勝利,樂曲亢奮充滿勝利的光彩,直到樂曲全曲結束:
此段結尾段落,除了運用正常管弦樂編制的樂器外(包括三個定音鼓、三角鐵、鈴鼓、大鼓、鈸等),還動用了軍鼓、大炮、鐘等管弦樂團罕見樂器,演奏時管弦、鐘、鼓、加農炮齊聲轟鳴,難怪連柴可夫斯基寫完後,自己都覺得吵雜而害怕此曲失敗。
但歷史證明,《1812序曲》不但成功,也成為了歷來古典音樂之中的重要名曲。
精彩介紹:
冷知識篇
- 《1812序曲》 = 美國戰勝英國戰役!?
在美國知名音樂作家 Aaron Green的文章裡,提到了由於美國波士頓流行樂指揮 亞瑟·費德勒(Arthur Fiedler)在1974年的美國獨立紀念日演出活動中,將《1812序曲》也列入表演曲目,當時還精心編排了煙火秀,真實大砲和尖頂鐘聲合唱團,形塑出絕佳的節慶典禮高潮。從那時起,美國各地的樂團開始迅速效仿,因此現在在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中表演《1812序曲》已成為一種傳統。「不要介意《1812序曲》裡,包括了《馬賽曲》和“沙皇上帝”。」,許多許多美國人開始相信《1812序曲》品代表了1812年戰爭期間美國對大英帝國的勝利,甚至認為這是柴可夫斯基對他們歷史勝利的祝賀~ 所以如果作曲家地下有知,應該還是會很開心吧~畢竟他所寫的這首偉大藝術作品,在全世界都歌頌著勝利與和平的永恆意義。(XD) 原文出處:Tchaikovsky and the Pops(https://www.liveabout.com/tchaikovskys-1812-overture-724401)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performance of the “1812 Overture” took place not in Russia or in Europe, but in America. Boston Pops conductor Arthur Fiedler was no doubt inspired by the overture’s exhilarating musical structure when he decided to include it as part of his 1974 Independence Day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Fiedler choreographed fireworks, cannons, and a steeple bell choir to the overture. Since then, orchestras all over the U.S. quickly followed suit, and it is now a tradition to perform the overture during Independence Day celebrations. As a result, many American’s have come to believe that the piece represents the vic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gainst the British Empire during the War of 1812, never mind that the overture includes “La Marsillaise” and “God Save the Tsar.” Still, if Tchaikovsky were alive today, he might be flattered at the misrepresentation, since the mark of any great artwork is its timelessness and universal relevance.
- 《1812序曲》採用之法國國歌,是《馬賽曲》,並非1812年之法國國歌,而《天佑沙皇》也不是當時的俄國國歌。
法國在1799至1815年代沒有國歌,《馬賽曲》直到1879年才被訂為法國國歌。《天佑沙皇》則是1833年才被正式作為俄國國歌。因此推測在柴可夫斯基創作此曲的1880年,由於兩首曲目皆已代表這俄法兩國,並且已成為大眾所熟知的重要歌曲,所以作曲家依舊選擇了這兩首國歌入曲,成為了最終版本。
- 法國曾禁演此曲?
確實。由於此曲歌頌俄軍的勝利,雖然描述的是真實歷史,但是對法國人而言,戰爭失敗畢竟是事實與恥辱,因此多年來在法國,基本默契是不演奏此曲的。直到二戰後,人們逐漸地能夠接受音樂就是音樂,無關政治,才開始慢慢解禁,有少部分的音樂會會安排《1812序曲》演出。
105mm 真實加農砲版本
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
羅西尼生平
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1792年2月29日羅西尼出生於位於義大利東部靠海岸的佩薩羅(Pesaro),小時候出生在音樂家庭的羅西尼,從小受父母親薰陶學習音樂。天性樂觀愛好美食的他,在日後成為音樂大師之後,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除了每妙的音樂之外,居然是美食以及口水多過茶的音樂沙龍!
值得一提的,是羅西尼的生日~1792年2月29日出生又酷好美食美酒的他,嗜好是舉辦舉辦歌種美食聊天的音樂沙龍,他經常抱怨要每隔四年才能好好慶祝一次生日,享用生日派對美食,讓人對於他天真又質樸的性格留下深刻印象;而據說羅西尼一輩子只哭過三次:第一次是1816年歌劇〈賽爾維亞的理髮師〉首演失敗;第二次聽見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出神入化的演奏;第三次則是有次端著一盤剛烤好的大肥鵝,不小心在野餐時掉入河中,於是當場他難過地哭了出來…。
1816年,羅西尼完成了可說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喜歌劇~〈賽爾維亞理髮師〉。雖然2月20日羅馬首演當天晚上首演失敗,但一週後的第二場演出卻大獲成功,也使得此劇成為世界上最常被演出的10大歌劇之一。
然而,當年的首演失敗,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就在1782年,同為歌劇作曲家的派西耶羅(Giovanni Paisiello)也寫過相同劇本之歌劇,而在羅西尼版本的首演之夜,劇院來了許多派西耶羅的粉絲們,聚集現場叫囂並衝撞舞台,導致了首演失敗。(是羅西尼第二次哭)但一週過後,羅馬二次演出,聽眾完全地愛上這齣歌劇,羅西尼獲得滿場觀眾如雷掌聲,使得他的音樂一夕之間在歐洲各劇院裏炙手可熱。
1824年倫敦舉行了「羅西尼音樂季」,由羅西尼親臨倫敦總監表演事宜,他的作家曲聲望在歐洲達到高峰,音樂季後羅西尼開始定居法國巴黎。
1829年《威廉泰爾》上演時,觀眾的反應幾乎是瘋狂而歇斯底里。羅西尼在巴黎籌建了歐洲最輝煌的音樂沙龍,每星期六舉行盛會來娛嘉賓。羅西尼富於機巧、有教養、言詞峰利並且辯才無礙,人人敬畏他,就在全歐各界為羅西尼顛狂與仰慕下,羅西尼變得養尊處優,終於罹患富貴病,當然他也是歐洲馳名的美食專家,例如美味的「羅西尼牛排」食譜也是一大特色。
羅西尼自《威廉泰爾》聲望達到最高峰後,以39歲之齡封筆功成身退,又享受了近四十年的舒服日子,卻幾乎完全放棄了創作生涯。他對當時歌劇的浪漫趨勢感到沮喪,再加上無力擔保能否再創事業巔峰的壓力下,選擇停留在高峰處,一輩子享受人生享受美食,或許未嘗不是一項好選擇~
愛好美食的羅西尼畫像,著名的「羅西尼牛排」也以他為名。
《威廉泰爾》歌劇介紹
這齣歌劇是羅西尼發表於1829年32歲時,根據德國文豪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所寫劇作改編而成的作品。主要講述十四世紀初的瑞士英雄威廉.泰爾,率領群眾引導瑞士成立聯邦政府,走向獨立的偉大事蹟。
全劇在1829年8月3日於巴黎歌劇院首演。其實完成此劇後羅西尼還活了將近四十年的歲月,卻再也未完成任何一部歌劇或大型音樂作品。
〈威廉.泰爾〉是一部非常長的作品,共有四幕,可說是羅西尼作品中最精華也最常的一部作品。全劇演完需將近四個小時,而且需要演員人數又特別的多,更由於其中演唱男高音的部份音域極高,這種種原因都讓此劇不容易有機會上演。故全劇反而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著名的序曲。
歌劇劇情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此齣歌劇的內容與背景是講述14世紀的瑞士,由於受到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酷政統治,而男主角戰爭英雄神射手威廉·泰爾率領群眾推翻暴政的故事。
威廉.泰爾是烏里州的一個農民,實行酷政的奧地利新任總督葛斯勒在中央廣場豎立了柱子,並在柱頂掛著奧地利皇家帽子,並規定居民經過時必須向帽子敬禮,違者將遭到重罰。
後來因為威廉.泰爾帶著兒子經過時,因沒有向帽子敬禮而被捕,總督葛斯勒要威廉.泰爾射中放在泰爾兒子頭上的蘋果才釋放他們,否則兩人都會被罰,結果威廉.泰爾真的成功射中蘋果!
但總督納悶為何威廉.泰爾身上會藏有第兩隻箭,此時威廉.泰爾居然直白地回答道:「如果第一箭失敗,第二箭就將射中你的心臟…」。葛斯勒聞言大怒,下令再度逮捕兩人並將泰爾父子囚禁起來。
然而暴政仍然持續著,於是人民群起發動起義,威廉.泰爾在混亂中逃出來,就在最後泰爾在河邊發射弓箭殺死了葛斯勒,民心大振,再接再厲地反抗,雖然奧地利出兵鎮壓,不過最終被反抗者擊敗,眾人與攻陷城堡的愛國至是們會合,瑞士的獨立也出現曙光…。
而《威廉泰爾》歌劇序曲也可以說是全劇音樂的精華所在,共分為「破曉」、「暴風雨」、「牧歌」與「瑞士兵進行曲」等四個重要段落。
這首羅西尼於1829年所寫的歌劇,已經相當程度地在韋伯〈魔彈射手〉之後,更進一步展現出浪漫音樂的光芒:
由五部大提琴聯合演奏的「破曉」,深深富有詩意,羅西尼出色地描繪了瑞士這個永久中立國位於歐洲深居的寧靜和大自然的美景;
而「暴風雨」樂段則藉由樂團狂暴的演奏,銅管旌鼓齊鳴的震撼,對於暴風雨場面的描寫,彷彿天空烏雲密布,雷鳴電閃,用音樂帶領大家感受到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
接下來的「牧歌」段落,安排了長笛獨奏與英國管一動一靜,瀟灑而優雅地描繪出暴風雨過後,田地一片清新的宜人景色,阿爾卑斯山在暴風雨後又恢復了原來的恬靜,英國管的旋律所奏,是一個美妙非凡的牧歌風旋律;而長笛所奏,則是所有交響樂片段裡的經典段落。
最後段落「瑞士兵進行曲」則是家喻戶曉的古典音樂名曲,小號獨奏出的精神抖擻樂句,彷彿被施了魔法一般,軍隊似乎就在號角的合奏中聚集,接著前進抗敵~這是一首充滿光和熱的進行曲,為所有聽眾普遍喜愛。此樂段開始時的小號軍號聲是進軍的號召,隨後的快速音群主題則是瑞士軍隊的寫照;音樂在激昂慷慨的樂聲中,逐漸邁向勝利,也與歌劇中的劇情環環相扣,令人拍案叫絕。
樂譜版本
楊頌斯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來幾段布魯克納的音樂
除了馬勒、蕭斯塔柯維契、華格納之外,布魯克納應該是最能將管弦樂團能量發揮到極致的作曲家了❤️
第四號交響曲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
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
蕭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
蕭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
第二樂章
蕭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
第二樂章
課程預告
【主題二】最偉大的指揮家之旅
一個樂團的演奏,最受人注目的應該就是站在樂團正中間的指揮家了,對於指揮家您認識了多少呢? 一位偉大的指揮家需具備什麼樣子的功力才能帶領整個樂團?本課程將一次帶領大家認識古典音樂樂團中,四位偉大的指揮家。
★課程更多介紹:https://50plus.pse.is/3nf3jr
11/05 美國首席指揮「20世紀第一人」-伯恩斯坦11/12 全世界都要我「歐洲音樂總監」-卡拉揚11/19 音樂詮釋教科書「鋼鐵人指揮」-楊頌斯11/26 來自委內瑞拉「全球指揮風雲兒」-杜達美 |
【主題三】最偉大交響樂團之旅
台灣每年幾乎都會有世界級的交響樂團前來演奏,票價不算便宜,但卻常常是一票難求~這些世界級的交響樂團各有各的特色及風格,本次古典音樂三部曲-「古典音樂第三堂課」,將一次帶領大家認識四個偉大的世界知名交響樂團。
★課程更多介紹:https://50plus.pse.is/3mc46r
12/3「維也納愛樂」樂團歷史與風靡全球新年音樂會12/10「柏林愛樂」古典天團與數位音樂廳的全球魔力12/17「紐約愛樂」美國最具歷史與獨特地之管弦樂團12/24「洛杉磯愛樂」百年老店走向21世界迎向新風格 |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