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林仁斌專題演講 – 管風琴經典名曲導聆 
Organ works of Bach and Saint-Saens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感謝「福爾摩沙管風琴演奏家」余曉怡老師規劃安排與邀約,蹦藝術執行長林仁斌老師於2020年12月16日於敦南藝術講堂舉行《管風琴經典名曲導聆》專題演講,為愛樂朋友們介紹巴洛克時期與後期浪漫兩位重要管風琴演奏家:巴赫與聖賞,以及他們重要之管風琴作品。

本場次演講電子海報

 

故事故事故事

 

講座簡介

管風琴音樂跨越整個西洋音樂史。崇拜上帝與宗教信仰中心的教堂,是管風琴音樂的發源;除了巴洛克時期深奧的《聖詠》與《賦格》等浩瀚,管風琴與弦樂、木管、銅管等樂器及聲樂合奏的室內樂作品,同樣在歷史發展中都佔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即使進入浪漫時期乃至現代,管風琴作品依然活躍在世界音樂舞台中央~其實您不一定知道的是,管風琴音樂作品數量之多,在鍵盤樂器中僅次於鋼琴。

「以氣發聲」、「管為音色」更是管風琴獨特的魅力所在。

本場音樂講座中,蹦藝術執行長林仁斌老師將為您精選許多管風琴精彩作品,介紹樂曲並搭配內容賞析,讓您從巴赫、聖桑等偉大作曲家的管風琴作品中,從宗教出發,深入民間,領略四百年來動人的管風琴樂音,並一同感受這項樂器璀璨豐富的世界。

 

主講人 林仁斌

 

 

策劃與主持人 管風琴家余曉怡

 

器宇非凡,是管風琴家余曉怡給人的印象。

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台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研究所碩士,主修管風琴演奏藝術,並在2014年獲得第一屆台灣管風琴大賽冠軍,活躍於台灣舞台外,也受邀至歐美演出。余曉怡曾於2018年與小號演奏家陳長伯合作,於艋舺教會錄製管風琴聖樂專輯《只為了祢》,獲得第三十屆傳統金曲獎最佳宗教專輯,同年年底則進一步於屏東演藝廳錄製首張個人專輯《器宇非凡》,入圍第三十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奏獎。

憑著對管風琴有無可比擬的熱情,近年來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場合看到她的身影,勇於挑戰古典與現代音樂,不斷精進演奏水準,重新詮釋經典曲目,也樂於嘗試與其他音樂合作,擴展管風琴曲目的領域,讓音樂愛好者不斷期待她的演奏,聆賞管風琴樂曲的氣度與深度。

 


科普時間:管風琴的發聲原理

 

管風琴字源解說:

「樂器之后」管風琴 (Königin der Instrument)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樂器,它可大可小,大至七層鍵盤的巨型管風琴,小巧至可隨身攜帶。

不同型式的管風琴,除了音栓裝置各有差異,大小必視場地外,其外觀亦各有千秋:有燕巢型的,太陽型的,裝飾以無數的演奏天使型的,或毫無外殼的,而較現代化的造型,則有手的形狀、孔雀造型,甚而貌似太空船,另外亦有安裝在教堂之外的特殊管風琴。

管風琴之英文為organ,法文orgue,德文Orgel,拉丁文organum,西班牙文 organo,義大利文organo等等

字源自希臘文「öpyavov」 ( organon ),本意為工具、器具之意,含義較廣,在音樂領域可稱它為「樂器」。在早期,這個名稱其實是非常廣義的,亦可表器具,而不似今日,只是專指某一種特定的樂器。


Part.1 巴赫與他的管風琴音樂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 – 1750), German musician and composer playing the organ, circa 1725. From a print in the British Museum.

 

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貝多芬

德文裡,「巴赫」(Bach)是小溪之意,據說當年貝多芬第一次見到巴赫作品,說出了這句話,也一語道盡他對巴赫音樂之讚嘆。

 

生平簡介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約翰‧賽巴斯欽‧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1685 年三月二十一 日生於德國埃森那克(Eisenach),1750 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於萊比錫(Leipzig)。

巴赫被認為是音樂史上最偉大、最傑出、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更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廣泛地被尊稱為「音樂之父」。

巴赫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艾森納赫(位於今德國圖林根邦)的一個音樂世家,自幼即接受音樂教育。父母亡故後,巴赫遷至奧德洛夫由長兄扶養,生活清苦,15歲時即前往呂訥堡修習學業並自立更生。畢業後巴哈先後在阿恩施塔特慕豪森擔任管風琴師(1703年-1708年),往後歷任威瑪(1708年-1717年)與柯登(1717年-1723年)的宮廷樂長,以及萊比錫的教堂音樂總監(1723年-1750年)。

巴赫終生自學作曲不輟,舉凡前人至晚輩的作品,無不研究。他一生極多產,其作品以品質俱佳著稱,除了歌劇,幾乎涉獵了當時所有的曲種,包含清唱劇受難曲神劇經文歌彌撒曲聖詠、各種樂器的獨奏曲、組曲室內樂協奏曲等等。儘管巴哈沒有開創新風格,但他的創作廣納了德、義、法等國的音樂手法,並以嫻熟的複音技巧呈現,展現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與深奧的思想。

雖然莫札特、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對巴哈推崇備至,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孟德爾頌於1829年在柏林改編並指揮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才使樂壇正視巴赫音樂的價值;浪漫早期以降的作曲家也多受巴赫影響。此後數代音樂家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研究、整理和推廣,巴赫的音樂也逐漸恢復了崇高的地位。

 

初到威瑪,阿恩施塔特與慕豪森(1703年-1708年)

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拜訪了北德著名的風琴師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並參與他在北德呂北克聖瑪利亞教堂的音樂會。此次拜訪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來回需要各徒步約400公里,他請了30天的假,卻離職四個月,且未通知僱主,這成為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狀」之一。

這趟超過預期計劃時間的旅程,強化了布克斯特胡德對對巴赫早期風格的影響,也顯示了在巴赫心目中布克斯特胡德的重要性。從呂北克返回的巴赫還帶來了許多新奇的演奏想法,例如自由花俏的和弦與裝飾音、不定性的轉調與變奏等等,導致教友難以辨清聖詠旋律。這些時人看來「怪異」的做法引發了投訴,教會當局在1706年2月及11月給予警告,但巴赫不是很在意

 

音樂欣賞

Buxtehude, Passacaglia in D Minor, BuxWV 161


威瑪(1708年-1717年)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此時期著名的作品有《d小調管風琴觸技曲與賦格》、《帕薩卡利亞》,「清唱劇」、46首聖詠前奏曲等

1714年,巴赫升為副樂長,也就是樂團首席(Konzertmeister),需每個月創作一齣清唱劇。另,此時期巴赫的管風琴曲創作量居各階段之冠,作品也臻至成熟,他成為歐洲最具代表性的管風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他演奏高妙,很快便被譽有傳奇色彩:

與巴赫同時代的人在聆聽完他在卡塞爾為皇太子(未來的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演奏後寫道:

他的雙腳彷彿長了翅膀般在腳踏板上飛馳,有力的音符如雷般響遍整個教堂,太子對巴赫的神技讚嘆不已,一曲既畢,餘音尚繞樑之際,便脫下指上所戴著的寶石戒指,送給巴赫。

在威瑪的時日,巴赫還領導一批訓練有素的歌者和樂手,這是一個小型的巴洛克式樂團,而他自己則演奏小提琴帶領整個樂團,因此在作曲之餘還能培養指揮經驗。

巴赫吸收了義大利的交奏曲式(Ritornello form)與返始(Da capo)的手法,並輔以本土的對位法特質,使他在創作時更注重主題和樂曲的簡化,屬於他自己的音樂風格正在形成

 

音樂欣賞

J.S. Bach: BWV 565 -Toccata & Fugue in D Minor

 

音樂欣賞

《歌劇魅影》電影版 序曲

 

歌劇魅影 序曲 鋼琴樂譜版

 

欣賞一下巴赫+韋伯的綜合版演奏

 

以為巴赫關風琴的影響力沒有了嗎?還有喔~

電影《神鬼奇航2》幽冥飛船號海盜船船長深海閻王(Davy Jones 主題)

真是無遠弗屆啊~(讚嘆)


柯登(1717年-1723年)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著名的作品有:《布蘭登堡協奏曲》、《法國組曲》、《英國組曲》,1722年完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冊與《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等重要器樂作品。

巴赫在柯登擔任宮廷樂長,即樂團指揮(Kapellmeister),這個職位備受尊敬,且薪水高達400塔勒(日耳曼各邦的貨幣購買力不盡相同,巴赫薪水在此相當於朝廷高官)。王子21歲接掌宮廷後,致力恢復宮廷裡的音樂風氣,雇用的樂師從三名增至十七名,因此巴赫上任時接管的便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樂隊。王子懂音樂且待巴赫親切有禮。巴赫遇上一群優異的音樂家和識才的東主,激盪出大量出色的樂曲,尤其是器樂。此時期是巴赫一生中較未受干擾的時期,而從創作內容來看,巴赫正逐漸邁入成熟階段

由於長子日益顯露音樂天份,巴哈寫作《給W.F. 巴赫的鍵盤小冊》即為長子而作:內容井然有序的教導年幼的孩子彈奏鍵盤樂器,從說明音譜記號開始,帶領初學者由基本曲目一路登堂入室,直到領略較高深的作品。而這本書其實也包含了部分的《平均律鍵盤曲集》和全套的《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全書不僅是訓練技巧,曲目的結構與聆賞性也有高度水準

 

1721年3月,他將精心創作的六首管弦樂協奏曲獻給布蘭登堡總督克里斯蒂安·路德維希,此即著名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巴赫在柯登時期之前沒有機會與足夠資源(完善的管弦樂團)創作協奏曲,此時正能全心發揮。在此期間巴哈也創作了著名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平均律鍵盤曲集》的第一部分(24首)

 

萊比錫(1723年-)

巴赫從38歲起至65歲去世為止,均擔任萊比錫聖托瑪斯教會合唱長之職。虔誠的巴赫向來認為自己的音樂天賦是上帝賦予的,因此晚年的巴赫全心致力於將最美、最崇高的音樂奉獻給上帝!《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冊、《意大利協奏曲》、《郭德堡變奏曲》⋯⋯以及登峰造極的《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都是晚年於萊比錫完成的經典作品。

 

巴赫在萊比錫時代使用的圖章:

設計為他的名字簡寫JSB鏡射組合而成,而圖騰最上方皇冠,則顯示其為宮廷作曲家。

此時巴赫的音樂傾向正在改變,他的研究和創作重心慢慢回到器樂,且開始重視出版自己的作品

 

晚年及逝世(1740年-)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在世的最後十年仍有新作品推出。1739年-1742年間出版了《平均律鍵盤曲集》的第二部;1741年-1742年間出版《郭德堡變奏曲》。但他花費更多時間在修訂及完成先前的創作上,例如清唱劇、彌撒受難曲

 

腓特烈大帝於「→無憂宮」(Schloss Sanssouci)裡的音樂會繪畫。吹笛者為腓特烈大帝,彈琴者為巴赫之子:C.P.E. Bach。

Flute concert at Frederick the Great ‘s court

1740年,就在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即位的同年,C. P. E. 巴赫獲選為其宮廷的大鍵琴手,並負責為國王吹奏長笛時伴奏。在腓特烈的推動下,首都柏林逐漸成為當時的音樂重鎮

巴赫在1741年初赴柏林探望C.P.E. 巴赫,但稍後由於政治局勢的問題,使得巴赫幾年後才再訪。

1747年,巴赫應邀前往柏林近郊的波茲坦無憂宮聆賞皇家音樂,也試奏了國王向他展示的新樂器——古鋼琴

而巴赫素以即興演奏聞名,國王便給了他一段長而複雜的主題(Thema Regium),令他當場即興一首三聲部賦格;巴赫做到了,但國王又以六聲部賦格考驗他,巴赫告訴國王自己需要足夠的時間準備。

有了這個動機,在巴赫回到萊比錫兩個月後,便出版了以國王的主題發展的一套器樂作品,這就是著名的《音樂的奉獻

巴赫最後的傳世之作是《賦格的藝術》,是在其生命的最後十年所作,但沒有完成,直到巴赫逝世後才出版。

巴赫晚年疑似患有糖尿病,且可能在1749年中之前已一度中風。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白內障使巴赫的視力逐漸喪失,1749年時幾乎已經全盲。1750年,英國著名的眼科庸醫約翰·泰勒(”Chevalier” John Taylor,他在1758年也替韓德爾治療)剛好途經萊比錫,替巴赫的眼睛動了兩次手術,但都沒有成功。後來巴赫的視力一度奇蹟似的恢復,但十天後,也就是該年的7月28日,巴赫仍因為嚴重高燒導致的二次中風而病逝,享壽65歲。隨後在萊比錫舉行葬禮


管風琴作品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巴赫最早是作為一位管風琴家而聞名,早期的管風琴曲常可看到前人的影響,隨著他創作的成熟,也逐漸奠定自己的樂風。

巴赫之管風琴音樂創作時間,主要分布在「前威瑪、威瑪及萊比錫後期」。

威瑪時期與更早的創作主要是職業的因素,而萊比錫後期則是源於巴哈興趣的轉變

三重奏鳴曲其實也存在其他樂器編制,巴赫的管風琴奏鳴曲(BWV 525-530)即是以此形式譜寫的風琴曲,在1727年-1730年間組合成套。這套作品以雙手的旋律為上聲部,腳踏板為低音聲部取代數字低音。六首曲子皆採用三樂章制,當中除了 BWV 530 全曲是專為這套作品所寫的,其餘作品的部分樂章多被認為擁有早期版本。雖然難以推定這些作品的實際創作年份,但能看出巴赫已從威瑪早期的複雜風格中蛻變,寫作出旋律互動更明快、和聲更為乾淨的協奏曲風格,卻不失演奏技巧的講究。此種配器之樂曲並不是巴哈的原創,巴赫以前便有許多法國管風琴師譜寫過類似作品

巴赫的自由形式管風琴曲(BWV 531-590),多是前奏、觸技、幻想曲與賦格的組合作品,這當中較為知名的作品通常被認為創作於威瑪時期,但綜觀而言這部分的樂曲的創作時間相當不一致。

而所有組合裡以「前奏曲與賦格」最常被提及。巴赫在德語區各邦遊歷的結果,便是其管風琴曲兼採了發展主題變奏和複音音樂的技巧,與北德對旋律裝飾和變形的手法,以及他在威瑪對義大利作曲家的研究,使得其更重視旋律的流暢性,與協奏曲的交奏風格。早期的作品較強調觸技色彩,反映了青年巴哈本身精湛的琴藝;隨著時序推進,巴赫對主題的構想更為圓熟,轉調及和聲法則更為大膽,聲部之間的對話常有協奏曲的性質

此區間的重要作品分類於下:

  • 前奏曲與賦格(BWV 532, 539, 541, 543, 545, 547, 548, 552)。BWV 548 又有「楔子」之名,因為其賦格主題逐漸擴寬音程
  • 幻想曲與賦格(BWV 537, 542),後者以幻想曲的豐富和聲與賦格的複雜織體聞名;其賦格主題取自荷蘭民謠
  • 觸技曲與賦格(BWV 538, 565)後者是此區間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全曲充滿著朝氣與激烈奔放的感情,結構也相當自由。《觸技曲、慢板與賦格》(BWV 564)是此區間作品中僅有的三樂章樂曲,形式及語法都試圖模擬協奏曲的風格,並展現了華麗的演奏效果
  • G大調幻想曲(BWV 572 )。完整豐富的踏板音色與宏觀的樂思,非常迷人。
  • 獨立的g小調賦格(BWV 578),以優美的主題和流暢的賦格為其特徵。
  • BWV 582 – 帕薩卡利亞與賦格(Passacaglia & Fugue)

 

其他形式的風琴曲,還有巴哈為數頗多的聖詠前奏曲(BWV 599-771)。

 

聖詠合唱(以下簡稱聖詠)源自德國本土,是16世紀初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為凝聚信眾所開創的一種教會音樂形式,後來才逐漸定製為四聲部合唱;由於聖詠最初是為了方便信徒記誦與歌唱,因此其旋律相對簡單。巴哈的聖詠創作大部份只是為前人所譜的旋律配上和聲;聖詠的主旋律雖然簡單,卻常被巴哈用作發想或組成複調音樂(聖詠前奏曲或聖詠清唱劇開頭的幻想合唱)的基底,也就是定旋律(cantus firmus)。

巴哈的聖詠多達400首以上,BWV 250-438 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散作;更多的是充斥在清唱劇、受難曲、神劇和經文歌裡,作為總結段落的基本元素之用。

 

聖詠前奏曲是基於四聲部聖詠主題而創作,主要有兩種形式:

1. 完全引用聖詠旋律,將之重複及變形,再以對位法組合。

2. 將聖詠開頭的動機展開為新的旋律,以其發展。

 

概觀而言,巴哈的聖詠前奏曲可分為以下幾部份:

  • 《管風琴小曲集》(Orgelbüchlein,BWV 599-644),在威瑪時期所作,巴哈給予它的標題是「幫助初級管風琴手,以各種方法展開聖詠的入門曲集」。BWV 599-634 用於禮儀年的各時期,BWV 635 以後則與教義、禱詞有關
  • 《許布勒聖詠曲》(Schübler-Choräle,BWV 645-650),約在1747年-1748年間出版,曲集名來自其發行人。除了 BWV 646 以外,其餘都是來自清唱劇片段的編曲
  • 《十八首聖詠曲》(BWV 651-668),其早期版本是在威瑪時期所作,於1740年代分次修訂
  • 摘自《鍵盤練習 III》,BWV 669-689,又名《德文風琴彌撒》,於1735年-1736年間創作,1739年出版。這個區間的作品其實是聖詠前奏與聖詠賦格的組合,而且是建構在以彌撒經文、儀式為主題的聖詠上,因而得名。完整的《鍵盤練習 III》還包含《前奏曲與賦格》(BWV 552) 和《二聲部曲》(BWV 802-805)
  • BWV 690 以後的作品較為雜散,絕大部份是威瑪時期或更早的作品,但創作年份難以推定。此區間最著名的作品是《卡農變奏曲:我自天上來》(BWV 769),則是在巴哈晚年創作及出版,是卡農形式的薈萃之作

巴赫的宏偉創作風範,不但是貝多芬口中的「大海」,觀看其創作內涵,確實在是與無垠大海更相符~他對後世音樂之影響無遠弗屆,其永無止息之創作靈感,無懈可擊之複音音樂手法,豐富多彩的和聲與多元的和聲與音樂語彙,創作出諸多萬古留芳之曠世巨作。

巴赫在創作方法上,經常運用一個主題,輔以各種不同之技法、曲式彈奏;技巧超神入化,精妙絕倫,並將主題輪流出現於各個不同的聲部,時用增值、減值、逆行與倒影之技巧,主旋律時而用右手,時而用左手演奏,不時的又換到腳鍵盤彈奏,巧妙的運用模仿、卡農、賦格、變奏…等各種曲式或手法,讓人讚嘆其對於各式音樂技法運用之成熟。

馬友友曾說:「巴赫如果出生在現代,一定可以去設計飛機😆 XD」

事實上,從他在音樂技法上的各種駕馭能力,我想他絕對可以勝任現代各項精密無比的工作。(XD)

樂曲解說:

J.S. Bach: BWV 572 – Fantasia in G Major 

 

樂曲解說:

J.S. Bach: BWV 582 – Passacaglia & Fugue

巴赫寫給管風琴的c小調帕薩卡利亞舞曲 BWV582, 是以腳鍵盤演奏的8小節頑固低音主題開場,接著在第9~168小節以此主題為基礎,連續發展出20次對位式瑰麗多變的變奏曲,再加上隨後的124小節的「賦格曲」,可說是帕薩卡利亞變奏曲的顛峰之作。

 

巴赫之Passacaglia手稿

巴赫之Passacaglia手稿

這首帕薩卡利亞舞曲之分組法,各家理論紛紜。

有一說可分成十四組:第一組為主題Theme,第二組包括第1和第2變奏,第三組含第3變奏,第四組為第4變 奏,第五組是第5變奏,第六組包含第6變奏、第7變奏與第8變奏,第七組為第9變奏,第八組則含第10變奏與第11變奏,第九組是第12變奏,第十組包括第13 變奏、第14變奏與第15變奏,第十一組為第16變奏,第十二組則第17變奏,第十 三組是第18變奏,第十四組包含了第19變奏與第20變奏。

而巴赫(BACH)姓氏拼法裡, 4 個德文字母在字母中排列順序(B = 2, A = 1, C = 3, H = 8)之總和,也恰好是 14 ( 2 + 1 + 3 + 8 ),這是音樂與數學之巧妙結合,也許只是湊巧,或是巴赫之刻意安排,已無從而知。但如此巧合,實在令人讚嘆巴赫音樂之精巧與細緻,大巧不工,真是無懈可擊!

 

什麼是帕薩卡利亞舞曲?(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帕薩卡利亞舞曲義大利語Passacaglia義大利語發音:[pasːaˈkaʎːa]),或譯作帕薩卡亞舞曲,是巴洛克時期晚期的一種曲式,起源於16世紀的西班牙,該字有『過道』的意思。

自十六世紀起,已漸漸發展出各種器樂樂曲的形式,帕薩卡利亞舞曲 (Passacaglia) 是其中一種。

那時常見樂曲的形式主要有:聖詠前奏曲與聖詠改編曲 (Choralbearbeitungen)、Variation und Ostinato,以頑固低音為骨架而寫作如,夏康舞曲 (Ciacona)、帕薩卡利亞舞曲 (Passacaglia) 等。也有較自由而即興式的曲式,例如:幻想曲 (Fantasie)、觸技曲(Toccata)、前奏曲 (Präludium),這些形式皆有些相似,卻又各具特色。或者以對位、 模仿手法寫作的,則有主題模仿 (Ricercar)、短歌 (Kanzone)、賦格 (Fuge)、Capriccio、Fugato...等。

另外也有 Alla breve、Pastoral、Aria、Rezitativo。也還有擷取自其他形式的,譬如三重奏鳴曲 (Triosonate)、協奏曲 (Konzert) ...等等,可說是百花齊放的年代。

帕薩卡利亞舞曲曲式常常被使用於嚴肅的樂段,且通常(但非總是)以持續低音三拍子寫成。

 


講到這裡,應該已經暈了吧😁

什麼是賦格?...你一定想知道 


賦格(Fuga)是一種用對位法風格來寫,由數個單獨聲部所組成的曲式。

「賦格」多以一個短旋律為基礎,此稱之為「主題」(Subject),也是穿梭整個樂曲中的精短樂句。

然後再由其他聲部以相同主題接續。

在主題上方五度下方四度出現的另一聲部模仿主題的樂句稱之為「答句」(Answer);

與主題的重要性與獨立性幾乎相等的情況稱為「對題」(Countersubject);


在各聲部主題或答題重疊,形成緊湊模仿的句子稱為「疊句」 (Stretto);



而各聲部中反覆出現之「動機」(Motive)。

這些皆由主題衍生而來。 


在每一個樂段中,主題於各聲部至少出現一次,此樂段就叫 「呈示部」(Exposition);

賦格曲中一個樂段如果不包含主題的陳述,則稱之為「插入句」(Episode),其作用為過渡或轉移。

一首賦格曲外觀結構是呈示部與插入句輪流出現,作品中可以有 三、四個呈示部,呈示部再由插入句分開,通常以一段「尾聲」(Coda)為結束。

一般賦格通常分為三部份:

第一部份:(通常稱之為呈示部)

主題在主、屬 調上,做出主題與答句的模仿,且主題會在各聲部皆出現一次。


第二部份:(也稱為發展部)主題以不同調性/不同手法(對位/增值/減值)呈現。


第三部份:(也稱為結束部)

主題常以疊句呈現。

而巴赫的賦格中 最大特色是疊句的作法,一般出現在第二部份,有時甚至在第一部份。

最後會有 「尾聲」出現,作為全曲之結束。

 

讓仁斌老師先來KUSO一下,我們一起聽聽 Lady GAGA的名曲《Bad Romance》以及非常有趣的賦格改編版:

 

《Bad Romance》賦格改編版:


影片欣賞

THE PASSACAGLIA OF BACH ON THE SILBERMANN ORGAN IN RÖTHA – XAVER VARNUS

 

雷史畢基 管弦樂改編版

Bach (Transcr. Respighi): Passacaglia & Fugue in C Minor


跨時代的 Passacaglia – Max Reger

 

誰是Max Reger?

 

給有興趣朋友們繼續觀賞(德文影片)


Part.2 聖桑與他的管風琴音樂

聖桑

卡米爾.聖桑(Camille Saint-Saens,1835 ∼1921)出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巴黎,當時作曲家與音樂蕭邦、李斯特、白遼士皆曾活躍於此;文學家波特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巴爾札克(Honore de Balzac, 1799-1850)、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1802-1870)與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 1824-1895)父子等名家皆前後薈萃於這充滿藝術氣息的迷人城市。聖桑在這樣藝文起飛的環境下誕生。

 

1835年的巴黎地圖:


1835年 巴黎協和廣場一景


1835年 凡多姆廣場一景(蕭邦曾居住於此)


繼莫札特之後的神童

我們常說的神童:「 一歲會走、二歲拿筆、三歲寫文、四歲作詩」(閩南語)如果套用在聖桑身上,簡直是再適合不過了

聖桑是位神童,2歲時在姨媽的啟蒙下開始學習鋼琴,不僅能夠準確的識譜,更對音樂有驚人的理解力;年僅3歲半就創作了個人第一首小曲,這首創作至今仍被保存在法國的國家圖書館中。

聖桑曾於巴黎各教堂中以演奏管風琴為生。1857年,他更取代了 Lefébure-Wely 這位傑出管風琴師的地位,於 Église de la Madeleine 任職二十年,他以每週音樂即興演奏吸引了無數巴黎大眾,1866年李斯特更稱聖桑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管風琴家。

聖桑演奏管風琴照片(1905-1910)

 

Église de la Madeleine 大教堂外貌

 

Église de la Madeleine 教堂內部

 

 

 

延伸閱讀

 

 

法國另一重要作曲家佛瑞於Église de la Madeleine 司琴之演奏姿態:

Fauré à l’orgue de l’Eglise de la Madeleine (Revue Musica 1905)

 

Église de la Madeleine歷任管風琴演奏家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聖桑多才多藝,早年曾涉獵地質學、考古學、植物學及昆蟲學,他亦是一位數學專家。

除了作曲、演奏及撰寫音樂評論外,他還與歐洲知名的科學家進行討論,以及撰寫關於聲學、巫術科學、羅馬劇院裝修及古老樂器的學術文章。

聖桑亦是法國天文學會的成員;他舉辦關於海市蜃樓的講座,又懂得按自己的要求製作望遠鏡,以及按如日食般的天文現象來計劃演奏會。

1870年,聖桑參與了國家防衛軍,並參加了普法戰爭。1871年普法戰爭後,為激勵法國作曲家的創作與發揚法國新音樂精神,而創立國家音樂協會(National Society of Music)。聖桑以組織主席身分,公開首演社團成員的作品,包括佛瑞、法朗克、拉羅及他本人的作品,逐漸地他成為塑造法國音樂將來的重要人物。

提攜後輩的不遺餘力,對當代法國音樂發展有著影響卓著的貢獻。

在聖桑86年的生命歷程中所創作的作品類型、數量皆眾多,他還是第一位寫作電影配樂的著名作曲家,1908年他為電影《暗殺吉斯大公》配樂。除了兩次羅馬大獎的失利,在作曲和演奏的事業上可謂相當順遂。

聖桑表示自己作曲就像蘋果樹結果般的自然,一生共創作了五首交響曲,四首管弦音詩、十三部歌劇、五首鋼琴、兩首大提琴和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許多的鋼琴、聲樂、室內樂曲等。

 

樂曲解說:

Saint-Saëns – Fantasie No.1 in E flat major (Mitchell Miller, organ)

 

Saint-Saëns – Fantasie No.1 in E flat major


Saint-Saëns – Fantasie No.2


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

獻給李斯特

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可說是聖桑最廣為人知的交響作品,也是晚年集身作曲與演奏之大成。本曲獻給作曲家好友李斯特,雖然李斯特於當年(1886年)逝世,但樂曲構思過程兩人皆保持有交流互動。李斯特意知道聖桑將此曲題獻給自己,但因身體因素無法參與出席英國首演;首演於五月完成之後,李斯特於7月逝世,聖桑更在樂譜上註明「紀念李斯特」(A la mémoire de Franz Liszt)

 

循環曲式

聖桑利用循環曲式寫成此交響曲:本交響曲共分兩個樂章,而每一個樂章又可再分成兩個部分,因此我們也將此曲視為標準的古典交響曲的四樂章曲式,甚至許多唱片錄音也將此「兩樂章各兩部分」之段落,直接分為四軌~六軌,方便聽眾挑選欣賞。

卡拉揚1982年指揮柏林愛樂版,將此交響曲非為四段:1a、1b 與 2a、2b:

 

但若以1961年奧曼第指揮費城管弦樂團版本為例,就將本交響曲細分為六段,每個重要的速度轉換皆分軌方便欣賞:


首演資訊

樂曲完成於1886年,獻給好友作曲家李斯特。

首演於同年5月19日,英國倫敦 St. James Hall,由聖桑本人擔任指揮家,指揮皇家愛樂樂團(Royal Philharmonic Society)

聖桑指揮照

 

加入管風琴 恢宏雋永

聖桑本身也是琴藝超群的管風琴家,他人生進入成熟圓融階段創作此曲,更完美呈現管風琴氣勢恢弘、與管弦樂團融合的華麗多彩的音色。尤其第二樂章美極了,或許成為聖桑紀念與詮釋好友李斯特一生的墓誌銘,優美與超凡入聖之氛圍,非常值得一聽。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