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大人音樂欣賞特別課 – 古典音樂之美
All about classic music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蹦藝術林仁斌老師簡介
長笛演奏家.音樂欣賞名家.專業導聆人 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與音樂講座導聆人林仁斌老師長期獲邀於各單位演講音樂欣賞講座,例如:華泰王子大飯店、NSO校園Live講座與音樂會導聆、長榮交響樂團音樂會導聆、苗北藝文中心、大人社團、雅痞書局、Sony數位教室、中華民國監察院、信義學堂等,年演講場次均超過百場。 林仁斌多年來除以長短笛演奏、室內樂及樂團指揮活躍於國內外音樂會,也以音樂文字與攝影活躍於國內外藝文圈,撰寫文章並拍攝訪問音樂家無數,作品見於國內外音樂家演出海報、影片、部落格與雜誌,其豐富音樂與攝影資料,可見於【蹦藝術|BONART】網站(https://bonart.com.tw)
音樂欣賞.全民新運動
大人社團的多樣化音樂欣賞課程
超人氣林仁斌老師開設課程從古典音樂大師名家、名曲系列、交響曲賞析與歌劇名作欣賞、音樂與文學、電影中的古典音樂到韓劇配樂成功方程式等,每項主題接能深入淺出,幽默豐富,題材廣泛,帶領所有喜愛音樂的大人社員們細細品味音樂之美❤️
蹦藝術Podcast.每週一更新
欣賞平台一鍵通: https://linktr.ee/bonart
主持人:林仁斌 旅法音樂家,樂團指揮、知名音樂導聆人。 【蹦藝術】從網站跨足Podcast播客節目🎙。 專注於音樂,以輕鬆舒適、深入淺出解說故事與知識,以聲音陪伴,用耳朵閱讀;不講古、不八卦。透過優質團隊的製作:一個作曲家、一首好作品、一個好主題,甚至一篇好文章,與您分享所有古典音樂的大小事~輕鬆徜徉在音樂藝術領域。 📱搜尋:蹦藝術 Facebook | Instagram | Apple | Spotify | Youtube | Telegram | Instagram
您心中的古典音樂是什麼模樣?
像這樣?
像這樣?
還是像這樣?
還是要像這樣?
也能像這樣~
在文字的盡頭.音樂開始了
古典音樂是超過四百年的藝術洪流.許多藝術家心血結晶
先來段人物秀:這些音樂家,你認識多少位?
.
..
…
公佈答案
從左到右分別是:
第一列:韋瓦第、巴赫、韓德爾、莫札特、貝多芬
第二列:羅西尼、孟德爾頌、蕭邦、華格納、威爾第
第三列:小約翰·史特勞斯、布拉姆斯、喬治·比才、柴可夫斯基、德弗札克;
第四列:葛利格、艾爾加、拉赫曼尼諾夫、蓋希文、哈查都量
什麼是古典音樂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古典音樂的起源是教會的禮儀音樂及古希臘時期的研究,當然也有許多是出自世俗音樂。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塞諾斯(Aristoxenus)及畢達哥拉斯就已經有關於音樂的研究。古希臘的奧洛斯管及里拉琴也漸漸發展為現代的樂器。但早期當時留下來的音樂非常少,大部份都是古希臘的音樂。
若依年代來區分,古典音樂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年份僅供參考):
中世紀音樂 | 大約500年–1400年 |
文藝復興音樂 | 大約1400年–1600年 |
共曉時期(Common practice period)
巴洛克音樂 | 大約1600年–1750年 |
古典主義音樂 | 大約1750年–1820年 |
浪漫主義音樂 | 大約1780年–1910年 |
印象主義音樂 | 大約1890年–1925年 |
表現主義音樂 | 大約1908年–1950年 |
現代主義音樂 | 大約1890年–1975年 |
後現代音樂 | 大約1930年至今 |
當代古典音樂 | 大約1945年至今 |
- 早期古典音樂時期:包括中世紀音樂(500–1400),文藝復興音樂(1400–1600)和巴洛克音樂(1600–1750)。
- 共曉時期(Common practice period):包括巴洛克音樂(1600–1750),古典主義音樂(1750–1830)和浪漫主義音樂(1800–1910)。
- 現代音樂及當代音樂時期:包括現代主義音樂(1890–1930),印象主義音樂(1875或1890–1925),新古典主義音樂(1920–1950),極端現代音樂(1930至今),後現代音樂(1930至今),實驗音樂(1950至今)和當代音樂(1975至今)。
一起認識古典音樂歷史短片
7分鐘護一生
不是啦~是7分鐘通曉古典音樂史😘
複音創作技法極致
巴赫生平簡介:
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貝多芬
德文裡,「巴赫」(Bach)是小溪之意,據說當年貝多芬第一次見到巴赫作品,說出了這句話,也一語道盡他對巴赫音樂之讚嘆。
生平簡介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巴赫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艾森納赫(位於今德國圖林根邦)的一個音樂世家,自幼即接受音樂教育。父母亡故後,巴赫遷至奧德洛夫由長兄扶養,生活清苦,15歲時即前往呂訥堡修習學業並自立更生。畢業後巴哈先後在阿恩施塔特和慕豪森擔任管風琴師(1703年-1708年),往後歷任威瑪(1708年-1717年)與柯登(1717年-1723年)的宮廷樂長,以及萊比錫的教堂音樂總監(1723年-1750年)。 巴赫終生自學作曲不輟,舉凡前人至晚輩的作品,無不研究。他一生極多產,其作品以品質俱佳著稱,除了歌劇,幾乎涉獵了當時所有的曲種,包含清唱劇、受難曲、神劇、經文歌、彌撒曲、聖詠、各種樂器的獨奏曲、組曲、室內樂及協奏曲等等。儘管巴哈沒有開創新風格,但他的創作廣納了德、義、法等國的音樂手法,並以嫻熟的複音技巧呈現,展現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與深奧的思想。 雖然莫札特、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對巴哈推崇備至,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孟德爾頌於1829年在柏林改編並指揮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才使樂壇正視巴赫音樂的價值;浪漫早期以降的作曲家也多受巴赫影響。此後數代音樂家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研究、整理和推廣,巴赫的音樂也逐漸恢復了崇高的地位。
J.S. Bach: BWV 565 -Toccata & Fugue in D Minor
影響深遠
《歌劇魅影》電影版 序曲
歌劇魅影 序曲 鋼琴樂譜版
《阿瑪迪斯》莫札特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阿瑪迪斯》(英語:Amadeus,中國大陸、香港譯《莫扎特傳》)是美國導演米洛斯·福曼於1984年所執導的電影,編劇是英國劇作家彼得·謝弗爵士,改編自謝弗於1979年的舞台劇《Amadeus》。描述音樂神童沃爾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傳奇的一生。
《阿瑪迪斯》於1985年獲得奧斯卡獎八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998年,美國電影學會將本片列為AFI百年百大電影中的第53位。
電影趣味演繹 莫札特《魔笛》夜后詠嘆調: ‹復仇的怒火在我心中燃燒› 由來
永遠的愛人:貝多芬的情書
《月光》鋼琴奏鳴曲場景
Immortal Beloved Moonlight Sonata Scene
電影中,貝多芬在茱麗亞家中,打開新琴的琴蓋,耳朶貼近鋼琴未掀的面板,閉上眼睛全心感受聲波的振動,手指間流瀉出來的美妙音樂,正是《月光》奏鳴曲的第一樂章。
《永遠的愛人》動人精選:
「….有人快樂,有人哀傷,等待命運之神是否垂聽,我只願與你生活在一起,否則寧可不活….我心裡只有你,永遠的愛人….。」
「是你把我從耳聾的危機傍邊解救出來,我將證明我不會讓你失望,我會加倍勤奮地創作」。
「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另外一個自己…我心中裝滿和你說不完的話…不論我在那裡,我腦海裡都是你的倩影。
如果不能跟你在一起,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對你的思念奔向你,有時是快樂的,隨後是悲哀的,問蒼天命運,問它是否還有接受我們願望的一天…永遠無人再能佔有我的心。…
「為何人們相愛時要分離呢?你的愛使我同時成為最幸福和最苦惱的人…多少熱烈的憧憬,多少滿眶的熱淚…永遠屬於妳,永遠屬於我,永遠屬於我們。」
—貝多芬
浪漫時期的著名音樂家
《琴戀克拉拉》舒曼‧克拉拉與布拉姆斯
正如《琴戀克拉拉》(Geliebte Clara /Beloved Clara)片名所述,這部電影描述了作曲家的愛情,還是十九世紀樂壇佳偶舒曼與妻子克拉拉,與布拉姆斯的「三角戀情」。
布拉姆斯與克拉拉及舒曼的關係是音樂史上最撲朔迷離的謎團之一,他們是否互相愛戀不得而知,但從會毀掉相互間的書信一事,或許可一窺其中之端倪。
才華傲世的舒曼,24歲創辦音樂雜誌,身為主筆,文筆犀利又帶著幻想風格;身為作曲家,他創作出一首又一首浪漫時期代表作品
舒曼自17歲起即有鋼琴協奏曲的創作,如《f小調鋼琴協奏曲》(1827)與《e小調鋼琴協奏曲》(1827)等,但是直到完成《a小調鋼琴協奏曲》前,他並沒有真正完成完整之鋼琴協奏曲;有些僅存一部分草稿,也有僅完成鋼琴獨奏的部份而缺乏樂團之樂譜。
與克拉拉順利結婚之後,舒曼曾在1840年 11月 的日記中寫下:「我想創作一首鋼琴協奏曲和一首交響曲。」「我已經創作了夠多的歌曲了(超過一百首),但我卻是這麼難以從它們脫離。」
這一年其實就是舒曼終於順利擺脫與克拉拉父親之法律訴訟,終於與愛妻結為連理的一年,這美好的年份~1840年,後來被人們稱為舒曼的「歌曲之年」:舒曼全部藝術歌曲的一大半(並且是最好的一部分)幾乎都是在這年完成。
協奏曲 隱藏愛情密碼
舒曼協奏曲開場樂段,樂團強奏後鋼琴旋即進入,是駕馭樂曲相當困難的開場四小節。
純如白雪、亮若晶鑽
舒曼曾以「純如白雪、亮若晶鑽」形容布拉姆斯,足見這位小他23歲的年輕音樂家在舒曼眼中,是散發著耀眼無比的藝術才華的後起之秀。
前因.1850年
1850年時,17歲的布拉姆斯曾將自己的作品送到舒曼住處,想得到知名的舒曼的評論與教導。然而,他所得到的反應並不如預期:送過去的作品有的被退回,或甚至直接被忽視。
終於.1853年
1853年時,布拉姆斯因認識姚阿幸,再次得到姚阿幸建議,強烈建議布拉姆斯到杜塞道夫親自造訪舒曼夫妻,並幫他寫了推薦函。也許這次他身上帶了姚阿幸的推薦信,舒曼知道後很歡迎他:1853年9月30日,布拉姆斯到杜塞道夫造訪舒曼夫妻。
據說當天夫妻倆不在,因此布拉姆斯等到次日,也就是10月1日,才終於見到這對知名夫妻音樂家。
當年,布拉姆斯20歲,舒曼43歲,克拉拉34歲。
布拉姆斯這次也帶著作品登門造訪,希望能獲得舒曼的建議…。
演奏後,布拉姆斯的音樂才華當場令舒曼驚為天人,立刻請來克拉拉一同聆聽。由於十分欣賞布拉姆斯,舒曼決定留他住下…。
電影《琴戀克拉拉》劇照
在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的傳記中,女兒尤金妮‧舒曼(Eugenie Schumann) 曾對於她父親和布拉姆斯首次相見的過程中做了一番描述:
「1853 年某天的中午,有位英俊且留著金色長髮的年輕人帶著自己的作品登門造訪我父親,才彈了數小節後,父親馬上打斷年輕人的彈奏並說道:「請等一下,我必須叫我的妻子來。」
等到中餐時,夫妻倆ㄧ再興奮地談論這位有天份的拜訪者,他的名字是布拉姆斯。
1869年,他創作了《匈牙利舞曲》(德語:Ungarische Tänze,英語:Hungarian Dances),這是一系列共21首主要以匈牙利主題為基礎的的歡快舞曲,包含了他所採集之快慢匈牙利舞曲、民歌、與旋律所譜寫成,每一首的長度大約為1-4分鐘。《匈牙利舞曲》是布拉姆斯最暢銷與長期最受歡迎的作品,也是他所獲得收入最高之音樂作品。(不過其實全集裡只有第 1、3、10 號是布拉姆斯親自作曲,其餘均為民謠改寫而成)
第一號《匈牙利舞曲》:
第五號《匈牙利舞曲》:
留聲機錄音先驅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889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的代表西奧·旺格曼來到維也納,與布拉姆斯合作錄製了一張試驗性的LP錄音。布拉姆斯在鋼琴上演奏了一小段他的第一首匈牙利舞曲。儘管錄音開頭的語音簡介清晰可辨,音樂本身卻被噪音淹沒。史丹福大學曾試圖改進過錄音質量。這是最早的一張知名作曲家本人的錄音。
鋼琴詩人.蕭邦
「鋼琴詩人」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1810-1849)一生創作之作品,多以鋼琴曲為主,並且在鋼琴技巧演進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故得名「鋼琴詩人」。
照片為1849年,蕭邦於人世間最後一張照片:
蕭邦在鋼琴樂曲中有著多樣性的創作能力,並對於許多曲式的創作,有著劃時代的創新突破與重要地位。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蕭邦的母親是波蘭人,父親尼古拉·蕭邦(1771年—1844年)是波蘭籍法國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從父輩繼承下來的葡萄園,1787年移居波蘭並加入波蘭籍,參加過 1792年的俄波戰爭和 1794年的科希丘什科起義。蕭邦的父親也得到了在中學教授法語的工作。一家人於 1810年搬到華沙。
蕭邦在波蘭被視為神童,1816年 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相繼由他的姐姐和母親教授鋼琴演奏技巧。蕭邦 7歲便能作曲,與莫札特相同,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他的第一首作品 B大調和 g小調波蘭舞曲創作於 1817年(7歲),在華沙他被獲譽為「莫札特的繼承人」、「莫札特第二」。
練習曲 op.10 No.3《離別曲》
練習曲 op.10 No.12《革命》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簡說
第二樂章標題為「浪漫曲」(Romance),形式為「二段體型式」(Binary form),也是 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 (Romanticism period) 鋼琴獨奏曲大多採用或作為擴充之曲式。
在蕭邦於 1830年 6月所寫的信件中,曾提到他對第二樂章之感受:「…這首 E大調的慢板樂章具有浪漫、寧靜、有點憂鬱的情緒在其中,好像正在凝視著某一處般,咀嚼許多幸福的回憶;有點像在春天的夜色中,沐浴在月光下的冥想與沉思……這正是弦樂加上弱音器的最好時機。 」
而樂團前奏結束後,獨奏鋼琴之寫作方式,蕭邦就以類似「夜曲」的主旋律+分解和弦,創作出他心中「在春天的夜色中,沐浴在月光下的冥想與沉思」的鮮明感受。
延伸閱讀
【BON音樂】2005年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大滿貫 – 波蘭鋼琴家 布雷查茲 Rafał Blechacz
曾經輝煌.閹人歌手
《絕代艷姬》:Farinelli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法里內利(義大利語:Farinelli)(1705年1月24日-1782年9月16日),原名卡洛爾·瑪利亞·布羅斯基(Carlo Maria Broschi),為十八世紀義大利著名閹伶。
生長於那不勒斯,唱假女高音,號稱「女神的顫音」。 先從尼古拉·波爾波拉學唱,後拜Bernachi為師。 1733年在倫敦演唱,被譽為「一個上帝、一個法里內利」(One God, One Farnelli),其生平事跡被拍成電影《魅影魔聲》(Farinelli ,臺灣譯《絕代艷姬》),以片中原聲唱碟並電子合成的方式以男女藝術歌唱家融合模擬出這種現代人難以唱出的獨特歌聲。
1712年,法里內利的哥哥里卡多·布羅斯基進入聖雷多聖母堂音樂學院(那不勒斯音樂學院前身之一)學習作曲。作為童聲就天賦難掩的法里內利被引薦給那不勒斯最著名的聲樂老師,巴洛克作曲家尼古拉·波爾波拉。波爾波拉的弟子包括眾多著名閹伶(Felice Salimbeni, Gaetano Majorano)和女歌唱家(Regina Mingotti, Vittoria Tesi)。
1717年,法里內利的父親年僅36歲突然離世。也許是因為失去了家庭經濟來源的保障,法里內利被閹割,以保存完美的嗓音。此決定通常被認為是由他的哥哥所作(通俗演義中甚至被描繪為他的哥哥親手執行)。即使在當時,手術也需要一個掩人耳目的理由——此處歸咎為一次墜馬事故。
電影預告片
韓德爾歌劇《Rinaldo》裡知名詠嘆調
Handel «Rinaldo» – “Lascia ch’io pianga”(讓我哭泣)
次女高音 Joyce Didonado 演唱版本
Handel «Rinaldo» – “Lascia ch’io pianga”(讓我哭泣)
真實歷史上「閹人歌手」
亞歷山德羅·莫雷斯基(Alessandro Moreschi (1858-1922))為19世紀末的義大利閹伶歌手,他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留下錄音的的閹伶歌手。
莫雷斯基錄音:The Last Castrato: “Crucifixus”
電影《香奈兒秘密情史》
劇情簡介 劇情開始,香奈兒已是法國時尚界獲得巨大成功的法國時裝設計師,在1913年《春之祭》的演出現場,她非常欣賞斯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天賦,留下深刻印象;演出過去的7年之後,她大方邀請走投無路的史特拉汶斯基一家居住到她的別墅,在一天天的相處中,兩人爆發了炙熱的愛情。這場愛情也間接催生「香奈兒5號」(NO.5)經典香水(1921年)。 史特拉汶斯基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俄國作曲家,他為俄羅斯芭蕾舞團創作的前兩齣舞劇《火鳥》與《彼得洛希卡》均獲得高度歡迎,也慢慢促升他心中對於「原始主義」音樂的追求,1913年萬眾期待下他創作完成的第三部芭蕾《春之祭》,卻在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劇院中首演時卻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演出以失敗告終。 七年後(1920年),他和他的妻子因俄國革命而從瑞士逃往巴黎,被香奈兒所接納。在與香奈兒接觸中兩人逐漸產生愛的火花,這段愛情使他再度創作的《春之祭》成為音樂史上的經典。
首演之夜在場的香奈兒(Gabrielle “Coco” Chanel)被史特拉汶斯基原始主義音樂風格吸引,之後也與俄羅斯巴蕾舞團一群藝術家結為好友。
照片:Igor Strawiński, Siergiej Diagilew, Leon Bakst 與 Coco Chanel. 1915年攝
1920年史特拉汶斯基新芭蕾劇作《普欽奈拉》5月15日在巴黎首演之後,全家亦因俄國革命政局不穩,於同年6月8日搬離瑞士至巴黎,經濟狀況不佳的史特拉汶斯基希望在巴黎找負擔得起的住處。 香奈兒知道史特拉汶斯基一家經濟上的困境,開口邀請他們一家住在她位在巴黎市郊的別墅,直到他們找到合適的住處為止。 接下來進入了本片主軸:香奈兒與史特拉汶斯基於1920年代的一段感情。 這期間的感情迸發的年代,更讓香奈兒找到法裔俄籍的天才調香師Ernest Beaux,開發出史上最經典香水《香奈兒五號》(1921)。 後來也是香奈兒努力促成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的第二次正式演出(1920年12月): 香奈兒私人資助龐大金額給迪亞吉列夫,贊助金額據說達三十萬法郎,讓俄羅斯芭蕾舞團在經濟無虞之下能夠再次演出《春之祭》; 她自己更擔任服裝設計,這種種助力讓史特拉汶斯《春之祭》終能扭轉前局,重獲世人肯定之關鍵力量。
電影《香奈兒秘密情史》針對1913年《春之祭》首演之高度還原
作曲家 Gabriel Yared 為本部電影譜寫的優美配樂
延伸閱讀
影視配樂大舉進佔「2021古典樂曲名人堂」
電影配樂也瘋狂
約翰威廉斯也登上金廳指揮維也納愛樂啦❤️
電影《星際大戰》主題
<帝國進行曲>
電影《哈利波特》<嘿美>主題
歌劇.美好世界
威爾第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威爾第的第一部歌劇《博尼法喬伯爵貝爾托》於1839年10月在米蘭史卡拉歌劇院上演,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並且受到當時擔任劇院主要女高音演員的斯特雷波尼(Strepponi)的青睞;但隔年1840年是威爾第人生中非常悲慘的一年:威爾第的愛妻和兩位幼小的兒女相繼病逝,這使他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
因為與史卡拉歌劇院合約尚未約束,劇院經理(Merelli)仍然要威爾第繼續創作。
傷心的他還得勉為其難繼續為劇院創作了第二部歌劇作品:喜歌劇《一日之王》(Un giorno di regno)。
這第二部歌劇《一日之王》在米蘭史卡拉歌首演時被觀衆發出噓聲,演出失敗。家庭工作都深深受傷的威爾第,非常消沈,發誓不再作曲。
但那個逼著他寫喜劇的史卡拉歌劇院經理(Merelli)此時將一卷厚厚的歌劇劇本硬塞給了威爾第,是劇作家索萊拉 (Temistocle Solera)根據聖經故事以及結合 Anicet-Bourgeois 與 Francis Cornu 等人之戲劇作品之全新創作 – 《Nabucodonosor》;
威爾第很不情願地把腳本帶回家,返家後往桌上一扔,偶爾看見打開的一頁劇本寫著「飛吧,我的思緒乘著金色的翅膀」詩句,被吸引的他徹夜閱讀,被腳本中激動人心的情節和詞句所吸引,愛上了這個劇本,徹夜長考後他第二天就主動去找經理,答應譜寫這部作品,這就是他的成名之作《納布果》!
《納布果》劇中藉古喩今的愛國思想激動著每一個觀眾,當觀眾們步出歌劇院時,大都已學會了歌劇裡這段被異國侵略者俘虜的希伯來人的思鄉合唱:〈飛吧,我的思緒乘著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這首合唱曲至今仍是義大利最知名流行的愛國歌曲之一。
普契尼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永恆傳唱.經典詠嘆調
普契尼的作曲風格受到威爾第影響極大,在他聽過威爾第《阿依達》後,更是立定了成為歌劇作曲家的志向。
雖然其音樂題材不及威爾第深刻,但普契尼卻總能以獨特的、更為細膩的手法來傳達音樂中悲劇的成分。
《波希米亞人》、《托斯卡》及《蝴蝶夫人》可說是普契尼早期的三部傑作,而其中《波希米亞人》的旋律最為豐富,音樂的戲劇張力最強。歌劇第一幕中的兩首詠嘆調〈你那冰冷的小手〉和〈我的名字叫咪咪〉最為著名,音樂柔美動聽,經常於音樂會中被聲樂家選定作為獨唱與對唱曲目演出。
<妳那好冷的小手>
Che gelida manina – Luciano Pavarotti
〈我的名字叫咪咪〉
La Bohème – Si mi chiamano Mimi – Mirella Freni
〈可愛的姑娘〉
O soave fanciulla – Mirella Freni and Luciano Pavarotti
最後遺作:杜蘭朵公主
讚嘆阿湯哥,拍出這麼棒的電影作品🌹
更多美好的音樂.等待我們一同發現.體驗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