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北講堂】2021下半年系列(二)精緻和諧最古典─海頓、莫札特與貝多芬
About Classical Period in Classical Music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苗北藝術學苑2021苗北講堂(全系列)

音樂故事+音樂歷史=絕佳精彩內容

(二)精緻和諧最古典─海頓、莫札特與貝多芬

音樂的18世紀古典時期,歐洲人文薈萃的奧地利陸續活躍被譽為「維也納三傑」的三位重要音樂家:海頓、莫札特與貝多芬。他們雖來自不同家庭,但卻在音樂上一脈相承,為您整理「維也納三傑」三位偉大音樂家脈絡,透過故事進入音樂,架構出音樂史上最為精彩的交響曲、弦樂四重奏、歌劇與器樂作品的首次巔峰年代。

 

主講:林仁斌老師(蹦藝術執行長)


國內知名演奏、指揮、撰文、演講與音樂攝影之全方位音樂家
旅法知名音樂家林仁斌自2001年自巴黎師範音樂院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 學成返國後,以長、短笛演奏、室內樂及樂團指揮活躍於國際音樂節與國內外音樂廳;演奏專輯出版有《夜間咖啡館》、《妳的我的》、《華麗聚焦-雙長笛與鋼琴的歌劇院之夜》、《華麗聚焦II-卡門》(林仁斌&周欣穎)《動物狂歡節》….等。

現為音樂藝文網站「蹦藝術|BONART」執行長與古典音樂Podcast節目《蹦藝術》主持人。多年來撰文拍攝訪問音樂家,更以文字與攝影見長,每年演講場次超過百場;為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與國家兩廳院、苗北藝文中心、天下遠見集團平台等各單位邀約之導聆與撰稿人,更是公認的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

維也納三傑

「維也納三傑」的三位重要音樂家:海頓、莫札特與貝多芬(引自教育部)
「維也納三傑」的三位重要音樂家:海頓、莫札特與貝多芬(引自教育部)

 

交響樂與弦樂四重奏之父- 海頓的音樂與生平

作曲家海頓(Thomas Hardy 繪)

 

被莫札特稱為「海頓爸爸」(Papa Haydn, 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在音樂史上是位有名的音樂家。

今年2021年,海頓289歲,明年就是290的重要年份啦~曾有人說他的音樂無聊,也有人說他的音樂非常有趣,但究竟是無聊還是不無聊?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下去~

 

正面思考.積極人生.勤奮不懈

早年海頓在擔任車匠父親的表親,也擔任音樂老師的 約翰.馬提亞斯.法蘭克(Johann Mathias Franck)鼓勵之下,六歲離開故鄉學習音樂,年輕時的海頓曾因傑出嗓音度過順遂的早年歲月;變聲之後被迫離開合唱團開展了另一段艱苦人生歷程。

海頓曾寫下:「我之所以會有今日的成就,完全是形勢所趨…」。

人生中也曾有八年左右的時間衣食幾乎無以為繼,後來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學習作曲與提琴演奏,終於在1758年爭取到第一份長期的音樂職位(年薪200金幣)。

1761年,海頓29歲時受聘擔任匈牙利艾斯特哈吉家族擔任 保羅.安東.艾斯特哈吉 親王的副樂長,從此展開他在艾斯特哈吉家族將近30年的工作。

 

隨遇而安.盡展所長.歷史留名

認真工作的海頓深受所有同袍的愛戴沒想到才過一年,這位喜愛音樂也賞識海頓的保羅.安東親王不幸過世,繼任的尼可勞斯親王由於喜愛豪奢,歷史上也被人稱為「豪華親王」。好消息是他同樣非常賞識海頓。

到了1765年,海頓與他的繕稿員 約瑟夫.艾斯勒(Joseph Elssler)    整理過去15年來的作品目錄時,已累積了30首交響曲、18首弦樂四重奏、18首弦樂三重奏、大量的嬉遊曲(Divertimento)、許多的室內外輕音樂與隨興之作,從這裡可以看出海頓的創作力十分驚人:

而他隨遇而安的心境,隨著工作所需所創作的各種弦樂重奏音樂,更在音樂樂趣與曲式之中屢有新創意,在未來逐漸發展成 高度成熟的弦樂四重奏的音樂,是弦樂四重奏最重要的發揚者,更讓他被譽為「弦樂四重奏之父」。

在1766年樂團的老樂長:葛雷果.威納Gregor Werner去世後,海頓升任正職為樂長。

他的年薪終於來到400金幣,顆顆~

話說海頓的國籍,在我們現代來說,可能都會直接說是「奧」國(奧地利)

原文名 Franz Joseph Haydn
出生 1732年3月31日

 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羅勞 

逝世 1809年5月31日(77歲)

 奧地利帝國維也納

國籍 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若真的考究起來,海頓1732年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和匈牙利邊境的一個小村莊羅勞。1732年的奧地利大公國是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的邦國之一,更是 哈布斯堡君主國 的權力核心,屬於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我們一般簡稱「神聖羅馬帝國」,其年代是從1512年到1806年,當時因帝國德意志民族意識抬頭而定名,而奧地利大公國以維也納為中心,涵蓋了整個維也納盆地的區域。

海頓侍奉的艾斯特哈吉家族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自從中世紀以來是匈牙利裡著名的財閥世家,土地無數、財富傲人。

自17世紀起,艾斯特哈吉家族在哈布斯堡王朝和後來的奧匈帝國統治下擁有大片土地。他們一直對哈布斯堡家族保持忠誠的效忠態度,並於1626年獲封伯爵。

1712年,該家族的支系(Fürst)家族榮獲進封侯爵。因此數世紀以來一直是匈牙利最具影響力、最富有的貴族之一。

接下來,讓我們先欣賞一首海頓可愛的鋼琴奏鳴曲樂章。

寫作於1767年的D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Finale, Allegro Assai,終曲.甚快的快板。

這首曲目創作的年代,剛好就是他已經正式成為宮廷樂長之後,我們可聽見海頓幽默而炫技的鍵盤寫作技巧。

讓我們回來繼續聊聊海頓吧~

他的宮廷樂長的工作包含訓練歌者、為親王作曲、保養樂器…等等,在他自己留下的文字裡,海頓以自己的作品經常被演出為樂,並表示:「殿下始終很滿意我的作品…」。

由於海頓每天都要請示親王每日需要演奏的音樂與時刻,他為親王創作的最早期三首交響曲(第6-8號)中,可以發現一個極有趣的現象:第六號D大調交響曲「清晨」(Le Matin)、第七號交響曲「中午」(Le Midi)、與第八號的G大調「傍晚」(Le Soir),這三首標題皆由親王所取,更是有趣地反應了曲子的演奏時間。

而這些早期的交響曲都承襲著海頓研究自巴洛克大協奏曲風格的手法,給予小提琴以及大提琴相當多的發揮空間。

管樂部份,長笛、雙簧管與法國號,也都有精彩發揮,海頓在艾斯特哈吉家族的工作直到1790年尼古勞斯親王去世,但可惜的是接下來繼承人沒有絲毫的音樂品味,因此解散了宮廷樂團並讓海頓退休為止。

至此,海頓結束了他擔任宮廷樂長工作任職達24年之久。

海頓隨後接受了英國音樂經理人約翰·彼得·所羅門的邀請前往倫敦,加入他全新籌組的交響樂團及合唱團。

兩次前往英國分別於1791年到1792年和1794年到1795年,海頓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英國聽眾們為看海頓的演出蜂擁而來,使海頓名利雙收,甚至一度動念想定居在倫敦。

而在倫敦期間,海頓還完成了一些他重要的晚期作品,例如知名的倫敦交響曲,有時又被稱為所羅門交響曲,不過您知道嗎?其實倫敦交響曲,不是1首交響曲喔~

剛剛提到,因為是海頓受倫敦的音樂會經紀人所羅門邀請,於1791年至1795年間兩次訪問倫敦,這期間總共創作了12首交響曲。所以倫敦交響曲是這幾年期間在英國倫敦創作的交響曲總稱~

 

如果按照兩次造訪倫敦的創作,這12首倫敦交響曲,可再分為兩套:

第一次訪問倫敦時創作的第93~98號交響曲和於維也納和他第二次訪問倫敦時創作的第99~104號交響曲。

這些都有助於我們欣賞海頓的交響作品。

而他一輩子共創作了104首交響曲,可以說「用作曲寫日記」吧~(哈哈)

眾所皆知,海頓一生創作了104首交響曲,80首左右的弦樂四重奏,62首鋼琴奏鳴曲,他為弦樂四重奏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境界,無論是標題的選用、曲式的開創與音樂內容的幽默有趣與深度:「五度」、「日出」、「刮鬍刀」、「皇帝」、「基督的最後七言」…,題材無所不包,對四重奏與無窮盡的音樂開發,更令人毫無疑問讚賞他是弦樂四重奏的發揚者與奠基者。

 

Joseph Haydn conducting a string quartet.

 

而海頓的創作內容與標題,經常與他的生活,認識之人或者他要表達的言下之意不謀而合:

例如作品55號之2的f小調弦樂四重奏,源自於他為一柄遲鈍修面的刮鬍刀所苦,便說:「我願意用我最好的弦樂四重奏來換一把好刮鬍刀」。

而此時一位由英國遠渡重洋,希望得到海頓音樂發行權的出版商 約翰.布蘭德(John Bland)聞言,便立即獻上一組上好的鋼製刮鬍刀,言而有信的海頓便真的將這組弦樂四重奏取名「刮鬍刀」(Razor),手稿送給了約翰.布蘭德。

介紹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已經完全理解海頓為何被稱之為「交響曲之父」與「弦樂四重奏之父」了吧~

 

「全世界都聽懂我的語言」~ 海頓

許多喜愛海頓音樂的朋友都聽過他的「告別」、「驚愕」、「時鐘」、「倫敦」…交響曲的典故,或是隱含在樂曲裡的寓意,這回讓筆者來說說海頓的另一個著名作品的故事,是關於他為奧國所寫的國歌,也是他的弦樂四重奏「皇帝」裡的第二樂章:

當海頓訪問英國時,聽見英國人齊唱「天祐女皇」(God save the Queen)時所呈現出的民族向心力,他深深感動於音樂對英國人民精神上的激勵。

因為相對於英國,奧地利在戰敗給拿破崙之後,一直處在士氣消沈的狀況,海頓便決定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一首激勵人心的國歌。

於是在1797年1月,以詩人里奧帕德.哈許卡(Leopold Haschka,1749-1827)的詩為歌詞,創作了《帝皇頌》(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也被稱為「天祐吾皇法蘭茲」,後來更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的國歌,

這首《帝皇頌》作品完成之後,首演的聯合歌劇院現場所有聽眾,在1797年2月12日奧皇法蘭茲二世生日當天一踏入歌劇院時,全場觀眾起立合唱,氣氛肅穆動人。

後來奧皇感激海頓之餘,更贈送海頓一個純金鼻煙盒以示心意,此曲後來百餘間更一直都是奧國國歌。

大家只要上網查詢都能輕鬆查到這首歌曲。

之後,海頓又將此旋律用於他的絃樂四重奏「皇帝」編號76第3首的第二樂章裡。

我們來聽一點這首知名的弦樂四重奏旋律

而到了1918年奧匈帝國滅亡之後,這旋律被填上全新歌詞,成為了現在德國的國歌《德意志之歌》,同樣的大家只要上網查詢「德國國歌」都能輕鬆查到由海頓作曲的這首歌曲,真的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好聽的國歌喔~

尤其每當我聆聽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奏的版本時,那種莊嚴宏大的音樂宇世界觀,更讓人彷彿親身感受到海頓舉筆劃下歷史一瞬間的魅力!

 

海頓.真正的幽默

2020年是不平靜的一年:知名的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地時間12月28日在英國逝世,終年86歲,讓人惋惜。

筆者非常喜歡傅聰的音樂,更記得傅聰提到海頓的音樂的方式。

傅聰說:「直到70歲時,我更體會了海頓音樂的美…。」「音樂家裡恐怕沒有人比海頓更懂得幽默,莫札特的音樂是笑中含淚的,而海頓是真正的幽默。」

聽大師一席言,海頓音樂美妙盡在其中。

 

海頓的音樂,隨著歷史的軌跡自然發展成形,卻不落入塵土;他的音樂,猶如夜晚森林的絮語,你必須豎起耳朵,靜下心來欣賞,才能領略那箇中的美好。

平常聽慣了爆棚音效、華麗管弦樂色彩的朋友們,不妨選個夜深人靜的夜晚,體驗一下這位海頓爸爸的音樂:不一定要爆棚交響,不一定要創世紀大作,或許只是鍵盤作品、也可以是弦樂四重奏,相信您也許會有更多「心」發現喔~

 

向莫札特祝賀的一場晚宴,名人齊聚:Mozart (1756-1791). Haydn (1732-1809), Albrechtsberger (1736-1809), Salieri (1750-1825), Mrs. Cavalieri, Schikaneder, Mrs. Lange and Gluck

 

一閃一閃小星星.莫札特

電影《阿瑪迪斯》故事內容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阿瑪迪斯》(英語:Amadeus,中國大陸、香港譯《莫扎特傳》)是美國導演米洛斯·福曼於1984年所執導的電影,編劇是英國劇作家彼得·謝弗爵士,改編自謝弗本人創作於1979年的舞台劇Amadeus,該舞台劇並於1981年榮獲東尼獎最佳劇本。描述音樂神童沃爾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傳奇的一生。

《阿瑪迪斯》於1985年獲得奧斯卡獎八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998年,美國電影學會將本片列為AFI百年百大電影中的第53位。

 

在莫札特死後的32年(1823?),送進精神病院的奧地利宮廷樂師薩利耶里,居然表白他殺了音樂天才莫札特,震驚當時。

 

回憶童年時代,熱愛音樂的薩利耶里,在粗鄙的父親壓制下,根本沒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機會。

 

而莫札特卻在父親的栽培下,四歲能拉得一手好琴,五歲能作曲、六歲便獲得御前演奏的榮譽,十二歳已能作曲並指揮交響樂團,成為歐洲音樂界最閃耀的一顆新星。

 

 

 

後來莫札特與薩爾茲堡大主教意見不合,只能離開故鄉前往維也納另謀生路。

 

由於莫札特聲名遠播並受到約瑟夫二世讚賞,心生嫉妒的薩利耶里遂決定報復。

 

在莫札特出現之前,薩利耶里一直是皇家宮廷唯一的音樂高手,備受禮遇。但莫札特的出現,讓他如坐針氈,因為他隱約已經感覺到,自己的遠遠不及…

 

薩利耶里的歡迎進行曲,莫札特只聽一次便全部背起來,還在演奏中指指點點,改成了「更好的版本」,變成了他在歌劇《費加洛婚禮》中的費加洛第一幕詠嘆調 <Non Piu Andrai>:

 

<Non Piu Andrai>歌劇版本欣賞:

 

薩利耶里在莫札特出現之前一直受人景仰, 他從小就渴望音樂,並願意以一生的貞節來和上帝換取天賦,所寫的每首曲子全都是為了讚美祂,甘心作祂的代言人,希望能向世人歌頌祂的偉大。

 

直到這一天,他遇見的這位年紀輕輕、言語粗俗污穢、笑聲愚蠢而全然不受禮教約束的渾人-莫札特,卻似乎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才華與天賦…,

 

但為何他總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而他所譜寫的音樂總是那麼真實、 動聽,而且渾然天成?

 

對薩利耶里而言,這愚蠢的笑聲,一再的打擊自己的信心…

雖然莫札特看似完全沒有與薩利耶里作對為敵之意,但這一切內心的比較,讓薩利耶里開始感到信仰崩潰,一方面質疑上帝為甚麼要選這個孩子作為祂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卻又漸漸地為莫札特的音樂所折服…

 

在自己愛慕的女高音似乎也喜歡上了莫札特之後,薩利耶里內心不斷天人交戰,他下定決心背棄上帝、用盡手段要毀掉莫札特。

 

 

莫札特娶了韋伯家族的康斯丹彩為妻,沐浴在愛河中

 

他試探性地要莫札特的太太康斯丹彩獻身,才能為莫札特贏得進入宮廷的「門票」…

沒想到康斯丹彩為了丈夫居然真的願意付出一切,這更讓薩利耶里感到氣憤

 

除了暗地阻撓、出口沒好話之外,薩利耶里更派女僕臥底莫札特家中,以便了解他的一舉一動以及最新作曲動向,藉以掌握他作曲的「弱點」;

 

更甚者,他喬裝成莫札特死去的父親,以一襲全身黑衣人裝扮,付錢命他譜寫安魂曲,可憐的莫札特在喪父之痛與身心俱疲之下,內心壓力山大

 

莫札特之父親 – 雷奧帕德.莫札特

莫札特之父親 - 雷奧帕德.莫札特

 

薩利耶里所偽裝的黑衣人

 

 

面對父親一輩子的威嚴,莫札特是無力對抗的。

心中懷著對父親的歉疚,讓他心中更以為薩利耶里所偽裝的黑衣人是地獄來的使者,雖然想拒絕但又無法抗拒金錢壓力,只能憑著虛弱的意志力,勉強譜寫。

 

忙碌而貧病交加的莫札特,直到他死在床上之前仍未完成安魂曲,最後莫札特終於因為病重且精神不堪負荷而死。

 

莫札特之死(想像圖)

THE DEATH OF MOZART painting by Irish artist Henry O’Neill about 1870

THE DEATH OF MOZART painting by Irish artist Henry O’Neill about 1870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莫札特斯人已是,但他音樂卻常在人間,為人津津樂道,薩利耶里卻只能與自己作品一起凋零,光芒盡逝,漸漸地消失黑暗之中…

 

 

人生即將行至終點,薩利耶里是否仍聽見上帝,透過那愚蠢的笑聲恥笑他?

莫札特的葬禮?

莫札特的棺木送往墓園途中(畫家Joseph Heicke 繪製)

 

《阿瑪迪斯》電影畫面(亂葬)


既生瑜,何生亮?

 

莫札特《魔笛》夜后詠嘆調: ‹復仇的怒火在我心中燃燒› 

 

《阿瑪迪斯》薩里耶里說著與莫札特的心結

 

《阿瑪迪斯》莫札特病重之際,與薩里耶里合作譜寫遺作《安魂曲》場景


永遠閃亮的恆星.貝多芬

貝多芬閉目畫像(Carl Schorn 繪製)

照片取自「Beethoven-Haus Bonn, B 2600」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1770年出生於萊茵河畔的德國波昂,他的祖父、父親都曾經在當地的宮廷下擔任歌手,祖父更在1761年升任為樂長,在貝多芬三歲的時候去世。

血統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原籍南尼德蘭(今比利時梅赫倫鎮的法蘭德斯族人。曾祖父Michael van Beethoven是梅赫倫鎮的法蘭德斯人,曾祖母Marie Louise Stuyckers是南尼德蘭(今比利時)另一族瓦隆族人,兩人之子(即貝多芬祖父)Ludovicus van Beethoven生於梅赫倫。外祖父Johann Heinrich Keverich與外祖母Anna Clara Westorff都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特里爾選侯國(今屬德國萊因蘭地理大區)的科布倫茨。貝多芬本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科隆選侯國首府波昂(今德國萊因蘭地理大區)。血統而言,貝多芬是75%日耳曼人,18.75%比利時法蘭德斯人,6.25%比利時瓦隆人。
貝多芬的祖父,也同名路德維希·范·貝多芬,20歲時遷居波昂,在科隆選帝侯宮廷內當一位樂隊長。父親約翰則是一位唱詩班男高音。母親瑪麗亞·馬達琳娜·凱維利希(Maria Magdalena Keverich)是宮廷御廚的女兒,在嫁給約翰之前曾結過一次婚並有一子,但前夫與兒子皆早逝。她與貝多芬之父約翰婚後曾在1769年8月2日產下一子,名路德維希·瑪麗亞·范·貝多芬(Ludwig Maria van Beethoven)。

 

貝多芬在很小的時候就顯露出他的音樂天分,當時莫札特因為「音樂神童」稱號紅便了全歐洲,所以貝多芬的父親想要效法莫札特的父親,也將貝多芬訓練成「音樂神童」,如此一來他不但能向別人炫耀一番,又能同時增加收入;因此在貝多芬五歲的時候就教他拉小提琴,並且請樂團指揮奈弗(Christian Gottlob Neefe, 1748-1798)來教授貝多芬鋼琴,但11歲時,貝多芬因為父親財力不濟而被迫從學校輟學。

奈弗不但傳授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給他,也協助貝多芬發表自己的鋼琴作品。

1783 年,奈弗曾寫道:「他應該在藝術修養方面得到更多的幫助,如果他能堅持不懈,一定會成為莫札特第二。」

貝多芬14歲〈1784年〉時, 奈弗更引薦貝多芬成為宮廷的助理管風琴師和中提琴手,一年後擔任宮廷演奏管風琴。我們可以說這位音樂老師在貝多芬音樂生涯的早期,對於他的幫助是最大的。

 

年少時期的貝多芬畫像

神童識英雄

1787 年,貝多芬獨自前往維也納拜訪莫札特。據說莫札特給了貝多芬一個主題, 讓他即興作曲演奏,貝多芬的演奏無疑打動了莫札特,莫札特說道:「注意這年輕人,日後他會揚名天下。」

 

19世紀繪畫:貝多芬於1787年於維也納為莫札特演奏情景圖(畫家 August Borckmann 繪製)

最可惜的是,貝多芬因為母親的病危消息必須返回波昂,而與莫札特道別。此一別已是天人永隔,兩人再也無法見面,因此我們更惋惜這兩位天才再也沒有能相互激盪之可能。

母親逝世之後,父親酗酒越發變本加厲,貝多芬必須在教堂和劇院的樂隊擔任中提琴手,以賺取家庭年生活費,照顧爸爸及2位年幼的弟弟。

 

以下將貝多芬生平簡單分為三大時期:

傳統承襲時期(1792-1803年)、創作成熟期(1803-1813年)與生涯晚期(1813-1827年)。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傳統承襲時期(1792-1803年)

1803年的貝多芬

 

1792 年,貝多芬決定離開故鄉波昂,正式定居於維也納,開始發展音樂事業。他先後曾與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約翰.賢克(Johann Schenk, 1753-1836)、阿布雷茲貝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 1736-1809)與沙利耶里(Antonio Salieri, 1750-1825)等大師學習作曲。(沒錯~沙利耶里就是電影《阿瑪迪斯》裡面那位沙利耶里XD)

之後貝多芬在洛布科維茲公爵(Prince Joseph Franz Maximilian Lobkowitz, 1772-1816)、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 1788-1831)、 卡爾.范.李奇諾夫斯基親王(Karl Von Lichnowski, 1756-1814)等貴族的贊助下, 以獨立音樂家之姿逐漸在維也納尊定了名聲。貝多芬出色之鋼琴演奏與即興能力讓他快速地得到所有人的認識。之後,藉由布勞寧夫人的推薦,貝多芬認識了華德斯坦伯爵,華德斯坦很欣賞貝多芬的音樂和才華,所以他就成為貝多芬的第一位贊助人,給了貝多芬相當多的鼓勵和幫助,使得貝多芬有機會接觸到各種音樂,對往後的創作有相當大的幫助。

 

交響曲誕生與「海利根施塔德遺書」 (Heiligenstädter Testament)

30歲時,貝多芬寫出第一首交響曲;1802年,貝多芬再完成第二號交響曲。

此時期他已遭耳疾之苦,因此寫下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遺書」(Heiligenstadt Testament),內容淒切動人。

 我決心掃除一切障礙,我相信命運不會拋棄我,我恐怕需要充分估量自己的力量,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海利根斯塔特遺書」中文翻譯:

「啊,世人!你們認為我或者說我對懷著敬意,脾氣古怪,是一個厭世者,這對我是何等地不公平!你們不瞭解隱藏在外表下的原因。從童年時代起,我就有著一副心腸,來感受出於善意的溫情,甚至我還懷著要做一番偉大事業的心願。但是,請想想,六年來我處在何等絕望的境地。庸醫的治療使我的病情更為惡化,我年復一年懷著好轉的希望,但都落了空⋯我畢竟不能對人大聲說:喂,請說大聲點!你得向我叫喊,因為我是個聾子!啊,我怎能承認,我身上的一種感官出了毛病。這種感官在我理應比別人完美。這感官在我身上曾經是高度完美的,完美的程度過去或現在我的同行中很少有人能與之比擬。哦!我可不能承認。所以,你們如果看到我這個一向愛和你們一起相處的人躲開你們,就必須請你們原諒。要是我在這時候被人誤解,我的不幸就使我倍加痛苦。我已得不到與人交往的樂趣,已不再能與人進行深入而微妙的交談,已不再能與人互吐衷腸。幾乎完全孤獨!⋯⋯我像一個流放者那樣生活著。一旦接近人群,我就感到萬分害怕,惟恐我的疾病有被人發現的危險。

我瀕於絕望,差一點我只用自殺來收場。是藝術,只是藝術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覺得我是不能離開這個世界的。」

 

延伸閱讀:

貝多芬的遺書

 

創作成熟期(1803-1813年)

18、19世紀之交,法國大革命震動著歐洲大陸,本就搖搖欲墜的神聖羅馬帝國更是因此而走向歷史的終點,德意志民族在等待統一的時機。此時登上歷史舞台的拿破崙,首先以維護共和、捍衛革命的面目出現,一時間成為很多青年心目中的「普羅米修斯」,是革命的代表和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據說早在1798年,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爾納多特將軍曾建議貝多芬為拿破崙寫上一曲,但貝多芬並未為之全力以赴,而是先在1802年(一說1800到1801年)創作了芭蕾舞音樂《普羅米修斯的創造》(作品43),有應和這種波拿巴熱的意味。但是,其編舞者維加諾卻讓貝多芬失望了,普羅米修斯的英雄氣概在舞台上並未得到充分表現。於是,有共和、民主和自由追求的貝多芬就要用自己的雙手,告訴世人,甚至是拿破崙本人,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何等形象;為此誕生的,正是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

 

第三號交響曲封面

 

第三號交響曲完成於1804年,在此,貝多芬的作曲動機與之前的海頓、莫札特相當不同:其作品不再是應某位有錢的侯爵,或為一個上流社會的小群體而寫,此時的貝多芬乃是出自個人的心聲、願望、激情和世界觀去創作,獻給的是「永恆(的世界)」和「人類」。相比起以前,其作品在大眾面前被奏響,而作曲者自己則退居幕後,這樣的創作高度是前所未見的。在這樣的脈絡下,第三號交響曲的篇幅也是無比宏大,其演奏時間達45分鐘左右,正是因為當中包含了比以往命題作曲更多的精神內涵,不但是當代音樂史、交響曲發展史上最宏大的器樂作品,更是貝多芬自己創作史上的轉折點。

 

這個時期中,貝多芬陸續創作了多首不朽作品:第四與第五號交響曲《命運》op.67(1807)、歌劇《費岱里奧》op.72(Fidelio, 1805)、第六號交響曲《田園》op.68(1808)、第七號交響曲op.92(1811-12)、 第八號交響曲 op.93(1811-12)、鋼琴奏鳴曲《熱情》op.57(1804)第五號鋼琴協奏曲 op.73(1809)、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1806)等等,作品,貝多芬已經完全奠定了其作曲家之偉大名聲。

 

 

生涯晚期(1813-1827年)

1813年起,貝多芬逐漸進入了嶄新的創作領域,也就是他一生中的第三階段

 

這幅是德國畫家史蒂勒(Joseph Karl Stieler)於1820年創作之貝多芬肖像,據說作曲家自己非常滿意,也同時是全世界流傳最廣之貝多芬畫像:

 

在第三時期起,貝多芬的耳聾讓他逐漸進入自我的世界裡,他的創作更富於實驗性,音樂中也含有更深的思想與哲理。他的學生,知名鋼琴家與教育家徹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曾說:「貝多芬的第三種風格起始於他逐漸耳聾的時期,這導致他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的獨特風格,出現了許多不諧調的和音。」

1818年,貝多芬寫下了《漢馬克拉維/槌鍵鋼琴奏鳴曲》op.106,這首奏鳴曲標誌著新一輪創作靈感的開始;此後的貝多芬,似乎在精神面上起了變化,此後的作品不但外在規模宏大,形式難以預測,情感則反而愈發內向、深邃。

 

貝多芬《漢馬克拉維/槌鍵鋼琴奏鳴曲》op.106與出版商往返之樂譜校訂手稿:

 

但從貝多芬《合唱交響曲》、《莊嚴彌撒》等作品中,我們可發現他心中那偉大而崇高的意境,可以說是以達音樂至高至美的境界。

1819 年,貝多芬已經完全失聰。

人生行至最後階段,雖然享有成功的作曲家盛名。據說當他行走在維也納街上,不斷地有行人會與他行禮致意,但貝多芬的家庭生活卻是一團混亂:耳疾使他變得暴躁易怒、難以溝通;為了爭奪姪子監護權的問題, 他與弟媳鬧上法庭;一生搬了80次家,據說他的脾氣愈來愈暴躁多疑,也和出版商的關係時有衝突,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貝多芬一輩子的創作眾多,也都被視為將古典時期音樂風格推向浪漫時期的指標人物:

九首交響曲,被譽為九座高山之巔;32首編號鋼琴奏鳴曲,後世稱為鋼琴的「新約全書」(「舊約全書」為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弦樂四重奏曲式在他手中達致巔峰…等等音樂上無數豐功偉業,都是他超凡入聖之主要原因。

 

偉大…出自?

英國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曾說過:「有人天生注定偉大,有人經過奮鬥而偉大,有人被迫成偉大。」(Some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and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them.)

貝多芬的偉大,有一半是自我奮鬥而來的,另一半則可能是被環境逼出來的。

 

貝多芬指揮樂團?

貝多芬到底如何指揮呢?對此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牛津大學音樂教授藤布里奇曾在接受BBC訪問時說,有一種說法是雖然貝多芬站在指揮台上指揮,但實際上還有另外一位音樂指揮協助他。

下方為示意圖:

 

1826年間,貝多芬染上風寒而轉成肺炎,身體狀況不斷下降,最後到了1827年,引起多重並發症狀與世長辭。

臥榻於病床上的貝多芬最後身影
臥榻於病床上的貝多芬最後身影

 

當年貝多芬的葬禮備極哀榮,有兩萬五千名仰慕者在街道為他送行(據說作曲家舒伯特也在其中);當天維也納各學校也停課一天,以表示對他的崇敬。

下圖為貝多芬的葬禮行進隊伍圖,圖片左方為貝多芬之棺木:

 

貝多芬之墓

貝多芬位於維也納中央公墓(Wiener Zentralfriedhof)之墓。維也納中央公墓是維也納最大,也是全歐洲第二大公墓,共有墓穴33萬座。公墓中因安葬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和史特勞斯父子多位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而成為許多觀光客造訪之處。

 

 

貝多芬的頭髮?

延伸閱讀

蹦藝術文章《【BON音樂】就科學結果,論貝多芬之死因~》

1996年,頭髮被轉到美國的化學顯微鏡專家 華爾特.麥克隆
並取出貝多芬部分頭髮進行最頂尖的科學化驗…
我們知道,貝多芬生前飽受各種疾病折磨
除了耳聾之外,還有風濕症、重眼炎、肺炎、肝炎、腹痛、結節炎、腹部腫脹、黃疸、背痛…
而檢驗頭髮之後的對照結果
發現貝多芬頭髮樣本中的鉛含量超出一般樣本「42倍」之多
這項證據顯示貝多芬在臨死前鉛中毒已深
並且可能中毒有數十年之久(推測)

再值得一提要為貝多芬平反的一點:
有人曾懷疑貝多芬身染梅毒
但頭髮中完全沒有「汞」成分
間接地還了貝多芬一個清白
因為當時的醫學界是以汞作為梅毒的治療劑
故至少在有無感染梅毒這一點上,
貝多芬不需受到後世無謂的推測懷疑

 

延伸閱讀

《在波昂重新認識貝多芬》(文字、攝影:林育立)

貝多芬在世時最早製作的石膏面具,後來成了19世紀所有貝多芬畫像和塑像的範本。(林育立攝影)

 

附錄.貝多芬創作列表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