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2023年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演講第197場:林仁斌談《馬勒音樂節》(上)
All about Mahler Festival -1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主講人|林仁斌
蹦藝術 | BONART 執行長
知名長笛演奏、指揮、撰文、演講與音樂攝影之全方位音樂家 旅法知名音樂家林仁斌自2001年自巴黎師範音樂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學成返國後,以長、短笛演奏、室內樂及樂團指揮活躍於國際音樂節與國內外音樂廳;演奏專輯出版有《夜間咖啡館》、《妳的我的》、《華麗聚焦-雙長笛與鋼琴的歌劇院之夜》、《華麗聚焦II-卡門》(林仁斌&周欣穎)《動物狂歡節》….等。 現為音樂藝文網站「蹦藝術|BONART」執行長與Podcast古典音樂節目《蹦藝術》主持人,深受各界樂迷喜愛。多年來撰文拍攝訪問音樂家,更以文字與攝影見長,每年演講場次超過百場;為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與國家兩廳院、苗北藝文中心等各單位邀約之音樂講座策展、音樂導聆與撰稿人,更是公認的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
2023′ 萊比錫馬勒音樂節專題演講(上)
「交響曲必須包含整個世界,必須包含萬事萬物的聲音。」(馬勒致其弟子布魯諾.華爾特信件)
綜觀馬勒一生的創作生涯,他不斷地在交響樂的各種創作領域與作曲手法中,將音樂推展至極致;在他的交響曲中,音樂自成一格,包含世間萬物之聲,甚至更進一步地探索人類生死哲學。
包含萬事萬物之聲的交響作品
如果我們進一步仔細探究馬勒的音樂,在十九世紀末的浪漫後期年代裡,他的音樂不但前無古人,更彷彿像是為了迎接下一次黎明前的破曉,如果這世間真有人能寫出宇宙運行的聲音,這位作曲家可能就是馬勒。
當然,每一位作曲家都有他的音樂特色,但要像馬勒這樣,同時擁有最大聲的Fortissimo、最小聲的Pianissimo,最長的樂曲長度,最大型的管弦樂編制、最深層的生死議題探討、最特殊的多樣樂器使用,幾乎是音樂史上絕無僅有的…
而研究馬勒的音樂,在現代,是一門顯學,更是一門從交響曲延伸至宇宙萬物之聲的音樂生命哲學對於馬勒的音樂創作,理解與認識他的生平與生命歷程是必要的;許多出現在交響曲中的號角聲,以及是特定的音程與主題,甚至使用藝術歌曲做為創作靈感旋律來源,到獨特的生死哲學,都是我們認識這位晚了幾乎半個多世紀才被世界肯定的作曲家的重要線索。
本場演講蹦藝術林仁斌老師將以2023年歐洲最盛大之萊比錫馬勒音樂節實況報導,結合精彩音樂解說,帶您探索馬勒交響曲精彩世界與全球狂熱現象!
馬勒是誰?
馬勒的作品在1960年代之前,只有被少數指揮家、作曲家以及音樂專家所熟知。在馬勒的弟子,也是知名指揮家布魯諾.華爾特、來自義大利的指揮家巴畢羅利爵士(Sir John Barbirolli)、繼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伯恩斯坦等人的努力之下,馬勒其人其事其樂,逐漸被世界樂壇認識,一步步走向其音樂的復興運動。
伯恩斯坦在解說音樂會中談馬勒
「誰是馬勒?」
New York Philharmonic Young People’s Concerts
Leonard Bernstein TV Series (1958–1972)
1963年美國遇刺總統JFK約翰甘迺迪紀念音樂會上,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演奏了馬勒最知名、最具感染力,也具有生死意涵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伯恩斯坦寫下(筆者僅原文直譯):
「我親愛的朋友們,昨晚我和紐約愛樂樂團演奏了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復活》,以紀念我們敬愛的已故總統JFK。有人問:為什麼要演奏《復活》交響曲,其富有遠見的概念對世俗痛苦的希望和勝利,而不是安魂曲,或者英雄史詩中慣用的葬禮進行曲?為什麼呢?我們演奏馬勒交響曲不僅是為了我們所愛之人的靈魂復活,也是為了希望的復活。儘管我們對死亡帶來的人類衰弱感到震驚、羞愧和絕望,但我們必須以某種方式為人類的壯大聚集力量,為這些目標繼續奮鬥。在哀悼他時,我們必須配得上他。
據我所知,這個國家的音樂家中沒有一個不喜歡約翰·F·甘迺迪的。三年來,美國藝術家一直以不尋常的自信和熱情看待白宮。 我們愛他是因為他擁有藝術,他擁有人類心靈的每一種創造性衝動,無論是用文字、筆記、繪畫還是數學符號來表達。這種對精神生命的尊重甚至在他去世之後幾小時發表的最後一次演講中也很明顯。他本應說:『美國的領導地位必須以學習和理性為指導。』
學習和推理:正是那些能夠射出那顆不可能的子彈的人的頭腦中必然缺少的兩個要素。學習和理性:所有猶太教傳統的兩個基本戒律,從亞伯拉罕和摩西到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的每個猶太思想都從這兩個源泉中汲取了生命的力量。學習與理性:我們今晚在這裡的座右銘必須繼續以加倍的堅韌堅持,並且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繼續作為我們所有行動的基礎。
顯然,其中涉及的暴力因素極大地加劇了我們損失的嚴重性。這種暴力從何而來?來自無知和仇恨——學習和理性的反義詞。
學習與理性:約翰·甘迺迪的這兩個詞不是為了救自己的命而說出來的; 但每個人都可以把它們從跌倒的地方撿起來,讓它們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成為理性智慧的種子,沒有它,我們的世界就無法生存。 這必須是每一個有善意的人的使命:冒著成為重複無聊的風險,堅持不懈地堅持,但要堅持實現一個思想將戰勝暴力的世界。
我們音樂家和其他人一樣,對這起謀殺案感到悲傷而麻木,對這種毫無意義的犯罪行為感到憤怒。但這種悲傷和憤怒不會激起我們尋求報復; 相反,它們會點燃我們的藝術。我們的音樂將不再完全相同。這將是我們對暴力的回應:讓音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更加美麗、更加虔誠。 我們將通過每一個音符來紀念約翰·肯尼迪的精神,紀念他的勇氣,並重申他對心靈勝利的信念。」
《復活》第五樂章
馬勒在世時,真正成功之處是他的指揮與樂團帶領能力,在當代他的名聲是建立在維也納宮廷歌劇院音樂總監與指揮,作曲僅僅只是他的興趣。
身為一位作曲家,他的生不逢時,是真實遭遇。
即便他漢堡歌劇院的指揮前輩,當時的華格納作品詮釋權威~指揮家畢羅(Hans von Bülow),也完全不認同馬勒的音樂。
共五個樂章,全長90分鐘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歷經六年寫作,寫作時間經歷六年—— 一直到1894年,畢羅去世,他參加畢羅告別式,聽到從教堂管風琴壇上傳來的德國詩人克洛普斯托克(Klopstock,1724-1803)讚美詩〈復活〉的合唱段落後,彷彿受到電擊般感動,未等葬禮結束,便衝回住處迅速完成了以女高音與女低音領唱,加上合唱團的最後樂章的創作。
什麼是死後的世界?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必先逝去.而後復活
速度同諧謔曲(In the tempo of the scherzo)
「再次地,我們又要面對可怕的問題了,氣氛和第三樂章結束時一樣。可以聽到呼喊者的聲音。所有生存之物的末日已經到來,最後的審判即將到來,恐怖之日已降臨到我們身上。大地顫抖,墳墓裂開,死者復活而無休止地前進。這個地球的萬物生靈,無分大小,國王和乞丐,正義之士和無神論者都在向前進。祈求憐憫和寬恕的呼聲環繞耳際,聽起來很可怖。哀號逐漸變得更加可怕。我們的感官拋棄了我們,隨著永恆審判者的靠近,所有意識都消失無蹤。最後的終局響起了天啟的號角。在接下來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靜中,我們幾乎無法辨認出一隻遙遠的夜鶯,這是塵世生活的最後顫抖的迴音響響。接著,我們聽見聖徒和天上合唱的輕柔聲音唱出:『復活,是的,你將復活!』然後神在他所有的榮耀中出現。接著一道奇妙的光芒直向我們的心射來。一切都是平靜而幸福的。我們將見證:沒有審判,沒有罪人,亦無正義之人,不分巨大與微小;沒有懲罰,也沒有獎勵。一種無與倫比之愛,讓我們充滿了幸福的感知,也照亮了我們的存在。”
——古斯塔夫·馬勒
Once more we must confront terrifying questions, and the atmosphere is the same as at the end of the third movement. The voice of the Caller is heard. The end of every living thing has come, the last judgment is at hand and the horror of the day of days has come upon us. The earth trembles, the graves burst open, the dead arise and march forth in endless procession. The great and the small of this earth, the kings and the beggars, the just and the godless all press forward. The cry for mercy and forgiveness sounds fearful in our ears. The wailing becomes gradually more terrible. Our senses desert us, all consciousness dies as the Eternal Judge approaches. The last trump sounds; the trumpets of the Apocalypse ring out. In the eerie silence that follows, we can just barely make out a distant nightingale, a last tremulous echo of earthly life. The gentle sound of a chorus of saints and heavenly hosts is then heard: “Rise again, yes, rise again thou wilt!” Then God in all His glory comes into sight. A wondrous light strikes us to the heart. All is quiet and blissful. Lo and behold: there is no judgment, no sinners, no just men, no great and no small; there is no punishment and no reward. A feeling of overwhelming love fills us with blissful knowledge and illuminates our existence.”
– Gustav Mahler
中文字幕版本(最終部分小號Fanfare與長短笛間奏:18’40”起)
第五樂章.靈魂之旅
馬勒《復活》- 指揮也瘋狂
延伸欣賞:
第四樂章:原光
《復活》第四樂章是一個具有深層靜謐、冥想風格的人聲交響樂章,歌詞德國民謠詩集《少年魔號》中〈原光〉一詩譜成,馬勒以音樂相合創作而成,除了是馬勒系列交響曲中第一個帶有人聲歌唱的樂章,在馬勒所有創作的旋律中,亦是最超脫世俗,心靈進入天堂聖潔領域之中最為優美的一首,由女低音(Alto)領唱。
原光/最初的光(Urlicht)
「耳邊響起純然信仰的動人話語:『我來自上帝,也將歸向上帝!』」– 馬勒
“The stirring words of simple faith sound in his ears: “I come from God and I will return to God!” – Gustav Mahler
第四樂章 歌詞翻譯
Fourth Movement: Urlight (Primal Light)
|
第四樂章 樂譜版本欣賞
馬勒最知名的慢板 – 第五號第四樂章 Adagietto
是情書?還是輓歌?
這段最知名的第四樂章稍慢板(Adagietto),也被稱為柔板,全樂章由豎琴和弦樂單獨演奏。和聲柔美、音樂旋律深入人心而繾綣纏綿不已,非常動聽,是馬勒寫給新婚妻子阿爾瑪最美的情書。
電影【馬勒,獻給妻子的柔板】
Adagietto最早年演奏時間大約落在7分鐘左右(孟根堡錄音),再到例如阿巴多最知名的DG版,長度則在9分鐘之間,這樣的演奏速度,充分展現音樂中的鐵漢柔情與萬千纏綿:
生死之時.愛別離苦
而伯恩斯坦在1968年RFK羅伯甘迺迪遇刺身亡(事件詳見→維基百科)後,於紐約市聖翠克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的的告別彌撒,身為甘迺迪家族的友人,他帶領了紐約愛樂弦樂團於現場演奏了第四樂章稍慢板,速度極慢(超過11分鐘),哀戚動人,因此也有許多人認為此曲意涵深刻,雖是情書、亦是輓歌…
Funeral Requiem Mass of Sen. Robert F. Kennedy (Late Interim Missal) June 8, 1968(13:28起)
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現場Live’(1973年)
Gustav Mahler – Adagietto | Leonard Bernstein (4K修復版)
同樣已經歷人生許多深刻的伯恩斯坦,指揮此曲的速度越來越慢(從孟根堡時期的7分鐘,漸漸演變為12分08秒),顯見馬勒音樂中的特性~或而狂喜、或而感傷,沈浸時間感極為濃郁,每位詮釋者旁見側出、各有不同
樂譜和聲分析版本
電影《威尼斯之死》最經典唯美的配樂
《威尼斯之死》(Der Tod in Venedig,又譯《魂斷威尼斯》)是德國小說家托馬斯·曼發表於1912年的中篇小說,被認為是托馬斯·曼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在二十世紀全球最佳百大同性戀小說評選中,《威尼斯之死》更被票選榮登榜首。1971年被義大利現實主義大師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拍成同名電影。(本段文字取自維基百科,附上威尼斯之死連結以供參考)
延伸閱讀→「威尼斯之死」文字介紹
《威尼斯之死》電影4K重新剪輯MV
近年由法國鋼琴家薩洛改編的鋼琴獨奏版本(MV)
如果您想全曲欣賞…
從他的人生與音樂說起
一切.從頭說起
當欣賞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在樂曲剛開始時七個八度A音,幾個四度動機與弦樂鋪陳的和聲,聽起來像極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某種程度來說,這是馬勒正在向貝多芬致敬。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馬勒手稿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V.S. 貝多芬與布拉姆斯
馬勒第一號 第一樂章(樂譜版本)
貝多芬:第九號 第一樂章
布拉姆斯第二號 第四樂章(34:45起)
他似乎正在告訴大家:我的第一號,在精神上同樣延續自貝多芬的交響曲,以及他的當代前輩:布拉姆斯。
但明顯地,馬勒創作的交響曲的意圖與野心,似乎更加深而遠。
這段第一號交響曲開頭音樂,管弦樂團同時呈現的最高音與最低音域,就橫跨了整整七個八度!馬勒不但造就了非常寬闊的聲音,更具體展現出「交響曲必須包含整個世界,必須包含萬事萬物的聲音。」
人世之歌.喜悲哀歡
在他的交響曲中,我們不但聽見世界萬物的聲音,更似乎也聽見他的兒時回憶:山區的牛鈴聲、軍樂隊鼓號樂器聲,都來是兒時成長的回憶。
而成長過程,家庭的不和睦,甚至雙親的爭執與弟妹的早夭,也讓他的音樂有時充滿不安與快樂並存的矛盾感;
往往在美妙的旋律出現後,經常突然被洶湧而至的巨大聲響打斷,彷彿人生處在極樂階段時,卻時時警惕著即將來到的不安,甚至預感著自己將遭逢不幸或磨難。
第一號交響曲 第四樂章 暴風雨般的感動(39’40”起)
根據馬勒妻子阿爾瑪(Alma Mahler, 1879-1964)的回憶提到,「馬勒作曲時需要絕對的安靜」,而且「他的耳力非常好」「什麼聲音都聽得見」,作曲時甚至對於些微的打擾,經常會怒不可抑。另外他還曾經說過:「湖會對我說話」,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馬勒的幾間作曲小屋,總是緊鄰山水,大自然圍繞。
馬勒第一個作曲小屋 位於Attersee湖畔(1893-1896)
環湖風景
第三號交響曲創作於此
「你們不用再看(這些美麗的風景)了,因為我已經全部將他們寫進交響曲中」- 馬勒
第三號交響曲
與自然對話,與上帝交心的極致名曲
各樂章標題:
- 「牧神甦醒,夏季就來臨了」
- 「草地上花兒如是說」
- 「林中鳥獸如是說」
- 「人們如是說」
- 「天使如是說」
- 「愛情如是說」
第六樂章「愛情如是說」
伯恩斯坦版本
開頭主題 – 3’30” – 18:35 (千人已經偷偷出現) – 22’46”(最後五分鐘段落)
阿巴多指揮琉森節慶管弦樂團版本(1’51’53″起)
第二個作曲小屋 位於Wörthersee(1900-1907)
馬勒於1900年至1907年間暑假均居住於此,創作出第四、五、六、七號交響曲,以及第八號《千人》的部分音樂
同樣也是環湖好風光
馬勒第三個作曲小屋 位於Toblach(1908-1911)
1907年,馬勒與妻子來到,看上這邊鄰近森林與山區的靜謐氛圍,便在這邊建立了第三座作曲小屋,從1908年至1910年的暑假均居住於此。在此創作了《千人》、《大地之歌》、第九號交響曲,以及最後未完成的第十號。
Gustav Mahler “Komponierhäuschen” in Toblach, – situation in 2011
長得很像警衛亭的馬勒作曲小屋XDD
馬勒的出身與工作
馬勒出生在猶太裔的家庭,他的家鄉在屬於是奧地利帝國的波希米亞東部今捷克境內;馬勒一家屬於一個不太受歡迎的的德語小社群,而且又是社群中不太受歡迎的猶太人。馬勒的雙親一共生育了14個孩子,馬勒排行第二,八個兄弟姊妹夭折,僅有4個存活,童年的家庭不安處境與兄弟姊妹的夭折,也間接影響了馬勒一直以來的無歸屬感。到馬勒40歲時,雙親已逝,又一位弟弟自殺,家族只剩三位。
Keeping Score 紀錄片 – Gustav Mahler: Origins
Keeping Score 紀錄片 – Gustav Mahler: Legacy
1878年,從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後,馬勒開始在歐洲許多歌劇院中擔當過指揮,不斷歷練,逐漸邁向他心中的至高目標:回到維也納!
馬勒音樂生涯的主要工作是的擔任樂團指揮,在一步步邁向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指揮的的職業生涯裡,經歷許多職位,更因為每一個職務的歷練,造就他最終登上當時歐洲指揮工作的頂峰。
筆者簡單整理馬勒自青年時期起至擔任維也納宮廷劇院指揮的工作經歷:
1880年,得到第一份指揮的工作:是在奧地利東北部城市林茨以南的溫泉小鎮,擔任輕歌劇院指揮。
1881年,搬到萊巴赫(Laibach,今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擔任劇院指揮
1882年,維也納,在卡爾劇院擔任兼職合唱指揮。
1883年,捷克奧洛摩次(Olomouc)劇院指揮。
1883年,德國北部卡塞爾市(Kassel)皇家劇院音樂總監。
1885年,布拉格國家劇院助理指揮。
1886年,萊比錫新國家歌劇院指揮。
1888年,布達佩斯歌劇院指揮。
1891年,漢堡歌劇院首席指揮。
1897年,2月皈依羅馬天主教,10月終於成為國立維也納歌劇院音樂總監。
1907年,赴美至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指揮。(1908年1月1日首次登場演出)
1909年,成為紐約愛樂音樂總監至過世為止(1911年2月21日最後一場音樂會,同年5月18日過世)。
優異的指揮能力.當代之最
在眾多史料與評論裡,馬勒的指揮能力傑出,能夠準確理解樂曲,即使因為大量排練總讓樂團團員抱怨,但他帶領樂團成員,總能演奏詮釋出讓觀眾讚賞無比的音樂會。
當代的偉大指揮家漢斯.馮.畢羅(Hans von Bülow, 1830-1894)與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都曾經表達過非常讚賞馬勒的指揮才能;尤其馬勒後來能夠順利接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職務,布拉姆斯的強有力的背書推薦,更是馬勒成為接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的關鍵因素。
馬勒擅長研究總譜,理解作曲家的想法。在馬勒活躍的年代,他指揮歌劇與管弦樂時活靈活現的神韻與豐富的肢體動作,更被許多畫家捕捉、躍然紙上。可惜的是,那是一個還沒有錄影影像紀錄的年代,我們無法從紀錄片裡真正看到馬勒最受當時人們喜愛指揮百態。
馬勒接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職務之後,晉身至歐洲音樂界最高地位,創造了維也納的「黃金十年」,帶領當時樂界一片頹廢而不知未來「世紀末的哀愁感」中,邁向新局。
世紀末維也納是指19世紀末期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在文化上的繁榮景象。這一時期,猶太人在維也納的文化舞台上大放異彩。廣義的世紀末維也納則包括至1938年德奧合併為止,起源自維也納的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諸潮流。一般認為,世紀末維也納的出現是奧匈帝國在政治上地位相對減輕,使得人們的關心轉移到文化領域的結果。世紀末維也納的碩果包括了美術上的維也納分離派、折衷主義建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奧地利經濟學派等,橫跨多種多樣的領域。雖然世紀末維也納隨著奧匈帝國的解體和自由主義時代的終結而土崩瓦解,然而世紀末維也納在19至20世紀之交的人類文化史上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本段文字取自維基百科)
要完整理解馬勒的作品, 如只是一直反覆聽音樂,可能是不夠的。
你必須試著認識這位音樂家的成長過程、生平與工作際遇、愛情、身體健康與晚年面對不斷襲之而來打垮英雄的每一次重擊(大女兒感染猩紅熱過世、心臟疾病、被迫辭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音樂總監,甚至太太外遇等等),才能越來越理解為何他的作品總伴隨著兩極化的爭議… 因為,他的音樂,就是這一生的縮影…
馬勒與妻子Almar
馬勒與大女兒Maria、小女兒Anna的合照(1905)
妻子Almar與兩個女兒
難得的全家福照片
延伸話題:國際馬勒指揮大賽
國際馬勒指揮大賽線上直播課(7/6晚間班,共6堂):全台獨家!名師帶你追馬勒
2023年第七屆國際馬勒指揮大賽追賽課程❤️
共規劃六堂直播課,可享賽程完賽後一個月完整課程回看。
六堂直播課程將從馬勒指揮大賽歷史、賽事介紹到馬勒音樂特色。
配合賽程,將成立專屬群組,由蹦藝術林仁斌老師帶您一堂一堂追著大賽,一輪一輪過關斬將,最終欣賞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新生代指揮家,指揮盛大交響樂的迷人風采!
國際馬勒指揮大賽專屬討論群組:
國內首創.每日更新的最新大賽各項訊息
深入觀點.專家帶您賞析、資訊解惑與釋疑
互動討論.隨大賽進程更新演奏欣賞與討論
馬勒指揮大賽主席與榮譽評審 Marina Mahler(馬勒孫女)
瑪麗娜·馬勒(Marina Mahler)是馬勒和阿爾瑪·馬勒的孫女。
馬勒女兒安娜·馬勒(Anna Mahler)後來成為雕塑家,和指揮家阿納托爾·菲斯托拉里(Anatole Fistoulari)結婚之後,將女兒命名為,筆者認為是「Maria+Anna」之意。 2004年,安娜·馬勒與歐內斯特·弗萊施曼(Ernest Fleischmann)和班貝格交響樂團共同創立了馬勒指揮大賽,第一屆大賽之首獎得主為即將就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的杜達美(Gustavo Dudamel)。她同時也是馬勒基金會號召成立者與基金會董事長。
三重無國籍的無奈
即使功成名就,但因猶太身份處處遭受刁難而必須傾盡畢生之力與之拼搏才能在這世間謀得容身之地的絕望,讓馬勒曾說出:「我最大的敵人,是我的猶太身份」,也曾留下「三重無國籍」的感嘆,他說:「我是一個三重無國籍的人,奧地利人說我出生在波希米亞,德國人認為我是奧地利人,而世界上的其他人,則認定我是猶太人。不管哪一個地方,都勉強地收容了我,可是卻沒有一個地方真正歡迎我…我是一個三重無國籍的流浪者…」
馬勒的名言「我的時代終將來臨!」,出自1902年2月16日,寫給妻子阿爾瑪的信中。馬勒寫道:「他(理查·史特勞斯)的時代結束後,我的時代才會來臨。我多麼希望能夠親眼見到這一刻,並且有妳在我身旁陪伴!」
馬勒是對的,只是他的時代要再等五十年之後,才真正降臨。
在他逝世一百多年之後的現在,馬勒狂熱現象已成顯學,全球都是馬迷,也印證了馬勒曾說的「別人擁有當代,然而我卻掌握了未來!」
這句話看似豪語,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馬勒的時代,確實已然到來!
馬勒音樂節.從歷史說起
歷史上的第一個馬勒音樂節
Mahler Festival 1920 Amsterdam
指揮家孟根堡(下方照片右邊第二位)與馬勒非常知交,在他任職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指揮期間,大力推廣馬勒音樂,更有「馬勒先鋒」(Mahler Pioneer)之稱。照片拍攝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馬勒與指揮家孟根堡相當要好,還稱呼荷蘭為他的「第二故鄉」。
【威廉‧孟根堡 | Willem Mengelberg,1871-1951】小檔案: 荷蘭指揮家威廉‧孟根堡是早期重要的馬勒詮釋者,1920年他在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就職25週年紀念時,規劃了「阿姆斯特丹馬勒音樂節」(Mahler Festival 1920 Amsterdam),在9場音樂會中演出了全本10首馬勒的交響曲,被譽為「馬勒先鋒」(Mahler Pioneer)。 孟根堡自幼學習音樂,據說十歲就指揮合唱團演出。後來在科隆(Cologne)音樂學院跟隨著 Franz Wüllner, Isidor Seiss與Adolf Jensen等教授學習。 1891年間,孟根堡以鋼琴家的身分舉辦第一次的公開演出,同時他也任瑞士盧塞恩市(Lucerne)的音樂總監。1895年後,孟根堡被提名擔任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的常任指揮,而在長達五十年的任期內,使該樂團成為世界第一流的交響樂團。在他擔任大會堂的常任指揮期間與作曲家馬勒成為好友,也是因為如此,孟根堡常常大力推展馬勒的管絃樂曲。 在1907年到20年間,孟根堡同時成為多個樂團的指揮,而且也邀請許多指揮家到大會堂來客席指揮,包括華爾特(Bruno Walter)、孟都(Pierre Monteux)等。1921到1930年間經常赴美兼任紐約愛樂交響樂團首席指揮。
孟根堡與馬勒遺孀Alma合照(1912年,於法蘭克福)
孟根堡對於馬勒音樂的研究與推廣不遺餘力,可以說是最早的「馬迷」。在馬勒口中所說的:「我的時代終將到來!」還未真正到來之前的年代,或許,在孟根堡心中,這樣的光輝時代早就為他所預見,而且已經到來了~
圖為他在馬勒第四號交響曲總譜上所寫下的各種註解,令人感佩:
孟根堡指揮馬勒第五號第四樂章錄音(1926年)
孟根堡不僅是馬勒最喜歡的門徒,也是他最忠實的朋友之一。這是1926年他對馬勒音樂的唯一錄音室錄音:即現在的錄音,經常因其敏感度而受到稱讚。孟根堡的樂譜內涵閱讀與樂團音色裡,充分表達了他對馬勒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令人回味無窮。
荷蘭的傳奇指揮,在20歲即在國際上嶄露他的才華,在他24歲之時當上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足足當了50年之久。下為孟根堡與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的1939年馬勒第四號交響曲錄音:
Remastered in 2019.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1. Bedächtig. Nicht eilen. Recht gemächlich (00:04) 2. In gemächlicher Bewegung. Ohne Hast (17:21) 3. Ruhevoll. Poco adagio (25:43) 4. Sehr behaglich. “Wie geniessen die himmlische Freuden” (47:08) Jo Vincent, soprano Recorded live, November, 1939 |
1995年於阿姆斯特丹舉辦第二屆馬勒音樂節
1995年馬勒音樂節 紀錄片《Conducting Mahler》
2023年萊比錫馬勒音樂節規劃與介紹
萊比錫是馬勒首次進入歐洲第一線大城市的第一份重要工作。在1886-1888的兩年期間,馬勒曾與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進行了將近200場歌劇表演,是萊比錫近代的古典音樂發展歷史中無可取代並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是馬勒與萊比錫這座城市密不可分的緣份。
所以在現任總監:指揮家 安德里斯.尼爾森(Andris Nelsons)與布商大廈團隊的企劃下,萊比錫布商大廈廣邀全歐洲各大知名樂團與國際級的指揮家,在五月份演出2023年歐洲最大型的馬勒音樂節!超過50場次的交響樂團音樂會、大師班與講座活動:含括十首交響曲全集、藝術歌曲等演出,是歐洲全年最盛大的馬勒音樂節,也是給熱愛馬勒音樂的樂迷朋友們,探索馬勒音樂的最佳機會~
萊比錫城市介紹
萊比錫: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音樂廳(本段文字取自茲茲堡小日子 Windy in Würzburg) 到萊比錫旅遊的那天也是乍暖還寒的春,穿著羽絨衣走在開滿櫻花的街道,來朝聖這個古典樂之城囉!萊比錫這個字源於斯拉夫語Липа,椴樹之意,好一個詩意的名字,相信學過音樂的人也和我一樣,對萊比錫有太多的憧憬與幻想,提到古典樂,也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維也納,不過,萊比錫毫無疑問地培育了許多著名音樂家,在古典音樂史上也有著「搖籃」的地位吧!巴哈擔任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唱詩班指揮,並在此創作出音樂史上的神作之一<馬太受難曲>;孟德爾頌不但是音樂天才,十九歲時在萊比錫圖書館發現了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決定親自指揮演出,使後人開始注意巴哈的音樂;音樂史上的傳奇愛侶舒曼與克拉拉(以及和他們之間有著微妙關係的布拉姆斯),亦曾在萊比錫生活(萊比錫也保留了這些音樂家的故居,供後人參觀)。 萊比錫和那種「典型的德國觀光城市」不同,沒有著名的城堡,更沒有壯麗的山河風景,但無論是布商大廈的管弦樂團、購物大街的街頭藝人,專業的音樂演出為整個城市譜上了浪漫又快活的音符,不分時空的,萊比錫是條推動著音樂家前進的大河。 想在萊比錫感受音樂氣息,除了在巷弄間尋找街頭藝人的琴聲,到布商大廈聽一場音樂會也是很好的選擇,布商大廈最早是布匹的交易所,布商大廈樂團則由萊比錫市民與商人成立,十八世紀,布商大廈正式成為音樂廳,樂團也以此而命名,我在萊比錫僅逗留了一日,無緣欣賞樂團表演,不過布商大廈樂團多次來台演出,希望之後有機會可以欣賞他們的演出,再跟大家分享。 布商大廈對面就是市立歌劇院,傳說許多班底是來自布商大廈呢!喜歡看戲的話,也可以在此欣賞歌劇,享受萊比錫的藝術氛圍。(寫到這裡,不禁羨慕起每天都有機會欣賞音樂與戲劇表演的萊比錫市民。) 沿著充滿音樂色彩的購物大街直走,白色櫻花林的背後就是以巴哈聞名的聖多馬教堂了,白色的花瓣隨著四月的冷風優雅落地,像一首歌,尤其在萊比錫這樣的城市,每個角落都是旋律。 巴哈被後人稱為音樂之父,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也是一名非常「多產」的作家(除了作品很多,巴哈還有二十個孩子,名符其實的「多產」),不過巴哈在他自己的年代其實不算有名,原因有兩個,第一,德國那個年代叫的「巴哈」實在太多了(你掉的是釀酒的巴哈還是工匠巴哈呢?不!我要找的是音樂之父巴哈);第二,巴哈(音樂之父巴哈)身不逢時,身在巴洛克時代尾巴,當時的音樂家力求改變,巴哈的複調音樂沒有受到大眾讚賞,後來還是孟德爾頌演出了<馬太受難曲>,才為他「正名」。 教堂旁的巴哈雕像擺著嚴肅的面孔,不經讓我想起孩提時代練習鋼琴,很討厭練但是檢定一定會考的「巴哈創意曲」,兩隻手一起擔任主旋律的曲子不太優美,但就像互相對話一般的旋律,神奇的鍛鍊了鋼琴技巧,巴哈大概算是許多人的鋼琴老師吧!(巴哈寫這些二聲部、三聲部之類的練習曲,其實是要教他的小孩鋼琴。) 不過提到聖多馬教堂不可以只想到巴哈,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也曾在此講道。(旁邊沒有路德的雕像真是太不公平了)
十首交響曲.十全十美
5/17日,台灣出發~
5/18日,抵達萊比錫!❤️
安排音樂旅行,我不愛趕行程,天天換飯店的走馬看花,完全不可能是我的選項;我喜歡走在城市的街頭,感受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與每一個自然的氛圍
這次選擇帶著所有團員們,參與音樂節,安靜地待在萊比錫欣賞馬勒,白天我們將一起走過大街小巷與馬勒、巴赫、孟德爾頌、舒曼夫婦、葛利格等音樂家曾經的足跡,精緻美好的晚餐交流之後,我們進入音樂廳裡,全歐洲各地一流交響樂團輪流為我們獻演每一首馬勒交響曲~
人生之樂,樂何如?😊
中間有四場重量級音樂會,也透過萊比錫當地電視台與各團隊合作實況轉播:
我觀察到導播非常認真,經常一再地比對資料,確認畫面與細節
幾場轉播下來,有時候會去找他哈拉一下,然後當然要合照留念
電視轉播車
布商大廈音樂廳與前方知名噴泉地標
反方向看過去,就是萊比錫歌劇院
入口處,都是馬勒音樂節的廣告文宣
大家都愛的馬勒腳踏車
當然我也要來騎一下~
售票口
馬勒旗幟與音樂會海報電視牆
馬勒音樂節廣告布條
感謝任職於MDR中德廣播交響樂團的宗芝,擔任我的地陪,為我解說萊比錫大小事,還常常帶來秘密情報~
來自馬勒基金會的介紹演講《Mahler Hour》
終於入場馬勒音樂節(布商大廈音樂廳),即在於此欣賞馬勒十首交響曲的十場音樂會,一定要來個十全十美一下~
今天5/18,是耶穌升天日,也是馬勒於維也納過世的112週年忌日,非常期待晚上即將入場欣賞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與尼爾森指揮的馬勒《復活》交響曲
從指揮視角看布商大廈音樂廳管風琴位置的樂團拉丁文名句座右銘:
「真正的喜悅是件嚴肅的事」(Res Severa Verum Gaudium)
轉譯:認真即為樂趣;樂趣來自認真。
近拍特寫,在音樂節的冷暖雙色燈光照映之下,呈現出網路上從未出現過的美麗與色彩
05/18 晚20:00:第二號《復活》
Andris Nelsons leading the Gewandhausorchester (2nd Symphony)
2023.05.18. 記錄於萊比錫馬勒音樂節的首場音樂會:馬勒第2號交響曲《復活》
1911年2月21日,馬勒在卡內基音樂廳指揮了生平最後一場音樂會演出;在音樂會過後,他因為鏈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亞急性心臟內膜炎絕症,健康狀況急轉直下,根據妻子艾爾瑪的說法,馬勒內心知道自己已經離死期不遠,憂慮到頭髮一夜之間變成灰白色…
因為在美國無法進行有效地治療病情,他們離開美國回到歐洲,4月8號,先到了巴黎進行血清治療,但到了5月12號馬勒的近況馬勒的健康狀況已經無力回天,所以只能快速地決定從巴黎回到維也納
馬勒此時的心願是,人生最後一刻,希望再次回到維也納,陪伴在大女兒墳墓旁…
回到維也納之後,馬勒的健康情況與可能的病危消息,瞬間成為了維也納各大報紙頭條新聞…
過去不承認馬勒是維也納人的維也納人士,在馬勒即將離世之際,卻以維也納報紙頭條而關注著他的人生最終動態;這雖是某種肯定馬勒的維也納一份子身份的認同…只是此時看來,一切都是這麼諷刺…
幾天之後, 1911年5月18日星期四晚上剛過11點,馬勒最後的時刻終於來臨,馬勒以50歲又46週過世,下葬於維也納郊區
墓碑上,如馬勒所願,只簡單刻著「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 );因為他生前說:「那些來看我的人知道我是誰,其他人就不需要知道了…」
在今天5/18馬勒過世112週年的忌日當天,恰巧也是耶穌升天日(德國國定假日),現場欣賞馬勒音樂節所特別安排的第2號交響曲《復活》,現場演奏非常令人感動。
指揮尼爾森在每一個樂章對於音樂精彩細節的控制,今晚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弦樂編制16-16-12-10-8,展現出極大的弦樂動態範圍表現能力,搭配音色乾淨的木管群獨奏以及爆棚十足的銅管與擊樂組,每個樂章的大爆炸與抒情對比極強,現場只能用一個爽字來形容~
而今晚擔任復活合唱的MDR中德廣播合唱團,實力堪稱德國之最~光是第五樂章的第一句就讓我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搭配兩位獨唱Nikola Hillebrand(女高音)與Gerhild Romberger(女中音),實在是太享受太美好的夜晚,永遠難忘🎵🌹
精彩謝幕照片:
23/05/19 晚20:00:第四號與《大地之歌》
Tugan Sokhiev & Munich Philharmonic (4th Symphony)
2023.05.19. 馬勒音樂節音樂會紀錄:慕尼黑愛樂與 Tugan Sokhiev Part.1. 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馬勒第四號交響曲整體來說,明朗、溫暖又亮麗而旋律化,加上第三樂章美的不得了的慢板以及第四樂章由女高音獨唱的「天國的生活」,一直被認為是最容易親近的馬勒交響曲之一。
來自德國最富饒巴伐利亞地區的慕尼黑愛樂,一開聲音色高貴亮麗非常有彈性,在指揮Tugan Sokhiev充滿音樂性的雙手手勢之下,精彩的詮釋出每一次段落的轉折,音樂細膩令人折服
上半場馬勒第四的樂團首席是來自日本的優秀小提琴家青木尚佳,第二樂章詼諧曲「與魔鬼共舞」的段落,演奏乾淨利落音色表現相當優異,果然能以亞裔之姿在歐洲第一線樂團站穩腳步,實力非凡~
但有一點還是要吐槽一下的,就是在第一樂章共有兩次第一小提長音段落出現前後檔團員弓法都不一樣的窘境,不曉得到底是什麼原因?
女高音Christiane Karg從第三樂章開始前入場坐定,藉由慢板樂章充分進入樂曲情緒之後,第四樂章一開口就是天堂級的美聲,果然「好的女高音帶你上天堂」~今晚充分演繹出馬勒筆下令人嚮往的天國生活
上半場結束,觀眾掌聲持續而熱烈,非常成功的馬四現場
2023.05.19. 馬勒音樂節音樂會紀錄:慕尼黑愛樂與 Tugan Sokhiev Part.2《大地之歌》
下半場的《大地之歌》,副題為「為男高音與女低音(或男中音)與管弦樂的交響曲」,具備六樂章架構,因引用中國唐詩之德譯詩文,也具備「聯篇歌曲集」之架構,因此樂曲分類著實令人玩味~
《大地之歌》由 Julian Shevlin 擔任首席,我個人偏好在他帶領之下的弦樂音色,明顯地樂團也更加溫暖,且更有德式厚度與輕柔兼備的質感~Bravo!!!
男高音的三首歌曲,都跟酒有關😆,果然李白「詩仙」+「酒仙」的魅力,連馬勒都無法抗拒~ Andreas Schlager 歌聲豪邁,瀟灑奔放有力,現場 Live’ 真的一級棒~
而女中音 Ekaterina Gubanova 的歌唱韻味濃厚,後勁十足,尤其是最後的《送別》,引述伯恩斯坦的觀點:他認為這首長度25分鐘的歌曲《送別》,才真正是《大地之歌》精髓所在,前面的五首詩歌,其實都是為了最後一首所做的鋪陳~
請閱讀最後馬勒加上的歌詞,加上漸行漸遠的音樂,從表面看是友人之間的送別,但實則為馬勒在精神上,逐漸做出告別人世的深沉告別:
我的心靜止著
等待著時機
美麗的大地
到處春暖花開
綠意盎然
到處皆是的
永遠湛藍的天空
直到永遠(Ewig…)X 7次…
聽這樣的音樂,能不孤寂?不憂鬱?
長笛與雙簧管的獨奏都美極了~而長笛首席是好朋友 Michael Martin Kofler,所以一定要多拍一下美美長笛組照片(與 Bianca Fiorito)
每次聽完《大地之歌》,都一遍遍感受到靜默的力量…
此時凌晨2:38,夜未央
上傳在布商大廈音樂廳拍攝的慕尼黑愛樂音樂會謝幕照片之後,馬上被選為布商大廈FB粉絲專頁的主視覺照片了
今天來到巴赫的聖地:聖托馬斯教堂(Thomaskirche)
巴赫在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擔任樂長長達27年之久,觸摸他的雕像,感受音樂之父在此生活過的城市氣息
23/05/20 晚20:00:第五號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Myung-Whun Chung (5th Symphony)
2023.05.20.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 – 鄭明勳+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今晚真的太幸運,好早前就全場完售的這場夢幻馬五,居然讓我遇到幸運貴人,得到了入場票券,雖然位置稍微偏高,但卻能更綜觀全局,實在臨票涕泣+內牛滿面
鄭明勳的指揮方式我非常熟悉,大開大闔、明快果決、音樂指示在他的雙手之下極為清晰,一點都不秀自己,是我非常喜愛的指揮家
今晚馬五是鄭明勳的戰馬名曲,當然全場背譜,與RCO不是只有音量的火花,還有著無比細膩的柔情:從第一樂章送葬進行曲之小號獨奏圓潤飽滿之聲開啟、接入弦樂柔情似水的第一主題,再搭配上樂團猶如「管弦火藥庫」的爆發力,兩者時時刻刻綻放著耀眼的音樂火花,雖是葬禮進行曲,卻聽得我興奮地不知不覺心跳直加速(XD);
第二樂章的樂團精緻Timing,聲部銜接在他的準確拍點之下,不只順暢,更呈現現場才能聞得到的芬芳;
第三樂章的法國號獨奏,實在強大無比,那種「無懼」,充滿肌肉感的聲音,不是暴力,是每顆音符紥紮實實的穩定感,讓Scherzo更添一份快意江湖的瀟灑;最知名的「情書」第四樂章Adagietto,首席以動作帶領出的弦樂群彈性速度以及多次延後樂句的絕美呼吸感,實在無比入心,美到無以復加;第五樂章單簧管獨奏靈巧極了,結束前全團爆棚的強度,應該讓所有人全身都是雞皮疙瘩掉滿地了…
一長段精彩的結束部,全曲結束後,現場短暫一片靜默,旋即爆出回應這場精采演奏的如雷掌聲與此起彼落Bravo叫好之聲,這熱烈程度一點也不像在歐洲,我感覺我有似乎回到台灣之感(我們真的很熱情);
在多次不斷進出前後台接受現場幾乎全場起立的十數分掌聲後,鄭明勳盡可能地走向每一聲部首席奏者握手致意,展現出大格局與大師風範
今晚讓我又添一場難忘的現場馬五,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如醇酒般的弦樂濃郁音色,木管、銅管每個聲部無懈可擊的超狂表現,真是太佩服了,超愛!
音樂會出場後,天色尚未全暗,漫步走回飯店,再用手機順便拍幾張照片記錄一下今晚的藍調夜色~C’est si bon
23/05/21 晚20:00:第十號
Robert Treviño & CBSO (10th Symphony)
2023.05.21. 馬勒第十號交響曲 – Robert Trevino+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晚間入場布商大廈音樂廳,欣賞由美國籍指揮家 Robert Trevino 指揮CBSO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庫克版),今晚原本指揮是前任音樂總監 Mirga Gražinytė-Tyla,但因為身體不適無法出席本次音樂節。
今晚的弦樂配置非常龐大:16-16-12-10-8,現場被CBSO大幅度的力度變化深深感動~因爲這種動態完全不是聽唱片能夠重現的、非常誇張。我明確地感受到CBSO音樂家們,戮力想完成今天音樂會的內容的那種嚴謹態度,要不是昨晚剛聽RCO,我心中真的覺得CBSO非常棒了👍🏻(唉…要樂團之間互比,其實也是殘酷的)
事實上,除了些許音準問題,還有剛開場的暖身適應場地聲音,整體來說,今晚馬十著實非常成功,樂團首席帶領相當棒,小號群在兩次不和諧和聲時的接力掛留音,充分展現霸氣與力度,非常佩服,尤其第二次在第五樂章的呼應,那聲聲呼喚著Alma的不和諧音,響徹音樂廳👍🏻。(法國號組則弱了些,我果然還是被前一晚RCO的銅管火藥庫慣壞了😂…)
.
當年馬勒第10號庫克版之所以在國際之間大獲成功,跟年僅25歲的Simon Rattle 就與CBSO的錄音與廣泛演奏推廣有很大的關係🎉
馬勒第十號,創作於1910年至1911年間,是未完成之遺作,馬勒自己只完成第一樂章72頁總譜、殘存50頁簡略記譜及44頁各類型的草稿。
從馬勒的作曲大綱可知道共有五個樂章;樂曲架構除了打破過去慣例,為(慢快中快慢),更呈現拱型架構曲式:(一、五對稱為慢板,二、四對稱為詼諧曲,中間第三則是有「煉獄」別稱的中快板
最初Alma本來居然想燒掉第十號草稿🔥(XD)…
後來求教許多音樂家的意見,終於Alma決定不燒了~將第十號被保存下來,先演出第一樂章且陸續發現更多草稿,這才有了近代多位音樂家「群起而補述」各種版本
不過其實布魯諾.華爾特曾寫信給Alma,他認為,除非作曲家本人完稿,否則不應該讓未完成的作品貿然問世;這就像是一幅畫作,如不是畫家本人做最後的潤色確認,都不應該被稱之為是他的作品。
今晚的英國作曲家學者庫克版,窮盡多年洪荒之力,設計出各種最像馬勒音樂與配器的各種設計,許多段落已經不是補白而幾乎是重新作曲~目前已是全球普遍最被認同的共識版本。
馬勒在第一樂章約莫2/3處,設計了非常獨特的和聲:
這獨特的聲響,先從#F大調屬九和弦出發,加上d小調和聲與c小調和弦,三種調性相加之後,調性當然直接爆炸…(XD)
前衛一點以作曲技法來看,這三種和弦加總的不和諧音程,幾乎就是12個半音全用上了~馬勒已經跨入「十二音列」作曲技法,也就是將十二個半音重新排列接連使用
因此,某種程度來說,他的音樂根本就是後來「第二維也納樂派」(荀白克、魏本、貝爾格)的先鋒!
而馬十的「無調性爆炸和聲」在音樂史上的地位,就如同畫家孟克的「吶喊」 (The Scream) 一般,經典不朽…
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的《吶喊》——藝術史上第二著名的圖像,僅次於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最後一個樂章,馬勒在譜上寫下:
You alone know what it means
Farewell…
Farewell…
Farewell…
To live for you…
To die for you…
Almschi(太太的暱稱)
有機會一定要現場聽馬十,這瀕臨精神崩潰的音樂,真的真的非常感人~
後記
在昨天晚上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音樂會謝幕的所有拍攝照片裡面,我最喜歡的反而是這樣,人與人之間互動照片:
很多歐洲樂團在演出成功之後,音樂家們會互相擁抱隔壁的同事,互道恭喜
除了是很棒的傳統之外,觀眾也會有非常溫暖的感覺~然後這張照片當然又被布商大廈FB選為他們的社團封面照片了
23/05/22 晚20:00:第七號
Daniel Harding &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7th Symphony)
2023.05.22. 馬勒第七號交響曲 – Daniel Harding+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今晚帶著複雜的心情走出音樂廳,這實在不像我所認識的BRSO…
馬勒第七號,常被認為是一首奇怪的交響曲,在他所有的交響曲中,也的確不是最常被演出的作品,原因很簡單,就是「真的很奇怪」
許多情緒突然大變化的段落轉折、與眾不同的管絃配器法,各樂器間的獨奏連接等等…,都讓此曲屬於不容易奏好的交響曲;有時候,我更感覺這首樂曲,像是寫給交響樂團的協奏曲。
今年七月即將在班貝格登場的國際馬勒指揮大賽,從初賽到最後決賽,馬七都將是最重要的指定曲目,原因很簡單,因為「真的很難指揮」
馬七,完全考驗著指揮與樂團溝通的能力:對於樂曲的理解是一回事,但要讓團員正確「接住」,演奏得好,卻又是另一回事。
今天我的座位在二樓側邊,葡萄園左側,介於弦樂與木管之間,因此整首交響曲聽下來,每個細節都聽得清清楚楚…
樂團許多拍點的發音點不整齊,上低音號獨奏失誤、法國號的多次控音不穩放炮,連雙鈸都擊錯拍點,一路放炮與拍點不齊,簡直堪比煙火大會般燦爛🎆
尤其法國號獨奏第二次放炮時,我還看到單簧管演奏者直接低頭嘆氣…實在嚇到我了,這真的不是我所認識的BRSO啊⋯
是巡迴累了嗎?還是跟指揮溝通出了問題?總之今晚問題一籮筐
愛拍照的我,音樂會後仍然走走拍拍
見到指揮 Daniel Harding 再次走出舞台(請見照片最後一張),我開心極了,上前詢問他能否一起合照
「Of course, no problem!!!」,他一邊善意地回答我,卻一邊同時急促地翻閱著總譜
我站在舞台旁邊等待他
然後,他開始把今晚錄影直播組叫上舞台,翻閱著總譜,開始指示他要「再次演奏」哪些段落…
接下來,樂團團員們一一被叫回到舞台上
此時我理解了,針對剛剛音樂會裡的「煙火大會」,現在樂團要進行「補救錄影」
我還續續待在場邊,現在團員已陸續全部回到舞台上,臉部當然沒有任何喜悅的表情
導播開始翻閱總譜,錄影組準備就位
接下來,因為我不是團員,當然就被請出音樂廳了…
其實今晚樂曲結束時,現場觀眾依舊掌聲如雷,更有許多人起立鼓掌叫好
但「音樂好不好,自己內心知道」
樂團的補錄,就是求好求完美的證明。
希望這是一次偶發的煙火大會,並期待下一次聽到BRSO火力全開的超神演奏回歸,如同我數次聽過的楊頌斯帶領他們時,是那麼光彩奪目,是令人真心佩服的超級樂團…
.
樂曲簡介:
馬勒第七號,也常被叫做「夜之歌」,因為五樂章裡,有兩樂章被馬勒命名為「夜之樂」(Nachtmusik)的音樂:
據說馬勒在1904年荷蘭之旅,因看過了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szoon van Rijn,1606–1669)知名的畫作《夜巡》,產生了啟發而作曲第二樂章並命名為「夜之樂」。
而第四樂章則加入了吉他與曼陀鈴,呈現出「小夜曲」濃厚氛圍,欣賞時常令人愛不釋手。(其實是耳,哈哈~)
最終樂章轉為C大調,如同黑夜迎向光明一般非常非常精彩~
馬七如果沒有了這麼精彩的第五樂章,那麼或許將如他的名字「夜曲」一般,永遠屬於夜晚~這第五樂章的震撼、燦爛與輝煌,徹底點亮了這首交響曲,更成為馬勒不朽的交響篇章!
睡覺前又看到布商大廈又來借照片去用了~
斌斌出品,必屬佳品 XD
2023.05.23. 講點今天覺得有意義的事情~教育要從小做起
看著這群孩子嘰嘰喳喳討論著,對巴赫的一切都感興趣的模樣,真心覺得,教育,真的要從小做起…
這是耍寶的我~我❤️巴赫
23/05/23 晚20:00:第九號
Ivan Fisher & 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9th Symphony)
23.05.23.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伊凡費雪(Iván Fischer)+布達佩斯節慶交響樂團(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聽吧~這就是我的樂團!」我相信伊凡.費雪今晚心中的旁白就是這句話。
伊凡.費雪與馬勒相同,也是猶太人,自小家住布達佩斯歌劇院旁,他曾受訪時笑說:「自小就對歌劇很熟悉。」,但其實是住在歌劇院旁邊,知道每一部歌劇幾點開始跟幾點散場😆
「我從小就知道《魔笛》《唐喬望尼》《波希米亞人》的歌劇長度,因為從窗戶探頭出去,就知道幾點演完了XD~」
看過他許多的大師班,對於伊凡.費雪深厚的音樂底子與帶團能力,一直都非常喜愛(他能將一個原本只屬於音樂節假期才演出的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帶到全球評價十大Top 10,還獲得匈牙利政府的鉅額補助,領導力與執行力實在是天縱英明)
今晚,他才一出場,其實就已經征服我了…
布達佩斯節慶交響樂團溫暖無比的音色,全程投入的演奏,團員之間創造出許多美妙的音樂,而伊凡.費雪的手勢毫不誇飾,準確地帶出所有必要的情緒,甚至我覺得團員們主動回饋他更多的互動回應,是讓我現場更感動的原因之一
「這就是我們的樂團!」今晚的音樂,我強烈感受到來自每一個演奏者所散發出的歸屬感與榮譽感~似乎一心一意地奏好音樂,傾盡所有地展現自己,是團員們唯一而至高的目標🔥
明明前三個樂章我都還好好的,但到了最後樂章,已經完完全全被他們說服的我,幾乎從頭哭到尾了,不誇張;現場超安靜,還要一直強行忍住不能出聲啜泣,我知道這樣寫有點矯情,但眼淚就是一直流出來,根本停不住啊⋯
終於到了最後極慢板段落,音樂極其緩慢、一層一層的和聲堆疊,似乎融合了馬勒心中痛苦最大的聲音:哀莫大於心死
在這一刻,聲音與沈默、生存與死亡之間的距離,幾乎全部消失
生與死,真的那麼重要?或許此時馬勒已經參透了一切,但是心中卻依依不捨…
馬勒在樂譜上寫下了—「Ersterbend」(逝去),彷彿他怕我們從聽覺裡音樂,無法清楚得知他要傳遞的訊息…
最後一個小節,力度甚至被標記為 Pianississimo(pppp),且停頓非常長的時間
聲音靜止、時間似乎仍不斷持續下去著…
超過一分鐘,現場才爆發出熱烈掌聲,幾乎所有人都站起來Standing ovation
今晚真的是奇蹟之夜,是這幾天最接近馬勒的一刻
我任淚水流下,一邊繼續拍攝謝幕照片,心中感謝著自己今晚有幸能在萊比錫參與這場音樂會…
聽完馬勒第九號,抬頭看天空,夜已深~月兒彎彎,還伴隨著一顆小星星,不知是否馬勒也正在微笑著看我們?
散步回飯店休息,愜意又舒心
上面是相機長焦拍攝,但手機拍照還是非常好用
23/05/24 晚20:00:第一號
Daniele Gatti & Gustav Mahler Youth Orchestra (1st Symphony)
2023.05.24. Daniel Gatti 與馬勒青年管弦樂團(Gustav Mahler Jugendorchester,簡稱 GMJO) Part.1
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在幾天下來陸續欣賞這麼多職業交響樂團後,今天由這次馬勒音樂節裡演奏交響曲唯一的年輕世代樂團GMJO上場,尤其是搭配Daniel Gatti 這麼棒的指揮,在開演之前很期待究竟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先說今晚上半場演奏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慢板
先講樂團調音,年輕帥哥首席仔細地從管樂調起,接著低音弦樂,再調到高音弦樂,花費的時間雖然長,但是充分的調音時間,讓所有人有機會能夠適應舞台上面的聲響,仔細聆聽自己與別人的音色,最終才進入全團調音
這些雖然都是小細節,但是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個年輕樂團嚴謹的訓練水準
Daniel Gatti 全場背譜,這位演出經驗豐富的指揮家,完全就是一本管弦樂總譜與教科書;在他細膩的動作之下,精準的控制音樂的每一個細節,也誘導著這群青年音樂家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詮釋馬勒最困難的音樂…
他抓得住我
馬勒第十號第一樂章 Adagio 這麼深沈的音樂之中,從最初的中提琴獨奏,感覺仍有那麼一點怯生生地,在 Gatti 沉穩的呼吸與動作之下,全團的音樂逐漸合而為一,非常神奇的凝聚效應,就這麼一點一點在我的眼前發生
我想起之前帕胡德與我聊過的:「為何柏林愛樂的音色為什麼會如此的美?」
就是因為「我們一起呼吸」
Gatti 正不疾不徐,透過每一次呼吸引導著這群年輕音樂家們,能夠藉由同步呼吸,奏出完全一致的音樂語法與樂句
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困難
這群可愛的年輕音樂家們,漸漸忘記了剛開場的羞怯,將音樂的層次一步一步的拉高,在不和諧的九音和弦衝擊+小號掛留之後,音樂表現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我明顯感覺到他們樂器聲部之間的呼吸互動,音樂也完全流動了起來,越來越放鬆~此時樂團已經融合唯一,音樂越來越順暢,這轉折真是不可思議
這段原本就長達26分鐘左右的音樂,在 Gatti 清晰的解構指揮之下,足足拉到了30分鐘,慢速卻細節滿滿,我聽到了非常不可思議的完整度與成熟層次感,很難相信這是一群20幾歲的年輕孩子們,所演奏出來的馬勒
今晚上半場他們奏出的,其實不是第十號交響曲中原本瀕臨絕望的那一刻,反而呈現出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刻裡,人生似乎還有充滿著希望與微弱光芒
非常非常令人動容,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反向思維,難道人生只能是單行道嗎?我同時這樣想著
除了文字之外,我拍攝的照片將說明許多的細節,這群年輕音樂家們的傑出表現,讓我心中由衷地稱讚他們,再次感受到歐洲年輕一輩音樂家們豐富的底蘊,就是這些珍貴的音樂會一場接著一場的演出,累積經驗,成為他們未來能夠進入各大職業樂團的最佳能量與動力
看著他們充滿笑容的演出,讓我情不自禁地也回想起自己曾經在法國求學,吹樂團與室內樂的許多時刻,歷歷在目,永遠難忘,青春真好~
下一篇 Part.2再繼續貼他們精采的馬勒一
2023.05.24. Daniel Gatti 與馬勒青年管弦樂團(Gustav Mahler Jugendorchester,簡稱 GMJO) Part.2
下半場: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
經過上半場的開場之後,馬勒青年團管弦樂團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更令人期待了🌟
同樣的,樂團開場前的調音非常嚴謹,這一直是我最欣賞的部分,Gatti開始樂章前,細膩的預備動作,也讓所有團員專注
從一開始橫跨的七個八度大自然之聲,到他選自藝術歌曲第一主題,整個音樂的解構過程非常的緩慢卻細膩,我感受到Gatti的演出策略,他要一步一步的帶著這群年輕音樂家,仔細的「閱讀」這首交響曲🎵
整整12分鐘之後,他才釋放出第一個極強段落,這讓所有團員同樣感到振奮,我看到好多團員都帶著笑容,開心地接著演奏下去,他們心中一定清楚知道自己很棒
第二樂章蘭德勒舞曲風格,Gatti同樣清晰的分段,速度不快節奏清晰,顯然他想的不是跳舞💃,是「一帆風順」的航行😉
第三樂章的送葬進行曲,小調的兩隻老虎旋律到中間突然亂入的猶太音樂,氣氛掌握得極好😘
我最喜歡的就是當低音號聲部進來得極為輕柔時,Gatti還抽出空來用左手給他比了個大拇指稱讚👍🏻
愛人藍眼淚的段落,更是讓我體驗到了無比輕柔的層次
這種沈浸式的慢,真是體驗馬勒的溫柔音樂,最棒的方法~好陶醉
到了最後一個樂章,Gatti的策略奏效了,現在所有的年輕音樂家皆已完美地呼吸融合在一起,並蓄勢待發
Gatti 手勢一放,他們一段又一段、一句又一句的營造樂曲最後的熱烈高潮,迎向燦爛而華麗的結尾
最後力度結束之後,你完全可以想像~現場觀眾熱烈鼓掌+歡呼躁動不已👏🏻👏🏻
這群年輕的音樂家藏不住喜悅了,弦樂團員揮舞著手中的弓來回應觀眾們的熱情,管樂團員則腳跺舞台,加上歡呼來回應觀眾們的熱情❤️
音樂廳頓時變成了最熱鬧的市集,全場一片和樂,是音樂節以來全場最熱烈的尾聲
我笑得好開心,發自內心感到溫暖與感動,這樣的演出經驗,是任何一所音樂院,任何一個名師、教授都沒有辦法給予學生的~
音樂演奏的經驗,就只能在一場場音樂會裡慢慢培養~這就是古典音樂的傳承~
Gatti不斷返場,帶領這群青年音樂家們接受觀眾們的掌聲👏🏻
最後當然就是舞台上各種不斷的擁抱與互相鼓勵,我也非常喜歡😊
Bravissimo to you, GMJO ❤️❤️👏🏻
第一號交響曲第四樂章,依照馬勒總譜指示,安排長號手加入法國號聲部,增加音響厚度
後記.聽音樂的感動,騙不了人(應該說騙不了~手錶)
馬勒音樂節期間,我們也去摘星一下
旅行中,每天都在不同餐廳用餐,目前為止我們從德國餐、歐洲各地特色菜、希臘料理,甚至到越南料理Phở都吃過了~
與主廚之一合照
白酒、紅酒、甜酒佐著每一道菜上來,大家都開心極了
也謝謝團員們一直幫我加酒,每一杯酒,不知道為什麼,都「越喝越大杯」…
貼心的老闆娘會在每一道菜上來時親自侍酒,專業又親切(拍攝於5/28二訪,看我的馬勒T恤就知道啦~)
到布商大廈的話,非常推薦這家米其林一星餐廳❤️
今天白天坐車出城離開萊比錫,到德勒斯登一日遊~在我背後就是歷史悠久的森柏歌劇院
森柏歌劇院(Semperoper) 是德國薩克森州德勒斯登的一座歌劇院,位於德勒斯登歷史中心的劇院廣場,近易北河畔。
歌劇院修建於1841年,1869年,歌劇院遭到大火燒毀,之後得到重建,並在1878年完工。
森柏歌劇院曾是許多歌劇的首演場地。二戰期間,歌劇院曾被炸毀。戰後得到重建,並在1985年完工。
23/05/25 晚20:00:第三號
Christian Thielemann & Staatskapelle Dresden (3rd Symphony)
馬勒 – 新鮮雜學 樂器篇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中的特殊樂器:郵號(Post Horn)
在馬三第三樂章的TRIO段落中,郵號所對應的音樂,現場常需躲在後台演奏,製造遙遠的音色,與小號對應時,能創造一種「時間暫停」的既視感,非常、非常特別,而且夢幻
這段郵號獨奏,與樂團呼應,更是相當長而完整的管弦樂片段獨奏段落
因此音樂會最後,郵號獨奏者一定會受邀出來接受觀眾掌聲😉
參考欣賞影片:
郵號謝幕照片
2023.05.25. 德勒斯登馬三花絮
所以就出現以下系列照片啦~真是滿足又開心的一夜
23/05/26 晚23:00!!!
番外篇.深夜教堂的爵士馬勒❤️
凌晨時分的爵士馬勒❤️
2023.05.26. 凌晨的Jazz馬勒
馬勒音樂節深夜系列
鋼琴Jazz即興音樂會
今晚夜衝馬勒粉浪漫❤️
午夜 0:06,身體很疲憊
紅色燈光讓教堂裡色彩繽紛
挑高的空間,音色更是無敵
安可曲 – 馬勒五號第四樂章
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開始拍攝😊
此時萊比錫夜已深~戶外的嬉皮龐克正在活躍
但室內的馬勒音樂好療癒
暗黑萊比錫
《浪潮哥德聚》(Wave-Gotik-Treffen)
一年一度最黑暗的萊比錫XD
《暗黑哥德嘉年華》,曬一下與萊比錫的暗黑女郎們合照~
翻拍攝影師的相機螢幕
2023.05.28. 馬勒音樂節最終日 – 我也穿著我的馬勒T恤登場了
在萊比錫參加馬勒音樂節,那麼馬勒T恤,一定要來一件的啦❤️
本次我們的萊比錫馬勒音樂節行程&音樂會,即將迎向最盛大、熱鬧的尾聲《千人》,心中萬分感謝所有能夠讓這美好的一切實現的人、事、物
從抵達萊比錫的第一天,我就看見櫥窗裡這件特別的馬勒T恤啦~
近拍給大家欣賞。這顏色特別,叫做「Teal 」,介於藍色與綠色之間的顏色,類似暗綠和深青色~
23/05/28 早11:00:第六號《悲劇》
Semyon Bychkov & Czech Philharmonic (6th Symphony)
2023.05.28. 馬勒交響狂熱有感
今天上午聽完捷克愛樂演奏馬六之後,非常棒~很有感覺,來寫一點欣賞馬勒音樂的想法
馬勒,可能是擁有全世界最多「瘋狂樂迷」的古典作曲家
當然,每一位作曲家都有他的音樂特色,但要像馬勒這樣,同時擁有最大聲的Fortissimo、最小聲的Pianissimo,最長的樂曲長度,最大型的管弦樂編制、最深層的生死議題探討、最特殊的多樣樂器使用…
但,集眾多特色於一身的馬勒,其作曲,在他的年代,並不受到肯定…
「詭異、奇特、不可預料」,這些過往出現在馬勒音樂裡的負面用詞,在現代人越來越懂得以他的人生歷程、作曲動機、讀譜做深度理解之後,漸漸變成了同理心與深深地感同身受
以前說,「聽馬勒,是一種顯學」,我認為「聽馬勒,更是一種雜學」
我說的這種「雜學」,雜指的是好的那一方面
為了聽懂馬勒,聽馬勒的音樂,有關於管弦樂的一切,都需要「略懂略懂」:
管弦配器法要開始「略懂略懂」、樂器演奏法要「略懂略懂」、音樂曲式學也要「略懂略懂」、動機主義作曲也要「略懂略懂」,背景考據更要「略懂略懂」,作曲家的想法更要「略懂略懂」…
例如:
第六號《悲劇》裡,象徵著擊倒巨人的大槌(Hammer),馬勒並未具體指示要用哪一種槌子?敲擊哪一種板子?
所以各樂團都會以自己的方式製作對應《悲劇》的大槌與打擊板:有的聲音亮,有的暗沈,有的極重,有的則悶響,這就是一種開放性的選項
為什麼第六號第一樂章,前奏之後的第一段音樂,會被稱之為「Alma主題」?
為什麼第六號最美的行板,有的版本在第二樂章,有的在第三樂章?
為什麼英雄的三大打擊,但槌子只打兩次?
進一步的雜學,體現在現場觀察管弦樂團演奏的樂趣:
例如,樂手們畢竟是人,偶爾前後檔弓法會錯亂;偶爾雙鈸會在小聲之處沒打出聲音,或者打錯拍點;銅管也會有突然音色極好或放炮的時刻,就連大槌,都有現場音樂會打完飛出去的時刻~有時會被演奏逗笑,有時卻又感動莫名(這段文字,沒有指特定場次)
聽得更多,了解更多之後…放鬆心情,體驗現場Live’,增加經驗值,馬勒的各類雜學深度,將越來越厚實
這,絕對是一輩子的追尋
2023.05.28. 香醇濃郁的捷克之聲 – 馬勒第六號《悲劇》交響曲
畢契科夫(Semyon Bychkov)所率領的捷克愛樂,先前來台灣時就已經斬獲許多粉絲,評價甚高。這次他們來到馬勒音樂節,演奏自己波西米亞故鄉作曲家馬勒的第六號交響曲,自信滿滿豪情萬丈~如果要我評價,我會說這是幾乎完美的一場音樂會。
第六號交響曲寫作於1903-1904年間(1906年再次修訂),其時馬勒已經與妻子阿爾瑪結婚並期待著兩人之間愛的結晶誕生,此時的馬勒工作順遂、愛情與家庭都在幸福的狀態中,卻埋首於《悲劇》這樣一首黑暗的殞落之作,在這首交響曲中,馬勒描述的主角,將遭受到三大打擊最終倒下,因此本首交響曲中的「大槌」(Hammer)已經於其他貼文裡介紹,不再贅述。
而本交響曲的另一個特色,就是第一樂章 2’30″左右開始出現「阿爾瑪主題」(Alma Theme),隨後更以主導動機方式不斷出現、變化,甚至成為最後樂章前的主要動力,這滿滿的「阿爾瑪主題」可說是馬勒將心心念念的愛妻放在心中的最佳證明。
只可惜這首交響曲整首依舊是悲壯暗色調,儘管行板再美、再柔情萬千而纏綿,已經預知結局的我們,心中只能在這最美的音樂裡哀嘆著即將迎來的悲劇,初版的三次槌擊,經過修改再版之後剩下兩次;馬勒也在總譜上註記「如果槌擊力度不夠,可以加上雙鈸與大鑼」。因此除了「槌、箱」的開放性選擇,各樂團也有不同的悲劇槌擊表現方式,總是讓本曲樂迷津津樂道的焦點
我非常喜愛捷克愛樂詮釋的馬勒音色,那種動態幅度與濃郁的音色,都讓馬勒旋律中的悲傷感在空氣中傳遞出孤寂的氣味,無論是節奏或旋律歌唱;而樂團雄厚的力度也讓該樂曲爆棚時爽快炸裂,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畢契科夫持棒角度喜歡偏下,看起來更像是手的延伸,是一位極為認真的指揮家,樂譜上幾乎每一頁都貼上了各種不同顏色的便利貼,有黃色藍色桃紅色,註記肯定非常豐富(超想偷看der)
與團員之間的呼吸聯繫感非常強烈,樂團首席與各聲部首席表現皆為一時之選,與他的音樂呼應感極強;英國管與法國號的獨奏極美、打擊樂手特別到後台演奏的牛鈴聲與多種打擊樂器精緻的音色表現(雙鈸小聲有一點沒打好),全場都有極其優異的現場感
「這就是我們捷克的音樂、捷克的音色」,我在場深深感受到團員們演出後對自己樂團的驕傲感,推薦之後有機會,大家一定要現現場欣賞捷克愛樂。
23/05/28 晚20:00:第八號《千人》
Andris Nelsons leading the Gewandhausorchester (8th Symphonies)(第二場)
2023.05.28. 萊比錫馬勒音樂節最終場-第8號交響曲 《千人》
昨天晚上欣賞音樂節最盛大的千人交響曲,此篇心得文卻等了一個晚上,隔天睡醒,沉澱心情之後才能完成。
為什麼呢?
因為昨天晚上的盛大演出裡,有很多的遺憾與觀察
一方面除了期待最高,失望最深之外,沒有想到昨天我另一篇文章所提到的現場欣賞樂趣,甚至包括演出的不完美,真的通通出現了
先前就有內部消息,聽說Nelson彩排到一半身體不適快昏倒,從事後結果看回來,的確許多最精緻困難的段落,應該只有草草綵排,或也有可能樂譜不熟,並沒有深入的將許多細節練好(樂團與合唱團除外)
昨天我的位置就在第三排中央,第一部份拉丁古讚歌「Veni, Creator Spiritus」(求造物主聖靈降臨)整體氣勢十足,雖然這一次是「小型編制」的千人(樂團約120人,合唱團約240人,總演出人數約將近380人),但在布商大廈音樂廳裡面,聲響密度極高,這所有的聲音直襲我面而來,這是音樂節裡第二場千人,大致上來說,全體齊奏/唱,加上獨唱的部分整體是非常成功的。
但只要到個人的獨唱/輪唱部分,歌手之間的不和諧與瑕疵就浮現出來了…
所以我直接講一下第二部分,選自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第五幕的最終升天場景
因為我就身處在座位第一線,每個歌手演唱的方式包括他們看譜、演唱的姿態,清清楚楚,甚至我偶爾都可以跟歌手對看了
這已經是千人在音樂節裡面的第二場演出了,但仍明顯感覺到他們的眼睛完全離不開樂譜,我是學演奏的人,完全了解這種感覺:就是「對樂譜不熟悉」…
擔任第一女高音角色的Brit-Tone Müllertz(Magna Peccatrix)突兀地立了一個大譜架,全場幾乎遮住了半張以上的臉,(剩下六位獨唱者都是手捧著樂譜,坐+站)
對音樂沒有安全感,「不能沒有樂譜」的感覺,非常鮮明地傳給了我
第二女高音Jacquelyn Wagner Sopran (Una poenitentium)今晚則音色嘹亮,自信滿滿,聲音的狀態好極了
男高音Brenden Gunnell Tenor (Doctor Marianus)蘇格蘭裙傳統服裝上身,服裝💯;歌唱的非常賣力,但音色傳遞共鳴,實在不夠好
某方面來說,音樂節安排這七位獨唱同台,絕對是一大盛事
但這七位獨唱家在演唱時,音準上面有明顯的瑕疵,甚至兩位女高音唱在同一個音的時候音準也都完全不一樣…對於音樂的不熟悉,也反映在跟樂團的拍點上,還有各自的抖音方式也會干擾拍點,聽起來實在非常詭異,傳到大廳的最後面我完全不敢想像觀眾們會聽到什麼…
進入「神秘合唱」之後,合唱團的柔聲真的美極了👍🏻,已經開始期待女高音「永恆女性、引領我們高昇」唱段
結果Brit-Tone Müllertz吸氣準備之後,我聽到她喉嚨發出「哼」一聲,完全發不出聲音,句子沒唱出來
一句沒唱出來,第二句也沒有唱…然後她完全找不到拍點進來
機警的第二女高音Jacquelyn Wagner Sopran,趕快從第三句開始直接替她代唱,
現場我眼睛跟嘴巴都閉不起來,因為這一切發生得太突然(我還可以偷瞄到樂團團員一邊拉琴一邊眼神互看,大家應該都被嚇到了)
然後我看到 Brit-Tone Müllertz 把頭藏在譜架後面,臉露出來的時候我知道她都快要哭了…
今天晚上最可惜的就是狀態最好的女高音唱第二女高音,唱第一女高音的人不在狀況內
後來的合唱加上樂團,當然是全力演唱演奏,補救著這一切,並營造最後的輝煌壯麗
但即使是音響效果再次爆棚,也掩蓋不住先前這麼尷尬的放炮
觀眾現場依舊歡呼、掌聲如雷,持續了將近20分鐘,幾乎全場的人都起立鼓掌了…
以活動來說,真的是圓滿成功👍🏻🎊
但是,「音樂好不好,自己內心知道」
這是一次難能可貴的現場體驗,雖然不完美,但是反而看到更多細節
我心中知道,準備不足,絕對是最主因
更多的原因,只有他們內部自己會知道,作為一位愛樂者,我們以實際行動支持整個系列的馬勒交響曲,從中得到了無比的樂趣跟珍貴的現場欣賞經驗,這些都是無可被取代的
我也無意批評歌者,據實報導而已。
寫這些,我心情沉澱了一個晚上,慢慢消化之後,以文字與照片記錄下來
(2023.05.29.萊比錫)
2023年馬勒音樂節的最終場音樂會,以地主團布商大廈的《千人》交響曲,做出華麗結尾~
最後再留念一張於布商大廈音樂廳,穿著馬勒T恤的照片
講座場地
搞笑花絮.音樂會前導聆現場
2023.05.28. 萊比錫的最後一晚
慶祝馬勒音樂節十首全套交響曲音樂會,全部完成啦~畫個愛心+光雕簽名,開心地慶賀馬勒音樂節全部十首交響曲、十場音樂會圓滿完成
這次我們全程住在NH飯店,對面就是新市政廳大樓(Neue Rathaus),相處了十幾天,覺得真的是一棟很美的建築
今晚聽完《千人》,一路悠閒散步回飯店前,把相機放在石椅上,嘗試用相機長曝+手機手電筒,寫下「MAHLER」,為這趟音樂節之旅留下萊比錫最後一夜的紀念
耶~成功了
雖然好多路人經過,可能覺得我怪怪的,為何拿手機開著手電筒在空中畫來畫去?似乎在進行什麼奇怪的儀式
對~想拍出好照片,沒有羞恥心就對了😆
下週待續.更多馬勒的音樂解密❤️
謝謝您~來到蹦藝術❤️
認識蹦藝術的幾個方法:
1. 加入蹦藝術群組
實體與線上音樂講座訊息、各種音樂分享、優質音樂會折扣碼、精彩藝文旅遊行程…,好康優惠不漏接❤️
加入方式:
請先聯繫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本人,由林老師協助加入專屬課程群組。
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2. 聆聽蹦藝術 – Podcast
蹦藝術Podcast 一鍵通:https://linktr.ee/bonart
3. 贊助蹦藝術(單次或定期定額贊助)
從製播節目到網頁文章撰寫、網站維護,都需要經費,更需要您的贊助
無論是單次贊助,或者定期定額贊助,蹦藝術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更多音樂新知
2024-10-05
【苗北講堂】2024下半年系列:普契尼逝世百年致敬~四大寫實歌劇巡禮(三)一生等待永不悔~談《蝴蝶夫人》裡的執著與傷悲
《蝴蝶夫人》故事以二十世紀初日本明治時代的九州海岸城市長崎港區為背景。一段大時代
2024-10-03
【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 從鍵盤到交響,李斯特的鋼琴魔性(三)交響詩創始者:談李斯特的主題與變形
李斯特於19世紀後半創新的「交響詩」(Symphonic_poem)曲風,突破了
[…] 【BON音樂】2023年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演講第197場:林仁斌談《馬勒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