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2025年世界管弦樂團巡禮 – 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Top Orchestras in U.S –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本系列「2025年世界管弦樂團巡禮」- 北美篇,將以美國為主要區域,詳細介紹各大管弦樂團之歷史沿革與特色,並深入欣賞精湛之演奏。

 

美國五大交響樂團

 

讓我們先從歷史談起,當我們聊到美國樂團十,總喜愛先聊「五大」,這五大交響樂團在過去的歷史定位也非常清楚,分別是:

紐約愛樂 New York Philharmonic

波士頓交響樂團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費城交響樂團 Philadelphia Orchestra

克里夫蘭交響樂團 Cleveland Orchestra

美國五大樂團」一詞,誕生於早期黑膠唱片錄音時期,當時管弦樂尚在以廣播方式放送音樂,聽眾們在家中,以收音機方式收聽各樂團之音樂節目之時期。

各樂團在20世紀也如「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般,不斷擴大樂團編組,提升演奏能力。

時至20世紀中葉,東岸商業環境繁盛,於是錄音和廣播節目漸漸由東海岸樂團主導,當時最著名的樂團被稱為「三巨頭」:紐約樂團、波士頓樂團和費城樂團。

逐漸地,當時隨著偉大指揮家們的崛起,樂團能見度與唱片銷量也逐漸提升,因此,由喬治·塞爾領軍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和弗里茨·萊納指揮的芝加哥交響樂團,聲望日益提高,人們漸漸將管弦樂「三巨頭」擴張為「五巨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美國五大樂團」。


【你關心的BON話題 – 樂團薪資篇】

1 San Francisco Symphony

基本薪資 $166,400

The San Francisco Symphony Orchestra remunerate their musicians a large chunk from ticket sales, donations, and other sources of income. It has maintained its spot on the base pay rankings over the years. SFO Symphony was founded in 1911. It’s based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Since 1980, the orchestra has been performing at the Louise M. Davies Symphony Hall in the City’s Hayes Valley neighborhood. They are the resident orchestra of the LMD Symphony Hall. Despite the short history of performances, the orchestra has been awarded an Emmy Award and 15 Grammy Awards. It was also the first to feature symphonic radio broadcasts in 1926, and in 2003.

Visit https://www.sfsymphony.org/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舊金山交響樂團從門票銷售、慈善捐款、企業贊助、政府補助以及其他多種收入來源中,拿出很大一部分來酬勞樂團成員。多年來,其基本薪酬排名一直保持穩定。舊金山交響樂團成立於 1911 年,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

自 1980 年起,該樂團一直在舊金山海斯谷社區的路易斯・M・戴維斯交響樂廳演出。他們是路易絲・M・戴維斯交響樂廳的駐場樂團。儘管演出歷史不算悠久,但該樂團已榮獲一座艾美獎和 15 座格萊美獎。1926 年及 2003 年,它也是率先進行交響樂廣播的樂團。

 

2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基本薪資 $164,476

The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also known as LA Phil, was founded in 1919 by William Andrews Clark, Jr., a copper baron, arts enthusiast, and part-time violinist. It is the major orchestra based in the city of Los Angeles.

Each year, more than 250 concerts are either performed or presented at the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s two iconic venues: the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and the Hollywood Bowl.

It is known its ability to remold and remodel its performances at the whim of the conductor offering it a unique advantage. The group resides in the abstract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where it has been led by conductor Gustavo Dudamel since 2005.

The LA Phil’s involvement with the city of Los Angeles expands beyond the walls of its concert halls, with performances in local schools, churches, and neighborhoods. In fact, one of their education initiatives, Youth Orchestra LA (YOLA), has provided free instruments and music training to over 700 local students.

Visit https://www.laphil.com/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又稱 LA Phil,於 1919 年由小威廉・安德魯斯・克拉克創立。克拉克是一位銅業大亨、藝術愛好者,也是一名業餘小提琴手。它是洛杉磯市的主要管弦樂團。

每年,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在其兩個標誌性場館 —— 華特・迪士尼音樂廳和好萊塢露天劇場,舉辦或呈獻超過 250 場音樂會。

該樂團以能隨指揮的意願重塑和改編演出而聞名,這賦予了它獨特的優勢。樂團駐紮在具有抽象風格的華特・迪士尼音樂廳,自 2005 年起由指揮古斯塔沃・杜達梅爾領導。

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與洛杉磯市的互動,不止限於音樂廳內,還在當地學校、教堂及社區舉行演出。事實上,他們的一項教育倡議 “洛杉磯青年管弦樂團(YOLA)”,已為 700 多名當地學生提供了免費樂器和音樂培訓。

 

3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基本薪資 $159,016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is one of the top-ranking American orchestras and a part of the “Big 5” orchestras in the US.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is a highly regarded brass section. At the time of this ranking, the group was led by Daniel Barenboim. It is now under the baton of renowned conductor Riccardo Muti.

It was established in 1891 by Theodore Thomas. The ensemble gathers at Orchestra Hall in Chicago and plays a summer season at the Ravinia Festival. Originally named “Chicago Orchestra,” it was later changed to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in 1913. It has seen numerous music directors including Desire Defauw, Artur Rodzinski, Rafael Kubelik, Fritz Reiner, Jean Martinon, Georg silti, and Daniel Barenboim.

The Chicago Symphony first broadcast on the radio in 1925. Till now, it has performed well over one hundred concerts each year at its downtown home, Symphony Center, and the Ravinia Festival on Chicago’s North Shore.

Riccardo Muti, the current music director of CSO, has earned sixty-two Grammy Awards from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

Visit https://cso.org/hom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芝加哥交響樂團是美國頂尖交響樂團之一,也是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成員。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銅管樂部門備受推崇。在本次排名之時,該樂團由丹尼爾・巴倫波因領導。如今則由著名指揮里卡多・慕提執棒。

它於 1891 年由西奧多・托馬斯創立。樂團成員在芝加哥的管弦樂廳聚首,並在拉維尼亞音樂節期間進行夏季演出。它最初名為「芝加哥管弦樂團」,1913 年更名為芝加哥交響樂團。歷任音樂總監包括德西雷・德富、阿圖爾・羅津斯基、拉斐爾・庫貝利克、弗里茨・萊納、讓・馬蒂農、格奧爾格・西爾蒂以及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芝加哥交響樂團於 1925 年首次在電臺進行廣播。直至今日,它每年在其位於市區的駐地 —— 交響樂中心,以及芝加哥北岸的拉維尼亞音樂節,演出超過一百場音樂會。

芝加哥交響樂團現任音樂總監里卡多・慕提,已從美國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獲得六十二座葛萊美獎。

 

4 Boston Symphony

基礎薪資 $153,400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is one of the Big-Five orchestras in the U.S, also the second oldest among the Big-Five. It was founded by Henry Lee Higginson in 1881.

It primarily performs in the Symphony Hall Tanglewood in Boston.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t has had 17 different music directors including George Henschel, Serge Koussevitzky, Henri Rabaud, Erich Leinsdorf, and William Steinberg. The current music director is Andris Nelsons.

It was also the first orchestras to perform live on the radio (NBC, 1926), along with presenting more than 250 concerts annually. Its live performances have reached masses through the internet, radio, television,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As claimed by BSO, its official website is one of the most-visited orchestral websites in the world, with 7 million visitors annually.

Visit https://www.bso.org/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波士頓交響樂團是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也是五大樂團中歷史第二悠久的樂團。它由亨利·李·希金森 (Henry Lee Higginson) 於 1881 年創立。

樂團主要在波士頓的坦格伍德交響樂廳演出。自成立以來,樂團曾有 17 位音樂總監,包括喬治·亨舍爾、謝爾蓋·庫塞維茨基、亨利·拉博德、埃里希·萊因斯多夫、威廉·斯坦伯格等。現任音樂總監為安德里斯·尼爾森斯 (Andris Nelsons)。

它也是第一個在電台進行現場表演的管弦樂團(NBC,1926 年),每年舉辦 250 多場音樂會。它的現場表演透過網路、廣播、電視和教育節目傳播給大眾。

BSO稱,其官方網站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管弦樂網站之一,每年有700萬人次造訪。

 

5 New York Philharmonic

基礎薪資 $147,550

New York Philharmonic, officially called Philharmonic-Symphony Society of New York, Inc. is the oldest orchestra in the U.S. Established in 1842 by the American conductor Ureli Corelli Hill, with the aid of the Irish composer William Vincent Wallace.

Each season,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connects with over 50 million music lovers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worldwide tours, residencies, digital recordings, and live broadcasts. It is also the first American orchestra to perform in North Korea. New York Philharmonic performed in Pyongyang on February 26, 2008, upon an invitation from the North Korean Government.

Some of the renowned music directors who have worked with New York Phil include Ureli Corelli, Theodore Eisfeld, Carl Bergmann, Leopold Damrosch, Theodore Thomas, Adolf Neuendoriff, Emil Paur, Wassily Safonoff, Gustav Mahler, Leopold Stokowski, and Zubin Mehta. The current music director of New York Phil is Jaap Van Zweden active since 2018.

Visit https://nyphil.org/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紐約愛樂樂團,正式名稱為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是美國最古老的管弦樂團,由美國指揮家烏雷利·科雷利·希爾在愛爾蘭作曲家威廉·文森特·華萊士的幫助下於 1842 年創立。

每個演出季,紐約愛樂樂團透過全球巡迴演出、駐場演出、數位錄音和現場直播與全球超過 5,000 萬音樂愛好者建立聯繫。這也是第一個在北韓演出的美國管弦樂團。應北韓政府的邀請,紐約愛樂樂團於2008年2月26日在平壤演出。

曾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過的著名音樂總監包括烏雷利·科雷利、西奧多·艾斯菲爾德、卡爾·伯格曼、利奧波德·達姆羅施、西奧多·托馬斯、阿道夫·諾伊恩多里夫、埃米爾·保爾、瓦西里·薩豐諾夫、古斯塔夫·馬勒、利奧波德·梅達·祖塔和祖倫科。紐約愛樂樂團現任音樂總監是范志登 (Jaap Van Zweden),自 2018 年起。下任總監為杜達美。

 

6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基本薪資 $143,208

Th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NSO) is an 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based in Washington, D.C. It was founded in 1930 and has been performing at the John F.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NSO is home to over 100 musicians. They perform a 52-week season of approximately 175 concerts each year. They regularly participate in events of national and global importance including ceremonial state affairs, presidential inaugurations, and holiday celebrations. The annual National Memorial Day Concert in May and A Capitol Fourth concerts on 4 July are two of the highlights of NSO.

Visit https://www.kennedy-center.org/nso/hom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國家交響樂團(NSO)是一家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交響樂團,成立於1930年,一直在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演出。

NSO 擁有 100 多位音樂家。他們每年演出季持續 52 週,共舉辦約 175 場音樂會。他們定期參與國家和全球重要活動,包括國事禮儀、總統就職典禮和節慶慶祝活動。每年 5 月舉行的國家陣亡將士紀念日音樂會和 7 月 4 日舉行的國會第四場音樂會是 NSO 的兩大亮點。

 

7 MET Orchestra

基礎薪資$135,328.36

You must have heard about MET Gala, we hope you are familiar with MET Orchestra as well.

MET Orchestra is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performing ensembles who have performed more than 200 concerts each season. They are known for their performance both on stage and in the opera pit.

It was founded in 1883. Since then, MET Orchestra’s performances have performed entire opera repertoire, symphonic and chamber programs at Carnegie Hall, international tours, and countless musician activities outside of MET Opera House.

Visit https://www.metorchestramusicians.org/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表演單位之一,每季演出超過 200 場音樂會。他們因在舞台上和歌劇場中的出色表演而聞名。

它成立於1883年,成立至今,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的演出包括在卡耐基音樂廳演奏整個歌劇曲目、交響樂和室內樂節目、進行國際巡演以及大都會歌劇院外無數的音樂家活動。

 

8 Cleveland Orchestra

基礎薪資 $135,096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is one of the “Big 5” orchestras in the US. It was founded in 1918 by the pianist and impresario Adella Prentiss Hughes. It has remained the primary venue to witness one of the best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compositions in the U.S. The orchestra plays most of its concerts at Severance Hall.

Franz Welser-Möst has led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since 2002. They often make extensive tours across the U.S. and abroad. Known for their artistic excellence, concert programm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they have a proud history of giving back to the community. They share the joy of music throughout Northeast Ohio via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programs that date back to its founding in 1918.

In 2012 Gramophone Magazine ranked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7th on its list of the world’s greatest orchestras, and The New York Times referred to the orchestra in 2018 as “America’s most understatedly amazing orchestra.

It has seen the tenure of some of the greatest Music directors including Nikoloi Sokoloff, Artue Rodzinski, Erich Leinsdorf, George Szell, Pierre Boulez, Lorin Maazel, Christoph von Dohnanyi, and Franz Welser-Most.

Visit https://www.clevelandorchestra.com/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是美國「五大」管弦樂團之一。該樂團由鋼琴家兼經理人阿德拉·普倫蒂斯·休斯 (Adella Prentiss Hughes) 於 1918 年創立。它一直是見證美國最佳古典和當代作品的主要場所。

弗朗茨·韋爾瑟-莫斯特自 2002 年起擔任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指揮。他們以其藝術卓越性、音樂會節目安排和社區參與而聞名,擁有回饋社區的光榮歷史。他們透過自 1918 年成立以來的教育和社區項目,在俄亥俄州東北部分享音樂的快樂。

2012 年《留聲機》雜誌將克利夫蘭管弦樂團評選為世界最偉大管弦樂團第七位,2018 年《紐約時報》將該樂團稱為「美國最低調的令人驚嘆的管弦樂團」。

它見證了許多最偉大的音樂總監的任期,包括尼科洛夫、阿圖埃·羅津斯基、埃里希·萊因斯多夫、喬治·塞爾、皮埃爾·布列茲、洛林·馬澤爾、克里斯托夫·馮·多納尼和弗朗茨·韋爾瑟-莫斯特。

9 Philadelphia Orchestra

基礎薪資 $137,800

Philly Orchestra is the youngest among the Big-5 Orchestra in the US. It was founded in 2001. They solely based in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They perform at the Kimmel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They perform subscription concerns at Verizon Hall amounting to over 130 concerts annually.

YANNICK NÉZET-SÉGUIN is the current music director with STÉPHANE DENÈVE as principal guest conductor, and GABRIELA LENA FRANK as composer-in-residence.

They filed for bankruptcy in 2011 which dramatically cut the musicians’ pay. Prior to the bankruptcy, the orchestra was one of the highest-paid in the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orchestra and the musicians negotiated and settled for a raise of 2%.

Visit http://www.philorch.org/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upcoming performances.

Get in touch with Rick Perdian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essentials of orchestras management.

 

費城交響樂團是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中最年輕的樂團。該公司成立於 2001 年,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他們在金梅爾表演藝術中心演出。他們每年在 Verizon Hall 舉辦超過 130 場音樂會。

現任音樂總監為雅尼克‧涅澤特-塞金 (YANNICK NÉZET-SÉGUIN),首席客座指揮為史蒂芬‧德內夫 (STÉPHANE DENÈVE),駐團作曲家為加布里埃拉‧萊娜‧弗蘭克 (GABRIELA LENA FRANK)。

他們在 2011 年申請破產,導致音樂家的收入大幅削減。在破產之前,該樂團是全國薪水最高的樂團之一。近年來,樂團與演奏員們經過協商,達成加薪2%的協議。


 

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BSO)是美國歷史最悠久、最具聲望的交響樂團之一,也是過去美國知名「老五大」管弦樂團之一。

🏅 榮譽與聲望

  • BSO是“美國五大樂團(Big Five)”之一。

  • 在古典音樂界享有極高聲望,特別以德奧曲目、法國印象派、20世紀作品見長。

  • 錄音、教育與演出影響遍及全球。

 

官方網站

 

樂團檔案室 – 照片區

 

樂團引以爲傲的樂譜資料庫

 

2025-26樂季節目.活動陸續公告🌟

 

波士頓交響樂團:城市靈魂的代表樂章

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BSO)自1881年創立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具聲望的交響樂團之一,不僅是波士頓這座城市的文化象徵,更是美國古典音樂發展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它的足跡跨越三個世紀,在藝術風格、教育傳承與音樂創新之間持續演進,塑造出獨特且深厚的音樂風貌。

一段理想主義的啟程

🌟 創立與早期發展(1881–1900)

波士頓交響樂團成立於 1881年,由富有的音樂愛好者與贊助人亨利·李·希金森(Henry Lee Higginson) 所創辦。

 

樂團的創建緣起於十九世紀末期美國文化自覺的浪潮中。1881年秋,銀行家暨退伍軍人 亨利·李·希金森(Henry Lee Higginson) 出於對歐洲古典音樂的熱愛,立志在波士頓建立一支能與歐洲一流樂團比肩的音樂團體。雖非職業音樂家,希金森卻具備敏銳的藝術品味與非凡的行政遠見,成功邀請英國音樂家喬治·亨施爾(George Henschel)擔任首任音樂總監,自此揭開BSO的序幕。

初期的BSO受德奧音樂傳統深深影響。在隨後幾位總監——包括威廉·格瑞克、阿圖爾·尼基施與卡爾·穆克——的帶領下,樂團的演出風格朝向嚴謹、精緻、重視結構與表現張力的方向發展,為其奠定了深厚的專業基礎與藝術聲望。

這段時期確立了BSO精緻細膩的歐洲式音色和演奏風格。

  • 首演:1881年10月22日,在波士頓音樂廳(Boston Music Hall)舉行。

  • 首任指揮喬治·亨施爾(George Henschel),同時也是一位聲樂家和作曲家。

  • 在早期數十年,BSO由多位歐洲指揮家領導,如:

    • 威廉·格瑞克(Wilhelm Gericke)

    • 阿圖爾·尼基施(Arthur Nikisch)

    • 卡爾·穆克(Karl Muck)

 

堂奧之地:交響樂廳的聲音奇蹟

🎼 成熟期與音樂殿堂的建立(1900–1930)

1900年,波士頓交響樂團正式遷入由 McKim, Mead & White 事務所設計的交響樂廳(Boston Symphony Hall)。該建築由聲學專家華萊士·薩賓(Wallace Sabine)操刀音響設計,是美國第一座以科學聲學原理建造的音樂廳。至今,Symphony Hall仍被譽為全球音響表現最佳的音樂場館之一,為BSO提供了極為理想的演出與錄音條件。

  • 1900年代,樂團持續壯大,並於 1900年首次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

  • 1900–1906年:卡爾·穆克任音樂總監,推崇瓦格納、布魯克納等德奧作品。

  • 1900年起建立了自己的管弦樂圖書館,保存了大量珍貴樂譜和首演資料。

跨世代的藝術轉捩點

🎵 卡塞爾與庫塞維茲基時期(1920–1950)

1924年起,指揮家庫塞維茲基(Serge Koussevitzky)擔任音樂總監,為BSO開啟了現代化的新時代。庫塞維茲基不僅積極引進歐洲現代音樂,更委託多位美國本土作曲家創作新作,提倡當代音樂發展。他的領導時期,不僅使BSO首次與柯普蘭、哈里斯、巴伯等美國作曲家建立密切關係,也為樂團樹立其作為「美國聲音實驗室」的重要角色。

1937年,他創立了「壇格塢音樂中心」(Tanglewood Music Center),作為BSO的夏季駐地與教育平台,致力於培養年輕音樂人才。該中心歷年來培育出包括倫納德·伯恩斯坦與約翰·威廉斯在內的眾多優秀指揮與作曲家,成為美國音樂教育的重要堡壘。

  • 1924年,俄裔指揮家 庫塞維茲基(Serge Koussevitzky) 接任音樂總監,領導樂團長達25年(至1949年)。

Conductor Serge Koussevitzky.

 

  • 他引進大量20世紀現代作品,包括:

    • 史特拉汶斯基、拉威爾、巴托克、普羅高菲夫等作曲家。

  • 他也是支持美國作曲家的重要人物,曾委託創作作品給:

    • 亞倫·柯普蘭(Aaron Copland)

    • 羅伊·哈里斯(Roy Harris)

    • 塞繆爾·巴伯(Samuel Barber)

 

📻 廣播與唱片

  • 1930年代起,BSO進行廣播轉播,並與 RCA、Decca 錄製唱片,逐漸拓展全球影響力。

國際化與多元風格的推進

🎶 現代轉型與世界地位(1950–至今)

🎼 查爾斯·孟許(Charles Munch, 1949–1962)

 

  • 以詮釋法國作品見長,帶來一種更輕盈明亮的風格。

  • 大力推廣白里奧與德布西、拉威爾等作曲家。

自1950年代以來,BSO持續拓展其曲目範疇與國際影響力。查爾斯·明希(Charles Munch)任內,樂團融入法國印象派作品,呈現出更為流動與細膩的聲音層次。其後的指揮家,包括埃里希·萊因斯多夫、威廉·斯坦伯格與安德烈·普雷文等人,皆為樂團注入新風格與現代曲目的探索。

🎼 小澤征爾(Seiji Ozawa, 1973–2002)

Seiji Ozawa conducts the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ca. 1983. Photo by Akira Kinoshita.

 

  • 任期長達近30年,是波士頓任期歷史最長的BSO音樂總監。

  • 強調國際交流與多元化曲目,也讓BSO進一步走向世界舞台。

  • 期間錄製大量唱片,包括與 DG、Philips、Sony 合作。

1973年起,來自日本的小澤征爾(Seiji Ozawa)接掌指揮棒,開啟長達29年的任期,為BSO歷史上任職最久的音樂總監。他大力推動亞洲與世界音樂的交流,並擴大樂團的現代曲目,包含馬勒、德布西、武滿徹等作曲家作品。他與BSO合作錄製的大量唱片至今仍為收藏家與評論界所推崇。

BSO – A Tribute to Seiji Ozawa

🎼 詹姆斯·李汶(James Levine, 2004–2011)

  • 深耕歌劇與20世紀音樂,並延續高品質演奏水準。

 

當代轉型與國際榮耀

🎼 安德里斯·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 2014–至今)

 

  • 來自拉脫維亞的指揮家,年輕有活力。

  • 持續推廣布魯克納與沙爾霍夫(Shostakovich)作品。

  • 帶領BSO贏得多個葛萊美獎,包括沙爾霍夫交響曲全集計畫。

 

2014年,拉脫維亞指揮家安德里斯·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接任音樂總監,以其熱情洋溢的演繹與對作品內涵的深刻理解,迅速贏得國際樂壇關注。他與BSO合作完成的德米特里·沙爾霍夫(Shostakovich)交響曲全集獲得多項葛萊美獎肯定,再度確立樂團於全球樂壇的指標性地位。

尼爾森斯強調音樂中的歷史記憶與當代連結,使BSO的聲音不僅兼具藝術價值,更展現文化與時代對話的力量。

波士頓交響樂團 Facebook 網頁

樂團的意義超越音符

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地位,遠超過音樂層面。它代表波士頓這座城市對美學與文化的長期堅持,也體現了美國在藝術實踐上的成熟與自信。從樂季演出、教育推廣,到社區參與與國際巡演,BSO始終扮演著橋樑的角色,讓古典音樂走出殿堂,進入更廣大的公共領域。

在全球化與快速變遷的今日,BSO以穩健而深遠的聲音告訴世人:藝術並非過去的遺產,而是當下精神的火焰,是未來願景的映照。正如希金森當年所夢想的那般,音樂不只是技藝的展示,更是心靈的凝視與文明的雋永之聲。

Symphony Hall is the home of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波士頓交響樂團 Youtube 頻道

 

🎻 相關組織與影響力

Tanglewood 音樂中心

  • BSO的夏季基地,位於麻薩諸塞州伯克郡(Berkshires)的 Tanglewood

  • 每年夏天舉辦音樂節與教育活動。

  • 培養出無數音樂人才,如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等

 

 

波士頓流行樂團(Boston Pops Orchestra)

  • 由BSO音樂家組成,專門演出輕音樂、電影配樂與美國歌曲。

  • 由亞瑟·費德勒(Arthur Fiedler)創立,深受大眾喜愛。


電影配樂傳奇人物:約翰威廉斯

與壇格塢音樂中心的深厚緣分

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在壇格塢音樂中心(Tanglewood Music Center)的歷史與地位堪稱舉足輕重,既是學子,也是傳承者,最終成為美國音樂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

以下是他的歷程與影響:

🎼 初識壇格塢:從學生到藝術夥伴

約翰·威廉斯於20世紀50年代曾在壇格塢音樂中心學習指揮,當時該中心由波士頓交響樂團(BSO)運營,是美國最重要的古典音樂夏季教育機構。威廉斯在此接受了嚴格的古典音樂訓練,這段時期對他後來的作曲技法與交響風格有深遠影響。

壇格塢音樂中心不僅塑造了他的音樂語彙,也讓他與BSO建立了長期而深厚的關係,為未來的合作鋪下道路。

👨‍🎤 與BSO的深度合作:一線電影作曲家與古典樂團的對話

作為《星際大戰》、《印第安納瓊斯》、《哈利波特》等無數經典電影原聲帶的作曲家,威廉斯的音樂橫跨流行與古典,深具敘事力與交響性。他與BSO及其附屬的波士頓流行樂團(Boston Pops)長期合作,自1980年起擔任後者的首席指揮,並於1993年卸任後成為榮譽指揮。

在壇格塢的音樂節上,威廉斯經常指揮自己作品的現場演出,如電影配樂音樂會、交響改編版等,吸引大量跨世代觀眾,也為壇格塢帶來更廣泛的文化觸角。

🏛️ 象徵意義:跨界音樂教育的橋梁

威廉斯在壇格塢的地位不僅是一位名人的偶爾現身,而是一位長期貢獻者與精神導師。他的存在讓壇格塢成為少數兼容電影音樂與純古典創作的場域,展現音樂教育不需侷限於傳統語彙。

此外,他經常鼓勵年輕作曲家擁抱多元音樂形式,成為壇格塢培養現代音樂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他,坦格塢不僅傳承古典傳統,也與當代大眾文化保持對話。

✨ 小結:一段相互成就的旅程

從年輕時的受訓學生,到全球最受尊敬的作曲家之一,約翰·威廉斯與壇格塢音樂中心之間的關係,是一段跨越70餘年的音樂對話。他不僅延續了壇格塢的精神,也讓這片麻州山谷的夏日夜晚,響起銀幕之外更深遠的人文樂章。

 

 

約翰·威廉斯生平與職業發展

早年與教育(1932–1956)

約翰·威廉斯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約翰·F·威廉斯(John F. Williams)是一名爵士鼓手,曾在雷蒙·斯科特(Raymond Scott)樂團中演奏。他在幼年時期便開始學習鋼琴、單簧管、長號與小號。

1948年,威廉斯一家搬至洛杉磯,他進入北好萊塢高中(North Hollywood High School),畢業後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學習作曲,師從意大利作曲家馬里奧·卡斯特爾努奧沃-泰代斯科(Mario Castelnuovo-Tedesco)。

1952年,他加入美國空軍,在軍中負責指揮樂隊與編曲。退役後,他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深造,師從著名鋼琴家羅莎琳·圖雷克(Rosalyn Tureck)。在紐約期間,他曾在爵士樂隊擔任鋼琴手,這段經歷使他對作曲的配器與和聲有更深入的理解。

 

作曲家介紹

 

好萊塢早期生涯(1956–1974)

1956年,威廉斯返回洛杉磯,成為20世紀福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的管弦樂編曲師,參與影視劇配樂製作,並與著名作曲家阿爾弗雷德·紐曼(Alfred Newman)、伯納德·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及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等人合作。

1960年代,他開始為影視作品創作完整配樂,早期作品包括:

   •   迷霧森林十八年(Valley of the Dolls, 1967)

   •   詹姆士·加納的偉大逃亡(The Reivers, 1969,獲奧斯卡提名)

1972年,他為海神號遇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創作配樂,開始嶄露頭角。

 

與史蒂芬·史匹柏及喬治·盧卡斯的合作(1975–至今)

威廉斯在1974年與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合作,先為《橫衝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配樂,兩人從此建立長期合作關係。1975年,他為《大白鯊》(Jaws)創作了震撼人心的雙音符主題(低音F-F#),該配樂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確立其在電影音樂界的地位。

 

此後,他與史匹柏及盧卡斯合作了一系列經典電影:

   •   印第安納瓊斯系列(Indiana Jones, 1981–2023)

   •   E.T.外星人(1982)

   •   侏羅紀公園(1993)

   •   辛德勒的名單(1993)

 

史蒂芬史匹伯讚美約翰威廉斯(E.T 配樂創作珍貴紀錄)

 

 

 


【BON話題】2022年留聲機雜誌「全球最佳管弦樂團投票」(網頁+推薦錄音)

你心中的No.1是哪一團呢?趕緊去投票吧❤️

2022全球最佳管弦樂團投票」又開始囉~(點按照片進入網頁最下方,開始投票)

 

入圍2022年全球十大管弦樂團的有:

巴伐利亞國立管弦樂團  Bayerisches Staatsorchester (Germany)

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 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Hungary)

捷克愛樂 Czech Philharmonic (Czech Republic)

哈雷管絃樂團 The Hallé (UK)

世紀交響樂團 Les Siècles (France)

馬勒室內交響樂團 Mahler Chamber Orchestra (Europe)

奧斯陸愛樂 Oslo Philharmonic (Norway)

匹茲堡交響樂團 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 (USA)

倫敦小交響樂團 Sinfonia of London (UK)

維也納愛樂 Vienna Philharmonic (Austria)


2023年留聲機雜誌主辦的「十大交響樂團」🎉

Vote for Gramophone’s Orchestra of the Year 2023

本次入圍的「十大交響樂團」,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團呢?😉

  • BBC愛樂 | BBC Philharmonic (UK)

  • 柏林愛樂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Germany)

  • 芝加哥交響樂團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USA)

  • 國家古樂合奏團 | Le Concert des Nations (Spain)

  • 丹麥國家交響樂團 | Danish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Denmark)

  • 布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 |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 (Germany)

  •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 | Fin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Finland)

  • 倫敦愛樂交響樂團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UK)

  • 法國巴黎管弦樂團 | Orchestre de Paris (France)

  • 美國國家交響樂團 |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USA)

 

2024年留聲機雜誌再次舉辦最佳管弦樂團投票

共有六個樂團入圍獲得提名: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Czech Philharmonic

Les Talens Lyriques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

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

Sinfonia of London

 

經過重重考驗,最終投票結果揭曉:

獲獎的樂團是…

捷克愛樂!

 

這支扎根深厚歷史,放眼全現代的樂團,由拜區可夫(Semyon Bychkov)領軍,先前我於萊比錫馬勒音樂節現場欣賞過,真的非常具有感染力~是名符其實的超級樂團❤️


【BON精彩 – 樂評眼中的全球最棒樂團】

在專業樂評人眼中,全球最傑出的管弦樂團到底排名如何?(2023年)

以下是前十大最傑出的專業排名,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第一名與第二名,跟筆者心中排名一模一樣,毫無懸念: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

老實說,從第三名開始,才是各樂團真正的戰場XD

第三名由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獲得,相當不容易!

而第四名也不意外,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

第五名是今天的主題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也是北美第一!

第六名起,依序為:

克里夫蘭交響樂團

倫敦交響樂團

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洛杉磯愛樂

 

如何?專業樂評人眼中的2023年全球十大管弦樂團,符合您的期待


【BON話題 – 以收入論管弦樂團之經營】

Top 20 orchestras in the U.S. by revenue

在美國,大多數管弦樂團都是作為非營利組織運營,因此要了解樂團真實營運狀況,只能透過國稅局的 IRS990 表格資料事後分析。下方照片為 2017/2018 年度,美國職業管弦樂團收入由高而低排序,以及分布全國區域與城市圖示:

 

具體樂團收入總額與排序,如下表

  1.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187M 一億8千7百萬!
  2. Philadelphia Orchestra: $99M 9千9百萬
  3.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96M 9千6百萬
  4. San Francisco Symphony Orchestra: $94M 9千4百萬
  5. New York Philharmonic: $86M
  6.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82M
  7. Cleveland Orchestra: $62M
  8. 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 $43M
  9. 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41M
  10. Minnesota Orchestra: $37M
  11. 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 $37M
  12. Dallas Symphony Orchestra: $35M
  13. Seattle Symphony Orchestra: $33M
  14. Sain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 $32M
  15. Houston Symphony Orchestra: $30M
  16. San Diego Symphony Orchestra: $26M
  17. 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 $23M
  18. Milwaukee Symphony Orchestra: $19M
  19. Buffa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5M
  20. New Jersey Symphony Orchestra: $13M

 

由數據可以進一步了解

東海岸(6)與中西部(7)、(8)、(9),筆者簡稱「外雙C」,是在高收入團排序之後,明顯反映出管弦樂團平均高收入的位置區域。

 

資料中明顯遺漏的優秀樂團包括:

大都會歌劇院—因為他們並不專注於管弦樂項目,以歌劇為主

亞特蘭大交響樂團——他們隸屬於伍德拉夫藝術中心(Woodruff Arts Center)的一部分,該中心也不專注於管弦樂項目。

華盛頓特區國家交響樂團— 因為隸屬於甘迺迪藝術中心的一部分,而甘迺迪藝術中心也不專注於管弦樂項目。

 

就這些管弦樂團所在的大都會地區而言,它們代表了 55% 的人口和 64% 的 GDP。

在 GPD 排名的前 20 個大都會區中,只有 5 個沒有進入前 20 名的管弦樂團:華盛頓特區。 (有國家交響樂團)、亞特蘭大(有亞特蘭大交響樂團)、邁阿密、聖荷西、鳳凰城、丹佛和聖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

 

美國前20名管弦樂團的平均收入、支出和淨收入:

 

收入💵

平均收入為 5,400 萬美元,最高為洛杉磯,收入為 1.87 億美元。

收入最低的是水牛城愛樂樂團與新澤西交響樂團收入最低,為 1,500萬 – 1,300 萬美元。

 

費用💸

平均每個管弦樂團花費 4,900 萬美元。

洛杉磯愛樂樂團總花費為 1.59 億美元,水牛城愛樂樂團花費 1,300 萬美元。

 

淨收入💰

平均而言,管弦樂團的收入為 500 萬美元,收入/支出比率為 9%。

費城交響樂團的淨收入最高,為 4700 萬美元(得益於慷慨的捐贈),而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業績最差,為 -1400 萬美元。

 

門票收入🎫

這些管弦樂團平均從門票中賺取 1,800 萬美元,佔其總收入的 34%。

洛杉磯愛樂樂團的比例最高,其50%的收入都來自門票。

值得一提的是西雅圖交響樂團(48%)、波士頓交響樂團(42%)和芝加哥交響樂團(38%)。

 

薪資💵

該組的平均樂團薪資支出為 2,600 萬美元,佔總支出的 53%。薪資佔門票收入的140%。

 

結論:經營管弦樂團,需要捐款XD。

 


謝謝您~來到蹦藝術❤️

認識蹦藝術的幾個方法:

1. 加入蹦藝術群組

實體與線上音樂講座訊息、各種音樂分享、優質音樂會折扣碼、精彩藝文旅遊行程…,好康優惠不漏接❤️

加入方式:

請先聯繫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本人,由林老師協助加入專屬課程群組。

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2. 聆聽蹦藝術 – Podcast

蹦藝術Podcast 一鍵通:https://linktr.ee/bonart

→ 前往蹦藝術 Podcast 

 

3. 贊助蹦藝術(單次或定期定額贊助)

從製播節目到網頁文章撰寫、網站維護,都需要經費,更需要您的贊助

無論是單次贊助,或者定期定額贊助,蹦藝術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