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蹦藝術專題演講: 《世界最偉大的電影音樂配樂大師~林仁斌談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 Music lecture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主講人:林仁斌
「他,就是電影音樂!」
約翰.威廉斯毫無疑問地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電影配樂作曲家,他的無數作品在影史上成為永恆的經典:
從被21世紀最火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視為偶像稱之為「二顆音符交響曲」的《大白鯊》,到感動無數世人的《辛德勒的名單》,更別說還有《星際大戰》、《超人》、《哈利波特》等..無數暢銷大片
本場講座林仁斌老師將以約翰.威廉斯的作曲技法,帶您深入認識音樂動機與電影配樂結合的無盡瓊妙之處~

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基本資料
• 姓名:約翰·陶納·威廉斯(John Towner Williams)
• 出生日期:1932年2月8日(今年93歲)
• 出生地: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 國籍:美國
• 職業: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
• 活躍時期:1952年至今
• 音樂風格:浪漫主義交響樂、現代管弦樂、電影配樂
• 代表作品:
• 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
• 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系列
•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前3部)
• 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 超人(Superman, 1978)
•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開場前,先聽一段經典的超人主題
John Williams & Saito Kinen Orchestra – Superman March (Live at Suntory Hall, 2023)
沒有配樂,超人飛不起來!?
致敬克里斯多夫里維的《超人》
約翰·威廉斯生平與職業發展
早年與教育(1932–1956)
約翰·威廉斯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約翰·F·威廉斯(John F. Williams)是一名爵士鼓手,曾在雷蒙·斯科特(Raymond Scott)樂團中演奏。他在幼年時期便開始學習鋼琴、單簧管、長號與小號。
1948年,威廉斯一家搬至洛杉磯,他進入北好萊塢高中(North Hollywood High School),畢業後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學習作曲,師從意大利作曲家馬里奧·卡斯特爾努奧沃-泰代斯科(Mario Castelnuovo-Tedesco)。
1952年,他加入美國空軍,在軍中負責指揮樂隊與編曲。退役後,他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深造,師從著名鋼琴家羅莎琳·圖雷克(Rosalyn Tureck)。在紐約期間,他曾在爵士樂隊擔任鋼琴手,這段經歷使他對作曲的配器與和聲有更深入的理解。
作曲家介紹
好萊塢早期生涯(1956–1974)
1956年,威廉斯返回洛杉磯,成為20世紀福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的管弦樂編曲師,參與影視劇配樂製作,並與著名作曲家阿爾弗雷德·紐曼(Alfred Newman)、伯納德·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及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等人合作。
1960年代,他開始為影視作品創作完整配樂,早期作品包括:
• 迷霧森林十八年(Valley of the Dolls, 1967)
• 詹姆士·加納的偉大逃亡(The Reivers, 1969,獲奧斯卡提名)
1972年,他為海神號遇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創作配樂,開始嶄露頭角。
The Poseidon Adventure | Soundtrack Suite (John Williams)
與史蒂芬·史匹柏及喬治·盧卡斯的合作(1975–至今)
威廉斯在1974年與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合作,先為《橫衝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配樂,兩人從此建立長期合作關係。1975年,他為《大白鯊》(Jaws)創作了震撼人心的雙音符主題(低音F-F#),該配樂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確立其在電影音樂界的地位。
現在,讓我們來進一步認識約翰威廉斯驚人的作曲思維
約翰威廉斯如何創作電影配樂之「動機」
How John Williams Composes His Motifs
此後,他與史匹柏及盧卡斯合作了一系列經典電影:
• 印第安納瓊斯系列(Indiana Jones, 1981–2023)
• E.T.外星人(1982)
• 侏羅紀公園(1993)
• 辛德勒的名單(1993)
史蒂芬史匹伯讚美約翰威廉斯(E.T 配樂創作珍貴紀錄)
How Music Becomes an Actor in the Films of John Williams & Steven Spielberg
冒險英雄.印第安納瓊斯
哈里遜福特致詞讚美約翰威廉斯
大導演史帝芬史匹伯(Steven Allan Spielberg, b. 1946)曾經說過:「音樂是電影的一半。」,這句話完全深深打動我。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最後片段
眾人為了感念辛德勒為拯救猶太人所做的一切,用僅存的資源(連假牙的黃金都挖出來了)打造了一枚戒指感謝他。而自知戰後可能背負戰亂罪行的辛德勒,不得不離開,與眾人依依不捨前地離別。臨行前,已經從事太多善舉的他,仍然想著自己做得不夠,讓許多人紅了眼眶…
各位想想,如果再回頭讓大家看沒有聲音的畫面,您會有多少感動呢?
電影畫面
救人一命.如救蒼生
電影最後段 猶太人在工廠前為辛德勒送行,感人的送別一幕
《辛德勒的名單》動人片段
帕爾曼+杜達美
深刻音樂背後的靈魂 帕爾曼
自從《辛德勒的名單》之後,全世界都只想聽我演奏這首曲子XD
《辛德勒的名單》電影劇情介紹
《辛德勒名單》拍攝幕後祕辛
1. 結尾辛德勒的墳墓鏡頭,是臨時加上去的
《辛》片結尾,受德國商人辛德勒(OskarSchindler)救助的猶太人及後代齊聚耶路撒冷,在辛德勒的墳墓上放置石頭,以示感念。這個片段感動不少觀眾,背後其實有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史蒂芬史匹柏提到,「辛德勒的名單」之前,他未曾拍過這麼嚴肅的題材。《辛》片拍完3/4後,他擔心觀眾不相信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才臨時決定加進上述片段。
2. 以色列演員崩潰
《辛》片劇情的沉重,就連當時的演員也入戲三分。史蒂芬史匹柏說,拍完集中營澡堂一齣戲後,有兩名以色列年輕演員情緒崩潰,接下來3天都無法拍戲。他並形容,拍攝那場戲是他導演生涯「最痛苦的一天」。
3. 電影拍攝沒有分鏡圖
飾演辛德勒的連恩尼遜表示,《辛》片沒有分鏡圖,史蒂芬史匹柏開拍時極為緊張,有如一名畫家,內心有亟欲述說的故事,但面對五彩繽紛的顏料,不知從何開始。一旦開始上色,史蒂芬史匹柏便完全投入、揮灑自如,令他難以忘懷。
飾演猶太人會計夥伴史丹的電影演員班金斯利,則引用文學評論家史丹納(George Steiner)曾說的話讚美史蒂芬史匹柏:「猶太人大屠殺無法用文字形容,透過大師之手,我們才能領略當時的情況。」
電影最後的致敬畫面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辛德勒的名單》劇情解讀
奧斯卡·辛德勒.其人其事
納粹軍官歌德的介紹與下場
影視配樂經典.星際大戰
1977年,威廉斯與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合作,為星際大戰(Star Wars)創作配樂,其恢弘壯麗的交響樂風格,重現了古典浪漫派與華格納式主題動機(Leitmotif)的技法。該作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成為影史最具標誌性的配樂之一。
John Williams Conducts “Imperial March” at 90 Years Old |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導演喬治魯卡斯:「約翰將我的電影『藝術化』!」
約翰威廉斯也為哈利波特系列前3部(2001–2004)創作配樂,其中的「嘿美主題」(Hedwig’s Theme)成為該系列的代表性旋律。
約翰威廉斯與慕特 Live’
音樂風格與特色
1. 主題動機(Leitmotif)技法
威廉斯延續華格納(Richard Wagner)與柯尼高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的配樂傳統,為角色、場景與概念創作獨特主題,例如:
• 星際大戰的「帝國進行曲」(The Imperial March)
• 印第安納瓊斯的「歷險主題」(Raiders March)
• 哈利波特的「嘿美主題」
電影配樂的豐富功能
什麼是主導動機 (leitmotif)?經典電影總會有的經典配樂介紹
電影配樂中,有個專業術語叫做源自於德國作曲家華格納作曲重要手法之「主導動機」(leitmotif),在電影配樂中,更被延伸為重要的作曲方式,從特定人物(角色)、場景、情緒,甚至情感變化,皆能以純音樂做出連結感,讓觀眾一聽到音樂,就能立即被喚起特定感受。
大師.也有爭議之處
讓我們以幽默的方式認識約翰威廉斯
約翰.威廉斯「借來」的音樂動機XD~
Dvorak’s Tribute to John Williams!?
聽一下,動機的設計是一件多麽奧妙的事情~
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第四樂章
還有還有~
交響樂配器神手
他擅長使用完整交響樂團,以管弦樂方式表現戲劇張力,經常運用銅管樂器(如法國號與小號)強調英雄氣概,並以弦樂與木管樂器營造柔美旋律。
John Williams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Olympic Fanfare and Theme
和聲與節奏
• 採用19世紀浪漫派和聲語法(如華格納與柴可夫斯基)
• 運用五聲音階與模式調性(如侏羅紀公園的主題)
• 強烈的節奏動機(如大白鯊的雙音符動機)
生涯獎項與影響
獎項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5座獎項,53次提名(影史第二)
• 金球獎(Golden Globes):4座獎項
• 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25座獎項
•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7座獎項
• 甘迺迪中心榮譽獎(Kennedy Center Honors, 2004)
• 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AFI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16)
BON解說 約翰·威廉斯以53次奧斯卡提名成為影史提名第二多的人,而影史提名最多的是:傳奇迪士尼動畫師兼製片人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共獲得59次奧斯卡提名,其中贏得22座奧斯卡獎,是史上獲得最多小金人的個人。 雖然威廉斯的提名數僅次於迪士尼,但他是影史獲得最多奧斯卡提名的在世個人,在電影配樂領域更是無可匹敵的紀錄保持者。
延伸閱讀
91歲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 放眼奧斯卡最高齡得獎紀錄[影]
“約翰威廉斯一生共獲53次奧斯卡提名,以仍在世的影人來說,獲提名次數已無人能出其右,僅次於已故的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的59次。
約翰威廉斯分別在1972年以「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1976年「大白鯊」、1978年「星際大戰」、1983年「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和1994年的「辛德勒的名單」5度贏得奧斯卡獎。”

豐功偉業
約翰威廉斯重塑了現代電影配樂風格,使交響樂成為好萊塢電影的標準;他以磅礡的交響樂風格和強烈的旋律語言,奠定了現代電影配樂的典範。
他擅長運用主導動機(Leitmotif),為角色、場景與情節設計獨特的音樂標誌,使旋律成為故事敘事的一部分。他的作品融合浪漫派交響樂的華麗音響、華格納式的主題發展與現代電影的戲劇張力,創造出極具感染力的音樂語彙。
他的配器手法豐富,擅長運用銅管樂器塑造英雄氣概,以弦樂與木管樂器營造柔和或神秘氛圍,並透過複雜的和聲與節奏變化增強情感張力。使得音樂不僅具有敘事功能,更能獨立於影像之外,成為經典旋律,在全球音樂界產生無比深遠之影響。
作為20世紀與21世紀最重要的電影作曲家之一,他的成就包括多座奧斯卡獎、葛萊美獎、金球獎等榮譽,並獲頒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他的風格影響了無數後輩作曲家,確立交響樂在電影配樂中的核心地位。他的作品橫跨數十年,影響深遠,為影史留下無數經典樂章。
筆者願稱呼他為「好萊塢電影音樂的靈魂」。
約翰威廉斯的音樂已超越電影本身,將成為全球文化記憶的一部分,持續啟發未來世代的創作者與觀眾。
【附錄】約翰威廉斯創作總整理
1. START SMALL | 1. 從小事做起 |
2. WORK HARD | 2. 努力工作 |
3. CHALLENGE YOURSELF | 3. 挑戰自己 |
4. ALWAYS STRIVE FOR BETTER | 4. 始終更努力好上加好 |
5. FIND THE JOY IN LIFE | 5. 尋找生活中的樂趣 |
6. ENJOY EVERY TASK YOU DO | 6. 享受每一項你正在執行的任務 |
7. INSPIRE OTHERS | 7. 激勵他人 |
8. PRACTICE EVERYDAY | 8. 每天練習 |
9. NURTURE GREAT FRIENDSHIPS | 9. 培養深厚友誼 |
10. CREATE GREATNESS | 10. 創造偉大 |
接下來,是電影配樂解說時間
電影音樂的三大類型:
原創音樂(Original Music)
非原創音樂(Non Original Music)
來源音樂(Source Music)
電影《電影配樂傳奇》(Score)海報
在我們的心中 一切都有配樂!
回想我們每日的生活點滴,快樂時你唱些什麼旋律?憂傷時你想奢什麼音樂?面對每一種情緒,幾乎我們心中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配樂,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慢慢衝新發覺這些美好的內心聲音~
快樂泉源 來自腦部
音樂的面向極其廣闊,也間接影響我們腦部活動很大。(26’44″)
不同的音樂刺激腦部不同的地方:例如旋律類型的音樂,或是節奏速度相關類型的音樂,又會由不同的中樞系統接收;我們的身體則會對這些音樂做出反應(例如雞皮疙瘩等等身體自然反應)。而最有趣的是我們腦袋中名為「腹側紋狀體」以及「伏隔核」的地方,以功能上來說是人體的「獎賞中樞」。平常我們做出讓身體愉悅的事情(例如吃巧克力,或是性方面的愉悅)時,大腦的「獎賞中樞」會產生反應,分泌出「多巴胺」,給予人們愉快的感受。而相同的大腦反應,也會在我們聽音樂時出現~奇妙吧!
不一定每個人欣賞電影的過程中,都會百分百留意每一段音樂的出現與配樂者的處理;但不約而同地,我們幾乎都會對電影中的震撼場景、最感人之處留下深刻印象,其實…這往往是音樂在我們大腦裡所埋下的種子。(27’55″)
你的眼球動得快嗎?
我們看一部90分鐘的電影,(30’52″),眼睛大約會動兩萬一千次,或甚至更多。
儘管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控制要看什麼地方,但根據許多眼睛研究專家的研究顯示,其實我們觀賞影片時,眼睛經常看著螢幕上相同固定的地方。眼睛則需要被引導,才會開始看向畫面不同的地方,而這些「正確的引導」,音樂更是與影像相互合作,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舉例:上升的畫面,搭配上行音階之音樂;下降的畫面,搭配下行音階音樂。
談電影音樂三大類型:
ㄧ、原創音樂(Original Music)
電影《天外奇蹟》(UP)
當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完美結合時,就是電影那一刻永遠停留的心跳聲。(30’52″)
二、非原創音樂(Non Original Music)
在電影《第六感生死戀》中,引用了「正義兄弟合唱團」(The Righteous Brothers)1965年全美排行第4名的抒情經典歌曲《奔放的旋律》(Unchained Melody),詮釋男女主角跨越人鬼的戀情,當時讓者首老歌重新造成轟動。
《遠離非洲》
(電影解說整理自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超連結方便檢索)
《遠離非洲》(英語:Out of Africa)是1985年出品的美國電影,導演是薛尼·波勒,主演勞勃·瑞福、梅莉·史翠普和Klaus Maria Brandauer。
該片先後獲得過28個電影獎,其中包括奧斯卡金像獎的七項獎。
《遠離非洲》電影根據丹麥女作家凱倫畢斯的小說改編,故事的時空背景是1920年代的東非,故事的重心在於她在非洲的愛情遭遇與生活。曾經於非洲居住短暫的歲月中,有兩個男人對她影響很大,一個是她丈夫波爾,一個是她的情人丹尼斯。
波爾給了她承諾卻根本不想遵守,她從丈夫身上獲得的只是一紙婚姻證書、男爵夫人的名號以及差點要她命的梅毒;丹尼斯從不給她任何承諾,但是卻給了真愛、自由以及如何以更寬廣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
內容描寫文字非常動人,取自張晚Youtube影片
丹麥優渥家庭出身的凱倫, 操煩即將晉升為大齡剩女, 決意完成一場財富與名銜的交易婚姻, 下嫁予同溫層友朋瑞典布列克森男爵。 兩人連袂遠赴非洲 開拓新事業與新生活。 不過,她顯然缺乏管理長才, 她的丈夫則更樂於追逐其他異性或是動物, 經營婚姻與經營咖啡園 都注定將付之一炬以失敗告終。 唯一留下記憶的只有那塊 廣袤、無垠的沉睡大陸 以及在土地上奔疾馳聘的一個身影。 他叫丹尼斯,熱愛打獵和莫札特, 他曾允諾:總有一天要帶她比翼飛行。 那個允諾,很快便實現⋯⋯ 而關於這一段翱翔的往事, 將由我用贅筆再謄寫一遍。 雙翼飛機像隻炫耀的大黃蜂, 嗡嗡嘈嘈地降落。 彷彿孩子發現隱匿的禮物, 她忍不住興奮地打聽: 『你在哪買下了它?』 『蒙巴沙!』 他扶她登機, 她又質疑地轉身詢問: 『你幾時學會了飛行?』 『昨天!』 簡單的答案, 讓她來不及回神地吃驚。 唯在起飛的瞬間, 她因涉險而害怕的表情, 迅即為好奇的快樂取代。 大黃蜂鬧哄哄地冉冉上昇, 由單簧管鄭重而神秘的低音 為他們的巡禮揭開序曲。 溯流前往,兩岸蔥蘢羅列的 是向大自然致敬的植被隊伍。 塔納河猶如巨蠎蜿蜒, 緩緩蠕動的碧鱗在烈日下光燦閃耀。 他們穿越山顛,遙見瀑布水從天來。 那是太白『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寫照。 他們滑入荒野,俯瞰草原一望無際。 那是謫仙『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的境界。 他們不懂,只能在背景裡 用聖樂般的和弦讚美造物。 他們在東非大地塹的懸崖邊緣翻騰嬉戲, 在阿伯德爾草原上, 依循動物遷徙的路線, 他們與萬蹄撼動的羚羊長跑。 繞過背蔭的幽谷。 在納古魯湖心, 探訪水鳥生養的棲所, 他們與千羽幻化的火鶴共舞。 終於,早已蓄勢待發的眾聲齊鳴, 雍容、優雅的主旋律響徹晴空。 他們面迎驕陽, 他們直上凌霄。 在天地悠悠之間, 澎湃、洶湧的心情讓她泫然欲泣。 她把手揚起,託付給他, 她要他緊緊地握住, 在死生契闊之間。 穿透亂雲堆雪的層層迷障, 此際,樂曲停歇,大音希聲。 唯獨恍若天籟的風吹相送。 他們正無念無悔地飛向 自己的天堂。 在電影中, 他迷上她 天馬行空的奇幻故事, 也害怕講述故事的她之需索羈絆; 她戀上他, 豹隱淡泊的直覺本能, 也恐懼如許本能的他之自由來去。 結局是:答應替凱倫送行的丹尼斯 用飛機失事做了永別。 這樣地安排 其實蠻好! 酷嗜狩獵的他, 埋骨高坡,獅子一般俯視著他的莽莽草原; 愛說故事的她, 賦歸原鄉,青鳥似地詠嘆著她的文學篇章。
莫札特《豎笛協奏曲》
隨著莫札特的音樂起飛.空瞰非洲之壯麗
片中最浪漫感人的一幕是丹尼斯駕著飛機載著凱倫在非洲大草原上翱翔,這場戲不僅是《遠離非洲》電影最浪漫之橋段,亦讓觀眾帶著浪漫愉悅的心情欣賞非洲草原遼闊的自然美景。
而約翰貝瑞的配樂裡,除了自己的創作之外,中協調地引用了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的慢板部分,古今結合,深情悠遠,烘托出影片再現女主角陳年往事的懷舊氣氛。《遠離非洲》的配樂音樂2005年被列入《AFI百年百大電影配樂》,被譽為美國電影音樂作品的經典。
火紅韓劇《魷魚遊戲》配樂
起床音樂:海頓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第三樂章
集合音樂:小約翰.史特勞斯:《藍色多瑙河》
三、來源音樂(Source Music)
「來源音樂」(Source Music)用在劇情中出現真正聲音來源,必須取信於觀眾時。因此主要為寫實,聲音均出自電影演員或現場。
電影《海上鋼琴師》(1900)中的錄音片段,既是「原創音樂」,也是「來源音樂」,因此份外動人:
電影《海上鋼琴師》(1900)經典的海上鬥琴片段:
電影《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
茱麗葉畢諾許發現了一架廢墟裡的斷腳鋼琴,但她開心地彈起巴赫《郭德堡變奏曲》中的音樂,讓我們對於電影中的實境有了鮮明的感受,更加融入劇中的人物情境與劇情:
有關配樂創作過程.人人想法不同
Hans Zimmer 漢斯季默 Hns Zimmer說,他永遠學不會拒絕有興趣的配樂邀約。總是一開頭就跟導演說沒問題,隨即想到毫無想法,過了幾周甚至想請導演不妨去找配樂大師 John Williams...XD。 不過這麼多年來他體認到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就算自己作曲經驗豐富,每次仍然如臨大敵。 Howard Shore 霍華.蕭 Howard Shore 談到幫《魔戒三部曲》配樂,過程需要好幾年,所以每天訂出工作進度很重要,才能循序漸進完成系列電影的配樂。 他會先閱讀小說和研究作者,了解帶給後世的影響,然後把所有資料放在一旁,散個步,打個盹,思考帶給自己的意義,再針對最有印象的畫面作曲。 Rachel Portman 瑞秋.波特曼 Rachel Portman 很留意作曲時不聽其他任何的音樂。因為她怕自己跟海綿一樣照單全收,受到不必要的影響。另外,她也經常會把作好的曲子放在一旁,隔天起床看是不是還覺得不錯,如果不行就從頭再來。 Steve Jablonsky 史蒂夫.賈布隆斯基 「隔日測試法」也是 Steve Jablonsky 很常採用的手法。 Steve Jablonsky 每天都作曲到晚上11到12點,長時間投入那麼多時間之後,難免失去客觀的創造力,在主觀的情感上自我感覺良好。因此他會刻意等到隔天或幾天之後,假如對旋律的感覺沒變,才拿去給導演試聽,不然就繼續修改、直接放棄或暫時保留,也許能用在其他地方。
漢斯季默的蝙蝠俠配樂(4:36 起)
【神力女超人】2017年 HD中文電影預告
神力女超人 主題動機
主題樂譜分享
蹦藝術林仁斌製譜
隨著電影工業進入21世紀,電腦特效越來越強和,觀眾也期待越來越精彩好看的電影,甚至是出類拔萃的聲光體驗效果,我們一起看看現代的電影配樂,到底如何進化?
神鬼奇航 – 電影精彩片段
現代多層次配樂之最佳示範
改編為管弦樂團版本 配樂欣賞
《沙丘》


也許在未來,我們不會有正規節拍
也許我們人類會終於有所進化
讓我們不需要迪斯可節奏就可以自得其樂
可能會是某種各先進的東西…
– 漢斯季默
《沙丘》獨特的聲音來源
自製鼓聲、壓縮人聲、異國風格、合成樂器
「我的挑戰是,不要當個成年人!」
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漢斯季默揭《沙丘》磅礴配樂製作,用壓縮人聲營造開場詭異氣氛! How ‘Dune’ Composer Created the Score|經典電影大解密|GQ Taiwan
漢斯季默 – 《沙丘》配樂現場Live’
丹尼爾克雷格 – 最後的007
在漢斯季默筆下,龐德成為了孤單而高貴的情報員
謝謝您~來到蹦藝術
認識蹦藝術的幾個方法:
1. 加入蹦藝術群組
實體與線上音樂講座訊息、各種音樂分享、優質音樂會折扣碼、精彩藝文旅遊行程…,好康優惠不漏接
加入方式:
請先聯繫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本人,由林老師協助加入專屬課程群組。
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2. 聆聽蹦藝術 – Podcast
蹦藝術Podcast 一鍵通:https://linktr.ee/bonart
3. 贊助蹦藝術(單次或定期定額贊助)
從製播節目到網頁文章撰寫、網站維護,都需要經費,更需要您的贊助
無論是單次贊助,或者定期定額贊助,蹦藝術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4. 跟著蹦藝術.聽遍全球各大音樂節,走遍全球各大音樂廳
蹦藝術.樂旅專屬網頁
特別推薦:
2025年 8/29~9/09
蹦藝術2025年頂級藝旅規劃:琉森音樂節深度樂迷團
想要一趟歐洲之旅,一次聽完全球三大知名管弦樂團?深度欣賞並理解管弦樂團演出之各項奧妙?
為何琉森?全球指標
瑞士琉森音樂節,是每年歐洲與全世界的古典音樂盛事。
最初希望能讓瑞士音樂家們擁有活躍舞台之發想為開頭,歷經了數十年的發展與起落盛譽之下,已擴大成為每年暑假期間全球音樂家們最熱衷演出之國際舞台之一。
無論集結全世界明星級交響樂團、演奏家聯合之全明星「琉森節慶管弦樂團」,或者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阿姆斯特丹大會堂各大交響樂團之來訪,都讓琉森湖畔在暑期,全日洋溢著動人昂揚之交響樂音。



蹦藝術與緣點旅行社全程規劃精緻餐食、旅宿與景點,讓您七天六夜的藝術美食之旅,心靈寶石滿滿收集而歸
.
詳細旅遊資訊與報名表單
.
行程諮詢(領隊蔡先生)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