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2023年國際馬勒指揮大賽線上直播課(三):第二輪樂曲與風格分析
All about Mahler Competition – 3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特別課程】國際馬勒指揮大賽線上直播課
你著迷於指揮家的風采,想更了解這個角色?
音樂界盛事─國際馬勒指揮大賽即將開跑,你準備好了嗎?
你也許不熟他,但肯定聽過這個名號。他就是馬勒。「我的時代終將來臨!」這句馬勒名言,雖然聽起來有點狂,但多年後的現在,的確得到印證。《大人社團》這次與蹦藝術執行長林仁斌老師合作,把這場賽事帶到更多大人眼前,在這次的課程中,你除了會認識馬勒的音樂特色,更能理解國際指揮大賽的評選標準、樂團的每一個手勢背後代表的意義;特別設計過的課程時間,也能讓你體會如親臨現場般的緊張和興奮感!跟著老師一起追著馬勒看指揮!
國際馬勒指揮大賽,有什麼特色呢?
- 國內首創,每天更新的指揮大賽相關訊息通知
- 觀點交流,由導聆人帶領你賞析賽事特點與釋疑
- 群組互動,與一群同好一起追賽事看賽程,享受緊張感
馬勒,可能是擁有全世界最多「瘋狂樂迷」的古典作曲家❤️
當然,每一位作曲家都有他的音樂特色,但要像馬勒這樣,同時擁有最大聲的Fortissimo、最小聲的Pianissimo,最長的樂曲長度,最大型的管弦樂編制、最深層的生死議題探討、最特殊的多樣樂器使用,幾乎是音樂史上絕無僅有的…
在馬勒所生活的年代,他以「指揮才能」受到高度的肯定;在眾多史料與評論裡,馬勒的指揮能力傑出,能夠準確理解樂曲,即使因為大量排練總讓樂團團員抱怨,但他帶領樂團成員,總能演奏詮釋出讓觀眾讚賞無比的音樂會。
優異的指揮能力.當代之最
在眾多史料與評論裡,馬勒的指揮能力傑出,能夠準確理解樂曲,即使因為大量排練總讓樂團團員抱怨,但他帶領樂團成員,總能演奏詮釋出讓觀眾讚賞無比的音樂會。
當代的偉大指揮家漢斯.馮.畢羅(Hans von Bülow, 1830-1894)與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都曾經表達過非常讚賞馬勒的指揮才能;尤其馬勒後來能夠順利接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職務,布拉姆斯的強有力的背書推薦,更是馬勒成為接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的關鍵因素。
馬勒擅長研究總譜,理解作曲家的想法。在馬勒活躍的年代,他指揮歌劇與管弦樂時活靈活現的神韻與豐富的肢體動作,更被許多畫家捕捉、躍然紙上。可惜的是,那是一個還沒有錄影影像紀錄的年代,我們無法從紀錄片裡真正看到馬勒最受當時人們喜愛指揮百態。
馬勒接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職務之後,晉身至歐洲音樂界最高地位,創造了維也納的「黃金十年」,帶領當時樂界一片頹廢而不知未來「世紀末的哀愁感」中,邁向新局。
世紀末維也納是指19世紀末期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在文化上的繁榮景象。這一時期,猶太人在維也納的文化舞台上大放異彩。廣義的世紀末維也納則包括至1938年德奧合併為止,起源自維也納的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諸潮流。一般認為,世紀末維也納的出現是奧匈帝國在政治上地位相對減輕,使得人們的關心轉移到文化領域的結果。世紀末維也納的碩果包括了美術上的維也納分離派、折衷主義建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奧地利經濟學派等,橫跨多種多樣的領域。雖然世紀末維也納隨著奧匈帝國的解體和自由主義時代的終結而土崩瓦解,然而世紀末維也納在19至20世紀之交的人類文化史上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本段文字取自維基百科)
但其作曲,則非其然…
「詭異、奇特、不可預料、不知所云」,是許多不認識馬勒音樂世界的人們,共同的心聲
這些過往出現在馬勒音樂裡的負面用詞,在現代人越來越懂得以他的人生歷程、作曲動機、總譜閱讀進行深度理解之後,漸漸變成了同理心與深深地感同身受
在馬勒的交響曲中,我們不但聽見世界萬物的聲音,更似乎也聽見他的兒時回憶:山區的牛鈴聲、軍隊鼓樂、號角聲,都來自其兒時成長的回憶:而成長過程,家庭的不和睦,甚至雙親的爭執與弟妹的早夭,也讓他的音樂有時充滿不安與快樂並存的矛盾感;往往在美妙的旋律出現後,突然被洶湧而至的巨大聲響打斷,彷彿人生處在極樂階段時,卻時時警惕著即將來到的不安,甚至預感著自己將遭逢不幸或磨難。
這些典型「猶太人苦惱」的特質,也有些人說可能是馬勒個人的神經質。雖看似難以理解,但隨著現在對於馬勒的研究越來越豐富,我們越來越能感同身受,因為這些音樂中呈現的時時苦惱而煩憂、喜樂卻害怕失去一切的不安全感,都與他的生活、生命歷程有著深深的關聯。
「我的時代終將來臨!」,是馬勒的名言,出自1902年2月16日,寫給妻子阿爾瑪的信中。
馬勒寫道:「他(理查·史特勞斯)的時代結束後,我的時代才會來臨。我多麼希望能夠親眼見到這一刻,並且有妳在我身旁陪伴!」
馬勒是對的,只是他的時代,真的等了足足五十年之後,才真正降臨。
現代,馬勒的狂熱現象已成顯學,全球都是馬迷,也印證了馬勒曾說的「別人擁有當代,然而我卻掌握了未來!」
透過馬勒指揮大賽,您除了認識馬勒的音樂,更將透過網路直播,理解國際指揮大賽究竟在比什麼?樂團的每一個手勢背後代表的意義,在林仁斌老師的精闢解說之下,您更將了解專業指揮之間的彈指差異,將帶來何其重要的音樂變化~
馬勒指揮大賽主席與榮譽評審 Marina Mahler(馬勒孫女)
瑪麗娜·馬勒(Marina Mahler)是馬勒和阿爾瑪·馬勒的孫女。
馬勒女兒安娜·馬勒(Anna Mahler)後來成為雕塑家,和指揮家阿納托爾·菲斯托拉里(Anatole Fistoulari)結婚之後,將女兒命名為,筆者認為是「Maria+Anna」之意。 2004年,安娜·馬勒與歐內斯特·弗萊施曼(Ernest Fleischmann)和班貝格交響樂團共同創立了馬勒指揮大賽,第一屆大賽之首獎得主為即將就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的杜達美(Gustavo Dudamel)。她同時也是馬勒基金會號召成立者與基金會董事長。
馬勒第七號交響曲
2023年馬勒指揮大賽評審群
今年的大賽評審團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成員組成。 其中最重要包括發起人榮譽主席:瑪麗娜·馬勒(Marina Mahler),以榮譽主席身份支持評審團;評審群還有班貝格交響樂團的各樂器成員,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指揮家、作曲家與音樂經理人。
本屆總參賽20位指揮家一覽(依照官網排序)
一起為來自台灣的楊書涵加油❤️
賽程時間表
第一輪上台順序與樂曲內容
Schedule & Winners
Date | Time | Conductor | Programme | ||
---|---|---|---|---|---|
Round 1 (1/5) |
Friday July 7 |
10 a.m. | Matthew RHODES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1-121) Haydn No. 92 in G major, 1. Adagio – Allegro spiritoso (bars 1-82) |
|
10.35 a.m. | Sora Elisabeth LEE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122-230) Haydn No. 92 in G major, 1. Adagio – Allegro spiritoso (bars 83-end) |
|||
11.25 a.m. | Su-Han YANG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231-end) Haydn No. 92 in G major, 2. Adagio (bars 1-73) |
|||
12 a.m. | Dayner TAFUR-DÍAZ | Mahler No. 7, 4. Nachtmusik II (bars 1-211) Haydn No. 92 in G major, 2. Adagio (bars 35-end) |
|||
Round 1 (2/5) |
Friday July 7 |
5 p.m. | Barbara DRAGAN | Mahler No. 7, 4. Nachtmusik II (bars 211-end) Haydn No. 92 in G major, 3. Minuet – Trio |
… |
5.35 p.m. | Aleksei RUBIN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1-121) Haydn No. 92 in G major, 4. Finale. Presto |
|||
6.25 p.m. | Kevin FITZGERALD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122-230) Haydn No. 92 in G major, 1. Adagio – Allegro spiritoso (bars 1-82) |
|||
7 p.m. | Tristan RAIS-SHERMAN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231-end) Haydn No. 92 in G major, 1. Adagio – Allegro spiritoso (bars 83-end) |
|||
Round 1 (3/5) |
Saturday July 8 |
10 a.m. | Samuel Seungwon LEE |
Mahler No. 7, 4. Nachtmusik II (bars 1-211) |
… |
10.35 a.m. | Zofia KINIORSKA |
Mahler No. 7, 4. Nachtmusik II (bars 211-end) |
|||
11.25 a.m. | Mikhail SHEKHTMAN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1-121) |
|||
12 a.m. | Polina LEBEDIEVA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122-230) |
|||
Round 1 (4/5) |
Saturday July 8 |
5 p.m. | Ilya RAM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231-end) Haydn No. 92 in G major, 1. Adagio – Allegro spiritoso (bars 1-82) |
… |
5.35 p.m. | Mirian KHUKHUNAISHVILI |
Mahler No. 7, 4. Nachtmusik II (bars 1-211) |
|||
6.25 p.m. | Taichi FUKUMURA | Mahler No. 7, 4. Nachtmusik II (bars 211-end) Haydn No. 92 in G major, 2. Adagio (bars 1-73) |
|||
7 p.m. | Giuseppe MENGOLI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1-121) |
|||
Round 1 (5/5) |
Sunday July 9 |
10 a.m. | Nils Erik MÅSEIDVÅG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122-230) |
… |
10.35 a.m. | Georg KÖHLER |
Mahler No. 7, 2. Nachtmusik I (bars 231-end) |
|||
11.10 a.m. | Benjamin P. WENZELBERG |
Mahler No. 7, 4. Nachtmusik II (bars 1-211) |
|||
第二輪指定曲: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7, 1. Langsam – Allegro risoluto, ma non troppo
Bernd Richard Deutsch »Con moto« for orchestra
馬勒第七號交響曲
第七號共包含五個樂章:
- 慢速—果斷的快板、但不太快(Langsam – Allegro risoluto, ma non troppo)—E小調。
- 夜之樂:其一·中庸的快板(Nachtmusik I [Allegro Moderato])—C小調。據說馬勒在1904年荷蘭之旅,因看過了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szoon van Rijn,1606–1669)知名的畫作《夜巡》,產生了啟發而作曲並命名本樂章。
- 諧謔曲·幽暗地(Scherzo [schattenhaft])—D小調。
- 夜之樂:其二·溫柔的行板(Nachtmusik II [Andante Amoroso])—以F大調為主
- 輪旋曲—終曲(Rondo-Finale)—C大調。
第二樂章總譜(22:03起)
黑夜漫步
第四樂章總譜(48:36起)
特色ㄧ、加入曼陀鈴與吉他
特色二、小號、長號、低音號與打擊均不演奏
特色三、管樂縮減編制(基本二管編制)
趣味比較:《美女與野獸》Be our gest
延伸閱讀
解謎林布蘭《夜巡》名畫祕辛!荷蘭國家博物館高解析數位修復
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畫家林布蘭代表作
這幅鉅作完成於 1652 年,為藝術史上荷蘭黃金時代的代表作之一。它不僅展示了林布蘭在描繪人物技巧上的精湛技藝,也將巴洛克藝術中獨特的光影處理手法,發揮地淋漓盡致。
《夜巡》之官方修復介紹影片
第四樂章 曼陀鈴的運用
第七號 完整演奏
00:46 I. Langsam (Adagio) – Allegro risoluto, ma non troppo
20:34 II. Nachtmusik I. Allegro moderato 35:55 III. Scherzo. Schattenhaft. Fließend aber nicht zu schnell 44:38 IV. Nachtmusik II. Andante amoroso(曼陀鈴與吉他) 56:15 V. Rondo — Finale (Allegro ordinario) 1:13:00 Applause and Credits |
第七號的最後華麗小號(1:11:11 起)
Bernd Richard Deutsch 《Con moto》
Bernd Richard Deutsch(出生於1977年5月15日)是奧地利當代音樂作曲家,出生於奧地利下奧地利州Bezirk Mödling。1995年至2003年,求學於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師從Dietmar Schermann學習音樂理論,跟隨Erich Urbanner學習作曲,再追隨Dieter Kaufmann學習電子音樂。
目前是居住在維也納的自由作曲家。 他的作品曾在眾多當代音樂節上演出,包括 Eclat Stuttgart,並在 Kairos 製作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
網路上,現已經能訂購到他寫給本屆馬勒指揮大賽的這首指定曲:
Igor Stravinsky – Violin Concerto in D (1931) [大約20mins]
00:00 – I. Toccata
05:52 – II. Aria I
10:10 – III. Aria II
15:50 – IV. Capriccio
創作過程
不可能演奏的和弦?
在史特拉汶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創作之初,史特拉汶斯基設計了一個從 D4 延伸到 E5 再到 A6 的跨弦和弦:
協奏曲的護照
有一天,當史特拉汶斯基與波蘭小提琴演奏家山繆.杜什金(Samuel Dushkin)在巴黎一家餐館午飯時,史特拉汶斯基在餐巾紙上畫出了這個和弦,山繆.杜什金認為這個和弦無法演奏,這讓作曲家很失望。 但是等回到家後,杜什金想了想,在小提琴上嘗試演奏這個和弦,他驚訝地發現居然很容易演奏。驚喜的他立即致電給史特拉汶斯基,說這和弦行得通,可以演奏了。史特拉汶斯基戲稱這個和弦是他「協奏曲的護照」(Passport chord to the concerto),並將這個和弦設計於四樂章之中。
史特拉汶斯基與山繆.杜什金(1930年)
決賽曲目
Igor Stravinsky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n D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7
大賽指定曲全覽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7
Joseph Haydn
Symphony No. 92 in G major, Hoboken I/92 “Oxford Symphony”
Alban Berg
Seven Early Songs
Igor Stravinsky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n D
Bernd Richard Deutsch | 大賽指定創作樂曲
Con moto (world premiere, commissioned by the Bamberg Symphony)
您最關心的~獎金😁
首獎:三萬歐元
二獎:兩萬歐元
三獎:一萬歐元
除此之外,今年特別再由馬勒基金會贊助一份特別獎「最佳當代作品演奏獎」,獲獎者可獲得7500歐元喔~
大賽樂團 – 班貝格交響樂團
班貝格交響樂團(Bamberger Symphoniker)是一位於班貝格的德國交響樂團。 該樂團成立於1946年,最初主要由二戰後被驅逐出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音樂家組成,他們曾是布拉格德國愛樂樂團的成員。 樂團於1993年獲得「巴伐利亞國家愛樂樂團」(Bayerische Staatsphilharmonie)的正式團名。樂團於2006年3月16日慶祝成立60週年。
→官網更多資訊
【附錄】
大賽歷年獲獎者
2004年第一屆
2007年第二屆
2010年第三屆
2013年第四屆
2016年第五屆
2020年第六屆
【附錄】管弦樂團擺位圖
美式擺位與歐式擺位.因應不同樂曲表現效果而定(感謝臉友魯滴咖提供)
2023.6月 鹿特丹愛樂在台灣(變化歐式擺位)
黃俊文場(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劉曉禹場(蕭邦鋼琴協奏曲)
2023.6月 紐約愛樂在台灣(變化美式擺位)
2020馬勒指揮大賽首獎得主音樂會 Finnegan Downie Dear(變化歐式擺位)
Bamberger Symphoniker
Finnegan Downie Dear – Dirigent
Barbara Hannigan – Sopran solo
Programm:
Miroslav Srnka – move 04 “Memory Full”
Gustav Mahler – Sinfonie Nr. 4
Most Beautiful Passages of Each Mahler Symphony
0:11 – Symphony #1
4:22 – Symphony #2 8:08 – Symphony #3 11:24 – Symphony #4 16:20 – Symphony #5 20:09 – Symphony #6 23:22 – Symphony #7 26:01 – Symphony #8 28:26 – Symphony #9 |
謝謝您~來到蹦藝術❤️
認識蹦藝術的幾個方法:
1. 加入蹦藝術群組
實體與線上音樂講座訊息、各種音樂分享、優質音樂會折扣碼、精彩藝文旅遊行程…,好康優惠不漏接❤️
加入方式:
請先聯繫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本人,由林老師協助加入專屬課程群組。
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2. 聆聽蹦藝術 – Podcast
蹦藝術Podcast 一鍵通:https://linktr.ee/bonart
3. 贊助蹦藝術(單次或定期定額贊助)
從製播節目到網頁文章撰寫、網站維護,都需要經費,更需要您的贊助
無論是單次贊助,或者定期定額贊助,蹦藝術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