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 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音樂樣貌(三)拉赫曼尼諾夫:交響詩《死之島》
Music and Painting Arts – 3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古典音樂是你的生活必需品?
希望有機會能拓展對古典樂的了解?
跟著林仁斌老師一起認識偉大的音樂藝術!

《大人社團》與蹦藝術攜手開設古典音樂鑑賞課程,林仁斌老師帶領學員欣賞每首的獨特之處,讓您徜徉在樂曲中,更貼近音樂家的心血結晶,聽出更多況味與樂趣!

《延伸閱讀》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程好嗎?學員真實回饋分享

《延伸閱讀》大人的音樂欣賞課學員回饋,看他們用音樂為生活注入繽紛

 

超級重量級~

【BON旅行】2024年8月歐洲旅遊行程|普契尼逝世百年.四大歌劇音樂探索之旅❤️

【BON旅行】蹦藝術X緣點旅行社  2024年8月|普契尼逝世百年.四大歌劇音樂探索之旅

 

【精彩課程ing】

2024年4月起

大人的古典樂欣賞線上直播課(4/11週四下午班,共5堂):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音樂樣貌


主講人:林仁斌老師

 

你對古典音樂深深著迷,期待聽懂更多內容嗎?

不只對作品感興趣,也想多了解音樂家的背景?

跟著林仁斌老師一起揭開這層有趣又精彩的音樂面紗~

《大人社團》與蹦藝術的林仁斌老師攜手開設古典樂欣賞課,這期將「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音樂樣貌」為主軸,帶領學員們從不一樣的角度來欣賞音樂作品。浪漫時期之後,音樂、文學、繪畫及舞蹈皆蓬勃發展,各自精彩也相應爭輝。這期讓我們跟著林仁斌老師在音樂裡暢遊,聽出不一樣的樂趣。

 

《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音樂樣貌》全系列五堂課程介紹

  • 課程內容

    第一堂:孟德爾頌: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

    孟德爾頌才華洋溢,不但從小飽讀詩書,其手繪寫生亦是一絕。年少的各地壯遊,不但為他留下回憶滿滿的風景繪畫,酷愛音樂的他,也以獨到的觀察,譜出令人難忘的旋律。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便是孟德爾頌在親赴義大利遊歷之後的最佳回憶,也是古典樂迷們的最愛名曲。林仁斌老師將為同學們精彩解析這首充滿歡快的交響曲。

    第二堂:馬勒:第七號交響曲《夜曲》

    馬勒的第七號交響曲一直被認為是一首難以理解的作品,寫作於1904年至1908年間,與第六號交響曲《悲劇》創作時間互有重疊,2023年的馬勒指揮大賽,官方也選擇此首曲子作為指定曲目,考驗年輕指揮家們對於馬勒樂思的理解以及實際演奏詮釋之呈現。在本堂課裡,林仁斌老師將為同學們從創作背景到樂曲解析,全面地做出講解。

    第三堂:拉赫曼尼諾夫:交響詩《死之島》

    拉赫曼尼諾夫的交響詩《死之島》(op.29),最初的創作源起是在1908年看到了瑞士象徵主義畫家阿諾德•勃克林的畫作《死之島》展出於的萊比錫美術館而發想出來的。但這幅畫的原作其實是彩色的,拉赫曼尼諾夫說:「這幅畫厚重的結構和神秘的題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顯露出了詩意的氛圍。之後我在柏林看到了原作,在色彩上它並不特別令我興奮。如果我第一次看到的是原作的話,或許我就不會創作我的《死亡島》了。我還是喜歡那幅畫黑白的樣子。」在這堂課中,老師將為大人們解析這首「音畫合一」的交響詩。

    第四堂:雷史碧基:羅馬三部曲(上):創作背景+《羅馬之泉》

    史畢基畢生的作品中,以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最為有名,這三部作品分別描述作者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羅馬三種景色,包括「羅馬之泉」(The Fountains of Rome)、「羅馬之松」(The Pines of Rome)和「羅馬節日」(Roman Festivals)。 本系列的最後兩堂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聚焦於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對自己國家內這個具有豐富歷史的古城─羅馬,充滿情感的各種描述,值得一起細細品味

    第五堂:雷史碧基:羅馬三部曲(下):《羅馬之松》+《羅馬節日》

    史畢基畢生的作品中,以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最為有名,這三部作品分別描述作者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羅馬三種景色,包括「羅馬之泉」(The Fountains of Rome)、「羅馬之松」(The Pines of Rome)和「羅馬節日」(Roman Festivals)。 本系列的最後兩堂課,林仁斌老師將帶領所有大人同學們聚焦於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對自己國家內這個具有豐富歷史的古城─羅馬,充滿情感的各種描述,值得您一同加入,細細品味欣賞~


阿諾德·勃克林:《死之島》

《死之島》Die Toteninsel)是瑞士畫家阿諾德·勃克林最著名的一幅畫作,也是拉赫曼尼諾夫於1908-1909年創作同名交響詩的靈感來源。·勃克林生前共為本畫創作許多版本,有彩色有有黑白,角度與繪畫細節也有所不同。

《死之島》之黑白複製品,是拉赫曼尼諾夫1907 年在巴黎看到,大受震撼之版本

 

死亡之島(俄語:Остров мёртвых),作品。 29號是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創作的A小調交響詩。 1908年,他在德累斯頓逗留期間完成了這部作品。

拉赫曼尼諾夫的交響詩《死之島》op.29,最初的創作源起是在1908年看到了瑞士象徵主義畫家阿諾德•勃克林的畫作《死之島》展出於的萊比錫美術館而發想出來的。

現在我們知道但這幅畫的原作其實是彩色的,更有意思的是,拉赫曼尼諾夫說:「這幅畫厚重的結構和神秘的題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顯露出了詩意的氛圍。之後我在柏林看到了原作,在色彩上它並不特別令我興奮。如果我第一次看到的是原作的話,或許我就不會創作我的《死亡島》了…我還是喜歡那幅畫黑白的樣子。」

 

阿諾德·勃克林:《死之島》畫作 維基百科網頁

勃克林這幅令人一見難忘的畫作,描繪了一座島嶼,這孤島前矗立著雙側的石頭路障,而距離它更遠的地方,有一塊巨大的岩石高高地伸出海面,裡面有著巨大的死者墓室。

水面這艘船,由一位黑衣舵手操縱,他的白袍乘客像幽靈一樣站著。

 

在勃克林的數個不同的版本這幅畫作,人物有著一位共通點:

一位深色划船者和一位穿著白色白袍站著的人,他們在小船上,渡過了黑暗中的湖或著海,航向一座孤島。

許多人對這幅畫作出的解釋是,這是希臘神話中冥王黑帝斯的船夫卡戎,專門負責划船,接引剛離人世的亡魂,正渡過冥河阿格龍河

但其實畫家勃克林本人,從未親身在公眾面前解釋過這幅畫,這個內藏意義,是藝術品買家格列在1883年解釋的。(維基百科網頁)

 

神曲》中阿克隆河邊的卡戎與亡靈們(畫家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 1832-1883)繪製)

 

畫作完整版本清單(取自維基百科網頁)

第一版 (1880)-版畫、油畫,74 x 122公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Arnold Böcklin – Die Toteninsel II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880

 

第二版 (1880)-版畫、油畫,111 X 115公分,巴塞爾

Arnold Böcklin – Die Toteninsel I (Basel, Kunstmuseum) 1880

 

第三版 (1883)-版畫、油畫,80 X 150公分,柏林

Arnold Böcklin – Die Toteninsel III (Alte Nationalgalerie, Berlin) 1883

 

第四版 (1884)-銅畫、油畫,81 x 151公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毀

黑白畫作,亦為拉赫曼尼諾夫所見,產生作曲靈感之版本

Arnold Böcklin – Die Toteninsel – Version 4 sw |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y 1884

 

第五版 (1886)-80 x 150公分,萊比錫

Arnold Böcklin – Die Toteninsel V (Museum der bildenden Künste Leipzig) 1886

 

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源起

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曾形容拉赫曼尼諾夫為「六英尺二吋的俄羅斯陰鬱」(six feet two inches of Russian gloom)

而拉赫曼尼諾夫在1908年時,身體健康一度不佳,導致他相當悲觀,甚至「不知自己何時會到地獄」

在創作過程中,他被羅馬天主教亡靈彌撒或安魂彌撒中使用的旋律《末日經/神怒之日》(Dies irae)主題所吸引,於是引用了這首樂曲作為《死之島》的片段動機與主要氣氛來源:

 

筆者補充:震怒之日》(末日經)

(本段取自維基百科「震怒之日」條目)

震怒之日》,亦可稱作《末日經》,是一首天主教繼敘經,收錄於《常用歌集》內。

歷史

《常用歌集》雖然是19世紀後期所出版的歌集,但部份曲調可以追朔至11世紀,而音樂學者大致也認定《震怒之日》可能早至7世紀編纂《葛利果聖歌》時或已經出現,因為其歌詞採用了中世紀拉丁語詩歌形式所寫成,以描寫最後的審判時,上主號角聲將所有已亡的人類靈魂召喚及進行審判,以決定最終各人的得救與否,歌詞中特別提及不能通過審判的,將會被扔在地獄內,受著永火的懲罰。

後來,天主教的追思禮儀中,把《震怒之日》加入在內,以宣示天主將對人死後作出審判的宣示,而在聖公宗公禱書中也有收錄《震怒之日》。

歌詞

 
序號 拉丁文原文[1] 現代中文翻譯[2] 明代譯本《彌撒經典》中的中文翻譯[3]
1 Dies iræ, dies illa
Solvet sæclum in favilla,
Teste David cum Sibylla.
依照大衛與女先知,
預告世界將歸燼灰,
那天真是主震怒日期!
世界燬日,哀哉凶哉,
達未德王,童女共證。
2 Quantus tremor est futurus,
Quando Judex est venturus,
Cuncta stricte discussurus!
審判大主降臨之時,
追問一切清算無遺,
我心我靈將顫慄無比。
審判生死,下降之時,
詳詢徳慝,顫慄至哉!
3 Tuba mirum spargens sonum,
Per sepulchra regionum,
Coget omnes ante thronum.
號筒響逼四方八極,
死過眾生起自墓穴,
向判主座前都來聚集。
吹號嚴響,四方八極,
墓中蒼生,座前雲集。
4 Mors stupebit et natura,
Cum resurget creatura,
Judicanti responsura.
善者惡者都要復生,
前往判主答覆鞫訊,
死與體質將不勝怖驚!
靈復原身,答主判訊,
死也性也,不勝驚駭!

*歌詞未完,僅擷取部分


 

延伸閱讀

【BON音樂】最後的浪漫 – 拉赫曼尼諾夫的生平與介紹 Sergei Rachmaninoff

 

樂曲編制

 

完整總譜首頁配器展示

 

音樂特色

樂曲以5/8為主(3+2 與 2+3互換),以加上弱音器之低音提琴與大提琴與豎琴,低沈而陰森靜謐地開始全曲,似乎暗示著畫作中那陰鬱、神秘不可知的故事背景。而5/8拍的律動,因為不規律,更讓人聽到音樂時,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不安,似乎暗示著整個死氣沉沉的小島,深不見底的黑暗水域。

法國號​​帶來的陰沉的第二主題強化了沮喪的情緒。

在整首樂曲之間,我們不斷地聽見《末日經/神怒之日》(Dies irae)主題或片段動機:

 

持續不斷地,我們因為聽見《Dies irae》主題暗示,之後又回到了開頭節奏主題。

音樂逐漸變得躁動激烈,節奏加快,管弦樂色彩出現,並達到了樂曲高峰(8:20)。

接下來音樂漸漸平息,但隨後卻出現了更多《Dies irae》旋律的暗示,並再次凝聚熱情的高潮;音樂呈現出渴望與掙扎,似乎是希望逃離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

之後,《Dies irae》的片段再次主宰了整個交響詩的主要氛圍,音樂漸漸消失,開頭的黑暗素材(5/8)再次又回來了。

而就在樂曲結束之前,出現了幾乎完整的《Dies irae》旋律…

樂曲就在一片寧靜中,漸漸褪去

 

總譜版本欣賞

8:20(第一波音樂高峰)

15:08 (無可抗拒的交響音樂暗黑高潮點)

 

音樂會版本欣賞


謝謝您~來到蹦藝術❤️

認識蹦藝術的幾個方法:

1. 加入蹦藝術群組

實體與線上音樂講座訊息、各種音樂分享、優質音樂會折扣碼、精彩藝文旅遊行程…,好康優惠不漏接❤️

加入方式:

請先聯繫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本人,由林老師協助加入專屬課程群組。

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2. 聆聽蹦藝術 – Podcast

蹦藝術Podcast 一鍵通:https://linktr.ee/bonart

→ 前往蹦藝術 Podcast 

 

3. 贊助蹦藝術(單次或定期定額贊助)

從製播節目到網頁文章撰寫、網站維護,都需要經費,更需要您的贊助

無論是單次贊助,或者定期定額贊助,蹦藝術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