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西貝流士:第1號 e小調 交響曲 介紹
Sibelius: Symphony No. 1 in e minor, op. 39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西貝流士不僅是芬蘭國寶級的作曲家,更是國民樂派的代表性人物。他除了是芬蘭最重要作曲家,更是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西貝流士以擅長於寫作雄渾、壯闊的大型管弦樂曲而知名:蘇格蘭作曲家、音樂評論家與作家 Cecil Gray 更是推崇 西貝流士為布拉姆斯之後最優秀的交響曲大師。

終其一生,西貝流士總共完成七首交響曲,比起稍早的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毫不遜色。這位國民樂派芬蘭作曲家創作譽滿全球,堪稱最具有芬蘭魂之作曲家。他的音樂中滿滿的芬蘭味,道盡祖國歷史、人文,甚至地理與風土,更能表現出芬蘭人堅忍精神;他讓世人藉由音樂感受了解他的祖國,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西貝流士 生平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出生在芬蘭海門林納(Hämeenlinna),父親為一名醫生,但在他3歲(1868年)時便因長年照顧飢荒災民而惹上傷寒而過世,後隨母親回娘家生活。因歷史因素、地域原因及文化差異,西貝流士自小便在瑞典語的環境下長大,反而是後來因想考進一所能直升中學的芬蘭語學校,才開始學習芬蘭語。

童年時期外婆為西貝流士提供了不少學習音樂的機會,轉入芬蘭語學校後,西貝流士開始學習小提琴,亦參與了學校的樂團訓練,也開始寫了一些小品樂曲,中學畢業後,他考進赫爾辛基大學學習法律,同時也獲特別安排,於赫爾辛基音樂學校(今西貝流士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師隨韋格流士學習作曲;華斯耶夫(Mitrofan Wasiljeff)學習小提琴。西貝流士對音樂的興趣與日俱增,最後決定留在赫爾辛基音樂學校學習。24歲(1889年)時赴柏林維也納深造。三年後回芬蘭作了第一首音樂詩《薩迦》(「傳奇」),立即轟動。34歲(1899年),他創作了著名的《芬蘭頌》。西貝流士不喜歡城市的喧囂,而選擇居住在鄉村,靠政府的年金過著舒適的創作生活。46歲(1911年),他接受了喉部大手術。61歲(1926年)後,基本停止了創作活動,其原因成為音樂史上的未解之謎之一。

西貝流士一生橫跨了浪漫、國民及現代樂派,但他的創作生涯卻僅僅佔據人生的 1/3。1926年,西貝流士完成交響詩 (Symphonic Poem)《塔比奧拉》後,毅然決然停止創作,往後三十年當中,再無任何作品問世。歷史也許隨時間被淡忘,但音樂卻穿越時空,締造出永恆不朽的價值。被視為芬蘭國寶的西貝流士,備受政府與人民的禮遇,在他 50歲生日那天,芬蘭政府甚至宣告全國放假慶祝,並將他的生日 12月8日訂為國定假日(芬蘭音樂日 – Day of Finnish Music),綜觀古今中外音樂大師,能享有如此殊榮的,大概也只有西貝流士吧!

西貝流士的創作重心是管絃樂作品。他善於使用管樂器營造出陰鬱,幽森的氣息,令人聯想到芬蘭的自然風景,同時也善於表達雄壯,恢弘的音樂效果。雖然許多人將他歸類在民族樂派下,在音樂語言上,基本上呈浪漫主義風格,但後期部分作品的和聲有所突破。西貝流士是一位較為保守的作曲家,其優秀作品雖然數量較多,水準也很高,但大部分其他作品,特別是非管絃樂作品則多數屬於沙龍音樂性質,意義不大。

西貝流士的音樂對英國美國作曲家影響尤大,在英美兩國他曾被視為最重要的當代作曲家。他的管弦樂作品,多取材於民族史詩或民間傳說。根據由芬蘭民間詩歌和神話編成的史詩題材進行創作。許多英國作曲家,如巴克斯班托克艾爾蘭等都曾模仿西貝流士的創作風格。另外樂評家荀貝格也認為他是當代最重要的交響曲作者。但是,隨著浪漫主義的退潮,對西貝流士的評價也逐漸歸於理性化。

 

好文閱讀:

【曠野藝文∕喚醒國魂的西貝流士】

文. 陳茂生(林仁斌補充)

芬蘭,這多災多難的北歐小國,在經歷了五百多年瑞典帝國的統治之後,卻於一八○九年落入另一個大帝國──沙皇時代的俄羅斯帝國的統治。

西貝流士出生之時,適逢歐洲民族主義抬頭,當時的芬蘭也籠罩在民族意識覺醒的氛圍之中。別人用槍和大砲革命,熱愛祖國的西貝流士則用筆和五線譜,開啟了芬蘭民族主義運動;一場非武力革命,就此沸騰展開。民族獨立的種籽,經由西貝流士筆下一首首動人樂曲,在芬蘭的天空飄散開來,激起了人民的愛國熱忱與反抗決心。
不同的是,俄羅斯將芬蘭併為「大公爵領地」;在亞歷山大第一及第二世皇帝統治下的八十多年之間,芬蘭人享有了「自治區」的自由及喜樂,許多芬蘭人憧憬著光明的前途。

未料,一八九四年時,尼古拉二世接掌王權之後,為了貫徹他的「皇民化」政策(也就是使芬蘭全面「俄羅斯化」,與當年日本人要將臺灣「皇民化」的情況似乎如出一轍),俄皇派出一位大將軍 勃博力可夫(General Bobrikov)到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坐鎮。芬蘭的天空頓時黯淡無光。一八九九年,勃博力可夫將軍更頒布了「二月宣言」,芬蘭自治區就此告終,俄語成為各級學校的主要語言,政府機構上自省長、市長、軍長,下至警察、戶政人員全被換成俄國人。

芬蘭人原本的言論及集會自由不再,勃博力可夫將軍的密探更是四伏,任何違法者馬上被送進牢獄。

該年十一月三至五日,芬蘭人民在忍無可忍下,終於在首都赫爾辛基廣場舉辦所謂的「新聞節慶」,表面上是為紀念芬蘭的新聞事業、文學、教育及文化發展而舉行的「募捐及慈善活動」,事實上卻是在抗議俄羅斯帝國的迫害。(註1)

歷史是何等詭譎,芬蘭人雖早在一八三○年左右就已開始了民族的覺醒,但若沒有 勃博力可夫將軍的「鐵腕」鎮壓,芬蘭人或許仍然「沉醉」於所謂的「自治區」那種假民主、偽自由的狀況之中,國家被併吞、民族被同化了還毫無知覺。

「新聞節慶」的重頭戲是歷史劇《歷史的情景》,該劇由當時的劇院經理貝爾邦利.芬內(KaarloBergbom)撰寫劇本,戲劇性地將芬蘭歷史中不同時代的重要代表事件,從最古老的印刷術史、小學教育的濫殤,一直到蒸汽火車的發明,最後則以十九世紀的事件作結,共分六段演出。
當時三十五歲的西貝流士,已是芬蘭最有名氣的作曲家。該年,他的第一交響曲首演的非凡成功,可能使得芬蘭人更期待他為這大事件譜寫音樂。西貝流士果然不負眾望,不但作了曲,還親自指揮樂團,配合歷史劇的演出及詩詞的朗誦。愛國心強烈的西貝流士,把前五段的音樂寫成騷動不安、刻畫芬蘭人民「國家掙扎」之環境,但是在第六段結尾的「芬蘭,醒來吧」(Heraa Suomi)(註2)時,西貝流士先是以銅管樂帶出仍然擾人的混亂,但不久之後,「呼喚人們醒覺」的號角聲出現,那急促的節奏,催促著人們沉睡的心靈,定音鼓則在最低層中攪動,管弦樂支撐著在最高音上一陣陣的號角催逼聲,清脆的鈴聲更像在喚醒人心;隨後「戰鼓齊鳴」之中,管弦樂如波濤洶湧地匯集而成氣勢磅礡的渴望自由之聲。但是,突然之間,木管樂以近乎聖詩式的四部和聲,帶出了充滿信心的音樂。單純寧靜的旋律,似乎在告訴人們要沉著以赴,音樂在一種紛擾動盪之中,突顯出特殊的靜謐力量。

樂曲《芬蘭覺醒》(「呼喚人們醒覺」)是在 1899年 11月 4日,於赫爾辛基的瑞典劇院以愛國歷史劇中的配樂型態演出,由西貝流士親自指揮赫爾辛基愛樂管弦樂團舉行首演。而 1900年改寫的獨立的《芬蘭頌》交響詩,則是在 1900年 7月 2日,由芬蘭派遣至法國參加「巴黎萬國博覽會」 (Paris World Exhibition) 之赫爾辛基愛樂管弦樂團,在指揮家 卡雅奴斯(Robert Kajanus)指揮下完成首演。

西貝流士以弦樂器的合奏重複主題而呈現出聖詩式的音樂內聚力。結尾樂段則是以所有樂器合奏的手法,強調在首段的紛擾之中,人們的心已覺醒了,燦爛輝煌的銅管樂,把那充滿信心的主題,再度呈現,全曲把萬眾期待勝利之心匯集於「阿們」的樂聲之中,達到最高潮而結束。廣場上的芬蘭人繼續以被灼熱的愛國心,不斷吟唱著那日後被全世界尊敬的《芬蘭頌》(Filandia),而西貝流士更是盡情地指揮著樂團,一再重複演奏。(註3)

這首不到九分鐘的音樂,竟成為喚醒芬蘭國魂的《芬蘭頌》~成功地喚起了芬蘭人民心底的共鳴,讓飽受俄國殘暴統治的芬蘭同胞們心中所堆積的滿腔仇恨,藉由樂音,終於得以釋放。不但使西貝流士成為芬蘭的國寶級大人物,從此也成為芬蘭爭取國家獨立的「戰歌」,它是直接促進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芬蘭宣布獨立而定名為「芬蘭民主共和國」最偉大的力量之一。(註4)

註釋:
1.參考“Jean Sibelius”,Harold E. Johnson著,89-90頁。Alfred A. Knopf, New York, 1959.
2.Haraa Suomi,芬蘭語,Suomi就是芬蘭。譯為《芬蘭,醒來吧!》的這首聖詩式的四部合唱,是1881年芬蘭一位相當有名氣的合唱音樂作曲家Emil Genetz(1852-1930)所作 ;為的是慶祝芬蘭史詩名家Elias Lonnrot(1802-1884)八十歲大壽而創作的。Lonnrot先生是1830年代,促使芬蘭人民「民族覺醒」的重要推手。當時,西貝流士仍是16歲的中學生,對這首作品應已是耳熟能詳,因為全國各級學校都唱著它,西氏在這個特殊的節慶中,下意識地採用了這首被傳唱已近10年的「愛國歌曲」之旋律片段,似乎是很自然的事。
3.同註1.,92頁。
4.1917年12月7日,芬蘭宣布獨立。
5.Aino Jarnefelt的家族人才輩出,產生了不少藝術家、音樂家、詩詞家。


生而逢辰,左右逢源

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一八六五年十二月八日出生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郊外的小鎮罕明林納(Hameanlinna)。父母都是芬蘭血統的後裔。他的父親是該地相當出名的醫師,母親則是出身於牧師家庭、受到良好音樂及藝術教育的才女。雙方的家庭都是路德會的忠實會友、熱心的基督信徒。小西貝流士在不到三歲時,父親突然病逝,母親馬利亞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帶了三個小孩回到娘家。

小西貝流士(後來芬蘭人都親暱地稱呼他為約翰Janne)排行第二,姊姊Linda比他大三歲,弟弟Christian卻是遺腹子。雖然後來只有約翰成為音樂家,但是姊弟三人卻在一八八○年時,就因自組的三重奏團而小有名氣,演奏曲目中已常有西貝流士的作品。

西貝流士的音樂才華,從小就被母親發現而鼓勵有加,五歲時,就常在鋼琴中尋找不同的旋律及和聲,不到十歲,就能以鋼琴即興演奏一些耳熟能詳的芬蘭曲調。十五歲才開始對小提琴產生濃厚的興趣,不久就為自組的「家庭三重奏團」寫出相當成熟的處女作──《水滴》(為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

與許多前輩音樂家如韓德爾一樣,西貝流士在二十歲時,成為首都赫爾辛基大學的法學院學生。但他也同時在赫爾辛基音樂院修習小提琴,除了琴藝突飛猛進,更在音樂理論、對位、和聲及作曲上下了苦工夫。

一八八九年至一八九一年,獲得獎學金,赴柏林及維也納這兩個歐洲的音樂城深造。雖然只有兩年多的學習,但是在當時的名師指導以及歐洲最佳的音樂環境之中,西貝流士的藝術視野大為擴張;不但得以學習及欣賞全世界最著名的音樂作品、最頂尖之演奏家及最精采的演奏會,更認識了不少藝術界及音樂界的名家;而在維也納時,更因未婚妻Aino Jarnefelt的鼓勵(註5),鑽研祖國芬蘭的史詩巨作“Kalevala”(註6),進而著手創作管弦樂曲“Kullervo”(取自史詩“Kullervo”中,描寫芬蘭悲劇人物Kullervo的詩)。

一八九一年,西貝流士回到祖國芬蘭,隨即積極尋根,挖掘家園泥土的芬芳。一八九二年,“Kullervo”以大型的管弦樂團、兩位獨唱以及男聲合唱之姿態,呈現在芬蘭人面前。聽眾熱烈的反應及其後樂界的評論,讓「芬蘭音樂」終於「出頭天」了。西貝流士一夕之間,被尊稱為芬蘭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聲名遠播,特別是在一九○○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中,「赫爾辛基愛樂協會」連串演出他的作品,《芬蘭頌》更是每天迴盪在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耳際,芬蘭人在國際舞臺上昂首闊步,而西貝流士就此被公認為世界級的作曲家,享受了芬蘭國民樂派「祖師爺」的榮銜。芬蘭人在往後的年歲中,幾乎把西貝流士「神」化了,他們口上總是掛著「我們偉大的西貝流士」。他是芬蘭的國寶,是芬蘭的國家象徵。(註7)

西貝流士八十五歲生日那天,當時的總統代表芬蘭全國人民,以大陣仗的車隊,從赫爾辛基駛往西貝流士在Jarvenpaa的住處,為壽星祝壽致敬,而西氏九十歲生日那年(1956),全世界似乎都在演奏他的音樂,為他祝壽。

註釋:
5.西貝流士妻子 Aino Jarnefelt 生於 1871年,比西貝流士小 6歲,共有八個兄弟姊妹,家族人才輩出,產生了不少藝術家、音樂家、詩詞家。其妻子之父親是赫赫有名的將軍亞歷山大.亞納菲(Alexander Järnefelt)。Aino在1891年與西貝流士訂婚,隔年結婚之後,更把娘家的「愛國精神」發陽光大,與夫婿手牽手地成為芬蘭「出頭天」的偉大力量之一。
6.“Kalevala”是芬蘭的史詩巨作。也就是Elias Lonnrot先生在1835年編集的巨大芬蘭史詩集,它的芬蘭語原意是「英雄之地」;Kullervo則是“Kalevala”中的一位悲劇人物,後來被芬蘭人尊為英雄。這本史詩後來成為芬蘭人甚至全世界的人尋求「芬蘭藝術」獨一無二的資源史詩。Lonnrot先生是一位謙卑的醫生、植物學家、語言學家及詩人,他因收集芬蘭的民詩、史詩,而成為廣受尊重的藝文界人士,他熱愛芬蘭的心促使他在人生的最後幾年,投入芬蘭辭典的彙著工程中。
7.同註1.,第93頁。
8.參考,“The Essential Cannon of Classical Music”,David Dubal著,464-466頁,North Point Press, New York, 2001.
9.參考《音樂辭典》,王沛倫著,第493頁,樂友書房,臺北,1969。
10.同註8.,第463頁。
11.參考“Companion to the United Methodist Hymnal”,Carlton R. Young主編,227-228頁。Abingdon press, Nashrille, 1992.,

 

好文推薦

冰封爆—芬蘭荒原的熱音符 – 西貝流士創作的四個時期


第一號交響曲 創作背景

西貝流士 e小調第一交響曲 Op.39,創作於 1898年,並於1899年初完成,當年作曲家僅 33歲。這首交響曲於 1899年 4月 26日在作曲家本人指揮下,與芬蘭赫爾辛基愛樂樂團完成首演。首演後西貝流士針對不滿意之處再做修改, 修訂版於 1900年春季和夏季完成,並再次由赫爾辛基愛樂樂團於 1900年 7月 1日在德國柏林首演,指揮是 Robert Kajanus。

 

交響曲解說(整理自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網頁在第一號交響曲的草稿中,西貝流士曾寫下:

音樂對話 — I. 〈湖上吹起冷冷的風〉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標語,II. 海涅(〈北方的樅樹夢想南方的棕櫚〉),III. 冬天的故事/糾瑪的天堂(出自Juhani Aho的小說Panu)。

另外在終曲的草稿裡,還曾註記白遼士的名字。雖然這些描述不見得化成音符出現在樂曲中,卻可供我們揣測作曲家創作的心路歷程。

第一樂章:但不過分的行板 - 有力的快板
Andante, ma non troppo - Allegro energico

以奏鳴曲式寫成的第一樂章包含三個主題。第一主題在定音鼓輕聲伴隨下,由單簧管緩緩獨奏而出,頗具魅力。

第二主題在弦樂及豎琴伴奏下,由活潑的長笛吹出。

第三主題標明安靜(Tranquillo),在弦樂持續的震音中,由木管滑奏出來。

發展部中,木管的下行半音階結合低音部提琴的上行半音階,形成特殊效果。而其銜接再現部的方式是西貝流士慣用的形式壓縮手法,可說是他的個人印記。 

第二樂章:行板,但不過分的緩板
Andante (ma non troppo lento)

夢幻般的第二樂章屬於五段輪旋曲式。A段由小提琴吟唱溫柔的搖籃曲,再由木管回應。B段由法國號、豎琴和悸動的小提琴開啟。然後A段再由法國號加定音鼓重現。C段則由激動的整個樂團加快引進。最後A段由銅管在弦樂中重新展現,並且突然消失。


第三樂章 詼諧曲:快板
Scherzo: Allegro
類似布魯克納手法的第三樂章由小提琴的撥奏開啟,再由定音鼓敲出活力充沛的主題,有如砲聲隆隆作響。中段則由法國號和長笛召喚出平靜的自然氛圍。最後主題短暫重現成為尾聲。兩個主題交織組成第四樂章的奏鳴曲式。


第四樂章 末樂章:接近幻想曲
Finale. Andante - Allegro molto - Andante assai 
首要主題堅定地採用民間音樂節奏,對應主題則延續先前抒情特質。開頭由弦樂熱情重現第一樂章單簧管獨奏的旋律,木管則溫柔回應。樂團達到高潮後,小提琴奏出溫暖而舒緩的曲調,再度進入浪漫輝煌的高潮。結尾卻沒出現震撼性的尾奏,而是點綴兩個詭異的撥奏和弦。 


西貝流士的E小調第一號交響曲最初在歐洲巡演時,樂評家Ferdinand Pfol曾讚揚這部作品充滿「放縱的力量、熱情的活力和驚人的勇氣,…邁向新的道路,好像迷醉的神祉往前直衝。」數年Ernest Newman則興奮地說:「我從未聽過任何音樂令我完全脫離平常的西方生活,而旅行到新鮮的文明國度。第一號交響曲的每一頁都傳達著另一種想法、另一種生活方式,甚至另一片不同的風景。」但是對近代音樂學者Lionel Pike而言,這首第一號交響曲主要著重在表面的音響特色,而非在內在邏輯的統一聯繫,所以是個不成熟的作品。 

無論如何,這首交響曲自從首演以來一直普遍受到喜愛。西貝流士不僅因此確立自己的國際地位,更在歷史上留下不容小覷的成績。終其一生,他總共完成七首交響曲,比起稍早的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毫不遜色。Cecil Gray甚至推崇西貝流士為貝多芬死後最優秀的交響曲大師。事實證明一位國民樂派作曲家勇敢擁抱國際共通語言的結果值得世人極力讚賞。

 

【第一交響曲 指揮語錄】

“這是一個年輕巨人的音樂,對他的國家充滿激情,對其壓迫者充滿蔑視。交響樂可以被視為芬蘭的天體。這兩部作品都是讚美作曲家摯愛國家的歌曲。 痛苦的。“(”It is music of a young giant, full of a fiery love for his country and flaming defiance against its oppressors. The symphony can be seen as the celestial counterpart of Finlandia. Both works are songs of praise to the beloved native land at a time of distress.”)

–  芬蘭指揮家 Simon Parmet(1955)

 

“第一號交響曲是了解後期浪漫交響曲最重要之遺產。” (”The first symphony was mainly about getting to grips with heritage of the late romantic symphony.”)

– 芬蘭專研西貝流士音樂學者 Veijo Murtomäki(1990)

 

“第一號交響曲來自一個年輕人精力充沛的音樂。年輕的西貝流士並不是懦弱的。這音樂包含了他整個人的野性和憤怒。”(”The first symphony is the energetic music of a young man. The young Sibelius was no wimp; the music contains the whole wildness and rage of the man.”)

–  芬蘭指揮家 凡斯卡(Osmo Vänskä)(1998)

 

“西貝流士的第一號交響曲(1899年)就展現出這種巨大的,令人感到神秘的感覺。”

–  芬蘭指揮家 Jukka-Pekka Saraste(2002)

 

作曲家.怎麼說

「芬蘭一哥」國寶級作曲家西貝流士曾對學生說過:不要在意樂評怎麼看待作品。要記得,從來沒有為樂評樹立的雕像!😏 (Pay no attention to what the critics say. A statue has never been erected in honor of a critic)

 

【版本欣賞】

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
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1992年)

點開影片之後,一系列芬蘭之地理影像,以及許多模擬戰亂畫面,充分反映出西貝流士創作時芬蘭特殊的歷史背景,可以感受到西貝流士音樂中那股對於暴政不屈服的堅忍意志,更能讓人體會到會和芬蘭人那麼愛他。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 樂譜版本
Jean Sibelius (1865-1957) Symphony No. 1 in E minor, op. 39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Herbert von Karajan
I. Andante, ma non troppo – Allegro energico [0:00]
II. Andante (ma non troppo lento) [10:31]
III. Scherzo. Allegro – Lento (ma non troppo) [20:55]
IV. Finale (Quasi una Fantasia). Andante – Allegro molto [26:33]

 

芬蘭指揮家 尤卡-佩卡.薩拉斯特( Jukka Pekka Saraste )指揮奧斯陸愛樂交響樂團

I. Andante ma non troppo / Allegro energico – 0:45
II. Andante (ma non troppo lento) – 12:00
III. Scherzo: Allegro – 21:10 Andante
IV. Allegro molto – 26:23

 

 

【延伸閱讀】

【BON音樂】西貝流士:第2號 D大調 交響曲 介紹

【BON音樂】西貝流士:⟪芬蘭頌⟫ Finlandia, Op.26 介紹與欣賞

【BON音樂】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op.47 介紹與欣賞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