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2024.4.05. 長榮交響樂團 ⟪浪漫 & 洗鍊⟫ – 林易與ESO 音樂會導聆
Evergreen Symphony Orchestra 20240405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今天介紹的主題,是蹦藝術執行長林仁斌老師將於4月05日(五)於國家音樂廳導聆的長榮交響樂團音樂會 ⟪浪漫 & 洗鍊⟫ – 林易與ESO。
以下是音樂會海報:
配合防疫政策入場需配戴口罩
音樂會導聆人
蹦藝術網站執行長 林仁斌老師簡介
會後補充音樂會現場與導聆照片
音樂會謝幕照(林仁斌攝影)
音樂會詳細資訊:
|
|
|
|
指揮
音樂總監 \ 樂團指揮 葛諾‧舒馬富斯(Gernot Schmalfuss)葛諾.舒馬富斯於德國岱特摩音樂學院及英國倫敦音樂學院修習雙簧管、鋼琴及指揮。1968至1979年間,葛諾於慕尼黑愛樂擔任雙簧管首席,並隨音樂總監 Rudolf Kempe 修習指揮。自1970年起,葛諾成為著名的室內樂團「古典協會」的成員,該樂團灌錄許多唱片,包括莫札特、貝多芬、海頓、舒伯特及許多知名作曲家的管樂器室內樂全集。 葛諾曾擔任慕尼黑的理夏德.史特勞斯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及慕尼黑室內獨奏樂團的指揮;並客席指揮許多知名樂團,包括慕尼黑愛樂、杜易斯堡與烏佩托交響樂團、凱賽爾國家劇院管弦樂團、德國巴哈獨奏家樂團、西德與柏林廣播電台交響樂團、史塔蓋特室內樂團、西南德國室內樂團、名古屋愛樂、札幌交響樂團等。 舒馬富斯曾任教於德國岱特摩音樂學院,除了為許多廣播電台灌錄唱片之外,還曾經出過一些評價很高的光碟,包含他在義大利的圖書館找到貝多芬的朋友 A.C. Cartellieri 所創作的歌劇、浪漫派的豎笛協奏曲、舒曼最推崇的浪漫派作曲家 Norbert Burgmüller 的作品 (2首交響樂、1首序曲及鋼琴協奏曲)、布魯赫的第二號交響曲及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J. Ph. Riotte 的協奏曲等。 2007年1月起,葛諾.舒馬富斯擔任長榮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資料取自長榮交響團官網) |
獨奏家
林易 | Steven LIN
美籍台裔鋼琴家林易為當今極具魅力與想像力的青年鋼琴家,曾獲得2012年美國音樂會藝術家協會音樂大賽大獎、2013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評審團主席特別獎,2014年5月更獲得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銀牌獎,被紐約時報評論「在絕妙的明暗對比及力度變化的細微處理下,他的演奏無瑕地展現。」 林易的藝術天賦在早年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預備班學校時便展露無疑,10歲時便得到卡普林斯基教授的賞識而得到全額獎學金就讀。在校期間2度贏得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比賽,更在13歲時與紐約愛樂合作演出,首度站上知名的費雪廳舞台。除此之外他也曾與紐澤西交響樂團、圖爾沙交響樂團、奧蘭多愛樂、希爾頓海德交響樂團、仙台交響樂團等合作。在協奏曲、獨奏會與室內樂等演出林易相當活躍,曾登上世界幾個重要的場館,如法國羅浮宮與柯爾托廳、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廳、韓國首爾藝術中心、日本仙台藝術中心、美國紐約費雪廳等,也曾參與邁阿密國際蕭邦基金會獨奏會演出,與南卡羅萊納查爾斯頓國際鋼琴音樂節,他的演出也曾由華盛頓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等媒體轉播。 2012年美國演奏家協會古典音樂競賽期間,林易令人信服的藝術天賦獲得認可並勇奪特別獎,同年他也在威廉‧卡佩爾國際鋼琴大賽、茱莉亞音樂院的希納巴考爾鋼琴比賽中獲獎,並在希爾頓海德國際鋼琴大賽中破紀錄的奪得三座獎項。 2012年美國演奏家協會古典音樂競賽首獎得主-林易,為當今最耀眼的旅美台灣青年鋼琴家。巴爾迪摩太陽報對他在競賽中與巴爾迪摩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演出讚賞”精緻典雅”,同時,林易在2013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上充滿活力的演奏,獲得”暢快的音樂與表演”佳評,並榮獲評審團主席特別獎得肯定。 2013-14年演出行程包括在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威爾演奏廳與莫肯音樂廳,以及在派普丁大學藝術中心、Little Rock(AR)音樂協會、喬治亞科技大學的佛爾斯特藝術中心的演出、並與圖萊里郡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當代作曲家多爾提的協奏曲、參與亞斯本夏季音樂節室內樂工作坊的演出、接受大衛˙芬寇與吳函的指導,另外也將參與由國際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策劃的拉荷亞夏季音樂節。 |
40分鐘音樂會求生指南
音樂會概念解說: 孟德爾頌最經典的「音畫」序曲 貝多芬最具故事性之鋼琴協奏曲 布拉姆斯最顛峰之「告別」交響曲
樂曲解說
孟德爾頌: “赫布里群島” 序曲
F. Mendelssohn: “Hebriden” Overture
今天蹦藝術要為介紹的這首《芬加爾洞窟》序曲,作品靈感來自作曲家的旅遊實記,與另一首知名的《仲夏夜之夢》序曲同樣知名,並同屬「音樂會序曲」(Concert overture)。
《新葛夫音樂辭典》對「音樂會序曲」之詞條的解釋:
序曲中發展出來的一種特殊樂種,其規模類似歌劇或戲劇序曲,為單樂章的管絃樂作品,並常常附帶著標題,暗示著文學或其他描述性的內容。
因此,音樂會序曲與一般普通序曲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獨立的存在」。並且依據標題與文字的不同,我們可以充滿感受到作曲家所賦予本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之獨特意義,從中感受此作品之獨一無二。
《芬加爾洞窟》是孟德爾頌二十歲時受友人邀請至蘇格蘭旅遊,親赴當地的心情寫照。
芬加爾洞窟位於蘇格蘭西部海面、大西洋赫布里底群島(Hebrides)上,其地理位置如下:
用Google地圖看一下:
再繼續放大看:
而 赫布里底群島 和 史他法島 之 芬加爾洞窟,正是蘇格蘭最為著名的觀光勝地。
1829年,孟德爾頌第1次旅行前往英格蘭。抵達芬加爾洞窟之後,他有感而發馬上寫下序曲的開始主題,並在寫給姐姐芬妮的信件中寫到:「為了讓姐姐知道我在赫布里底群島受到多大的感動,就把浮在我腦海裡的旋律寄給姐姐。」
這首作品完成於1830年12月16日,最初的曲題為「孤島」(Die Einsame Insel),經修改後,於1832年6月20日改名為《赫布里底群島》。但是,雖然他在分譜上題為「赫布里底群島」(Die Hebriden),卻在總譜上的曲題寫明「芬格爾洞窟」(Die Fingalshöhle) ,因此現在多稱為「芬格爾洞窟」序曲。
芬加爾洞窟所在的史他法島,為火山島,目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以其獨特的玄武岩石柱聞名於世。洞窟大約在6千萬年以前的火山活動中形成。凝固的熔岩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冷卻,導致收縮和破裂,以塊狀四邊形模式開始,並轉變為規則的六邊形斷裂模式,其中斷裂玄武岩石柱垂直於冷卻表面。隨著火山熔岩的冷卻持續進行,這些裂縫逐漸向流動的中心延伸,再加千百萬年的海浪的侵蝕,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充滿六邊形石柱洞穴。
1772年,英國探險家兼博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爵士(1743年-1820年)在冰島探險期間,在斯塔法島探險時發現了芬加爾洞窟。後來蘇格蘭歷史小說家和詩人沃爾特·斯科特爵士慕名參觀了芬加爾洞窟,聆聽了受潮汐起伏影響的深色玄武岩柱和海水發出的美妙的「交響曲」。他的印象是,這個地方是「一個自然裝飾的大教堂,在那裡人們能聽到天堂中的美妙樂曲」。
芬加爾洞窟的觀光美名開始遠播~更多的音樂藝術家都紛紛趕來參觀這個神奇的洞穴,獲取創作靈感。浪漫主義作曲家孟德爾頌於1829年造訪芬加爾洞穴,基於洞穴美妙的回聲,譜寫了這首《芬加爾洞窟》序曲(也稱為《赫布里底群島》序曲),孟德爾頌傑出的音樂也間接促使赫布里底群島的觀光旅遊名聲更加遠播,至今不墜。
19世紀著名的作家 J.J.尤里斯·凡爾納,在他的《綠光迷航》一書中把芬加爾洞窟作為創作背景,並在小說《到地球中心和神秘島的旅行》中大篇幅的描寫芬加爾洞窟;詩人威廉·華茲華斯、約翰·濟慈和阿爾弗雷德、丁尼生勳爵、浪漫主義藝術家J.M.W.特納中在他們的作品都提到了芬加爾洞窟;維多利亞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曾經專程到芬加爾洞窟旅行參觀。
芬加爾洞窟有一個大拱門入口,因為在漲潮時充滿了海水,所以只有退潮時可以進洞參觀。
參觀洞穴的最佳時間是四月至九月,這一段時間內,這裡的海水較為平靜,且漲潮和退潮時間特別有規律,旅遊參觀者可以通過乘坐當地的遊輪直接抵達達芬加爾洞口。
在海水平靜的條件下,人們可以登上洞穴口的著陸點,並步行能到山洞內。在洞內有一排斷裂的六邊形石柱形成一條人行道,剛好在高與水位之上,旅遊者可以踏著這些石柱穿越芬加爾洞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ravel/grlebyl.html
《芬加爾洞窟》4K畫面旅遊實景
Staffa und die Fingal’s Cave
樂曲介紹
首演
1832年5月14日於倫敦舉行,同場音樂會演奏的曲目有音樂會序曲《仲夏夜之夢》。
編制
管樂兩管編制,未使用長號與低音號
長笛(Flute)
雙簧管(Oboe)
單簧管(Clarinet)
低音管(Basson)
法國號(French Horn)
小號(Trumpet)
定音鼓(Timpani)
弦樂五部
樂曲架構
段落 |
小節 |
調性 | |
|
第一主題(F.T.) |
m.m. 1~25 |
b 小調 |
過門(trans.) |
m.m. 26~46 |
b小調 → D大調 |
|
第二主題(S.T.) |
m.m. 47~76 |
D 大調 |
|
結束主題(C.T.) |
m.m. 77~95 |
D 大調 |
|
(Development)
|
第一樂段 |
m.m. 96~122 |
b 小調 |
第二樂段 |
m.m. 123~148 |
D大調 → f小調 |
|
第三樂段 |
m.m. 149~164 |
d 小調 |
|
第四樂段 |
m.m. 165~178 |
b 小調 |
|
(Recapitulation)
|
第一主題(F.T.) |
m.m. 180~201 |
b 小調 |
第二主題(S.T.) |
m.m. 202~216 |
B 大調 |
|
尾奏 (Coda) |
m.m. 217~268 |
b 小調 |
樂譜檔分析+音樂演奏
貝多芬:G大調第4號鋼琴協奏曲,作品58
L. v.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4 in G Major, Op.58
鋼琴:林易/Piano: Steven Lin
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來說,有三個與之前協奏曲創作相當不一樣之處:
一、協奏曲以鋼琴主奏直接揭示主題,一反過去傳統會先由管弦樂慢慢鋪陳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再銜接給主奏樂器。
樂譜音樂檔
二、第二樂章僅72小節,但呈現出令人難忘的戲劇化效果,尤其管弦樂與鋼琴獨奏的對話,充滿故事性,也成為此曲最被聽眾喜愛的元素。
三、第二樂章結束銜接第三樂章時,透過第二樂章最後一個音的延長,音樂不間斷地直接進入終樂章,也是貝多芬寫協奏曲的創新手法。這樣的樂章連貫寫作手法,也深深影響到後來的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與李斯特。
*欣賞 第二樂章 完整雙鋼琴版本譜例:
從上方譜例裡我們可以見到,一開始管弦樂團之弦樂群以強烈的附點音符節奏,強勢地開始第二樂章。
而接續在管弦樂團之後,鋼琴給予非常溫柔的旋律回應。隨著音樂一次又一次的強烈(弦樂)與溫柔(鋼琴獨奏)交替出現,情緒逐漸降溫,音樂也漸趨緩和,終至靜謐無聲…
第二樂章之曲式段落:
段落 | 小節 | 和聲 |
A | 1-5 , 6-13 |
I |
A’ | 14-18 , 19-26 |
I |
B | 26-32 , 33-38 |
V |
B‘ | 39-44 , 45-64 |
I |
Coda | 64-72 |
I |
關於第二樂章的故事
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曾提出他的見解:他將這個樂章比喻成希臘神話裡奧菲歐斯(Orpheus)在地獄之門馴服復仇女神(Furies)的故事。
音樂範例:
Gluck, Danse des Furies – Les Siècles FX ROTH
奧菲歐斯是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兒子,也是希臘神話中藝術與詩人的代表。由於奧菲歐斯善樂懂唱,當他彈琴歌詠時天地萬物都會感動不已。
奧菲歐斯的妻子尤莉迪絲(Eurydice)因為被毒蛇咬而喪失生命。終日哭泣的奧菲歐斯終於打動眾神,而同意他赴冥界救回妻子,但條件是在妻子成功返回之前,他不得看妻子一眼。
奧菲歐斯為了從地獄救回妻子尤莉迪絲(Eurydice),以他的音樂絕活迷惑復仇女神這隻怪獸,一次又一次地,復仇女神終於屈服答應了奧菲歐斯。
李斯特對這個樂章的描述,在1859年 Adolf Bernhard Marx(A.B. Marx)的貝多芬傳記中首次被提到。 對於這個樂章的演奏感受,而貝多芬的學生徹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也在他的文章中,曾經提過: 「在此樂章中,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起古希臘悲劇場景。獨奏者必須感受強烈地、悲憫地音樂表情,在管弦樂團強力且嚴厲樂句之後形成對比,並逐漸地靜謐下來。」 “In this movement…one cannot help thinking of an antique tragic scene, and the player must feel with what intense, pathetic expression this solo is performed, in order to contrast with the powerful and austere orchestral passages, which are, as it were, gradually withdrawn.”
齊瑪曼經典版本
Allegro moderato, 00:47
Andante con moto, 20:15
Rondo vivace, 26:05
樂譜版本欣賞
第一樂章精彩時刻
由鋼琴展開協奏曲之先例(0’54″起)
左右手精彩節奏變化(6’50”-7’10”)
發展部(8’40” – 10’15”)
布拉姆斯:E小調第4號交響曲,作品98
J. Brahms: Symphony No. 4 in E Minor, Op. 98
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創作於1884年~1885年的夏天,按照他的作曲慣例(度假般的放鬆心情與環境),他到了位於阿爾卑斯山旁的奧地利安靜小鎮 Mürzzuschlag,秘密地持續著工作。
美麗小鎮 Mürzzuschlag 的空拍照片
Mürzzuschlag 的市區照片
筆者註:第三號創作於1883年,正值50歲壯年。當時布拉姆斯正在著名的溫泉療養城市威斯巴登(Wiesbaden)渡假避暑,身心愉快XD,短短四個月即完成第三號交響曲。
在詭譎的19世紀浪漫時期後半,嶄新與標榜自我的作曲手法大行其道,例如相比於李斯特嶄新架構的交響詩(Symphonic poem)與華格納的樂劇(Musikdrama)裡充滿官能魅力的管弦樂法,布拉姆斯保守的作曲方式,儘管受到不少批判,但他對於調性主義與自貝多芬以降的樂曲架構、對位法與變奏思維的尊奉,讓他持續地被認為是當世德國的最偉大的作曲家,作品也不斷取得了廣泛的成功。
第四號交響曲的開頭,充滿了戀戀不捨之感,每個樂章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似乎沒有刻意為之後的作品佈局,而直接展現出布拉姆斯對於交響音樂寫作的純熟技巧,最終結束在華麗無比的變奏技法,音樂彷彿就這樣嘎然而止,隱伏於其中的情緒,讓熟悉布拉姆斯的聽眾,感到受這首交響曲是他邁向虛無,也是四首作品中,最深沈黑暗的交響曲。
引述布拉姆斯傳記作家馬克斯·卡爾貝克(Max Kalbeck)對當年少數欣賞首演的觀眾們的描述:「在美妙的快板之後……我多麽希望在場的人中有一個人會大聲喊出”Bravo”!」
這句話清楚地表明出當時首演帶給現場觀眾們的感受。
而布拉姆斯的知交好友,馮‧畢羅在首演前曾說過:「我剛從彩排現場回來。第四號交響曲氣勢恢宏,史無前例,獨一無二的全新作品,布拉姆斯在作品中完全展現他的能力。」
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也是最後一首交響曲,以他一貫嚴肅的作曲基調、驚人的樂曲複雜性與靈感迸發的結構,成為他在交響曲中的頂峰之作,也是他告別交響曲的最後之作,聽到此曲時,總感嘆布拉姆斯雖停筆於第四號,但如能再精心妙筆,續添第五號、第六號交響曲,不知該有多好~
首演
1885年10月25日在邁寧根(Meiningen)進行首演時,觀眾似乎完全理解了這部作品,並以熱烈的掌聲迎接第四號交響曲,從首演起一直是交響樂曲目的基石。
傳承與展望
這是福特萬格勒於1943年指揮柏林愛樂的錄音版本,在早期錄音中值得一聽,理解從19世紀浪漫一路傳承至20世紀上半的布拉姆斯交響曲風格。
Brahms – Symphony n°4 – Berlin / Furtwängler 1943
Furtwangler rehearsals Brahms Symphony No.4 in 1948, London
延伸閱讀
樂譜版本欣賞
Composed: 1884-85
Conductor: Simon Rattle /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0:00 1. Allegro non troppo (E minor)
13:23 2. Andante moderato (E major) 25:37 3. Allegro giocoso (C major) 32:04 4.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E minor) |
每一個樂章都帶有作曲家個性的獨特印記。
Johannes Brahms – Symphony 4 (full analysis)
第一樂章
奏鳴曲式.包括精彩的樂曲分析
呈示部(1-144) | 發展部(145-246) | 再現部(247-393) | 尾聲(394-End) |
主題1(小調) | 主題發展 | 第一主題變形再現 | 段落Q |
第一主題從樂曲開始即出現,布拉姆斯以三度音程而發展的E 小調主題開始(I-V),不但勾勒出第一樂章的色彩,也為第一樂章提供了結構和動機基礎。
這段開始的音樂動機,與巴哈清唱劇BWV140裡的音樂,像極了(5’16”):
音樂欣賞(巴哈清唱劇BWV140)(5’16”起)
而布拉姆斯再後來所寫的嚴肅歌曲裡,也引用的相似的音樂動機,但卻配上了「噢!死亡、噢!死亡」的歌詞…
音樂欣賞(12’04”起)
從伴奏素材看來,從頭到尾都有一種明顯的動盪感,最後的小調終止與節奏,更進一步令人感受到悲慘的、甚至是宿命論的氣氛。
第二樂章
E大調,6/8拍
前奏 | 第一主題 | 第二主題 | 過度樂段 | 再現部 | 尾聲 |
1-4 | 5-12 | 41-49 | 50-63 | 64-105 | 106-End |
第二樂章以簡短、憂鬱的號角開場,讓位於靜靜伴奏的木管,這也是作曲家所有主題中最可愛的主題之一,也是最經典的交響樂章。透過使用不在原調性裡,借來的降六度和七度音階賦予了特別的震撼力。在本樂章中,布拉姆斯設計的樂曲內容逐漸發展,終成高聳入雲的抒情詩句而逐漸消失在空靈的寧靜中。
第二樂章精彩解析
第三樂章
奏鳴曲式.C大調
呈示部 | 發展部 | 再現部 | 尾聲 |
第一主題 1-18 | 主題再現與發展
89-198 |
199-281 | 282-End |
第三樂章是充滿活力、彷彿活力無限的雙人舞,在布拉姆斯生前也已經非常受歡迎,以至於觀眾不斷要求安可此樂章。
第四樂章
變奏曲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 尾聲 – Piu Allegro |
0:00 – Theme
0:13 – Var.1 Theme is broken up between horns and strings. 0:25 – V.2 The lower strings play the theme in syncopation, above which the winds begin a smooth, wondering line. 0:40 – V.3 The strings now play the theme on the strong beats, while the wondering line is now detached and more threatening. 0:50 – V.4 The first violins begin a broad, arching melody above syncopated off-beat accompaniment. The theme is in the lower strings and bassoon, played in broken octaves. 1:06 – V.5 The strings elaborate on the broad melody. The winds enter with embellishments in clashing polyrhythms. 1:18 – V.6 The contour of the broad melody is changed so that it arches downward. The accompaniment from winds is sparser. 1:31 – V.7 The violins, again taking the lead, introduce sharp dotted figures. The woodwinds provide responses. The theme in the bass also uses these dotted rhythms. 1:45 – V.8 The violins play rapid oscillation figures, ending with cascading triplet arpeggios. 1:59 – V.9 Essentially an embellished, fierier version of the previous variation. 2:14 – V.10 Very softly, the strings and winds pass the theme between each other. The music starts to lose its edge. 2:32 – V.11 Above the chords of variation 10 (now played in broken octaves by lower strings), a beautiful melody forms for a brief moment, before descending scales take us to the next variation. |
2:51 – V.12 The theme is embedded in the long and beautiful, but somewhat halting flute melody. Other instruments provide short off-beat accompanying chords.
3:28 – V.13 The first variation in a major key. The soft, detached off-beat chords continue, as lines from the flute solo are transformed and passed around the orchestra. The notes of the theme are buried inconspicuously in the musical texture. 4:01 – V.14 The trombones transform the theme into a solemn chorale, broken up by expressive silences. 4:36 – V.15 The chorale continues, now with fuller orchestration. |
5:10 – V.16 The previous variation is cut off mid-sentence, as the theme tragically reappears in minor in its most threatening form.
5:21 – V.17 The winds play agitated two-note phrases beginning on the weak beats. The theme is in the string tremolos. 5:31 – V.18 The string tremolos continue, but the detached phrases are replaced with broad swelling gestures. 5:42 – V.19 Strings and horns now alternate with woodwinds on detached, angular lines. 5:52 – V.20 The previous variation is developed into a line with feverish triplet motion and disorienting syncopation. 6:04 – V. 21 The tension increases greatly here, as the flutes and violins play sweeping upward scales against syncopated horn blasts that obscure the meter. 6:14 – V.22 The dynamics quiet down to pianissimo, as an oscillating triplet figuration passes through the orchestra. The winds play descending syncopated chords. The theme is nowhere to be found. 6:24 – V.23 The relation of the previous variation to the theme is revealed, as the theme distinctly reappears in the horns over a more agitated version of the oscillating triplet figuration. |
6:36 – V.24 The theme is broken up between horn blasts and violins, which hang on to the triplet figuration from the previous variations. The structure is similar to variation 1 but in a drastically different mood.
6:46 – V.25 This variation is similar to variation 2, but again, much more powerful and dramatic. The wondering line is transferred to forceful violins playing in tremolo, while the rest of the orchestra outlines the theme with off-beat triplets. 6:58 – V.26 Similar to variation 3, but in a more sombre state. The oscillating triplets remain in the strings, with the brass, and later winds taking over the melody. 7:10 – V.27 The music once again manages to arrive at a major tonality. The wind section plays long two-note descends harmonized in thirds, with decorative accompaniment from the strings. 7:21 – V.28 The long two-note descends blossom into a beautiful flowing melody, with triplet accompaniment. 7:32 – V.29 This variation marks the start of the music’s tragic turn back to minor. The strings pluck a series of descending thirds on weak beats, while the rising gestures in the winds further distort the bar line. 7:43 – V.30 The descending thirds now take the foreground, played loudly on the strong beats, and in canonic imitation between violins and lower strings. The winds take over the offbeat accompaniment. |
8:01 – The coda marks the point of no return. The tempo speeds up, with the theme ripping the music apart with biting dissonances and cascading string arpeggios. Diminished (sped-up) versions of the theme appear in exhilarating sequences, before a strong V – I cadence affirms the key of E minor, tragically ending the movement. |
最後一個樂章可能是第四號交響曲,除了第一樂章外最引人注目的一段:第四樂章採用了巴洛克時期以來古老的變奏曲是「夏康舞曲」(Chaconne ),也有人認為此變奏曲式為「帕薩加里亞舞曲」(Passacaglia)。
布拉姆斯此「夏康舞曲/帕薩加里亞舞曲」樂章的主題,實際上是來自巴哈清唱劇第150號所使用的主題,稍加以輕微修改。
儘管主題看似簡單——因為其實主題與和聲之設計,本質上是從主音到主音的一個上升的音階片段,然後再回到主音——布勃拉姆斯使用這個簡單的骨架作為後續越來越複雜的主題和聲框架的基礎。
和聲總譜看第四樂章主題:
管弦總譜看第四樂章主題:
第四樂章:欣賞包含樂段分析
Brahms – Symphony no.4 (movement 4): Score and Analysi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oUNA4LLKk
從第一個變奏開始,陸續布拉姆斯共寫了大約30段變奏,非常驚人。
這些變奏一段段地增強織度與架構的複雜,並增加了樂曲強度;彷彿不屈不撓地挑戰過去未有的變奏技法,帶著些許受到壓迫的憂鬱感病並持續不段發展。
第四樂章最後的變奏,直接進入尾聲終止式,回到e小調,首尾呼應,並與第一樂章帶來的離別、可能的的悲劇與憂鬱呼應,似乎在這深深的黑暗中,逐漸地步向虛無…
【BON好片】精彩樂曲介紹
巴哈:b小調彌撒⟨信經⟩(Credo) – ⟨釘在十架上⟩(Crucifixus)
原 文 歌 詞 |
Crucifixus etiam pro nobis,
Sub Pontio Pilato,
Passus et sepultus est.
|
中 文 歌 詞 |
祂為了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
在般雀比拉多掌權之時
受難而被埋葬
|
⟨釘在十架上⟩(Crucifixus)
半音音型運用與分析
延伸閱讀
布拉姆斯生平介紹與音樂欣賞
祝福大家音樂會欣賞愉快.擁有美好的一天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更多音樂新知
2024-09-07
【苗北講堂】2024下半年系列:普契尼逝世百年致敬~四大寫實歌劇巡禮(一)不如相忘於江湖~談《波希米亞人》中的動人愛情詠嘆 PUCCINI: “La bohème”
《波希米亞人》劇情描述1830年代某個聖誕節前夕,在法國巴黎拉丁區,四位性格放浪
2024-09-05
【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浪漫巨人-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之旅(五)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與《音畫練習曲》
這課程將介紹拉赫曼尼諾夫於1926年創作的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這是他移居美國後的
2024-08-02
【BON音樂】蹦藝術X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豐富人生 X 音樂天地」公益講座:憂傷.高貴.波蘭魂 – 談鋼琴詩人蕭邦深入人心的音樂
在全世界十大上演率最高歌劇裡,普契尼就佔了三齣。他筆下細膩的愛情與詠嘆,流淌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