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大人音樂欣賞偉大交響曲系列(三)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
Schubert Symphony No.8 “Unfinished” D.759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第3堂:純粹而不朽的旋律─舒伯特交響曲《未完成》
每當《未完成》主題響起,總有人會問:「這旋律好美,是什麼曲子?」這是舒伯特身為「歌曲之王」,總能創作出動人旋律的無比魅力所在。這首作品被譽為是踏入浪漫時期的第一首交響曲,樂曲以奏鳴曲式架構寫作,且仍遵行古典時期的主旋律主導的架構,但在和聲與配器上,已經可窺見浪漫時代的來臨~真的「未完成」?還是其實是一首完整的二樂章交響曲?你是否也深陷《未完成》這首交響曲的魅力裡?跟著林仁斌老師從一路從交響曲的發展,進入舒伯特寫作交響曲的軌跡,深入《未完成》交響曲的賞析。
課程主講:林仁斌
延伸閱讀 林仁斌老師專訪:
2021年最新課程資訊
※課程諮詢請於週一至週五09:30~17:30,電話報名請洽客服專線02-2662-0332,課程相關諮詢請洽02-25078627分機885 (巫小姐) |
週二班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三期)-交響曲(11/23週二下午班,共5堂):貝多芬X舒伯特X馬勒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三期)-協奏曲(12/28週二下午班,共5堂):橫跨200年經典弦樂協奏曲
週四班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三期)-音樂電影(12/23週四下午班,共5堂):五大音樂電影,聽懂經典配樂
現代電腦3D立體技術重建的舒伯特
法蘭茲·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身處於18世紀與19世紀交會之時,也是西方音樂史裡古典時期晚期與浪漫時期風格萌芽之初。在這時代更迭的緩慢歷史進展中,舒伯特在其短短31年的生命裡,除了創作六百多首藝術歌曲、多樣且傑出的室内樂(重奏、鋼琴五重奏、弦樂四重奏、小琴奏鳴曲、古大提琴奏鳴曲等)、鋼琴作品集(幻想曲、奏鳴曲、即興曲、四手聯彈)等等。
舒伯特《未完成》(整理自網路與維基百科)
b小調第8號交響曲,作品D. 759,是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一首交響曲作品。由於本曲在作曲家去世時,最終也沒有完成,因此被後人稱為《未完成》(德語:Unvollendete),縱然往後有一些交響曲是因為作曲家去世而無法完成,但《未完成》通常都泛指為本曲。 與舒伯特及後所完成的第9號交響曲的情況一樣,習慣上,本曲都冠以「第8號交響曲」為名,因過往不少音樂學者都應定在本曲和第6號交響曲之間,還有一首已遺失的交響曲、即俗稱「《格蒙登—加施泰因》交響曲」(Gmunden-Gastein Symphony),後來編輯舒伯特全集並重新編號的音樂學家奧圖·艾力克·德意許將本曲定為「第7號交響曲」[1],因此,現時以德語為主要語言的地區,大都跟隨使用「第7號交響曲」。至於位於萊比錫的布賴特科普夫與黑特爾音樂出版社雖然仍稱本曲為「第8號交響曲」[2];不過,他們是按照自己的定義去排列,並把原來的第9號交響曲稱為「第7號交響曲」。至於其他世界各地,現時仍以採用「第8號交響曲」為眾。為免混淆,通常都會同時列出德意許目錄編號,並且加上並非由作曲家所擬定的標題作加註。 舒伯特一生總共有14次寫作交響曲的記錄,但其中具備完整四個樂章的交響曲創作有7首,換句話說,斷簡殘篇的、只有草稿的,或是不足四樂章的交響曲創作記錄就有7次,舒伯特常常在樂曲寫了一半時無故停止,或是隨手亂扔手稿,然後忘了有這回事。由於《未完成》交響曲的第三樂章寫了9個小節,許多人因此斷定是首尚未寫完的作品,《未完成》的標題也因此而來。
手稿
好文推薦:舒伯特的交響曲
江文中/ 譯(原載於「音樂與音響」雜誌第 159 期 (1986 年 9 月), p. 113; 2006 年 3 月修訂)
蹦藝術2021.12.修訂
當法蘭茲‧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於1828年11月19日以三十一歲英年早逝時,他的全部交響曲創作均未曾出版,甚至從來沒有被公開演出過。他最偉大的鋼琴奏鳴曲與大部分室內樂作品同樣不曾出版;而除了四手聯彈的鋼琴曲外,即令舒伯特的朋友對他的器樂創作亦所知有限。舒伯特的名聲幾乎完全建立在歌曲上。反觀在舒伯特前一年過世的貝多芬,則是藉由交響曲成就作曲家之名。在本世紀之前,人們一直相信舒伯特是一位「自然的」、「直覺的」作曲家,天才洋溢卻不夠嚴謹;不曾受過正規的音樂訓練,因此缺乏熟練的技巧來完成大型的創作。 而造成這種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其實就在於舒伯特的交響曲一直未公諸於世。 這種情形在過去大約五十年間完全改觀。舒伯特目前已名正言順晉身第一流作曲家之列。當提到舒伯特時,我們可能會很快聯想到他的「未完成」交響曲以及C大調「偉大」交響曲,就如同我們熟知其歌曲一般。他的早期六首交響曲已成為音樂會的基本曲目。舒伯特的交響曲長期以來被評論家及學者認為是「衍生」的產物,它們並不艱深,但都是令人愉悅的精緻作品,充滿希望與期待,這樣的特質除卻舒伯特之外,別人是無法模仿的。 以往,舒伯特已知的交響曲共有八首。但現在有一套優異的新錄音,由指揮大師馬利納 (Neville Marriner) 指揮聖馬丁學院室內樂團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演奏,它的標題非常吸引人:「舒伯特十大交響曲」(LP: Philips 412 176-1; CD: Philips 412 176-4),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就在舒伯特死後不久,一群深信他不應只是優秀歌曲作曲家的人們開始搜尋他未公開的手稿。1839年元旦,舒曼 (Robert Schumann) 在舒伯特兄弟斐迪南 (Ferdinand) 寓所的鐵櫃裡找到了C大調《偉大》交響曲,並於同年3月21日,由舒曼的好友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指揮,在著名的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 (Leipzig Gewandhaus) 舉行首演。我們目前所知另一首規模較小的C大調第六號交響曲,是舒伯特死後一個月,在維也納的紀念音樂會中首演。而第五號和第四號交響曲,也分別於1841年和1849年舉行首演。但是它們並不曾在音樂世界引起太大的迴響。 舒伯特在交響曲 (或全能作曲家) 方面的聲譽進展十分緩慢。直到1865年,下一個重大發現 ─《未完成》交響曲的兩個樂章才在舒伯特朋友赫登布倫納 (Anselm Hüttenbrenner) 的書桌內被找到,並於維也納與一直不曾耳聞的第三號交響曲終曲樂章一起舉行首演。 第一至第三號則要等到1870年代末期至1880年代初期才在倫敦的水晶宮 (Crystal Palace) 實現首演。C大調《偉大》交響曲於1840年 (管弦樂部分) 及1849年 (樂譜) 正式出版,《未完成》於1867年;而早期的六首交響曲一直要到1884、1885年「舒伯特全集」 第一、二集出版時才正式付梓。 這些充滿戲劇性的奇蹟 ─ 不論是由鐵櫃或書桌抽屜中找到珍貴的遺稿 ─ 很自然地令熱衷於舒伯特的愛樂人士們燃起強烈的欲望,想進一步尋找舒伯特是否有其他未被發掘的交響曲。推溯到C大調《偉大》交響曲被發現之前,當標題為「偉大二重奏」(Grand Duo) 的C大調四手聯彈鋼琴奏鳴曲在1838年出版時,舒曼就曾樂觀地推測舒伯特原意是打算創作一首交響曲,而非奏鳴曲。他並指出這首作品明顯受到貝多芬的影響,但結果可能是舒伯特未能及時完成管弦樂編譜,或總譜業已遺失。 1855年,著名的小提琴家約瑟夫‧姚阿幸 (Joseph Joachim) 根據舒曼的推測,將這首作品改編成管弦樂曲,並將它題獻給舒曼夫人克拉拉 (Clara)。這份樂譜於1873年出版,1935年甚至在當時的權威托維 (D. F. Tovey) 所著、頗具影響力的「音樂分析隨筆」(Essays in Musical Analysis) 第一冊中受到推崇。很遺憾,這闕動人的改編作品已不在管弦樂演出的標準曲目上,而目前也沒有任何唱片錄音。(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941年的廣播錄音曾一度出現於歷史名演系列 (Historical Recording Enterprises, HRE 285-1);這張唱片雖然音效欠佳,卻非常值得收藏。) 十九世紀英國最熱衷於舒伯特的人物,莫過於編纂「葛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的喬治‧葛羅夫 (George Grove)。 1867年喬治與另一位舒伯特迷亞瑟‧蘇利文 (Arthur Sullivan) 同訪維也納,稍後並與吉伯特 (W. S. Gilbert) 聯手進行研究。他們從維也納帶回一些舒伯特手稿的副本,包括隨後假水晶宮首演的三首交響曲。1868年,葛羅夫由孟德爾頌兄弟處得到舒伯特於1821年8月所作的E大調交響曲之草稿。和以往舒伯特創作方式不同的是,他開始以管弦樂總譜的方式直接寫就。在寫到該作品全部一千三百五十小節的第一百一十小節時,舒伯特顯然感到這種方式減緩了他的創作速度,因此之後他只先寫下主旋律。1881年,葛羅夫的朋友約翰‧法蘭西斯‧巴耐特 (John Francis Barnett) 為1883年的水晶宮演奏準備了一份管弦樂譜。可惜巴耐特的版本目前已經佚失,不過由名指揮家維恩加特納 (Felix Weingartner) 於1934年所編的版本目前仍可聽到,它擁有一套優秀的錄音,是由海因斯‧羅格納 (Heinz Rögner) 指揮柏林廣播電台交響樂團所演出 (Spectrum SR-116)。 葛羅夫同時指出,由文件上的證據顯示舒伯特除了八首交響曲之外,另有一首交響曲存在。在舒伯特往來以及一些相關的信件中,加上舒伯特的朋 友在他身後的描述裡,都指出舒伯特曾在1825年夏季埋首創作一首交響曲。這首交響曲曾一度被 認為可能就是C大調《偉大》交響曲,但因為在C大調《偉大》交響曲的遺稿裡,舒伯特所題的日期是1828年3月,再加上葛羅夫認為舒伯特是一位而靈感豐富、創作迅速的作曲家,所以認定1825年的交響曲必定是另一首創作。由於舒伯特那一年夏天大部分的時間是停留在他常去的奧地利度假小鎮葛慕頓 (Gmunden) 和蓋斯登 (Gastein),因此後來這首由葛羅夫所判定的交響曲就稱之為《格蒙登—加施泰因》交響曲。 許多人主張《偉大二重奏》(Grand Duo) 就是《蓋斯登交響曲》,特別是法國近代作曲家兼指揮家蘭內‧萊布維茲 (René Leibowitz) ─ 雖然《偉大二重奏》手稿上所標示的日期是1824年6月。德國音樂學家哈利‧葛許密特 (Harry Goldschmidt) 則進一步認為另一首E大調交響曲才是《蓋斯登交響曲》,這首交響曲的管弦樂部分才剛於1971年在柏林被發現。但是由出版商熊版巴倫萊特 (Bärenreiter) 所發行的「新舒伯特全集」(Neue Schubert-Ausgabe) 之編輯們卻反對葛許密特的主張,並拒絕採錄此第二首E大調交響曲。然而這首交響曲的管 弦樂譜終究由葛多尼 (Goldoni) 於1982年出版 ─ 然而它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唱片錄音。在此同時,音樂學者對C大調《偉大》交響曲之原稿展開空前徹底的研究,由紙張、筆跡的分析及曲式的判斷,他們歸納出一項結論,證實葛羅夫之前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很明顯的,《偉大》原稿上所標示的日期雖然為1828年3月 ─ 現在卻受到懷疑 ─ 《偉大》交響曲的創作日期可能是1825年到1826年之間,所以幾乎可以肯定就是人們所懷疑的交響曲。值得注意的是奧圖‧艾利希‧德意許 (Otto Erich Deutsch) 在所編,原來在1951年發行,後來在1978年修訂再版,成為「新舒伯特全集」一部分的「舒伯特主題目錄」(Thematic Catalogue) 中大膽指出編號D.849的作品也有可能是《格蒙登—加施泰因》。 最後,一份原本被忽視的重要手稿,在1928年維也納所舉行的舒伯特百年紀念展中展露光芒。恩尼斯‧拉夫 (Ernst Laaff) 雖曾在他所著的「舒伯特交響曲」(Franz Schuberts Sinfonien, 1933) 小冊中詳細描述了這闕作品,但並未獲得學術界廣泛的重視。直到1950年4月莫利斯‧布朗 (Maurice J. E. Brown) 的論文「舒伯特之D大調未完成交響曲」在「音樂與通訊」(Music and Letters) 中發表,情形才有了轉機。布朗認為標示1818年5月、包含了七個樂章的草稿 實際上是為同一首D大調交響曲所作。從1900年起一直收藏這份草稿的維也 納市立圖書館音樂部主任恩尼斯‧希馬 (Ernst Hilmar) 在1978年對草稿做了更縝密的檢驗,他從紙張的材質與手跡分析中獲得一項結論:這份草稿一共有九個樂章,分屬於三首不同的D大調交響曲;其中只有第一首標示了1818年5月,其餘二首的創作年代可能由1821年夏季,到1828年夏季甚至秋季 ─ 直到舒伯特辭世前不久。在零碎的九個樂章中,兩個樂章屬於1818年所作之交響曲、四個樂章屬於1821年所作的交響曲,其餘三個樂章則歸為1828年所作的交響曲。按照德意許1951年在「舒伯特主題目錄」裡的說法,全部手稿的編號均為D.615。但是在1978年修訂再版時,卻將D.615的號碼保留給1818年之交響曲,而1821與1828年所作的交響曲則分別定為D.708A與D.936。整份草稿,一如舒伯特的慣例,是以雙譜表寫成,於1978年由巴倫萊特出版。 Philips的系列唱片讓我們能夠一聞這些爭論已久的全部研究成果。除了舒伯特廣為流傳的八首交響曲之外 ─ 早期的六首、《未完成》、C大調《偉大》─ 還包括了英國音樂學家布雷恩‧紐保 (Brain Newbould) 所編輯、作於1821年的E大調交響曲以及維也納手稿的九個樂章段落。紐保曾補綴舒伯特將近完稿的《未完成》交響曲之第三樂章,並且由「羅莎蒙」(Rosamunde) 戲劇音樂中擷取一段B小調間奏做為終曲。全部的演奏都相當優秀:這些演奏提供我們前所未有的機會,讓我們對舒伯特在交響曲創作上的蛻變有更透徹的認識。 舒伯特在1813年10月完成第一首交響曲,當時他不過才16歲;而他的第六首交響曲則完成於1818年2月。在這平均一年一首交響曲的階段之後四年半,也就是到了1822年10月,舒伯特才完成《未完成》交響曲的兩個樂章。在這段過度時期,他在交響曲的創作上究竟做了些什麼?他是如何由早期六首交響曲的簡單結構進展到《未完成》所呈現的精熟? 在維也納的那份手稿中,編號D.615的兩個D大調樂章,其創作時間只比第六號交響曲晚了大約三個月;其中第一首顯然是做為起始樂章,剛開始的時候是一段令人難忘、懾人的緩慢序奏,這種情緒上的發展是前六首交響曲裡不曾出現的。但是接下來由中途插入的快板,卻表現出舒伯特早期作品中一慣的迷人特質。終曲的第二樂章,本質上優雅而流暢,但是卻不合於常規。1821年所作, 編號為D.708A的四段樂曲,其中的詼諧曲 (Scherzo) 樂章已近乎完整,紐保加以補全並完成管弦樂編曲。D.708A的第一樂章沒有任何序奏,而是一個強烈、突發的樂章,比前期的任何一首作品更明顯呈現貝多芬的影響。舒伯特同時大膽地將此樂章的再現部由原來的D大調導入無直接關連的降A大調。慢板樂章,複雜的對位中浮現沉思的意象,同樣令人心動。接下來的詼諧曲樂章,在節奏上與C大調《偉大》交響曲十分相似,呈現活潑、燦爛的風貌。強而有力的終曲樂章,在結束之前同樣轉成一個無直接關連的調性。由葛羅夫所發掘的E大調交響曲 (D.729) 則是一首愉悅的作品,而在眾多版本之中紐保版較維恩加特納版更廣為採用:維恩加特納的版本聽起來像布拉姆斯,而不像舒伯特。E大調交響曲的創作時間雖一致認為比D.708A稍晚,但在形式上卻比較接近早期的交響曲:迷人而似戲劇音樂,尤其是憂鬱的慢板樂章。 舒伯特在交響曲創作上的進展是依循什麼樣的途徑?D.936A的三個樂章是Philips唱片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它提供我們有趣的線索。這三個樂章可能是舒伯特去世前不久所作,它們的結構完整,使紐保得以補全並完成管弦樂編曲。第一樂章開始時非常堂皇,但接下來音樂巧妙地和緩下來,進入抒情的第二主題。展開部則令人大為驚奇,原來舒伯特將速度降為行板,調性則由原先的D大調轉為降B小調,並由伸縮號莊嚴地唱出主旋律,營造出神奇的效果。慢板樂章則表現出如後世馬勒般的蕭瑟與寂寥,但是隱含的甜美卻是舒伯特獨有,令人心醉不已。顯然,這是舒伯特最深沉而感人的音樂創作。最後一個樂章舒伯特雖然題為「詼諧曲」,但實際上卻是2/4拍子 (具有6/8拍子的輪廓與味道),所以很顯然是做為終曲樂章。它同樣是一首高水準、揉合了高度對位手法與心靈層次的古典雋品。
舒伯特.所有交響曲之曲式架構與標題
作品編號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 第四樂章 |
D大調 第一號 |
有導奏之奏鳴曲式
Adagio— Allegro vivace |
A(Siciliano) B
A—三段體 Andance |
A
B(Trio)(Ländler) A Minuetto三段體(Minuetto) Allegretto |
奏鳴曲式 Allegro vivace |
降B大調 第二號 | 有導奏之奏鳴曲式
Largo— Allegro vivace |
主題+
五段變奏— 變奏曲式 Andance |
A—B(Trio)—A Minuetto三段體(Minuetto)
Allegro vivace |
奏鳴曲式
Presto vivace |
D大調 第三號 |
有導奏之奏鳴曲式
Adagio maestoso —Allegro con brio |
A—B—A
三段體 Allegretto |
A(Scherzo) B(Trio)(Ländler)
A Minuetto三段體(Minuetto) Vivace |
奏鳴曲式
(Tarantella) Presto vivace |
c小調 第四號 |
有導奏之奏鳴曲式
Adagio molto— Allegro vivace |
ABABA
輪旋三段體 Andance |
A(Scherzo) B(Trio)
A Minuetto三段體(Minuetto) Allegro vivace |
奏鳴曲式
Allegro |
降B大調 第五號 | 奏鳴曲式
Allegro |
ABABA
輪旋三段體 Andante con moto |
A—B(Trio)—A
Scherzo三段體(Minuetto) Allegro molto |
奏鳴曲式
Allegro vivace |
C大調 第六號 | 有導奏之奏鳴曲式
Adagio— Allegro |
A—B
二段體 Andante |
A—B(Trio)—A
Scherzo三段體(Scherzo) Presto—piu Lento—presto |
AB二段體
Allegro moderato |
b小調 第八號
《未完成》 |
奏鳴曲式
Allegro moderato |
AB—AB
反覆二段體 Andante con moto |
無 | 無 |
C大調 第九號
《偉大》 |
有導奏之奏鳴曲式
Andante— Allegro ma non troppo |
ABABA
輪旋三段體 Andante con moto |
A—B(Trio)—A
Scherzo三段體(Scherzo) Allegro vivace |
奏鳴曲式
Allegro vivace |
《未完成》交響曲樂曲段落分析
(下方表格引述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李秀鳳《舒伯特 b 小調交響曲《未完成》之研究》碩士論文,民國99年12月)
第一樂章為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b 小調,3/4 拍子。曲式:奏鳴曲式
呈示部(mm.1-110)— 發展部(mm.110-117)— 再現部(mm.218-327)— 尾奏 (mm.328-368)
- Opening melody (celli and basses)
-
- First theme (oboe and clarinet)
-
- Second theme (celli)
-
|
第二部分 | mm.146-169 | 8+8+8 | c # →d→e |
第三部分 | mm.170-201 | 6+8(4+4)+18(4+4+10) | e→b |
第四部分(導回) | mm.202-217 | 8(4+4)8(4+4) | D→b |
再現部 mm.218-368 | |||
伴奏音型 | mm.218-221 | 4 | b |
主題 1(S1) | mm.222-239 | 9+9 | b→e→A |
S1 擴張 | mm.240-251 | 5+7 | A→ f # |
過渡樂句 | mm.252-255 | 4 | f # →D 三度關係 |
主題 2(S2) | mm.256-279 | 2, 9(4+5)+13(4+9) | D |
推移 | mm.280-290 | 1, 10(4+6) | b |
S2 擴張 | mm.291-310 | 4+4+4+4+4 | f # →E→c # →B 和聲模進 |
結束樂句
(包括小尾聲) |
mm.311-327 | 1, 5+5+6(2+4) | |
尾奏 | mm.328-368 | 8+8+4+4+(4+4+4)+5(3+2) | b 以動機 a 為主 |
第二樂章的速度為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E 大調,3/8 拍子。曲式:變化反覆的AB兩段體式
A 段(mm. 1-65)— B 段(mm. 66-141)— A’段(mm. 142-206)— B’段(mm. 207-268)— 尾奏(mm. 268-312)
A 段(mm. 1-65)
|
B
段 |
b1 | mm.66-83 | 18(8+10) | c#→(D, d)→C# | 主題旋律大量運用 |
三度為此交響曲的 | |||||
核心音程。 | |||||
b2 | mm.84-95 | 12(8+4) | Db | 利用 C#與 Db 同音異 | |
名之關係轉至遠系 | |||||
調,mm.92-95 為句 | |||||
尾擴充。 | |||||
Forte齊奏 | mm.96-111 | 16(7+9) | 1. c#→D | mm.103-108 為 | |
2. c#:Ⅴ7/N = | mm.96-102 之變化反 | ||||
D:Ⅴ7-Ⅰ | 覆,由之前的 ppp 驟 | ||||
然轉為 ff,旋律由單 | |||||
聲部改由 tutti 演奏 | |||||
和絃式,豐滿且厚 | |||||
重,小提琴兩部的對 | |||||
旋律弱拍掛留至強 | |||||
拍,來回大跳的音程 | |||||
行進有種堅毅不屈 | |||||
的精神。 | |||||
b3 | mm.111-120 | 19(10+9) | D→G→C | mm.113-121 由 D 大 | |
(五度循環) | 調轉至 G 大調, | ||||
D:Ⅴ7/Ⅳ=G:Ⅴ7 | |||||
過渡樂段 | mm.121-129 | mm.121-129 由 G 大 | |||
調轉至 C 大調, | |||||
G:Ⅴ7/Ⅳ=C:Ⅴ7 | |||||
mm.130-133 | 12(4+8) | C→E | |||
mm.134-141 | (三度關係) |
B’段(mm. 207-268)
|
尾奏(mm. 268-312)
|
指揮角度
簡說舒伯特《未完成》
精彩演奏欣賞
Seiji Ozawa 與維也納愛樂(2018)
00:00 Allegro moderato
12:35 Andante con moto
Claudio Abbado 與柏林愛樂(1989)
00:00 Allegro moderato
15:40 Andante con moto
18:00 Solo clarinet Karl Leister
為何未完成?
《未完成交響曲》是舒伯特25歲(1822年10月30日)為感謝格拉茲市音樂協會聘他為名譽會員後,致贈給音樂協會之作。當時,他還給協會理事長寫了一封信,內容是:「為表示我由衷感謝,謹將我所作之交響曲,不揣冒昧地獻與貴會,敬表敬意。」但當時協會並為安排演奏。
直到43年後,這部作品才被在理事長家裡發現(此時舒伯特已過世37年),於是在1865年12月17日(貝多芬生日)首次公演了這部只有兩個樂章的交響曲。首演後的當時引起了轟動,反響強烈,影響深遠。更因為僅有兩個樂章,從此以《未完成交響曲》的曲名傳遍全球。
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從架構可以看出是四樂章結構的交響曲,但是是未完成的作品。前兩個樂章已然譜寫完成,旋律、和聲均非常美麗動人,因此列入交響曲總數,被賦予第8號的編號。
而關於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為何沒能完成,更是音樂史上最大的謎之一。
關於這個無解之謎,整理起來或可歸類於下列4種說法: (引述自「古典音樂漫談」部落格) 1. 只是寫不下去,或失去興緻。事先沒有規劃,興之所至連寫兩個3拍子樂章,再要寫第3樂章詼諧曲又是3拍子,就寫不下去了。或者失去了興趣也有可能。東晉王子猷不是也有「乘興而去,興盡而返」之事嗎?也許舒伯特也興盡而不寫了。 貝多芬作曲時,總會仔細構築全曲的計畫才著手作曲,舒伯特並不這樣。他總是頭腦裡想到什麼,就從第1樂章依序寫下去。尤其遇到他最擅長的緩慢如歌的第2樂章,興致一來就源源不絕的寫下美麗的樂句,以至第3樂章以後就比較簡略。不限於交響曲,在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與室內樂曲當中,有不少作品的第2樂章特別出色,而第3樂章以下就簡略的例子。 2. 只是忘記了。舒伯特靈感一來就隨手譜寫樂曲,常有同時寫不同樂曲的習慣,因此有時還會忘記自己所寫的作品。有一次,他在朋友家聽到有人唱美麗的歌曲,就問朋友「這曲子很美,是誰寫的?」沒想到那是以前他自己寫的曲子。他寫過上千首作品(有許多只寫一半),忘掉一些作品是有可能。也許「未完成交響曲」寫到第2樂章就忘了。 不過寫交響曲不是寫歌曲,需要時間與勞力,忘掉已完成兩個樂章的音樂,比較不可想像,更何況他對寫交響曲很有興緻。 3. 舒伯特站在藝術觀點判斷,覺得只第1、2兩樂章藝術價值就夠高,因此不再續寫第3、4樂章。或自己覺得前兩樂章就把樂思曲趣表達完整了,因此不再寫下去。的確,聽到第2樂章那美麗消失的結尾,會令人覺得這已是天籟,哪需要繼續有樂章,再加樂章就沒什麼意義了。 不過,如果第2樂章以b小調或B大調結束,那這種想法也很有可能。莫札特與貝多芬,也有很多只有兩個樂章的作品。但是這類作品的第2樂章,都以與第1樂章相同的調性或同名調結束。舒伯特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也許不會墨守成規,但再怎麼樣,大概也不會把一首以b小調開始的樂曲結束在E大調,然後說是完整了吧。 4. 有不得不中斷的外在理由。如有一部電影『Leise flehen meine Lieder(在台灣好像沒有上映過,一般以「未完成交響曲」為中文片名)』(1933),就說因失戀而中斷作曲。這電影的情節是杜撰的,因此這個理由不需考慮吧。在電影情節裡,舒伯特的情人被逼他嫁,他在情人結婚典禮上演奏鋼琴,並在樂譜上寫「正如我愛情未有終了日,此曲也未有終了時。(Wie meine Liebe nie zu Ende gehen wird, so soll auch diese Musik nie zu Ende gehen)」。很浪漫,但是杜撰的。 當然,現在已找不到什麼資料可以確定不繼續的真正理由,因此這個謎,永遠是音樂史上無法解的謎了。
也曾有人風趣地評論說:「讓我們還是感謝舒伯特沒有完成它吧~米洛的斷臂維納斯,也許比有臂的更有價值…」
米洛的維納斯以其遺失的神祕雙臂而知名。雕塑整體由兩塊大理石拼接而成,兩塊大理石連接處非常巧妙,在身軀裸露部分與裹巾的相鄰處。這座維納斯雕像是舉世公認的女性人體美的典範,這是因為她完全符合黃金分割的人體美比例關係。
黃金分割的比例關係是1:1.618,把它用在人體上,就是將人體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其分界點正位於肚臍。勻稱的人體上下兩部分的比例正好是1:1.618。由於這個比例接近於8:5或5:3,而人體的總長為8頭身,所以這個總長度可以分割成頭、頸下至肚臍、肚臍至腳三段。這三段以頭部為基準,分割為1:2:5的整數比,成為人體美的標準規則。維納斯的造型魅力在於: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她都符合人體的黃金分割率,因此她能超越時代,成為女性永恆美的象徵。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