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北講堂】2021下半年系列(一)繁花錦簇巴洛克-認識重要作曲家與樂曲創作
About Baroque Period in Classical Music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繁花錦簇巴洛克-認識重要作曲家與樂曲創作

 

 

苗北藝術學苑2021苗北講堂(全系列)

音樂故事+音樂歷史=絕佳精彩內容

(一)繁花錦簇巴洛克-認識重要作曲家與樂曲創作

歐洲是孕育古典音樂的重要發源地與根基,17世紀巴洛克時期更是音樂百花齊放的成熟期:無論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聲樂、器樂作品到歌劇創作,都如同精彩的花園百花齊放,繁花錦簇,為您整理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脈絡,透過故事進入音樂,欣賞古典音樂知識含金量的最重要的關鍵時期。

 

主講:林仁斌老師(蹦藝術執行長)


國內知名演奏、指揮、撰文、演講與音樂攝影之全方位音樂家
旅法知名音樂家林仁斌自2001年自巴黎師範音樂院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 學成返國後,以長、短笛演奏、室內樂及樂團指揮活躍於國際音樂節與國內外音樂廳;演奏專輯出版有《夜間咖啡館》、《妳的我的》、《華麗聚焦-雙長笛與鋼琴的歌劇院之夜》、《華麗聚焦II-卡門》(林仁斌&周欣穎)《動物狂歡節》….等。

現為音樂藝文網站「蹦藝術|BONART」執行長與古典音樂Podcast節目《蹦藝術》主持人。多年來撰文拍攝訪問音樂家,更以文字與攝影見長,每年演講場次超過百場;為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與國家兩廳院、苗北藝文中心等各單位邀約之導聆與撰稿人,更是公認的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

古典音樂發展史

先讓我們用7分鐘時間快速掃射一下人類音樂的歷史吧~Let’s GO!!!

 

巴洛克時期概說 Baroque – 17th Century

古典音樂的巴洛克時期(Baroque Period)通常指西元 1600 年到 1750 年之間的歐洲音樂藝術,巴洛克比古典主義的音樂風格更早出現,它也大致代表著從十六世紀起至到十八世紀「洛可可時期」(Rococo Period)前的這一段時間的歐洲音樂文化。

分界年份定在1750年,除了是世紀中分的年代之外,也剛好是巴洛克時期複音技法集大成之德國音樂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去世年份,因此所有音樂學者均認可這樣時期分界。

字意

「巴洛克」(Baroque)一詞原意指一種變形的珍珠,不過各國似乎仍有自己的定義:

德國文學批評家認為,它來自西班牙語的”barrueco”和葡萄牙語的”barocco”;法國文學批評家則說來自法語形容詞”baroque”,意指形態不夠圓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築領域的術語,後逐漸用於藝術和音樂領域;然而義大利人卻指出它源自邏輯學中用來形容三段論法的一個名詞”Barocco”。

再根據國家研究院的名詞解釋:

指從十六世紀末期至1750年左右的西方音樂。巴洛克一詞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它是來自葡萄牙文”Barroco”,意指不平滑的珍珠。另一種說法認為是來自義大利文”Baroco”,為一種三段式的推論法,但無論那一種皆有貶抑之意。

無論字意究竟如何,在音樂發展上,這絕對是一段繁花錦盛,在各方面皆有重大突破的精彩發展時期:

 

音樂創作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巴洛克音樂創作的發展中心以貴族的宮廷、私人組織的學會以及天主教教會為主,其中又以宮廷最具影響力。

此時期的音樂創作除了適合在宮廷裡演奏的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以外,還有貴族沙龍裡帶有親密氣氛的小規模樂器奏鳴曲(Sonata);彌撒曲神劇、受難曲以及豐富的管風琴曲目,更令教堂充滿了聖神的光彩;在巴洛克晚期時出現了交響樂的雛形:即義大利語「Sinfonia 」。

「Sinfonia」最初也曾是鍵盤曲名,例如巴赫的三聲部創意曲也名為「Sinfonia」。

另外,歌劇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發明,而在威尼斯快速興起,藉著音樂、戲劇、舞蹈的結合,復興希臘時期悲劇並將情感抒發到最高點;從此,各類型音樂創作真正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

 

巴洛克時期重要作曲家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巴哈韋瓦第韓德爾並稱巴洛克時期三巨匠,而各國重要的作曲家有:

義大利:

德國:

  • 帕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
  • 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法國:

  • 盧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
  • 夏龐提耶 (Marc-Antoine Charpentier, 1643-1704)
  • 庫普蘭(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 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英國:


器樂作品類型

在巴洛克時期,巴洛克音樂以單曲調音樂為主,使用數字低音與和弦伴奏為其特色。

 

除了傳統的宗教音樂之外,宮廷音樂(室內樂)與世俗音樂、劇院音樂亦有進展:多數富有的貴族大多都擁有專屬的樂團,以便在宮廷中演奏音樂、娛樂賓客、舞會宴會等等,而變化多樣又音樂寬廣的樂器曲目,廣受青睞。

在樂器演奏曲逐漸受到歡迎之後,作曲家們的音樂的創意更有了發揮空間,音樂家開始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樂曲類型:

 

延伸閱讀:

【BON音樂】什麼是巴洛克時期的「組曲」(Baroque Suite)?

【BON音樂】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蒙台威爾第

義大利作曲家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義大利作曲家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一生橫跨16與17世紀,1567 年 5 月 15 日生於克雷莫那(Cremona),1643 年 11 月 29 日逝於威尼斯。音樂創作歲月幾近60年,是巴洛克初期至中期極具影響力與崇高地位的作曲家之一。其音樂創作數量之多、涵蓋範圍之廣,在同時期作曲家之中罕有能出其右者。他的9冊牧歌集與歌劇作品保存至今(生前出版8冊,死後出版商集結作品再出版1冊),不僅成為同類作品中的重要典範,同時也見證歐洲音樂繼往開來的歷史進程,特別是自文藝復興音樂邁入巴洛克時期誕生的諸多新風格,以及作曲與演奏(唱)觀念與技術等諸多方面的轉變。

 

蒙台威爾第:第五冊牧歌曲集(Madrigal)Book V

混聲合唱:〈殘酷的阿瑪麗莉〉

 

蒙台威爾第:第八冊牧歌集(Madrigal)Book VIII

女神的哀歌(Lamento Della Ninfa)

 

在歌劇創作,蒙台威爾第以「佛羅倫斯小廳集」(Florentine Camerata)所討論出的歌劇藝術為基礎,逐漸發展出強而有力的創作方式與情感表達技法,直到後來他的威尼斯時期達到巔峰。

「佛羅倫斯小慶集」(The Florentine Camerata)

 

什麼是「The Florentine camerata」(佛羅倫斯小慶集)?

一般談起歌劇的緣起時,「The Florentine cameraa」(佛羅倫斯小廳集)被視為是最初的開端。在16世紀末,義大利佛羅倫斯著名的梅帝奇(Medici)貴族家族中,聚集有許多的歌手與一些詩人,音樂家和貴族與藝文愛好者,經常在「巴爾第伯爵」(Count Giovannide'Bardi,1534-161)的家裡共同聚會,一起探討如何模仿和復興古希臘戲劇,特別是希臘悲劇。這群藝術知識份子自稱為「佛羅倫斯小廳集」(Florentine Cmerata)。而卡契尼(Giulio Romolo Caccini, 1551-1618)、伽利略(Galilei)、巴爾第伯爵(Bardi)、Girolamo Mei 等人均為此集的重要核心人物。

他們嘗試以一種新的戲劇+歌唱+舞台表演的方式,希望重現古希臘劇場經驗,所以此義大利佛羅倫斯的「The Florentine camerata」(佛羅倫斯小廳集)一般來說被視為是歌劇的緣起。

由於他們著重希臘戲劇、劇本與文字、音節咬字等等,因此當时盛行文藝復興時期的「複音音樂」(Polyphony)因為聲部交錯,無法真正聽出歌詞,所以最終結論是「單音旋律」(Monody)是最適合歌劇演唱的音樂型式。

 

延伸欣賞:

卡契尼也是美聲唱法(Bel Canto)重要的開啟者,對義大利歌劇發展有巨大的影響。

Sumi JO 演唱 Caccini的《聖母頌》


蒙台威爾第:歌劇《奧菲歐》(L’Orfeo)

歐洲歌劇史上最重要早期完整作品,此時歌劇演唱主要以「單音旋律」(Monoday)為主:


柯賴里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柯賴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 – 1713),是巴洛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他幾乎只為弦樂器創作。在器樂領域裡,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人稱「現代小提琴技巧創建者」及「大協奏曲之父」。

柯賴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 – 1713)

 

由於柯賴里風格的純粹和形式上的平衡,長久以來被公認為風格的典範。他的作品曾多次出版,並在他逝世後一個世紀在音樂會節目中保有一席之地。他一生共有六套為弦樂器而作的作品得以出版:

  • 作品第一號:《12首三重教堂奏鳴曲》(羅馬,1681),為兩把小提琴、大提琴、或低音提琴以及管風琴而作,獻給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
  • 作品第二號:《11首室內奏鳴曲》(羅馬,1685),為兩把小提琴、大提琴和羽管鍵琴而作,獻給帕姆非利樞機;
  • 作品第三號:《12首教堂奏鳴曲》(羅馬,1689),為兩把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魯特琴和管風琴,獻給莫迪那公爵
  • 作品第四號:《12首室內奏鳴曲》(羅馬,1694),兩把小提琴,大提琴,獻給奧托波尼樞機;
  • 作品第五號:《6首教堂奏鳴曲》,《5首室內奏鳴曲》和一首福利亞舞曲(羅馬,1700),為獨奏小提琴,大提琴和羽管風琴而作,獻給布蘭登堡的女選帝候索菲夏洛特;
  • 作品第六號:《12首大協奏曲》(阿姆斯特丹,1714),為兩把小提琴和琴的獨奏重奏曲和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協奏組而作,這部作品是柯瑞里的學生佛納里在柯瑞里逝世後一年根據手稿出版的。

 

柯賴里:大協奏曲 op.6 No.8

樂譜版本

 

樂團Live’版本


史卡拉第父子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父:亞力山大.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事業生涯主要擔任羅馬和拿波里宮廷或教堂的音樂總監。他是拿波里學派(那不勒斯)的創始人,一生共寫過115齣歌劇,也是歌劇的重要發展者,主要貢在17世紀巴洛克式義大利人聲風格與18世紀的古典樂派之間形成了重要的聯繫。史卡拉第強調歌劇是用音樂表現的戲劇,反對浮華膚淺的過多裝飾音風格,充分闡示音樂旋律之抒情。

亞力山大.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亞歷山大.史卡拉第: 《猶大王漆德克雅》選粹

Scarlatti Alessandro: Sedecia, re di Gerusalemme

神劇《猶大王漆德克雅》是亞歷山大‧史卡拉第為藝術贊助人奧托博尼樞機主教所寫的作品,1705首演。故事以舊約聖經「耶肋米亞」中,有關猶大王漆德克雅(也稱「西底家」)的悲劇為基礎。在聖經裡,巴比倫王拿步高(尼布甲尼撒)為猶大立了新王漆德克雅,並且以巴比倫為宗主國。但是漆德克雅與埃及建立聯盟並且反抗巴比倫,因此觸怒了拿步高。拿布高領軍攻下耶路撒冷,在漆德克雅面前殺死他的兒子,並且剜去他的雙眼,戴上鎖鏈送往巴比倫的獄中直到死去。  

子:多明尼哥·史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 1685 – 1757)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義大利那不勒斯王國作曲家、羽管鍵琴演奏家。雖是巴洛克時期作曲家,但其音樂風格已受到了古典主義音樂發展的前期影響。他的555首奏鳴曲的絕大部分為羽管鍵琴而作,另外還有少量的弦樂合奏和管風琴作品。尤其他的單樂章奏鳴曲更是被視為重要的鍵盤音樂與曲式。

多明尼哥·史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 1685 – 1757)

 

多明尼哥·史卡拉第:d小調鋼琴奏鳴曲 K.9

Domenico Scarlatti – Sonata in D minor, K.9

 

霍洛維茲演奏史卡拉第兩首奏鳴曲

Vladimir Horowitz plays Domenico Scarlatti (HD video) Sonata in A major, K 101 Sonata in B minor, K 87


韋瓦第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安東尼奧·韋瓦第義大利語Antonio Vivaldi,1678 – 1741),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其暱稱「紅髮神父」(il prete rosso)緣於正式的神父身分

安東尼奧·韋瓦第(義大利語:Antonio Vivaldi,1678 – 1741)

 

韋瓦第被認為是最有名的巴洛克音樂作曲家之一,生前便已聞名於當代歐洲。其最主要的成就在於協奏曲(特別是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聖歌以及歌劇等領域。其作品《四季[2]協奏曲不僅是個人最具代表性的創作,甚至是藝術音樂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作品。

在威尼斯發表兩部奏鳴曲集之後,韋瓦第發表了協奏曲集《和聲的靈感》(L’Estro armonico,作品3,1711年印製),這部作品為他贏得了歐洲範圍內的名聲。接下來他創作了包含12首協奏曲之《和聲與創意的實驗》op.8(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op.8,1723年),當中的前四首即為著名的《四季》(Le quattro stagioni),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四季》這四首協奏曲各附有一首十四行詩。作者不詳(所以有人認為是作曲家原創)。

 

史上最暢銷 – 慕特+卡拉揚

 

荷蘭小提琴家簡妮.楊森版本


帕海貝爾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德國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管風琴家,先後曾在許多地方擔任過管風琴師的職位。

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

 

帕海貝爾在音樂史上經常被忽略,他的作品也沒有獲得妥善的保管。他是「數字低音時代」的管風琴大師,事實上他的作品曾對巴赫產生過很大影響,巴赫的哥哥就曾在他門下學習。帕海貝爾的一生寫了很多的教會音樂,因為他信奉當時新興的路德教派。著名作品包括眾贊歌前奏曲78首、由三把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D大調卡農與吉格》等。

D大調卡農與吉格》即為最知名的作品《卡農

「卡農」大約在1680年完成,是無數巴洛克佳作中的其中一首,以三部小提琴間隔兩小節演奏一首完全相同的曲調,工整精緻。「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輪唱」,簡單的講,就是有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D大調卡農》是約翰·帕海貝爾最著名的曲子之一。

 

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2001)


「音樂之父」巴赫(J. S. Bach, 1685-1750)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音樂之父」巴赫(J. S. Bach, 1685-1750)

 

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貝多芬

德文裡,「巴赫」(Bach)是小溪之意,據說當年貝多芬第一次見到巴赫作品,說出了這句話,也一語道盡他對巴赫音樂之讚嘆。

 

巴赫生平簡介

約翰‧賽巴斯欽‧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1685 年3月21日生於德國埃森那克(Eisenach),1750 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於萊比錫(Leipzig)。

巴赫被認為是音樂史上最偉大、最傑出、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更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廣泛地被尊稱為「音樂之父」。

巴赫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艾森納赫(位於今德國圖林根邦)的一個音樂世家,自幼即接受音樂教育。父母亡故後,巴赫遷至奧德洛夫由長兄扶養,生活清苦,15歲時即前往呂訥堡修習學業並自立更生。畢業後巴哈先後在阿恩施塔特慕豪森擔任管風琴師(1703年-1708年),往後歷任威瑪(1708年-1717年)與柯登(1717年-1723年)的宮廷樂長,以及萊比錫的教堂音樂總監(1723年-1750年)。

巴赫終生自學作曲不輟,舉凡前人至晚輩的作品,無不研究。他一生極多產,其作品以品質俱佳著稱,除了歌劇,幾乎涉獵了當時所有的曲種,包含清唱劇受難曲神劇經文歌彌撒曲聖詠、各種樂器的獨奏曲、組曲室內樂協奏曲等等。儘管巴哈沒有開創新風格,但他的創作廣納了德、義、法等國的音樂手法,並以嫻熟的複音技巧呈現,展現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與深奧的思想。

雖然莫札特、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對巴哈推崇備至,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孟德爾頌於1829年在柏林改編並指揮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才使樂壇正視巴赫音樂的價值;浪漫早期以降的作曲家也多受巴赫影響。此後數代音樂家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研究、整理和推廣,巴赫的音樂也逐漸恢復了崇高的地位。

 

威瑪(1708年-1717年)

此時期著名的作品有《d小調管風琴觸技曲與賦格》、《帕薩卡利亞》,「清唱劇」、46首聖詠前奏曲等等作品:

1714年,巴赫升為副樂長,也就是樂團首席(Konzertmeister),需每個月創作一齣清唱劇。另,此時期巴赫的管風琴曲創作量居各階段之冠,作品也臻至成熟,他成為歐洲最具代表性的管風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他演奏高妙,很快便被譽有傳奇色彩:

與巴赫同時代的人在聆聽完他在卡塞爾為皇太子(未來的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演奏後寫道:

他的雙腳彷彿長了翅膀般在腳踏板上飛馳,有力的音符如雷般響遍整個教堂,太子對巴赫的神技讚嘆不已,一曲既畢,餘音尚繞樑之際,便脫下指上所戴著的寶石戒指,送給巴赫。

在威瑪的時日,巴赫還領導一批訓練有素的歌者和樂手,這是一個小型的巴洛克式樂團,而他自己則演奏小提琴帶領整個樂團,因此在作曲之餘還能培養指揮經驗。

巴赫此時期吸收了義大利的「覆奏樂節曲式」(Ritornello form)與「返始」(Da capo)的手法,並輔以對位法特質,使他在創作時更注重主題和樂曲的簡化,屬於他自己的音樂風格正在形成。

 

初到威瑪,阿恩施塔特與慕豪森(1703年-1708年)

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拜訪了北德著名的風琴師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並參與他在北德呂北克聖瑪利亞教堂的音樂會。此次拜訪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來回需要各徒步約400公里,他請了30天的假,卻離職四個月,且未通知僱主,這成為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狀」之一。

這趟超過預期計劃時間的旅程,強化了布克斯特胡德對對巴赫早期風格的影響,也顯示了在巴赫心目中布克斯特胡德的重要性。從呂北克返回的巴赫還帶來了許多新奇的演奏想法,例如自由花俏的和弦與裝飾音、不定性的轉調與變奏等等,導致教友難以辨清聖詠旋律。這些時人看來「怪異」的做法引發了投訴,教會當局在1706年2月及11月給予警告,但巴赫不是很在意。

 

柯登(1717年-1723年)

著名的作品有:《布蘭登堡協奏曲》、《法國組曲》、《英國組曲》,1722年完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冊與《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等重要器樂作品。

1717 年十二月接受李奧波德王子(Prince Leopold)的邀請,舉家遷至柯登擔任科登宮廷樂長(Kapellmeister),這個職位備受尊敬,且薪水高達400塔勒(日耳曼各邦的貨幣購買力不盡相同,巴赫薪水在此相當於朝廷高官)。年輕的李奧波德王子(Fürst Leopold von AnhaltKöthen)相當喜愛音樂,能演奏小提琴、古中提琴、鍵盤等樂器,常常混在樂隊裡演奏小提琴,賞識巴赫並交好。就任親王之後,他特地為巴赫籌組了包含17 位音樂家的樂團,其中有一部份來自普魯士國王腓德烈.威廉一世(Preuβischen König Friedrich WilhelmⅠ)的宮廷樂隊,這些具備優秀演奏能力的器樂家們為巴赫提供了最好的創作後盾,讓巴赫得以盡情創作器樂作品。

巴赫遇上一群優異的音樂家和識才的樂手,激盪出大量出色的樂曲,尤其是器樂作品。此時期是巴赫一生中較未受其他因素干擾的時期,尤其反映在器樂作品的創作上,包括了:獨奏(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長笛無伴奏組曲)、二重奏(小提琴大鍵琴奏鳴曲、長笛奏鳴曲、Viola da Gamba奏鳴曲)、三重奏鳴曲、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布蘭登堡協奏曲》)、管弦樂組曲等,同時也為了報答李奧波公爵送他一台新大鍵琴,而寫下我們熟悉的《半音階幻想曲》、《法國組曲》、《前奏與賦格》、《二聲部及三聲部創意曲》,以及著名的《平均律鍵盤曲集》鋼琴曲集第一冊。

而從創作內容來看,巴赫正逐漸邁入成熟階段。

由於長子日益顯露音樂天份,巴哈寫作《給W.F. 巴赫的鍵盤小冊》即為長子而作:內容井然有序的教導年幼的孩子彈奏鍵盤樂器,從說明音譜記號開始,帶領初學者由基本曲目一路登堂入室,直到領略較高深的作品。而這本書其實也包含了部分的《平均律鍵盤曲集》和全套的《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全書不僅是訓練技巧,曲目的結構與聆賞性也有高度水準。

 

萊比錫(1723年-)

李奧波德王子的新婚妻子對完全音樂沒有興趣,甚至說服王子放棄音樂,在加上音樂預算因擴充軍備而刪減下(原本的音樂方面花費為將近四分之一的稅收),巴赫的工作和地位就愈來愈不被重視,萌生退意,於 1723 年 5 月 5 日起轉任萊比錫聖湯瑪斯教堂樂長。

巴赫從38歲起至65歲去世為止,均擔任萊比錫聖托瑪斯教會合唱長之職。虔誠的巴赫向來認為自己的音樂天賦是上帝賦予的,因此晚年的巴赫全心致力於將最美、最崇高的音樂奉獻給上帝!《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冊、《意大利協奏曲》、《郭德堡變奏曲》⋯⋯以及登峰造極的《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都是晚年於萊比錫完成的經典作品。

 

巴赫在萊比錫時代使用的圖章:

設計為他的名字簡寫JSB鏡射組合而成,而圖騰最上方皇冠,則顯示其為宮廷作曲家。

此時巴赫的音樂創作傾向正在改變:他的研究和創作重心慢慢回到器樂,且開始重視出版自己的作品。

 

晚年及逝世(1740年-)

巴赫在世的最後十年仍有新作品推出。1739年-1742年間出版了《平均律鍵盤曲集》的第二部;1741年-1742年間出版《郭德堡變奏曲但他也花費更多時間在修訂及完成先前的創作上,例如清唱劇、彌撒受難曲

 

下圖為熱愛音樂的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大帝(1712-1786)於「→無憂宮」(Schloss Sanssouci)裡的音樂會繪畫。

吹笛者為腓特烈大帝,彈琴者為巴赫之子:C.P.E. Bach | Flute concert at Frederick the Great ‘s court

 

腓特烈二世(腓特烈·霍亨索倫·馮·普魯士,德語:Friedrich II, Friedrich Hohenzollern von Preußen;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史稱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軍事家政治家作家作曲家。統治時期普魯士軍力大規模發展,領土大舉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和支持,「德意志啟蒙運動」得以開展。其使普魯士在歐洲大陸取得大國地位,並在德意志內部取得霸權,向以普魯士為中心武力統一德意志的道路邁出第一步。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也是歐洲「開明專制」君主的代表人物,並且為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化名人,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音樂等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為啟蒙運動一大重要人物。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740年,就在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即位的同年,C. P. E. 巴赫獲選為其宮廷的大鍵琴手,並負責為國王吹奏長笛時伴奏。在腓特烈的推動下,首都柏林逐漸成為當時的音樂重鎮。

巴赫在1741年初赴柏林探望C.P.E. 巴赫,但稍後由於政治局勢的問題,使得巴赫幾年後才再訪。

1747年,巴赫應邀前往柏林近郊的波茲坦無憂宮聆賞皇家音樂,也試奏了國王向他展示的新樂器——古鋼琴

而巴赫素以即興演奏聞名,國王便給了他一段長而複雜的主題(Thema Regium),令他當場即興一首三聲部賦格;巴赫做到了,但國王又以六聲部賦格考驗他,巴赫告訴國王自己需要足夠的時間準備。

有了這個動機,在巴赫回到萊比錫兩個月後,便出版了以國王的主題發展的一套器樂作品,這就是著名的《音樂的奉獻》。

國王主題:

音樂的奉獻(德語:Musikalisches Opfer,英語:The Musical Offering, BWV 1079)是由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創作的一組卡農賦格鍵盤曲集。整部作品的音樂主題為一段六聲部里切爾卡(賦格曲式),是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指定的。巴赫也將這段旋律稱作「普魯士賦格」。

巴赫最後的傳世之作是《賦格的藝術》,是在其生命的最後十年所作,但沒有完成,直到巴赫逝世後才出版。

巴赫晚年疑似患有糖尿病,且可能在1749年中之前已一度中風。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白內障使巴赫的視力逐漸喪失,1749年時幾乎已經全盲。1750年,英國著名的眼科庸醫約翰·泰勒(”Chevalier” John Taylor,他在1758年也替韓德爾治療)剛好途經萊比錫,替巴赫的眼睛動了兩次手術,但都沒有成功。後來巴赫的視力一度奇蹟似的恢復,但十天後,也就是該年的7月28日,巴赫仍因為嚴重高燒導致的二次中風而病逝,享壽65歲。隨後在萊比錫舉行葬禮。

巴赫和其他同時期的音樂家,將巴洛克音樂帶至最高峰。

位於德國艾森納赫的巴赫雕像

Johann Sebastian Bach monument in Eisenach, Germany.

鍵盤曲集(Keyboard)

巴赫二聲部創意曲

 

巴赫三聲部創意曲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

延伸閱讀:【BON音樂】蹦藝術X周善祥 專題演講 – 《郭德堡變奏曲》 “Goldberg Variations”


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作品

延伸閱讀:【BON音樂】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韓德爾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創作作品類型有歌劇神劇頌歌管風琴協奏曲,著名作品為《彌賽亞》。韓德爾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後來定居並入籍英國[2],他的名字亦改為英語化喬治·弗雷德里克·韓德爾(英語:George Frideric (or Frederick) Handel)。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 1685-1759)除了是巴洛克時期最偉大作曲家,也是非常傑出的管風琴演奏家,可說和巴赫並列為巴洛克時期兩大山頭,也同年出生。

韓德爾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共寫作了46齣歌劇、32齣神劇、許多協奏曲、器樂曲及大量管弦樂作品;

韓德爾中後期生涯發展主要在英國,1727年入籍英國並定居受聘為英國宮廷教堂樂長,幾乎一生的青春與音樂事業都投注在英國,名字也改為英語化的喬治·弗雷德里克·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他成立了皇家音樂協會,擔任音樂指揮和藝術總監,親自參加劇院的管理、技術協調等事務工作,一生未婚。著名作品有《水上音樂》(1717年)、《皇家煙火》(1749年)及《彌賽亞》(1741年)等。

 

《皇家煙火》的典故

《皇家煙火》(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HWV 351是韓德爾受英王喬治二世委託、創作於1749年的組曲,也是韓德爾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

話說1748年10月,英、法終於結束長達八年的奧地利王位爭奪戰,英國為了慶祝簽訂和約成功,與境內終歸和平,遂預備於隔年春天在倫敦綠色公園(Green Park)舉行煙火大會。

樂長韓德爾接受喬治二世任命為音樂總指揮,為百人組成的軍樂隊譜寫適合在戶外演出的管弦樂曲。

為了配合露天演出並襯托出煙火秀的華美壯麗,勢必需要龐大的樂隊編制,才能製造豐滿的音響效果;據聞在彩排時樂團編制樂器總數破百,現場觀眾超過一萬人,嚴重的交通阻塞還在史上留下一筆紀錄。

這描繪皇家煙火於1749年5月15日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施放情景的插畫:

 

《皇家煙火》以法式序曲形式的第一樂章開頭,後續則包括了布雷舞曲小步舞曲等舞曲組曲,與名為《和平》與《歡慶》等,共五個樂章組成。

蹦解說:
為十七、十八世紀時,交響樂經常使用之序曲,有著「開場」的功能與效果,而「法式序曲」與「義大利序曲」分列為主要序曲種類之兩類。

「法式序曲」主要由「慢、快、慢」三個段落組成,中段經常為賦格形式,末段再現篇幅較短。
「義大利序曲」主要由「快、慢、快」三個段落組成,後式的交響曲即由此曲式逐漸演變而成。

進入十九世紀之後,作曲家逐漸將交響曲發展為「快、慢、快」之三樂章作品,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快板曲式(呈示-發展-再現),有時附帶有標題。歌劇序曲自作曲家葛路克以後,常有暗示劇情的作用。

 

「義大利序曲」- 史卡拉第
Alessandro Scarlatti – Sinfonia avanti l’Opera Griselda

 

「法國序曲」- 盧利 
J.-B. Lully: Ouverture and Dances from «Le Bourgeois Gentilhomme» LWV 43


《皇家煙火》全曲共分以下段落:

  1. *第一樂章《序曲》(Ouverture慢板快板慢板快板
  2. 第二樂章《布雷舞曲Bourrée
  3. 第三樂章《和平》(La Paix西西里舞曲
  4. *第四樂章《歡慶》(La Réjouissance):快板
  5. 第五樂章《小步舞曲1與2》(Menuets I and II第2部份有時被獨立劃分,成為第六樂章。

 

古樂演奏版本(時代樂器):

古樂專家 – 約迪·沙瓦爾 (Jordi Savall) 指揮版本

1.Ouverture: Adagio, Allegro, Lentement, Allegro 0:00
2.Bourrée 7:44
3.La Paix: Largo alla siciliana 9:43
4.La Réjouissance: Allegro 13:02
5.Menuets I and II 17:16


韓德爾:英文神劇《彌賽亞》之 ⟨哈利路亞⟩ 選段

《彌賽亞》(The Messiah),即「救世主」之意。
《彌賽亞》是韓德爾的永垂不朽名曲:他自幼喜愛音樂,7歲就會演奏風琴,11歲會寫奏鳴曲與教會音樂,12歲到義大利遊學,遇見柯賴里.史卡拉弟,對他的影響很多,後來移居倫敦,寫些歌劇獲得好評,寫神劇更獲得大成功《彌賽亞》是他的最好的作品。在1741年的作品,劇本取材自聖經,共分三部份,第一部講述「基督誕生的預言」,第二部是「基督受難昇天」,第三部寫「基督以信心救恤世人」,有獨唱,合唱,管弦樂曲,非常龐大的演唱與演奏。據說當時韓德爾寫到最偉大的⟨哈利路亞⟩這段落時,他自己也激動得淚流滿眶,站立起來說:「我看到天門開了!」而在首演時,當勝利的「哈利路亞大合唱」響起,國王也站了起來;按照皇室禮節,全體會眾也都站起來,因此開啟了延續兩世紀的傳統。英國的教會在聖誕節都要演唱《彌賽亞》,也是史上最成功的神劇。取材自聖經以抒情調,合唱,朗頌調,綜合了莊嚴神聖,美如天使之頌歌,並且留傳至今永遠受到全世界最多人喜愛的神曲。

 

⟨哈利路亞⟩ 演唱版附歌詞

木管、銅管、定音鼓、大鍵琴與小型管風琴皆為時代樂器(古樂器)。
合唱團以小孩的童聲 代替女高音, 以男生的假聲,代替女低音。


韓德爾歌劇作品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讓我哭泣吧〉(Lascia ch’io pianga),選自歌劇《里納爾多》(Rinaldo)

韓德爾時期流行男唱女聲的閹伶(Castrato),他所創作的許多歌劇主角也都是寫給閹伶。

讓我哭泣吧〉(義大利語Lascia ch'io pianga)是韓德爾歌劇《里納爾多》中的女高音詠嘆調。原詞是「遠離荊棘,摘下玫瑰」(義大利語:Lascia la spina, cogli la rosa),是著名的歌劇選段。歌劇《里納爾多》是韓德爾為閹人歌手(Farinelli 法瑞奈利)所寫,描寫十字軍東征英雄騎士里納多與大馬士革的異教徒魔女阿米蕾娜(Almirena)的故事。《讓我哭泣》是第二幕中 Almirena(阿米蕾娜)所唱的哀嘆、悲痛的詠嘆調。

讓我哭泣吧〉(Lascia ch’io pianga)中文歌詞版本

 

曾經風光一時的「閹人歌手」
Alessandro Moreschi – The Last Castrato

 

Alessandro Moreschi 的唱片錄音

 

延伸閱讀:關於假聲男高音

【BON音樂】世界知名假聲男高音 修爾(Andreas Scholl)介紹


盧利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盧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原名喬萬尼·巴蒂斯塔·盧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是義大利出生的法國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宮廷中作曲,1661年,盧利入法國國籍,1662年被任命為法國王室音樂總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在國王的信賴之下,他控制了當時的法國音樂生活,開創了法國歌劇,更被譽為法國歌劇創始人。盧利也發展了大經文歌和法國式序曲,對當時的歐洲音樂產生了深遠影響。

盧利共寫了18部歌劇,在形式上幾乎相同,皆以以「法國式序曲」開始:序曲的形式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慢)以緩慢沉重的附點音符開始,第二部分(快)是較快的對位形式音樂,在樂曲結束前(慢),會再以幾個小節或一小段的緩慢樂句等三部分構成。

這種「慢 – 快 – 慢」的序曲,就是所稱的「法國式序曲」(French Overture)。一般在序曲之後,便進入以合唱為主的開場,內容主要讚頌賢能智慧的君王,就是「太陽王」(le Roi Soleil)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畫像,亞森特·里戈(1701年)

 

而盧利在歌劇上的成就,使得他所奠定的曲式在法國盛行多年。

後來「義大利式序曲」(快-慢-快)的活潑生動曲式開始更加獲得觀眾青睞之後,盧利歌劇的沉重形式便逐漸式微。而「義大利式序曲」也逐漸成為交響曲的曲式先驅。

1681年盧利到了他事業的最高點,他被路易十四誥封為貴族,改名尚·巴普蒂斯特·德·盧利;並署名「德·盧利 先生」(Monsieur de Lully)。1687年1月8日,盧利;在慶祝國王手術康復演出《感恩贊》的時候,不小心把指揮棒戳進了腳趾,後來傷口潰瘍,於3月22日死於敗血症。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奠定的「法國式序曲」(慢-快-慢),在音樂曲式上更是直接影響後來的巴哈(管弦樂組曲)和韓德爾(《皇家煙火》)。另外,盧利所寫作的芭蕾舞曲作品,也反映出路易十四時代重視芭蕾的源起。

 

「沒有人比我更懂芭蕾!」-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曾親自參加舞蹈演出,從13歲首次登台,他先後在26部大型芭蕾中擔當主角。他的自號「太陽王」,也和他扮演過太陽神阿波羅有關。

路易十四在《夜之芭蕾》中扮演太陽神阿波羅

 

盧利:土耳其儀式進行曲

Jean Baptiste Lully (1632-1687) – Marche pour la cérémonie des Turcs

 

法國電影電影《國王之舞》(Le Roi Danse)

此片段傳神地演唱/奏出作曲家盧利於 1719 年創作的歌劇《伊希斯》 (Isis)的片段,以及宮廷歌舞的場景:


英國作曲家

《鋼琴音樂的前瞻者》William Byrd: 

★鋼琴/周善祥

☆「威廉·拜爾德與約翰·布爾所創建的鍵盤音樂世界,至今依然存在」~周善祥

美國鋼琴家曁作曲家周善祥202012月初抵台,從原本排定的5場莫札特鋼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歷經國際疫情造就的陰錯陽差,最後在台灣加開10場之多,合計北中南共演出15場音樂會。套句周善祥本人在312日最終場安可前所說的話:「從我開始職業演出生涯,從未在一個地方待如此之久,在台灣的這100日,宛如一場童話般的旅途!」。 英國作曲家拜爾德與布爾,兩位作曲家活躍於英國伊莉莎白一世及詹姆斯一世時代,這些作品原本是為大鍵琴的近親-維吉納琴(virginal)而作。 

 

約翰.班乃特:«維納斯鳥兒的悲傷旋律»

John Bennet: Venus’ Birds Whose Mournful Tunes

修爾的口哨吹得超棒,跟他的歌唱也非常搭配,真的美極了。

 

«維納斯鳥兒的悲傷旋律» 歌詞:

Venus’ birds, whose mournful tunes
Sing lullaby, lulula lullaby to my unrest,
For so partaking of my wrongs,
In my bosom build your nest.
Lulla, lulla, lulla
Lulla, lulla, lulla,
Lulla, lulla, lulla, lullaby,
Lulla, lulla, lulla,
Lulla, lullaby
Love live loyal or I die,
Love live loyal or I die.

苗北講堂系列講座預告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