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大人音樂課歌劇大師系列之三:普契尼《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
All about Puccini “La Bohème”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課程重點:細膩劇情、詠嘆調、人物情感 

《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是歌劇大師普契尼於1893~1896年所創作,並於1896年首演的四幕歌劇,是普契尼的作品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全球上演率之高名列前茅。

劇情描述1830年代某個聖誕節前夕,在法國巴黎拉丁區,四位性格放浪不羈的藝術家最年少輕狂的歲月以及兩段動人的愛情故事。普契尼以寫實手法,栩栩如生地刻劃出劇中的登場人物,每個人的性格都有鮮明對比,情感與旋律更是一絕。尤其女主角「咪咪」令人憐惜的命運,更是讓人心碎。 

 

課程主講:林仁斌

延伸閱讀 林仁斌老師專訪:

 

2021年最新課程資訊

※課程諮詢請於週一至週五09:30~17:30,電話報名請洽客服專線02-2662-0332,課程相關諮詢請洽02-25078627分機885 (巫小姐)

週二班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二期)-文學音樂(7/20週二下午班,共5堂):輕鬆聽懂文學名著x音樂大師

 

週四班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一期)-經典歌劇(7/8週四下午班,共5堂)

【早鳥優惠】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二期)-世界名曲(8/12週四下午班,共5堂)


有關歌劇《波希米亞人》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又譯「藝術家的生涯」,由普契尼作曲,由劇作家路基・伊利卡(Luigi Illica)與喬瑟培・賈克薩(Giuseppe Giacosa)根據法國劇作家亨利·繆傑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改編為歌劇劇本。全劇共四幕,約1小時40分鐘。

首演於1896年2月1日,在義大利都靈皇家劇院,指揮為托斯卡尼尼

 

1896年歌劇演出原版海報,阿道夫·霍恩施泰因

1896年原版海報,阿道夫·霍恩施泰因繪

 

愛情,是歌劇史上最多出現,也是歷久彌新的主題,更是義大利寫實主義歌劇作曲家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作品中的核心元素。

 

為劇.好友反目

作品背景

《波西米亞人》首演時第一幕咪咪的服飾

普契尼自米蘭音樂學院畢業後,事業尚未起步前過著一種極為貧困的生活,他對於流浪貧苦的生活有著切身體驗,1893年,普契尼寫作的瑪儂萊斯科上演後大獲成功,在經濟上有所寬裕後,普契尼便開始專心尋找一部能夠讓他超越前部作品的歌劇腳本,於是他發現了《波希米亞人》。

據說當時普契尼的好友雷翁卡瓦洛已經開始著手於這個故事的音樂創作,但普契尼則秘密的完成,並搶先發表。為此,萊翁卡瓦洛與普契尼絕交,兩位作曲家從此再無交往。

這部作曲家不惜與好友反目的作品,就是《波希米亞人》。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永恆傳唱.經典詠嘆調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普契尼的作曲風格受到威爾第影響極大,在他聽過威爾第《阿依達》後,更是立定了成為歌劇作曲家的志向。

雖然其音樂題材不及威爾第深刻,但普契尼卻總能以獨特的、更為細膩的手法來傳達音樂中悲劇的成分。

《波希米亞人》、《托斯卡》及《蝴蝶夫人》可說是普契尼早期的三部傑作,而其中《波希米亞人》的旋律最為豐富,音樂的戲劇張力最強。歌劇第一幕中的兩首詠嘆調〈你那冰冷的小手〉和〈我的名字叫咪咪〉最為著名,音樂柔美動聽,經常於音樂會中被聲樂家選定作為獨唱與對唱曲目演出。

 

Che gelida manina – Luciano Pavarotti

〈你那冰冷的小手〉樂譜檔案:

 

 

La Bohème – Si mi chiamano Mimi – Mirella Freni

 

〈我的名字叫咪咪〉樂譜檔案

 

〈可愛的姑娘〉O soave fanciulla – Mirella Freni and Luciano Pavarotti

 

歌劇簡介: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音樂:賈柯摩‧浦契尼(Giacomo Puccini)

劇本:朱塞培‧賈柯沙(Giuseppe Giacosa)、魯伊吉‧伊利卡(Luigi Illica)

取材自法國劇作家亨利‧穆爾格(Henry Murger)小說〝波西米亞人的生活剪影〞(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

 

首演:1896.2.01,義大利杜林皇家歌劇院(Teatro Regio, Turin)

首演時間:第一幕40分,第二幕20分,第三幕30分,第四幕30分

首演指揮:托斯卡尼尼(Toscanini)

故事背景:1830年代

故事地點:法國巴黎拉丁區

故事大綱:1830年代,某個聖誕節前夕,法國巴黎拉丁區裡 四位性格放浪不羈的藝術家最年少輕狂的歲月 以及兩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角色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世界首演時第二幕的服飾,為 “la rappezzatrice” 設計。
角色 聲域 1896年2月1日首演
(指揮: 托斯卡尼尼)
魯道夫Rodolfo, 詩人 男高音 Evan Gorga
咪咪Mimì, 女裁縫 女高音 Cesira Ferrani
馬切洛Marcello, 畫家 男中音 Tieste Wilmant
穆賽塔Musetta, 歌唱家 女高音 Camilla Pasini
舒奧納Schaunard, 音樂家 男中音 Antonio Pini-Corsi
柯林Colline, 哲學家 男低音 Michele Mazzara
班努瓦Benoît, 房東 男低音 Alessandro Polonini
阿爾契多羅Alcindoro, 國務委員 男低音 Alessandro Polonini
Parpignol, 玩具vendor 男高音 Dante Zucchi
海關關長 男低音 Felice Fogli
學生,在職女孩,鄉親,店主,街頭小販,士兵,服務員,兒童

 

 

《波西米亞人》分幕劇情

(歌劇劇情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

 

第一幕

聖誕節前夕,在巴黎拉丁區某間破舊公寓閣樓上。詩人魯道夫和畫家馬切洛,因為天氣太冷而縮成一團,最後魯道夫提議:乾脆用他剛完成的戲劇手稿當柴火來燒,以便取暖。沒多久,哲學家柯林也從外頭回來了;原本他計畫拿書去典當,換些零錢買食物,可是誰會在聖誕節前夕向他買一堆舊書呢?於是他只好又拎著一堆書無功而返。就在三位藝術家擠在一起享受片刻暖和的時候,他們的另一個伙伴─音樂家蕭納─抱著一堆食物和美酒推門進來,原來他過去兩三天臨時應聘去兼一位貴族家中的音樂工作,技術性地謀殺了一隻鳥,賺了一點小錢,於是就買了一堆美食來招待室友。就在另外三位饑寒交加的藝術家正要大快朵頤的時候,蕭納卻建議:不如把這些美食留到以後享用,現在先去「莫穆斯」(Momus)咖啡館好好消磨一個晚上。

 

正當大夥兒準備出門的時候,門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原來是房東班諾瓦來收房租了。「什麼時候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幾個人嘀咕著,想趕快把他打發掉,於是四個人圍在班諾瓦旁邊,又灌他美酒、又和他打哈哈。班諾瓦在美酒下肚之後,竟然酒興大發,說起自己過去與美女週旋的豔遇。四位藝術家一時非常有默契地「正氣凜然」,共同「不恥」班諾瓦的行 徑,連踢帶推地把班諾瓦趕出門去。

 

麻煩既除,是該準備出門了,但是魯道夫卻詩興大作,想要再寫一段文章之後再出門; 另外三位藝術家與他相約在咖啡館碰面。這時門外再度響起微弱的敲門聲,魯道夫應門,原來是一位女性鄰居─咪咪─前來借火。咪咪體弱多病,上了幾個樓梯之後,一陣暈眩,幾乎要昏倒在魯道夫家中;魯道夫趕緊扶她坐下,遞上一杯小酒,讓這位面貌姣好的美女鄰居回復精神。咪咪在借到火之後,起身道謝返家,這時她才發現鑰匙遺落在魯道夫家中;正要回頭尋找的時候,又是一陣風吹過,再次吹熄了咪咪手上的蠟燭,魯道夫見機不可失,也弄熄了自己手邊的燭火,於是兩個人就一起低身摸黑尋找鑰匙。「無意」間,魯道夫碰著了咪咪冰冷的小手,於是他握起咪咪的手說:「妳那冰冷的小手,讓我來溫暖它們。在黑暗中找鑰匙有何用?還好今晚有皎潔的月光陪伴著我們。」接著,魯道夫開始向咪咪自我介紹:他是一位詩人,有著豐富的思想和靈感,但是這一切卻在剛剛被一雙明眸給偷走了,這對明眸就在那位前來借火的少女身上。(詠歎調:妳那好冷的小手) 之後,咪咪應魯道夫請求,也慢慢訴說自己的身世:「我的名字叫咪咪,我的故事其實 很短」,她對魯道夫說,她每天做著針線活兒,從其中找到自己的快樂。(詠歎調:我的名字叫咪咪)

 

就在咪咪告白之後、正要離去之時,樓下傳來了另外三位藝術家的催促聲,魯道夫跑到窗口回應;回過頭來的時候,只見窗外月光灑在咪咪的臉龐,魯道夫一時情不自禁,歌頌著咪咪的美麗,「在妳身上,我找到了期待已久的夢想」, 而咪咪這時也陷入了愛情之中;她和魯道夫手攜著手,加入另外三位藝術家的行列,一同前往莫穆思(Momus)咖啡館。(第一幕結束)

 

第二幕

聖誕夜,巴黎拉丁區廣場。四位藝術家和咪咪一行五人來到廣場上,參加聖誕節慶祝活動 。在咖啡館中,魯道夫向在座另外三位室友介紹剛認識的女友咪咪,席間咪咪則稱讚魯道夫「是一個懂得如何去愛人的聰明男人」;此語一出,讓剛剛失戀的馬切羅很不是滋味。就在眾人正要舉杯慶祝佳節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浪笑」,這不是別人, 正是讓馬切羅飽受失戀之苦的穆賽塔。

穆賽塔此時新交了一位上了年紀、卻有財有勢的老紳士─阿慶多洛,後者任穆賽塔是予取予求。當他們來到咖啡館時,馬切羅和穆賽塔這一對歡喜冤家見了面,分外眼紅。穆塞塔決定唱一首歌曲,重新激起馬切羅對她的愛意。(詠歎調:當我走在大街上)曲畢,穆賽塔差使阿慶多洛幫她買雙新鞋子,趁機再度投入馬切羅的懷抱中,隨即一行人加入熱熱鬧鬧的遊行行列中,只剩下一堆帳單給隨後趕回來的阿慶多洛。(第二幕結束)

 

第三幕

巴黎郊外城門口,時間是魯道夫與咪咪認識之後第二年二月某個下雪的清晨。咪咪獨自一 人來到城門口附近的酒館外,魯道夫、馬切羅以及穆塞塔暫居此地已有一段時間;咪咪託 人帶口信給馬卻羅,請他務必出來會面。馬卻羅來到酒館外,咪咪向其訴苦:魯道夫已有 一段時間對她冷言冷語,她請馬卻羅代為居中協調,馬卻羅則建議咪咪,如果一對戀人如 此生活,倒不如分手算了。

不多久,魯道夫起身來到酒館外,向馬切洛數落咪咪的不是,但在馬切洛追問之下,魯道夫才坦言自己已無力照顧重病的咪咪,之所以出此下策,是希望咪咪能夠另尋一位有能力 照應她的新男友。咪咪在一旁,聞言不禁痛哭,魯道夫找到躲在大樹後的咪咪,而咪咪則很諒解地向魯道夫告別,(詠歎調:我要回到自己的小窩)魯道夫聞言後,又對咪咪依依不捨;另一邊則是馬切洛因為穆賽塔與其他男人搭訕,兩人為此爭執不下。最後魯道夫與咪咪相約,在春天來臨前暫不分離,而馬切洛與穆賽塔則惡言相向,不歡而散 (終曲四重唱)。(第三幕結束)

 

第四幕

場景回到四位藝術家在巴黎拉丁區破舊公寓的閣樓中,時間是春天來臨之後。魯道夫與馬切洛皆已經和女友分離,兩人原本想藉著工作來忘掉她們的倩影,但卻徒勞無功,於是又放下手邊工作,禁不住回想起過去的甜美時光。(魯道夫與馬切洛的二重唱)不一會兒,音樂 家蕭納和哲學家柯林回到家中,兩人手上帶有食物與美酒,於是四位藝術家又開始嬉笑打鬧起來;突然間,穆賽塔衝了進來,告知咪咪已經病重,但為見魯道夫最後一面,勉力爬上閣樓來,卻因體力不支倒地。魯道夫趕緊把咪咪抱回閣樓休息,其他三位藝術家及穆塞塔則外出變賣身上值錢物品,好為咪咪盡最後一點心力。(哲學家柯林的詠歎調:永別了,我的外套)咪咪在眾人離去後,和魯道夫回憶起倆人初次在閣樓中相遇的經過。不多久,幾位外出的藝術家和穆賽塔陸續返回,為咪咪帶來了藥品及咪咪一直想要的保暖手筒,在咪咪還來不及充份享用之前,就已經離開人世了。魯道夫奔至咪咪身邊,失聲痛哭。(幕落)

 

歌劇《波西米亞人》著名詠嘆調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

Rodolf Act Ⅰ Ten Che gelida manina 妳這好冷的小手
Mimi Act Ⅰ Sop Si , mi chiamano Mini 我的名字叫咪咪
Musetta Act Ⅱ Sop Quando me’n vo’ soletta la via 當我走在路上
Collin Act Ⅳ Bas Vecchia zimarra 再見吧,舊外套!
Rodolf & Mimi Act Ⅰ Ten & Sop O soave fanciulla 啊,可愛的少女
Rodolf & Marcello Act Ⅳ Ten & Bar Mimi , tu piu non torni 啊,咪咪,妳一去不返!
Rodolf , Marcello , Mimi & Musetta Act Ⅲ Ten. Bar. Sop. & Sop Che facevi , che dicevi 你在做什麼,你在說什麼?

 

 

欣賞版本

DG歌劇電影版

Anna Netrebko and Rolando Villazon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古有《莊子.內篇.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解釋:泉水乾涸後,兩條魚未能及時離開,終受困於陸地的小窪,為了生存,兩條小魚相互吐沫來潤濕對方。
第三幕開始時稅關的場景寫實的把實在的環境反映出來,普契尼非常考據細節的真實性。

咪咪找到馬傑洛向他訴苦,馬切洛逼問魯道夫逃避的真實理由,到最後的四重唱。

馬切洛和穆賽塔的爭吵夾在咪咪與魯道夫的生離死別之間,但普契尼極美的旋律終於突破一切的牽絆。

「孤獨的在冬天裡死去是太悲慘了」

「等到五月,我們再分手吧」

最後,他們相偕走回小樓,就像在第一幕裡,然而那歌詞是最可悲的柔情:

「我們將要分離,在花開的時候。」

「願冬天永不要走!」咪咪悄悄的說。

她寧願在寒濕的小樓裡被嚴冬摧殘

只要能留在愛人身邊…

 

《波希米亞人》電影版 製作花絮

 

 

Aida Garifullina⭐♫ “Quando me’n vo”

 

Anna Netrebko – La Bohème (Quando me’n vo’)

 

 我的名字叫咪咪mi chiamano Mimi

 本段文字取自「Wang Eva的部落格

 

這是全劇最動聽、美妙的唱段之一。既要賦予咪咪一個孱弱的、浪漫的、患有肺結核的姑娘的性格,又要讓她保持完美無缺的嗓音,以便產生輝煌的、有把握的高音,並蓋過樂團有時是誇張多餘的音量,這的確是很難調和的。

 

在簡單的、談話式的開始以後,第一個關鏈之處是第三十六分段的起唱(安靜的行板)。這個短小的,但非常強烈的片段以「我喜歡那些東西」(Mi piaccion quelle cose)開始,以「那些東西叫做詩」(quelle cose che han nome poesia)結束,對於表明咪咪心裡最隱密的心聲是很重要的。

 

起唱後咪咪表現肺結核患者典型的絕望的敏感,開始一個長久的、令人心痛的漸強,並在本位音A達到頂點,在「春天」(primavere)一詞時達到緊張和強烈的高峰。

 

第二個奇妙的時刻是在第三十八分段「但當春天來臨時」(Ma, quando vien lo sgelo)。在四小節之內,歌唱者從最弱音轉到猛烈的最強音。在這非凡的四小節中,包含了幾種感覺,並把它們表達出來:自然界的甦醒、冰雪溶化、血液強烈沸騰。咪咪以熱情的聲調和強烈的感情終於喊出:「最初的陽光屬於我!」(Il primo sole e mio !)然後,緩緩地,端莊地恢復到單純、溫柔的少女形象,以開始的謙卑自若結束了這一唱段。

 

歌唱家從來沒有像在普契尼這部輝煌的創作中要在自我之中尋找藝術的激情,那種為達到表演最高峰的忘我狀態相類似的精神境界。值得一提的是,在「Ma, quando vien lo sgelo」中閉著嘴,在口腔內就開始濁化「M」,使之產生一種極遙遠的、神秘的音響,最後在充滿強烈激情的起聲中使它具體化。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咪咪!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