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舒曼:《兒時情景》(Kinderszenen)與《蝴蝶》(Papillons)
Schumann: “Kinderszenen”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舒曼簡介
兒時情景概說
初版樂譜(1838)封面
兒時情景是舒曼創作於羅伯特舒曼創作於 1838 年的一套鋼琴曲集,共有13首樂曲。
原先,舒曼或許沒有特別的想法,最初是將這套樂曲取名為「簡易小品」(Leichte Stücke),並總共寫作了30首樂曲。而這段時期正是舒曼與克拉拉的熱戀期,雖然受到克拉拉父親維克的重重阻礙,但澆不熄兩人的濃濃愛火,為了成結為連理,更因此而進入法院審理。
創作過程,舒曼告訴克拉拉:「這套30首短小而滑稽的小品,其中大多數長度都不到一頁,都是受到她評論的啟發…」,而或許她說他有時看起來「像個孩子」,讓舒曼最終決定將這套30首小品的組曲,去蕪存菁為13首,並定名為《兒時情景》(Kinderszenen)。
而對舒曼來說,童年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他一生靈感的源泉,他在1833年寫道:「從每個孩子身上都能發現奇妙的深度。」
舒曼喜歡童年時光,也非常愛小孩,如同克拉拉所言,舒曼或許常常懷著孩子們的眼光看世界,想像力才會如此豐富,另一個有趣的佐證可能是,舒曼與克拉拉16年的婚姻生活中,共養育了8個小孩:
2012年克拉拉193歲生日時,Google特別製作的可愛搜尋首頁繪畫
舒曼與克拉拉的八位子女姓名:
- 瑪麗(1841年—1929年)
- 愛麗絲(1843年—1928年)
- 尤麗葉(1845年—1872年)
- 埃米爾(1846年—1847年)
- 路德維希(1848年—1899年)
- 斐迪南(1849年—1891年)
- 歐根妮(1851年—1938年)
- 費利克斯(1854年—1879年)
《兒時情景》全13曲列表:
Title 標題 | Key 調性 |
---|---|
1. 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 Of Foreign Lands and Peoples 陌生的國度和人們 |
G major |
2. Kuriose Geschichte A Curious Story[b] 奇異故事 |
D major |
3. Hasche-Mann Blind Man’s Buff 捉迷藏 |
B minor |
4. Bittendes Kind Pleading Child 懇求的孩子 |
D major |
5. Glückes genug Happy Enough 滿足 |
D major |
6. Wichtige Begebenheit An Important Event 重大事件 |
A major |
7. Träumerei Dreaming 夢幻曲 |
F major |
8. Am Kamin At the Fireside[c] 在爐邊 |
F major |
9. Ritter vom Steckenpferd Knight of the Hobbyhorse 木馬騎士 |
C major |
10. Fast zu ernst Almost Too Serious 幾乎太認真 |
G♯ minor |
11. Fürchtenmachen Frightening 危言聳聽 |
E minor – G major |
12. Kind im Einschlummern Child Falling Asleep 孩子睡著了 |
E minor – E major |
13. Der Dichter spricht The Poet Speaks 詩人如是說 |
G major |
樂譜版本欣賞
0:09– From foreign Lands and People 陌生的國度和人們
2:11– Curious Story 奇異故事 3:09– Catch me if you can 捉迷藏 3:38– Entreating Child 懇求的孩子 4:25– Perfect Happiness 滿足 5:48– An Important Event 重大事件 6:40– Dreaming 夢幻曲 9:33– By the Fireside 在爐邊 10:19– Knight of the Rocking-Horse 木馬騎士 10:53– Almost too serious 幾乎太認真 12:40– Frightening 危言聳聽 14:08– Child falling asleep 孩子睡著了 16:32– The Poet Speaks 詩人如是說 |
以下簡易說明,取自廖皎含老師網站(出處),在此感謝廖老師簡短而精闢的解說,讓樂曲之童趣躍然而出:
陌生的國家和人民(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三段體,G大調,2/4拍,主題於高音聲部出現,B段則轉至低音聲部。內聲部為持續不斷的三連音符象徵綿延不斷的流水。 怪話(Kuriose Geschichte),三段體,D大調,3/4拍,曲風轉趨輕快活潑,主題於高音聲部出現,其餘聲部則作為和聲基礎。 捉迷藏(Hasche-Mann),二段體,B小調,2/4拍,以不斷來回上下行的16分音符快速音群,呈現出奔跑的畫面。而sfp記號則像是捉迷藏被發現時的震驚。 乞求的孩子(Bittendes Kind),三段體,D大調,2/4拍,第一首之主題於高音聲部再現,並且在標示有弱音記號的兩個小節之後一定有極弱的兩小節緊接著,像是孩子在乞求時撒嬌的模樣。 滿足(Glückes genug),三段體,D大調,2/4拍,此曲以卡農手法創作,使主旋律於聲部之間穿插。整曲洋溢著幸福雀躍之感。 重大事件(Wichtige Begebenheit),三段體,A大調,3/4拍,右手多為和弦,左手則是八度音程,織度轉變為厚重,力度也保持在強音上下,呼應了樂曲的標題。 夢幻曲(Träumerei),三段體,F大調,4/4拍,此曲共有四個聲部,高音聲部為主旋律,其餘聲部則作為和聲基礎,複雜的和聲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在爐邊(Am Kamin),三段體及一個尾奏,F大調,2/4拍,此曲共有四個聲部,高音聲部為主旋律,其餘聲部多以切分音節奏作伴奏。此曲帶有歡樂、溫馨之感。 騎竹馬(Ritter vom Steckenpferd),三段體,C大調,3/4拍,此曲共有三個聲部,此曲之主旋律首先於高音聲部以切分音節奏進行,接著轉換至內聲部。此曲呈現出一種喧鬧沸騰之氣氛。 作認真狀(Fast zu Ernst),二段體及一個尾奏,G#小調,2/4拍,此曲之主旋律於高音聲部以切分音節奏進行,低音聲部則以分解和弦作伴奏。此曲之升記號繁多且節奏及旋律難以掌握,似乎在表達孩子試圖佯裝認真的模樣。 恐嚇(Fürchtenmachen),迴旋曲式,G大調,2/4拍,此曲有許多半音的使用暗示著詭譎的氣氛,而跳動的和弦則像是孩子受驚嚇後不斷跳動的心跳聲。 寶寶睡著了(Kind im Einschlummern),三段體,E小調,2/4拍,此曲如同搖籃曲般以相同的節奏音型在左手右手之間來回擺盪直至寶寶安詳的睡著。 詩人如是說(Der Dichter spricht),三段體,G大調,4/4拍,此曲主要以和弦構成主音織體,此外,B段還插入了一段裝飾奏,像是詩人的獨白。最後以G大調主和弦安靜的結束整曲,就像為整部作品作了一個完美的總結。
全曲中最知名的 ⟨夢幻曲⟩,由鋼琴家霍洛維茲演繹,他晚年的音樂會經常於現場演奏,可說是全球最知名的版本:
1947年的老電影《舒曼傳》,主題音樂便是 ⟨兒時情景⟩
電影片段:布拉姆斯的來訪
電影片段二:獻給克拉拉的藝術歌曲 ⟨奉獻⟩
《奉獻 Dedication》歌詞如下:
Schumann《Widmung》
You are my soul, my heart, Second Part You are my rest, my peace; |
舒曼《奉獻 Dedication》
你是我的靈魂,我的心 <第二段> 你是我的寧靜,是我的安祥, |
李斯特的改編版本
布赫賓德的精彩演奏
離題,講一下11歲的李斯特,神采飛揚的變奏作曲:
安東·迪亞貝里(德語:Anton Diabelli;1781年9月5日-1858年4月8日),奧地利作曲家,音樂出版商。出生於薩爾茨堡附近,從海頓學習。後移居維也納,於1818年開辦了出版公司。
1823年,迪亞貝利創作了一首圓舞曲,並邀請當時51位著名作曲家參與創作變奏曲。貝多芬的《迪亞貝利變奏曲》即因此而成。他的出版事業非常成功,同時作為業餘作曲家,他為鋼琴和吉他也寫了很多作品,今天主要作為教學使用。(本段介紹取自維基百科)
讓我們從業餘作曲家也是專業出版商的迪亞貝里(Anton Diabelli, 1781-1858),1819年寫出了一首自認為感動天地的圓舞曲(XD),覺得非常滿意開始說起:
此時迪亞貝里突發奇想,想要當時居住在奧地利的所有主要作曲家,都來為他的圓舞曲創作一首變奏曲。這些變奏曲將出版在一本名為《愛國藝術家總集》(Vaterländischer Künstlerverein)的愛國主義書籍裡,其收益更將用於幫助拿破崙戰爭中的孤兒寡婦。
見到有出版商如此願意行善,果然許多音樂家們紛紛共襄盛舉,莫札特的弟子胡麥爾(Johann Hummel)貝多芬的弟子徹爾尼(Carl Czerny)、舒伯特(Franz Schubert)等等50位作曲家各自貢獻了一段變奏曲。甚至當時才11歲的神童李斯特(嘿嘿~鋼琴之王李斯特這時候才是神童而已喔~)也跟著師執輩們創作了一段相當炫技的變奏,儘管神童李斯特的作品並沒未包含在原始出版物中,但著實讓我們見識到他的高度潛力。
拉回主軸,開始欣賞:
霍洛維茲《兒時情景》全曲音樂會現場
彈到⟨詩人如是說⟩的最後 ,霍洛維茲也落淚了,這更是瘋傳全球的經典畫面
阿格麗希錄音版本
Martha Argerich Schumann – Kinderszenen (Scenes from Childhood) Op. 15
0:00– From foreign Lands and People 陌生的國度和人們
1:43 – Curious Story 奇異故事 2:52– Catch me if you can 捉迷藏 3:19– Entreating Child 懇求的孩子 4:16 Perfect Happiness 滿足 5:15 An Important Event 重大事件 6:05 – Dreaming 夢幻曲 8:45– By the Fireside 在爐邊 9:32 Knight of the Rocking-Horse 木馬騎士 10:12– Almost too serious 幾乎太認真 12:08 – Frightening 危言聳聽 13:49 – Child falling asleep 孩子睡著了 15:55 – The Poet Speaks 詩人如是說 |
再來一隻蝴蝶
舒曼在敘述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曾說到因為他的父親 (August Schumann, 1773-1826) 是書商的緣故,對他早期的發展有極重要的影響。 舒曼熱愛尚.保羅 (Jean Paul) 的小說,舒曼從尚.保羅的文學作品《妄自尊大時期 (Flegeljahre) 這部小說的最後一章《化裝舞會》(masket-ball) 中獲得創作《蝴蝶》(Papillions) 這部鋼琴作品的靈感,舒曼於此作品中大部份模仿舒伯特 (Schubert Franz, 1797-1828)之圓舞曲 (Waltz) 與波蘭舞曲 (Polonaises) 的素材,營造出舞會的氣氛。 《妄自尊大時期》這部小說的最後一章《化裝舞會》是敘述瓦特 (Walt) 與伍特 (Vult) 分別以馬車夫及象徵希望的女性裝扮參與一場化裝舞會, 在舞會中,他們同時對一位名為薇娜 (Wina) 的女性一見鍾情,而在瓦特與薇娜舞完一曲後,伍特隨即要求與其換裝,當伍特以瓦特之裝扮 - 馬車夫之姿邀請薇娜共舞,薇娜不疑有他,且在伍特風趣有技巧的問話下,給予交付真心的告白。然而伍特明白,薇娜其實是屬意於瓦特,因此帶著似乎是忌妒與羞憤的情緒離開會場,兩兄弟在回到住所,經過簡短交談後,伍特給兄弟寫了一封告別信,信中說,瓦特不可能克服他的少不經事,他自己則吹著笛子又走向世界。(本短文字取自網路)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更多音樂新知
2024-09-07
【苗北講堂】2024下半年系列:普契尼逝世百年致敬~四大寫實歌劇巡禮(一)不如相忘於江湖~談《波希米亞人》中的動人愛情詠嘆 PUCCINI: “La bohème”
《波希米亞人》劇情描述1830年代某個聖誕節前夕,在法國巴黎拉丁區,四位性格放浪
2024-09-05
【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浪漫巨人-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之旅(五)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與《音畫練習曲》
這課程將介紹拉赫曼尼諾夫於1926年創作的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這是他移居美國後的
2024-08-02
【BON音樂】蹦藝術X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豐富人生 X 音樂天地」公益講座:憂傷.高貴.波蘭魂 – 談鋼琴詩人蕭邦深入人心的音樂
在全世界十大上演率最高歌劇裡,普契尼就佔了三齣。他筆下細膩的愛情與詠嘆,流淌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