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呼吸】為什麼一直說不要胸式呼吸?肺明明在胸腔啊!!!

Inhale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欣賞古典音樂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BON呼吸】Inhale 為什麼一直說不要胸式呼吸?肺明明在胸腔啊!!!
【BON呼吸】Inhale 為什麼一直說不要胸式呼吸?肺明明在胸腔啊!!!


小時候茱麗葉在合唱課時,胖胖的聲樂老師在做示範教學~

老師:「要用腹式呼吸,不可以用胸式呼吸,記得!胸口不要動⋯」

說完壓住胸部大吸一口氣

哇哇哇!!!!

老師的肚子真的鼓得超級大,遠遠超過胸部好多好多

但茱麗葉從小時候就想問又不敢問老師🤔~~

「肺不是在胸腔嗎?為什麼不可以用胸式呼吸呢?」🤔🤔

「我要怎麼樣可以吸氣變超大肚肚呢?」🤔🤔🤔

到了巴黎求學時,我在師範音樂院與凡爾賽音樂院的兩位教授也都是「肯德基爺爺」型的長笛家

而我仔細觀察他們的演奏呼吸方式,發現他們演奏呼吸時,雖然腹部突出,但還是會有明顯的胸部擴張現象。

雖然當時還是不明白,身體的運作方式是什麼,總之,茱麗葉終於敢勇敢的深呼吸,讓胸部自然的開展了

其實呼吸的品質不在於肚子鼓起來有多大,而是在於「穩定的腹內壓」;理想的呼吸方式,肋骨不會翻起來,而整個胸腔與腹部能夠形成一個柱狀的空間,胸腹平衡的狀態讓橫膈可以有效率的收縮工作,提供良好的腹內壓。

所以重點是「空間」啊~

讓我們繼續閱讀下去

《為什麼一直說不要胸式呼吸?肺明明在胸腔啊!!!!》

我們始終看到推崇「腹式呼吸」的文章,但要大家不要用「胸式呼吸」,而管樂器的學習路程上,老師們也會一直強調這一點。

但是欣穎老師小時候充滿疑問:「明明肺就在胸腔耶!而且我呼吸的時候胸部一定會動耶」…「到底是要怎樣做肚子才可以在吸氣時變這麼大」…「肚子是膨脹越大表示吸到越多空氣嗎?」…「可是肚子裡可以裝空氣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一段影片:

在影片裡面,藍色的兩片是肺,中間黃色橢圓形狀的部分是橫膈膜,32秒之後的影片出現腹腔的胃跟腸,而紅色部分的是肋間肌,收縮的時候讓肋骨擴張,與橫膈膜共同運作將空氣吸入。

有發現嗎~最明顯是胸腔的肺與橫膈膜的動作。

因為吸氣時橫膈膜下降(將胸腔擴大製造吸力,帶入空氣),所以腹腔內的臟器會「被動的」被擠壓向下向前推動,產生腹部擴張的感覺,當然不是空氣進入腹部。且腹部不與吸吐氣有直接關連,反而是應該負責保護脊椎的核心穩定。(詳情可看欣穎老師所寫過的上一篇文章:《搞不清楚的肚子用力~到底是肚子凹還是肚子凸啊!!》)

所以胸式呼吸是一定會存在的現象,胸式呼吸又稱「肋式呼吸」或「橫式呼吸」,最主要是靠肋骨的擴張來吸氣,用肋間肌上舉肋骨擴大胸廓的方式將空氣吸進體內。

但是過度誇張的胸式呼吸法,容易造成肩膀上抬,頸部的肌肉用力,其實這樣的呼吸模式,應該稱之為「鎖骨式呼吸」了。 

「鎖骨式呼吸」是非常短淺的呼吸方式,除了吸吐氣不完全,因為只使用鎖骨以上的小肌肉群去呼吸,也容易造成身體的緊繃感,間接使精神壓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吸不到空氣。

最被推崇的呼吸方式,一直是「吸長吐深」的腹式呼吸法。

但管樂器演奏者在實際使用腹式呼吸法時,常常結果並不盡理想:很多案例是來自太執著於腹部鼓出來多少,讓應該「被動被推開」的腹部動作,因為不自然的「主動用力」而推腰,造成核心的喪失,沒有穩定身體中軸線的力量,哪來飽滿的氣流與美麗的音色呢?

承上~在腹式呼吸的影片當中,練習者常常都是躺在地上練習,因為當身體需要立起來(抗地心引力的動作),都需要核心肌群出來幫忙做穩定身體的工作,而採取躺姿來練習腹式呼吸,的確比較能專注在呼吸上,不用去考量失去身體中軸線的穩定(核心力量的問題)。

然~管樂器的演奏可以躺著練習或表演嗎?

而且在現實面上,除了單純演奏長音,管樂器演奏者在樂曲中可以吸氣的時間都相當短,換氣的時間經常不足一秒鐘,完全只使用深長吸吐氣的腹式呼吸法,好像並不實際!!

那到底怎麼做比較好呢?

 完全式呼吸法:最好的呼吸方式當然是胸式呼吸加上腹式呼吸。

 

我們可以分開練習胸式/腹式兩種呼吸法~

1.胸式呼吸:

保持下腹部不動,深吸吐氣讓胸廓明顯的擴張跟收縮,注意肋骨不要過度向前推出。

2腹式呼吸:

保持胸部不要動作,感覺吸氣時橫膈膜下降,上腹部推出,深吐氣,橫膈膜上升,腹部凹陷。

在胸式呼吸時注意橫向擴展的力量,減少鎖骨附近的頸部肌肉收縮,而在腹式呼吸的感受裡,找到橫膈膜下降,讓胸廓更展開的空間,並留心不要失去下腹部與背部的核心力量。

希望大家都能在這些呼吸方法中,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喔🌹

【BON呼吸】Inhale 為什麼一直說不要胸式呼吸?肺明明在胸腔啊!!!
【BON呼吸】Inhale 為什麼一直說不要胸式呼吸?肺明明在胸腔啊!!!

BONART_Chief Editor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