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深入認識管弦樂團指揮(二)「Know How V.S. Know Why」以2021年Ammodo指揮大師班為例
Ammodo Conducting Masterclass with Iván Fischer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課程主講:林仁斌

延伸閱讀 林仁斌老師專訪:


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G大調第4號交響曲馬勒創作於1899年至1901年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他於1899年的夏天開始創作,1900年完成初稿,1901年於慕尼黑舉行首演。最後樂章加入女高音獨唱,而歌詞選自詩集《少年魔號》中的《天國的生活》(Das himmlische Leben)。

 

第4號交響曲全曲共4個樂章:

  1. 精緻、從容地—非常閒適地(Bedächtig. Nicht eilen—Recht gemächlich
  2. 悠閒地速度,不緊不慢(In gemächlicher Bewegung; ohne Hast
  3. 平緩,略似柔板(Ruhevoll, poco Adagio
  4. 非常滿足地(Sehr behaglich

 

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4 in G Major

本段曲解取自陳彥儒所撰述,台北愛樂《天使之聲》音樂會節目單(2020.11.23.)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對於二十世紀交響樂聲響 的啟發深遠,以致在今天馬勒的交響曲成為樂團與指揮的試金石。年幼時的馬勒,很早便嶄露 音樂方面的才華與天賦,其父也特意栽培並為了他舉家搬離馬勒的出生地克里希特(Kalischt), 前往伊赫拉瓦(Jihlava,位於捷克,當地至今保留馬勒當時住的房子),讓馬勒受到更好、更完 整的教育,以拓展其音樂上的天分。1875年,馬勒前往維也納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除鋼 琴外也學習指揮與作曲,在1878年獲得鋼琴(演奏)與鋼琴五重奏(作曲)的獎項。此一時期 的馬勒不只在音樂上鑽研,他也前往維也納大學旁聽歷史、哲學等課程,在思想上受到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影響,並在維也納大學結識布魯克 納(Anton Bruckner,1824年9月4日-1896年10月11日),改編其第三號交響曲《華格納》的鋼琴版。也就是這段時間的積累,奠定下馬勒日後的創作,以及其藝術哲學上的基礎。

以一個作曲家來說,馬勒一生的創作並不多,卻幾乎首首經典,這與馬勒自身的性格有關。其 對於音樂嚴謹的態度,不僅是作為歌劇院的指揮、在完善歌劇聆賞上也十分要求。在擔任漢堡 歌劇院指揮期間,為了提升演出水平,經常與首席、劇院經理等人爭執,又一邊面對當時守舊、 蔑視創新改革的德國音樂評論界。這樣的努力沒有白費,馬勒也因此結識了柴科夫斯基,並擔 任其歌劇《尤金‧奧涅金》的德國首演指揮。又在後來應聘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後,將維也納 的歌劇演出水準帶到新的高峰。這樣的嚴謹也展現在他面對自己的創作上,使得馬勒有許多有 紀錄但遭到他自己放棄或毀去的作品,並且因為在劇院嚴厲的管理風格,讓他在發表自己作品 的過程中不這麼順遂,樂評也時常對他的作品產生兩極評論。與他結為忘年交的指揮家畢羅也 曾在閱讀過第二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手稿後說道:這就是像把《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的音響帶入海頓交響曲的作品。這些不這麼正面的評價,成為馬勒即使在歌劇作品改編 上獲得好評,指揮歌劇的水準也深受眾人肯定,卻未大量寫作的其中一個原因。

詩、歌與《少年魔號》

精神世界如此複雜又矛盾的馬勒,一度認為自己將創作戲劇音樂,也有過嘗試,在有紀錄的文 獻中可以看到他曾動筆寫過幾部歌劇。儘管全部都沒有完成,但這樣的創作與取材過程也讓後 來的我們知道,馬勒的創作與詩、歌有絕對的關連。這一結果與德國文學的復興自然脫不了關 係。馬勒的藝術歌曲詞的來源,除了《流浪青年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與《悲嘆 之歌》(Das Klagende Lied)是馬勒自行作詞,其餘藝術歌曲的詞很大一部分是取自《少年魔號》 (Des Knaben Wunderhorn)。《少年魔號》是德國作家路德維希‧阿希姆‧馮‧阿爾尼姆(Ludwig Achim von Arnim),與克萊門斯‧布倫塔諾(Clemens Brentano)訪遍民間,去採集民謠集成。這 些詩作充滿想像、諷刺與對生活體驗的描述。《少年魔號》共分三冊出版,收錄民謠詩作七百 餘首,也進一步引發德國人對於自身歷史、文化的認識與興趣。也有許多作曲家以《少年魔號》當中的詩詞為本創作許多藝術歌曲,如舒曼、孟德爾頌、布拉姆斯等人皆有取材自《少年魔號》 的創作。不同的是,馬勒並未完整使用《少年魔號》中的詩詞,而是在創作中依照自己的需求加以選段、修改,這也都成就了馬勒獨特的音樂敘事與其精神世界的展現-甚至是同一題材、 動機同時出現在藝術歌曲與交響曲中,形成一種音樂文本上的互文關係,勾勒出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
「不必看了!我已經將這些都寫進樂曲裡!」

馬勒的交響曲,包含了他對創作與藝術的觀點。他曾寫道:交響曲是世界,必須包容一切 (Weltensymphonie)。這使得馬勒的作品結構堅實卻又極度抒情、旋律性豐富。為了勾勒他 筆下的音樂世界,或者,為了用交響曲乘載他所見的世界,馬勒大量使用術語、德語描述在他 的交響曲中,甚至會以一段標題展開作品。

這首第四號交響曲,原來是準備作為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七樂章(孩子和我說/Was mir das Kind erzählt),以延續第三號交響曲第六樂章(神和我說/出版後標題遭刪除)。在馬勒眾多交響 曲中,第四號交響曲的風格較為溫暖、近人,編制也相當精煉,並未使用低音號與長號。只是,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的恢弘,讓當時的聽眾對馬勒有著期待,使得作品首演不能算是真正意 義上的成功,甚至遭致些許負面的評論。

1899年馬勒開始構思這部作品,僅用一年多完成初稿,再花一年完成修改,並於1901年在 慕尼黑在馬勒的指揮下進行首演。全曲基本圍繞著馬勒早在1982年完成的藝術歌曲《天國生 活》(Das himmlische Leben)展開,各個樂章間也穿插《天國生活》的主題。作品也在這兩 個一明(天國生活)、一暗(孩子和我說)的標題下互為表裡的貫穿全曲。第一樂章,音樂在 雪鈴與長笛的帶領下展開,並以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展開第一主題;而第二主題所使用的素材 取自德國兒歌「Es tanzt ein Bi-Ba-Butzemann」,充滿童趣。第二樂章,在法國號吹出怪誕的 樂音後,帶出小提琴的獨奏。此處的標題在首演時的節目單被寫上死亡之舞(Todtentances), 但出版的樂譜並未見得此標題。而馬勒自己則解釋道:「朋友海因(Magere Hein,死神別稱), 並非心地邪惡的可怕之神,而是以小提琴的樂聲將朋友們帶至另一個世界的好人」。特別的 是,第二樂章同時要求小提琴首席需調整定弦,升高一個全音進行演奏以模仿 Fiddle(古代小提 琴)進行演奏。第三樂章全篇靜謐、溫暖,馬勒在此處以德文指示為安靜(Ruhevoll),也不 似前兩個樂章那樣不斷發展、轉調,承先啟後地帶領聽眾進入第四樂章。第四樂章在單簧管的 帶領下展開,接著女高音獨唱唱出《天國生活》,描述在當中的景象、生活和無憂無慮。隨著女高音唱完第四段歌詞,樂曲也在低音提琴的低喃下結束。(文.陳彥儒)

 

第三樂章:平緩,略似柔板(Ruhevoll, poco Adagio)(27:33起)

 

指揮大師班 影片一

Martijn Dendievel

 

指揮大師班 影片二

Corinna Niemeyer

 

指揮大師班 影片三

Jaume Santonja

 

指揮大師班 影片四

Katharina Wincor

 

伊凡.費雪與大會堂管弦樂團

 

延伸閱讀

【BON音樂】管弦樂團專題 – 全球十大交響樂團巡禮 World’s Best 10 Symphony Orchestras

 

下課前看一下小鮮肉…❤️


補充資料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