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蹦藝術X大人社團 – 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音樂樣貌(四)雷史碧基:羅馬三部曲(上):創作背景+《羅馬之泉》
Music and Painting Arts – 4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古典音樂是你的生活必需品?
希望有機會能拓展對古典樂的了解?
跟著林仁斌老師一起認識偉大的音樂藝術!

《大人社團》與蹦藝術攜手開設古典音樂鑑賞課程,林仁斌老師帶領學員欣賞每首的獨特之處,讓您徜徉在樂曲中,更貼近音樂家的心血結晶,聽出更多況味與樂趣!

《延伸閱讀》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程好嗎?學員真實回饋分享

《延伸閱讀》大人的音樂欣賞課學員回饋,看他們用音樂為生活注入繽紛

 

超級重量級~

【BON旅行】2024年8月歐洲旅遊行程|普契尼逝世百年.四大歌劇音樂探索之旅❤️

【BON旅行】蹦藝術X緣點旅行社  2024年8月|普契尼逝世百年.四大歌劇音樂探索之旅

 

【精彩課程ing】

2024年4月起

大人的古典樂欣賞線上直播課(4/11週四下午班,共5堂):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音樂樣貌


主講人:林仁斌老師

 

你對古典音樂深深著迷,期待聽懂更多內容嗎?

不只對作品感興趣,也想多了解音樂家的背景?

跟著林仁斌老師一起揭開這層有趣又精彩的音樂面紗~

《大人社團》與蹦藝術的林仁斌老師攜手開設古典樂欣賞課,這期將「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音樂樣貌」為主軸,帶領學員們從不一樣的角度來欣賞音樂作品。浪漫時期之後,音樂、文學、繪畫及舞蹈皆蓬勃發展,各自精彩也相應爭輝。這期讓我們跟著林仁斌老師在音樂裡暢遊,聽出不一樣的樂趣。

 

《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音樂樣貌》全系列五堂課程介紹

  • 課程內容

    第一堂:孟德爾頌: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

    孟德爾頌才華洋溢,不但從小飽讀詩書,其手繪寫生亦是一絕。年少的各地壯遊,不但為他留下回憶滿滿的風景繪畫,酷愛音樂的他,也以獨到的觀察,譜出令人難忘的旋律。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便是孟德爾頌在親赴義大利遊歷之後的最佳回憶,也是古典樂迷們的最愛名曲。林仁斌老師將為同學們精彩解析這首充滿歡快的交響曲。

    第二堂:馬勒:第七號交響曲《夜曲》

    馬勒的第七號交響曲一直被認為是一首難以理解的作品,寫作於1904年至1908年間,與第六號交響曲《悲劇》創作時間互有重疊,2023年的馬勒指揮大賽,官方也選擇此首曲子作為指定曲目,考驗年輕指揮家們對於馬勒樂思的理解以及實際演奏詮釋之呈現。在本堂課裡,林仁斌老師將為同學們從創作背景到樂曲解析,全面地做出講解。

    第三堂:拉赫曼尼諾夫:交響詩《死之島》

    拉赫曼尼諾夫的交響詩《死之島》(op.29),最初的創作源起是在1908年看到了瑞士象徵主義畫家阿諾德•勃克林的畫作《死之島》展出於的萊比錫美術館而發想出來的。但這幅畫的原作其實是彩色的,拉赫曼尼諾夫說:「這幅畫厚重的結構和神秘的題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顯露出了詩意的氛圍。之後我在柏林看到了原作,在色彩上它並不特別令我興奮。如果我第一次看到的是原作的話,或許我就不會創作我的《死亡島》了。我還是喜歡那幅畫黑白的樣子。」在這堂課中,老師將為大人們解析這首「音畫合一」的交響詩。

    第四堂:雷史碧基:羅馬三部曲(上):創作背景+《羅馬之泉》

    史畢基畢生的作品中,以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最為有名,這三部作品分別描述作者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羅馬三種景色,包括「羅馬之泉」(The Fountains of Rome)、「羅馬之松」(The Pines of Rome)和「羅馬節日」(Roman Festivals)。 本系列的最後兩堂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聚焦於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對自己國家內這個具有豐富歷史的古城─羅馬,充滿情感的各種描述,值得一起細細品味

    第五堂:雷史碧基:羅馬三部曲(下):《羅馬之松》+《羅馬節日》

    史畢基畢生的作品中,以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最為有名,這三部作品分別描述作者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羅馬三種景色,包括「羅馬之泉」(The Fountains of Rome)、「羅馬之松」(The Pines of Rome)和「羅馬節日」(Roman Festivals)。 本系列的最後兩堂課,林仁斌老師將帶領所有大人同學們聚焦於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對自己國家內這個具有豐富歷史的古城─羅馬,充滿情感的各種描述,值得您一同加入,細細品味欣賞~


作曲家 雷史畢基

作曲家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
作曲家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

 

雷史畢基畢生的作品中,以 ⟪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最為有名,這三部作品分別描述羅馬的三種景色,包括:⟪羅馬之泉⟫(The Fountains of Rome)、⟪羅馬之松⟫(The Pines of Rome)和後來寫作的 ⟪羅馬節慶⟫(Roman Festivals),每部曲再分為四部分(連續樂章)形式演奏。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是二十世紀初義大利學院派作曲家中,最早採用印象樂派風格創作的代表人物。不同於同時代義大利作曲家朝向歌劇領域發展,雷史畢基卻把主力放在器樂和管弦音樂上。他是李奇歐音樂院(Liceo Musicale)的畢業生,在學校是馬突奇的學生(Giuseppe Martucci)。

1900年他二十一歲時啟程前往俄國,擔任聖彼得堡歌劇院樂團的首席小提琴。並拜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為師學習。1902年雷史畢基返回西歐,在柏林拜布魯赫為師(Max Bruch)。不過他主要的工作都是擔任小提琴家,在樂團或四重奏中演出。之後他也發表歌劇作品,奠立了作曲事業的基礎,1913年之後定居於羅馬,擔任國立聖西西利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在1923年被升任聘為羅馬聖奇西利亞音樂院的院長(Conservatorio Santa Cecilia)。


⟪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FONTANE DI ROMA (1917):

樂譜版本欣賞

0:00黎明時朱利亞峽谷的噴泉(La fontana di Valle Gulia all’Alba)

4:01早晨的特里頓噴泉(La fontana del Tritone al mattino)

6:35 中午的特萊維噴泉(La fontana di Trevi al meriggio)

10:13日落時的梅迪奇別墅的噴泉(La fontana di Villa Medici al tramonto)

 

噴泉音樂.悠遊長遠

李斯特《巡禮之年》第三冊

00:00 – No. 1 三鐘經(羅馬天主教堂在早、午、晚做的三鐘經),向守護天使祈禱 Angelus! – Prière aux anges gardiens

07:03 – No. 2 艾斯特莊園的柏樹–第一悲歌 Aux cyprès de la Villa d’Este – Thrénodie I

13:22 – No. 3 艾斯特莊園的柏樹–第二悲歌 Aux cyprès de la Villa d’Este – Thrénodie II

22:41 – No. 4 艾斯特莊園的噴泉 Les jeux d’eaux à la Villa d’Este

30:03 – No. 5 注入淚水-匈牙利風格 Sunt lacrymae rerum – en mode hongrois

37:18 – No. 6 送葬進行曲 Marche funèbre – en mémoire de Maximilien I, Empereur du Mexique, d. 19 juin 1867

42:56 – No. 7 提升你的心到天國 Sursum corda – Erhebet eure Herzen

 

 

德國後期浪漫交響樂的發展

保守派:布拉姆斯

第二號交響曲

 

第四號交響曲

 

激進派:華格納

《漂泊的荷蘭人》歌劇序曲

 

各國的20世紀音樂發展

聖桑《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

 

德布西《海》(La Mer)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

 

史麥塔納《我的祖國》

莫爾道河

 

理查·史特勞斯:《唐·喬凡尼》、《狄爾的惡作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及《唐吉訶德》等交響詩

《狄爾的惡作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首部曲:《羅馬之泉》 Fontane di Roma

「羅馬之泉」是雷史畢基以羅馬為題材的三部交響詩中的第一部,完成於1916年,翌年1917年三月由羅馬聖西西里亞音樂院樂團作首演。

 

羅馬.故鄉之情

作曲家本人雷史畢基也曾為這些曲目親自寫下註釋,他寫道︰「對一個大型現代化樂隊進行富有想像的探索,意圖表現四個羅馬噴泉中的每一個與其四周景色協調的那一瞬間,或者在向觀賞者顯示出最美的一剎那,所喚起的情感和想像。」

全曲分四個樂段,各有標題︰

仔細看標題,就會發現雷史畢基是按照一天裡的四個重要時段「黎明 → 早晨 → 白晝 → 黃昏」依序挑選不同的噴泉景點而寫成,在欣賞音樂時更加饒富趣味。

(一)黎明時朱利亞峽谷的噴泉(La fontana di Valle Gulia all’Alba)

黎明時的久利阿溪谷的噴泉(La fontana di Valle Guliae)

 

樂曲充滿田園景味,一開始,由小提琴製造出一片晨曦微茫,曙光初現的情景,雙簧管奏出田園牧歌風味的主題及其發展,描繪了在清新而濕潤的霧氣中,一群溫順的牛群從噴泉邊蹣跚而過,隱沒在遠方朦朧的晨霧中。


(二) 早晨的特里頓噴泉(La fontana del Tritone al mattino)

 

三把法國號在樂隊的顫音上吹出響亮而緊迫的號聲,引來一群男女水仙和海神,在噴吐著水花的泉流邊追逐起舞,由瘋狂而漸趨平靜。(4’01”

 

(三) 中午的特萊維噴泉(La fontana di Trevi al meriggio)

特萊維噴泉的許願池特別傳說:只要在噴泉前的許願池,轉身背着水池丟進銅板,就能如願再來羅馬~(會不會是羅馬觀傳單位想出來的招攬遊客奇招XD)

 

然後,由於電影《羅馬假期》,奧黛麗赫本曾在此噴泉取景,在旁邊的理髮店剪了短髮XD,更使得特萊維噴泉成為所有觀光客必訪的景點:

 

 

「羅馬,當然是羅馬。我會用我的一生來珍藏在這座城市裡度過的每一分鐘。」—— 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期》

 

羅馬假期電影中的場景 – 昔與今

 

附帶一提,另外一個超級景點:「西班牙階梯」也因為奧黛麗赫本的《羅馬假期》在此取景,同樣聲名大噪:

奧黛麗·赫本 知名電影《羅馬假期》

 

她坐在階梯旁留下美麗的照片:

 

於是成為了許多觀光客與網美們熱門拍照景點:(照片取自網路)

 

1890年代的羅馬「西班牙階梯」照片:

 

「西班牙階梯」完整風光

「西班牙階梯」全景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你該看過一次《羅馬假期》?

【關係日記】奧黛麗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我們沒有開始,於是也不用結束

 

另外一部電影《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同樣也帶到特萊維噴泉場景,主題曲由法蘭克.辛納屈演唱:

 

讓我們以影像,一起欣賞這美麗的噴泉環境

 

 

木管樂器吹出勝利凱旋的主題,接著圓號與小號附和著。看!海神的馬車由海馬拖曳著,掠過波光閃爍的水面而逐漸遠去,最後只剩下微弱的號角聲在遠方發出迴響。(6’35”

 

(四) 日落時的梅迪奇別墅的噴泉(La fontana di Villa Medici al tramonto)

梅迪奇別墅群介紹

 

長笛和英國管奏出憂郁而哀怨的主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種遲暮之感,也許就是雷史畢基在落日餘暉中觀賞梅迪奇別墅噴泉的感受;接著小提琴的旋律優美抒情,圓號的低吟情意綿綿,長笛的小鳥啁啾聲,進一步渲染梅迪奇別墅的暮色。黃昏降臨大地,空氣裡蕩漾著鐘聲、鳥語和樹葉的簌簌聲,最後都融化在安謐寧靜的夜色中…(10’13”

 

管弦樂現場版本欣賞

 00:00 ∙I. La fontana di Valle Giulia all’alba

 04:51 ∙II. La fontana del Tritone al mattino

 07:36 ∙III. La fontana di Trevi al meriggio

 11:14 ∙IV. La fontana di Villa Medici al tramonto

 


二部曲:《羅馬之松》

「羅馬之松」為三部曲之第二部,完成於1924年,同年十二月也是由羅馬聖西西里亞樂團作首演。 作曲家說,如果他的前一部作品「羅馬之泉」是尋求用樂音來表現大自然的印象,那麼在「羅馬之松」中,他則以大自然為出發點,旨在喚起回憶和幻覺,那些最能代表羅馬風景的百年老松已成為羅馬生活中重大的見證者。

「羅馬之松」全曲分成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波格塞別墅之松樹」(I pini di Villa Borghese)

雷史畢基在樂曲解說中指出,「波格塞別墅之松樹,活潑的快板。一群小孩在松樹林間嬉戲遊玩,他們跳著義大利盛行的圓圈舞,並玩著戰爭與打仗的遊戲。他們盡情玩樂,似傍晚的燕子發出叫聲,他們成群遊走在松樹林間,突然間身影消失,樂曲便轉換為下面一首。」 波格塞原是13世紀時開始興起的一個羅馬貴族家庭,這個花了四年時間才完工、內有豐富藝術品收藏的波格塞別墅,目前已為義國政府收歸國有,並規畫為畫廊。

樂曲由兩個部份組成,第一部份描繪小孩在松樹林中嬉鬧的場景,第二部份則是兒童模仿士兵打仗的場面。

第二樂章 「地下墓窟附近的松樹」(Pini presso una catacomba)

第二樂章 「地下墓窟附近的松樹」(Pini presso una catacomba)

根據作曲者的解說,「地下墓窟附近的松樹,極慢板。在墓窟的入口處,可見到松樹陰影,並可聽見從深邃的底部所傳出的聖歌,就像莊嚴的讚美詩在墓中盤旋,然後神秘而寧靜的消失。」 地下墓窟原是埋葬之處,而後在古羅馬帝國高壓統治下,卻成為基督徒的秘密及會場所,而今這已成為當地的重要歷史遺產。雷史畢基在此採用了義大利最古老的音樂題材「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發展成瀰漫著神秘氣息的讚美詩樂段。

第三樂章 「吉安尼科羅山上的松樹」(I pini del Gianicolo)

作曲者在解說中寫道,「吉安尼科羅山上的松樹,極慢板。有鋼琴的裝飾奏與豎笛獨奏。空氣中微風輕曳,吉安尼科羅山上的松樹在月光照耀下,身影格外清晰,夜鶯不住地啼唱。」 吉安尼科羅山位於羅馬西方,山坡上松樹遍佈,於此可府覽整座羅馬城。

本樂章為三段式的夜曲,中段的夜曲主題由雙簧管所吹奏。

第四樂章 「阿比亞大道上的松樹」(I pini della Via Appia)

作曲者寫道,「阿比亞大道上的松樹,進行曲速度。阿比亞大道上,籠罩著清晨的薄霧,路旁孤獨的松樹正護衛著這悲劇性的國家。隱約中似乎可聽見連續不斷的腳步聲,藉著詩人的想像,羅馬往日的光榮再現。朝陽下,古羅馬執政官的號叫聲響起,他們率領軍隊,沿著神聖的阿比亞大道,以勝利的姿態直登卡比特雷山(Capitoline Hill)」。 位在羅馬南方的阿比亞大道於西元321年由古羅馬監察官阿比亞所建造,在當時是做為羅馬軍隊進軍的道路。樂章由進行曲節奏所構成,樂段開始,就如古羅馬軍隊行進的腳步聲,逐漸加強。於此節奏上,兩個主題隨而出現,一為由英國管所吹出,追憶慘烈戰場的情狀;另一則為低音管與法國號所吹出進軍的動機。接著由管樂接手該動機,彷彿大軍壓境,在壯盛的軍威聲勢中結束。


三部曲:《羅馬節慶》(Feste Romane)

《羅馬節慶》是羅馬三部曲的第三部,完成於1928年。在義大利的首演也是由羅馬聖西西里亞樂團擔鋼。

《羅馬節慶》描述了四個不同歷史時期︰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的印象,樂曲共分四樂章︰

(一) 競技場(Circenses)

描繪了古羅馬暴君尼祿統治時期,鬥獸場上的情景︰節日的大競技場上天空烏雲密布,然而今天是節日,萬眾歡呼「尼祿萬歲!」囚禁獅子的鐵籠門被打開了,基督教聖詠的歌聲和著猛獸的咆哮聲在空中匯成一片,恬淡的聖歌漸唱漸響,最後消失在萬眾的喧囂聲中。

 

(二) 大赦節(Il giubileo

這是中世紀朝聖的節日︰在通往羅馬的路上,朝聖者們一邊緩行一邊祈禱,終於他們登上了馬利奧山巔,渴慕的心靈和熾烈的眼睛意識到前面就是聖城︰「羅馬!羅馬!」他們將滿腔熱情傾注在歡呼的讚美歌中,全羅馬教堂的鐘聲齊鳴,向朝聖者致意。

 

(三) 十月節(L’Ottobrata)

描繪了貴族節日的景象,展示了一幅中世紀羅馬的風俗畫︰十月節的城堡,掛滿了長串的葡萄;遠處傳來狩獵的號角聲、悠揚的鐘聲和熱烈的情歌。隨後,又在暮曦中飄來扣人心弦的小夜曲。

 

(四) 主顯節(La Befana)

就如同渲染了一幅民間節慶的圖畫,與描寫貴族節日的「十月節」形成對比︰主顯節之夜的諾伏納廣場,頗具特色的小號聲高聳於人潮瘋狂的喧嘩聲之上,在喧嘩聲中交替浮現各種景象︰活潑的農村小調、薩爾塔萊羅舞曲的節奏、流動商販的吆喝和手搖風琴的鳴響,文告宣讀者的嘶喊聲、醉漢嘶啞的歌聲和粗魯地反覆呼喊「請讓路,我們是羅馬人!」~這叫喊聲充分顯示了羅馬民族的自豪感。


謝謝您~來到蹦藝術❤️

認識蹦藝術的幾個方法:

1. 加入蹦藝術群組

實體與線上音樂講座訊息、各種音樂分享、優質音樂會折扣碼、精彩藝文旅遊行程…,好康優惠不漏接❤️

加入方式:

請先聯繫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本人,由林老師協助加入專屬課程群組。

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2. 聆聽蹦藝術 – Podcast

蹦藝術Podcast 一鍵通:https://linktr.ee/bonart

→ 前往蹦藝術 Podcast 

 

3. 贊助蹦藝術(單次或定期定額贊助)

從製播節目到網頁文章撰寫、網站維護,都需要經費,更需要您的贊助

無論是單次贊助,或者定期定額贊助,蹦藝術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