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武營來開槓 – 愛恨交織、父子對立:你一定想知道的歌劇《唐卡洛》
All about the opera – Verdi’s “Don Carlo”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武營來開槓】愛恨交織、父子對立:你一定想知道的歌劇《唐卡洛》

威爾第歌劇《唐卡洛》是作曲家27部歌劇創作歷程中的第24部,劇情改編自十八世紀德國作家席勒同名戲劇作品。歌劇首演於1867年,威爾第本人於1882年-1883年間再修訂為四幕版本,讓劇情與音樂更加簡潔。

本場講座中,蹦藝術執行長林仁斌老師將為您帶來四大觀劇精彩觀點:「父佔子媳」、「親情決裂」、「政治鬥爭」與「美妙詠嘆」。從大時代背景,剖析歐洲政經環境,劇情解說,再到威爾第進入圓熟時期貫穿歌劇之音樂主題運用,讓我們一次弄懂如何聽懂威爾第重量級、天才洋溢的《唐卡洛》!

 

【免費報名】僅此一場!專業樂評家帶你快速了解歌劇《唐卡洛》

即將於衛武營演出的四幕義語版,劇情橫跨情愛糾纏、家族內鬥與政治撕扯等等。要談論這部作品,定要從其獨特的創作背景切入:法式大歌劇、文學改編之力與當時的藝術政治角力……

​​⠀

先前臺中限定的演前歷史課迴響熱烈,歌劇導聆高雄場千萬別錯過!講座將由專業音樂資訊網站——蹦藝術的執行長 #林仁斌 從「父佔子媳」、「親情決裂」、「政治鬥爭」和「美妙詠嘆」四大觀點出發,引導你聽懂、看懂這齣天才之作。

主講人:林仁斌|蹦藝術網站執行長/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

知名長笛演奏、指揮、撰文、演講與音樂攝影之全方位音樂家林仁斌以長、短笛演奏、室內樂及樂團指揮活躍於國際音樂節與國內外音樂廳;演奏專輯出版有《夜間咖啡館》、《妳的我的》、《華麗聚焦-雙長笛與鋼琴的歌劇院之夜》、《華麗聚焦II-卡門》(林仁斌&周欣穎)《動物狂歡節》…等。現為音樂藝文網站「蹦藝術|BONART」執行長與Podcast古典音樂節目《蹦藝術》主持人,深受各界樂迷喜愛。多年來撰文拍攝訪問音樂家,也以文字與攝影見長,年演講場次超過兩百場;為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與國家兩廳院、衛武營國家文化中心、苗北藝文中心、中正紀念堂、大人社團、夜鶯基金會、馬勒協會、50+等各單位邀約之音樂講座、策展、音樂導聆與撰稿人,更是公認的超人氣音樂欣賞名家。

 

歌劇《唐卡洛》簡說

作曲家:威爾第

原劇:席勒

法語劇本創作:約瑟夫.梅里(Joseph Méry)、卡密.杜.洛克勒(Camille du Locle)

義語劇本創作:阿希爾.德.羅希耶爾(Achille de Lauzières)、安傑羅.詹納迪尼(Angelo Zanardini)

首演:

[法語版] 1867年3月11日,巴黎五幕版

[義語版] 1884年1月10日,米蘭四幕版

 

威爾第歌劇「唐卡洛」原為威爾第為法國巴黎歌劇院打造的5幕法語歷史大型歌劇,改編自文學家席勒的劇作《西班牙王子唐·卡洛斯》(Don Carlos, Infant von Spanien)原始為五幕法語版,威爾第在1867年首演時還為了喜愛大歌劇的法國觀眾們加入芭蕾場景。

1869年五幕版本之宣傳海報

 

首演後威爾第仍不斷為本劇修改,前後7次刪減,最終決定版為1882/83年的四幕義大利語版,也就是現在國際間最常上演版本,更是今年衛武營引進的比利時列日皇家歌劇院跨國製作版本。

 

威爾第歌劇創作年份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時代背景簡介

歷史上的西班牙唐卡洛王子

The historical Don Carlos – portrait by Sofonisba Anguissola, 1560

 

筆者註:卡洛斯,阿斯圖里亞斯親王,亦被稱作唐·卡洛斯(西班牙語:Carlos de Austria;1545年7月8日-1568年7月24日),他是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長子和法定繼承人,其母親為葡萄牙的瑪麗亞·曼努埃拉,葡萄牙國王約翰三世的女兒。卡洛斯因為不穩定的精神狀態被腓力二世於1568年軟禁,半年後死於囚禁狀態之中。他的命運成為西班牙的黑色傳奇之一,也激發出劇作家例如弗里德里希·席勒劇本朱塞佩·威爾第歌劇等創作。(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第一代日不落國:西班牙帝國

本段文字取自維基百科「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西班牙語: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國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1](1790年其面積約2000萬平方千米),被認為是先於大英帝國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國(1492年-1975年)。

16及17世紀有時被稱為西班牙黃金時代Siglo de Oro)。在16世紀,擁有無敵海上艦隊,西班牙就從新西班牙得到了相等於1萬5千億美元(1990年的物價)的黃金及白銀。當時其版圖之廣,使之被譽為「日不落帝國」。

→詳細內容

西班牙帝國疆域

 

地圖顏色解說:

藍色: 伊比利亞聯盟 (1581年–1640年

桃紅色:烏得勒支和約巴登和約前的疆域(1713年–1714年)

紅色:南美獨立戰爭前的疆域(1808年–1833年)

橘色:美西戰爭前的疆域(1898年–1899年)

綠色:非洲非殖民化前的疆域(1956年–1975年)

咖啡色:西班牙目前疆域


從大航海時代到政權鬥爭

父佔子媳…這話題有點眼熟

【好文推薦】唐卡洛 一 創作背景

文.劉詩嶸(威爾第《唐卡洛》,世界文物出版。蹦藝術潤飾/備註/補充)

中、外的歷史常常驚人地相似。以父占子媳的宮闈悲劇就有:中國的唐玄宗李隆基納其王子李瑁之妃楊玉環爲貴妃,以及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娶王儲唐卡洛的未婚妻(法國公主伊莉莎白)爲王后這兩樁故事。

筆者註: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西班牙語:Felipe II de España;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又譯菲利普二世,也被稱作謹慎者菲利普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國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國王(1580年-1598年在位,稱菲利普一世)以及英格蘭配國王愛爾蘭配國王(1554年-1558年在位)。他的執政時期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在菲利普二世治下,西班牙帝國的國力達到顛峰,歷史學家常以這段時間為哈布斯堡王朝之稱霸歐洲。菲利普二世雄心勃勃,試圖維持西班牙帝國,但最終未能成功。另外在1542年,西班牙人以其之名,將一個位於西太平洋、中國東南沿海以外的群島命名為「Las Filipinas」,成為「菲律賓」名稱的由來[1](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前者,在歷代文人的妝點下,成了纏綿俳惻的愛情佳話,唐明皇和楊貴妃對天盟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成了千古絕句;父占子媳的亂倫惡行也用「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之類為尊者所諱的敘述加以掩飾,最後,還要杜撰出他們二人原來都是天上的謫仙,因而三生有緣的神話來。

而對於唐玄宗這位原曾勵精圖治有過一番作為的唐室中興之君後來荒淫誤國的過失,無論在白居易的《長恨歌》,還是洪昇的《長生殿》這樣的文學、戲劇名作中,都只是輕輕一筆帶過,充分顯示出封建文人的歷史局限性;只有明朝的思想家李贄在他的《藏書》中,一直堅持稱楊玉環為壽王(李瑁的封號)妃,在痛斥了被唐明皇寵信的安祿山、楊國忠、李林甫等人禍國殃民的罪行之後,最後將總責歸於唐明皇:「⋯⋯親平韋氏,身見色荒,父子兄弟,日夕憂危。而旋自蹈之,玄宗之罪,可勝誅哉。」

 

延伸閱讀

唐明皇亂倫 如何將兒媳轉變成楊貴妃?

 

十八世紀的德國作家席勒(Schiller),却通過西班牙歷史上的這一樁悲劇,抒發了他的啓蒙主義理想,鞭撻了歐洲中世紀的封建罪惡和民族、宗教壓迫,而他這一部煥發著人文光輝的戲劇又吸引了正在為義大利民族獨立而奔走呼喚的威爾第,並由此產生了他創作事業中期最重要且結構宏偉的歌劇《唐卡洛》。

筆者註:
義大利統一運動(義大利語:Risorgimento,意為「復興」,故中文文亦有譯為「復興運動」)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間,將義大利半島內各個國家統一為義大利的政治及社會過程。1861年3月17號薩丁尼亞議會在杜林正式宣布義大利王國成立。義大利統一開始和結束的確實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統一是隨著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拿破崙政權的結束而開始,亦隨著1871年的普法戰爭而結束,儘管最後一批收復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聖日耳曼條約生效才加入義大利王國。[1](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歷史上的西班牙王儲唐卡洛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筆者註:在歐洲人心目中,他是「哈布斯堡王朝爭霸時代」的主角,也是西班牙日不落帝國時代的揭幕人。)之孫、菲利普二世之子,他的生母一一葡萄牙公主瑪麗一一是的菲利普二世第一位王后,於產後病逝 。

查理五世於1557年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自己到修道院去隱修,於第二年去世。

中世紀的西班牙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查理五世菲利普二世也都是西班牙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君王,他們曾大大地擴充了西班牙的疆域。

天主教是西班牙的國教,菲利普二世本人也是狂熱的天主教徒,他借助天主教會來鞏固統治,教會也借助王權來擴充勢力。

他們建立了宗教異端裁判所,對新教徒進行殘酷迫害,被處死的成千上萬,流放的更不知凡幾。由於當時受西班牙統治的法蘭德斯等地的人民大多信奉新教,因此對當地人民的壓迫除了政治和經濟方面外,還有宗教,並由此激起了人民的強烈抗,舉行了多次前繼的起義,直至最後終於取得了獨立。

西班牙在與法國長達三十年的戰爭中也屢占上風,以致法國瓦盧瓦王朝的國王亨利二世(Henri II, 1519-159)不得不答應將女兒伊莉莎白許配給王儲唐卡洛,來換取兩國之間的和平。

 

筆者註:亨利二世(法語:Henri II,1519年3月31日-1559年7月10日)是一個頑固的天主教徒,法國國內的結盟宗新教徒遭到他無情的迫害。他在1547年於巴黎高等法院中特設了一個被稱為「火焰法庭」的機構來審判新教異端亨利二世性格憂鬱而虔誠,對新教結盟宗(胡格諾派)信徒的迫害,還有與西班牙的一連串戰爭成為其知名的事蹟。和西班牙的惡鬥,讓法國負擔二千萬里弗爾以上的債務,導致法國財政破產與王權衰落,與新教的鬥爭,亦連帶促成長達三十多年的法國宗教戰爭胡格諾戰爭),使得法國國力大衰、西班牙趁機稱霸。(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此時,恰巧菲利普二世的第二位王后一一英國女王瑪麗·都鐸(瑪麗一世,英格蘭女王愛爾蘭女王都鐸王朝第四位和倒數第二位君主(1553年7月6日-1558年11月17日,實際上任日為7月19日))去世,他本來想與瑪麗之妹信奉新教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聯姻,從而在政治上控制英國,使天主教也成為英國的國教,但是未能如願。

於是這時菲利普二世便將在年齡上完全可作自己女兒的法國公主伊莉莎白納為自己的王后(兩人相差18歲),這使王子卡洛未婚妻被奪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刺激,造成了父子感情的嚴重對立。

加之卡洛還同情受力菲利普二世嚴酷統治的法蘭德斯人民,父子政見的不同更加深了兩人之間的矛盾;於是菲利普二世便藉口唐卡洛精神失常,而將他幽囚於阿卡薩爾要塞,其實卡洛只不過由於癲癇的宿疾而使其易於激動罷了。

1568年,卡洛才23歲就不明不白地結束了他年輕的一生!

唐卡洛的死因至今不明,歷史學家曾有過各種推測:被菲利普二世下令用慢性毒死或是被逐步減少飲食餓死都有可能。

義大利中世的政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說得好:對於一位被廢太子來說,他的地位也就離墳墓不遠了。」

在史實中,唐卡洛對於這位自己相仿的繼母只有敬慕而無愛戀之情,因為他們倆原來的婚姻也只不過是一樁政治上的交易,在卡洛去世幾個月之後,伊莉莎白因孕期患病而逝的巧合,又給這段悲劇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席勒筆下的唐卡洛卻是一位身心健康的翩翩少年,已經和伊莉莎白產生了一定的感情,卻又被父王硬生生拆散,這樣的人物處理既加強了戲劇矛盾更能引起觀眾的同情。

而伊莉莎白明白自己只是西班牙和法國之間的政治籌碼,雖然内心仍然愛著唐卡洛,卻強抑自己的感情和菲利普二世做著同床異夢的夫妻,和卡洛保持著嚴格的「母子」名份直到劇終。

菲利普二世雖然在文治武功方面聲名赫赫,可是他的内心卻是非常孤寂的,既沒有夫妻之愛,在感情上失去了唯一的兒子;既要依賴教會來鞏固自己的統治,討厭教會對自己的干涉和指使,使得他經常在權力、良心和感情等多方面的矛盾中備受折磨,是一個兼有君主、丈夫和父親多方面性格的血肉豐滿的人物,而不是一個概念化的暴君。

席勒在劇中還創造了一個歷史上並無其人的羅德里戈,他是一位有著濃厚人文思想的貴族,也是卡洛的摯友,他不滿西班牙宮廷的封建專制,尤其同情受西班牙殘酷統治的法蘭德斯人民,鼓勵唐卡洛以太子的身分去拯救那裡的百姓,最後還為了崇高的理想而犧牲。

劇還有一位出場時間雖然很短卻舉足輕重的宗教法庭長,他則是代表時主宰一切重要決策的天主教會。

據美國歷史學家普萊斯考特(William H. Prescott),在他的《西班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統治史》一書中的介紹,這些角色的原型很可能是當年維里的紅衣大主教費爾南多·瓦爾戴斯,此人冷酷狠毒,曾主持了對大批新教徒的迫害。

在劇中的宗教法庭長,不僅主持迫害了大批新教徒,還策劃了暗殺羅德里的陰謀且堅持要將唐卡洛「交付給上帝」,以致連菲利普二世要哀嘆:「王座時刻都要向神壇畢恭畢敬!」在席勒的筆下,歷史上的一齣宮闈悲劇也昇華為爭取自由的正劇,啟蒙主義與王權和愚味之間的矛盾上升為主線,而愛情之線卻為輔了。

威爾第在1862年於聖彼得堡上演了他的《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以後,法國巴黎方面邀請他為1867年將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再寫一部歌劇。

由於此前為巴黎寫的《西西里的鐘聲》的演出不太成功,威爾第起初對此事的興致並不高,但是在和埃斯庫底耶(Leon Escudier)反覆磋商之後,終於選定了席勒這部宏偉的劇本作為藍本。

威爾第選擇這個題材的原因除了它的宏偉規模適合巴黎歌劇院的傳統風格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他内心深處的民主思想與當時風靡歐洲的進步、革新思潮的互相呼應。

1859年達爾文(Darwin)發表了劃時代的《物種起源》,給統治了近兩千年的「上帝創造萬物學說」給予以致命的打擊;英國作家艾略特(G. Eliot)描寫勞動者生活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與《織工馬南》(Silas Marner)於六零年代初問世,而後又相繼出現了思想更深刻、藝術水平更高的文學鉅作《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和《父與子》(Fathers and Sons),它們無一不是批判社會的不公正、宣揚新時代終將勝利、促使人們更加關心自己所處的社會及其未來的作品。

一向視自己的創作為「社會喉舌」的威爾第,過去就以《納布科》(Nabucco)等來借古喻今鼓吹義大利的民族復興,先前又透過了《弄臣》(Rigoletto)等來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仗義執言,如今必然會選擇如《唐卡洛》這樣的題材,來反映全歐洲風起雲湧的鼓吹民主自由和民族獨立的思潮,使自己「為人生而寫作」「為人民而創作」的境界更上層樓。

起初,巴黎歌劇院讓資深的梅里來改編歌劇劇本,但是他未及完成便去世了,然後由年輕有為的迪·洛克萊繼續完成。

歌劇劇本的人物設置和故事情節與席勒的話劇大體上是一致的,只是為了適應歌劇的藝術特點而做了一些剪裁,或將話劇中一筆帶過甚至幕後處理的情節正面體現在舞台上並有所發揮。

例如:在話劇中只作為伏筆而提到的唐卡洛與伊莉莎白在楓丹白露森林中相逢的情節,在五幕歌劇裡卻花了整個第一幕來表現,威爾第用美妙的音樂將這對年輕人如何一見鍾情予以充分地渲染,使觀眾對二人的美好姻緣生生被拆散產生更大的同情。

另外,法國人民渴望和平的合唱,也形成了對伊莉莎白的壓力,使她不得不為了「國家利益」而同意和卡洛的父親結婚,同時對歌劇的歷史背景也作了更明確的交代。

再有第三幕裡卡洛在菲利普二世正要將大批的「異教徒」火刑之際,帶領了法蘭德斯人民的代表來向國王請願,要求他對當地的百姓施仁政,從而暴發了父子之間激烈衝突的戲,在話劇中原來是作暗場處理的,但是在歌劇裡卻將它在舞台上正面表現出,讓觀眾更直接地感受到王權、教權對百姓嚴酷統治,尤其是這一幕結束時舉行火刑的場面,令人驚心動魄不已!

《唐卡洛》於1867年3月11日在巴黎大歌劇院用法版本首演,第一輪就演出了四十三場。盡管威爾第對自己的這部作品尚不十分滿意,但是報刊的評論大多比較熱情,但是也有的評論認為他受了邁耶貝爾(Meyerbeer)和華格納(Wagner)的影響,這使他頗為不快,他在1867年4月1日致庫斯底耶的信中說:「我讀了法國主要報刊上的某些評論,簡言之,我竟成了完完全全的華格納派了。只些評論稍注意一下,便會發現在《埃爾納尼》(Ernani)重唱和《馬克白》(Macbeth)的夢遊場景等,裡面都有相似的樂念。

問題不在於《唐卡洛》屬於什麼體系,而在於它的音樂是好還是壞。這個問題既簡單明瞭合情合理。」(引自《威爾第書信選》)

論邁耶貝爾的影響,倒不如說是巴黎歌劇院的傳統對威爾第制約,例如在該劇第三幕第一場中就穿插了對劇情並不十分必要的芭蕾場面,在後來的義大利語版本中便都取消了。

十七年後,經過了修改的義大利語版本在米蘭史卡拉劇院演出時,除了刪除芭蕾場面還取消了第一幕,成了四幕戲的結構,但是這樣的演出總令人感覺不完整,於是在以後的演出中在經過修改的四幕版本前面恢復了原楓丹白露林中的第一幕,盡管這樣全劇的演出時間較長,但是戲卻顯得更加完整了。

目前,世界各地演出《唐卡洛》時,以四幕版本為主,但五幕版本亦有製作,兩種版本同樣通行。

本次衛武營演出版本,即為威爾第本人七度校訂之最終四幕版本。


歌劇劇情.宮鬥八點擋

《唐卡洛》改自席勒同名戲劇,劇中所有人都身不由己:法國公主伊莉莎白和西班牙王子唐卡洛情投意合,卻被迫嫁給唐卡洛之父菲利普二世。宮廷貴族愛波莉公主情繫唐卡洛,因妒生恨構陷新王后,又委身成為孤獨國王的情婦;忠心臣子羅德利果為爭取宗教自由的法蘭德斯請命,宗教法庭長則要取他的項上人頭…

 

歷史上的真實愛波莉公主

愛波莉公主本名為 Ana de Mendoza de la Cerda y de Silva Cifuentes,根據歷史她可能有一眼失明,故許多畫冊裡是以帶著單眼眼罩呈現。在被歷史描繪中是一位非常有吸引力的女性, 精力充沛且在宮廷生活中表現突出。一生中共育有10個孩子。

 

 

歌劇角色表

唐卡洛(西班牙王儲) – 男高音 

伊莉莎白(法國瓦盧瓦王朝公主)– 女高音

菲力二世(西班牙國王) – 男低音

羅德里戈(波薩侯爵)– 男中音

愛波莉公主(國王情婦,愛戀唐卡洛) – 次女高音

宗教法庭長 – 男低音

特巴爾多(伊莉莎白的侍從) – 女高音

阿倫貝爾格伯爵夫人 – 無唱詞

勒爾馬伯爵 – 男高音

修士 – 男低音

天上的聲音 – 女高音

傳令官 -男高音

其餘角色:

當地人民代表們、宗教法庭的法官們、法國和西班牙的貴族、樵夫們、民、侍童們、腓力二世的守衛們、修士們、宗教法庭的官員們、士兵們。

 

分幕解說

取自維基百科「唐卡洛」網頁

刪除場景撿

西班牙王子唐·卡洛(Don Carlo)與法國公主伊莉莎白(Elisabeth)兩情相悅,正在計劃著婚事,此時王子卻被父王菲利普二世(Philip II)傳召。(此即4幕版中刪去的楓丹白露場景,亦即5幕版之第1幕。)

第1幕

場景1:西班牙的聖茹斯特修道院(San Jerónimo de Yuste)

聖茹斯特修道院內,一眾修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亦名為卡洛)的亡靈祈禱,此時查理五世之孫──唐·卡洛王子來到修道院。唐·卡洛正為愛人伊莉莎白公主即將與父王菲力普二世成婚而感到無比痛苦,一位貌似先王的修士給予他安慰。唐·卡洛的友人──波沙侯爵羅德利果(Rodrigo)剛從受到鎮壓的法蘭德斯歸來,並為當地受苦的人民向唐·卡洛求助。唐·卡洛卻向羅德利果吐露他對伊莉莎白深切的愛意,羅德利果藉機鼓勵唐·卡洛離開西班牙前往法蘭德斯。隨後王室成員們步入修道院。

場景2:Saint-Just 附近的花園

修道院花園內,愛波莉公主(Eboli)唱著詠嘆調〈面紗之歌〉(Nei giardin di bello),歌詞描述先前一位摩爾國王試圖引誘一位迷人的蒙著面紗的美女,而這位美女卻原來是他自己被忽視的妻子…。隨後伊莉莎白步入花園,羅德利果送上唐·卡洛從法國寄來的信件。在羅德利果的促請下,伊莉莎白答應前去再見王子一次。此時愛波莉以為唐·卡洛深愛著的人是自己。

唐·卡洛請伊莉莎白要求父王將自己派往法蘭德斯,這樣可以遠離皇宮這個需要不斷見愛人成為母后的傷心之地,伊莉莎白立即答應了。唐·卡洛隨即再次向伊莉莎白示愛,卻遭到拒絕,因為他們如今已是繼母子的關係。唐·卡洛離開後,菲利普二世發現王后伊莉莎白身邊沒有侍從,於是命令王后的侍女返回法國。菲利普二世會見羅德利果,但拒絕答應有關援助法蘭德斯的要求。雖然如此,國王依舊信任羅德利果 ,並忠告他要留意宗教裁判所的大審判長(inquisitor)。

第2幕

場景1:馬德里.女王於花園的夜晚

唐·卡洛收到一張疑似來自伊莉莎白的字條,請他深夜到王后的花園相會,然而此字條其實是愛波莉所寫。當晚,唐·卡洛誤以為自己見到了伊莉莎白,便向她吐露愛意。愛波莉起初十分高興,後來驚覺原來唐·卡洛誤認自己是伊莉莎白,也就是說他愛的並不是自己。此時羅德利果到來,愛波莉威脅要將唐·卡洛與伊莉莎白之間的戀情告知國王。羅德利果請唐·卡洛信任自己,把所有敏感的文件都託付他來保管。兩人互相信任,音樂再次接入「友誼動機」。

場景2:巴利亞多利德大教堂前

一日,被宗教裁判所定罪的修士們被帶至刑場,預備處以火刑;同時國王和王后的加冕儀式也正在舉行當中。唐·卡洛及法蘭德斯代表前來打斷加冕儀式,請求國王赦免那些修士,唐·卡洛出面要求國王赦免法蘭德斯有罪人民,大審判長卻慫恿菲利普二世下令將他們逮捕。唐·卡洛更進一步提出要求國王授予他治理法蘭德斯的權力,雙方一言不合,唐·卡洛拔劍抵抗菲利普二世。此時衝突已起,羅德利果上前,要求唐·卡洛繳械,把劍交給他;此時衝突已起,羅德利果上前,要求唐·卡洛繳械,把劍交給他。(友誼動機響起,其實這是羅德利果要保護唐·卡洛的善意之舉,但唐·卡洛對羅德利果失望已極…)。唐·卡洛隨即投降。菲利普二世因此冊封羅德利果為公爵,而宗教裁判所的處決火刑也旋即開始。

第3幕

場景1:黎明.菲利普國王在馬德里的書房

菲利普二世唱著詠嘆調〈Ella giammai m’amo〉,哀嘆著伊莉莎白原來從沒愛過他。宗教裁判所的人員步入,國王詢問是否應該將自己的兒子唐·卡洛賜死。大審判長回答道:「上帝亦將自己的兒子犧牲了。」國王憤怒地說羅德利果才是宗教裁判所真正想剷除的對象。 伊莉莎白前來查問她遺失的首飾盒在何處,菲利普二世卻在盒內發現唐·卡洛的肖像,於是譴責伊莉莎白不忠。愛波莉和羅德利果到來,愛波莉對伊莉莎白感到歉疚,不只因為她愛上了唐·卡洛,事實上她自己也曾是菲利普二世的情婦。伊莉莎白給愛波莉兩個選擇:一是離開國家,二是進入進入修道院。愛波莉唱著歌曲〈O don fatale〉,決心要去營救唐·卡洛。

場景2:監獄

唐·卡洛在獄中,羅德利果前來告訴他卡洛將會得救,但羅德利果自己則受到唐·卡洛之前交給他的文件牽連,已難逃一死。隨後羅德利果便遭到宗教裁判所派來的殺手暗殺。羅德利果臨死前告訴唐·卡洛,伊莉莎白明天將於聖茹斯特修道院與他見面。菲利普二世駕到,親自釋放了他的兒子,唐·卡洛抵抗國王。同時,由愛波莉煽動而支持王子的暴亂群眾正叫囂威脅著國王,但宗教裁判所很快就將他們制服了。

第4幕

聖茹斯特修道院內,伊莉莎白正在先王查理五世的墓前祈禱,唱著〈Tu che le vanità〉。伊莉莎白即將辭世,而唐·卡洛也必須順從他的命運。唐·卡洛現身,向伊莉莎白作最後的道別。菲力普二世和大審判長隨後抵達,菲力普二世決定將唐·卡洛交給宗教裁判所審判。此時,突然從查理五世的墓中走出了一位修士,完全一如查理五世皇帝本尊,他唱出訓令塵世紛擾,唯有天堂為最適居所之後,便在所有人的震撼驚訝之下,護衛皇孫,帶領唐·卡洛逃亡到安全的地方。

筆者註:唐·卡洛進入墳墓而死亡?

就在劇力萬鈞之際,唐·卡洛喊道:“啊,上帝會為我報仇,這個鮮血的法庭,他的手會粉碎。”

卡洛為自己辯護,並向查理五世的墳墓撤退。此時墓門打開,一位如查理五世皇帝本尊的修士出現,將卡洛拉入懷中,用他的外套蓋住他並唱道:“我的孩子,這世上的痛苦仍然在這個地方跟隨我們,只有在上帝那裡才能找到你內心所希望的和平。”

國王和宗教審判長似乎認出了僧侶的聲音:他是國王的父親查理五世!但據信他應該已經死了。

隨著幕布緩緩落下,代表查理五世的這位僧侶帶著心煩意亂的卡洛走進迴廊,教堂裡的眾僧侶們吟誦著:“查理五世,至高無上的皇帝不過是灰燼。”

歌劇以極弱的和弦輕柔地結束。(此結尾在1883年被修改)

精彩音樂賞析

完整歌劇中文版本欣賞

威爾第《唐·卡洛》義大利杜林歌劇院四幕版本(2013)

第一幕

00:04:37 查理五世墓前。(查理五世動機

00:12:52 唐卡洛與羅德利戈歌唱永遠的友誼之歌永遠的友誼(二重唱:“Dio, che nell’alma infondere”)(「友誼動機」)

00:18:47 國王與伊莉莎白完婚,唐卡洛心碎(動機)

00:19:50 唐卡洛與羅德利果的友誼之歌再現

00:22:00 愛波莉公主詠嘆調〈面紗之歌〉(Nei giardin di bello)

00:36:44 在羅德利果的促請下,伊莉莎白答應前去再見王子一次。此時愛波莉以為唐·卡洛深愛著的人是自己。

00:39:18 唐·卡洛請伊莉莎白要求父王將自己派往法蘭德斯,這樣可以遠離皇宮這個需要不斷見愛人成為母后的傷心之地,伊莉莎白立即答應了。唐·卡洛隨即再次向伊莉莎白示愛,卻遭到拒絕,因為他們如今已是繼母子的關係。

00:50:34 伊莉莎白悲傷的告別詠嘆調〈別哭,我的夥伴〉(“Non pianger, mia compagna”)。

00:56:53 菲利普二世會見羅德利果。

00:59:33 羅德利果唱出「這是屍骨上的和平…你會聽見人民都在詛咒你」(音樂重擊)

01:02:26 菲利普二世雖不接受羅德利果的忠諫,卻有提醒他「要小心宗教法庭長」,接著說出自己的無奈「不幸的父親、可憐的丈夫」

第二幕  

01:10:11 唐·卡洛收到一張疑似來自伊莉莎白的字條,請他深夜到王后的花園相會,然而此字條其實是愛波莉所寫。當晚,唐·卡洛誤以為自己見到了伊莉莎白,便向她吐露愛意。

01:14:11 羅德利果到來,愛波莉終於弄懂唐·卡洛愛的不是她,而是王后伊莉莎白。於是威脅要將唐·卡洛與伊莉莎白之間的戀情告知國王。羅德利果出現協調糾紛,三重唱。

01:14:11 愛波莉唱出「逆子!顫抖吧!我的仇恨正盛」

01:20:10 羅德利果請唐·卡洛信任自己,把所有敏感的文件都託付他來保管。兩人互相信任,音樂再次接入「友誼動機」(01:21:41)

01:22:55 第二幕  第二景 大合唱

01:32:53 教堂之門開啟

01:38:17 唐·卡洛要求赦免法蘭德斯有罪人民,並要求國王授予他治理法蘭德斯的權力。

01:40:02 唐·卡洛提出要求國王授予他治理法蘭德斯的權力,雙方一言不合,唐·卡洛拔劍抵抗菲利普二世。此時衝突已起,羅德利果上前,要求唐·卡洛繳械,把劍交給他。(「友誼動機」響起,其實這是羅德利果要保護唐·卡洛的善意之舉,但唐·卡洛對羅德利果失望已極…)

01:40:02 火刑場景

02:25:14 羅德利果與唐卡洛在臨死前的對話與羅德利果詠嘆調〈我將死亡,但是死得快活〉 (”Io morrò, ma lieto in core”)

02:59:27 一片混亂中,查理五世之墳墓開啟,出現查理五世聲音與主題。(查理五世動機以銅管演奏再現

 

男中音中槍就要S了,居然氣還這麼長!?

樂譜賞析

羅德利果詠嘆調〈我將死亡,但是死得快活〉 (”Io morrò, ma lieto in core”) 

 

Simon Keenlyside – 兩句正常換氣

 

霍洛斯托夫斯基 – 四句21秒超長樂句

 

一起來比氣長…XD

 

永遠懷念 – 霍洛斯托夫斯基

 

延伸欣賞

威爾第《唐·卡洛》比利時列日皇家歌劇院版本(2020.4)


精彩系列活動推薦

 

頂尖師資親授!衛武營首開【歌劇大師班】,熱烈報名中!
國際級師資 & 超珍稀的音樂/戲劇排練觀摩機會!

→活動網頁連結

想知道歌劇導演如何引導演員運用肢體與聲音?
作為一個歌劇指揮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點?

適逢《#唐卡洛》在臺首演,我們邀請國際級講師們詳細講解歌劇的執導、指揮與音樂表現詮釋,讓你在短短兩日獲得知識與實力兼備的全方位歌劇經驗。

歡迎年滿18歲,國內對歌劇製作、劇場表演有興趣,並具基礎識譜能力的朋友報名參加!

▲ 課程時間:10/15(六)、10/16(日) 09:30
▲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9/27(二) 中午12點 止
▲ 課程詳情與報名方式: 報名請填寫申請表,可參閱附件簡章或點擊下列網址查看詳情

 

馬上報名➺ https://reurl.cc/O4A2k7
※全程參與課程者可獲得結業證書。

 

▲ 上課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182排練室

 

課程加碼
① 衛武營旗艦歌劇《唐卡洛》總彩搶先看!
② 贈送衛武營旗艦歌劇《唐卡洛》正式演出票券1張
    (另可享加購正式演出75折票券1張)
③ 在學學生75折專案

課程主題與大綱  

日期 時間 課程內容
10/15(六) 09:30-12:00 歌劇導演概要 詹尼.桑圖奇
《唐卡洛》執行導演詹尼.桑圖奇將以自身多年歌劇經驗,分享歌劇製作執導過程。帶領學員深入認識歌劇這門綜合藝術表演,並講解擔任歌劇/戲劇導演兩個領域執導方式的差異。

●現場備有中文口譯

14:00-16:00 歌劇樂譜及歌詞分析 王佩瑤
本堂課將說明如何分析歌劇樂譜以及獨唱家如何詮釋歌劇歌詞、音樂表現詮釋歌劇的戲劇與角色張力。
16:00-17:00 歌劇與音樂會指揮之差異 簡文彬
指揮簡文彬將以自身豐富的歌劇指揮之經驗,講解歌劇指揮的工作及排練場導演與指揮的分工配合,亦介紹歌劇指揮的要點。
18:30-22:00 《唐卡洛》音樂排練
(18:30-19:00 排前解說) 解說:簡文彬
10/16(日) 09:30-12:00 歌劇執導工作坊 詹尼.桑圖奇
延續歌劇導演概要課程,跨界鬼才桑圖奇,將結合其豐富的舞蹈與劇場執導經驗,帶領學員探討劇場空間與身體的連結、身體在劇場中的能量掌控,並講解導演在劇場中如何引導演出者運用肢體。

●現場備有中文口譯

14:00-17:00 西洋歌劇概論 王寶祥
教授將以其西洋歌劇專長,講授西洋歌劇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並帶領學員掌握製作/演出歌劇前必須具備的基礎歌劇知識。
18:30-22:00 《唐卡洛》戲劇排練
(18:30-19:00 排前解說)

●現場備有中文口譯

解說:詹尼.桑圖奇
10/26(三) 19:00 觀賞《唐卡洛》開放總彩排

※全程參與10/15、10/16兩日課程者可獲得結業證書。

  頂尖師資X精實課程  

 詹尼.桑圖奇|歌劇《唐卡洛》執行導演

義大利劇場跨界鬼才、菲尼國際舞蹈終生成就獎得主。
歌劇導演概要/歌劇執導工作坊/旗艦歌劇「戲劇排練」觀摩解說

 

➺ 簡文彬|歌劇《唐卡洛》指揮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總監,曾任德國萊茵歌劇院駐院指揮。
歌劇與音樂會指揮之差異/旗艦歌劇「音樂排練」觀摩解說

 

➺ 王佩瑤|旅美知名鋼琴家
曾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聲樂指導
歌劇樂譜及歌詞分析

 

 王寶祥|國立臺灣大學外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西洋歌劇研究專家、《表演藝術評論台》 特約劇評人。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