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歷史一刻!《傑利畢達克光榮凱旋指揮柏林愛樂紀錄片》介紹
Sergiu Celibidache: The triumphant return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傑利畢達克光榮凱旋指揮柏林愛樂紀錄片》藍光光碟正面封面

 

《傑利畢達克光榮凱旋指揮柏林愛樂紀錄片》藍光光碟背面

 

→柏林愛樂的歷史

 

背景簡介:

先提到上世紀公認最偉大的指揮大師之一,也是柏林愛樂最敬重的指揮家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

福特萬格勒從1922年接替逝世的匈牙利籍指揮巨匠尼基什(Nikisch Artúr, 1855-1922),成為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與首席指揮,至1954年11月30日他病逝於巴登-巴登附近的艾博史坦因堡(Ebersteinburg),享年68歲。

暫不提關於福特萬格勒的豐功偉業,以及二戰時的許多爭議與終於獲判「非納粹化」的無罪審判等細節,先將話題帶到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福特萬格勒由於必須接受軍事法庭審判,而被迫離開指揮一職,形成柏林愛樂群龍無首的狀態。


隨即樂團票選出的新指揮里奧·波查德(Lew “Leo” Borchard, 1899-1945),才剛指揮22場音樂會之後,悲劇性地在通過美國佔領區哨站時被誤殺,更加使得樂團再次陷入無指揮的混亂狀態。

於是柏林愛樂相中了當時僅33歲的羅馬尼亞籍且剛從柏林音樂學院畢業的傑利畢達克(Sergiu Celibidache, 1912-1996),並委任他成為樂團常任指揮。

雖然當時的傑利畢達克沒有什麼指揮經驗(是事實),但他對此項工作非常負責認真,日以繼夜的投入努力,其成果有目共睹,所以很快在樂團團員之間樹立了威信,並且逐漸成為一個最具吸引力的新生代指揮家。

兩年之後,福特萬格勒終在柏林和維也納獲判被非納粹化,再經盟軍審查批准,他很快恢復了演出活動,並於1952年恢復了柏林愛樂音樂總監的身分,與年輕指揮傑利畢達克聯手,為樂團開啟了一段「雙指揮」的經典時期。

1954年,福特萬格勒過世,一直到他逝世之前,「據說」是非常不願意讓卡拉揚接任音樂總監一職。

但經由團員投票結果卻決定由46歲的卡拉揚繼承福特萬格勒所遺下的音樂總監一職,且在卡拉揚堅持之下,給予他終生音樂總監之合約,聘約後於1955年簽字,自1956年正式生效。

於是乎,卡拉揚81歲過世,一生在指揮舞台上活躍了60年,和柏林愛樂樂團之間的合作關係更長達34年~但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容仁斌老師另外擇期再敘。

話題再度回到傑利畢達克身上,1954年意外地未獲聘柏林愛樂總監之後,他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羞辱,遠走柏林,輾轉於歐州各地、美國、日本等地客串指揮,與眾多廣播交響樂團合作,並先後於斯德哥爾摩廣播交響樂團、法國國家管弦樂團、漢堡交響樂團等處任擔任常任指揮。

1979年他出任慕尼黑愛樂音樂總監直至他1996年過世為止,這可能是最能發揮他指揮卓越能力的地方與樂團,樂團敬愛他,也願意接受他的「壞脾氣」與「大量彩排」,而樂團與他之間的緊密合作關係,也讓傑利畢達克倍感溫馨,不斷地曾說過:「我的慕尼黑愛樂!」

1994年,傑利畢達克更是親自率領慕尼黑愛樂來訪台灣,蔚為台灣音樂界盛事與佳話。

而這部紀錄片除了上面所述的豐富指揮歷史之外,更有著1992年最精采的傑利畢達克與柏林愛樂重新合作之經典影音畫面~

當愛樂者都能透過聲音與畫面,再次感受睽違38之後,傑利畢達克榮耀地重返柏林愛樂,指揮樂團再次發出他心中經典的布魯克納第7號交響曲裡的天人合一交響效果,相信您一定會超感動!

 

柏林音樂廳(Konzerthaus Berlin)

德國浪漫主義歌劇首部曲:韋伯歌劇《魔彈射手》首演的柏林皇家戲劇院(Königliches Schauspielhaus)1919年改稱普魯士國家劇院(Preußisches Staatstheater),1984年起改稱柏林音樂廳(Konzerthaus Berlin),1990年代柏林愛樂整修時,此廳曾是柏林愛樂的駐廳。也因此1992年傑利畢達克應邀回到柏林愛樂指揮的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便是在此音樂廳演出/錄製。

2023年5.30. 筆者到此一遊,剛好留下音樂廳又正在整修中的見證

 

[線上亦可欣賞]

→柏林愛樂之數位音樂廳(Digital Concert Hall)也有此珍貴節目可以欣賞喔~

 

試閱連結: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