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大人社團X蹦藝術 第九號交響曲聯演(二)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All about Dvořák’s 9th Symphony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在紛亂的時局裡,音樂已經成為你生活中的日常?
想透過了解更多作品的背景,拓廣音樂範疇,聽懂音樂的意涵?

《大人社團》與蹦藝術林仁斌老師攜手再開新課,這次以「第九號交響曲」為主題,帶同學們深度賞析四首特別的第九號交響曲,包含貝多芬著名的《合唱》、德弗札克的《新世界》、舒伯特的《偉大》與馬勒的第九號交響曲,不只拆解交響曲的曲式與結構,也聚焦在作曲家的人生故事以及音樂史上,讓學員可以更理解名曲背後的意涵,享受音樂浩瀚繽紛的斑斕色彩。

課程主講人:

 

《延伸閱讀》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程好嗎?學員真實回饋分享

 

本期精彩課程推薦

特別課程推薦

大人的弦音美技國際小提琴大賽(8/17週三晚上班,共6堂):四年一度克萊斯勒大賽

 

下期課程精彩推薦

大人的第九號交響曲聯演線上直播課(8/18週四下午班,共5堂):匯集四大名家-貝多芬X舒伯特X馬勒X德弗札克

 

  • 第二堂 │ 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是捷克德弗札克生前最後一首交響曲,也是作曲家最受全世界歡迎的交響曲作品。1892年,德弗札克受邀至美國紐約音樂學院擔任院長,雖生活無虞卻仍思鄉情切,隔年他便完成了這首以斯拉夫旋律為主,並融入印第安音樂與黑人靈歌風格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整首交響曲共分為四個樂章,尤其第二樂章英國管獨奏旋律,充滿了難以言喻的美感與愁思(被改編為知名民謠《念故鄉》),更讓此曲風靡全球,成為交響樂團音樂會保留曲目。這堂課中,老師將帶領同學們認識德弗札克的交響曲創作,解析這首情感豐富的經典作品。

→德弗札克生平簡介

 

樂曲簡述

1891年,五十歲的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受到來自美國的邀約,想聘請他到美國國家音樂學院(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America )擔任音樂院院長(1892-1895年),1892年他帶著家人遠從捷克赴美,展開他人生下半場的新世界之旅。

1892年來到美國的德佛札克,雖有家人在旁陪伴,也喜愛在美國這個新世界所見所聞,一方面接收著這來自新世界的養分,但另一方面,也經常時時思念著自己的故鄉。在美國的他,融合了心中的波西米亞的旋律、美國民謠與黑人靈歌等等素材,在他心中醞釀兒成為了一種全新的語彙,深切動聽,讓人一聽難忘。

德弗札克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第二樂章英國管奏旋律優美無比,更個勾人鄉愁與愁思,許多人誤以為這旋律是直接取自美國民謠,但其實是德弗札克的原創旋律。

 

延伸閱讀

【BON音樂】德弗札克:弦樂四重奏《美國》op.96

【BON音樂】無盡相思:大提琴的絕美歌唱─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

 

我寫的.都是捷克音樂

在人生晚年,已臻化境的作曲家德弗札克僅以一句話,謙虛地概括他自己畢生之創作。

說:「我所留下的作品,永遠只是普通的捷克音樂。


作曲家簡介

(引用自維基百科,連結

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捷克國民樂派作曲家。

追隨著浪漫主義時期民族主義者的典範貝多伊齊·史麥塔納,德弗札克經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摩拉維亞和他的故鄉波希米亞(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捷克)的民謠音樂的旋律及其他方面。德弗札克自己的風格經常被描述為「吸收了民歌的影響並找到有效的方式利用它們,用交響樂的傳統最完滿的再現了一個民族的特色」。其代表作有第九交響曲《新世界交響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舞曲》、歌劇露莎卡》。他被認為「可能是他那個時代創作最多面向的作曲家」。

 

出生和年輕時代

德弗札克出生地

德弗札克出生在布拉格(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於捷克)附近的內拉霍奇夫斯鎮伏爾塔瓦河旁的磨房內,他的父親František Dvořák經營祖傳的客棧和肉店。他的母親Anna Zděnková是一名貨物看守的女兒。安東尼是他們第一個兒子,安東尼總共有八個弟弟。

他6歲的時候在Nelahozeves上小學,在那裡他第一次上小提琴課。1853年他遷往茲洛尼采學習德語。當時德語是波希米亞的生存之本。在那裡他跟隨教堂唱詩班領唱Antonín Liehmann學習鋼琴和管風琴。在此期間,他有時演奏管風琴補貼家計。他還在他老師的樂團中演奏,並且開始作曲。有一個由來已久而且由一封偽造的滿師證書所支持的傳言,說德弗札克的雙親強迫安東尼學習屠宰技術,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個傳言的真實性。

1856年秋德弗札克去了捷克卡梅尼采,據推測他是為了進修德語,並且準備到德語教學的布拉格管風琴學校上課。1857年10月他上了兩年的管風琴學校,也在一所普通學校上過學,還作為中提琴手在一年登台兩次的Cäcilien協會樂團中演出。

 

職業音樂家的第一步

德弗札克本想謀一個管風琴師的職位,但失敗了。1859年夏天開始他就在Karl Komzák的樂團裡面當中提琴手,在咖啡館,或是公眾場合演奏樂曲集錦,序曲和舞曲。德弗札克這樣過了十一年,其間沒有發表作品。從這段時間流出下來的作品判斷,他是自學的作曲,而且可以說是按部就班的,從開始的莫札特,經孟德爾頌舒曼直到1870年代末的華格納。剛開始他的重點是弦樂四重奏

1862起Komzák的樂團在新開的布拉格臨時劇院登台,約在1865年升級為歌劇樂團。在國家劇院落成之前,這座臨時劇院是第一所捷克歌劇戲劇的用武之地。其中史麥塔納貢獻良多,他的《布蘭登堡人在波希米亞》和《被出賣的新嫁娘》1866年就是在此首演的。

1865年起德弗札克除在樂團的工作外,還開始在劇院教授鋼琴。他的女學生有姐妹倆JosefinaAnna Čermáková。當時德弗札克愛上了17歲的Josefina,可惜未成眷屬,但當時11歲的Anna,卻在8年後,即1873年11月17日與德弗札克成婚。

 

成名

1870年德弗札克寫下第一部歌劇《阿爾弗雷德》,德語劇本,但歌劇在他生前都不曾獲得上演機會,可以看作是一次練筆。第一部為觀眾所接受的作品是歌劇《國王與燒炭工》,Bernhard J. Lobeský寫的捷克語劇本。1871年7月他辭去了樂團工作,只為了多點時間作曲。在1871年到1873年,他發表了歌劇,室內樂和為合唱和樂團而寫的讚美詩《白色山的遺產》,這些作品得到了熱情的讚美與肯定。

只是其歌劇《國王與燒炭工》不盡如人意。1873年臨時劇院已經開始排演,但是不得不中斷,據稱原因是這部歌劇太難而不可能演唱。德弗札克再次重新審視其曲風,並且拋棄了新德國學派的那一套重新作曲,1874年首演,結果是大獲成功。

1874年開始他開始到私立音樂學校授課,2月他得到了一個管風琴職位,在此職位上他一直工作到1877年。

 

蜚聲國際

1874年到1877年間他都得到國家獎學金。愛德華·漢斯力克是這個評委會的成員,後來還有布拉姆斯,後者成就了德弗札克的決定性突破——通過與之友好的出版商西姆羅克,德弗札克的二重唱合集《摩拉維亞之聲》得以出版。同時,這也標誌著兩位大作曲家終身友誼的開始。

 

出國旅遊

1884年德弗札克接受愛樂協會的邀請第一次前往倫敦。這兩年內寫成的《鬼新娘》(露莎卡,根據Karel Jaromír Erben的敘事詩寫成)和《聖潔的魯米那》是伯明罕利茲的委託之作。

第一次倫敦之行後,德弗札克到普日布拉姆(Příbram)旁的維索卡山(Vysoka)避暑,在那裡他可以充分遠離城市享受大自然。1877年起他的公眾露面停息,只接受少量的委託,修改舊作,寫作歌劇《雅各賓派人》。

1889年初德弗札克應俄羅斯皇家音樂協會之邀到訪莫斯科聖彼得堡。在再一次的倫敦之旅後他回到布拉格,在那裡他接受了卡爾斯大學榮譽博士頭銜,1890年10月他成為音樂學院教授。其實1889年一月他就收到聘任提議,但由於他當時事務繁忙不得不推掉。

 

在新世界

照片中1893年德弗札克一家和他的朋友在紐約。從左到右是:他的妻子安娜,兒子安東寧,莎蒂·西伯特,約瑟夫·科瓦里克,莎蒂·西伯特的母親,女兒奧提莉,最右為德弗札克本人。

照片中1893年德弗札克一家和他的朋友在紐約。

 

1892年至1895年間,德弗札克到紐約市美國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年薪為當時的15000美元,這對德弗札克的財政狀況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他也要考慮到家庭團聚的問題,他的妻子,女兒Otilie和兒子Antonín陪同前往。其他四個孩子只在1893年夏天來美國。那時一家在愛荷華州的捷克移民村斯畢維里歡度美好時光。

聘任建議是由慈善家珍妮特·瑟伯夫人提出的,她想把美國從歐洲音樂一統天下的局面中解放出來,並且樹立美國自己的藝術偶像。她建議作曲家從美國詩人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的長詩《海華沙之歌》選取題材,寫一部美國歌劇。德弗札克深深認同美國黑人和印第安人音樂應該是美國音樂的發展基石,認為通過它們將會找到美國音樂自己的風格。德弗札克在紐約遇到了他後來的學生哈里·布雷——最早的美國黑人作曲家之一。他向德弗札克介紹了美國黑人的傳統靈歌

1893年,德弗札克從《海華沙之歌》這個描寫印第安人的偉大詩篇中找到靈感,再結合自己對印第安人和美國黑人音樂的研究,最終為紐約愛樂樂團寫出了很出名的作品:第9號交響曲《來自新大陸》。1893年12月16日,德弗札克的朋友安東·塞德爾指揮紐約愛樂樂團在紐約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了這部交響曲,獲得熱烈歡迎。他在紐約還寫有《感恩贊》和第12號弦樂四重奏,就是《美國弦樂四重奏》。從中可看到美國的音樂元素的滲入,例如五聲音階,一個降低的導音切分音的應用。

德弗札克在音樂學院的主要工作是作曲課,他的學生有魯賓·高德馬克

 

從美國歸來

本來他的任期為兩年,後來延長兩年,可是1895年4月德弗札克就回國了,原因可能是贊助人Thurber經過一次經濟危機後財政情況急劇惡化,導致德弗札克被多次拖欠薪水。

德弗札克在維索卡山平靜地度過了幾個月,11月份再次到布拉格音樂學院上任。他曾打算過搬到維也納,在那得到一個位置應該不成問題,但最後還是沒有付諸現實。期間誕生了他最後一部弦樂四重奏。

 

交響詩

1896年德弗札克與絕對音樂劃清界限。雖然他之前寫過一些被稱之為標題音樂的作品,如1889年的為鋼琴而作的《詩意聲樂畫》,他稱之為「標題音樂,但是是舒曼式的」,或是同年的Dumky三重奏(鋼琴三重奏)。但現在他直接轉向交響詩的創作。這是一種音樂體裁,在李斯特華格納的新德國學派里,它是爭論的焦點之一。

這一年之內他寫了《露莎卡》、《午時女巫》、《金紡車》和《野鴿》。這些作品都是根據捷克詩人Karel Jaromír Erben的敘事詩集《Kytice》創作的。他用散文式的音樂告訴聽眾這些故事的情節。下一年他還寫了《英雄之歌》,雖然他並沒有公開其大綱,但是他在一封信中卻對之作了解釋。

 

最後歲月

布拉格德弗札克像

此時的德弗札克已經完成了其室內樂和管弦樂的創作。在他最後的歲月里他只寫歌劇:1898年《魔鬼與凱特》、1900年《露莎卡》和1902/3年的《阿米達》。

在《阿米達》首演的時候,德弗札克因腿疼而不得不中途離開。幾天後因為感冒,只能在床上休息。1904年5月1日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悄然離世,死因是中風而去世,享壽62歲。在逝世的第四天,捷克為他舉行國葬。

2005年6月捷克票選「最偉大的捷克人」(Největší Čech)中,他排名第八。(作曲家簡介引用自維基百科)


創作過程

1892年在開始美國生活並擔任音樂院院長之後,隨著生活的安定德弗札克逐漸開始構思在美國的創作。在整理了心中的想法之後,1893年他也開始了全新交響曲的創作:1893年1月10日正式開始創作,1月21日便完成了第一樂章,1月25日完成第二樂章,1月31日完成第三樂章,作曲速度非常迅速;但第四樂章則等到3月12日才完成,終於完成全曲。而喜歡上美國本地音樂的德弗札克也在1893年夏天訪問愛荷華州,位於斯皮爾維爾的BilyCloks House,與當地的美洲原住民共度時光,並仔細研究當地原住民音樂風格。

 

 

樂曲編號

當年《新世界》交響曲首度出版時,編號其實是「第5號」(出版順序),後來學者再重新根據創作時間編號後,《新世界》才改列為第9號。


 

關於首演

《新世界》交響曲完成於1893年,並於同年12月16日由指揮家安東.塞爾德(Anton Seidl, 1850-1898)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現紐約愛樂前身)於卡內基音樂廳首演。

 

安東.塞爾德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首演現場速寫圖

 

報紙樂評:

德弗札克偉大的交響曲:由紐約愛樂擔任首演

關於這無與倫比的美:

First Movement the most Tragic,

Second the most beautiful,

Third the most Sprightly.

 

創作時德弗札克並無給予標題。

但在首演前,德弗札克不但加上了《新世界》(from the new world)的標題,在之後的倫敦首演之前,德弗札克也寫下給倫敦首演的介紹:

“我稱此交響曲為《新世界》,因為它是我在美國寫的第一首作品。依我的看法,這個國家的影響(意指黑人、印地安人、愛爾蘭人的民謠旋律)很容易看見。這首和其他在美國寫作的曲子,和我早先的作品,在色彩和個性上都很不一樣──但是我不會自我分析。我希望英國的聽眾能夠像以往一樣了解我。很遺憾我不能在首演時親臨指揮。你們能好心讓我知道演出反應如何,並寄給我倫敦輿論的批評嗎?慢板和序奏部分應該非常緩慢。對了,速度!速度是很可怕的事情。”(取自維基百科網頁:連結

 

德弗札克的總譜首頁手稿

 

樂曲編制

如下方總譜所示,本曲為兩管編制交響曲。

《新世界》交響曲編制

兩部長笛(二部兼吹短笛)

兩部雙簧管(二部兼吹英國管)

兩部A調與bB調單簧管

兩部低音管

四部法國號(E調, C調與F調)

兩部小號(E調, C調與E♭調)

中音長號、次中音長號與低音長號

低音號(僅第二樂章)

定音鼓

三角鐵(僅第三樂章)

雙鈸(僅第四樂章)

弦樂五部


樂章介紹

第一樂章 – e小調,4/8拍,奏鳴曲快板曲式。

慢板(Adagio)- 甚快的快板(Allegro molto)

序奏(慢板)主題

 

樂譜版本欣賞(序奏慢板)

 

甚快的快板 主題

 

樂譜版本欣賞(快板)

 

第一樂章 曲式結構

慢板前奏 呈示部 第一主題 呈示部 第二主題 呈示部 第三主題 發展部 再現部 尾聲
Introduction Exposition –
First Theme
Exposition –
Second Theme
Exposition –
Third Theme
Development Recapitulation Coda

 


第二樂章 – 降D大調,4/4拍,三段體A-B-A’。

最緩板(Largo)

前奏譜例

 

英國管慢板主題(念故鄉)

 

B段主題(長笛+雙簧管)

 

第二樂章 曲式結構

前奏
Introduction
A段
Section A
B段
Section B
A’段
Section A’
尾奏終止式
Ending 
Third
Choral of Trombone: 10:07 English Horn Solo: 10:59
Bassoon solo: 12:15
Clarinete solo: 12:31
Choral of Winds: 12:49
Strings Choral: 13:18
English Horn Solo: 14:17
Bassoon Solo: 14:31
Horn Choral: 15:00
Chora of Oboe and Flute: 15:26
Choral of Winds: 16:04
Clarinete Solo: 18:00
Strigns choral: 18:00
Oboe solo: 19:19
Choral of Winds : 19:23
Theme of the 4th movement: 19:44
English Horn Solo: 20:16
Strings Choral: 20:46
Violin Solo: 21:33
Cello Solo: 21:33
Winds Choral: 22:02
Choral of trombone: 22:51
Last Chord: 23:49

第三樂章 – e小調,3/4拍,輪旋曲式

活潑的甚快板(Molto vivace)

A主題譜例

 

B段主題譜例

 

中段(Trio)譜例

 

 

 

第三樂章 曲式結構

第一主題 第二主題 中段 尾聲
Theme A Theme B Trio Coda

第四樂章 – e小調,4/4拍,奏鳴曲快板曲式

火熱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

 

快板主題譜例:

 

第四樂章 曲式結構

序奏 呈示部 發展部 再現部 尾聲
Introduction 第一主題

第二主題

Development Recapitulation Coda

音樂會版本欣賞

克勞斯.麥凱萊2022年1月15日與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的最新合作版本


【BON話題1】三大主題比一比

首次聽到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美國》跟《新世界》交響曲時,某些段落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呀?

其實當我們拿出大提琴第一樂章主題與《新世界》交響曲第四樂章主題並列比較時,各位會發現,這兩者其實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也難怪聽起來如此熟悉(XD):

 

大提琴協奏曲主題

 

 

《新世界》交響曲主題

 

 

然後我們再加入《美國》的第一樂章主題進來比一比:

《美國》弦樂四重奏主題

(寫於1893年,《新世界》之後,在美國的第二首作品)

 

 

從上面三個譜例,看出來德弗札克旋律中的「美國味」是什麼了嗎?(XDD)


【BON話題2】《新世界》交響曲登月球?

1969年,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執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任務時,也帶了一捲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在太空船上播放,不曉得是阿姆斯壯特別喜愛這首曲子?抑或這代表著1969年時人類認為登陸月球就是正在探索未來的「新世界」?

我們無法得知背後的原因,但這件事情但當年也成為新聞內容與話題。


【BON話題3】大白鯊也瘋狂?

電影配樂作曲家約翰威廉斯的《大白鯊》兩音主題名聞遐邇,可說是電影配樂早期最具創意的動機設計。但如果您聽過德弗札克《新世界》第四樂章前奏之後,可能會訝異地發現兩者是如此相近…

 

 

意外嗎?還有進階版喔~

現在…《星際大戰》也要瘋狂了~~

點擊照片進入「神秘影片」

 

借來的動機XD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