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無盡相思:大提琴的絕美歌唱─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
All about Dvorak’s cello concerto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德弗札克創作於1895年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與《新世界交響曲》同一時期,都屬於他晚期的作品,也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除了充滿波希米亞風情如歌般的旋律,融合著強烈複雜的思鄉情緒以及大提琴中高音域使用的全新技法突破之外,還隱藏著使用了曾經創作的藝術歌曲之情感秘辛。從音樂聽見更多背後的故事,與林仁斌老師一同賞析這首近代大提琴最浪漫的協奏曲作品。

 

課程主講:林仁斌

延伸閱讀 林仁斌老師專訪:

 


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簡介

1892年至1895年間,德弗札克到紐約市美國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在這三年旅美期間,德弗札克的思鄉情愁也充分反映在作品中,在美國時期的他,陸續寫下了《新世界》交響曲 Op.95、弦樂四重奏《美國》Op.96與 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Op.104等名作。

德弗札克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104與第九號《新世界》交響曲同時期,是德弗札克在美國期間最後一年的作品:在音樂內容裡充分結合了美國黑人靈歌、印地安原住民旋律及來最熟悉的波西米亞舞曲節奏等等特色,這幾套作品都反映出思鄉情切,也能看出德弗札克融合更多國家風格的民歌素材,最終融會貫通並集之大成之豐厚結果。

據說布拉姆斯看過此曲的總譜後,感嘆說:「我怎麼不知道大提琴協奏曲,也可以寫得這麼美?如果之前曉得,我一定自己譜寫一曲。


作曲家簡介(引用自維基百科,連結

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捷克國民樂派作曲家。

追隨著浪漫主義時期民族主義者的典範貝多伊齊·史麥塔納,德弗札克經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摩拉維亞和他的故鄉波希米亞(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捷克)的民謠音樂的旋律及其他方面。德弗札克自己的風格經常被描述為「吸收了民歌的影響並找到有效的方式利用它們,用交響樂的傳統最完滿的再現了一個民族的特色」。其代表作有第九交響曲《新世界交響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舞曲》、歌劇露莎卡》。他被認為「可能是他那個時代創作最多面向的作曲家」。

 

出生和年輕時代

德弗札克出生地

德弗札克出生在布拉格(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於捷克)附近的內拉霍奇夫斯鎮伏爾塔瓦河旁的磨房內,他的父親František Dvořák經營祖傳的客棧和肉店。他的母親Anna Zděnková是一名貨物看守的女兒。安東尼是他們第一個兒子,安東尼總共有八個弟弟。

他6歲的時候在Nelahozeves上小學,在那裡他第一次上小提琴課。1853年他遷往茲洛尼采學習德語。當時德語是波希米亞的生存之本。在那裡他跟隨教堂唱詩班領唱Antonín Liehmann學習鋼琴和管風琴。在此期間,他有時演奏管風琴補貼家計。他還在他老師的樂團中演奏,並且開始作曲。有一個由來已久而且由一封偽造的滿師證書所支持的傳言,說德弗札克的雙親強迫安東尼學習屠宰技術,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個傳言的真實性。

1856年秋德弗札克去了捷克卡梅尼采,據推測他是為了進修德語,並且準備到德語教學的布拉格管風琴學校上課。1857年10月他上了兩年的管風琴學校,也在一所普通學校上過學,還作為中提琴手在一年登台兩次的Cäcilien協會樂團中演出。

 

職業音樂家的第一步

德弗札克本想謀一個管風琴師的職位,但失敗了。1859年夏天開始他就在Karl Komzák的樂團裡面當中提琴手,在咖啡館,或是公眾場合演奏樂曲集錦,序曲和舞曲。德弗札克這樣過了十一年,其間沒有發表作品。從這段時間流出下來的作品判斷,他是自學的作曲,而且可以說是按部就班的,從開始的莫札特,經孟德爾頌舒曼直到1870年代末的華格納。剛開始他的重點是弦樂四重奏

1862起Komzák的樂團在新開的布拉格臨時劇院登台,約在1865年升級為歌劇樂團。在國家劇院落成之前,這座臨時劇院是第一所捷克歌劇戲劇的用武之地。其中史麥塔納貢獻良多,他的《布蘭登堡人在波希米亞》和《被出賣的新嫁娘》1866年就是在此首演的。

1865年起德弗札克除在樂團的工作外,還開始在劇院教授鋼琴。他的女學生有姐妹倆JosefinaAnna Čermáková。當時德弗札克愛上了17歲的Josefina,可惜未成眷屬,但當時11歲的Anna,卻在8年後,即1873年11月17日與德弗札克成婚。

 

成名

1870年德弗札克寫下第一部歌劇《阿爾弗雷德》,德語劇本,但歌劇在他生前都不曾獲得上演機會,可以看作是一次練筆。第一部為觀眾所接受的作品是歌劇《國王與燒炭工》,Bernhard J. Lobeský寫的捷克語劇本。1871年7月他辭去了樂團工作,只為了多點時間作曲。在1871年到1873年,他發表了歌劇,室內樂和為合唱和樂團而寫的讚美詩《白色山的遺產》,這些作品得到了熱情的讚美與肯定。

只是其歌劇《國王與燒炭工》不盡如人意。1873年臨時劇院已經開始排演,但是不得不中斷,據稱原因是這部歌劇太難而不可能演唱。德弗札克再次重新審視其曲風,並且拋棄了新德國學派的那一套重新作曲,1874年首演,結果是大獲成功。

1874年開始他開始到私立音樂學校授課,2月他得到了一個管風琴職位,在此職位上他一直工作到1877年。

 

蜚聲國際

1874年到1877年間他都得到國家獎學金。愛德華·漢斯力克是這個評委會的成員,後來還有布拉姆斯,後者成就了德弗札克的決定性突破——通過與之友好的出版商西姆羅克,德弗札克的二重唱合集《摩拉維亞之聲》得以出版。同時,這也標誌著兩位大作曲家終身友誼的開始。

 

出國旅遊

1884年德弗札克接受愛樂協會的邀請第一次前往倫敦。這兩年內寫成的《鬼新娘》(露莎卡,根據Karel Jaromír Erben的敘事詩寫成)和《聖潔的魯米那》是伯明罕利茲的委託之作。

第一次倫敦之行後,德弗札克到普日布拉姆(Příbram)旁的維索卡山(Vysoka)避暑,在那裡他可以充分遠離城市享受大自然。1877年起他的公眾露面停息,只接受少量的委託,修改舊作,寫作歌劇《雅各賓派人》。

1889年初德弗札克應俄羅斯皇家音樂協會之邀到訪莫斯科聖彼得堡。在再一次的倫敦之旅後他回到布拉格,在那裡他接受了卡爾斯大學榮譽博士頭銜,1890年10月他成為音樂學院教授。其實1889年一月他就收到聘任提議,但由於他當時事務繁忙不得不推掉。

 

在新世界

照片中1893年德弗札克一家和他的朋友在紐約。從左到右是:他的妻子安娜,兒子安東寧,莎蒂·西伯特,約瑟夫·科瓦里克,莎蒂·西伯特的母親,女兒奧提莉,最右為德弗札克本人。

照片中1893年德弗札克一家和他的朋友在紐約。

 

1892年至1895年間,德弗札克到紐約市美國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年薪為當時的15000美元,這對德弗札克的財政狀況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他也要考慮到家庭團聚的問題,他的妻子,女兒Otilie和兒子Antonín陪同前往。其他四個孩子只在1893年夏天來美國。那時一家在愛荷華州的捷克移民村斯畢維里歡度美好時光。

聘任建議是由慈善家珍妮特·瑟伯夫人提出的,她想把美國從歐洲音樂一統天下的局面中解放出來,並且樹立美國自己的藝術偶像。她建議作曲家從美國詩人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的長詩《海華沙之歌》選取題材,寫一部美國歌劇。德弗札克深深認同美國黑人和印第安人音樂應該是美國音樂的發展基石,認為通過它們將會找到美國音樂自己的風格。德弗札克在紐約遇到了他後來的學生哈里·布雷——最早的美國黑人作曲家之一。他向德弗札克介紹了美國黑人的傳統靈歌

1893年,德弗札克從《海華沙之歌》這個描寫印第安人的偉大詩篇中找到靈感,再結合自己對印第安人和美國黑人音樂的研究,最終為紐約愛樂樂團寫出了很出名的作品:第9號交響曲《來自新大陸》。1893年12月16日,德弗札克的朋友安東·塞德爾指揮紐約愛樂樂團在紐約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了這部交響曲,獲得熱烈歡迎。他在紐約還寫有《感恩贊》和第12號弦樂四重奏,就是《美國弦樂四重奏》。從中可看到美國的音樂元素的滲入,例如五聲音階,一個降低的導音切分音的應用。

德弗札克在音樂學院的主要工作是作曲課,他的學生有魯賓·高德馬克

 

從美國歸來

本來他的任期為兩年,後來延長兩年,可是1895年4月德弗札克就回國了,原因可能是贊助人Thurber經過一次經濟危機後財政情況急劇惡化,導致德弗札克被多次拖欠薪水。

德弗札克在維索卡山平靜地度過了幾個月,11月份再次到布拉格音樂學院上任。他曾打算過搬到維也納,在那得到一個位置應該不成問題,但最後還是沒有付諸現實。期間誕生了他最後一部弦樂四重奏。

 

交響詩

1896年德弗札克與絕對音樂劃清界限。雖然他之前寫過一些被稱之為標題音樂的作品,如1889年的為鋼琴而作的《詩意聲樂畫》,他稱之為「標題音樂,但是是舒曼式的」,或是同年的Dumky三重奏(鋼琴三重奏)。但現在他直接轉向交響詩的創作。這是一種音樂體裁,在李斯特華格納的新德國學派里,它是爭論的焦點之一。

這一年之內他寫了《露莎卡》、《午時女巫》、《金紡車》和《野鴿》。這些作品都是根據捷克詩人Karel Jaromír Erben的敘事詩集《Kytice》創作的。他用散文式的音樂告訴聽眾這些故事的情節。下一年他還寫了《英雄之歌》,雖然他並沒有公開其大綱,但是他在一封信中卻對之作了解釋。

 

最後歲月

布拉格德弗札克像

此時的德弗札克已經完成了其室內樂和管弦樂的創作。在他最後的歲月里他只寫歌劇:1898年《魔鬼與凱特》、1900年《露莎卡》和1902/3年的《阿米達》。

在《阿米達》首演的時候,德弗札克因腿疼而不得不中途離開。幾天後因為感冒,只能在床上休息。1904年5月1日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悄然離世,死因是中風而去世,享壽62歲。在逝世的第四天,捷克為他舉行國葬。

2005年6月捷克票選「最偉大的捷克人」(Největší Čech)中,他排名第八。(作曲家簡介引用自維基百科)


創作背景

1892至1895年間,德弗札克受邀至美國,擔任剛成立的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之職。在這段期間,德弗札克吸收了許多美國文化與風情,尤其對黑人靈歌及印第安民謠特別感興趣。

任職期間,德弗札克雖然欣賞美國多元且自由的風氣,但其實不到三年時間,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辭職返鄉。在美國的最後一年,德弗札克動筆譜寫了這首《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此曲可說是他於美國期間的最後鉅作。不但洋溢著優美動人的旋律與樂曲內涵,更因為將當時美國地方色彩和德弗札克源自波希米亞之民謠曲調巧妙融合傳聯,因此產生了非常獨特的魅力。

 

克服創作隱憂的背後原因

據說原本德弗札克對於以大提琴作為獨奏樂器曾有疑慮,主要是擔心大提琴的音量無法跟整個交響樂團的音響相互抗衡,特別是銅管樂器加入時,大提琴的聲音幾乎聽不見,因此,德弗札克在先前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裡,其實都曾經刻意將銅管聲部的配置降到最低。

但德弗札克在紐約的現場音樂會中,因為聆賞了維克多.赫伯特(Victor Herbert, 1859-1924)的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而感受到原來大提琴這項樂器之演奏能力與可塑性非常高,因而重新產生創作之可行性,決心開始譜寫一首規模龐大的大提琴協奏曲。

 

維克多.赫伯特: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 

 

因為維克多.赫伯特在配器上也使用了銅管樂器,例如長號、低音長號等銅管樂器,且交響效果出色:

 

有了維克多.赫伯特者首大提琴協奏曲如此成功的案例,讓德弗札克感到信心十足,便滿心歡喜地想試試自己的創作,《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於是有了全新的契機。

德弗札克大約於1894年11月8日開始動筆,大約一年的創作期至隔年便完成整首協奏曲的完整創作。完成之後,德弗札克將這首協奏曲題獻給同鄉好友大提琴家哈奴斯.韋翰 ( Hanuš Wihan ),再將樂譜交由柏林的Simrock出版社出版。

 

樂曲首演

協奏曲的首演於1896年,德弗札克已完成美國任期之後,1896年在英國倫敦演出時。擔任首演音樂會獨奏大提琴的是英國本地大提琴家里奧.史坦(Leo Stern, 1862 – 1904)。

這是一首極度優美、浪漫圓融而有著壯闊感之協奏曲音樂作品,自從首演問世以來之後,著名的大提琴家皆爭相演奏,更不用說錄音的版本不計其數。

德弗札克亦對曾表示說:「除 《新世界交響曲》外,我最喜愛的就是《大提琴協奏曲》。每當我親自指揮此曲的第一樂章時,都會產生新的感動。

 

→關於樂曲首演的經過

 

樂曲介紹

本曲為三樂章協奏曲形式,演奏時間約40分鐘。

  1. b小調轉B大調,快板
  2. G大調,不太慢的慢板
  3. b小調轉B大調,中庸的快板–行板–活躍的快板

 

第一樂章樂曲架構

快板( Allegro ),b 小調,4/4 拍,奏鳴曲式

再現部 尾聲
1-86

第一主題+第二主題

87-204

獨奏呈示部

204-266

管弦樂團主奏+第一主題

267-318

第二主題+推移段落

319-354

第一主題動機為主等段落

 

樂譜版本欣賞

樂曲一開始,即由A調單簧管輕柔地以奏出主題,低音管於第三小節跟隨進入,完成完整樂句。(樂曲的第一主題也會在第三樂章的最後部分再次出現,也讓協奏曲出現首尾呼應與完整感。)

 

接著,管弦樂團進入全團齊奏演奏主題,氣勢恢弘

 

接下來,由法國號奏出了抒情的第二主題。

 

接下來經歷全團氣勢恢弘的尾奏之後,獨奏大提琴以自由奔放的方式展開B大調的主題:

 

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需要非常多樣化之技巧,:八度音、快速音階,精緻分弓與許多複音演奏…等等





第一樂章樂譜版本欣賞:


第二樂章(15:47)

不太慢的慢板 (Adagio ma non troppo ),G 大調,3/4 拍,三段體。

第一段 A 第二段 B 第三段 A’
1-38 39-94 95-166

 

精彩樂音之背景故事

第二樂章的曲調中隱藏了最有名的一段逸事,就是第二樂章的中段主題的背景故事。

這段主題源自德弗札克的藝術歌曲《讓我孤獨吧》(Kéž duch můj sám)的旋律。

此曲是寫給他自己年輕時的情人 Josefina Kounicova:德弗札克年輕時與 Josefina 相戀,但因自己出身低微貧困,尚未成名,父親也只是個屠夫…,因此這樁婚事遭到女方父母反對而未有結果。

後來或許是這段情愫褪之不去,德弗札克娶了Josefina 的妹妹 Anna,而 Josefina 則嫁給了捷克貴族、政治家和藝術贊助人VACLAV KOUNIC

 

約瑟芬娜CERMAKOVA, JOSEFINA (KOUNICOVA) ,1849 – 1895)

VACLAV KOUNIC (1848 – 1913)

 

回憶當年這段沒有結局的愛情,讓德弗札克懷著憂傷,以詩人 Gustav Pfleger-Moravsky 的作品寫下了聯篇藝術歌曲集 op.82。(Cycle Four Songs, Op. 82.)

這套作品中,Josefina 最喜愛的歌曲,便是《讓我孤獨吧》(Kéž duch můj sám)

 

 

《讓我孤獨吧》(Kéž duch můj sám)現場演唱版

 

《讓我孤獨吧》(Kéž duch můj sám)唱片錄音版 – Marta Infante

《讓我孤獨吧》(Kéž duch můj sám)唱片錄音版 – Eva Garajová

 

 

《讓我孤獨吧》(Kéž duch můj sám)大提琴獨奏+重奏團版

 

而大提琴協奏曲之所以用到這段主題,是因為德弗札克在紐約期間,聽聞Josefina已身染重病;德弗札克加進這段藝術歌曲主題,將第二樂章發展為具有憂鬱風格之動人樂章,顯然是為了回憶Josefina而寫下之音樂。

德弗札克於1895年回到波希米亞後,約瑟芬娜也接著過世了。

 

第二樂章是典型的抒情的慢板樂章,由A調單簧管為主,奏出田園風格旋律,雙簧管與低音管則同時奏出和聲與副旋律,讓音樂氣氛美極了:

 

獨奏大提琴於第8小節承接主旋律,展開一段美麗的自由歌唱:

 

29小節開始,長笛演奏出一段美妙的旋律,與大提琴獨奏呼應:(後續亦有不斷呼應之對話旋律)

 

樂團的齊奏主題,與第一樂章亦有相似之呼應:

 

大提琴陸續演奏雙音、跨弦大音程和聲、撥奏等等多樣技巧:

 

中間段落開始(Bar.39, B段),我們可以聽見《讓我孤獨吧》(Kéž duch můj sám)的旋律開始出現:

 

大提琴如泣如訴地獨奏著

 

而法國號演奏的優美主題,悠揚中伴隨著淡淡鄉愁,非常動聽:

 

整個樂章故事感非常豐富,如同帶領聽眾講述作者充滿愛與憂傷的回憶故事般,非常精彩且令人動容。

 

最終段落大提琴非常安祥寧靜地演奏,伴隨在樂團靜謐和聲下,緩緩結束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完整樂譜欣賞


第三樂章(28:30

中庸的快板 ( Allegro moderato ),b 小調,2/4 拍,迴旋曲式。

導奏段落 A A1 A A2 B A2 A C A 尾聲
1-32

樂團第一主題

33-48

獨奏第一主題

48-72

第一副主題

73-86

第一主題再現

87-142

推移結束段落

143-176

第二主題

177-203

插入段

204-245

第二副主題與 推移段落

246-268

第一主題

269-280

推移段落

281-314

第三主題

315-346

推移段落

347-380

插入段

381-420

第一主題再現

421-515

主題動機

至結尾

 

本樂章以自由的輪旋曲(Rondo)形式寫成,是一個充滿蓬勃生氣的樂章。

德弗札克巧妙地運用黑人靈歌旋律與波西米亞民俗舞曲節奏,結合輪旋曲曲式,由法國號奏出主要主題動機,隨後在其它樂器上予以一一發展

獨奏大提琴進入之後,亦會強有力地再次演奏輪旋曲主題:

 

第一副主題在長笛演奏之下出現,速度稍減,音樂也變得優雅而抒情:(大提琴則進入忙碌無比的複音多聲部與炫技)

 

第二主題段落:

 

而第二副主題為樂團齊奏,精神十足的節奏化波希米亞舞曲風格段落:

 

尾奏從行板,單簧管奏出第一樂章開頭動機後,法國號承接,轉為莊嚴的行板,然後增加音量與速度,以生動的快板的合奏推向高潮結束。

 

第三主題譜例:

 

樂章邁入結束前,第一樂章主題由A調單簧管演奏再次出現,首尾呼應:

 

德弗札克回到波希米亞之後,Josefina 也過世了,悲傷的他在出版前重新改寫第三樂章最後段落,自448小節起,他重寫了一段長達60小節的尾聲,如泣如訴又平靜安詳,彷彿是這輩子對於 Josefina 的思念與情感,盡付於其中,極其動人:

 

468小節後半拍起,《讓我孤獨吧》(Kéž duch můj sám)旋律再次出現於獨奏小提琴聲部,或許這整段音樂可視為德弗札克寫給 Josefina 的墓誌銘:

 

到了481小節,一整段大提琴如泣如訴的樂段,連續的下行,彷彿就如同呼應著德弗札克哀戚地訴說出心中的悲痛,以音樂追憶這位年輕時的摯愛…

 

 

 

第三樂章完整樂譜欣賞:


大提琴協奏曲主題與《新世界交響曲》主題比較

首次聽到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時,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呀?其實當我們拿出第一樂章主題與《新世界》交響曲第四樂章主題並列比較時,各位會發現,這兩者其實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也難怪聽起來如此熟悉(XD):

 

大提琴協奏曲主題

 

《新世界》交響曲主題

 

我寫的.都是捷克音樂

在晚年,德弗札克僅以一句話,謙虛地概括他自己畢生之創作:「我所留下的作品,永遠只是普通的捷克音樂。

 

捷克風景結合《新世界》第二樂章欣賞


精彩版本分享

杜普蕾與巴倫波因

 

羅斯托波維奇

 

年輕新秀 Anastasia Kobekina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