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德弗札克:弦樂四重奏《美國》op.96
Dvorak: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96 “American”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德弗札克生平簡介

 

樂曲簡述

1891年,五十歲的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受到來自美國的邀約,想聘請他到美國國家音樂學院(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America )擔任音樂院院長(1892-1895年),1892年他帶著家人遠從捷克赴美,展開他人生下半場的新世界之旅。

1892年來到美國的德佛札克,雖有家人在旁陪伴,也喜愛在美國這個新世界所見所聞,一方面接收著這來自新世界的養分,但另一方面,也經常時時思念著自己的故鄉。在美國的他,融合了心中的波西米亞的旋律、美國民謠與黑人靈歌等等素材,在他心中醞釀兒成為了一種全新的語彙,深切動聽,讓人一聽難忘。

先前介紹了德弗札克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第二樂章英國管奏旋律優美無比,更個勾人鄉愁與愁思,許多人誤以為這旋律是直接取自美國民謠,但其實是德弗札克的原創旋律。

 

德弗札克的美國三部曲

延伸閱讀

【BON音樂】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BON音樂】無盡相思:大提琴的絕美歌唱─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

 


作曲家簡介

(引用自維基百科,連結

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捷克國民樂派作曲家。

追隨著浪漫主義時期民族主義者的典範貝多伊齊·史麥塔納,德弗札克經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摩拉維亞和他的故鄉波希米亞(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捷克)的民謠音樂的旋律及其他方面。德弗札克自己的風格經常被描述為「吸收了民歌的影響並找到有效的方式利用它們,用交響樂的傳統最完滿的再現了一個民族的特色」。其代表作有第九交響曲《新世界交響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舞曲》、歌劇露莎卡》。他被認為「可能是他那個時代創作最多面向的作曲家」。

 

出生和年輕時代

德弗札克出生地

德弗札克出生在布拉格(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於捷克)附近的內拉霍奇夫斯鎮伏爾塔瓦河旁的磨房內,他的父親František Dvořák經營祖傳的客棧和肉店。他的母親Anna Zděnková是一名貨物看守的女兒。安東尼是他們第一個兒子,安東尼總共有八個弟弟。

他6歲的時候在Nelahozeves上小學,在那裡他第一次上小提琴課。1853年他遷往茲洛尼采學習德語。當時德語是波希米亞的生存之本。在那裡他跟隨教堂唱詩班領唱Antonín Liehmann學習鋼琴和管風琴。在此期間,他有時演奏管風琴補貼家計。他還在他老師的樂團中演奏,並且開始作曲。有一個由來已久而且由一封偽造的滿師證書所支持的傳言,說德弗札克的雙親強迫安東尼學習屠宰技術,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個傳言的真實性。

1856年秋德弗札克去了捷克卡梅尼采,據推測他是為了進修德語,並且準備到德語教學的布拉格管風琴學校上課。1857年10月他上了兩年的管風琴學校,也在一所普通學校上過學,還作為中提琴手在一年登台兩次的Cäcilien協會樂團中演出。

 

職業音樂家的第一步

德弗札克本想謀一個管風琴師的職位,但失敗了。1859年夏天開始他就在Karl Komzák的樂團裡面當中提琴手,在咖啡館,或是公眾場合演奏樂曲集錦,序曲和舞曲。德弗札克這樣過了十一年,其間沒有發表作品。從這段時間流出下來的作品判斷,他是自學的作曲,而且可以說是按部就班的,從開始的莫札特,經孟德爾頌舒曼直到1870年代末的華格納。剛開始他的重點是弦樂四重奏

1862起Komzák的樂團在新開的布拉格臨時劇院登台,約在1865年升級為歌劇樂團。在國家劇院落成之前,這座臨時劇院是第一所捷克歌劇戲劇的用武之地。其中史麥塔納貢獻良多,他的《布蘭登堡人在波希米亞》和《被出賣的新嫁娘》1866年就是在此首演的。

1865年起德弗札克除在樂團的工作外,還開始在劇院教授鋼琴。他的女學生有姐妹倆JosefinaAnna Čermáková。當時德弗札克愛上了17歲的Josefina,可惜未成眷屬,但當時11歲的Anna,卻在8年後,即1873年11月17日與德弗札克成婚。

 

成名

1870年德弗札克寫下第一部歌劇《阿爾弗雷德》,德語劇本,但歌劇在他生前都不曾獲得上演機會,可以看作是一次練筆。第一部為觀眾所接受的作品是歌劇《國王與燒炭工》,Bernhard J. Lobeský寫的捷克語劇本。1871年7月他辭去了樂團工作,只為了多點時間作曲。在1871年到1873年,他發表了歌劇,室內樂和為合唱和樂團而寫的讚美詩《白色山的遺產》,這些作品得到了熱情的讚美與肯定。

只是其歌劇《國王與燒炭工》不盡如人意。1873年臨時劇院已經開始排演,但是不得不中斷,據稱原因是這部歌劇太難而不可能演唱。德弗札克再次重新審視其曲風,並且拋棄了新德國學派的那一套重新作曲,1874年首演,結果是大獲成功。

1874年開始他開始到私立音樂學校授課,2月他得到了一個管風琴職位,在此職位上他一直工作到1877年。

 

蜚聲國際

1874年到1877年間他都得到國家獎學金。愛德華·漢斯力克是這個評委會的成員,後來還有布拉姆斯,後者成就了德弗札克的決定性突破——通過與之友好的出版商西姆羅克,德弗札克的二重唱合集《摩拉維亞之聲》得以出版。同時,這也標誌著兩位大作曲家終身友誼的開始。

 

出國旅遊

1884年德弗札克接受愛樂協會的邀請第一次前往倫敦。這兩年內寫成的《鬼新娘》(露莎卡,根據Karel Jaromír Erben的敘事詩寫成)和《聖潔的魯米那》是伯明罕利茲的委託之作。

第一次倫敦之行後,德弗札克到普日布拉姆(Příbram)旁的維索卡山(Vysoka)避暑,在那裡他可以充分遠離城市享受大自然。1877年起他的公眾露面停息,只接受少量的委託,修改舊作,寫作歌劇《雅各賓派人》。

1889年初德弗札克應俄羅斯皇家音樂協會之邀到訪莫斯科聖彼得堡。在再一次的倫敦之旅後他回到布拉格,在那裡他接受了卡爾斯大學榮譽博士頭銜,1890年10月他成為音樂學院教授。其實1889年一月他就收到聘任提議,但由於他當時事務繁忙不得不推掉。

 

在新世界

照片中1893年德弗札克一家和他的朋友在紐約。從左到右是:他的妻子安娜,兒子安東寧,莎蒂·西伯特,約瑟夫·科瓦里克,莎蒂·西伯特的母親,女兒奧提莉,最右為德弗札克本人。

照片中1893年德弗札克一家和他的朋友在紐約。

 

1892年至1895年間,德弗札克到紐約市美國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年薪為當時的15000美元,這對德弗札克的財政狀況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他也要考慮到家庭團聚的問題,他的妻子,女兒Otilie和兒子Antonín陪同前往。其他四個孩子只在1893年夏天來美國。那時一家在愛荷華州的捷克移民村斯畢維里歡度美好時光。

聘任建議是由慈善家珍妮特·瑟伯夫人提出的,她想把美國從歐洲音樂一統天下的局面中解放出來,並且樹立美國自己的藝術偶像。她建議作曲家從美國詩人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的長詩《海華沙之歌》選取題材,寫一部美國歌劇。德弗札克深深認同美國黑人和印第安人音樂應該是美國音樂的發展基石,認為通過它們將會找到美國音樂自己的風格。德弗札克在紐約遇到了他後來的學生哈里·布雷——最早的美國黑人作曲家之一。他向德弗札克介紹了美國黑人的傳統靈歌

1893年,德弗札克從《海華沙之歌》這個描寫印第安人的偉大詩篇中找到靈感,再結合自己對印第安人和美國黑人音樂的研究,最終為紐約愛樂樂團寫出了很出名的作品:第9號交響曲《來自新大陸》。1893年12月16日,德弗札克的朋友安東·塞德爾指揮紐約愛樂樂團在紐約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了這部交響曲,獲得熱烈歡迎。他在紐約還寫有《感恩贊》和第12號弦樂四重奏,就是《美國弦樂四重奏》。從中可看到美國的音樂元素的滲入,例如五聲音階,一個降低的導音切分音的應用。

德弗札克在音樂學院的主要工作是作曲課,他的學生有魯賓·高德馬克

 

從美國歸來

本來他的任期為兩年,後來延長兩年,可是1895年4月德弗札克就回國了,原因可能是贊助人Thurber經過一次經濟危機後財政情況急劇惡化,導致德弗札克被多次拖欠薪水。

德弗札克在維索卡山平靜地度過了幾個月,11月份再次到布拉格音樂學院上任。他曾打算過搬到維也納,在那得到一個位置應該不成問題,但最後還是沒有付諸現實。期間誕生了他最後一部弦樂四重奏。

 

交響詩

1896年德弗札克與絕對音樂劃清界限。雖然他之前寫過一些被稱之為標題音樂的作品,如1889年的為鋼琴而作的《詩意聲樂畫》,他稱之為「標題音樂,但是是舒曼式的」,或是同年的Dumky三重奏(鋼琴三重奏)。但現在他直接轉向交響詩的創作。這是一種音樂體裁,在李斯特華格納的新德國學派里,它是爭論的焦點之一。

這一年之內他寫了《露莎卡》、《午時女巫》、《金紡車》和《野鴿》。這些作品都是根據捷克詩人Karel Jaromír Erben的敘事詩集《Kytice》創作的。他用散文式的音樂告訴聽眾這些故事的情節。下一年他還寫了《英雄之歌》,雖然他並沒有公開其大綱,但是他在一封信中卻對之作了解釋。

 

最後歲月

布拉格德弗札克像

此時的德弗札克已經完成了其室內樂和管弦樂的創作。在他最後的歲月里他只寫歌劇:1898年《魔鬼與凱特》、1900年《露莎卡》和1902/3年的《阿米達》。

在《阿米達》首演的時候,德弗札克因腿疼而不得不中途離開。幾天後因為感冒,只能在床上休息。1904年5月1日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悄然離世,死因是中風而去世,享壽62歲。在逝世的第四天,捷克為他舉行國葬。

2005年6月捷克票選「最偉大的捷克人」(Největší Čech)中,他排名第八。


創作背景

 

1892年九月底,德弗札克前往到紐約擔任國家音樂學院校長。雖然德弗札克只在紐約工作短短三年(1892-1895),但這期間他先出了最著名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當時出版順序是第五號),隨後的他跟著創作了兩首以《美國》(American)的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12 in F major “American”)與弦樂五重奏(雙小提琴、雙中提琴與大提琴 String Quintet No. 3 in E major “American”

環顧德弗札克的弦樂四重奏創作時間,其實也遍及他整個創作生涯:第一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1 in A major)可追溯自1861年,也就是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20歲時的年輕歲月;有趣的是,同一年他也創作了第一號弦樂五重奏(String Quintet No. 1 in A minor)。

 

附錄:德弗札克創作年表

 

在1893年德弗札克以相當快的速度完成「新世界」之後(1-3月),5月份他遇見了先前在布拉格音樂院與他學習之學生Josef Jan Kovařík。Josef Jan Kovařík一家為移民至美國的捷克家庭,定居在愛荷華州 – Spillville小鎮。

德弗札克非常信任他,因此提出了秘書的聘約,要他之後來到紐約協助各項事宜。

Josef Jan Kovařík提到了自己在美國的故鄉Spillville小鎮的風光,吸引了德弗札克的興趣,便決定應學生家長之邀請,前往當時許多捷克移民居住的愛荷華州 – Spillville小鎮來渡過居住在美國的第一個暑假。

 

愛荷華州 – Spillville 位置

 

抵達Spillville小鎮的德弗札克對這個有許多捷克人居住的地方感到感到非常自在而歡喜,當時他寫給朋友的信件中也提到:「我從6月3日抵達捷克村Spillville小鎮度假,會待到9月下半旬我才會返回紐約。孩子們從歐洲安全抵達,我們都在一起很開心。我們非常喜歡這裡,感謝上帝,我正在努力工作,我很健康,精神很好。」

隨著開心的度假日子,德弗札克也在驚人的極短時間內譜寫《美國》弦樂四重奏,剛好提供學生柯華瑞克(Josef Jan Kovařík)的家庭音樂會演奏。創作時間是1893年6月8日著手譜曲,僅在3天之內寫好草稿,6月23日就完成全曲創作完成。德弗札克也非常滿意這首弦樂四重奏的創作速度,他寫下:「感謝上帝,我很開心~創作速度非常快!」(Thank God! I am content. It was fast.)

 

旋律靈感來源

德弗札克曾表述:「就對我的創作而言,我認為這個國家的影響(黑人、印度人、愛爾蘭人等民歌元素)的影響是有待觀察的。而現在我的創作(在美國寫的)與我的之前其他作品的以及色彩和性格都大不相同( in couleur as in character)。

德弗札克經常邀請非裔美籍的年輕男中音歌手Harry T. Burleigh為他演唱黑人靈歌,Harry T. Burleigh説:「我經常為他(德弗札克)演唱我們的黑人歌曲。在他要開始創作之前,這謝歌曲為他帶來了充滿美國土地古老的精神與心靈感受。」

德弗札克自己則說:「在美國的黑人旋律中(Negro melodies of America),我發現了一個偉大而高貴的音樂流派所需要的一切。」

是的,當時的社會背景,連德弗札克都稱黑人音樂為「Negro melodies of America」,而這首《美國》弦樂四重奏最初的名稱,也被作曲家本人稱之為是「Negro and Nigger」,這也是時代的印記。

 

海頓的潛在影響

德弗札克的弦樂四重奏創作,直到第12號《美國》之前,都未曾出現過如此清晰的架構與音樂的高度平衡,我們甚至可以說,第12號弦樂四重奏的創作,是德弗札克自創作此種曲式以來,最為優美動聽,且架構平衡的一首。

對此改變,或可從德弗札克內心坦言看出一些端倪:「當我1893年在Spillville小鎮捷克社區寫下這首四重奏時,我曾經一度想寫一些非常悅耳和直截了當的音樂;而親愛的海頓爸爸一直出現在我的眼前,而那這就是為什麼這一切音樂都變得如此單純的原因。而且這樣的創作方向很好。」(When I wrote this quartet in the Czech community of Spillville in 1893, I wanted to write something for once that was very melodious and straightforward, and dear Papa Haydn kept appearing before my eyes, and that is why it all turned out so simply. And it’s good that it did.)

創作時德弗札克同樣未給予此曲標題,《美國》之名為事後補上。

此曲也是繼《新世界》交響曲後,作曲家於美國創作的第二首樂曲。

 

首演

《美國》弦樂四重奏除了暑假時在學生學生柯華瑞克家中演奏之外,此曲後再安排於於1894年1月1日在波士頓完成首演。樂曲同樣由德弗札克熟悉的西姆洛克出版社(N. Simrock)於1894年進行出版。

 

樂曲架構

編制:小提琴I、小提琴II、中提琴、大提琴。

第一樂章:不甚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F大調

奏鳴曲快板曲式

第一樂章在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輪流奏出的F大調分解和弦下,由中提琴奏出具有五聲音階風格的第一主題。之後在活潑生動的風格下,繼續進行:

 

第二主題則為小提琴於A大調奏出的溫柔旋律。節奏與語法也更有變化:

 

完整第一樂章(樂譜版本)

 

完整第一樂章(音樂會版本)

 

第二樂章:緩板(Lento)d小調

A-B-A’ 三段體

第二樂章的主題同樣讓人容易聯想起黑人精神的靈歌音樂或美洲印第安人曲調。這看似單純的主題與 簡單的旋律,伴隨著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脈動伴奏著,確實讓人想起靈歌或甚至是來自遠東的儀式音樂。第二樂章也使用與第一樂章相同地使用了五聲音階素材,但主要調性改為使用小調(d小調)而非大調。

主題以第一小提琴奏出,並在大提琴中重複。 德弗札克在延長的中間段落,持續發展主題,然後在大提琴聲部重複主題。但其他聲部的輕巧伴奏聲響之下,交替著弓弦演奏和撥弦奏法,帶來更豐富的音樂內容與效果。

第二樂章 樂譜版本欣賞

 

第二樂章 樂曲解說版本欣賞


第三樂章:非常快的(Molto vivace)F大調

詼諧曲,A-B-A-B-A曲式。

A主題的設計也相似於第一樂章,可以聽見上揚的二度與四度音,帶來陽光與朝氣。

 

B段音樂也若干時候轉為小調,帶有確定的節奏型態伴奏,也可視為是A段主題的變奏形式。

第三樂章 樂譜版本欣賞

 

靈感來源:

據說德弗札克在Spillville聽到了當地常常鳴叫小鳥聲,鳥名是「Scarlet Tanager」。公鳥有著一身鮮紅色亮麗羽毛,非常顯眼;母鳥則暗黃綠色為主的外羽。唐納雀是一種中型的美國鳴禽。直到近年,「Scarlet Tanager」才被歸類為唐納雀(Tanager)家族一員。

圖片來源(鳥鳴)

也有另一種說法說德弗札克引用的並非是唐納雀的鳥鳴,而是另一種愛唱歌的鳥兒:紅眼鶯雀(Red-Eyed Vireo)的鳴叫,依照這種鳥類在北美的分布特性來說,也確實有可能。

圖片來源(鳥鳴)

 

第三樂章 音樂會版本欣賞


第四樂章:終曲:不太快的甚快板(Finale: vivace ma non troppo)

迴旋曲形式,A-B-A-C-A-B-A。

樂曲在輕快的節奏之下,小提琴一奏出猶如鳥鳴般的主題,同樣以五聲音階素材為主,發展出一段又一段精彩的音樂內容。

 

第四樂章 樂譜版本欣賞

 

第四樂章 音樂會版本欣賞


總結

德弗札克的音樂創作,從年輕至過世為止,在作曲技法上承襲德國古典音樂創作技法與曲式架構(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融入了他對故鄉的情感以及對於民謠題材特殊的愛,因此除了傳統曲式架構,我們亦能聽見斯拉夫音樂、舞曲、民謠等等在他音樂中產生的影響力。而他赴美的三年期間,雖對他的作品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最後的創作內涵,仍是德弗札克消化這一切新的音樂元素,內化為自己的想法後,才創作成為全新作品。

因此,這堅信自己與古典傳統,不被當時厚重的德國華格納,身邊的李斯特炫技語法,日益興起的法國印象全音階所影響,堅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正是德弗札克身為音樂家,最為我們所敬佩之處。


《母親教我的歌》~改編自藝術歌曲

Dvořák: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母親教我的歌》是德弗札克1880年從詩人阿多爾夫.黑杜克(Adolf Heyduk)的詩集中選出七首歌曲所創作的《吉普賽歌曲集》,歌曲旋律動聽優美,易唱且帶著微微的幽思與淡淡的哀愁,雖然旋律起伏大,但氣氛極為安詳且充滿感情,歌詞內容觸及到普世的親情感受,細讀品味後都令人不禁淚眼潸然。

《母親教我的歌》原詩就有德文與捷克文版本,被翻譯成英文更廣為流傳,小提琴家克萊斯勒(F. Kreisler)也於1914年發表其改編為小提琴與鋼琴版本,隨著他的巡迴於世界各地演出,也是許多演奏家的最愛。

歌詞與翻譯(來源連結

德文歌詞

Als die alte Mutter mich noch lehrte singen,
tränen in den Wimpern gar so oft ihr hingen.
Jetzt, wo ich die Kleinen selber üb im Sange,
rieselt’s in den Bart oft,
rieselt’s oft von der braunen Wange.

中文歌詞

當我年幼的時候,母親教我歌唱
在她慈愛的眼裡,隱約閃爍著淚光
如今,我教我的孩子們唱這首歌
禁不住辛酸的淚水,
滴落在我憔悴的臉上

 

藝術歌曲版本

 

 

我寫的.都是捷克音樂

在人生晚年,已臻化境的作曲家德弗札克僅以一句話,謙虛地概括他自己畢生之創作。

說:「我所留下的作品,永遠只是普通的捷克音樂。


【BON話題】三大主題比一比

首次聽到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美國》跟《新世界》交響曲時,某些段落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呀?

其實當我們拿出大提琴第一樂章主題與《新世界》交響曲第四樂章主題並列比較時,各位會發現,這兩者其實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也難怪聽起來如此熟悉(XD):

 

大提琴協奏曲主題

 

《新世界》交響曲主題

 

然後我們再加入《美國》的第一樂章主題進來比一比:

《美國》弦樂四重奏主題

(寫於1893年,《新世界》之後,在美國的第二首作品)

 

從上面三個譜例,看出來德弗札克旋律中的「美國味」是什麼了嗎?(XD)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