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曼弗雷德》交響曲 介紹
Tchaikovsky: Manfred symphony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柴可夫斯基 《曼弗雷德》交響曲,b小調 op.58,是創作於1885年5月至9月間的標題交響曲。標題是基於詩人拜倫勳爵在1817年創作的《曼弗雷德》詩歌。這也是柴可夫斯基唯一一首未列入編號順序的交響曲,創作時期位於第四和第五交響曲間。

 

創作歷程

如同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曲序曲般,本曲的作曲其實是應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之要求而創作。

而巴拉基列夫這方又是應評論家史塔索夫(Vladimir Stasov)於1868年提出之作曲要求,因感覺自己無法創作這樣的內容,因此先把這「神聖的任務」先「推給」了法國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白遼士聲稱自己年老且身體欠佳,因此拒絕了這項邀約。

 

史塔索夫畫像(Ilya Repin繪製

 

巴拉基列夫心中一直有著這個構思,直到1880年代初與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重新建立起聯繫之後(此時的柴可夫斯基已獲得梅克夫人長期贊助,經常不在俄羅斯而至各地旅遊寫作尋求靈感),也在史塔索夫重新建議之下,巴拉基列夫詢問柴可夫斯基,希望他可以完成這個計劃,柴可夫斯基起初並不願意作曲,他回覆巴拉基列夫的:「…我非常喜愛舒曼的《曼弗雷德》,且早就已經習於將拜倫的詩和舒曼的音樂聯想為一體;並不認為在舒曼之後,我還能就同一題材寫出別的音樂。」

 

柴可夫斯基在兩年後重新閱讀拜倫後突然轉念,答應了此一邀請。

在1882年11月12-24間,柴可夫斯基在完整重新閱讀拜倫的詩後,回給巴拉基列夫的信件中,出現了戲劇化的轉變:「…出於某種原因,我想像你的提議會喚醒我在想要重現以音樂中重現詩作的強烈願望,因此我現在非常焦急地等待您的來信。」(In his letter of reply of 12/24 November 1882, Tchaikovsky would not give a definitive response to Balakirev until h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read through Byron’s story, and besides which, he wrote: “… for some reason I imagined that your programme would awaken in me a burning desire to reproduce it in music, and so I awaited your letter with great impatience.)

 

不過創作的時間也被拖延到1885年左右。後來柴可夫斯基前往達沃斯(Davos)探望重病的好友柯泰克(Iosif Kotek, 1855-1885)時,曾再次致信予巴拉基列夫:「我明早就要動身。今天我會去書店買(拜倫的)《曼弗雷德》。登上阿爾卑斯山頂正合我意;如果我不是要去見一個垂死之人的話,那裏宜人的環境將非常適宜構思《曼弗雷德》的音樂形象。無論如何,我向您保證我將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地實現您的願望。」

 

《曼弗雷德》交響曲的重要推手 – 巴拉基列夫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於是,柴可夫斯基這首結合了英國詩人喬治·戈登·拜倫於1817年完成的同名作品《曼弗雷德》標題交響曲,完成於1885年5月至9月間,介於在《第4號交響曲》和《第5號交響曲》間,柴可夫斯基亦將作品題獻給巴拉基列夫。

此曲1886年3月11日於莫斯科首演,指揮為 Max Erdmannsdörfer

全套樂譜則於1886年2月,由Jurgenson出版社出版。

 

柴可夫晚期交響曲年份列表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柴可夫晚期交響曲年份列表
作品 編號Op. 作曲年份 首演
第四號交響曲 36 1877–1878 1878 (莫斯科)
曼弗雷德交響曲 58 1885 1886 (莫斯科)
第五號交響曲 64 1888 1888 (聖彼得堡)
bE大調交響曲 79 posth. 1892 (遺作,僅留下未曾演出的草稿)
第六號交響曲 74 1893 1893 (聖彼得堡)

 


詩人拜倫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喬治·戈登·拜倫,第六代拜倫男爵George Gordon Byron, 6th Baron Byron,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出生於英格蘭倫敦,逝世於希臘,英國詩人革命家,獨領風騷的浪漫主義文學泰斗。世襲男爵,人稱「拜倫勳爵」(Lord Byron)。拜倫著名的作品有長篇的《唐璜》及《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以及短篇作品《她舉步娉婷》。

愛達·勒芙蕾絲是拜倫的女兒,其有關查爾斯·巴貝奇分析機的研究是在電腦科學上的重要文獻。幼年夭折的奧格拉·拜倫也是拜倫的小孩,甚至伊麗莎白·梅朵拉·李可能也是拜倫婚外所生的女兒

生平(整理自維基百科)

理查·韋斯托爾 繪製拜倫畫像(油畫):

 

1788年1月22日,拜倫出生於倫敦的一個衰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沒落的貴族,他的父親在他三歲時去世,拜倫跟隨母親孤兒寡母在蘇格蘭過著節衣縮食的清貧生活。拜倫先天性的跛足,而他的母親性情乖戾、喜怒無常,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他形成了孤僻和憂鬱的性格。1798年,拜倫繼承了伯祖父的男爵爵位,於是和母親移居到諾丁罕郡的世襲領地生活。 諾丁罕郡是當時英國的工業重郡,也是工人運動中心之一,他在這裡了解和熟悉了工人的苦難生活和被剝削和壓迫的命運,他對工人們的遭遇給予了深深地同情,立志武裝鬥爭,為勞苦大眾爭取社會權益。

1805年,拜倫從中學畢業,進入劍橋大學主修文學歷史大學時期,他對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極其感興趣,狂熱研讀伏爾泰盧梭的作品,並且開始自己創作詩歌。1807年,拜倫出版了詩集《懶散的時刻》,這是他的處女作,拜倫透過詩集表達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貴族生活的厭倦和鄙視,很快詩集在社會上受到消極浪漫主義刊物的攻擊和奚落。1809年,面對接踵而至的攻擊和謾罵,拜倫寫出長詩《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回擊攻擊者,卻意外地揭開了積極浪漫主義對抗消極浪漫主義的序幕,長詩也使得拜倫在英國詩歌文壇中初露鋒芒。

1809年,拜倫在劍橋大學畢業,因為貴族世襲制,使得他在上議院獲得了議員的資格。 6月,拜倫開始出國遊玩,他先後到葡萄牙西班牙馬爾他島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等地方。1811年7月,拜倫回到了英國,拜倫的這次旅遊擴展了他的政治視野,也豐富了他的寫作素材,他親眼目睹了歐洲被壓迫民族為自己的自由和獨立而鬥爭的場面,也了解到英國在歐洲大陸明爭暗鬥不光彩的一面。

1812年,拜倫發表了長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第一、二章,詩歌立刻轟動文壇,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同時,英國國內的盧德運動也在洶湧蓬勃,2月,上議院通過了毀壞機器的工人必須判處死刑的法案,拜倫雖然在議會上為工人們的權益而辯護,但是無濟於事,憤怒的拜倫回到家中,發表了諷刺詩《反對破壞機器法案》。4月,拜倫在國會發表演說,支持愛爾蘭獨立,同時發表了《給一位哭泣的貴婦人》。1813年,拜倫陸續發表了《異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1814年,拜倫發表了《溫莎的詩藝》、《海盜》、《萊拉》,1816年,拜倫發表了《柯林斯的圍攻》、《巴里西納》和《路德分子歌》,這些詩歌總稱為「《東方敘事詩》」,並且塑造了出文學史上「拜倫式的英雄」佳話;雖然詩歌為拜倫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但是由於他的思想和英國政壇的思想截然相反,他受到了政客和上流社會的攻擊和謾罵。1816年,上流社會以他和妻子離婚的事情炒作和攻擊,使得他被迫黯然離開故土。

拜倫來到了比利時,親自去了滑鐵盧戰場,隨後去了瑞士,並且在日內瓦認識了珀西·比希·雪萊,兩人結下了深切的友誼,雪萊的詩歌精神影響了拜倫,這時期,他創作了《普羅米修斯》、《錫雍的囚徒》和《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第三章,同時由於歐洲各地的戰場和人民的苦難遭遇,拜倫灰心失望到了極點,他創作了悲觀主義詩歌《曼弗雷德》

1816年下半年,拜倫去了義大利,他投入到了燒炭黨人的運動中,並且成為地方組織的領袖。同時創作了《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第四章、《馬力諾·法里埃羅》、《該隱》、《審判的幻景》、《青銅世紀》和《唐璜》,這時期他的創作達到了輝煌。不久之後,燒炭黨人的革命活動失敗,1823年7月,拜倫離開義大利去了希臘,加入到了反抗鄂圖曼奴役的希臘獨立戰爭,他擔任希臘一個軍隊的司令,每天忙著為希臘軍隊籌集物資,購買先進武器,調節內部糾紛,過度的勞累和奔波使得他的身體健康惡化,在一次行軍途中,拜倫遇到了暴風雨,經過風雨吹打的拜倫從此一病不起,1824年4月19日,拜倫因治療無效病逝於希臘軍隊的軍帳中。臨終時,拜倫的遺囑說道:「我的財產,我的精力都獻給了希臘的獨立戰爭,現在連生命也獻上吧!」希臘政府為拜倫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

拜倫之死

拜倫臨終畫像,繪於1826年左右

 

隨後,丁尼生向英國國內傳達了拜倫的死訊, 而希臘人也為其舉辦了國葬,把他當作一位英雄來看待。希臘的大詩人狄俄尼索斯·梭羅莫斯專門為拜倫寫下了輓詩,即《拜倫之死》。

拜倫的遺體經過防腐處理保存了下來。有一種説法是他的心臟被取出留在了邁索隆吉翁,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遺體的大部分都在其男僕提塔(Tita)的護送下送囘了英格蘭,並打算葬於西敏寺。然而,西敏寺卻以拜倫「道德敗壞」為由拒絕了這一請求[12] [13]。拜倫的遺體抵達倫敦的那一日,有很多人前去瞻仰。他最終葬於諾丁罕郡哈克諾的聖抹大拉教堂(Church of St. Mary Magdalene),希臘國王贈予的大理石墓碑立於其墓前。

拜倫的朋友們籌集了一千鎊為他製造雕像,這座雕像耗時十年乃成。但1834年雕成之後,大英博物館聖保羅大教堂、西敏寺和國家美術館都拒絕展出此作,久經波折之後,由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將其置於自家的圖書館裏。在拜倫死去145年後的1969年,另一座拜倫的雕像才放入西敏寺。

舒曼與《曼弗雷德》

在拜倫寫作的年代,作曲家舒曼同樣精於音樂與文學,更早受到《曼弗雷德》的啟發而動念創作名為《曼弗雷德:帶有三段音樂的戲劇詩》(Manfred:Dramatic Poems  with Music in Three Parts)的配樂作品,op.115,完成於1848年。

1844年秋天,舒曼的精神狀況不是很穩定,克拉拉也把全家搬到德勒斯登陪伴舒曼。1848~1849年德國暴發革命,舒曼受到革命浪漫的激勵,精神振奮,寫下了《拿起武器》、《自由之歌》等充滿自由意識之歌曲。同時他還完成了另外一部重要的作品:拜倫的詩劇《曼弗雷德》寫了一整套劇樂(共十六段),其中以序曲寫得最為出色。

《曼佛雷德》為舒曼閱讀拜倫的同名詩後所創作的舞台劇配樂。

舒曼的《曼弗雷德》劇樂,原創概念是以詩入樂,讓音樂成為了原詩的配樂(incidental music),內容包含16段音樂,有:「序曲」(overture)、「間奏曲」(Entr’acte)、「音樂劇」(Melodrama)、「獨唱」與「合唱」部分。

《曼弗雷德》劇樂完成後,1852年於德國萊比錫舉行首演,受到好評,特別是序曲。

革命失敗以後,他的情緒受到極大的打擊,精神病與幻聽亦開始侵擾他,他的創作力也日趨衰竭。

1854年 在極度痛苦中投萊茵河自盡,被漁人救起後被送入瘋人院,1856年過世。

音樂史學家Peter Ostwald在《舒曼:音樂與瘋狂》(Schumann: Music and Madness)書中,提到舒曼創作《曼弗雷德》序曲時正飽受幻聽的折磨。

而《曼弗雷德》序曲裡,舒曼以音樂把曼弗雷德這個憤世嫉俗,對偽善世界的一切感到懷疑、失望,甚至鄙視,寧願忍受折磨和熬煎,獨自過著高傲孤寂幽居生活,終至懺悔而平靜死去的人物性格,刻畫得十分深入動人。序曲中舒曼亦展現出貝多芬式的音樂特質:對人生無止盡的的叩問,以及不向命運低頭的強韌意志。

 

舒曼:《曼弗雷德》序曲
Schumann: Manfred-Ouvertüre

 

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響曲採用了交響詩曲風,如同先前他以莎士比亞原著所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暴風雨》與後來《哈姆雷特》,因此我們更能夠聽見文學作品於音樂中的深度描寫與情境幻想。 
曼弗雷德的故事簡說

詩中的主角曼弗雷德,是阿爾卑斯山中的城主,他是在大自然的山中出生長大,睥睨群山的人物。擁有無比潛力的他,認為人類的存在太過渺小,於是背叛了人類的命運、知識與應有的信仰,陷入無可救藥的猜忌懷疑之中。在一番痛苦掙札之後,他向妖女學習妖術,但並不能平息他心中的猜忌,反而愈加激烈,絕望之餘想要以死尋求解脫,但依然在山中徘徊,求死不得。不久後,他來到司掌阿爾卑斯群山的大神阿利馬內斯的宮殿面前,獲得女神奈美希斯的幫助,與年輕時候的情人阿絲塔特在此重逢。阿絲塔特原是被他遺棄而自殺身亡的女子。曼夫雷特從她口中知道,自己的罪惡深重,死期將近。不久後,死神終於降臨,曼夫雷特依然猜忌懷疑,破口大罵死神與命運,結束自己悲劇性的一生。

 

與巴拉基列夫通信的寫作過程,柴可夫斯基曾寫道說:「我認為,拜倫以異於常人的力量與深度,藉曼弗雷德體現凡人為求認識現實的難題而進行的種種悲劇性的抗爭。」

關於樂曲的安排,筆者認為以巴拉基列夫給予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題綱,以及兩人的互動討論結論來詮釋音樂內容,是最佳的。

 

在1882年10月28日至11月10日兩人的通信中,巴拉基列夫提到了四樂章音樂與劇情的編排關係:
第一樂章:在我們開始制定曲目內容前,我該讓你知道,就如同白遼士的兩首交響曲般,你未來的這首交響曲也該擁有他自己的「固定樂思」(idée fixe)- 這代表著曼弗雷德本人;這主題該隱伏在各個樂章之間,這是第一樂章的大綱:

曼弗雷德(Manfred)在高山山脈之間徘徊。他的生活崩潰了,他迷失於生活中許多令他無言之問題。在生活中,除了回憶之外,他已經一無所有。他的愛人阿斯塔特(Astarte)的照片佔據了他全部的思想~徒勞無功地不停呼喚她,只有懸崖間的迴響重複傳來自己呼喚她的名字。回憶和絕望的想法使他傷心欲絕。他尋找並乞求遺忘,這是沒人能給他的(F♯小調;第二個主題-D大調和F♯大調)。

第二樂章:與第一樂章完全不同的是:高山獵人的生活,充滿了樸素,美好的天性和男性為主父權社會之習俗。設定為慢板,田園風格的(Adagio pastorale)。曼弗雷德(Manfred)與這樣的生活方式產生了衝突,他本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當然,您首先應該掌握獵人的曲調,但是您應該特別小心,不要讓它陷入瑣碎。上帝保護您免受諸如德國歌舞表演和 Jägermusik之類的瑣事之害。

第三樂章:幻想風格的詼諧曲(Scherzo fantastique),隨著高山瀑布噴湧出,高山精靈的出現在曼弗雷德看來,像是彩虹般絢麗。

第四樂章:終曲(Finale)。#f小調,狂野而不受限制的快板,曼弗雷德抵達代表著地獄 Arimanes(阿利曼地獄)的地下宮殿,並渴望與Astarte團聚。與他目睹的地獄狂歡場景對比的將是Astarte的出現召喚與靈魂(Astarte主題轉為bD大調,原始在第一樂章為D大調)。儘管人生中的記憶如同走馬燈那樣短暫,曼弗雷德痛苦的想法稍縱即逝,音樂在他的覺醒之下,痛苦被淹沒,接下來想法應該以完整的形式,出現輕盈,透明,如空氣,理想和純真。最終,回到沸騰情緒,然後是日落和曼弗雷德之死”。

補充:Jägermusik 範例

然而,在柴可夫斯基最後的決定構思之下,全曲仍分四個樂章,確以「曼弗雷德」固定樂思主題貫穿全曲,不過樂章順序與最初與巴拉基列夫通信時的大綱不同,柴可夫斯基自己也寫下了每樂章開頭音樂內容的描述:(第一樂章除外)

第一樂章悲傷的緩板-稍快的中板-行板(lento lugubre - moderato con moto - andante)
「曼弗雷德在阿爾卑斯山區徘徊:深為人生在世種種無法解的問題所困、受著似無止境的痛苦煎熬、又為充滿罪孽的回憶所折磨;他的心靈承受極大痛苦。曼弗雷德全然著迷於神秘魔法,更企圖以此與地獄的強大勢力來往;但這世上沒有任何人、任何事物能夠滿足他唯一渴求的『忘卻』。他對一生至愛、已香消玉殞的阿絲塔爾特(Astart)的回憶已撕碎他的心,曼弗雷德的極度絕望無窮無盡。」(此樂章並無柴可夫斯基本人註解) 

曼弗雷德主題


第二樂章田園風格的行板「阿爾卑斯山的女神在湍急的瀑布的彩虹中出現在曼弗雷德面前。」

女神與湍急瀑布主題


第三樂章有精神的甚快板(vivace con spirito)「田園詩。山間居民的淳樸、清貧、卻自由自在的生活。」

山區民謠主題



第四樂章熱烈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有力的快板,形容地獄般的恐怖景像。「阿利曼的地下宮殿。地獄的餐宴。曼弗雷德在狂宴中出現。阿絲塔爾特的幽魂被召喚而來。曼弗雷德獲得寛恕。」(本樂章長度亦為四樂章之最)

第四樂章主題


曲末,柴可夫斯基描寫曼弗雷德勇敢地面對死亡的召喚,並加入了來自天堂的樂聲(管風琴)引領他走向生命的終點。

 

圖.曼弗雷德與阿絲塔爾特的靈魂

Byron Manfred and Astarte is a painting by Liska which was uploaded on August 23rd, 2016.

 

柴可夫斯基於1885年完成此曲,最初他曾說這是他最完美的交響曲,不過後來他改口除了第一樂章之外,其餘都不喜歡。

 

關於樂曲長度

《曼弗雷德》交響曲不僅是柴可夫斯基的唯一一首標題交響曲,而且它和其他有編號交響曲(包括未完成僅有草稿的《第7號交響曲》)亦有很多相異之處。篇幅上,《曼弗雷德交響曲》的演奏時間是所有柴氏交響曲中最長者,平均約為55分鐘長,更較第六號《悲愴》多出約7分鐘長度。

 

關於配器

《曼弗雷德》交響曲所動用的演奏者人數和樂器種類,都是八首交響曲中最多的。

在本曲,柴可夫斯基用了英國管低音單簧管小號豎琴管風琴。這幾種樂器雖然在其他的管絃作品中都有使用過,但卻從來沒有運用在其他任何一首交響曲上;而所運用的打擊樂器既也是八首中最多,貫穿四個樂章,而非如其他交響曲般只在某一個樂章中使用。由於樂曲所動用的規模較大,對樂團的技術要求亦相對比其他交響曲為高,故此直至現今,雖然名氣並不遜於第4號第5號第6號交響曲,但演奏次數卻遠比以上三首為少。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後世評價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柴可夫斯基曾寫信給女高音好友帕弗洛芙斯卡雅(Emiliya Pavlovskaya),表示《曼弗雷德》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交響曲,不過他在後來給康斯坦丁大公爵的信中又說,自己頗為厭惡這部作品

除了柴氏本人前後不一致的看法外,首演後的評論亦毀譽參半,其中以強力集團之一的庫宜最為不客氣。他認為,柴可夫斯基在音樂中只突顯曼弗雷德的陰沉和貴族氣質,完全失去了強力集團所倡議的「區別於歐洲古典音樂的具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浪漫派音樂」的要求。而柴可夫斯基的好友,樂評家拉羅克(Herman Laroche)雖則語氣較為溫和,但亦對此作品不甚欣賞。柴氏一度打算將樂譜銷毀,後來還是保留下來,並於第四樂章末段加入管風琴,強化曼弗雷德之死與救贖。

 

精彩音樂欣賞:

總譜演奏版 – 海丁克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

Performed by the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conducted by Bernard Haitink

00:00 – I. Lento lugubre
16:08 – II. Vivace con spirito
25:27 – III. Andante con moto
37:45 – IV. Allegro con fuoco

 

Vasily Petrenko指揮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

0:24 – I. Lento lugubre
16:23 – II. Vivace con spirito
26:11 – III. Pastorale. Andante con moto
38:53 – IV. Allegro con fuoco

 

BBC推薦最佳CD版本

Vasily Petrenko (conductor)
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2008)
Naxos 8.570568

 

 

柴可夫斯基延伸閱讀: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