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2020年12月 NSO Live’音樂講座 – 美聲系列 歲末音樂會《北國鐘聲》
2020 NSO Vocal Series – The Bells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主講人林仁斌老師簡介
NSO美聲系列 歲末音樂會《北國鐘聲》 2020.12.31 Thu. 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人員】 指揮/呂紹嘉 女高音/林玲慧 男高音/鄭皓允 男低音/羅俊穎 合唱指導/古育仲、張維君 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
【演出曲目】
穆梭斯基:序曲、〈波斯女奴之舞〉,選自歌劇《霍凡斯基之亂》*
Modest Musorgsky: Introduction, ‘Dance of the Persian Slaves’ from Khovanshchina
柴科夫斯基:連斯基的詠嘆調,選自《尤金.奧涅金》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Lensky’s Aria from Eugene Onegin
穆梭斯基:〈加冕場景〉、〈鮑利斯之死〉,選自歌劇《鮑利斯.戈多諾夫》
Modest Musorgsky: Coronation Scene, ‘The Death of Boris’ from Boris Godunov
中場休息
拉赫瑪尼諾夫:《鐘》(給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與合唱及管弦樂)
Sergei Rachmaninoff: The Bells, Op.35
*Khovanshchina 依照國家教育研究院翻譯為《賀萬席奇納》
節目簡介 上半場是俄羅斯作曲家穆索斯基和柴科夫斯基的歌劇詠嘆選粹。 穆梭斯基歌劇《鮑利斯‧郭多諾夫》取材俄國皇室歷史,無論是庶民觀點或皇室人物的心理描寫,在音樂上都有深切的刻劃。柴科夫斯基歌劇《尤金‧奧涅金》裡連斯基的詠嘆調,唱出對青春的感懷與愛情的渴望。 下半場演出的拉赫瑪尼諾夫《鐘》取材詩人愛倫坡同名詩作,以人聲與管絃樂團編制寫成,描寫人生從童年、長大成人、歷經塵世洗禮,又再歸於平靜的四種階段。
作曲家穆梭斯基
簡介(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斯基(俄語:Модест Петрович Мусоргский,1839年3月21日-1881年3月28日),俄羅斯作曲家。他以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歌曲和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著名。他與鮑羅定、林姆斯基-科薩科夫、庫宜以及巴拉基列夫組成「強力集團」或稱「五人團」,被認為是19世紀典型的俄羅斯本土作曲家。穆索斯基早逝,其身後留下很多未完成或未配器的作品,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格拉祖諾夫或拉威爾等人補充完成。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 1839-1881)為十九世紀中葉重要的俄國國民樂派作曲家。他的作品富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精神,除了特別在聲樂作品中講究俄文語法、每首作品的創作概念皆融入民族音樂的律動,加上作曲思維大膽創新、色彩鮮明,濃厚的寫實主義並帶有奔放的野性,使得他在俄國作曲家裡面突顯出個人特色,獨樹一幟。 穆索斯基是普斯科夫一富有地主最小的兒子,他自幼從母親學習鋼琴。7歲的時候穆索斯基已能演奏李斯特的小品。1852年他進入聖彼得堡軍事學院學習,當時他非常喜歡歷史和哲學。也就是這時,穆索斯基開始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並開始在安東·赫克底下學習鋼琴,而穆索斯基的第一部作品《陸軍准尉波爾卡》也是在赫克幫助下出版的。在他宗教老師Pater Krupski的鼓勵下,穆索斯基開始研究俄羅斯宗教音樂。 1859年的莫斯科之行使得他立志成為一位俄國人民的作曲家。1861年俄羅斯實行的農奴制改革使得他的家庭一落千丈,穆索斯基不得不回鄉,用兩年時間幫助兄弟管理家庭財務。也是出於財政上的困難,穆索斯基只得違願地到沙皇底下供職。1863年他被任命為內政部工程科的聯絡員。1866年他獲得了一次升遷,但很快在1867年5月10日就被辭退。在這段時間,他和另外四位年輕人過行甚密:巴拉基列夫、鮑羅丁、李姆斯基—科薩科夫。他們討論藝術,研究哲學和評議政治。五個人自稱強力集團或五人團。 除了巴拉基列夫,其他四個都是「音樂愛好者」,並非職業作曲家。但他們反對學術壟斷,提倡俄國的音樂應建立在俄國的民族之上。可惜當時的俄國民眾並未對此表現出理解和支持,以致這一理想未能遂終。 離職後,穆索斯基搬回到農村的兄弟家裡,並且開始創作管弦樂曲。名作《荒山之夜》就是出自於這時期。後來,穆索斯基又搬回到聖彼得堡,並開始著手改編普希金同名戲劇《鮑里斯·戈東諾夫》。1869年1月2日他重操舊職,這次他就職於內政部林業科。其他因素都穩定下來後,穆索斯基迅速編寫歌劇,第一稿在同年12月完成。但歌劇卻被馬林斯基劇院退回,穆索斯基只得對它作大幅的修改。修改版於1872年7月完成。這一版也沒讓穆索斯基獲得成功。但是在一次由一些歌手發起的義演中,歌劇中的三場卻獲得了很高的評價。這一成功也使得馬林斯基的經理對歌劇另眼相待。 1877年3到4月他還為托爾斯泰的詩作創作了一系列歌曲,在這些歌曲中可看到他風格技巧的轉變,抒情的曲調和朗誦的演唱結合在一起。 1874年2月8日,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首演。但也正是此時,穆索斯基開始酗酒,他自己也發覺自己有痴呆的徵兆。但暫時他還能夠在公職那裡保住生計。 1874年6月穆索斯基寫下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靈感來自於一次畫作展覽會,會上的作品是由穆索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維克托·阿里山大羅維奇·哈特曼所畫。同時他寫下了聲樂組曲《暗無天日》,這是根據高里尼舍切夫-庫圖佐夫的故事創作的。 1878年他被調到檢驗科工作。在那裡他遇上了一位仁慈的上司,讓他和列昂諾娃(Altistin Daria Leonowa)到烏克蘭,克里米亞和頓河還有伏爾加河那進行了三個月的音樂之旅。 1880年1月3日穆索斯基因酒癮被政府部門辭退,他有條件地獲得了100盧布離職金,條件就是他要完成歌劇《霍宛斯基黨人之亂》。但這部《霍宛斯基黨人之亂》和歌劇《索羅欽集市》最後都未能被完成。 1881年(42歲)是他人生最後一年,他與列昂諾娃一起。穆索斯基在列昂諾娃在聖彼得堡建立的音樂學校中教授音樂理論。1881年2月23日他再一次拜訪列昂諾娃,但是顯得神情絕望。當晚他癲癇發作,三天後,即2月26日被送到尼古拉耶夫斯基醫院。3月中病情有起色,但他還是在當月28日逝世了。穆索斯基被葬於聖彼得堡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
延伸閱讀:
【BON音樂】什麼是「俄國五人組」(The Mighty Five)?
穆梭斯基名作欣賞
《展覽會之畫》- 漫步
《展覽會之畫》- 基輔城門
《荒山之夜》(穆梭斯基原版)
穆梭斯基:序曲,選自歌劇《霍凡斯基之亂》*
Modest Musorgsky: Introduction, ‘Dance of the Persian Slaves’ from Khovanshchina
歌劇《霍凡斯基之亂》(Khovanshchina)因穆梭斯基在1881年逝世,只留下聲樂稿與一小部分管弦樂譜,成為未完成作品。穆梭斯基的好友: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將此曲補成完整的全曲版。 《霍凡斯基之亂》以17世紀後半,俄羅斯歷史上的事件為題材改編:俄國由於政治上、宗教上的複雜原因,對政府懷有不滿的射擊者部隊,在1682年5月15日攻入莫斯科,殺戮掠奪三天。這段歷史被稱為「霍宛斯基黨人之亂」。後來俄皇彼得大帝登基,執政索菲亞之失勢,射擊者部隊受彈壓。這些事件在歷史上前後其實經歷15年時間,但在歌劇裡則描述成在短時間裡發生的暴亂。 穆梭斯基經俄國評論家史塔索夫(Vladimir Vasilievich Stasov, 1824-1906)在創作上給予協助,自己編寫劇本而成的未完成歌劇。
序曲《莫斯科河之黎明》(Sun rise at the Moscow-river / À l’aube sur la rivière de Moscou)
此序曲有時被翻譯為「前奏曲」,但總譜上寫為「序奏」(Introduction)。由於旋律優美經常在於音樂會上單獨演奏。
樂曲以變奏曲形式,描寫河流的微波、小鳥的叫聲、河邊寺院早晨的鐘聲等美麗的莫斯科清晨。與劇中人們的激烈的政治戰爭等各項鬥爭,形成全然的對比。
序曲《莫斯科河之黎明》
第四幕
穆梭斯基:〈波斯女奴之舞〉,選自歌劇《霍凡斯基之亂》*
〈波斯女奴之舞〉出現在第4幕第1景。霍凡斯基在餐宴賓客時,令波斯女奴進來跳舞助興。旋律相當具有波斯情調。
穆梭斯基:序曲、〈波斯女奴之舞〉,選自歌劇《霍凡斯基之亂》*
音樂會演奏版本
柴科夫斯基:連斯基的詠嘆調,選自《尤金.奧涅金》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Lensky’s Aria from Eugene Onegin
根據柴科夫斯基弟弟莫德斯特書信記載,柴科夫斯基將普希金的韻文小說《尤金.奧涅金》創作為歌劇,係緣於一次飯局中知名次女高音拉夫羅芙絲卡雅的建議。由於普希金原著為大部份俄語讀者所熟悉,因此柴氏本人在設計劇本時,決定擷取大量普希金原文,以求呈現原文之美,成為了「詩意場景」。
而《尤金.奧涅金》原著是俄國文豪普希金所寫的敘事詩,描寫的是出身聖彼得堡貴族的尤金.奧涅金在愛情上的遭遇。
由於普希金抒情文學的氣息濃郁,柴科夫斯基將原詩中幾個場景刪除,配上音樂與歌詞。
但《尤金.奧涅金》並非歌劇,柴科夫斯基稱之為「抒情場景」(scènes lyriques),也是本劇之副標題。
因為他的重點不是要表現戲劇性,而是要在原詩的抒情性上面,所以留下來的場景算是忠實原作,尤其是全劇最感人的「讀信樂段」。
歌劇創作背景與故事簡介:
西元1876年,柴可夫斯基在巴黎欣賞過比才的歌劇《卡門》之後,對於比才只用身邊的人物,就可以描寫出人類的悲劇而深深受到感動。
從此以後,柴可夫斯基也開始尋找同類的題材。
經過朋友的推薦,他開始想將俄國大文豪普希金(AlexanderPushkin,1799~1837)的十四行詩《尤金.奥涅金》寫成歌劇。
因此,在柴可夫斯基完成「第四號交響曲」後,就馬上投入歌劇《尤金.奥涅金》的創作。
這部歌劇是以十九世紀俄國仍處於農奴制度的社會的愛情故事為背景,敘述在鄉村別墅發生的一段年輕人戀情。
柴可夫斯基的歌劇《尤金.奥涅金》中,為了要表現故事裡女主角的純樸,使用了比較短小的序曲,來增加整齣歌劇的親切氣氛,讓聽眾跟著音樂來到俄國鄉村地主的花園。
《尤金.奥涅金》序曲
故事中的男主角奥涅金,因為厭倦了聖彼得堡的生活,來到他將要繼承的鄉村別墅,遇見當地名人的女兒塔姬雅娜。
塔姬雅娜是一位天真浪漫,又愛幻想的年輕姑娘,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和妹妹奥爾加開朗活潑的個性形成對比。
有一天,妹妹奥爾加的未婚夫連斯基,帶著朋友奥涅金一起來拜訪這兩個姊妹。奥涅金的翩翩風采,深深地吸引著塔姬雅娜,於是這位天真的姑娘愛上了來自聖彼得堡的年輕少年。
這樣的邂逅,讓塔姬雅娜的心情一直無法平静,善解人意的奶媽早就發覺塔姬雅娜的心情變化,而純情的塔姬雅娜決定寫信向奥涅金表達自己的愛戀之意~也就是歌劇第二幕中由女高音所演唱的詠歎調「寫信場景』(Puskai pogibnuya,no pryezhde),這首詠歎調亦是整齣歌劇最精彩的部分。
在這段音樂中,輕輕地描繪出一位純潔少女心中的秘密,並表現出戀愛中少女的害羞與激動的心情。
整晚沒睡的塔姬雅娜,在清晨來臨時,將寫好的信交給奶媽,希望能交到愛慕的奥涅金手上,期待奥涅金也會有同樣的回應。
但是,奥涅金卻冷言冷語,指責害羞的塔姬雅娜,並且告訴她,自己不適合當她的丈夫,只能像兄長那樣地愛她,令塔姬雅娜十分的傷心與失望。
而在另一天,家裡為塔姬雅娜的生日舉辦一場盛大的舞會。
奥涅金在好友連斯基的強迫下,也來參加這場生日宴會,但是心中卻十分埋怨連斯基的好意。
為了要激怒連斯基,奥涅金在舞會中故意親近連斯基的未婚妻奥爾加,引起連斯基妒火中燒,對奥涅金破口大罵,並且邀他決鬥。
這時,奥涅金對自己的行為開始感到後悔…但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連斯基衝出門外,準備和他來個生死對決。
奥涅金自知理虧,但為了面子,也只好答應接受挑戰。
隨後,場景來到城郊的小河邊,時間是冬天清晨,連斯基和奥涅金決鬥的時刻來臨。
連斯基和他的助手先行來到。
他望著地上的白雪,若有所思地感嘆逝去的青春時光,以及對未婚妻奥爾加的愛。
這段由連斯基所演唱的《我的青春哪裡去了》』(Kuda,kuda,kuda vi udalilis),洋溢著深情動人的情感,可說是劇中最膾炙人口的詠歎調。
男高音溫德利希 中/德字幕演唱版本
連斯基回顧過去他與奥涅金的情誼,同時他似乎也有著預感,這次與奥涅金的生死決鬥,將是他告别人世的時刻。
不久,奥涅金在助手陪同下也出現了。
過去曾經是好朋友的奥涅金和連斯基,現在卻為了小事而反目成仇,兩個人的心裡都知道自己既無聊又愚蠢,但為了尊嚴和面子,誰也不願意低頭。
等到助手談好決鬥規則後,連斯基與奥涅金拿起槍枝,進行決鬥。
在一聲巨大的手槍聲後,連斯基應聲倒地,奥涅金從此失去了他的好友。
奥涅金親手殺了自己好友,於是將自己流放,遠走是非之地多年。
經過幾年後,人事也有了極大改變,場景來到聖彼得堡上流社會中的舞會大廳裡。
柴可夫斯基為這個場景寫下現在經常被單獨演奏的管弦樂曲「波蘭舞曲」(Polonaise),強勁的節奏和華麗的管弦樂手法,彷彿也讓聽眾來到了富麗堂皇的舞會。
在這場豪華宴會中,大家都期待看到傳聞中美若天仙的伯爵夫人。
這時,奥涅金發現這位美麗的伯爵夫人,居然就是當年遭到自己拒絕的塔姬雅娜!令他心中懊悔不已。
並開始對塔姬雅娜熱烈追求,雖然塔姬雅娜對於和初戀情人的重逢,也是心亂如麻,但是,經過內心掙扎後,塔姬雅娜為了保持自己的名譽,懇求奥涅金離開,並告訴奥涅金,他已經錯過機會,而且她決心留在先生的身邊。
塔姬雅娜向奥涅金說了最後一聲再見,就起身離開,留下奥涅金獨自懊悔。(劇終)
驚人的巧合
創作歌劇《尤金.奥涅金》的柴可夫斯基,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著和劇情相似的巧合。
在柴可夫斯基37歲寫下歌劇《尤金奥涅金》的同一年(西元1876年),他就像劇中的奥涅金一樣,有一位音樂學院的女學生安東妮娜.米留可娃,熱烈地寫情書給自己。
不過,柴可夫斯基遇到的音樂院女學生,卻比《尤金.奥涅金》中的塔姬雅娜,採用更激烈的手段。
女學生聲稱如果柴可夫斯基不娶她,她就要自殺。
柴可夫斯基對這樣的追求非常困惑,因為他對安東妮娜米留可娃並沒有感情。
柴可夫斯基後來雖然勉為其難地娶了她,但這段失敗的婚姻只持續了一個月。
柴可夫斯基和安東妮娜米留可娃離婚之後,在幾乎是精神崩潰的邊緣下逃離了俄國,直到獲得梅克夫人經濟和友情上的協助之後,才重新展開他的人生,並且完成歌劇《尤金.奥涅金》。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歌劇《尤金.奥涅金》,各位或許可以一窺柴可夫斯基創作時所投射的內心世界。
普希金生平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出生於莫斯科,從1805年到1810年他每年夏天都在他祖母處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個村莊裡度過。他童年的這些生活經驗後來都體現在他早年的詩中。
普希金在位於皇村的帝國學院中就學六年,這是一個1811年10月19日成立的優秀學院。
今天,這個學院被稱為普希金學院。
在這段時間裡普希金經歷了1812年對抗拿破崙的戰爭。
1815年普希金的第一首愛國詩被發表。
雖然他當時還是一個學生,他被聖彼得堡的一個文學協會阿爾扎馬斯接納為會員。
這個協會反對當時盛行的保守的、硬板的語言文字,提倡俄羅斯語言。
普希金早年的詩充滿了生機。
1816年他的詩的風格突然轉變了,哀歌成為他最主要的作品。
1817年普希金畢業,他在彼得堡的外交協會任秘書。
他經常去劇院,參加阿爾扎馬斯的會議。
他還加入了一個稱為「綠燈」的文學和劇作團體。
這個團體與當時貴族中反對沙皇專制的團體有一定的聯繫。
雖然普希金沒有參加他們的政治運動,但他與這個運動中的許多人是好朋友,他寫的諷刺短詩受到了這個運動的影響。
在這段時間裡他一直在寫一部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這部長詩從他還在學校裡的時候就開始了。
1820年5月他完成了這部長詩。但當時的批評界對它的評價非常糟。
1820年初,普希金的一些諷刺詩給他帶來了麻煩,在這些詩裡他嘲諷了一些當權的人,比如當時的國防部長和教育部長。
在一些有權勢的朋友的幫助下他沒有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但他依然不得不離開聖彼得堡。
他被下放到克里米亞。到1824年為止他在南俄不同的地方居住。
從1823年開始他開始寫長詩《尤金.奥涅金》,這部長詩他一直到1830年才完成。
他的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亦昭示著他離開當時迂腐的俄羅斯詩歌,走向全新題裁的創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接見他後,他重新被允許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居住。
但沙皇親自檢查他的創作,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都受到了嚴格的監視。
這也體現在了《尤金.奥涅金》的創作中。
普希金這段時間生活得非常不快,因為他無法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
1831年普希金結婚,但據說結婚當晚普希金手中的蠟燭忽然熄滅,讓普希金一驚,這彷彿也預告了他不幸的將來。
婚後與夫人遷居聖彼得堡,夫人娜塔莉亞.剛察洛娃成為當時聖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被譽為「聖彼得堡的天鵝」,美貌令其在當時的俄國宮廷中受到歡迎。
普希金夫婦因而成為宮廷活動中的常客。
然而這種上流社會的生活加重了普希金的經濟負擔,雖然因為他的名氣與其妻子與宮廷的接近,沙皇允許普希金在檔案局研究文獻,方便寫作《彼得大帝史》。
但普希金仍然非常不快,他經常與人爭執,而且往往出於無足輕重的原因。
他這段時裡的作品都出現沉重的精神壓力,直到1836年他才被允許發行一部他自己的文學雜誌。
這個時期有一名法國流亡保皇黨人喬治·丹特斯瘋狂愛上他的夫人岡察洛娃,兩人經常相約共舞。
後來普希金接到侮辱他的匿名信,信裡笑他是烏龜。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忍無可忍,為了名譽,他與丹特斯進行決鬥,結果腹部受了重傷,兩天後去世。
普希金之死,當時的報紙刊載:「俄羅斯新詩的太陽殞落了…」
穆梭斯基:〈加冕場景〉、〈鮑利斯之死〉,選自歌劇《鮑利斯.戈多諾夫》
Modest Musorgsky: Coronation Scene, ‘The Death of Boris’ from Boris Godunov
延伸閱讀: 夏爾克文章: 歌劇:鮑利斯‧郭多諾夫全劇的音樂與故事( Mussorgsky Boris Godunov)
影片欣賞〈加冕場景〉
穆梭斯基:〈鮑利斯之死〉
拉赫瑪尼諾夫:《鐘》(給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與合唱及管弦樂)
Sergei Rachmaninoff: The Bells, Op.35
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近代俄羅斯浪漫主義作曲家。 他創作了大量的樂器和聲樂作品,是近代俄羅斯音樂創作裡不可或缺的的重要作品。
一生中他創作了兩首重要的合唱作品:
其一是天主教彌撒為背景的《徹夜禱》(Vsenoschnoye Bdeniye)或(All-Night Vigil)Op。37。
其二便是這場音樂會的《鐘》。
作曲家根據俄羅斯詩人康斯坦丁·巴爾蒙特(Konstantin Balmont)翻譯之愛倫坡(Edgar Allen Poe,1809-1849)的同名《The Bells》四聯詩集(four linked poems),創作為合唱曲《鐘》。
這是一部不朽的合唱交響曲,拉赫瑪尼諾夫將其視為他的最佳作品。
在接下來的文字,您將發現這一強大的作品如何受到愛倫·坡的詩歌的啟發,預示了俄羅斯在20世紀將面臨的動盪:
1912年夏天,莫斯科音樂學院大提琴系學生瑪麗亞·丹尼洛娃(Mariya Danilova)發現了詩人康斯坦丁·巴爾蒙特(Konstantin Balmont)俄語翻譯的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詩作《鐘》。
她立即感到這首詩是乞求被加上音樂的,而在她的腦海裡只有一位作曲家能作這首詩樂。 她製作了副本,然後將其發送給Sergei Rachmaninoff。
拉赫瑪尼諾夫作曲後回憶說:「我讀了瑪麗亞寄來的愛倫坡詩歌,並立即決定將其用於四個樂章中的合唱交響曲。」
次年,1913年冬天,他與家人一起住在羅馬,開始著手創作作品。
為了專心創作,拉赫瑪尼諾夫在羅馬知名地標「西班牙階梯」(Spanish Steps)附近租了公寓。
他特別要求希望要是「安靜、陰暗」的環境,無意中他選中了之前與柴可夫斯基創作的相同房間,因此就在與柴可夫斯基曾經作曲的相同環境之下,他完成了《鐘》這首合唱交響曲。
1890年代的羅馬「西班牙階梯」照片:
附帶一提,「西班牙階梯」後來成為超級觀光熱點,因為奧黛麗赫本的知名電影《羅馬假期》,亦在此取景:
她坐在階梯旁留下美麗的照片:
於是成為了許多觀光客與網美們熱門拍照景點:(照片取自網路)
「西班牙階梯」全景
關於愛倫坡《鐘》原詩與再翻譯詩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1809.01.19. – 1849.10.07.),美國作家、詩人、編輯與文學評論家,被尊崇是美國浪漫主義運動要角之一,以懸疑及驚悚小說最負盛名。愛倫·坡是美國的短篇小說先鋒之一,知名作家蕭伯納更曾說過:美國出了兩個偉大的作家——愛倫·坡和馬克·吐溫
《鐘》是一套四首詩集,於1849年(作者去世不久)出版,涵蓋了生命的四個不同階段:出生,婚姻,危機和死亡。是他的幾部作品中較被大眾所遺忘的作品之一。
讓我們來看四樂章最初的意涵:
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原創的《鐘聲》(The Bells),四聯詩裡各具有不同類型的鐘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每個鐘有著不同的名稱,且與人類生命的階段有關。
“銀鈴”(The Silver Bells)宣誓著「初生」,
“婚禮鈴”(The Wedding Bells)裝飾著婚禮,
“警鈴”(The Alarm Bells)描繪出人生中的困擾,
“亡鈴”(The Death Bells)自然地闡釋生命之盡頭。
例如第一樂章,愛倫坡原詩:(僅翻譯大意)
“Listen, hear the silver bells!
Silver bells! |
“聽著,聽到銀鈴!
銀鈴! |
巴爾蒙特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並未採取「直譯」方式,而是幾乎極大地改變了愛倫坡原詩裡的語調和含義,並特別增加了他自我感知裡,對俄羅斯的內涵共鳴。
例如:巴爾蒙特卻會在這樣的詩裡,自己加入了「遺忘」與悲情的元素:
With their singing and their jingling they tell of 「oblivion」.
Oh, how clearly, clearly, clearly, like the ringing laughter of a child.
這樣的悲傷元素其是原詩裡沒有的
因此,巴爾蒙特版本的譯詩,無形中以他個人對於此詩的理解,卻增添了許多原本愛倫坡詩中所未具備的「憂愁」與「哀傷」。
上述我們提到,拉赫瑪尼諾夫以詩人康斯坦丁·巴爾蒙特(Konstantin Balmont)的翻譯本作為基礎,創作了《鐘》。
然而
巴爾蒙特翻譯的《鐘》,有著更多的哀愁與不安,或許這與當時代俄羅斯動盪的政治氛圍與不安的環境有絕大的關聯,
雖然我們可說這樣更明顯地具有俄羅斯之聲,但原詩原意卻已經遭到一定幅度之改造。
加上巴爾蒙特版本是拉赫瑪尼諾夫所接觸之唯一版本,
因此,其實我們可以直接說:巴爾蒙特版本裡的悲情俄羅斯觀點,無形中加重了拉赫瑪尼諾夫對於此曲的陰暗感,也無怪乎拉赫瑪尼諾夫使用了拉丁文《神怒之日》(Dies Irae)主題於此套《鐘》裡,為樂曲增添了陰鬱的氣氛。
談鐘聲
「鐘聲迴盪之聲」,幾乎是另一種俄羅斯音樂的重要元素。
對於《鐘》的創作,拉赫瑪尼諾夫曾說:「教堂的鐘聲深入著我曾經知道的俄羅斯所有城市-諾夫哥羅德,基輔,莫斯科。」
「鐘聲從小到大都陪伴著每個俄羅斯人,沒有作曲家能擺脫他們的影響。」
「我一生都為快樂的鈴聲和悲哀的鐘聲所帶來的不同心情和音樂而高興。而對鍾聲的熱愛在每個俄羅斯人中都是固有的情感。」
「如果我能使作品中的鈴聲隨著人的情感而振動,那是因為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莫斯科的鈴聲中……。」
「在一個羅馬的下午,我聽到了愛倫坡的詩句,我聽到了鐘聲,並試圖在紙上寫下他們可愛的音樂之聲,這些音樂表達了人類經歷的各種陰影。」
俄羅斯白銀時代的世界末日遠景
許多人注意到《鐘》(或俄語名稱:「Колокола」「發音:Kolokola」)中的黑暗陰沈氣氛。
11月30日在聖彼得堡舉行的首演評論寫道:「誠懇和自發性一直很接近拉赫瑪尼諾夫的繆斯女神,但在這種悲慘的悲痛背景下,無望的痛苦和絕望的濃淡陰影首次出現在《亡者之島》中 在《鐘聲》中以異常清晰的方式展現自己。 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的新詩用特殊的力量聽到了一顆偉大而高尚的心靈的悲觀熱情和崇高的悲劇特徵。」(Sincerity and spontaneity have always been close to Rachmaninoff’s muse, but against this tragic, sorrowing background, the concentrated shades of hopeless anguish and despair that first appeared in The Isle of the Dead reveal themselves with unusual clarity in The Bells. In Rachmaninoff’s new poem are heard with special force the pessimistic passion and sublime tragedy characteristic of a great and noble heart.)
即使是氣氛較為歡快的樂章中,死亡的陰影似乎仍徘徊在某些樂段裡。
這某方面來說,或可歸因於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作品中的憂鬱氣質,但當時的歷史背景也可能影響了這首創作。
1905年失敗的俄羅斯民主革命似乎是俄羅斯擺脫獨裁制和和平解決整個帝國不斷增長的社會動蕩的最佳機會,
但沙皇尼古拉二世阻止了這場革命,再次確立了他高壓迫性和日趨無能的統治。
閃閃發光的羅曼諾夫王朝,也即將邁入最後幾年的末日,大時代籠罩著即將來臨的厄運感。
幾乎俄羅斯人都悲觀地意識到,可怕的政治局勢是站不住腳的,但是除了等待未來期盼的真正民主自由到來前,人民是別無選擇的,只能憂傷。
藝術家對大環境的反應有多種方式。
世界末日論風起雲湧,象徵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退縮也是如此。
史克里亞賓的音樂就是這種令人興奮的混合體。
也有作曲家以俄羅斯史前的歷史為靈感,試圖以原始主義的震撼振興腐朽和腐朽的文明—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受到了這些潮流的影響。
然而,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仍然以浪漫主義的傳統為基礎,著重於人類心理、記憶,與每個人的內在。
在《鐘》中,他對此時俄羅斯的沈重歷史的反應,也似乎充滿了這種對末日與悲劇無法抗拒的基調:也許由於這些原因,《鐘聲》具有明顯的悲劇基調
在他創作時的1913年冬天,後來1917年俄國革命尚未發生,但這逐漸醞釀的悲劇氛圍,似乎已經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中預示可見。
《鐘》的四章,就像以音樂描繪人生:從童年、長大成人、歷經塵世洗禮,又再歸於平靜的「起承轉合」,人的一生似乎盡在其中。
第一樂章:“銀鈴鐘聲”(The Silver Bells)- 宣誓著「初生」
男高音、合唱與管絃樂團
00:00 – I. Allegro ma non tanto (‘The Silver Sleigh Bells’)
06:47 – II. Lento (‘The Mellow Wedding Bells’) 17:40 – III. Presto (‘The Loud Alarum Bells’) 26:16 – IV. Lento lugubre (‘The Mournful Iron Bells’) |
四首詩的第一首被稱為“銀鈴”(Silver Bells),描述寒冷的冬夜裡,高高興興地駕著雪橇的快樂記憶
它以出生和生命的歡樂為中心,以“聽到鐘聲的雪橇”為開頭。
這首詩中的鐘聲被描述為銀色,代表著生命的新生。
鐘聲“預言家”帶來的“歡樂世界”帶來了希望和光明。
愛倫坡坡在整首短詩中還使用擬聲詞「叮噹響,叮叮噹當,叮噹響」(tinkle, tinkle, tinkle)來延續這種希望。
這銀鈴亮麗的鐘聲,如同銀色聖誕與冬日佳節般,在人們的生活中,營造出一種奇妙、歡樂的氛圍。
第一樂章部分詩詞(僅翻譯大意)
“聽見鍾聲的雪橇 銀鈴! 他們的旋律預言真是個多麼快樂的世界! 他們如何叮叮噹當。 在夜晚的冰冷的空氣中! 雖然星星灑得太多 整個天堂似乎都在閃爍 帶有水晶般的愉悅; 用一種符文韻律 從音樂的鐘聲到鐘聲, 從鐘聲,鐘聲,鐘聲,鐘聲 鐘聲鐘聲 從鈴鐺的叮噹聲和叮噹聲開始。” |
“Hear the sledges of the bells Silver Bells! What a world of merriment their melody foretells! How they tinkle, tinkle, tinkle. In the icy air of night.While the stars that oversprinkle All the heavens, seem to twinkle With a crystalline delight;In a sort of runic rhyme, To the tintinnabulation that so musically wells From the bells, bells, bells, bells Bells, bells, bells From the jingling and the tinkling of the bells.” |
上述詩詞裡的「鐘聲」的是關鍵要素之一,是重複性與擬聲詞的使用。
例如,在上面的詩詞裡中,愛倫坡使用重複“鐘聲”和“閃亮”這兩個詞,以這種重複以及富有節奏的元素,在文字中模仿出鐘聲敲擊的節奏。
而拉赫瑪尼諾夫在創作時,不僅使用巨大的管弦樂團來發揮其威力,還利用其樂團豐富的色彩效果,喚起鐘聲,還激發出雪花,閃閃發光的星星以及在冬季裡雪橇加速行駛、鈴鐺噹噹響著的快樂感受~
這首詩將這一樂章的叮叮噹當的雪橇鈴鐺與孩子們的笑聲進行了比較。
男高音獨唱者唱著說,鐘聲講述了聖保羅在對哥林多人的第一封書信中所描述的複活的預言,那時“死者應被廉潔地舉起”。在此期間,死者沉睡著,等待著復活。拉赫瑪尼諾夫用歌聲,生動地喚起了這些初生的靈魂。
第二樂章:“婚禮鐘聲”(The Wedding Bells)- 裝飾著婚禮
女高音、合唱與管絃樂團
第二首詩的標題是“婚禮的鐘聲”。 它在自然界也很歡快,慶祝著人生,締結婚姻的早期里程碑。(五子登科嘛~)
*筆者註:我們常說的「五子登科」,指的是妻子、孩子、房子、銀子(存款)、車子。
愛倫坡的詩與中文翻譯:(僅翻譯大意)
“Hear the mellow wedding bells “From the molten-golden notes, Oh, from out the sounding cells, What a gush of euphony voluminously wells ! How it swells On the Future! how it tells Of the rapture that impels To the swinging and the ringing Of the bells, bells, bells, Of the bells, bells, bells, bells, bells, bells, bells To the rhyming and the chiming of the bells!” |
“聽見圓潤的婚禮鈴聲 金鈴! 他們的和諧預示著多麼幸福的世界! 通過夜晚的溫和空氣 他們如何發出喜悅!“從熔金色的音符中, 一切順利 多麽棒的醇液 當她在月亮上歡呼時,聽著那隻斑鳩!哦,從發聲的細胞中,大量湧出的諧音湧出! 它如何膨脹 它如何居住 在未來!它如何訴說著令人著迷的狂喜 鐘聲,鐘聲, 鐘,鐘,鐘,鐘,鐘,鐘 為了鐘聲的諧和與鐘聲的共鳴 |
第二樂章以類似於第一節經文的方式開始。
但是,第二樂章的鐘鈴更「柔和」。
它們如同詩般,像結婚戒指一樣是金色的,雖然這首詩也充滿希望,但它卻蘊含著更加持久,熱情的喜悅。
這首詩用「狂喜」和「金色調」之類的詞來喚起如繪畫般的成熟描繪。
與第一段詩詞相同,多次重複使用「鐘聲」一詞,強調了重複性與擬聲詞。
拉赫瑪尼諾夫於音樂中使用了《神怒之日》(Dies Irae)的前四音符,並將《神怒之日》(Dies Irae)主題轉變為浪漫主題。
《神怒之日》(Dies Irae)(末日經)是關於末日審判的傳統中世紀頌歌,已成為音樂中的死亡象徵。
Dies Irae |
Day of Wrath 神怒之日 |
Dies irae, dies illa solvet saeclum in favilla, teste David cum Sibylla. |
Day of wrath, day that will dissolve the world into burning coals, as David bore witness with the Sibyl. |
Quantus tremor est futurus, quando iudex est venturus cuncta stricte discussurus! | How great a tremor is to be, when the judge is to come briskly shattering every grave. |
Tuba mirum spargens sonum per sepulcra regionum, coget omnes ante thronum. |
A trumpet sounding an astonishing sound through the tombs of the region drives all men before the throne. |
Mors stupebit et natura, cum resurget creatura iudicanti responsura. | Death will be stunned and so will Nature, when arises man the creature responding to the One judging. |
Liber scriptus proferetur, in quo totum continetur unde mundus iudicetur. | The written book will be brought forth, in which the whole record of evidence is contained whence the world is to be judged. |
Iudex ergo cum sedebit, quicquid latet apparebit; nil inultum remanebit.
|
Therefore, when the Judge shall sit, |
《神怒之日》(Dies Irae)(末日經)中文翻譯
取自網路,李宛蓁製作簡報。在此謹致上萬分謝忱。
在合唱團首次進入後不久,獨奏法國號也暗示了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前奏曲主題,這齣歌劇探討了致命愛情的主題,並以著名的「愛之死」作為結尾,女主角最終死於愛情,在幸福中也似乎預示著隱隱的不安之感。
在華格納(Wagner)的樂劇中,愛情的圓滿與死亡習習相關,常被自由、救贖等等帶來的世俗主題聯繫。
在女高音獨奏家高亮的旋律線條之下,主題與《鐘聲》的文字與音樂產生共鳴。
第二樂章的節奏緩慢,作曲家描述了伴隨著金色婚禮鈴響的結婚儀式。
這首詩是對摯愛者雙眼的感性冥想,沒有直接提及死亡。
由於《神怒之日》的使用在本樂章中,伴隨著俄羅斯教堂鐘聲的獨特聲音。如您在本樂曲中將聽到的:許多不同大小的鈴鐺會同時響起,創造出作曲家心中的鐘聲,而且大型、較低的鐘,音波共鳴傳遞的速度較慢,較小、音域高的鐘聲則更傳遞快,音準也高。
所以這些大小重疊的鐘聲,可能產生複雜的節奏(3:2 or 4:3),並且鐘聲的音高,甚至可能產生中世紀時所禁忌的三度音程。
第三樂章:“警鈴”(The Alarm Bells) – 描繪出人生中的困擾
合唱與管絃樂團
第三樂章從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突然過渡到預言世界。
不停敲響的的鐘聲,如同末日警鐘:哭泣,哭泣,大喊,因為可怕的大火吞沒了大地。
樂章悄悄地開始了,好像激烈的火花般,迅速地燃燒開來,換成為了激烈的管弦樂團演奏。
在管弦樂團熱烈的演奏中,清楚地傳遞出俄羅斯教堂鐘聲的獨特聲音。
隨著永無止境的大火,不斷蔓延似乎預告著動人心魄的事件即將發生,音樂更是達到了令人痛苦的激昂高潮。
現在回顧當時歷史背景下,這音樂似乎預示著四年之後,1917年突然爆發的俄國革命,以及隨後的俄國內戰期間的種種戰爭與暴力。
確實,在這個動蕩的時期,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自己在俄羅斯鄉村的摯愛之家將被焚毀。
此樂章警鐘的恐怖,以及即將接續進入最終樂章,代表喪葬的鐘聲即將殘酷地響起。
第四樂章:“亡鈴”(The Death Bells)- 自然地闡釋生命之盡頭。
男中音、合唱與管絃樂團
首先開場的是憂鬱的英國管獨奏。
拉赫瑪尼諾夫指出:“必要的葬禮結局是柴可夫斯基的先例,”他指的是柴可夫斯基交響曲的《悲愴》緩慢而致命的結局。
確實,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在男中音獨奏家和合唱團演唱的那一刻,將柴可夫斯基的首字母寫到了親筆簽名中,
“因為我們回想起閉著眼睛時,我們會抽泣,我們的心臟會保持靜止。”
拉契瑪尼諾夫傳記作家巴里·馬丁(Barrie Martyn)建議,這段話中的降序下行音階旋律改編自柴可夫斯基歌劇《黑桃皇后》第二幕,儘管柴可夫斯基在其最後幾年創作的許多旋律具有類似的降序形狀(我們可以從他的交響曲《悲愴》中來觀察這個主題) 。
當歌手們唱出了描述了聳立在教堂塔樓鐵鈴上的超自然人物的可怕笑聲時,達到了令人痛苦的高潮。
經過激烈的樂段之後,中提琴開始演奏一個簡單而遞減的人物,這是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多年以前第一次聽到的。
“我最喜歡的童年回憶之一是與諾夫哥羅德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大鈴鐺的四個音符有關,當祖母在教堂節那天帶我到鎮上時,我經常聽到這些音符,”拉赫瑪尼諾夫回憶道。
鐘聲是藝術家。
四個音符反覆出現,四個銀色的哭泣音符,籠罩在周圍不斷變化的伴奏中。
「我總是把眼淚與他們聯繫在一起。」
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將這個具有四個音符的人物融合在一起,並且在獨奏家和合唱團再次演唱他們的最後一句歌詞時,再次出現在鐘聲中。
最後,留下管弦樂團,以溫暖的旋律為聽眾帶來希望。
鐘聲以教會終止完全和諧的和聲進行至結束,這代表著:「阿門,靈魂安息吧」 的傳統和聲。
《鐘》現場演出Live’版本欣賞
I. “The Silver Sleigh Bells” : 00:44
II. “The Mellow Wedding Bells” : 7:30 III. “The Loud Alarm Bells” : 18:18 IV. “The Mournful Iron Bells” : 26:50 |
《鐘》第一樂章之鋼琴改編版本(特里福諾夫改編)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更多音樂新知
2018-06-15
【BON音樂】所以,他們稱您為「大師」~談1947 – 1954年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與柏林愛樂錄音大全集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時任柏林愛樂指揮多年(1922年起)的德國指揮大師威漢.福特萬
[…] 拉赫曼尼諾夫大型合唱管弦作品《鐘聲》(The Bells, Op. 35, 1913) […]
[…] […]
[…] 拉赫曼尼諾夫大型合唱管弦作品《鐘聲》(The Bells, Op. 35, 1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