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台灣絃樂團室內樂集-永恆的日記 貝多芬絃樂四重奏最終篇 導聆日記(上) 
Beethoven Late String Quartets -1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2021台灣絃樂團-永恆的日記貝多芬海報

 

音樂會現場導聆:林仁斌

 

節目資訊
2021年9月3日(五) 19:30 國家演奏廳 

演出者: 張家倫、吳芯昀、江婉婷、林宏霖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作品132: a小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 (1825)
in A Minor, Op.132

作品135: F大調第16號弦樂四重奏 (1826)
in F Major, Op.135 

總論

貝多芬一共寫了十六首弦樂四重奏,若將為弦樂四重奏寫的《大賦格》(Op.133)也算在內,總數更高達十七首,甚至比他經典的「九大交響曲」還足足多了八首。

在他生命的盡頭,創作過程變得更加激烈而迅速:從1824年2月第九交響曲《合唱》完成到1827年3月26日去世為止,貝多芬為五首晚期弦樂四重奏完成了至少1,899頁的草稿,這還不包括另外700頁完成的樂譜與副本,令人佩服、震撼。

在人生最後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他一共創作了高達2,500多頁密密麻麻、幾乎難以辨認的手稿音樂。

針對這十七首弦樂四重奏,如我們跟著貝多芬的創作時期,搭配他弦樂四重奏的創作編號,也能夠分為:早期中期晚期,這大三時期。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整理(取自維基百科)

 

作品與時期簡說

早期6首作品,第1號到第6號都是op.18,No.1 – No.6。

中期5首作品,第7號到第11號,包括了Op.59的三首,也被稱為「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String Quartets Rasumovsky)。

拉祖莫夫斯基伯爵(Andreas Rasumonsky, 1752-1826)是俄羅斯派駐在維也納的大使,他的官邸中就有一組當時全歐洲一流的弦樂四重奏團體,伯爵本人並親自擔任第二小提琴的演奏。貝多芬應伯爵之邀而創作這三首作品,完成後也題獻寫給「拉祖莫夫斯基伯爵」,這套作品因此得名,也是許多弦樂四重奏名團必演的重要作品。

拉茲莫夫斯基伯爵(Andreas Rasumonsky, 1752-1826)

 

中期作品還有:Op.74第10號 與 Op.95第11號。

 

接下來就是我們今天音樂的主軸「晚期弦樂四重奏」:

年份從1824年起計算,直到貝多芬去世的1827年為止;作品編號從第12號 op.127,一路到貝多芬人生中最後的第16號 op.135為止。

因此,從時期來看,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就是指以下這6首弦樂四重奏作品:

作品127: 降E大調第12號弦樂四重奏 (1825)
作品130: 降B大調第13號弦樂四重奏 (1825)
作品131: 升c小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 (1826)
作品132: a小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 (1825)
作品133: 降B大調《大賦格》 (1826),原作品130之終曲
作品135: F大調第16號弦樂四重奏 (1826)

弦樂四重奏.完美的合奏型態

貝多芬於1827年去世之前的這短短幾年(1824-27),他灌注了完整的創作力於弦樂四重奏這項曲式。

「弦樂四重奏」的特色就是高音、中音、低音,三頻均衡、擁有複數和聲與線條的共同與交織、樂器發展成熟與音色融合完美等等優異條件,這些~都是貝多芬選擇「弦樂四重奏」的重要原因。

或許他的心中,希望自己雖然臥榻病床,但能繼續創作出心中完美的音樂~而這完美的合奏型態~就是「弦樂四重奏」。

Beethoven in 1823, by Georg Waldmüller

 

從1824年-1827年去世前,貝多芬留下的五首弦樂四重奏以及單獨出版的「大賦格」,這6首弦樂四重奏除了是貝多芬一生最後的作品,更是這位音樂巨人的人生總結與心血結晶。

 

貝多芬晚期作品都具備抽象特質,音樂形式複雜、內涵深邃;有時獨自低語,時而彼此對話…甚至常常還會…各說各話;然而,在貝多芬創作的當時,這些創作方式顯得非常前衛而超越了當代;因此,這幾套弦樂四重奏,在貝多芬的年代並未完全受到評論家和聽眾的欣賞。

 

「這是留給後世的音樂」- 貝多芬這樣說

1820年的貝多芬,堅定的眼神與躍然紙上的音樂感,由Joseph Karl Stieler繪製,是去全世界最廣為流傳的貝多芬畫像

 

將近200年之後的現在,我們如果以現代眼光重新審視一次,各位會發現這些珍貴的作品,即使距離我們已經194-197年,但卻歷久彌新,讓無數的音樂家與欣賞者們沉醉於其中,著迷不已。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這六首套晚期弦樂四重奏作品,是貝多芬在弦樂四重奏這樣的創作體裁之下,最偉大的成就,甚至是整個音樂史上所有同類音樂作品中之佼佼者。

 

舒曼認為,這些音樂「達到人類藝術想像力的極限」。

華格納說,作品131號的首樂章是他「所知道的最悲傷的情感」。

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更認為,《大賦格》op.133 可謂是「最偉大的音樂」。

80歲時他曾說:「現在,我已經 80 歲了,卻在貝多芬身上找到了新的樂趣。例如,《大賦格》現在在我看來是音樂中最完美的奇蹟。它也是我所知道的最絕對當代的音樂作品,永遠是當代的。大賦格幾乎沒有年代的痕跡,單就節奏而言,它比我所在時代的任何音樂都更微妙……我愛它勝過一切。 ——伊果·史特拉汶斯基」(原文:Now, at 80, I have found new joy in Beethoven. The Great Fugue, for example, now seems to me the most perfect miracle in music. It is also the most absolutely contemporary piece of music I know, and contemporary forever… Hardly birthmarked by its age, the Great Fugue is, in rhythm alone, more subtle than any music of my own century… I love it beyond everything.)- lgor Stravinsky

作曲家 史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今天的音樂會,由台灣絃樂團的四位傑出音樂家老師:張家倫吳芯昀江婉婷林宏霖擔任演奏 

上半場我們依序從作品132:a小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 (1825年)出發,下半場則演奏作品135:F大調第16號弦樂四重奏 (1826年),進入真正的貝多芬晚期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作品。

 

各位要知道~這兩首弦樂四重奏作品都完成於第九號交響曲《合唱》op.125之後(1824年),是真正貝多芬人生最後階段的思想珍寶…

 

跟隨音樂家們精彩的演奏,我們將更進一步實際領略貝多芬從1825到1826的創作內涵。

 

作品132:a小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 (1825年)

樂曲與架構簡介

全曲共分為五個樂章,分別如下方表格所示。

樂章順序

時間長度

曲式架構與調性/拍號

段落

I.

10:00

奏鳴曲快板曲式

a小調, 2/2拍

十分綿延地 – 快板
Assai sostenuto – Allegro

II.

8:59

詼諧曲
(小步舞曲A-B-A三段體)

A大調, 3/4拍

不過分快的快板
Allegro ma non tanto

III.

20:50 感恩之歌:慢板

A-B-A’-B’-A”
利第安調式寫成

a小調, 4/4拍

A 非常緩慢(疾病痊癒者對神感謝之歌) – B 行板(感受新的力量) – A’ 非常緩慢 – B’ 行板 – A”非常緩慢:帶著最深的感情

Molto adagio – Neue Kraft Fühlend: Andante – Molto adagio – Andante – Molto adagio: Mit innigster Empfindung

IV.

2:08

進行曲

A大調, 4/4拍

進行曲速度,甚快 – 速度轉快 – 急板(由第一小提琴演奏連接句將第五樂章串連起來,直接不休息進入第五樂章。)

Alla marcia, assai vivace – Più allegro – Presto

V.

6:43

輪旋曲-終曲

A-B-A-C-A-B + Coda

a小調

熱情的快板 – 急板

Allegro appassionato – Presto

 

 

第一樂章 以奏鳴曲式寫成,包含呈示-發展與再現。很特別的設計是於快板之前,有8小節的緩慢導奏。貝多芬於大提琴與第一小提琴的對話之間藏著重要的動機,大家可以試試看能否在仔細聽過這段導奏之後,在快板中聽出這些要素喔~快板

 

 

第二樂章則是一段速度不快的詼諧曲風格樂章,經常出現聲部的齊奏與對話。曲式上也採取了小步舞曲A-B-A三段體。

第一主題A:

 

第二主題B:

 

 

第三樂章是充滿感謝之情的慢板樂章,靜謐舒緩的曲調中,有著簡潔、精緻而純粹的感恩頌讚,維持6小節一句的型態也屬於相當特別的設計。曲式共分為五段落「A-B-A’-B’-A”」,在曲調與變奏間有著美妙的平衡。貝多芬創作此曲時剛經歷一場大病,痊癒之後相信他應該是帶著平靜而感恩之心,寫下了這段長達20分鐘的美妙音樂,讚美上帝與人世間美好的一切。

 

開頭讚美詩般的音樂過後,進入「行板」,音樂有變得更加精彩,從這邊開始我們可聽見更多貝多芬精彩的變奏手法:

 

歷經精彩的變奏之後,音樂再次回到開頭第一主題:就像是經過了豐富無比的人生,最終再次回到原點,靜靜地以「初心」,品味著這一生中的美好:

 

 

第四樂章以進行曲風格寫成,從情緒上感覺,真的就像是大病初癒之後的雀躍心情:

 

第二段落的音樂,也在活潑的主題之後,轉為更快的速度,帶給我們美好而雀躍的感覺:

 

此樂章僅2分10秒左右,最特別之處還有樂章最後轉為「急板」,並由第一小提琴演奏連接句將第五樂章串連起來,直接不休息進入第五樂章。

 

 

第五樂章之音樂再次轉為小調,更有戲劇性與表現力,以輪旋曲式寫成(A-B-A-C-A-B + Coda),讓樂曲最終樂章充滿更加豔麗與明亮的色彩。

 

我自己覺得很有趣的部分是,在精彩的聲部交織音樂之餘,您可能會聽見一首非常有名的貝多芬小品「給愛麗絲」的部分旋律😉(記得等等欣賞音樂會時,也要仔細找找看喔~)


 

下半場:

作品135:F大調第16號弦樂四重奏 (1826年)

樂曲與架構簡介

全曲共有四個樂章,「快快慢快」的標準架構。

樂章順序

時間長度

曲式架構與調性/拍號

段落

I.

6:17

奏鳴曲快板曲式

F大調, 2/4拍

稍快板
Allegretto

II.

3:23

詼諧曲
(小步舞曲)

F大調, 3/4拍

甚快板

詼諧曲(小步舞曲)
Allegro ma non tanto

III.

7:23 如歌寧靜的主題與變奏曲
(主題+4次變奏)
bD大調, 6/8拍
非常緩慢地,如歌且寧靜地
主題與變奏

Lento assai, cantate e tranquillo
theme and variations slow movement

IV.

7:08 奏鳴曲式終曲

F大調

3/2 – 2/2 – 3/2 – 2/2

樂譜開頭三句重要話語:

這是個困難的決定(Der schwer gefasste Entschluss)
一定要這樣嗎?(Muss es sein?)
一定要這樣(Es muss sein)

極緩板(Grave) – 快板(Allegro) – 不太慢的極緩板(Grave ma non troppo tanto) –  快板(Allegro)- 結束段,回到最初速度(Tempo di Primo)

 

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快板曲式,F大調,速度為稍快板。樂曲以溫暖的短主題開場,逐漸發展。

 

結尾前的主題再現,似乎是告訴我們:不論面對怎樣的困難,貝多芬要我們「樂觀以對」、「正面迎擊」,迎向多舛的人生最終的樂觀與開朗,我認為也是也是此樂章的精神。

 

 

第二樂章同樣為詼諧風格之三拍子音樂構成。音樂靈活有著許多變化,切分音與許多節奏對話,帶來非常輕快的感受;偶爾也會有著強烈的力度對比,充分展現貝多芬音樂中的戲劇性。

 

 

第三樂章為「如歌寧靜的主題與變奏曲」,這段主題非常安詳而動人,帶有深沈無比的情緒。同樣地即使在抒情旋律,我們仍然可以發現許多力度對比,極度貝多芬的作曲方式:

 

第三樂章共有4段變奏,但全長只有54小節,仔細欣賞之後,會發現是非常充滿韻味的樂章。這裡是樂章結束的前五小節,清澈的音響效果,深深感覺:此音只應天上有啊~

 

 

第四樂章來到了全曲重點:終曲 Finale。

貝多芬在這個樂章的樂譜上,寫下了很特別的文字「這是個困難的決定」(Der schwer gefasste Entschluss),還寫了「一定要這樣嗎?」(Muss es sein?)與「一定要這樣。」(Es muss sein)等等文字,成為了這首樂曲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先讓我們一起欣賞這個樂章最具話題性的第四樂章手稿,上面留有貝多芬手寫文字:

這是個困難的決定(Der schwer gefasste Entschluss)
一定要這樣嗎?(Muss es sein?)
一定要這樣(Es muss sein)
Beethoven Manuscript 1826 Nmanuscript Page From Ludwig Van BeethovenS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Show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rth Movement Headed By The Words “Must It Be” “It Must Be” 1826 Poste

 

第四樂章開頭樂譜

我們可以從下方樂譜上讀到,大標題為「這是個困難的決定」(Der schwer gefasste Entschluss)

然後是上行,帶著提問,似乎是疑惑不解的:「一定要這樣嗎?」(Muss es sein?)的慢板主題。

隨後進入快板時,先三度上行再四度下行的堅定動機,代表著回應:「一定要這樣。」(Es muss sein)。

成為了貫穿第四樂章的的重要動機:

Beethoven – String Quartet No. 16, Op. 135 Score

 

音樂欣賞:

欣賞開頭慢板問句-快板答句

 

中段,轉入「不太慢的極緩板」(Grave ma non troppo tanto):

 

歷經277小節的音樂,慢與快的多重速度變化,撥弦與持弓演奏等多樣技法後,最終回到F大調,亮麗地結束整首作品。

 


在準備欣賞音樂~但在邀請音樂家們入場之前,我想提出一個延伸資料給各位現場觀眾朋友們:

不曉得大家是否記得,有一部貝多芬電影,非常有名:《永遠的愛人》(Immoetal Beloved)。

貝多芬電影《永遠的愛人》(Immoetal Beloved)

 

電影中,導演針對歷史上有名的貝多芬情書作為發想,帶著觀眾們追隨貝多芬的書信與生前許多事蹟作為線索,一路探索究竟誰才是貝多芬永遠的愛人,這個音樂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

在電影結束前最後場景,被影射是這位愛人的,是他的弟媳婦喬安娜(Johanna)。當兩人最後於貝多芬的病榻相見時,眼神的交流似乎代表著多年來的風風雨雨,都隨著斯人將逝而雲淡風輕。

貝多芬電影《永遠的愛人》(Immoetal Beloved)

 

在兩人終於碰面的這個時刻,貝多芬拿出正在創作的手稿,寫下「一定要這樣嗎?」(Muss es sein?),

《永遠的愛人》(Immoetal Beloved)

 

「一定要這樣嗎?」(Muss es sein?)

「一定要這樣嗎?」(Mussessein?)

 

而喬安娜則堅定地寫下「一定要這樣」(Es muss sein)。

 

「一定要這樣」(Es muss sein)

 

這一瞬間,多年來的恩恩情仇,也瞬間化解了

 

或許導演就是以這首弦樂四重奏上的文字作為發想,而在電影中想提供給影迷們作為電影敘述可信度的暗示證明?

歷史雖然就在那邊,但是現在的我們不會知道過去發生在貝多芬身上的想法~我們只能夠以他留下來的音樂,紀念這位一代偉大的音樂家。

綜觀貝多芬的生活,當他越是痛苦而艱辛的時刻,音樂卻充滿光明、正向與積極性。欣賞他的晚期四重奏,感受這其中的點點滴滴,正是一堂貝多芬教我們的人生課程。

我是林仁斌,今天為聽眾們進行的樂曲導聆,就到此進行告一段落,希望大家喜歡。

接下來讓我們熱烈掌聲,歡迎音樂家們入場演奏~

 

 

貝多芬於1827年逝世

貝多芬於1827年逝世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