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苗北講堂】上半年系列二~ 化蝶雙飛的圓滿想像─《梁祝》的音樂與故事
The 2021 Miaobei art center music lecture series -2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苗北講堂 2021上半年精彩講座規劃

羅密歐~羅密歐~為何你是羅密歐?!
莎翁經典中的經典、悲歡離合、生離與死別、浪漫璀璨、森林氣息等七場不同主題,帶給您滿滿的心靈音樂饗宴

蹦藝術執行長林仁斌老師與苗北藝文中心共同規劃之《藝文觀點.妝點日常》系列講座,將從古希臘到十九世紀的音樂情侶故事講起,帶來滿滿美妙的音樂內容,更結合大自然,為您解說古典音樂中的「小森林時光」與「水精靈音樂」,全系列讓您故事與音樂都聽得滿滿,得到最大的心靈滿足~

 

 

主講人:林仁斌

 

報名方式

4/11(日) 10:00
苗北講堂:音樂與愛情 I-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一千次的晚安 V.S. 一千次的心傷─《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音樂與故事
講座連結:https://reurl.cc/bzV4eo 
4/18(日) 10:00
苗北講堂:音樂與愛情Ⅱ-化蝶.東方愛情不朽傳奇
化蝶雙飛的圓滿想像─《梁祝》的音樂與故事
講座連結:https://reurl.cc/MZO1Lk
4/25(日)10:00
苗北講堂:音樂與愛情Ⅲ-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撫典識慧─從《波希米亞人》到《茶花女》的音樂與故事
講座連結:https://reurl.cc/v5a34N
5/2(日)10:00
苗北講堂:音樂與愛情Ⅳ-為愛下冥府.走過生離與死別
回頭的代價─《奧菲歐》的音樂與故事
講座連結:https://reurl.cc/4yr5G2
5/16(日)10:00
苗北講堂:音樂與愛情Ⅴ-愛之悲V.S愛之喜
當愛情靈藥失效?─《崔斯坦與伊索德》vs《達夫尼與克羅伊》的音樂與故事
講座連結:https://reurl.cc/mqM64A
5/23(日)10:00
苗北講堂:音樂與自然-音樂中的綠世界
古典音樂─小森林時光
講座連結:https://reurl.cc/jqWMoq
6/6(日)10:00
苗北講堂:音樂與自然-音樂中的水精靈
古典音樂─水精靈世界
講座連結:https://reurl.cc/WExa7x

梁祝.幻化成蝶的戀人絮語

化蝶雙飛的圓滿想像─《梁祝》的音樂與故事

 

相對應西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東方最知名的悲劇愛情,當數《梁山伯與祝英台》了。一連串的陰錯陽差讓兩人終致陰陽分隔,比翼化蝶。

 

故事概說(整理於網路)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四世紀中葉,在中國南方的家村祝家莊,祝員外之女祝英台(祝九妹),衝破封建傳統的束縛,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在那裏,她與善良、純樸而貧寒的青年書生梁山伯同窗三載並建立了深摯的友情。

當兩人分別時,祝英台用各種美妙的比喻向梁山伯吐露內心蘊藏已久的愛情,誠篤的梁山伯卻沒有領悟。

而後梁山伯得知祝英台竟是女子,開心之餘遂依約前來向祝求婚,但是祝已被父親許配給豪門子弟-馬太守之子馬文才。

雖得功名,在鄞當縣令,但由於婚姻不自由而失去與祝英台結為人生佳偶之願,梁不久即悲憤死去;祝英台得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在出嫁至馬家的途中來到梁的墳墓前,向蒼天發出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梁山伯的墳墓此時突然裂開,祝英台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對彩蝶,在花叢中飛舞,形影不離。

梁山伯與祝英台為追求美好的自主婚姻,以忠貞的愛情抗封建禮教的制度,最終卻無法結下姻緣的愛情悲劇。

 

河南省汝南縣版
西晉時,汝南郡南60里梁莊梁山伯到紅羅山書院求學,路過曹(草)橋,與十八里外祝莊女扮男裝亦到紅羅山書院求學的祝英台相遇,並結拜為弟兄。三年英台回家探望母親,山伯十八里相送,將英台送至家中,得知英台為女,遂私約終身。豈料祝父將英台許配馬莊一秀才馬文才。山伯如約來議婚,英台淚告已晚。山伯氣得當場吐血,歸家後一病身亡。家人將其葬在馬鄉官路西沿。馬文才迎娶祝英台,花轎至馬鄉村後,突起旋風擋路,祝英台下轎哭祭山伯,墓忽然裂開,英台撲入墓中,墓隨即合上。從墓中飛出金黃、雪白兩隻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大致故事情節可歸納為:「避婚、求學」、「草橋結拜」或「柳蔭結」、「書館談心」、「十八相送」、「思兄」、「勸婚、罵媒」「樓臺會」或「祝莊訪友」「聞耗」「吊孝哭靈」、「逼嫁」「祭墳、化蝶」。

 

考據

中國許多古代典籍中都記載了梁祝的故事。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唐代文獻

初唐梁載言十道四蕃志》:「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這是故事的最早記載。

張讀宣室志》:

「英台,上虞祝氏女,僞爲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爲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令,病死,葬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在《鄞縣志》、《寧波府志》、《宜興荊溪新志》中皆有記載梁祝的故事。

宋代文獻

張津乾道四明圖經》:「義婦塚,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 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其樸質如此。按《十道四蕃志》云,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塚,卽其事也。」

史能之咸淳毗陵志》:「祝陵在善卷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讀書處』,號『碧鮮庵』。昔有詩云:『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

元代文獻

白樸創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雜劇[4],不傳於今。

明清文獻

徐樹丕識小錄》:「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

(南朝齊) 和帝時(502年),梁復顯靈異助戰伐。有司立廟於鄞縣。廟前桔二株合抱,有花蝴蝶,桔蠹所化也,婦孺以梁稱之。

按,梁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夫女為男飾,乖矣。然始終不亂,終能不變,精神之極,至於神矣,宇宙間何所不有,未可以為證。」

馮夢龍情天寶鑑》:「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嘗同學。祝先歸,梁後過上虞訪之,始知為女。歸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若有所失。後三年,梁為鄞令,病且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適馬氏,過其處,風濤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冢,失聲哀慟。忽地裂,祝投而死。馬氏聞其事於朝,丞相謝安請封為義婦。和帝時,梁得顯靈異效勞,封為忠義。有事立廟於鄞云。」

張岱夜航船》卷十八:「四明梁山伯、祝英臺二人,少同學,梁不知祝乃女子。後梁爲鄞令,卒葬此。祝氏吊墓下,墓裂而殞,遂同葬。謝安奏封義婦冢。」

瞿灝通俗編》:「白仁甫《祝英台》劇見《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之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英台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詩詞戲曲

遺跡

1995年山東微山湖畔出土了一塊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梁祝墓記」碑刻。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世人簡稱為「梁祝」,由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何占豪、陳鋼,以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旋律為基礎,於1958年創作完成。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進行首演,第一位首演者為中國知名小提琴家俞麗拿,當年年僅18歲;首演後,此曲備受好評。不僅在中國,在外國華人聚集區,也廣受歡迎,從此走上國際舞台,蔚為風潮,贏得了國際關注的聲譽。

 

上海故事 - 我與梁祝的那些事(上 )

 

上海故事 - 我與梁祝的那些事(下)

 

何占豪

何占豪

 

何占豪(1933年8月29日,現年88歲),中國浙江諸暨人,著名音樂家,畢業於著名的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

        何占豪先生自幼受祖母的影響,愛好越劇。1952年加入浙江省越劇團樂隊,開始學習二胡演奏。1957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在校期間,何佔豪與丁芷諾、俞麗拿等同學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希望創作一些受大眾歡迎而又富民族風格的小提琴作品。1959年,年僅26歲的何與24歲的陳鋼,一同合作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首演後聲名大噪,從此一舉成名。

        何占豪先生後來還改編過以琵琶、古箏、胡琴(二胡及高胡)、革胡及鋼琴的五重奏版本。除「梁祝」外,主要作品有弦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交響詩「龍華塔」等。他在音樂方面的成就卻以中國民族音樂創作較突出,作品包括二胡協奏曲「亂世情侶」、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等。何占豪先生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陳鋼

陳鋼

 

陳鋼先生早年師從其父,和匈牙利流亡音樂家瓦拉學習鋼琴和作曲。1955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專業學習,師從丁善德學習作曲,師從桑侗學習和聲,師從阿爾扎馬洛夫學習作品分析理論,1959年畢業前與何占豪先生,一同合作創作出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從而聲名大噪。

 

俞麗拿

俞麗拿
俞麗拿(1940年10月),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人,出生於上海中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俞麗拿自幼開始學習鋼琴;1951年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後又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1962年畢業後,即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主任、學科帶頭人等職務;1991年,獲聘為教授。1993年至2008年間,俞麗拿曾連任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3年,俞麗拿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以藝術家名字命名的「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旨在推動中國小提琴尖端人才的培養。

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全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董事長。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越劇特色

緊拉慢唱.過門旋律

提煉出的精彩樂音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以浙江的越劇唱腔爲素材,按照劇情構思佈局,綜合採用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音樂的表現手法,深入而細膩地描繪了梁祝相愛、到抗婚、化蝶的情感與意境。

 

越劇版本欣賞

越劇版《梁山伯與祝英台》選段

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集優美、秀美、柔美於一身,尤其擅長女子扮男子。

越劇的藝術形式,成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而上虞縣(與越劇發源地嵊縣同屬紹興府)祝英台的傳說,在此之前已在浙東地區流傳千載,成為當地民間文化的一部分。早在越劇「梁祝」出現前已被當地多種民間小調所取材,因此自然而然地,成為早期越劇的必演腳本。這些都成了後來與越劇「梁祝」,一起促成蘇浙地區(包括上海在內)人民,,對於梁祝深厚的歷史情結,而「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作曲家之一的何佔豪先生,曾是一名越劇戲班二胡手,有此特殊的背景因緣,也就造就出這部偉大的作品靈感發想的取材來源。

 

延伸閱讀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2008明星版 (上)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2008明星版 (下)

 

 

何占豪、陳鋼成功將中樂西奏的創意與發想實踐在本小提琴協奏曲,除了將中國樂器的演奏技法實踐在西洋樂器中,更突破性的將戲曲音樂風格放入交響曲與西方曲式裡,輔鋪陳故事情節,巧妙點綴成為一部戲劇性的標題音樂作品。

 

 

 

樂曲分析常見兩種方式:

ㄧ、單樂章奏鳴曲式(分為呈示部、發展部與再現部)寫成,具有強烈的敘事性。此曲以祝英台為主軸寫成,強烈表達祝英台「反抗封建傳統」、「反抗男女不平等」,其中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提琴代表梁山伯。

<呈示部 > 
引子寫景與愛情主題
草橋結拜
自由華彩
同窗共硯.共讀共玩
十八相送.長亭惜別 

<發展部 >
英台抗婚
樓台相會
山伯臨終.英台禱墓投墳 

<再現部 >
化蝶.尾聲

 

 

下方以呂思清演奏之CD錄音時間軸,說明全曲段落:

 

寫景-描寫江南風光

  一開始,在輕柔的弦樂顫音背景上,首先由豎琴(00:05)點出,長笛(00:17)再吹出了優美動人的鳥鳴般的華彩旋律,接著,雙簧管(00:50)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一幅風和日麗、春光明媚、草橋畔桃紅柳綠、百花盛開的畫面。

愛情主題(包含草橋結拜)

  獨奏小提琴從柔和樸素的A弦開始(01:16),在明朗的高音區富於韻味地奏出了詩意的「愛情主題」(運用仿人聲的唱腔)。在音色渾厚的G弦(02:00)上重復一次旋律後,樂曲轉入A小調,大提琴(梁山伯)(02:48)以瀟灑的音調與獨奏小提琴(祝英台)形成對答,此段在描寫兩人「草橋結拜」。而後樂團全奏(03:21)愛情主題,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及相互愛慕之情。

  在獨奏小提琴(04:10)的自由華彩的連接樂段後,樂曲進入第二主題,即描寫兩人三載同窗的主題。

三載同窗、共讀共玩

  首先樂團帶出輕快的旋律(05:04),接著獨奏小提琴奏出活潑輕快的第二主題,描繪兩人三載同窗的情節。此段與愛情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

  而後再以更輕鬆活潑的手法來生動的描寫此段(06:00)-獨奏小提琴用E小調模仿古箏(八度音的跳躍),豎琴、弦樂模仿琵琶的演奏(類似琵琶掃弦),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技巧來豐富交響樂的表現力。這段音樂以輕鬆的節奏、跳動的旋律、活潑的情緒生動地描繪了梁祝三載同窗、共讀共玩、追逐嬉戲的情景。它與柔和抒情的愛情主題一起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與學習生活的兩個側面。

長亭惜別、十八相送

  此段音樂抒情而徐緩,描繪兩人依依不捨的畫面(07:4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提琴在此已呈現斷斷續續的音調(08:22),生動的表現了祝英台有口難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樂顫音背景上出現的「梁」、「祝」對答(大提琴和小提琴對答)(09:12),清淡的和聲與配器,出色地描寫了十八相送、長亭惜別、戀戀不捨的畫面。真是「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舍祝英台」。

抗婚

  突然,音樂轉爲低沈陰暗(10:22)。陰森可怕的大鑼與定音鼓,驚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樂曲帶進了這場悲劇性的鬥爭中。

  銅管以嚴峻的節奏、陰沈的音調,首先奏出了封建勢力兇暴殘酷的主題(11:00)。而獨奏小提琴(11:26)以戲曲散板的節奏,敍述了英台的悲痛與驚惶(用了雙弦、顫弓、爬音等手法技巧)。接著樂團以強烈的快板全奏,襯托小提琴果斷的反抗音調。在此我們可以聽到代表祝英台的小提琴(散版)和代表殘酷封建勢力的銅管(嚴峻催促般的節奏)彼此互相持續對抗,它成功地刻畫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後上面兩種音調形成了矛盾對立的兩個立場,它們在不同的調性上不斷出現,最後達到一個鬥爭高潮(樂團齊出)—強烈的抗婚場面(13:20)。當樂隊全奏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此段樂句是由愛情主題變化而來),似乎充滿了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憧憬,但現實給予的回答卻是由銅管代表的強在封建勢力的重壓(銅管主題再現)。

樓臺會 

  此段音樂呈現纏綿悱惻的音調,如泣如訴-小提琴在此表現出更斷斷續續的音調,似已泣不成聲(14:35);而後小提琴與大提琴(15:28)的對答,時分時合,把梁祝相互傾述愛慕之情與悲泣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哭墳、血淚控訴、縱身坄墳 

  音樂急轉直下(16:27),弦樂的快速的切分節奏,激昂而果斷,獨奏小提琴的散板與樂團齊奏的快板交替出現。這裡加了板鼓,運用了京劇倒板與越劇囂板(緊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現了英台在墳前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的情景。在這裡小提琴吸取了民族樂器的演奏手法(用了很多二胡的手法技巧),和聲、配器及整個處理上更多運用了戲曲的表現手法,將英台形象與悲傷的心情刻畫得非常深刻-她時而呼天嚎地、悲痛欲絕,時而低回婉轉、泣不成聲(小提琴音調時而激烈高昂,時而音調低回婉轉和如悲泣般的顫弓(17:45))。當樂曲發展到改變節拍(由二拍子變爲三拍子)時,英台以年輕的生命,向蒼天作了最後的控訴(小提琴高昂的音調),接著鑼鼓齊鳴(19:33),英台縱身投墳,樂曲達到最高潮。

化蝶 

  音樂恢復平靜(20:40),在弦樂顫弓背景下,豎琴點出化蝶的情景,長笛以美妙的華彩旋律,結合豎琴的仿古箏的華麗滑奏(21:29),把人們帶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弦樂背景上,第一小提琴與獨奏小提琴(22:38)先後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難忘的愛情主題。然後,樂曲呈現較輕快的節奏,色彩性的鋼琴(23:26)在高音區輕柔地演奏五聲音階的起伏音型,小提琴在此也呈現活潑的氣息,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樂團(24:25)再次齊奏出愛情主題的旋律,樂曲再達高潮;而後樂曲回歸平靜,小提琴(25:32)以柔美的音調在高音區慢慢帶入尾聲,彷彿故事落幕般的一切歸為平靜。(取自漫天回憶舞秋風部落格)

 

 

二、結構自由的敘事風格協奏曲,共分為七段。

這這七段是:

  一、「相會」描寫祝英台和梁山伯在求學路上相會,長笛吹出鳥鳴、管弦樂拉開明媚的江南場景。其中有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和小提琴代表的祝英台互相致意的對答句。祝英台在Cadenza中高歌般唱出喜悅心情,最後管弦樂包圍住獨奏,頗有電影效果。

  二、「喜悅之舞」以快板描寫祝英台和梁山伯在學堂的快樂時光,相當生動,其中小提琴用了很多仿古箏的音型,這是一種借鑑器樂的手法,對演奏技術是個考驗。曲終與樂團採取對位呼應,明顯參考孟德爾頌的協奏曲,但效果卻極好。

  三、「陰霾」(十八相送),在低音管的不祥動機後,導入祝英台被家人計誘回家成親的劇情。除優美的戲曲唱腔外,和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有段纏綿的對口曲。注意不斷浮現的附點音型,傳遞出依依不捨的戀情。

  四、「抗婚」描寫祝英台力抗家庭的婚姻安排;這是全曲最具戲劇效果的段落之一,銅管的威嚇和小提琴獨奏的不屈,形成強烈對比。小提琴使用許多雙音與和弦,技巧不難,效果卻不俗。

  五、「樓台會」提親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相會於樓台,沒想到轉變成悲劇生離死別。作曲者再度安排長段小提琴和大提琴二重奏,描繪互訴衷曲的情境,悲傷而無奈。

  六、「希望與絕望」(投墳)這是全曲高潮,陳鋼大膽採取戲曲打擊樂器,並把唱腔直接引入小提琴獨奏,只見弦樂用小碎弓切分音奏出文武場效果,適時加入銅管,增加壓力比重。長段小提琴獨奏可千萬別一耳帶過,題為「希望與絕望」表示這段祝英台獨白並不全然悲苦,還有對往日的回憶和眷顧,就協奏曲的「內心戲」而言,個人認為真是全世界第一,中國人有何必要妄自菲薄?段終在大鑼聲中達到頂點,象徵英台投墳殉情,也是人類一種至高情操表現。

 七、「化蝶」場景回到初相會的江南,一切歸於平靜,只有兩隻彩蝶翩翩飛起。主題由弦樂合奏帶出,似在提醒聽眾主人翁已經逝去。小提琴加入後,背景有代表彩蝶的長笛做背景,時而加入碎音鋼琴描繪彩蝶上下亂飛貌,這除了「神來之筆」之外,還能用什麼形容?弦樂把主題接走,帶入曲終大合奏,帶給人們昇華的大解放。最後只剩小提琴獨奏以極高泛音奏出似有若無的輕音,如同梁祝兩人悄悄逸入緲緲天際,帶給人無限追思和回味。(取自楊忠衡:2000/08/31 薛偉演奏會曲目解說)


經典版本欣賞

俞麗拿

西崎崇子

薛偉

呂思清

諏訪內晶子(Akiko Suwanai)

 

俞麗拿解說梁祝

1959年俞麗拿版

 

西崎崇子與上海音樂院版本

 

呂思清與簡文彬
樂團:讀賣日本交響樂團

特別感謝「洪以真」上傳此影片

樂曲段落介紹(日本人真是用心)

00:03 何占豪/陳鋼 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化蝶雙飛

00:50​ 簡文彬是位令人期待的年輕指揮家、1967年出生於台灣、88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鋼琴首席、94年畢業於國立維也納音樂院指揮科碩士、92年獲得義大利「La Bottega」國際青年指揮比賽首獎、他獲獎次數不勝枚舉

01:19 呂思清

00:33 抒情的慢中板/此為距今千餘年前、在中國發生的淒美愛情故事

05:08 活潑的小快板/當年嚴禁止女子求學,祝英台則女扮男裝至外地求學

07:47 慢板惋惜地/英台對同學梁山伯懷抱了少女情竇初開的情愫

09:06 戀戀不捨地/畢業之時、英台難捨初戀不願與山伯分離、打算告白山伯自已其實是女兒身,卻…

10:33 陰沈地/英台終究難以啟齒、只好相約再聚就各自歸鄉而去

11:15 凶暴地/英台一進家門、就被父母告知已為她訂下親事、英台極力反對

14:14 哀憤地、傾泝地/山伯得知英台實為女兒身、懇求親事卻不得成全

17:07 散板、哭泝地/山伯難以捨棄對英台的愛慕、數年後絶望之際病入膏荒而撒手人寰

20:04 悲憤地/在得知山伯的死訊、英台奔至山伯墓前悲泣不已。剎時 墓地裂為二半、英台不顧一切投奔墓內

21:06 安靜地/梁祝化蝶、同伴左右、飛舞天空中而去

 

對於「梁祝」常有一種說法:女性小提琴演奏家所表達出的情感較為細膩。呂思清表示他對這種說法也不反對,但他認為要詮釋此曲光是表達祝英台女性情感的細膩是不夠的,所以他用「大格局、大架構」的觀點去詮釋此曲,將慢板部分速度放慢,快板部分速度加快:悲一定推至大悲,喜一定推至大喜,決不採中庸之道。例如:在描寫三載同窗的部分,有將速度稍稍加快,即他所謂的大喜;而在哭墳控訴的部分樂團也特別將速度加快,而小提琴散版的部分則是拉得更慢更自由,形成更鮮明的對比,將此段祝英台的悲憤與血淚控訴表達得更淋漓盡致,是為大悲。

 

薛偉版

 

諏訪內晶子版

 

文薇電影版

 

 

梁祝》電影版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994年8月公映的香港粵語電影,由徐克導演,吳奇隆飾演梁山伯、楊采妮飾演祝英台。為了因應時代的風氣,電影中將祝英台塑造成一位天真浪漫不拘禮教的女子,祝母為了讓女兒多學詩書禮儀,命她女扮男裝至她年輕時在杭州遊學的崇綺書院讀書。電影中的書院重視書本和體育方面的均衡發展,在同學情誼的劇情中,還安排了在男校中「同性情愫」的演出。和各代版本最大的不同處,在於這齣電影讓梁山伯提前知道祝英台的身分,並且有了進一步的男女關係。除了男女情感外,這齣電影也利用人物的化妝,表現強調了東晉時代重視門第的觀念。另外,電影中有不少書生都愛吃五石散,據稱是徐克希望用來反映電影拍攝時香港年青人濫用藥物的問題。電影中用了著名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作為電影配樂,由黃霑作詞,吳奇隆與楊采妮演唱,有國語(普通話)與粵語版本。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