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大人音樂電影欣賞系列(一)電影《快樂頌》的貝多芬《合唱》交響曲首演故事
The Movie “Copying Beethoven”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
第1堂:電影《快樂頌》的貝多芬《合唱》交響曲首演故事
電影《快樂頌》是一部關於貝多芬的虛構傳記電影,而《合唱》交響曲是貫穿整部電影的主線。1824年5月7日,維也納皇室貴族及各界精英人士聚集在肯恩頓門大劇院,準備觀賞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的首演。已經12年沒有公開演出的貝多芬,背對著觀眾,伴隨著音樂用全身肢體語言洋溢激昂地指揮著這首前無古人的劃時代鉅作。已經全聾的他是如此投入,以至於到音樂結束時依然沒有停下來,是樂團團員走近他,協助貝多芬轉過身面對觀眾,隨即現場爆發出的雷鳴般的掌聲…林仁斌老師將帶領學員在本週了解《快樂頌》中幾幕堪稱經典的動人橋段與音樂。
課程主講:林仁斌
延伸閱讀 林仁斌老師專訪:
2021年最新課程資訊
※課程諮詢請於週一至週五09:30~17:30,電話報名請洽客服專線02-2662-0332,課程相關諮詢請洽02-25078627分機885 (巫小姐) |
週二班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三期)-交響曲(11/23週二下午班,共5堂):貝多芬X舒伯特X馬勒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三期)-協奏曲(12/28週二下午班,共5堂):橫跨200年經典弦樂協奏曲
週四班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三期)-音樂電影(12/23週四下午班,共5堂):五大音樂電影,聽懂經典配樂
電影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快樂頌》(英語:Copying Beethoven),關於樂聖貝多芬的虛構傳記電影,描寫他晚年創作《第九交響曲》時的遭遇。本片由波蘭導演安格妮茲卡·賀蘭執導,兩位編劇兼任製片,2006年11月10日由米高梅公司發行上映,於2007年4月30日發行DVD。
基本資料 | |
---|---|
導演 | 艾格妮茲卡·荷蘭 |
監製 | Sidney Kimmel Stephen J. Rivele Christopher Wilkinson |
編劇 | Stephen J. Rivele Christopher Wilkinson |
主演 | 艾德·哈里斯 黛安·克魯格 |
配樂 |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
攝影 | Ashley Rowe |
剪輯 | Alex Mackie |
製片商 | 米高梅公司 西德尼·金莫娛樂[*] Myriad Pictures[*] |
片長 | 104分鐘 |
產地 | 美國 德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美國)2006年11月10日 (香港)2007年1月25日 (台灣)2007年3月16日 |
發行商 | 米高梅公司 |
預算 | $1100萬美元 |
劇情概要(引用自維基百科貝多芬《快樂頌》)
1824年,樂聖貝多芬正在趕工完成新作。這些年來,他孤家寡人,飽受感情創傷,耳疾折磨,距離上次創作出受眾人激賞的作品已有年月[1]。在作品完成的最後階段,貝多芬的御用抄譜員不幸病入膏肓,缺少深通樂理的抄譜員,演奏時樂團勢將無譜可奏。安娜是音樂學院推薦的女抄譜員,胸懷大志,希望藉由這次機會讓貝多芬品評她的創作。脾性狂躁的貝多芬起初懷疑女子能否有才擔此大任,在隨後的相處中,他不只慢慢依賴安娜的幫助,還對安娜產生好感,到最後,安娜成為貝多芬生命中不可忽視的存在,開啟了他心底的那扇門窗。
角色介紹
-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由艾德·哈里斯飾演,性格狂躁,直言不諱,終生未婚,晚年將全副心思寄託在姪子卡爾身上,一心希望姪子能接替衣缽,後來卡爾背離伯伯棄琴從戎,對貝多芬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 安娜·霍茲(Anna Holtz),由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飾演,音樂學院推薦給貝多芬的抄譜員,才華洋溢,有一位建築師情人,仰慕貝多芬的才華,希望藉由這次機會也能讓大師品評她的作品。
- 馬丁·鮑爾(Martin Bauer),由馬修·古德(Matthew Goode)飾演,青年建築師,安娜的情人,參與多瑙河橋梁設計,希望藉此受到重視,事業飛黃騰達。
- 卡爾·凡·貝多芬(Karl van Beethoven),由喬·安德森(Joe Anderson)飾演,貝多芬的姪子,父親死後由伯伯爭得監護權,貝多芬對他的音樂事業寄望甚高,但是他對音樂卻興趣缺缺,好賭成性,整天向伯父伸手要錢。
幕後花絮
角色塑造
劇中飾演貝多芬的演員艾德·哈里斯曾經四度提名奧斯卡金像獎,他事前做足準備工作,花了數個月的時間練習鋼琴和小提琴,學習樂團指揮,並且大量閱讀了跟貝多芬有關的書籍,哈里斯受訪時指出,這都是為了「試著從精神與智力層面瞭解貝多芬的音樂才能來自何處」。為了讓哈里斯看來更有大師風範,服裝設計潔妮特敏(Jany Temime)特別著重於「帶著不羈的瀟灑,我要他看起像一位老邁的流行樂手──品味優雅依舊,卻已超脫外界看法。」
在史實裡,抄譜員一共有兩位,並且清一色都是男性。抄譜員一旦錯抄曲譜,就會被貝多芬嚴詞責罵。編劇史蒂芬·瑞凡(Stephen J. Rivele)指出安娜一角是這兩位為貝多芬長期抄寫曲譜的奧地利音樂學生的綜合體。另一位編劇克里斯多福·維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則從深受貝多芬影響的法國女作曲家蘿倫·菲瑞絲(Lorenc Ferenz)身上獲得靈感,有一件關於貝多芬的軼事也被他加入劇情:「我剛開始研究時,讀到一則讓我很驚訝的有名軼事,有位女性在貝多芬指揮《第九交響曲》的尾章時,提醒他轉身接受觀眾的如雷掌聲。」。這一點與貝多芬交好,並為他作傳的安東·辛德勒(Anton Schindler)也曾記載:「…表演結束後,觀眾爆出熱烈掌聲,而他仍背對著他們站著,後來是卡洛琳·恩格(Caroline Unger,次女高音)想到要把大師的身子轉過來面向觀眾。」
導演安格妮茲卡·賀蘭在取得必要的藝術授權(Artistic licence)後,試圖在劇本對白裡還原貝多芬自傳的內容,「劇本喚起悲慘與詼諧兼具的共鳴,就像他對歷史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道出他如何改寫當時對天才的刻板印象,也改變了作曲家與社會的關係。」
樂團演出
劇中的重頭戲,莫過於長達10分鐘的《第九交響曲》首演片段。1824年5月7日《第九交響曲》配合《莊嚴彌撒》在維也納的康頓劇院(Kärtnerthor-Theater)演出,獲得空前成功。劇組在匈牙利的考托納劇院模擬這幕場景,樂團由當地的凱奇凱梅特交響樂團和合唱團支援演出,初學乍練的哈里斯和樂團表演時相當專心,「在拍攝終曲前的某個段落,導演已經喊卡,但是我們卻停不下來,我一直指揮,交響樂團也持續演奏,直到結束。整座劇院後來爆出如雷掌聲,當時真的很令我心滿意足。」,拍攝時劇院內部擺了600支蠟燭,需要8名「蠟燭管理員」在每個鏡頭間快速點燃或熄滅蠟燭。
拍攝現場樂團雖然實際演奏,但是電影裡的音樂其實是使用了1996年伯納德·海廷克指揮知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的福茂(Decca)錄音版本。
其它不合史實的地方
- 電影背景設定在1824年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期間,影片中貝多芬為耳疾所苦,但是只要說話大聲一點他就聽得見。實際上貝多芬早在1817年就完全失去聽力,創作《第九交響曲》時他已經全聾。
- 影片裡貝多芬曾提及《月光奏鳴曲》,實際上貝多芬的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直到他過世多年以後才定名《月光奏鳴曲》。
- 在影片裡,貝多芬堅持親自上場指揮《第九交響曲》的首演。實際上當時貝多芬已經全聾,所以他只是現身指揮台,不實際指揮,皇家劇場經理約瑟夫·宋萊特納(Joseph Ferdinand von Sonnleithner)這麼形容:「貝多芬本人站在樂隊前面,但實際上樂隊全看烏姆勞夫(Michael Umlauf)指揮,烏姆勞夫打拍子,休帕契赫則為首席小提琴手。」[6],貝多芬的最後一次實際演出是1811年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延伸閱讀
貝多芬:雙耳失聰仍譜寫出不朽傑作的秘密
- 威廉·馬爾克斯(William Marquez)
- BBC國際部記者
1824年5月7日,維也納皇室貴族及文化精英聚集在維也納肯恩頓門大劇院,觀賞由維也納皇家宮廷歌劇院管弦樂團首演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人們對這部交響曲的期待非常高,因為貝多芬已經很久沒有創作交響曲了,不僅如此,他也已經有12年沒在舞台露面了。
貝多芬終於出現了。而且,這也是第一次在演奏交響曲的過程中加入歌手演唱的新模式。
貝多芬背對著觀眾,伴隨著音樂用全身肢體語言激昂洋溢地指揮著。
他如此投入,以至於到音樂結束時他依然沒有停下來。直到一名獨奏手走近他,讓他轉過身面對觀眾爆發出的雷鳴般的掌聲。
貝多芬此刻已經耳聾,聽不見任何聲音。
難忘的首演之夜
那貝多芬是如何在台上指揮的呢?對此有不同的說法。
牛津大學音樂教授滕布里奇對BBC解釋說,一種說法是,雖然貝多芬站在指揮台上指揮,但實際上還有另外一位音樂指揮協助他。
滕布里奇說,那時人們已經知道貝多芬的聽力狀況,因此,不敢指望他指揮了。
《第九交響曲》很長很複雜,貝多芬又聽不見,可想而知很可能會出現一片混亂。
還有,當時樂團並沒有多少時間對新曲子進行排練,但這在當時很典型。
滕布里奇表示,綜合以上這一切,演出能如此成功已經非常不錯了。
音樂是藝術
這一刻既代表了貝多芬一生的榮譽,同時也象徵著他的悲劇。
貝多芬250年前出生於德國的波恩。但他出生的凖確日期似乎不太確定,有人認為是1770年12月16日,但據記錄記載他是在12月17日受洗的。
貝多芬是一位極具想象力,充滿激情和力量的作曲家。他的性格複雜並自相矛盾。
他成長於歐洲政治動蕩時期,其中包括拿破侖戰爭。
儘管出生於德國,但他被公認為是維也納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能與同時代的莫扎特、海頓、舒伯特和維瓦爾第齊名非常不簡單。
滕布里奇說,貝多芬相信音樂絶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它的意義要比那深遠得多。貝多芬認為音樂可以表達思想與情感。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滕布里奇認為貝多芬在把音樂升華為藝術形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貝多芬給人的印象是暴躁易怒、自私、自戀、吝嗇、不善交際、不修邊幅、愛情不得意、悶悶不樂、酗酒和有疑病性神經症(hypochondriasis,總懷疑自己有病)。
滕布里奇解釋說,這也是貝多芬浪漫之謎的一部分。因為人們更願意相信貝多芬是一位飽受情感煎熬以及病痛折磨的藝術大師。
人們把他描繪成視藝術高於一切的音樂大師,有著超出凡人想象力的創作能力,一位天外奇才。
疾病折磨
雖然貝多芬性格比較難相處,但實際上也很讓人同情,因為貝多芬一生飽受各種疾病折磨,包括不得不忍受一些極其可怕、甚至適得其反的醫學治療。
許多專家後來進行了大量的法醫調查,試圖確定他到底都有哪些病,這些病是否與他的耳聾有關係,以及如何影響他的性格和音樂創造力。
在BBC國際台製作的一部《解剖貝多芬》的紀錄片中,英國神經外科醫生馬什列舉了一份貝多芬疾病的詳細清單。
根據這份清單,貝多芬患有腸炎、大腸激躁症、劇烈腹瀉、惠氏病(又稱惠普爾病,Whipple’s disease)、慢性抑鬱症、汞中毒以及疑病性神經症。
1827年3月27日,也就是貝多芬去世後的第二天,當時的名醫瓦格納對貝多芬屍體進行解剖發現,他的腹部腫脹,肝臟嚴重受損,已經萎縮到正常肝臟體積的四分之一,這是由酗酒引起的典型肝硬化。
貝多芬家人有酗酒家族史,他祖母和父親都曾酗酒。
但滕布里奇教授解釋說,貝多芬經常在社交場合喝葡萄酒,但這在當時很正常,因為飲用水不衛生。
美國加州另一位研究人員梅瑞迪斯在分析了貝多芬的頭髮標本後還發現,貝多芬還有可能有鉛中毒,而它與飲酒有關。
當時的釀酒商經常用含有鉛的酒桶發酵葡萄酒汁,這種做法在當時很普遍,因為這樣釀出來的葡萄酒粘稠甘甜。
然而,這種做法卻無意中傷害了顧客。鉛中毒可以導致神經損傷。雖然無法證明貝多芬是否有神經受損。
如何失聰?
根據瓦格納醫生的屍檢報告,貝多芬的聽力嚴重受損。
梅瑞迪斯對BBC表示,貝多芬的耳聾可能與他消化系統的疾病有關,因為發病日期正好吻合。
而且,貝多芬一直抱怨頭痛和發燒。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馬考維阿克博士還提出了另一種理論,他認為貝多芬的耳聾有可能是先天性梅毒導致的副作用所引起的。
馬考維阿克博士認為,是它導致了貝多芬的腸胃疾病和耳聾。但前面提到的神經外科醫生馬什並不認同這一觀點。
馬什表示,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結論性的證據,只不過是傳聞而已。
耳聾的創傷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貝多芬的聽力問題在1797-1798年之間就開始了。1802年,貝多芬遵從醫囑離開維也納到附近小城海利根施塔特休養。
貝多芬在這裏給自己的兩位兄弟寫信,透露了自己想自殺和不想見人的念頭。這封信後來成為了「海利根施塔特遺囑」(Heiligenstadt Testament )。
在信中,貝多芬講述了自己如何在6年前開始飽受耳聾的困擾和痛苦,醫生不僅無法醫治他,而且症狀越來越厲害。
貝多芬還解釋了為什麼他不願意接近人,因為不想讓人知道和注意到他的耳聾。這也解釋了他行為古怪的原因。
但貝多芬並沒有寄出這封信,它是在貝多芬死後在他的一些文件中被發現的。
貝多芬的聽力是逐漸喪失的,一開始他無法聽到某些頻率,直到最後喪失了大部分聽力。
到1818年,貝多芬已經很難聽懂別人所說的話,因此他就讓人把問題和評語寫下來。
但有些軼事顯示,在他去世前他仍能捕捉到某些聲音,比如一些尖叫聲音。
繼續音樂創作
但貝多芬並沒有因為耳聾而停止創作,而且還創作出了最富表達力、生動感人和試驗性的曲目(比如,第九交響曲加入合唱部分)。
滕布里奇教授表示,在海利根施塔特遺囑中,貝多芬相信生命依然有價值並決定繼續音樂創作。他還相信音樂能夠拯救自己。
貝多芬繼續用鋼琴來創作音樂,但他的大腦則是最強大的樂器。
滕布里奇解釋說,別忘了音樂家依賴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來創作,也就是說他們腦子裏可以聽到自己想創作的聲音,而且貝多芬從兒童時期就開始寫音樂了。
滕布里奇補充說,雖然貝多芬聽不到外部世界的聲音,但他仍可以聽到自己腦中的音樂,他的大腦音樂能力並沒有退化。
力量與激情
實際上,一些現代專家認為正是雙耳失聰反而在許多方面增強了貝多芬的音樂創作天賦。
英國失聰作曲家理查德對BBC表示,如果你聽力不行,你會更加借助音樂演奏人來表述你的作品。
理查德說,貝多芬失聰後所創作的音樂更加歡樂激昂,音樂線條也更加清晰和突出。
貝多芬可以通過演奏他曲目音樂家的身體語言和活力來判斷自己的音樂,這也是貝多芬對音樂演奏者所要求的。
貝多芬失聰後的音樂作品有了動人心魄的品質。這些音樂令人心碎、感人。
例如,他最後的作品《a小調第十五弦樂四重奏》( Heiliger Dankgesang,string quartet No.15, Opus 132,也稱為海立根感恩頌)具有令人驚訝的振奮人心的效果。貝多芬想通過這部作品感恩上帝幫助他從疾病中恢復過來。
人道與希望
滕布里奇教授說,雖然有不少證據顯示貝多芬不愛交際和有各種疾病,但貝多芬還有另外一面:友善和風趣。滕布里奇表示,這些都展示了貝多芬的人道素質。
貝多芬還在他人生最困難的時刻創作了「歡樂頌」,這顯示他對未來抱有一線希望。而他後期的作品中也都有表達希望的主題。
還在孩童時期,貝多芬就渴望能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詩歌「歡樂頌」譜曲。他最後終於在第九交響曲中實現了這一夙願(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
滕布里奇解釋說,席勒「歡樂頌」中所表達的博愛和幸福也正是貝多芬在現實政治和社會中所希望看到的。
而且,直到生命最後貝多芬一直都沒有放棄希望。滕布里奇教授提醒說,這是人們所不能忽略和忘記的。
Youtube 《歡樂頌》電影參考版本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