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巴黎《美好年代》的歷史、文化與藝文 La Belle Époque
All about “La Belle Époque”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美好年代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美好年代」法語Belle Époque)是歐洲社會史上的一段時期,大約從19世紀末1880年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

「美好年代」是後人對此一時代的回顧,這個時期被上流階級認為是一個「黃金時代」,此時的歐洲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歐洲的文化、藝術及生活方式等都在這個時期發展日臻成熟。(簡介取自維基百科)

 

在19世紀的最後四分之一個世紀中,由於各國勢力均衡帶來的止戰和平,工業革命與電力的發明,以及各種社會需求隻進化,導致各類富人與窮人的財富與生活方式,在西歐開始急遽的拉大:

便宜的煤炭與勞力,讓人類文明達到歷史以來的最高點:

溫室種植蔬果的技術更加完美,人們飲食開始更加講究;香檳酒與各類酒釀品質在此時期達到巔峰;羽毛或皮草等高等級時裝haute couture)的現代化體系開始在巴黎出現風潮;各類型宴會與慶祝Party文化更普及到上流階級,除了在家舉辦之外,富人們更注重餐廳所聽宮的各項服務:例如巴黎美心餐廳,成為富人炫耀之處。

鐵路建構成熟,開始連接歐洲各大城市之交通,縮短了城市間往返的時間;車廂開始分類為頭等艙及二等艙,講究付費享受~超富階級更開始使用私人列車:不同財力,得到不同享受。

 

俄羅斯 Youtuber – Denis Shiryaev,根據許多美好年代時期之網路影片,將其畫質提升並添加色彩,以全然生動的的方式,給了我們對於1890年的巴黎生活,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關於他重新製作彩色歷史之想法與更多內容

 

在巴黎,各類型的文藝與生活方式更是多樣化:

波希米亞主義的浪漫、自由隨興生活方式,則在巴黎蒙馬特之丘中得到不同的魅力印證。(從電影《紅磨坊》裡的情節我們亦可窺見一二)

 

維也納作家艾騰伯格(Peter Altenberg)所留下之經典名言:「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更是成為文人騷客的最佳寫照: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對咖啡的依賴,更是經典知名「咖啡,不只是我的精神食糧,也是身體亟需的補給品。」

在《論現代興奮劑》一書中,巴爾札克跟大家詳談近代五種令人難以抗拒的興奮劑︰酒、糖、茶、煙,當然還有咖啡。「咖啡能使人血液暢通,激發出思考的動力,是一種可以促進消化、提神、使大腦運作更加持久的興奮劑」,在書中巴爾札克少談茶與糖,加上自己並非酒與煙的「教徒」,自然而然地,《論現代興奮劑》成了巴爾札克的「咖啡經」。(據說巴爾札克每日幾乎要喝五十杯咖啡才能驅走睡意…,伏爾泰每天則喝四十杯咖啡…XD)

 

花神咖啡與雙叟咖啡

「雙叟咖啡」(Les Deux Magots)與「花神咖啡」(Café de Flore)皆位於巴黎聖日耳曼區(St-Germain-des-Prés) ,兩間咖啡店的歷史皆在19世紀,但「雙叟」較「花神」早了75年,坐落位置也非常相近…等一下看地圖就知道距離。

嘿嘿…其實這兩家咖啡館…根本就在隔壁嘛XD

 

 

雙叟咖啡 Les Deux Magots

創立年份:1812年
名稱來源: “Les Deux Magots” (Two Chinese figurines),其實最初就是開店時,咖啡廳柱上兩個中國買辦的木製雕像,因此得名。後來 St-Germain-des-Prés 教堂於1873年擴建,裝飾咖啡館的兩個雕像更是那個時代之見證。1885年,這家商店讓給了另一家同名的販售酒類與咖啡館之店家
最早的咖啡館之一:咖啡館開始在巴黎的文化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曾經擁有巴黎文學和知識精英聚集地的聲譽。這聲譽來自於來此光顧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西蒙·波娃薩特等知識分子,和歐內斯特·海明威等年輕作家。加繆畢卡索也是這裡的常客。
最近地鐵站:巴黎地鐵 4 號線「聖日耳曼德佩站」

 

 

花神咖啡 Café de Flore

創立年分:1887 年
名稱來源:源自於林蔭大道旁的一尊雕像:羅馬神話的春之母「芙蘿拉」,花朵和花園的女神
花神文學獎:由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 Frederic Beigbeder 於 1994 年設立花神大獎賽 Prix de Flore,每年於花神咖啡館舉行
最近地鐵站:巴黎地鐵 4 號線「聖日耳曼德佩站」

 

攝影師眼中的花神

攝影師:Léon Herschtritt (French, born 1936)

 

第二次工業革命(取自維基百科)

1895年的德國鐵路 | A German railway in 1895

 

第二次工業革命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第二次工業革命,也稱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870年至1914年的工業革命。其中西歐(包括英國德國法國低地國家丹麥)和美國以及1870年後的日本工業得到飛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緊跟著18世紀末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並且從英國向西歐和北美蔓延。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大規模應用為代表,電燈的發明為標誌。

工業中心的人口迅速增長。鋼鐵廠,鐵路煤炭紡織工廠等起著推動性作用。工業與科技的迅速發展刺激了更多產業的發展。到了1900年,美國占全球工業生產的24%,之後是英國(19%),德國(13%),俄國(9%)以及法國(7%)。歐洲共占62%。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技術的重要性,特別是電力內燃發動機,新材料與物質,包括合金化學品,以及如電報無線電通信技術。煉鋼的關鍵發明,比如「貝塞麥轉爐煉鋼法」和「西門子平爐」,都在1871年的前十年間出現。生產鋼鐵變得更便宜,使得蒸汽機運輸更加便宜和快捷。這次革命集中圍繞著鋼鐵、鐵路、電力和化學品的發展。

化學電器石油生產鋼鐵行業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創新。具體的成就包括燃油蒸汽渦輪機和內燃驅動的船的出現,飛機的發展,汽車的實際商業化,消費品大量生產機械製冷和其他保鮮技術以及電話的發明

合成纖維(19世紀20年代以前稱作「人造絲」)花了許多年來降低它們的價格和提高其質量。這是由專業科學家的貢獻才得以實現,通常體現在1914年以前個人的成就以及之後的商業研究實驗室。

美國的鍍金時代是以重工業為基礎的。1869年「第一條貫穿大陸的鐵路」開通為標記,從美國東海岸舊金山連續6天的服務 。在鍍金時代,美國的製造業生產超過英國,成為世界領先強國。1880年的鐵路長度跟1860年相比,增加了三倍,到了1920年又增加了三倍,在商業農業開拓了新領域,建造真正的全國市場並且使煤炭開採和鋼鐵生產繁盛。鐵路雄厚資本促進了華爾街金融市場整合。

美國在應用科學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從1860年至1890年,500,000件發明是過去70年的10倍。喬治·威斯汀豪斯發明鐵路空氣制動(使其更快更安全) 。威斯汀豪斯幫助尼古拉·特斯拉研發交流電的遠距離傳輸。西奧多·韋爾 建立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托馬斯·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有爭議),他建立了奇異公司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建立了標準石油公司來合併石油工廠—— 在汽車需求石油之前,其一直生產煤油。

1900年,德意志帝國的化工業靠染料主導全球市場。當時三個大公司:巴斯夫拜耳赫斯特公司Hoechst AG)和五個較小的企業生產出了上百種染料。在1913年,這八間公司幾乎擁有全球90%的染料供應,且其80%主要銷往國外。這三家大公司還集成生產基本原料並且往化學其他領域擴展市場,比如醫藥農業化學電化學。其高層由受薪專業經理人作管理。德國染料公司被稱為世界第一間專業管理的工業企業[15]。當時的研究還有許多分支,比如從化學研究引伸出的製藥業。

 

文學.繪畫.音樂齊揚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美好年代的起始年代約在1871年普法戰爭巴黎公社事件正式結束後,以德國法國的對峙與明爭暗鬥為主軸,歐洲各國間紛紛以政治與軍事協約與具有共同利害關係的他國結成盟友,以制衡敵對的國家,此種以互相制衡為目的的複雜政治局勢,保證了歐洲近四十三年的時間裡在歐洲大陸上沒有大規模的實質戰爭爆發。長時間的表面和平以及工業革命的持續進行,加上歐洲國家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殖民掠奪,促成了歐洲的空前繁榮,但同時也為日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種子。

對於歐洲及世界來說,美好年代都是一個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許多發明在這個時代出現,並開始變得普及。馬車在這個時代末逐漸被汽車所取代、電話加入電報的行列,成為快速傳播的媒介、以及電燈開始取代煤氣燈留聲機電影放映機開始普及,至於飛機則仍然只是令人著迷的實驗。

馬克斯·普朗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尼爾斯·波耳等人為現代物理奠定了基礎。為了表揚這個時代偉大的科學貢獻,諾貝爾獎在1901年開始頒發,獎項包括物理、化學以及生理學和醫學。

印象派在1860年代被認為是前衛的藝術,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好年代的學院寫實繪畫風格由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約翰·威廉·沃特豪斯弗雷德里克·雷頓等所代表。巴比松派則採用了外光畫法的風格。新藝術運動 (Art Nouveau) 在1890年代中期成為歐洲主流的裝飾設計風格。許多成功的作品,建築於法國、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奧地利 (維也納分離派)、匈牙利、波希米亞及拉脫維亞,並很快擴散到美國及墨西哥。

歐洲文學在美好年代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轉變。現實主義自然主義文學達到新的高峰,有名的作家包括:貝尼托·貝雷茲·加爾多士斯台奧多爾·馮塔納居伊·德·莫泊桑埃米爾·左拉等。現實主義逐漸發展為現代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在1890年代出現,並在美好年代晚期以及戰間期成為歐洲文學主流。現代主義的著名作家有:安德烈·別雷約瑟夫·康拉德詹姆斯·喬伊斯弗朗茨·卡夫卡D. H. 勞倫斯托馬斯·曼羅伯特·穆齊爾馬塞爾·普魯斯特亞瑟·史尼茲勒羅伯特·瓦爾澤以及威廉·巴特勒·葉慈等。

 

那關於美好年代的一切

在巴黎街頭的舊書攤經常可見以美好年代時期的廣告海報為主題的明信片,這些印刷精美的明信片記載著巴黎昔日的輝煌,讓來到巴黎的旅人得以一窺當時這個「19世紀世界的中心」繁華的社會人文風貌。

 

紅磨坊」夜總會

 

 

「巴黎賭場」夜總會

 

 

康康舞

 

 

流行音樂香頌歌手

 

 

上流美食代表.美心餐廳

 

 

黑貓夜總會(Le Chat Noir)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美好年代」 的黑貓夜總會,於1881年11月18日在Rouchechouart大道84號開幕,是19世紀巴黎著名的卡巴萊夜總會(卡巴萊起源於1880年代的法國,其後又有同類表演在德國柏林進行。卡巴萊是一種簡單及直接的表演方式,以簡單的布景服裝,純以歌曲把故事向觀眾表演。有喜劇歌曲舞蹈話劇等元素的綜合娛樂表演),位於波希米亞風格的蒙馬特區。

 

 

巴黎歌劇院假面舞會

 

 

巴黎歌劇院的嘉年華

 

 

女神遊樂廳

 

 

奧林匹亞酒館餐廳

 

 

萬國博覽會

 

 

1900奧運在巴黎

 

 

1900奧運之網球女子單打比賽照片

 

奧恩的巴諾拉的水療浴

 

 

蒙地卡羅, 摩納哥的旅遊廣告

 

 

法國活力酒廣告(可口可樂創意來源)

當時這款葡萄酒調製飲品,因為含微量古柯鹼,廣告聲稱它將恢復健康,力量,能量和活力。

 

餅乾廣告

香檳廣告

 

 

啤酒廣告

 

 

捲煙紙廣告

 

 

扭轉歷史.音樂家輩出

在《美好年代》期間,巴黎作曲家對歐洲音樂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其從浪漫主義轉向音樂和現代主義的印象派。

 

卡米爾.聖桑(Camille Saint-Saens,1835 ∼1921)出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巴黎,當時作曲家與音樂蕭邦、李斯特、白遼士皆曾活躍於此;文學家波特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巴爾札克(Honore de Balzac, 1799-1850)、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1802-1870)與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 1824-1895)父子等名家皆前後薈萃於這充滿藝術氣息的迷人城市。聖桑在這樣藝文起飛的環境下誕生。

 

1835年的巴黎地圖:


1835年 巴黎協和廣場一景

1835年 凡多姆廣場一景(蕭邦曾居住於此)

 

繼莫札特之後的神童

我們常說的神童:「 一歲會走、二歲拿筆、三歲寫文、四歲作詩」(閩南語)如果套用在聖桑身上,簡直是再適合不過了

聖桑是位神童,2歲時在姨媽的啟蒙下開始學習鋼琴,不僅能夠準確的識譜,更對音樂有驚人的理解力;年僅3歲半就創作了個人第一首小曲,這首創作至今仍被保存在法國的國家圖書館中。

聖桑曾於巴黎各教堂中以演奏管風琴為生。1857年,他更取代了 Lefébure-Wely 這位傑出管風琴師的地位,於 Église de la Madeleine 任職二十年,他以每週音樂即興演奏吸引了無數巴黎大眾,1866年李斯特更稱聖桑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管風琴家。

 

聖桑演奏管風琴照片(1905-1910)

 

Église de la Madeleine 大教堂外貌

 

Église de la Madeleine 教堂內部

 

 

聖桑多才多藝,早年曾涉獵地質學、考古學、植物學及昆蟲學,他亦是一位數學專家。

除了作曲、演奏及撰寫音樂評論外,他還與歐洲知名的科學家進行討論,以及撰寫關於聲學、巫術科學、羅馬劇院裝修及古老樂器的學術文章。

聖桑亦是法國天文學會的成員;他舉辦關於海市蜃樓的講座,又懂得按自己的要求製作望遠鏡,以及按如日食般的天文現象來計劃演奏會。

1870年,聖桑參與了國家防衛軍,並參加了普法戰爭。1871年普法戰爭後,為激勵法國作曲家的創作與發揚法國新音樂精神,而創立「國家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聖桑以組織主席身分,公開首演社團成員的作品,包括佛瑞、法朗克、拉羅及他本人的作品,逐漸地他成為塑造法國音樂將來的重要人物。

提攜後輩的不遺餘力,對當代法國音樂發展有著影響卓著的貢獻。聖賞的學生包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最重要的兩位作曲家:拉威爾(Maurice Ravel)與佛瑞(GabrielFauré)

在聖桑86年的生命歷程中所創作的作品類型、數量皆眾多,他還是第一位寫作電影音樂的著名作曲家,1908年他為電影《暗殺吉斯大公》配樂。除了兩次羅馬大獎的失利,在作曲和演奏的事業上可謂相當順遂。

聖桑表示自己作曲就像蘋果樹結果般的自然,一生共創作了五首交響曲,四首管弦音詩、十三部歌劇、五首鋼琴、兩首大提琴和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許多的鋼琴、聲樂、室內樂曲等。

 

比才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年)生於巴黎,本名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九歲就進入巴黎音樂學院。1857年他獲得羅馬獎金,後到羅馬進修三年。1863年比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採珍珠者》,是知名的音樂神童。

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卡門》創作於1873年;該劇取材於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說;寫出身農家的龍騎兵士官唐賀賽,在吉卜賽菸草女工卡門的誘惑下,墮入情網,成為走私販,最後在情場角逐中手刃卡門的故事。該劇由於題材等因素,最初的首演尚未演完就受到一些觀眾的非理性抗議,導致演出惡評。

《卡門》首演失敗,神童著稱的比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三個月後逝世。但諷刺的是,《卡門》後來重演,從此成為世界歌劇之一,當天就是比才出殯的日子。聖桑柴科夫斯基德布西等人都給予該劇很高的評價。尼采甚至以此部歌劇來對華格納的作品進行抨擊。現時《卡門》已成為最著名的歌劇作品之一,也是歌劇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巴黎當時具有影響力的作曲家,當推寫作出歌劇《瑪儂》、《泰綺思》的作曲家馬斯奈(Jules Émile Frédéric Massenet1842-1912)。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馬斯奈法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他的歌劇作品是最知名的經典,上演最頻繁的兩個是瑪儂(Manon)(1884)和維特(Werther)(1892)。還寫了清唱劇芭蕾舞管弦樂作品,偶然寫一些鋼琴曲,歌曲和其他音樂。

馬斯奈生於羅亞爾省附近的小城鎮,父親是高級工程師。他從小顯露出在音樂上的天賦,11歲時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師從於昂布魯瓦·托馬斯。在1863年畢業時贏得了羅馬大獎(Prix de Rome)之後,很快地以他的歌劇聞名於世:從歌劇院到古典神話,浪漫喜劇,抒情劇,以及清唱劇和芭蕾舞劇。他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美好年代時為法國歌劇的主要作曲家。

1878年到1896年馬斯奈特成為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他的學生包括古斯塔夫·夏邦提耶歐內斯特·蕭頌雷納爾多·韓加布里埃爾·皮爾納。1878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99年榮獲國家二級勛位。


佛瑞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佛瑞Gabriel Urbain Fauré,1845年5月12日-1924年11月4日),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鋼琴家以及音樂教育家。佛瑞前承聖桑,後繼者則有拉威爾德彪西;早期與聖桑一同為法國國民樂派奠基,後期在巴黎音樂學院任內力行改革,提拔後進,對於法國近代音樂發展起了軸承的作用。佛瑞的音樂作品以聲樂與室內樂聞名,在和聲與旋律的語法上也影響了他的後輩。

佛瑞作品的特點是擁有許多線條優美的旋律,;而他所創作出來的甜美歌曲也為代代世人所青睞。他的和弦及器樂法相對於古典樂曲來說並沒有太大的變革,然而他所擁有的和弦協調性及高超的和聲技巧,使他的大提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鋼琴奏鳴曲以至於藝術歌曲等等,樂曲內所蘊含的獨創性動機,情感表達的內涵之豐富,大大展現了法國人內心世界的最高之作,倍受世人的高度讚賞。


古斯塔夫·夏邦提耶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雷納爾多·漢恩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雷納多·漢恩(Reynaldo Hahn, 1874-1947)| painting by Lucie Lambert, 1907

雷納多·漢恩Reynaldo Hahn, 1874-1947),委內瑞拉法國作曲家。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關於漢恩的姓氏,台灣也有人翻譯 Reynaldo Hahn 的姓氏為 “阿恩”(Hahn),主因是在法文發音中“H”是不發音的,如以他所居住的法國巴黎,的確翻譯為 “雷納多.阿恩” 是貼切於法文發音。 

如果改以德文發音,也是”漢恩”。不過畢竟 “雷納多.漢恩” 是委內瑞拉人,為求國際通用,本文中筆者仍選用以 “漢恩” 為翻譯名稱,加上許多背景資料均以維基百科為主,因此便選擇與百科翻譯一致。

 

延伸閱讀

【BON音樂】Reynaldo Hahn 藝術歌曲 ⟪如果我的詩有翅膀⟫ 欣賞

【BON音樂】Reynaldo Hahn 藝術歌曲 ⟪小舟⟫ (La Barcheta)欣賞


歐內斯特·蕭頌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1893年,年輕的德布西於蕭頌家中沙龍演奏,坐立彈琴者為德布西,站立翻譜者為蕭頌:

 

德布西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其實在創作初期的非常崇拜華格納,但也在兩度造訪拜魯特聆聽華格納音樂之後,轉變為反對其厚重的管弦樂法以及連續四晚才能看完的樂劇,更是法國音樂家反對華格納的一個鮮明例子。

1889年,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那一年是巴黎艾菲爾鐵塔建立的重要年份。在博覽會上,德布西更聽到了來自爪哇甘美朗的演奏,對十二平均律五聲調式印象深刻,加上全音音階,對其日後創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代表作品有管弦樂交響詩《》和開啟印象樂派的管弦樂大作《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組曲《貝加馬斯克組曲》、《印象》、《版畫》等;而創作最高峰則是法語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延伸閱讀

【BON音樂】德布西逝世百年專題 I《音樂作品總整理》


薩提(Éric Satie, 1866-1925)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薩提Éric Alfred Leslie Satie,1866年5月17日-1925年7月1日),後來自己改名為Erik Satie法國作曲家。他被法國音樂團體「六人團」尊為導師,是二十世紀法國前衛音樂的先聲。

薩提除了反對華格納式的厚重音響效果與管弦樂法之外,更是極力倡導音樂應該回歸到本質的古典主義精神。

受到他的啟發,當時的幾位巴黎音樂院畢業的高材生,後來活躍於巴黎市蒙帕那斯(Montparnasse)區的幾位重要音樂家,紛紛不斷地以音樂創作、沙龍演奏與聚集討論(口水多過茶?),來提出對於音樂的想法以力圖提振法國當代音樂的風氣~

 

當時的作曲家與音樂評論家亨利.柯雷(Henri Collet, 1885-1951),在其1920年的音樂評論文章中提出了新名詞「Les six」。

 

他的用意是以將這幾位共同理想的年輕音樂家們比照「俄羅斯五人組」(The Five),而給了這些年輕新秀們一個全新名稱:「法國六人組」(Les six)~

 

當時他的文章標題為:「”Les cinq Russes, les six Français et M. Satie”」

亦即「俄羅斯五人組、法國六人組與薩提先生」(哼哼,你們有五人組,我們也有六人組+1~人數就是壓過你XD)。

雖然他在作曲界不甚知名,但這歷史性的一評,反倒使他「名留青史」~

 

這幾位法國著名的音樂家,一共有六人,分別是:

奧里克(Georges Auric, 1899-1983)、路易.杜雷(Louis Durey, 1888-1979、奧乃格(Arthur Honegger, 1892-1955)、米堯(Darius Milhaud, 1892-1974)、浦浪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潔曼妮.泰葉菲 (Germaine Tailleferre, 1892-1983)更是「六人組」裡唯一的女性喔~

 

「六人組」與作曲家浦朗克於1957年的珍貴合照

由左至右分別為:

Arthur Honegger(前排左一側臉)

Jean Cocteau(前排左二正臉)

Darius Milhaud(前排左三正臉)

Francis Poulenc(後排左一半側臉)

Germaine Tailleferre(後排左二半側臉)

Georges Auric(後排右二正臉)

Louis Durey(後排右一)

 

不過後來六人組真正的活躍年代,則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了。


史特拉汶斯基的芭蕾

史特拉汶斯基原為法律系學生,後拜知名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為師,學習作曲,於1903-1908年間追隨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上課,也是他真正入門作曲之關鍵時期。

史特拉汶斯基與作曲老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史特拉汶斯基與作曲老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BON音樂】史特拉汶斯基:芭蕾舞劇《火鳥》(L’Oiseau de feu)介紹

【BON音樂】史特拉汶斯基:芭蕾舞劇《彼得洛希卡》(Petrouchka)介紹

【BON音樂】史特拉汶斯基:芭蕾舞劇《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介紹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戰場在歐洲,也終結了「美好年代」。由於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文獻經常稱為「歐戰」。

從1914年7月28日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結束,歷時4年多,先後卷入戰爭的國家有30多個,總人口超過15億,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75%。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子。

 

圖表取自:中央社「WW1 數字看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後,世界列強被一道道複雜的同盟條約綁在一起,一個個捲入戰場,形成協約國與同盟國兩大陣營。(中央社製圖)

 

 

補充影片

關於美好年代的紀錄片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