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大人社團音樂大師系列之四《德布西》Claude Debussy
All about Claude Debussy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一起欣賞音樂與藝術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 第4堂:「月光、牧神、阿拉貝斯克」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Debussy)

課程重點:德布西生平、作品介紹與音樂欣賞

以一曲《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敲響現代管弦之聲的法國作曲家德布西,其獨特的全音階使用,呼應甘美朗音樂的多層次朦朧美,讓他在所有近代作曲家中獨樹一格,並被法國人視為最具代表性之音樂家之一。

鋼琴曲《月光》更是許多影視作品中廣為引用之經典作品(如電影《暮光之城》);而德布西從鋼琴作品、歌曲至管弦樂創作,皆有獨到之處,其充滿個人色彩之細膩音樂作曲風格也是本場講座中最值得聽眾們細細品味之處。

 

電影《暮光之城》的《月光》片段

 

《月光》五分鐘教學 – 巴倫波因


課程主講:林仁斌

延伸閱讀 林仁斌老師專訪:

 

2021年最新課程資訊

※課程諮詢請於週一至週五09:30~17:30,電話報名請洽客服專線02-2662-0332,課程相關諮詢請洽02-25078627分機885 (巫小姐)

大人的音樂欣賞線上直播課(第一期)-經典歌劇(7/8週四下午班,共5堂)

 

週二班

大人的音樂欣賞課(第二期)-文學音樂(7/13週二下午班,共4堂):輕鬆聽懂文學名著x音樂大師

 

週四班

大人的音樂欣賞課(第二期)-世界名曲(8/5週四下午班,共4堂)


法國音樂的榮光.德布西

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

(基本資料整理於網路與維基百科,並附上超連結方便檢索)

青少年時期(1862-1887)

德布西在1862年8月22日誕生於法國巴黎近郊聖日耳曼昂萊鎮(Saint-Germain-en-Laye, FR),德布西來自於中產階級的小家庭:父親馬努耶爾-阿希爾(Manuel-Achille Debussy, 1836-1910)與母親薇托琳(Victorine Manoury Debussy, 1836-1915)開在小鎮裡的陶器店。三歲時陶器店因業績不佳而倒閉,不久後,全家搬入巴黎市區展開新生活,這期間為維持家計,父親曾任售貨員以及印刷工廠工人,母親則轉任裁縫師,一家人攜手過著簡單的日子。

1906年左右,德布西與雙親的合照

 

1871年時,父親馬努耶爾因「巴黎公社事件」而入獄,在獄中結識了詩人魏倫 (Paul-Marie Verlaine, 1884-1896) 的岳母:莫泰夫人 (Mme Mauté de Fleurville, 1823-1883),後來德布西透過父親而認識她。

 

象徵派詩人 – 魏倫 (Paul-Marie Verlaine, 1884-1896)照片,德布西著名的《月光》靈感正來自於魏爾倫的同名詩《月光》,而魏倫詩中所提到的Bergamasques,也成為了德布西創作的《貝加馬斯克組曲》(Suite bergamasque)標題名稱 。(筆者註:《貝加馬斯克組曲》由⟨前奏曲⟩(Prélude)、⟨小步舞曲⟩(Menuet)、⟨月光⟩(Clair de lune)和⟨巴瑟比埃舞曲⟩(Passepied)等四個樂章組成)

象徵派詩人 – 魏倫 (Paul-Marie Verlaine, 1884-1896)

 

魏倫《月光》中法翻譯(取自Wiki百科)

法文 中文(梁宗岱譯)
Votre âme est un paysage choisi
Que vont charmant masques et bergamasques
Jouant du luth et dansant et quasi
Tristes sous leurs déguisements fantasques.Tout en chantant sur le mode mineur
L’amour vainqueur et la vie opportune
Ils n’ont pas l’air de croire à leur bonheur
Et leur chanson se mêle au clair de lune,Au calme clair de lune triste et beau,
Qui fait rêver les oiseaux dans les arbres
Et sangloter d’extase les jets d’eau,
Les grands jets d’eau sveltes parmi les marbres.
你的魂是片迷幻的風景
斑衣的俳優在迷人的假面舞會遊行,
他們彈琴而且跳舞——終竟
彩裝下掩不住欲顰的心。他們雖也曼聲低唱,歌頌
那勝利的愛和美滿的生,
終不敢自信他們的好夢,
他們的歌聲卻散入月明——散入微茫,悽美的月明裡,
去縈繞樹上小鳥的夢魂,
又使噴泉在白石叢深處
噴出絲絲的歡樂的咽聲。

 

莫泰夫人本身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曾是蕭邦 (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 的入室弟子,也可說是德布西音樂才華的啟蒙者。

 

她教授德布西彈鋼琴,並在1872年時,幫助德布西進入巴黎音樂院,負擔起他大部分的學費。

 

在巴黎音樂院時,德布西是鋼琴家安東尼.馬蒙泰 (Antoine François Marmontel, 1816-1898)鋼琴高級班的學生,馬蒙泰是最先發掘德布西的音樂特質 與眾不同的老師,並且也肯定了他的音樂才能。

 

馬蒙泰於 1848年至 1887年間任教於巴黎音樂院,他所教過的傑出學生有:比才(Georges Bizet)、丹第(Vincent d’ Indy)、Francis Plante、Louis Diémer、Émile Paladilhe、Albert Lavignac、德布西(Claude Debussy)與瑪格麗特.隆(Marguerite Long)等等。


求學過程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1884年時,德布西以《浪子》(L’Enfant Prodigue, 1884) 這部作品奪得羅馬大獎,並獲得到羅馬留學的機會,在此期間他也認識了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李斯特鼓勵他在羅馬的小教堂內演奏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帕勒斯替那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 及 拉索 (Orlando di Lasso, 1532-1594) 的作品,他們的對位寫作方式令德布西讚嘆不已,並開啟了他日後創作的不同視野。

德布西《浪子》手稿

 

 

雕刻家 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同名作品欣賞

浪子 L’enfant prodigue

 

 

德布西於1884年獲得羅馬大獎後的2月份,居住於義大利羅馬梅帝奇別墅(Villa Médicis):

位於羅馬的 梅帝奇別墅(Villa Médicis)

 

年輕的德布西,1885年與友人們留影於義大利梅帝奇別墅:(找得到德布西在哪裡嗎?)

 

看來在那個年代,這邊應該是「網美」景點XD


音樂風格大轉變

1879年的德布西照片(17歲)

 

1887年起,德布西兩次走訪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歌劇的演出主場:拜魯特 (Bayreuth),聆聽華格納知名作品《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 1859) 以及《帕西法爾》(Parsifal, 1877-1882)。

 

當時法國的音樂環境氣氛明顯受到普法戰爭的戰敗結果所影響,一派以法蘭克等作家為首之作曲家,認為以華格納為首的輝煌交響效果,是音樂家接應該仿效的。

另一派以薩提為代表,則認為法國人應該找出自己的音樂風格,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德布西原本十分傾慕華格納,但後來其思想受俄國國民樂派、東方音樂以及象徵主義的影響,並有感於華格納旋風的威脅,決心要創作出屬於法國的音樂,不屈服於歐洲的華格納風潮下。

 

至此,德布西已經準備走向全新的未來。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音樂欣賞:《水的倒影》(Reflets dans l’eau)

 

印象派的由來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ㄧ、攝相技術的發明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二、繪畫風格之轉變

 

 

 

萬國博覽會

1889年德布西參觀了在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Universal Exhibition),首次接觸了來自爪哇的甘美朗音樂(Gamelan), 立即被此形式與節奏的自由、具有東方神秘色彩、五聲音階調式的新鮮音樂風格所深深吸引,他對東方異國情調的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加上他對華格納音樂的理解,由認同改為要與之抗衡~於是他的內心開始進行了激烈的想法,思考著未來創作的方向。

 

 

 

1889年萬國博覽會

1889年世界博覽會法國首都巴黎舉行,自5月6日至10月31日,為期共150天,目的是紀念法國大革命起點——巴士底監獄暴動——百週年,在這場世界博覽會艾菲爾鐵塔成為最耀眼的代表,於1889年建立完成,並且以它作為展覽會場的入口。

這場博覽會有三十五個國家參展,佔地0.96平方公里(九十六公頃),包括戰神廣場、the Trocadéro、奧塞碼頭、一部份的塞納河榮軍院。總計花費:41,500,000法郎,回收金額49,500,000法郎,人次:32,250,297人。

 

《海》與甘美朗音樂(5’26″)

 

德布西《版畫》組曲中,共包含三首小品,分別為塔(Pagodes)、格拉納達的黃昏(Soirée dans Grenade)、雨中庭園(Jardins sous lapluie)。

 

延伸閱讀

【BON音樂】德布西鋼琴作品《版畫》(Estampes)介紹

 

塔(Pagodes)(文字引用自鋼琴家廖皎含音樂網站
1889年,德布西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中聽到甘美朗(Gamelan)音樂,立刻被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音樂所吸引,因而激盪出創作靈感,寫下〈塔〉,當中使用中國五聲音階的羽調式,融合甘美朗音樂中的多層音色渲染,以不同節奏的變化方式反覆出現,營造出濃厚的東方神秘風格,使人聯想起遠東某一場所或建築的映象,此曲不侷限於單純的描寫,而是藉著難以言傳的氣氛,將聽眾引導到如夢似幻、光線纖細的國度。

塔(Pagodes) – 鋼琴版附樂譜

 

 

塔(Pagodes) – André Caplet (1878-1925) 管弦樂版


詩人.藝術家的週六聚會

逐漸與詩人、藝術家為友的德布西,也加入了象徵主義詩人們的聚會,開始受到詩人們描繪藝術的各種風格影響,他也開始持續醞釀著音樂上的創作。

 

牧神午後前奏曲

終於1894年,他根據詩人馬拉梅(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的詩所譜寫的《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eludé á L’apres-midi d’un faune, 1892-1894)完成,大受各界好評與歡迎,德布西終於從「一位普通的青年作曲家」,轉型成為「具有才氣、光明未來的年輕音樂家」,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未來的方性,也因為他確立了未來音樂風格的走向,更為法國接下來的20世紀音樂,開創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延伸閱讀

【BON音樂】淺談德布西《牧神午後前奏曲》


 

 

 

 

音樂欣賞:德布西:<水妖>(Sirenes) 

法語歌劇

1893年,德布西在看過梅特林克的象徵派話劇「佩利亞與梅麗桑」(Pélleas et Mélisande)後,便構思以此為題材來創作歌劇,在歷經長時間的創作及不斷修改後,終於在1902年在巴黎首演同名歌劇作品《佩利亞與梅麗桑》,雖然首演時未能全面受到好評,但隨著時間的證明,《佩利亞與梅麗桑》不但成為德布西的代表作,更成為法國歌劇界的代表作品之一。

 

創作力源源不絕

自此之後,德布西成功地開創新的印象主義音樂風格,不斷寫作各類型音樂作品

自1901年起的十幾年裡,他創作了許多具代表性的印象派作品,例如:《版畫》(Estampes, 1903)、 《海》(La Mer, 1903-1905)、兩集《映象》 (Images, 1905, 1907)、《兒童世界》 (Children’s Corner, 1906-1908)、《快樂島》(L’isle Joyeuse, 1904) 等等,

 

兩段婚姻

 

德布西與女兒 Claude-Emma(小名 ChouChou)

德布西喜獲愛女,捧如掌上明珠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兒童世界》完成於1908年,在樂譜的扉頁,德布西寫道:「以下這些曲子,是父親最溫柔的心聲,獻給我最寶貝的秀秀。」秀秀 (Chou-Chou) 是德布西對愛女的暱稱。在這部作品中,可發現德布西的幽默、輕妙、譏誚及對童年的追憶,並藉此抒發了他身為人父,對兒童世界的真摯情感。

共由六曲組成:

《老頑固》(Doctor Gradus ad Parnassum)
《大象催眠曲》(Jimbo’s lullaby)
《洋娃娃小夜曲》(Serenade of the doll)
《粉雪飛舞》(The snow is dancing)
《小牧羊人》(The little shepherd)
《黑娃娃步態舞》(Golliwogg,s Cake-Walk)。

 

 

 

德布西與海

 

 

延伸閱讀

【BON音樂】淺談德布西:交響素描 «海»(La Mer)

 

《海》初版封面

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所匯《富嶽三十六景》之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樂譜封面

 

20法郎紙幣.背後有玄機

 

 

簡報製作.林仁斌(©蹦藝術 | BONART)

 

生活照

 

 

1915年時德布西的創作手法開始回歸絕對音樂,他應用了奏鳴曲式回歸最傳統的作曲手法,並計畫寫作六首奏鳴曲,但只完成三首便與世長辭,這三首作品分別是:
《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長笛、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
《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長笛、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Sonate pour Flute, Alto et Harp),是由牧歌(Pastorale)、間奏曲(Interlude)和終曲(Final)三個樂章所組成。
 
這是德布西晚年所寫的三重奏鳴曲中規模最大的一曲,三種平常難得被湊在一起的樂器,透過德布西精密合聲與音域之安排,展現出魅力無窮,且充滿全新色彩的獨創性與演奏效果。
《長笛、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共有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牧歌〉(Pastorale)

第二樂章〈間奏曲〉(Interlude)

第三樂章是〈終曲〉(Finale)

 

原創.探索音樂中的神秘

5 Minutes On… Debussy – Estampes 1. Pagodes | Daniel Barenboim

 

5 Minutes On… Debussy – Estampes 2. Soirée dans Grenade | Daniel Barenboim

 

5 Minutes On… Debussy – Estampes 3. Jardins Sous La Pluie | Daniel Barenboim

 

德布西的樂思源源不絕,一層又一層的音色反映在他使用的三行記譜上:

《印象》<金魚>(Poissons d’Or)

 

 

兩冊前奏曲集

1913年德布西完成了二十四首前奏曲,《前奏曲》分為兩集,一集各有十二首樂曲,細膩的創作內容將其鋼琴創作推到顛峰:

 

第一冊前奏曲,由以下十二首樂曲所組成:《特爾菲的舞姬們》(Danseuses de Delphes)、《帆》(Voiles)、《吹過原野之風》(Le vent dans la plaine)、《飄散在暮色中的聲音和香味 》 (Les sons et les parfumes tournent dans l’air du soir) 、《 阿納卡普利的丘陵 》(Les collines d’ Anacapri)、《雪泥蹤跡》(Des pas sur la neige)、 《西風所見的東西》(Ce qu’a vule vent d’Ouest)、《棕髮女郎》(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中斷的小夜曲》(La serenade interompue)、《沈沒的教堂》(La cathedale engloutie)、《迫克之舞》(La danse de Puck)、《遊吟詩人》(Minstrels)。

 

第二冊前奏曲,同樣有十二首樂曲:《霧 》(Brouillards)、《枯葉》(Feuilles mortes)、《威諾之門》(La Puerta del Vino)、《妖精是出色的舞者》(Les fées sont d’exquises danseuses)、《石南叢生的荒地》(Bruyéres)、《古怪的拉威奴將軍》(General Lavine-eccentric)、《月光下的陽台》(La terrasse des audiences au clair de lune)、《水妖》(Ondine)、《皮克威克卿禮讚 》(Hommage à S. Pickwich, Esq., PPMPC)、《骨壺》(Canope)、《交替的三度》(Les tierces alternées)、《煙火》(Feux d’artifice)。

 

Debussy: The Complete Preludes (Zimerman)

 

十二首練習曲集

《十二首練習曲集》完成於1915年,並題獻給蕭邦。德布西在曲集首頁寫下:「為了懷念蕭邦 (1810-1849)」, 以表達對他的敬意。這部作品在和聲、節奏等技巧上,可說是集德布西獨特鋼琴技法之大成,是一部技巧艱深的練習曲。

值得注意的是,德布西在曲中未標示出指法。他在序中指出:「在這部練習曲中,我刻意不註明指法,因為每一個人的手指構造不同,如果硬要指定他人用什麼指法彈奏的話,恐怕不太合理。」由此可得知這部練習曲的與眾不同之處。

這套練習曲集中包括了十二首樂曲:《為全部五隻手指》(Pour les cing doigts)、《為三度的》(Pour les tierces)、《為四度的》(Pour les quartes)、《為六度的》 (Pour les sixtes)、《為八度的》(Pour les octvaes)、《為八隻手指的》(Pour les huit doigts)、《為半音階的》(Pour les degres chromatiques)、《為裝飾音的》(Pour les agrements)、《為重複音》(Pour les notes repetees)、《為對比音響的》(Pour les sonorites oposees)、《為琶音的》(Pour les arpeges composes)、《為和弦的》(Pour les accords)。

 

Debussy – Étude 1 pour les cinq doigts d’après Monsieur Czerny(Walter Gieseking)

 

 

 

 

 

 

 

開卷蹦藝術.享受美好閱讀時光

☕️一杯咖啡.一點心意.支持蹦藝術☕️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馬上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好友們🎵
 
  BONART_Webmaster
更多音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