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Tchaikovsky: Symphony No.2 op.17 “Little Russia”
– 資訊整理共享於網路,欣賞古典音樂之美 –
蹦藝術 | BONART
標題由來
柴可夫斯基 的c小調第2號交響曲 op.17 創作於1872年,後修改二版於 1881年,屬於他早期交響作品著名而成功的一首作品。
因為第二號交響曲採用了三首烏克蘭民歌,而烏克蘭在 1917年「十月革命」前,有著「小俄羅斯」的稱號(俄語:Малороссийская, Malorossiyskaya),柴可夫斯基友人-音樂評論人 卡希金(Nikolay Dimitriyevich Kashkin)為第二號交響曲取了「小俄羅斯」的標題,流傳至今。
「小俄羅斯」是俄羅斯及俄語歷史上曾使用的一個政治和地理術語,指二十世紀前囊括如今烏克蘭大部分的一片土地。雖然現在看來比較像是「政治語言」,但在作曲的 1870年代,俄國人當時普遍以之稱呼烏克蘭。
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列表
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一共寫作七首交響曲,其中有編號的六首,整理年份與調性如下:
交響曲編號順序 | 標題 | 調性 | 完成年份 |
第1號交響曲 | 《冬日之夢》 | g小調 | 1866年 |
第2號交響曲 | 《小俄羅斯》 | c小調 | 1872年 |
第3號交響曲 | 《波蘭》 | D大調 | 1875年 |
第4號交響曲 | 無 | f小調 | 1878年 |
“曼弗雷德”交響曲 | “曼弗雷德”交響曲 | b小調 | 1885年 |
第5號交響曲 | 無 | e小調 | 1888年 |
第6號交響曲 | 《悲愴》 | b小調 | 1893年 |
這張唱片封面是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的柴可夫斯基第二號交響曲封面,筆者非常喜歡,與大家分享:
柴可夫斯基延伸閱讀:
【BON音樂】悲愴俄羅斯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 生平簡介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第一號交響曲 ⟪冬之夢⟫ (Winter Daydreams)op.13 介紹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第三號交響曲 ⟪波蘭⟫ 介紹與欣賞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f 小調 第四號交響曲 op.36 創作背景與樂曲簡介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五號交響曲 op.64 背景與解說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介紹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幻想序曲 介紹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鋼琴曲集《四季》(12首個性小品)介紹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1812⟫ 序曲 介紹與欣賞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哈姆雷特» 幻想序曲 op.67 背景欣賞與解說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C大調絃樂小夜曲 op.48 介紹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義大利隨想曲》 op.45 介紹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斯拉夫進行曲》 op.31 介紹
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1840 年 5 月 7 日(新曆)出生於烏拉山區 渥金斯克(Kamsko Votkinsk),父親伊利亞.彼特羅維契.柴可夫斯基(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 1795-1880)是位官辦礦廠的採礦工程師,也是冶金工廠廠長。
由於沃特金斯克地處偏遠(距離莫斯科大約 1268公里),因此柴可夫斯基童年時接觸到的音樂極為有限,大多是俄羅斯傳統民謠或是母親愛唱的歌曲。在母親過世之後,或許這些傳統民謠更是柴可夫斯基思念母親的一種思緒,也代表著他對自己故鄉的愛。
1868年 至 1869年間,柴可夫斯基重新整理了名為《五十首俄羅斯民謠》的鋼琴四首聯彈集。這些俄羅斯民謠也在之後成為他許多創作之重要主題,例如第一號交響曲《冬日之夢》、第二號交響曲《小俄羅斯》、《弦樂小夜曲》(Serenade for Strings, 1880)、《第一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1, 1871)以及《一八一二序曲》(1812 Overture, 1880)等等。
這是柴可夫斯基:《五十首俄羅斯民謠》的鋼琴四首聯彈集之影片音樂連結。點按↓下方曲序時間軸,可以直接聽每一首音樂:
Tchaikovsky – 50 Russian Folk Songs (4 hands)
Чайковский – 50 русских народных песен для фортепиано в 4 руки 01. – 0:19 – The young maiden walked so far / Исходила младенька 02. – 0:54 – Oh, my poor head! / Голова ль ты моя, головушка 03. – 1:10 – Please, try to remember, my darling / Вспомни, вспомни, моя любезная 04. – 2:13 – The eel coiling in the water / Вьюн на воде извивается 05. – 2:56 – Do not flood, my gentle Danube / Не разливайся, мой тихой Дунай 06. – 3:38 – Keep on spinning, my spinner / Пряди, моя пряха 07. – 4:29 – The tower is not yet built / Не тесан терем 08. – 4:45 – The pine-tree swings by the gate / У ворот сосна раскачалася 09. – 5:38 – All flowers fade / Поблекнут все цветики 10. – 6:49 – Floating and rising / Плывет, восплывает 11. – 7:15 – My green vineyard / Зеленое моё виноградье 12. – 7:35 – Be calmed, stormy winds / Не бушуйте, ветры буйные 13. – 8:38 – At the crack of dawn / Как на зорьке, на заре 14. – 9:04 – It isn’t drink that’s muddling my head / Не хмель мою головушку клонит 15. – 9:40 – Rise up, rise up, o sun / Взойди, взойди солнце 16. – 10:21 – Do not sing, o nightingale / Не пой, не пой ты, соловушко 17. – 11:21 – Master Andrei made merry / Гулял Андрей господин 18. – 11:51 – The duckling in the meadow / Ах. утушка луговая 19. – 12:22 – Young maiden at the feast / Я вечор млада во пиру была 20. – 12:43 – I shall come to your town / Пойду, подступаю под ваш город 21. – 13:30 – It’s not the sound resounding / Не шум шумит 22. – 14:26 – Coming down the mountain / Как со горки со горы 23. – 15:26 – A little duckling was swimming on the sea / На море утушка купалася 24. – 15:40 – I wear my hair in a plait / Коса ль моя, косынька 25. – 18:09 – Beyond my yard is a green meadow / За двором лужок зеленый 26. – 18:25 – We worked the land / А мы землю наняли 27. – 18:44 – Upon the sea so blue / Как по морю, как по синему 28. – 19:40 – On the green meadow / А как по лугу зеленому 29. – 20:14 – Our wine cellar / Винный наш колодезь 30. – 20:58 – I’m coming to the capital / Подойду, подойду во царь-огород 31. – 21:25 – Thank you, but no thank you, father superior / Не спасибо те, игумну тебе 32. – 21:59 – Little Ivan wears a big hat / На Иванушке чапан 33. – 22:30 – In the meadows / Во лузях 34. – 22:51 – Merry Katya / Катенька весёлая 35. – 23:26 – O my heart, my heavy heart / Эко сердце, эко бедное мое 36. – 24:27 – Oh, my duckling in the meadow / Ой, утушка моя луговая 37. – 24:43 – The young maiden / Молодка молоденькая 38. – 25:07 – Play my bagpipes / Заиграй, моя волынка 39. – 25:27 – O, my fields / Уж ты поле, мое поле 40. – 26:31 – Stop my merry dance / Стой, мой милый хоровод 41. – 27:28 – The grey cockerel / Уж ты, сизенький петух 42. – 27:45 – Under the green apple tree / Под яблонью зеленою 43. – 28:23 – O, my unspoilt field / Уж ты поле мое, поле чистое 44. – 30:39 – Like a princess in the town / Как во городе царевна 45. – 31:11 – Cranberries and raspberries / Калинушка с малинушкой 46. – 33:07 – In the meadows / Как по лугу, по лужочку 47. – 33:43 – Vanya was sitting / Сидел Ваня 48. – 34:25 – By the gates / У ворот, у ворот 49. – 35:08 – Song of the Volga boatmen / Эй, ухнем 50. – 36:16 – There was no wind / Не было ветру |
柴可夫斯基:《五十首俄羅斯民謠》全集音樂欣賞:
創作背景 有趣軼事
出處: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2_(Tchaikovsky)
第二號交響曲寫作之 1872年6月到7月間,柴可夫斯基暑假這大部分作曲時間都在他的妹妹 亞歷山卓.達薇朵娃(Aleksandra Davydov,小名 Sasha)位於烏克蘭的 卡明卡(Kamianka/ Kamenka)的家中度過。妹妹相當鼓勵柴可夫斯基將卡明卡當作他第二個家,而作曲家也相當享受居住於此間的舒適,在寫作第二號交響曲進度上有著相當不錯的進展。而這麼順利的進度背後,其實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妹妹家中的年長管家 Peter Gerasimovich,這位管家經常唱著烏克蘭傳統民謠,特別是 ⟪鶴⟫(The Crane)這首曲調,激發了柴可夫斯基的創作靈感,將之引用於第二號交響曲第四樂章,而成為作曲家本人最愛的樂章。 並且8月急忙回到莫斯科之後,一方面在莫斯科音樂院教書,從事音樂評論活動,另一方面熱心於譜作此曲。他在三星期後,就把此曲完成。
而在回到莫斯科的路途上,柴可夫斯基與弟弟他跟弟弟莫德斯特(Modeste)同行。柴可夫斯中途基還偽裝成具有王子身份,以便搭乘租用馬車。但不幸的是居然就在快抵達目的地時,他們發現裝有第二好交響曲未完成草稿的包包居然遺失了!結果兄弟倆趕忙回到出發租用馬車處,幸好找到了行李,也還未被打開檢查,一切都未曝光。柴可夫斯基開心地問這位馬車主的名字,車主告訴他叫「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初時以為對方正利用他的名字在開玩笑…,結果最有趣的是,這位車主的名字真的是柴可夫斯基,萬分不假。於是後來柴可夫斯基很喜歡這段旅途插曲,也經常轉述給別人聽。
初版與二版
在第二號交響曲於 1873年首演之後,柴可夫斯基一直覺得不甚滿意這部作品,於是他寫信給 Stasov ,信裡寫道:「說實話我對於第二號交響曲的前三樂章都不太滿意,第四樂章 ⟪鶴⟫(The Crane)的這首曲調我覺得很不錯。」儘管如此柴可夫斯基還是寫信敦促出版商(St. Petersburg: Bessel),於 1873年出版了第二號交響曲的樂譜。
後來於 1879年,柴可夫斯基要求出版商返還當初的手稿,因為他希望重新修訂第二號交響曲。隔年 1880年 1月 2日,柴可夫斯基發信給出版商,說明修改版之進度與規劃:「第一、 我重新修改了第一樂章全部內容,只留下之前的序奏(Introduction)與尾奏(Coda)部分。 第二、第二樂章我也重新構思結構。第三、我也修改了第三樂章,將樂曲縮短並重新修改總譜。第四、我將終曲縮短,也重新寫作總譜。(1. I have composed the first movement afresh, leaving only the introduction and coda in their previous form. 2. I have rescored the second movement. 3. I’ve altered the third movement, shortening and rescoring it. 4. I’ve shortened the finale and rescored it)
在信中柴可夫斯基提到他是在三天內完成這些修訂。因為將原曲濃縮重新設計,對他並不困難。後來此修訂版於 1881年 2月 12日於聖彼得堡舉行首演,由 Karl Zike 擔任樂團指揮。
爾後第二號交響曲自 1881年起,全部以此第二版為標準版。
樂章小節數比較
初版 四樂章:
二版 四樂章:
|
寫作年份比較
初版完成於 1872年 二版完成於 1879–80年(成為標準版) |
首演年份
初版首演 1873年 2月 7日,莫斯科音樂學會(Moscow, Russian Musical Society) 二版首演 1881年 2月 12日,聖彼得堡俄羅斯音樂學會(St. Petersburg, Russian Musical Society) |
出版商
兩版皆由 St. Petersburg: Bessel 出版 |
演奏長度
初版 40 分鐘 二版 33 分鐘 |
樂曲架構
第二號交響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第1樂章:持續的行板(Andante sostenuto)-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o) |
樂曲配器
木管樂器:短笛、2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低音管 |
第二號交響曲 譜例音樂欣賞
00:00:00 - Andante sostenuto—Allegro vivo 00:11:20 - Andantino marziale, quasi moderato 00:20:38 - Scherzo. Allegro molto vivace 00:26:05 - Finale. Moderato assai—Allegro vivo
第一樂章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是以奏鳴曲式快板第一樂章曲式創作,包含呈示部、發展部與再現部。柴可夫斯基並在奏鳴曲式三段落之前後,各增加「序奏」及「尾奏」,讓樂曲架構更加完整。
持續的行板(Andante sostenuto)-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o)
樂曲架構 | 小節數 | |
序奏 | Andante sostenuto | 1-53 |
呈示部 | 第一主題 | 54-86 |
第二主題 | 87-109 | |
過門 | 112-137 | |
結束段 | 138-157 | |
發展部 | 第一段 | 158-189 |
第二段 | 190-219 | |
再現部 | 第一主題 | 220-245 |
第二主題 | 246-264 | |
過門 | 265-290 | |
結束樂段 | 291-310 | |
擴充 | 311-354 | |
尾奏 | 結尾樂句 | 355-368 |
在第一樂章開始之序奏段落中,柴可夫斯基則取用了烏克蘭民謠《沿著母親河─伏爾加河溯流而下》 (Down the River Mother Volga)作為重要旋律。
對俄羅斯人民最重要的「伏爾加河」(俄語:Волга;英語:Volga River),也常譯為「窩瓦河」。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發源於東歐平原西部瓦爾代丘陵湖沼間,流經森林帶、森林草原帶和草原帶,全長3690千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流域面積138萬平方千米,最終流入裏海。伏爾加河流域路途中,總共有八個重要水庫,其水利與運輸、對人民從灌溉與民生滋養,在俄羅斯的國民經濟與日常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豐富天然資源還包括天然氣,鹽和鉀肥。
「伏爾加河」流域裡的「魚鄉」阿斯特拉罕,更是俄羅斯最豐富的魚子醬產業區。
「伏爾加河」在俄羅斯文化中有特別的意義,常在俄國文學稱為Волга-матушка(伏爾加母親),因此常被稱為是「俄羅斯的母親河」。
「伏爾加河」流域圖:
烏克蘭民謠《沿著母親河─伏爾加河溯流而下》 (Down the River Mother Volga)譜例:
《沿著母親河─伏爾加河溯流而下》 (Down the River Mother Volga)歌詞翻譯:
引用自《柴可夫斯基第二號交響曲之指揮研究》碩士論文,陳玟蓉 撰
俄文歌詞 |
英文翻譯 |
Vniz po matushkye po Volgye, po V olgye Nitshevo v volnakh nye vidno, nye vidno, Na grebtsakh shapki tyemnyeyut, Sam khazyayin vo naryadye, naryadye, Ush kak vzgavarit khazyayin, khazyayin: “A mý gryanemtye, ribyata, ribyata |
Down the Volga, Mother Volga, Nothing is to be seen on the waves, The oarsmen have dark caps, Their leader is dressed up, too, Now their leader begins to speak: “Let us sing our song, boys, |
烏克蘭民謠《沿著母親河─伏爾加河溯流而下》 (Down the River Mother Volga)音樂影片:
優美的男聲合唱版本
補充資訊:
第二樂章 樂曲架構
本樂章為4/4拍,三段體,再加上尾聲段落。
近似中板,雄壯的小行板(Andantino marziale, quasi moderato)
而第二樂章中,作曲家也採用了他整理於《五十首俄羅斯民謠》第六首《紡織吧~我的紡車 》(Spin, O My Spinner),因此更加深了此交響曲以民謠為基底的俄羅斯音樂魂~
樂曲架構 |
小節數 | |
第一段 |
第一主題 | 1-50 |
連接句 | ||
第二主題 | ||
連接句 | ||
第三主題 | ||
第二段 |
第一句 | 51-108 |
第二句 | ||
第三句 | ||
第四句 | ||
第五句 | ||
第三段
|
第一主題 | 109-167 |
連接句 | ||
第二主題 | ||
連接句 | ||
第一主題 | ||
尾
聲 |
結束句
|
168-179 |
第二樂章 管弦總譜搭配音樂欣賞:
第二主題,柴可夫斯基以《五十首俄羅斯民謠》第六首中的《紡織吧~我的紡車 》(Spin, O My Spinner)為主要旋律,下為譜例:
《紡織吧~我的紡車 》(Spin, O My Spinner)音樂欣賞:
在第二樂章之第二段落(第53-60小節,總譜段落C),柴可夫斯基引用俄羅斯民謠《紡織吧~我的紡車 》(Spin, O My Spinner)作為主題旋律:(單簧管先演奏,之後由小提琴 I & II 接續)
第三樂章 樂曲架構
詼諧曲:甚為活潑的快板(Scherzo:Allegro molto vivo)
柴可夫斯基在第三樂章的曲式選擇,以快速詼諧曲(Scherzo)代替優雅的小步舞曲(Minuet),讓此樂章充滿了快速鮮活的音樂表現。
全曲共分為三大部分,加上最後的結尾段落,曲式架構如下:
樂曲結構 | 速度標示 | |
第一部分
1-152 |
A(1-25) | 3/8拍 Allegro molto vivace |
B1+B2(26-109) | ||
A’ (110-152) | ||
第二部分
Trio 153-273 |
A(153-200) | 2/8拍 L’istesso tempo |
B(201-236) | ||
C(237-273) | ||
第三部分
274-427 |
A(274-312) | 回到3/8拍
|
B1+B2(301-385) | ||
A’(386-427) | ||
結尾段
428-480 |
428-480 | 轉為2/8拍 |
第三樂章 管弦總譜搭配音樂欣賞:
第四樂章 樂曲架構
終曲:稍快的中板(Finale. Moderato assai)—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o)
在序奏過後,柴可夫斯基引用了烏克蘭民謠「鶴」(The Crane)作為主題,並不斷做出精彩的變奏。讓第四樂章呈現出變化多端的變奏手法與配器方式,身為莫斯科音樂院作曲教授的他,更是展現出對於管弦樂團配器的日益嫻熟,堪稱是前期作品的代表之作。
根據柴可夫斯基與弟弟莫德斯特的通信裡,作曲家提到:「關於我的最新第二號交響曲,你可能已經知道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別是第四樂章的「鶴」(The Crane),在評論中很受歡迎。但第二號交響曲的成功,我並不能歸功於自己,而應歸功於作品的真正作曲家 – 彼得·格拉西莫維奇(Pyotr Gerasimovich,妹妹家中的老管家)。我在創作過程中,一直哼唱著這首歌曲,並藉由歌曲讓我得到源源不絕的靈感…」
柴可夫斯基的烏克蘭民謠「鶴」(The Crane)主題手稿:
(資料取自http://en.tchaikovsky-research.net/pages/Symphony_No._2)
樂曲結構 | 速度標示 | |
序奏(1-24) | Moderato assai | |
第一部分
25-324 |
第一段(25-202) | Allegro Vivo
|
第二段(203-252) | ||
第三段(253-324) | ||
第二部分
Trio 325-512 |
第一段(325-428) | Allegro Vivo
|
第二段(329-512) | ||
第三部分
513-651 |
第一段(513-562) | Allegro Vivo
|
第二段(562-651) | ||
結尾段
652-671 |
652-671 | Presto |
第四樂章 管弦總譜搭配音樂欣賞:
在第四樂章開頭之序奏,柴可夫斯基運用了全體交響樂團齊奏,以兩個 ff 及強力度開啟這個氣勢充沛的樂章。除了以民謠作為主要旋律架構之外,這樣的配器與演奏方式也讓人想起同為俄羅斯作曲家的穆索斯基。穆索斯基於1874年 6月所創作的 ⟪展覽會之畫⟫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裡,最後的段落「基輔城門」 (The Great Gate of Kiev)序奏音樂,同樣氣勢磅礡,金光閃閃,充滿了對俄羅斯民族光耀的致敬。一起比較欣賞:
【延伸欣賞】二戰民謠 ⟪ 鶴 ⟫(The Crane)
值得一提的是,各位如果在網路搜尋(The Crane),也能搜尋到同名俄羅斯民謠⟪ 鶴 ⟫(The Crane),但這首動人的歌曲卻是由俄羅斯阿瓦族詩人 Rasul Gamzatov 創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表於 1961年的俄羅斯戰爭民謠。詩中以動人的意境,用 “白鶴” 作為代表,描寫了因戰爭而去世的士兵們,而 “白鶴” 也逐漸在此詩廣為流傳之後,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陣亡士兵的象徵。
在整個戰爭的年代大約有 2700萬蘇聯人的生命因而消失,姑且不論歷史功過是非對錯,這樣的損失對一個民族而言,的確是悲傷而且沈重的。
此詩⟪ 鶴 ⟫(The Crane)英文翻譯:
⟪ The Crane ⟫ |
Sometimes I feel that all those fallen soldiers, Who never left the bloody battle zones, Have not been buried to decay and molder, But turned into white cranes that softly groan. And thus, until these days since those bygone times, They still fly in the skies and gently cry. Isn’t it why we often hear those sad chimes And calmly freeze, while looking in the sky? A tired flock of cranes still flies – their wings flap. Birds glide into the twilight, roaming free. In their formation I can see a small gap – It might be so, that space is meant for me.The day shall come, when in a mist of ashen I’ll soar with cranes, and final rest I’ll find, From the skies calling – in a bird-like fashion – All those of you, who I’ll have left behind.Sometimes I feel that all those fallen soldiers, Who never left the bloody battle zones, Have not been buried to decay and molder, But turned into white cranes that softly groan… |
延伸閱讀:柴可夫斯基 交響作品
版本欣賞
Tchaikovsky: Symphony No.2 “Little Russian”
Jansons BBC of Wales (1986 Movie Live Mono)
延伸閱讀柴可夫斯基:
-
【BON音樂】悲愴俄羅斯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 生平簡介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第一號交響曲 ⟪冬之夢⟫ (Winter Daydreams)op.13 介紹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第三號交響曲 ⟪波蘭⟫ 介紹與欣賞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f 小調 第四號交響曲 op.36 創作背景與樂曲簡介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五號交響曲 op.64 背景與解說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介紹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幻想序曲 介紹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鋼琴曲集《四季》(12首個性小品)介紹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1812⟫ 序曲 介紹與欣賞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哈姆雷特» 幻想序曲 op.67 背景欣賞與解說
各類合作提案,聯繫方式: *手機:0917.670.518 *Line:https://line.me/ti/p/LB1ro0P0AU *E-mail:jenpin888@gmail.com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
[…] 【BON音樂】柴可夫斯基 第二號交響曲 《小俄羅斯》介紹與賞析 […]